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2485A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2485A
CN106792485A CN201710067214.4A CN201710067214A CN106792485A CN 106792485 A CN106792485 A CN 106792485A CN 201710067214 A CN201710067214 A CN 201710067214A CN 106792485 A CN106792485 A CN 106792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targe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72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72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2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248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移动终端研发公司也越来越注重智能化,人性化设计。在此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终端的便捷操作和安全成为移动终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在移动终端的使用中一键换机功能(新手机导入旧手机的数据文件)成了用户的急需的需求,各大厂商也成功推出各种换机应用。但经过分析现换机应用,大部分使用的WiFi网络,即在一个WiFi局域网内进行文件传输。在这种场景下,其他接入设备很容易获取到旧手机的数据等,造成用户的数据泄露,在成用户隐私被曝光等不安全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基于NFC功能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作为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然后基于第二通信连接进行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传输。如此,就能够通过距离较近的NFC通信来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唯一交互性、并且保证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目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通信系统的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界面示意图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界面示意图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4;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将在下面结合触摸屏来对此进行描述。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TOLED)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0,多媒体模块1810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BS 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BS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275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280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步骤302: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步骤303: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NFC功能,由于使用了NFC功能所以能够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信息传输的场景在用户的可控距离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第二无线通信功能所对应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还可以包括有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或者还可以为蓝牙BT连接,总的来说,第二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距离可以比第一通信连接的距离远,并且,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传输速度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传输带宽也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除了上述的WIFI连接、BT连接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保证前述的几种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进行认证操作的方式可以为基于授权数据库,针对认证信息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比对,若存在于授权数据库中则可以认为认证通过,否则,认证失败。
进一步地,获取到上述授权数据库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用户预设得到,比如,可以为用户预先得知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一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通过与网络侧的服务器进行交互,将认证信息中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等相关信息预设到授权数据库中。具体的进行授权数据库的设置的方式还可以由其他方式,只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比如,可以为IMSI、等设备标识码中的至少之一。
还可以有:用户首先需要打开NFC功能,打开后展示图4中的界面,列表显示私密文件传输,终端设备接入管理,一键换机,其他共四项。
当选取一键换机的操作之后,该选项在其他换机应用启动时,自动使能,默认连接设备需要通过NFC识别授权,且只允许一台设备接入该网络。同时,在移动终端B(newphone)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接入后,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类型;或者,还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完成NFC认证后,直接展示文件列表(信息列表),然后再由移动终端A(old phone)即第一移动终端侧,通过信息列表选取目标信息,也就是可以选取目标文件。
具体来说,所述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信息列表,获取到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或者,
获取到第二移动终端发来的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信息获取请求,基于所述信息获取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具体来说,第一移动终端可以为用户使用过的保存的信息较多的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可以为相对而言保存的信息较少的信息,当然还可以为两个移动终端存在不同信息的场景。其中一种场景可以为第一移动终端为旧手机、第二移动终端为新手机。
在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用户可以选取私密文件传输,这里有两种场景,一种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A也就是第一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点击了这个选项之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用户从中进行勾选;另一种场景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B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在第二移动终端侧选取了这个选项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从中勾选,此时,将第二移动终端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组成的信息获取请求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第一移动终端直接根据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另外,用户还可以选取一键换机,同上一段描述的操作一样,可以在移动终端A侧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移动终端B侧进行操作;不同在于,一旦选取这个选项,可以将第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A)中的全部信息均作为目标信息。
通过前面介绍,能够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利用NFC鉴权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传输WLAN MAC与设备名称,存入数据库,用作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
进一步地,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在目标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利用NFC进行连接检测,具体的可以包括:周期性通过检测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保持第一通信连接;
