CN106792564B -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2564B
CN106792564B CN201510819113.9A CN201510819113A CN106792564B CN 106792564 B CN106792564 B CN 106792564B CN 201510819113 A CN201510819113 A CN 201510819113A CN 106792564 B CN106792564 B CN 106792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broadcast message
system broadcast
site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91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2564A (zh
Inventor
刘星
刘文豪
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8191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6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3817 priority patent/WO20170844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2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类站点,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本发明能够降低高频通信系统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开销,提高覆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无线电业务大量涌现,而无线电业务所依托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人们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商业通信主要使用的300MHz~3GHz之间频谱资源表现出极为紧张的局面,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的需求。
在未来无线通信中,将会采用比第四代(4G)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载波频率更高的载波频率进行通信,比如28GHz、45GHz等等,这种高频信道具有自由传播损耗较大、容易被氧气吸收、受雨衰影响大等缺点,严重影响了高频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为了保证高频通信与LTE系统覆盖范围内具有近似的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需要保证高频通信的天线增益。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高频通信对应的载波频率具有更短的波长,所以可以保证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天线元素,而更多的天线元素意味着可以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来提高天线增益,从而保证高频通信的覆盖性能。
采用波束赋形的方法后,发射端可以将发射能量集中在某一方向上,而在其它方向上能量很小或者没有,也就是说,每个波束具有自身的方向性,每个波束只能覆盖到一定方向上的终端,发射端即基站需要发射多个波束才能完成全方位覆盖。典型的,波束数量在几十甚至上百个。考虑到设备成本,高频站点发射能力将受到限制,很难实现全方向多波束的同时发射;另外从干扰的角度考虑,全方向多波束同时发射也很难避免相邻波束间的干扰。因此,各个波束很有可能时分发射,或者分组时分发射(即将波束分成若干组,同组波束同时发射);对于每个波束方向而言,针对上述时分的发射方式,每个波束只能占用系统带宽的部分时域资源,为了保持与现有LTE下终端有相同级别的接入时延,系统广播消息的“相对开销”实则是增大的;另一方面,基于LTE系统广播消息周期发送的设计方式,为了满足各个方向上可能出现终端的接入需求,必须实现系统广播消息的全方向覆盖,通信站点需要将相同的系统广播消息在各个波束方向上重复发送,对于通信站点来说,同样存在系统广播消息的“绝对开销”变大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提到将高频站点的波束分为两级,一级为“宽波束”,用于向下属终端提供系统广播消息,另一级为“窄波束”用于数据通信,但由于高频段传输特性的限制,通过窄波束来进行通信,就是为了利用高的天线增益,从而补偿路径损耗和衰减,与窄波束相比采用宽波束意味着天线增益的降低,宽波束并不一定能保证传输的质量,尤其是用于传输相对重要的系统广播消息,如果不能保证对边缘用户的覆盖,网络整体性能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兼顾覆盖性能,波束的宽度将受到较大限制,那么这种方案即使能够应用,所获得的开销降低也十分有限。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系统广播消息开销过大,通信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高频通信系统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开销,提高覆盖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类站点,该方法包括:
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与该波束对应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二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向第二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二类站点返回的同意辅助发送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类站点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供用户终端与本站点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转发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类站点,该方法包括:
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后,判定本站点具有辅助发送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能力;
主动向第一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自主确定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加载在所述第二类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上,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调度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具体时频域位置,并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自主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并通过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用户终端指示所述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回复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站点或所述第二类站点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或者,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间的关系;
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间的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及标识,搜索并接入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接入成功后,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以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所述第二类站点在控制信道内发送的调度指示信息,从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中获取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回复的响应消息,并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要请求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属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适合选择,在接入所述适合选择的小区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射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类站点,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与该波束对应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分析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二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向第二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二类站点返回的同意辅助发送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供用户终端与本站点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转发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类站点,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后,判定本站点具有辅助发送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能力;
主动向第一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自主确定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加载在所述第二类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上,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调度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具体时频域位置,并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自主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并通过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用户终端指示所述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回复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站点或所述第二类站点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或者,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间的关系;
