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0907A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0907A
CN106790907A CN201510813247.XA CN201510813247A CN106790907A CN 106790907 A CN106790907 A CN 106790907A CN 201510813247 A CN201510813247 A CN 201510813247A CN 106790907 A CN106790907 A CN 106790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program
associated person
information
address list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32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务志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132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0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0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0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04M1/27457Management thereof, e.g. manual editing of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53Directories allowing storage of additional subscriber data, e.g.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本发明可以取得了用户的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将通信内容中的联系人信息写入移动终端通讯录的功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在通讯录中保存联系人的效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时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率大大增加。在手机中设立通讯录,可以方便用户在拔打电话时,直接从电子通讯录中调出所需要拔打的电话进行拔打。
通讯录是指一般在日常生活中用笔记录,也在手机,电脑,电子字典等电子产品中拥有这个功能。通讯录可以涵盖多项内容,如:姓名、电话号码、单位电话、移动电话、传真号、电子邮件、QQ、MSN、个人主页、公司、街道、邮编、生日、大头帖、车牌、银行帐号、俱乐部名称、爱好等。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一般通过手动形式在移动终端中输入通讯录的内容,用户操作繁琐,输入效率较低,并且,当通讯录中存储多个通讯项目时,需要用户逐一去查找该部分的信息,查找过程费时费力,并且很多用户只在通讯录中填写通讯号码和联系人信息,并不会查找全部的内容,导致输入的通讯录项目记录不完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相应的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可选地,所述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所述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可选地,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所述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若查找成功,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若查找失败,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并返回所述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
跟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包括:
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适于在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可选地,所述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还适于: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可选地,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还适于: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可选地,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适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关联属性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还适于:
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若查找成功,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若查找失败,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可选地,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用户针对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或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通信文本,并对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来触发识别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以及,通过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来自动将识别出的联系人信息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的对应位置,由此解决了用户手动输入和查找通信录内容导致的效率低下,操作繁琐的问题,取得了用户的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将通信内容中的联系人信息写入移动终端通讯录的功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在通讯录中保存联系人的效率的有益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步骤102,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或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通信文本,并检测用户对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来触发识别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以及,通过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来自动将识别出的联系人信息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的对应位置,用户的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将通信内容中的联系人信息写入移动终端通讯录的功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在通讯录中保存联系人的效率。
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携带通讯录应用程序的手机、计算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等。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的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并将该联系人信息自动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其中,该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与该通讯录应用程序安装在同一移动终端中。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当前通信文本可以为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的文本,例如,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聊天内容中提取出的文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在具体实现中,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可以包括一次点触操作。
例如,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聊天内容可以以消息气泡的形式在客户端中展现,则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可以为对消息气泡的一次点击操作。
又如,当前通信文本中包括预先生成的用于触发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接口信息(例如,界面上显示“一键导入通讯录”的触发接口),则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可以为对该接口信息的一次点击操作。
当然,上述针对指定的一键操作为一次点击操作的情形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一键操作的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义该指定的一键操作的其他形式,例如,对当前通信文本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一次选定操作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需加以限制。
子步骤S12,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的指定的一键操作以后,进入子步骤S12的联系人信息的识别流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示例,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邮寄地址、公司地址、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个人主页地址等等。
在具体实现中,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针对联系人信息而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该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用正则表达式表示,例如,针对电子邮件地址,其设定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是否包含“@”标签,其正则表达式可以为“?<email>(\w|\d|-|_)+@([^\.\@]+\.)+[^\.\@]+)”;针对电话号码,其设定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是否包含连续的数字串,如果包含连续的数字串,则进一步检查数字串是否符合固话号码(7位连续数字)、手机号码(11位连续数字)、或者“区号+固话号码/手机号码、客服电话(5位连续数字)等格式,其正则表达式可以为“$preg="/[^0-9+]*(?P<tel>(\+86[0-9]{11})|([0-9]{11})|([0-9]{3,4}-[0-9]{7,10}))[^0-9+]*/"”;针对个人主页地址,其设定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是否包含“http://”、“www.”等网址URL常用字符。
当然,以上联系信息数据格式的提取方式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其他现有的方式定义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均是可以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需加以限制。
根据预先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从通信文本中提取联系人信息,例如,根据提取电话号码的正则表达式,可以提取出通信文本的电话号码,根据电子邮件地址的正则表达式可以提取出通信文本中的电子邮件地址,等等。
子步骤S13,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在具体实现中,联系人信息的发送方与接收方可能处于不同的系统平台中,或者,采用不同品牌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例如,联系人信息的发送方使用的是安卓系统,接收方使用的是IOS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导致其数据格式不一定是相同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移动终端识别出发送方发送的联系人信息以后,可以将该联系人信息转换成当前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供后续的使用。
步骤202,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预先安装有通讯录应用程序,并且,该通讯录应用程序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可以相互通信。具体的,通讯录应用程序可以向外提供接口,当识别出联系人信息以后,若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可以调用该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来将联系人信息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02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21,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通讯录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多种通讯录编辑模板,使得用户在通讯录应用程序中通过该通讯录编辑模板写入联系人信息。该通讯录编辑模板可以包括多个输入控件,以支持联系人信息的输入,例如,手机号码输入控件、固定号码输入控件、电子邮件地址输入控件、姓名输入控件、地址输入控件,等等。