当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断开第一通信连接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周期可以与第一无线通信功能的传输间隔相关,也就是NFC的传输间隔,具体的时长本实施例中不进行详述。
也就是通过NFC进行连接是否保持的检测,得到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了NFC连接的距离,那么此时,就可以认为两个移动终端超过安全距离,断开两者之间的连接。
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除了能够在NFC认证之后,通过WIFI或BT等连接方式进行信息传输;此外,还启动利用NFC的间隔时间识别,判断设备,是否继续进行私密文件传输。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手机终端数据泄露,提供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图4至图7进一步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假设第一通信连接为NFC连接,第二通信连接为WIFI或BT连接;
设备开启终端接入管理功能后,有新设备接入时,在进行WiFi鉴权连接时终端,发送相关数据提醒用户,需要通过NFC功能进行识别授权;
在通过NFC识别授权时,获取接收方的WLAN MAC地址和设备名称,对应存入数据库。在启动终端接入管理功能后,每次设备接入则进行判断WLAN MAC是否在数据库中。
前面的操作可以参见图5所示,移动终端A也就是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基于授权终端数据库(授权数据库)进行是否认证接入终端的判断,其中,接入终端也就是移动终端B(第二移动终端);然后进行接入设备的管理;相应的,移动终端B侧可以结合交互的情况,提示用户需要的操作步骤。
接前述的场景描述,用户在确定传输文件之前,可以先通过NFC连接传输功能的选取进入图4中所示的界面,包括有:
私密文件传输:利用NFC识别秘钥交互功能为文件传输前提条件,即两台手机需要靠近(10cm以内的距离),发送端设置NFC间隔T时间发起识别功能,若在文件传输过程中,NFC识别失败,则中断文件传输。
终端设备接入管理:利用NFC识别授权方式,记录识别接入设备的WLAN MAC地址,如接入设备WLAN MAC地址已在授权数据库中,则允许接入,否则无法接入网络。
一键换机:该选项在其他换机应用启动时,自动使能,默认连接设备需要通过NFC识别授权,且只允许一台设备接入该网络。同时,在接收方(new phone)接入网络后,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类型。
其他:则显示当前已授权的设备数据库,名称和WLAN MAC,用户可手动删除等操作。
以下流程图给出文件传输处理流程如图6,一键换机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
参见图6,文件传输流程,使能NFC功能,同时打开WiFi接入管理功能,接收方通过NFC鉴权成功接入,用户需要发送文件,则弹出私密传输选项,用户选择是,则发送提醒消息给接收方,设备需要靠近发送方(10cm以内),同时,使能NFC间隔时间T,进行识别。如在文件传输过程中,识别失败或设备远离,则中断文件数据传输。
参见图7,一键换机流程,使能NFC功能,完成NFC授权认证接入;其中,所述NFC授权认证接入的处理可以包括两台手机NFC进行信息交换,新手机(即第二移动终端,文件接收端)弹出对话框,确认是否允许发送端手机连接,若是即将NFC携带信息存放对应数据库,否则不进行操作。发送方(第一移动终端)使能只允许一台设备连接,拒绝其他后续设备的接入。当接收方成功接入网络后,则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私密性,根据传输文件的私密性,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操作,完成文件传输。其中,所述文件传输私密性类同于给文件选择属性,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基于NFC功能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作为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然后基于第二通信连接进行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传输。如此,就能够通过距离较近的NFC通信来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唯一交互性、并且保证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目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二移动终端,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801: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步骤802: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NFC功能,由于使用了NFC功能所以能够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信息传输的场景在用户的可控距离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第二无线通信功能所对应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还可以包括有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或者还可以为蓝牙BT连接,总的来说,第二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距离可以比第一通信连接的距离远,并且,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传输速度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传输带宽也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除了上述的WIFI连接、BT连接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保证前述的几种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进行认证操作的方式可以为基于授权数据库,针对认证信息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比对,若存在于授权数据库中则可以认为认证通过,否则,认证失败。
进一步地,获取到上述授权数据库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用户预设得到,比如,可以为用户预先得知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一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通过与网络侧的服务器进行交互,将认证信息中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等相关信息预设到授权数据库中。具体的进行授权数据库的设置的方式还可以由其他方式,只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比如,可以为IMSI、等设备标识码中的至少之一。
还可以有:用户首先需要打开NFC功能,打开后展示图4中的界面,列表显示私密文件传输,终端设备接入管理,一键换机,其他共四项。
当选取一键换机的操作之后,该选项在其他换机应用启动时,自动使能,默认连接设备需要通过NFC识别授权,且只允许一台设备接入该网络。同时,在移动终端B(newphone)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接入后,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类型;或者,还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完成NFC认证后,直接展示文件列表(信息列表),然后再由移动终端A(old phone)即第一移动终端侧,通过信息列表选取目标信息,也就是可以选取目标文件。
具体来说,所述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信息列表,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发送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请求获取请求;
或者,
可以直接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来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具体来说,第一移动终端可以为用户使用过的保存的信息较多的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可以为相对而言保存的信息较少的信息,当然还可以为两个移动终端存在不同信息的场景。其中一种场景可以为第一移动终端为旧手机、第二移动终端为新手机。
在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用户可以选取私密文件传输,这里有两种场景,一种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A也就是第一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点击了这个选项之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用户从中进行勾选;另一种场景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B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在第二移动终端侧选取了这个选项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从中勾选,此时,将第二移动终端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组成的信息获取请求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第一移动终端直接根据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另外,用户还可以选取一键换机,同上一段描述的操作一样,可以在移动终端A侧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移动终端B侧进行操作;不同在于,一旦选取这个选项,可以将第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A)中的全部信息均作为目标信息。