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间的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及标识,搜索并接入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接入成功后,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以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所述第二类站点在控制信道内发送的调度指示信息,从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中获取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回复的响应消息,并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要请求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属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适合选择,在接入所述适合选择的小区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射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系统广播消息分成两类,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为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由定向发射方式的第一类站点发送给全向发射方式的第二类站点,再由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给终端,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为波束级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一类站点发送给终端,本发明的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在保证了系统广播消息接收性能的前提下,避免了系统广播消息全波束重复发送导致的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第一类站点)。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第二类站点)。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终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示意图(第一类站点)。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示意图(第二类站点)。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示意图(终端)。
图9为示例一、示例二所对应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为示例一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1为示例二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2为示例三所对应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3为示例三、示例四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4为示例四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5为示例五所对应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6为示例五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7为示例六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8为示例七所对应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涉及三个网络实体,这里做简要介绍:
第一类站点,是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的通信站点,通过在多个波束方向上的发射实现对预期区域的覆盖。典型的,第一类站点为工作在厘米波频段或毫米波频段,例如6GHz以上(如45GHz,60GHz等)的高频频点。
对于高频站点(High frequency Base Station,HBS),通常为了提高天线增益采用定向波束的方式进行传输,通过多个波束方向组合实现对预期区域的覆盖,第一类站点可以是高频通信系统中的宏基站,微站(如pico,Fetmo等),接入点(如中继节点Relay等)。
第二类站点,是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发射或采用扇区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发射的通信站点,用于辅助第一类站点向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典型的,第二类站点为工作在6GHz以下的低频频点,例如目前工作在2.4GHz的LTE系统eNB(演进型基站),采用120度扇区发射。第二类站点中也包括采用360度全向天线,或近似全向(准全向)天线进行传输的通信站点;第二类站点中也包括同样利用具有波束特征的天线发射波束的通信站点,且具有比需要辅助发射的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即可以获得更好的覆盖。
下文中,以eNB为例进行描述,其他系统(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码分多址95/码分多址2000(CDMA95/CDMA2000)、LTE-A系统等下的基站与eNB是类似的。
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cell1)与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cell2)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典型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cell1)完全覆盖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cell2)的覆盖范围。因此,第二类站点可以在cell1内辅助第一类站点向cell2内的所有终端广播发送cell2的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终端,支持接入第一类站点和第二类站点,即终端支持在微波的高频频段和低频频段工作。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系统广播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广播消息分成两类,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为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由定向发射方式的第一类站点发送给全向发射方式的第二类站点,再由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给终端,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为波束级系统广播消息,通过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给终端。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类站点,该方法包括:
S301,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
其中,所述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a)-c)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a)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b)接收到第二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c)向第二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二类站点返回的同意辅助发送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响应消息;
S302,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转发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小区选择信息,用于用户终端判断所述小区是否适合本用户终端选择接入;所述接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接入所述小区的相关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类站点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周期发送方式或基于终端请求的发送方式;
所述扰码信息是指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指示信息时所采用的加扰序列;其中,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对应;
S303,在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与该波束对应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跟踪相关信息用于辅助用户终端做优选下行波束重选,包括与所述波束相邻的波束的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相邻波束的索引、波束识别信号的时频域位置、波束识别信号所采用的序列;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供用户终端与本站点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a)-e)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a)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b)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c)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d)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e)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不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在下属小区内独立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和/或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类站点,该方法包括:
S401,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
其中,所述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a)-c)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a)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b)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后,判定本站点具有辅助发送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能力;