通过前面介绍,能够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利用NFC鉴权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传输WLAN MAC与设备名称,存入数据库,用作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
进一步地,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在目标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利用NFC进行连接检测,具体的可以包括:周期性通过检测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保持第一通信连接;
当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断开第一通信连接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周期可以与第一无线通信功能的传输间隔相关,也就是NFC的传输间隔,具体的时长本实施例中不进行详述。
也就是通过NFC进行连接是否保持的检测,得到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了NFC连接的距离,那么此时,就可以认为两个移动终端超过安全距离,断开两者之间的连接。
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除了能够在NFC认证之后,通过WIFI或BT等连接方式进行信息传输;此外,还启动利用NFC的间隔时间识别,判断设备,是否继续进行私密文件传输。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手机终端数据泄露,提供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图4至图7进一步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假设第一通信连接为NFC连接,第二通信连接为WIFI或BT连接;
设备开启终端接入管理功能后,有新设备接入时,在进行WiFi鉴权连接时终端,发送相关数据提醒用户,需要通过NFC功能进行识别授权;
在通过NFC识别授权时,获取接收方的WLAN MAC地址和设备名称,对应存入数据库。在启动终端接入管理功能后,每次设备接入则进行判断WLAN MAC是否在数据库中。
前面的操作可以参见图5所示,移动终端A也就是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基于授权终端数据库(授权数据库)进行是否认证接入终端的判断,其中,接入终端也就是移动终端B(第二移动终端);然后进行接入设备的管理;相应的,移动终端B侧可以结合交互的情况,提示用户需要的操作步骤,具体的不再进行详述。
接前述的场景描述,用户在确定传输文件之前,可以先通过NFC连接传输功能的选取进入图4中所示的界面,包括有:
私密文件传输:利用NFC识别秘钥交互功能为文件传输前提条件,即两台手机需要靠近(10cm以内的距离),发送端设置NFC间隔T时间发起识别功能,若在文件传输过程中,NFC识别失败,则中断文件传输。
终端设备接入管理:利用NFC识别授权方式,记录识别接入设备的WLAN MAC地址,如接入设备WLAN MAC地址已在授权数据库中,则允许接入,否则无法接入网络。
一键换机:该选项在其他换机应用启动时,自动使能,默认连接设备需要通过NFC识别授权,且只允许一台设备接入该网络。同时,在接收方(new phone)接入网络后,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类型。
其他:则显示当前已授权的设备数据库,名称和WLAN MAC,用户可手动删除等操作。
进一步地,一键换机功能是默认需要再次NFC识别授权,即无论是否数据库已存该接入设备的MAC,都需要用户再次NFC识别授权,才可运行接入网络完成换机数据传输。
以下流程图给出文件传输处理流程如图6,一键换机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
参见图6,文件传输流程,使能NFC功能,同时打开WiFi接入管理功能,接收方通过NFC鉴权成功接入,用户需要发送文件,则弹出私密传输选项,用户选择是,则发送提醒消息给接收方,设备需要靠近发送方(10cm以内),同时,使能NFC间隔时间T,进行识别。如在文件传输过程中,识别失败或设备远离,则中断文件数据传输。
参见图7,一键换机流程,使能NFC功能,完成NFC授权认证接入,且发送方使能只允许一台设备连接,拒绝其他后续设备的接入。当接收方成功接入网络后,则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私密性,根据传输文件的私密性,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操作,完成文件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基于NFC功能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作为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然后基于第二通信连接进行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传输。如此,就能够通过距离较近的NFC通信来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唯一交互性、并且保证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目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91,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处理单元92,用于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第二通信单元93,用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NFC功能,由于使用了NFC功能所以能够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信息传输的场景在用户的可控距离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第二无线通信功能所对应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还可以包括有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或者还可以为蓝牙BT连接,总的来说,第二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距离可以比第一通信连接的距离远,并且,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传输速度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传输带宽也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除了上述的WIFI连接、BT连接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保证前述的几种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进行认证操作的方式可以为基于授权数据库,针对认证信息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比对,若存在于授权数据库中则可以认为认证通过,否则,认证失败。
进一步地,获取到上述授权数据库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用户预设得到,比如,可以为用户预先得知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一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通过与网络侧的服务器进行交互,将认证信息中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等相关信息预设到授权数据库中。具体的进行授权数据库的设置的方式还可以由其他方式,只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比如,可以为IMSI、等设备标识码中的至少之一。
还可以有:用户首先需要打开NFC功能,打开后展示图4中的界面,列表显示私密文件传输,终端设备接入管理,一键换机,其他共四项。
当选取一键换机的操作之后,该选项在其他换机应用启动时,自动使能,默认连接设备需要通过NFC识别授权,且只允许一台设备接入该网络。同时,在移动终端B(newphone)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接入后,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类型;或者,还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完成NFC认证后,直接展示文件列表(信息列表),然后再由移动终端A(old phone)即第一移动终端侧,通过信息列表选取目标信息,也就是可以选取目标文件。
具体来说,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展示信息列表,获取到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或者,
通过第二通信单元获取到第二移动终端发来的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信息获取请求,基于所述信息获取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具体来说,第一移动终端可以为用户使用过的保存的信息较多的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可以为相对而言保存的信息较少的信息,当然还可以为两个移动终端存在不同信息的场景。其中一种场景可以为第一移动终端为旧手机、第二移动终端为新手机。
在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用户可以选取私密文件传输,这里有两种场景,一种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A也就是第一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点击了这个选项之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用户从中进行勾选;另一种场景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B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在第二移动终端侧选取了这个选项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从中勾选,此时,将第二移动终端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组成的信息获取请求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第一移动终端直接根据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另外,用户还可以选取一键换机,同上一段描述的操作一样,可以在移动终端A侧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移动终端B侧进行操作;不同在于,一旦选取这个选项,可以将第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A)中的全部信息均作为目标信息。
通过前面介绍,能够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利用NFC鉴权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传输WLAN MAC与设备名称,存入数据库,用作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
进一步地,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在目标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利用NFC进行连接检测,具体的可以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周期性通过检测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保持第一通信连接;
当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断开第一通信连接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周期可以与第一无线通信功能的传输间隔相关,也就是NFC的传输间隔,具体的时长本实施例中不进行详述。
也就是通过NFC进行连接是否保持的检测,得到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了NFC连接的距离,那么此时,就可以认为两个移动终端超过安全距离,断开两者之间的连接。
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除了能够在NFC认证之后,通过WIFI或BT等连接方式进行信息传输;此外,还启动利用NFC的间隔时间识别,判断设备,是否继续进行私密文件传输。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手机终端数据泄露,提供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基于NFC功能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作为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然后基于第二通信连接进行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传输。如此,就能够通过距离较近的NFC通信来进行认证,从而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唯一交互性、并且保证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目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NFC功能,由于使用了NFC功能所以能够保证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从而使得信息传输的场景在用户的可控距离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中可以至少包括有:第二无线通信功能所对应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还可以包括有第二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或者还可以为蓝牙BT连接,总的来说,第二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距离可以比第一通信连接的距离远,并且,第二通信连接的信息传输速度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传输带宽也可以大于第一通信连接。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除了上述的WIFI连接、BT连接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保证前述的几种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进行认证操作的方式可以为基于授权数据库,针对认证信息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比对,若存在于授权数据库中则可以认为认证通过,否则,认证失败。
进一步地,获取到上述授权数据库的方式可以为,通过用户预设得到,比如,可以为用户预先得知第二移动终端以及第一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通过与网络侧的服务器进行交互,将认证信息中的第二通信连接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等相关信息预设到授权数据库中。具体的进行授权数据库的设置的方式还可以由其他方式,只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比如,可以为IMSI、等设备标识码中的至少之一。
还可以有:用户首先需要打开NFC功能,打开后展示图4中的界面,列表显示私密文件传输,终端设备接入管理,一键换机,其他共四项。
当选取一键换机的操作之后,该选项在其他换机应用启动时,自动使能,默认连接设备需要通过NFC识别授权,且只允许一台设备接入该网络。同时,在移动终端B(newphone)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通信连接接入后,弹出文件列表,供用户选择文件传输类型;或者,还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完成NFC认证后,直接展示文件列表(信息列表),然后再由移动终端A(old phone)即第一移动终端侧,通过信息列表选取目标信息,也就是可以选取目标文件。
具体来说,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展示信息列表,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发送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请求获取请求;
或者,
可以直接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来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具体来说,第一移动终端可以为用户使用过的保存的信息较多的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可以为相对而言保存的信息较少的信息,当然还可以为两个移动终端存在不同信息的场景。其中一种场景可以为第一移动终端为旧手机、第二移动终端为新手机。
在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用户可以选取私密文件传输,这里有两种场景,一种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A也就是第一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点击了这个选项之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用户从中进行勾选;另一种场景可以由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B也就是第二移动终端侧进行选取,在第二移动终端侧选取了这个选项后,展示至少一个信息组成的信息列表,然后从中勾选,此时,将第二移动终端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组成的信息获取请求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侧,第一移动终端直接根据信息获取请求将目标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终端。
另外,用户还可以选取一键换机,同上一段描述的操作一样,可以在移动终端A侧进行操作,也可以在移动终端B侧进行操作;不同在于,一旦选取这个选项,可以将第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A)中的全部信息均作为目标信息。
通过前面介绍,能够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利用NFC鉴权作为设备接入的授权条件。同时,利用NFC识别交互,传输WLAN MAC与设备名称,存入数据库,用作设备接入的判断条件。
进一步地,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在目标信息的传输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利用NFC进行连接检测,具体的可以包括:周期性通过检测是否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保持第一通信连接;
当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断开第一通信连接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停止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周期可以与第一无线通信功能的传输间隔相关,也就是NFC的传输间隔,具体的时长本实施例中不进行详述。
也就是通过NFC进行连接是否保持的检测,得到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产生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了NFC连接的距离,那么此时,就可以认为两个移动终端超过安全距离,断开两者之间的连接。