c)主动向第一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S402,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a)-c)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a)根据系统预定义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b)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c)自主确定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周期发送方式或基于终端请求的发送方式;
所述扰码信息是指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指示信息时所采用的加扰序列;其中,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对应;
S403,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采用以下a)-d)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a)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b)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加载在所述第二类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上,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调度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具体时频域位置,并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c)自主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并通过控制信道或专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指示所述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d)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回复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站点或所述第二类站点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或者,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间的关系。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该方法包括:
S501,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a)-e)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a)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b)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c)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d)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e)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S502,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及标识,搜索并接入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接入成功后,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a)-d)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a)根据系统预定义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b)以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所述第二类站点在控制信道内发送的调度指示信息,从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c)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中获取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d)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回复的响应消息,并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要请求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属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包括:周期发送方式或基于终端请求的发送方式;
所述扰码信息是指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指示信息时所采用的加扰序列;其中,所述加扰序列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对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3,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跟踪相关信息用于辅助用户终端做优选下行波束重选,包括与所述波束相邻的波束的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相邻波束的索引、波束识别信号的时频域位置、波束识别信号所采用的序列;
其中,所述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适合选择,在接入所述适合选择的小区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射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不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和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类站点,包括:
分析模块601,用于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第一发送模块602,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603,用于在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与该波束对应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分析模块601,用于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a)-c)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a)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b)接收到第二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c)向第二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二类站点返回的同意辅助发送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604,用于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605,用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供用户终端与本站点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a)-e)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a)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b)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c)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d)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e)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602,用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转发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类站点,包括:
判断模块701,用于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接收模块702,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发送模块7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701,用于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a)-c)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a)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b)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后,判定本站点具有辅助发送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能力;
c)主动向第一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701,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a)-c)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a)根据系统预定义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b)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c)自主确定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703,用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采用以下a)-d)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a)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b)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加载在所述第二类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上,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调度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具体时频域位置,并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c)自主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并通过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用户终端指示所述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d)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回复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站点或所述第二类站点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或者,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间的关系;
其中,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间的关系。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a)-e)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a)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b)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c)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d)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e)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及标识,搜索并接入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接入成功后,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a)-d)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a)根据系统预定义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b)以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所述第二类站点在控制信道内发送的调度指示信息,从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c)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中获取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d)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回复的响应消息,并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要请求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属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适合选择,在接入所述适合选择的小区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射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具体示例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一
图9为本发明所对应的一个应用场景,本示例中,终端初始接入高频站点下属的小区。如图10所示,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高频站点与eNB间做系统广播消息分流;即高频站点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即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传递给eNB,请求eNB为其辅助发送给下属终端;
高层节点配置eNB为高频站点做系统广播消息分流,并分别通知给eNB及高频站点,这里的高层节点可以是网管侧网元(如设备管理系统EMS、网络管理系统NMS、运行与管理系统OAM等),或者核心网侧网元(如移动管理实体MME、S-GW、P-GW等)。分流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两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如X2口)进行传递,或者高频站点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核心网侧实体(如MME),由核心网侧实体转发给对应的eNB。
此后,eNB可以按照系统预定义的编码调制方式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由eNB动态调度,并且利用cell2所对应的扰码序列加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指示信息,扰码序列可以是cell2的小区标识通过一定的运算得到的。
步骤二:终端开机
终端扫频,以获得附近存在的高频小区频点(如f2=45.5GHz),识别出高频站点发射的同步信号。
步骤三:终端对检测到的同步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同步信号实现了与高频站点的同步,并且读取了cell2的小区标识(如00000010);除此之外,由于cell2的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通过eNB在cell1范围内发射,因此,同步信号通过1bit指示采用第一类站点分流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且同步信号同时携带了eNB下属小区cell1的标识(如00000001)和频点信息(如f1=2.4GHz)。这可以通过同步信号的不同设计来实现,例如,用同步信号的序列的不同字段分别指示上述信息,高八位指示cell1的标识,低4位指示cell1的频点。或者采用同步信号发送所占用时频域资源的不同来指示cell1相关信息也是可以的。
步骤四:终端在步骤三中识别出的频点信息搜索cell1,并接入cell1,如果此前终端已经接入了cell1,则可以省略此步骤。
步骤五:终端在eNB的控制信道中,用cell2所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调度指示信息,并从调度指示信息中获知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以预定义的编码调制方式解码解调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其中,扰码序列为:10101010(扰码序列与高频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一一对应,可以是高频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或者将高频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通过一定的运算获得的码字)
其中包含:cell2的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或共享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预警信息。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cell2是否适合选择,即是否被限制接入。如果适合选择,则进一步接入高频小区cell2,在接入过程中,向高频站点反馈优选下行发射波束,后续高频站点将采用终端反馈的优选下行波束为这个终端发送信息。
步骤六:高频站点在优选下行波束上向终端发送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向波束下属终端指示了与这个波束相邻的波束信息,用于辅助所述终端做优选下行波束重选;即终端正常通信过程中,可能由于自身与高频站点相对位置的改变,或传输路径上环境的变化,需要更新优选下行波束。因此需要波束跟踪过程。具体的,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包括:相邻波束的索引,波束识别信号的时频域位置,波束识别信号所采用的序列。
示例二
在图9所示的应用场景下,本示例中,终端初始接入高频站点下属的小区。如图11所示,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高频站点与eNB间确定做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高频站点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即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传递给eNB,请求eNB为其辅助发送给下属终端;
分流传输确定方式为:高频站点向eNB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请求消息”,向eNB请求为其分流传输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消息中包含高频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以及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大小,发送周期,发送次数等用于eNB评估分流传输开销的参数);eNB根据当前自身的负载状态,判断可以为高频站点做分流传输。
高频站点与eNB间做分流传输请求与响应,以及后续确定分流传输后高频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给eNB的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两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如X2口)进行传递,或者高频站点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核心网侧实体(如MME),由核心网侧实体转发给对应的eNB。
此后,eNB可以按照系统预定义发送配置广播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系统中预先定义了eNB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eNB、高频站点以及终端都预先约定了相同的规则,因此发送配置并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来通知;具体的,发送配置包括:发送方式为周期发送,发送时频域资源为:时域:高频站点同步信号时刻加4ms(因此,eNB与高频站点间需要同步),频域:起点为高频站点下属小区标识mod总RB数,占用的RB数量为6,周期为40ms,更新周期为160ms,编码调制方式QPSK。
步骤二:终端开机
终端扫频,以获得附近存在的高频小区频点(如f2=45.5GHz),识别出高频站点发射的同步信号。
步骤三:终端对检测到的同步信号进行处理,通过同步信号实现了与高频站点的同步,并且读取了cell2的小区标识(如00000010);除此之外,由于cell2的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通过eNB在cell1范围内发射,因此,同步信号通过1bit指示采用第一类站点分流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且同步信号同时携带了eNB下属小区cell1的标识(如00000001)和频点信息(如f1=2.4GHz)。这可以通过同步信号的不同设计来实现,例如,用同步信号的序列的不同字段分别指示上述信息,高八位指示cell1的标识,低4位指示cell1的频点。或者采用同步信号发送所占用时频域资源的不同来指示cell1相关信息也是可以的。
步骤四:终端在步骤三中识别出的频点信息搜索cell1,并接入cell1,如果此前终端已经接入了cell1,则可以省略此步骤。
步骤五:终端根据系统预定义的发送配置,计算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频域位置:频域:cell2小区标识码(00000010)对eNB系统总RB数(100)求模=2mod100=2,即起点为RB2,占用6个RB,在终端接收到高频站点的同步信号时刻加4ms的位置上,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并从系统预定义的编码调制方式解码解调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其中包含:cell2的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或共享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预警信息。
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cell2是否适合选择,即是否被限制接入。如果适合选择,则进一步接入高频小区cell2,在接入过程中,向高频站点反馈优选下行发射波束,后续高频站点将采用终端反馈的优选下行波束为这个终端发送信息。