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除了能够在NFC认证之后,通过WIFI或BT等连接方式进行信息传输;此外,还启动利用NFC的间隔时间识别,判断设备,是否继续进行私密文件传输。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手机终端数据泄露,提供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装置,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信息列表,获取到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或者,
获取到第二移动终端发来的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信息获取请求,基于所述信息获取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通过检测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保持第一通信连接;
当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断开第一通信连接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4.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展示信息列表,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发送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请求获取请求。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获取到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基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认证信息进行认证操作,得到认证结果;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确定为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展示信息列表,获取到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或者,
通过第二通信单元获取到第二移动终端发来的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信息获取请求,基于所述信息获取请求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周期性通过检测是否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保持第一通信连接;当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断开第一通信连接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停止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与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认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为近场通信NFC功能;
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当所述认证结果表征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认证通过时,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建立的第二通信连接,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处获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功能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功能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展示信息列表,从所述信息列表中选取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发送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的请求获取请求。
CN201710067214.4A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Withdrawn CN106792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7214.4A CN106792485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7214.4A CN106792485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2485A true CN106792485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5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7214.4A Withdrawn CN106792485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248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864A (zh) * 2011-09-07 2012-01-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点对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87038A (zh) * 2013-02-07 2014-08-13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4105053A (zh) * 2014-07-14 2014-10-1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nfc技术和蓝牙技术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864A (zh) * 2011-09-07 2012-01-1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点对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87038A (zh) * 2013-02-07 2014-08-13 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4105053A (zh) * 2014-07-14 2014-10-1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nfc技术和蓝牙技术实现文件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5255B (zh) 分屏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04731512B (zh) 图片分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5388A (zh) 一种基于边缘手势的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41817A (zh) 一种门禁控制系统、方法、移动终端和门禁服务器
CN10532334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交互装置和交互方法
CN106155694A (zh) 一种应用与分身应用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547446A (zh) 应用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5681326A (zh) 多链路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06413128A (zh) 一种投影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11850A (zh) 移动终端及其截屏方法
CN106658159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目标设备
CN107071329A (zh) 视频通话过程中自动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57651A (zh) 一种投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57579A (zh) 内容分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135546A (zh) 一种无线网络运行信道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049582B (zh) 一种通话录音的保存装置、方法和显示方法
CN106412265B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互动提醒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183830B (zh) 图片浏览方法及装置
CN106230804A (zh) 图片分享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6657950A (zh) 一种投影设备管理装置、方法及投影数据分享设备
CN106507460A (zh) 一种智能省电方法、终端
CN107018069A (zh) 网络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7027113A (zh) Sim卡激活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50347A (zh) 同步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454771A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