步骤六:高频站点在优选下行波束上向终端发送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向波束下属终端指示了与这个波束相邻的波束信息,用于辅助所述终端做优选下行波束重选;即终端正常通信过程中,可能由于自身与高频站点相对位置的改变,或传输路径上环境的变化,需要更新优选下行波束。因此需要波束跟踪过程。具体的,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包括:相邻波束的索引,波束识别信号的时频域位置,波束识别信号所采用的序列。
示例三
在图12所示的应用场景下,本示例中,终端初始接入低频网络下属的小区。如图13所示,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本示例与示例一的不同在于,终端开机后首先接入到低频网络eNB下属小区cell1,当有适用于在高频传输的业务时,开始对高频段的搜索,此时eNB可以向终端提供辅助信息,例如,eNB覆盖范围内高频小区的工作频点,小区标识,同步信号时频位置信息等,终端在eNB提供的高频小区列表中搜索信号强度较高的小区,检测到高频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同步信号的时频域位置,或者同步信号本身获知高频小区的标识。
注意:终端可能在高频小区列表中检测到了多个信号强度要求的高频小区(HBS2下属小区cell2、HBS1下属小区cell3)。
本实施例中eNB在接收到覆盖下各高频小区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同时,根据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配置的要求,eNB需要在收到终端的特定请求时,广播发送特定高频小区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终端检测到cell2、cell3,并向eNB请求这两个高频小区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eNB首先向终端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配置信息,向终端指示cell2、cell3相对应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在的时频域资源,及发射周期,发射次数,编码调制方式等配置;随后,在相应的资源上发送上述两个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
终端在cell1内接收到cell2小区对应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和cell3小区对应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获知cell2并不适合终端选择,因此选择cell3作为高频服务小区。
后续终端将接入cell3并在cell3内接收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注:本实施例中,eNB接到终端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首先反馈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配置信息;也可以采用系统预定义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配置的方式,即eNB、终端双方根据系统预定义的发送配置发送、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示例四
在图12所示的应用场景下,本示例中,终端初始接入低频网络下属的小区。如图14所示,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本示例与示例三的不同在于图14中虚框部分。即eNB按照系统预定义的发送配置来发送各个高频站点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具体的,系统预定义了发送配置为:发送方式为周期发送,发送时频域资源为:时域:高频站点同步信号时刻加4ms(因此,eNB与高频站点间需要同步),频域:起点为((高频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码)mod(总RB数))×6,占用的RB数量为6,周期为40ms,更新周期为160ms,编码调制方式QPSK。
在系统预定义发送配置的方式下,终端检测到cell2(标识为00000010)、cell3(标识为00000011),并根据系统的预定义来接收上述两个小区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确定时频域位置:cell2:同步时刻+4ms,频域:(2mod 100)×6=12;cell3:同步时刻+4ms,频域:(3mod 100)×6=18。例如,cell2与cell3的同步均在子帧0所在时刻,即cell2、cell3系统广播消息所在时刻为子帧4,频域cell2为RB12-RB17,cell3为RB18-RB23。终端再以预定义的解码解调方式解两个小区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示例五
在图15所示的应用场景下,本示例中,高低频共站,通过站点下属低频资源发送高频小区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用高频波束发送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终端初始接入接收系统广播消息流程如图16所示,其中虚线所示是在低频段进行的信令交互,实线所示是在高频段的信令交互,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一:终端开机,在低频接收同步信号,与站点BS取得下行同步;
步骤二:在低频段接收低频小区cell 1的系统广播消息,并接入到低频小区;其中,低频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中包含有同覆盖高频小区cell 2的频点与标识信息;
步骤三:接入低频小区后,终端在低频段固定的时频位置接收高频小区cell 2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步骤四:UE与BS在高频段进行上下行的收发波束训练,以确定优选下行发射波束、优选下行接收波束、优选上行发射波束、优选上行接收波束;完成优选波束识别过程后,UE和BS可以通过低频将上下行的优选发射波束反馈给发送端;
即,下行优选收发波束的训练过程:BS通过各个波束方向发送训练信号,UE在识别出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和下行优选接收波束后,将下行优选发射波束标识(或索引)反馈给BS,用来告知后续BS通过相应的下行优选发射波束给UE发送信息;类似的,上行优选收发波束训练过程中,UE采用各个波束方向发送训练信号,BS识别出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及上行优选接收波束,并将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反馈给UE,用来指示UE的上行数据通过上行优选发射波束方向来发射。
步骤五:通过步骤四的波束训练过程,BS在高频段UE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送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给UE;
步骤六:通过步骤四的波束训练过程,BS和UE可以通过优选波束进行上下行数据交互;
即BS可以通过下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下行信息,UE可以通过上行优选发射波束发送上行信息;BS通过上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上行信息,UE通过下行优选接收波束接收下行信息。
示例六
本示例针对UE正常接入网络后的系统广播消息更新过程,图9和图12所示的场景均适用,流程如图17所示,下面做详细描述:
步骤一:站点间进行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内容更新;
方式可能有多种形式:
1、当HBS自身下属小区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有更新时,主动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更新消息给对应的eNB;
2、eNB以一定的更新周期向HBS请求是否有更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当存在更新时,HBS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更新内容反馈给eNB;
3、HBS系统广播消息存在一定的更新周期,每次更新周期到来时,主动向eNB发送目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内容;若更新周期到来,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没有发生更新,HBS也需要主动向eNB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无更新的指示。
HBS与eNB间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更新也存在两种交互方式:通过站点间的直接接口交互,或者通过核心网实体(如MME)转发。
步骤二:当eNB接收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有更新时,可以以一定的更新周期向UE指示是否有信息更新;UE则监测eNB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更新指示信息,如果指示信息指示有更新,则UE在下一次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时机到来的时候接收更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者UE重新请求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接收eNB的反馈。
步骤三:UE在高频段接收HBS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可以在指定的更新周期到来时开始发送更新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当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将要更新或已经更新后,HBS可以通过专用信令指示UE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更新。
注:在终端接入网络后,即可以根据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射周期在低频段接收eNB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者,根据自身需要请求eNB进行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同样的,终端根据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射周期在高频段接收HBS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或者,根据自身需要请求HBS进行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
示例七
本示例针对系统广播消息不分流传输的情况,流程如图18所示,下面做详细描述:
高频站点向eNB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请求消息”,向eNB请求为其分流传输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消息中包含高频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以及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大小,发送周期,发送次数等用于eNB评估分流传输开销的参数);
eNB根据当前自身的负载状态,判断无法满足高频站点做分流传输的请求。eNB回复响应消息,拒绝分流传输。
此时,高频站点需要独立完成所有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包括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并且在同步信号中,向终端指示当前不存在第一类站点分流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终端在同步信号中获知没有采用分流传输后,将在高频站点下接收全部系统广播消息。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系统广播消息分成两类,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为小区级系统广播消息,由定向发射方式的第一类站点发送给全向发射方式的第二类站点,再由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给终端,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为波束级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一类站点发送给终端,本发明的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在保证了系统广播消息接收性能的前提下,避免了系统广播消息全波束重复发送导致的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0)

1.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类站点,该方法包括:
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由所述第二类站点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广播发送至本站点下属小区内;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与该波束对应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二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向第二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二类站点返回的同意辅助发送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响应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类站点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供用户终端与本站点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转发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
8.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类站点,该方法包括:
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后,判定本站点具有辅助发送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能力;
主动向第一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自主确定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加载在所述第二类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上,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调度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具体时频域位置,并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自主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并通过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用户终端指示所述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回复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站点或所述第二类站点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或者,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间的关系;
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间的关系。
17.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及标识,搜索并接入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接入成功后,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以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所述第二类站点在控制信道内发送的调度指示信息,从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中获取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回复的响应消息,并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要请求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属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适合选择,在接入所述适合选择的小区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射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26.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类站点,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由所述第二类站点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广播发送至本站点下属小区内;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用户终端对应的波束方向上发送与该波束对应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其中,所述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波束跟踪相关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和专用信道配置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二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向第二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到所述第二类站点返回的同意辅助发送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响应消息。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用于供用户终端与本站点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类站点,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转发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至所述第二类站点。
33.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类站点,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一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确定:
接收到高层节点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由第二类站点辅助发送;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后,判定本站点具有辅助发送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的能力;
主动向第一类站点发送对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系统广播消息进行分流传输的请求消息。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类站点间的直接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或通过核心网侧实体接收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自主确定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在本站点下属小区内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广播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采用系统预定义或所述第一类站点指示的编码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加载在所述第二类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上,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调度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调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具体时频域位置,并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自主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并通过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用户终端指示所述发送配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时,回复响应消息,并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站点或所述第二类站点同步信号之间的定时关系;或者,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间的关系;
所述系统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包括:系统预定义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归属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间的关系。
42.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类站点与所述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类站点采用具有波束特性的天线发射波束;所述第二类站点采用比所述第一类站点波束宽度更宽的波束进行发射,或采用扇区方式发射,或采用准全向或全向方式发射;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与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级公共系统信息。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携带与波束相关的公共系统信息。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信息,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一类站点发送的同步信号,根据所述同步信号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类站点与第二类站点之间是否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还用于向用户终端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站点是否与第二类站点之间进行系统广播消息的分流传输;
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所述同步信号归属的第一类站点下行发射波束;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与所述第一类站点进行系统广播消息分流传输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系统带宽、小区选择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公共信道配置信息、专用信道配置信息、小区重选相关信息和预警信息。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的频点及标识,搜索并接入所述第二类站点下属小区,接入成功后,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的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发送配置信息接收第二类站点发送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获取:
根据系统预定义确定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以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标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解扰所述第二类站点在控制信道内发送的调度指示信息,从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控制信道或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中获取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道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配置的调度指示信息用指定的扰码序列加扰;
向所述第二类站点发送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类站点回复的响应消息,并从所述响应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要请求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所属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的标识。
49.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配置信息,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的发送方式指示信息、时频资源、发送周期、发送次数、更新周期、编码调制方式、扰码信息。
50.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类站点发送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类系统广播消息判断所述第一类站点下属小区适合选择,在接入所述适合选择的小区后,接收所述第一类站点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方向上发射的第二类系统广播消息。
CN201510819113.9A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792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9113.9A CN106792564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103817 WO2017084485A1 (zh) 2015-11-20 2016-10-28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9113.9A CN106792564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2564A CN106792564A (zh) 2017-05-31
CN106792564B true CN106792564B (zh) 2020-05-29

Family

ID=5871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9113.9A Active CN106792564B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2564B (zh)
WO (1) WO20170844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2756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168133B (zh) * 2018-09-12 2020-12-01 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 广播站点接入方法、接收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830B (zh) * 2019-05-23 2023-04-07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初始接入终端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EP4122238A4 (en) * 2020-03-18 2024-04-03 Saankhya Labs Pvt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FLOADING TRAFFIC FROM A CELLULAR NETWORK TO A BROADCAST NETWORK
WO2021212283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请求系统广播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5021A (zh) * 2012-12-31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3782636A (zh) * 2011-09-09 2014-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步并获得系统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CN104412638A (zh) * 2013-08-20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9790B2 (en) * 2013-04-12 2016-06-28 Broadcom Corproation Cross cell beam persistence in a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environment
CN104619008B (zh) * 2013-11-01 2019-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组播/广播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636A (zh) * 2011-09-09 2014-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同步并获得系统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CN103385021A (zh) * 2012-12-31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4412638A (zh) * 2013-08-20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84485A1 (zh) 2017-05-26
CN106792564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27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paging, cell selection and cell reselection
CN112154692B (zh) 覆盖范围扩展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73048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系统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92564B (zh)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851712B (zh)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6197761A1 (zh) 一种波束识别方法、系统和网络节点
EP3539319A1 (en)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for active mode mobility measurements
WO2015055271A1 (e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cro cell, small cell,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US97432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ybrid node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2451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8632920B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197324B2 (en) NR RACH MSG3 and MSG4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CV2X
KR101400849B1 (ko)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이종 시스템으로의 전환을위한 메시지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1502400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带宽部分分配
US11477723B2 (en) NR RACH MSG2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CV2X
US10904924B2 (en) NR RACH MSG1 configuration for CV2X
KR20210137024A (ko) 정보 통신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및 장치
US2012016327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diversity gains for multicast service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cast services using the system
US20220408386A1 (en) Communication node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the same
US20230300909A1 (en)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with a mobile device
US1160198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a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CN117676732A (zh) 服务小区选择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