在具体实现中,针对每个输入控件输入的控件值都可以有对应的预设格式的要求,例如,对于手机号码输入控件,其预设格式可以为数字不超过11个;电子邮件地址的预设格式可以是包含字符“@”等。
子步骤S22,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联系人信息所具有的数据格式与输入控件的预设格式进行匹配,并将匹配上的联系人信息写入对应的预设格式对应的输入控件中,例如,将匹配成功的手机号码写手机号码输入控件中。
步骤203,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除了可以获得联系人信息以后,还可以获取与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该关联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该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作为一种示例,该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若查找成功,则调用子步骤S32,若查找失败,则调用子步骤S33;
在具体实现中,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中可以提供供其他程序调用的通信接口,当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时,可以调用该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获得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并在该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上述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
子步骤S32,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如果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能够查找到该联系人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说明联系人与用户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是互为好友关系,此时,可以从该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定位到该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号码,并获得联系人针对该即时通信号码设置的关联属性信息。
子步骤S33,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并返回所述子步骤S31。
如果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不能够查找到该联系人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说明联系人与用户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不是好友关系,此时,可以根据联系人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添加请求发送至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该添加请求包括联系人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
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接收到添加请求后,依据该联系人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通过生成添加好友请求并发送至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号码来请求添加该联系人为好友,若该联系人同意用户的添加好友请求,则在用户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创建该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号码的通信记录,此时,用户可以读取该联系人的即时通信号码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步骤204,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当移动终端获得关联属性信息以后,可以再次调用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判断该关联属性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格式,如果符合预设格式,则经由该通讯录应用程序的接口在通讯录应用程序的对应位置中写入关联属性信息。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示例性说明,但该实例不该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1、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即时通信应用进行交流,期间,用户B向用户A发送了联系人C的联系信息,该联系信息包括联系人C的电话号码、即时通信号码和通信地址等;
2、用户A在客户端中以消息气泡的形式显示与用户B的即时通信消息,若用户A想要在本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保存联系人C的联系信息,用户A一键点击客户端中显示的包含联系人C的联系信息的消息气泡;
3、用户A的客户端检测到用户A的一键操作以后,从该被点击的消息气泡所包含的信息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
4、用户A的客户端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判断该识别出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格式,如果判定该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该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5、用户A的客户端判断联系人C是否与用户A互为好友关系,即判断用户A的即时通信应用的通信录中是否存在联系人C的即时通信号码;
6、如果存在,则调用即时通信应用的接口,获得联系人C的关联属性信息,例如,联系人C的个性签名、电子邮件地址、位置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等;
7、如果不存在,则用户A首先请求添加联系人C为好友,联系人C同意了用户A的好友添加请求以后,在用户A的即时通信应用的通信录中创建联系人C的通信记录,并获取联系人C的关联属性信息;
8、用户A的客户端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将获得的联系人C的关联属性信息写入通信录应用程序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用户针对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出通信文本,并对该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来触发识别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以及,通过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来自动将识别出的联系人信息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的对应位置,用户的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将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内容中的联系人信息写入移动终端通讯录的功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联系人写入的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在获得联系人信息以后,能够获得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并通过该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获得与联系人信息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以及,将该关联属性信息自动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的对应位置,丰富了移动终端通讯录程序的保存内容,避免用户手动查找并输入关联属性信息的过程,提高了关联属性信息的输入效率。
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的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并将该联系人信息自动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中。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当前通信文本可以为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的文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41,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在具体实现中,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可以包括一次点触操作。
例如,在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聊天内容可以以消息气泡的形式在客户端中展现,则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可以为对消息气泡的一次点击操作。
又如,当前通信文本中包括预先生成的用于触发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接口信息(例如,界面上显示“一键导入通讯录”的触发接口),则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可以为对该接口信息的一次点击操作。
当然,上述针对指定的一键操作为一次点击操作的情形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一键操作的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义该指定的一键操作的其他形式,例如,对当前通信文本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一次选定操作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需加以限制。
子步骤S42,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的指定的一键操作以后,进入子步骤S42的联系人信息的识别流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示例,联系人信息可以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名称、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邮寄地址、公司地址、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个人主页地址等等。
在具体实现中,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针对联系人信息而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该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用正则表达式表示,例如,针对电子邮件地址,其设定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是否包含“@”标签,其正则表达式可以为“?<email>(\w|\d|-|_)+@([^\.\@]+\.)+[^\.\@]+)”;针对电话号码,其设定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是否包含连续的数字串,如果包含连续的数字串,则进一步检查数字串是否符合固话号码(7位连续数字)、手机号码(11位连续数字)、或者“区号+固话号码/手机号码、客服电话(5位连续数字)等格式,其正则表达式可以为“$preg="/[^0-9+]*(?P<tel>(\+86[0-9]{11})|([0-9]{11})|([0-9]{3,4}-[0-9]{7,10}))[^0-9+]*/"”;针对个人主页地址,其设定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为:是否包含“http://”、“www.”等网址URL常用字符。
当然,以上联系信息数据格式的提取方式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其他现有的方式定义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均是可以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无需加以限制。
根据预先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可以从通信文本中提取联系人信息,例如,根据提取电话号码的正则表达式,可以提取出通信文本的电话号码,根据电子邮件地址的正则表达式可以提取出通信文本中的电子邮件地址,等等。
子步骤S43,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在具体实现中,联系人信息的发送方与接收方可能处于不同的系统平台中,或者,采用不同品牌的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例如,联系人信息的发送方使用的是安卓系统,接收方使用的是IOS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导致其数据格式不一定是相同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移动终端识别出发送方发送的联系人信息以后,可以将该联系人信息转换成当前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以供后续的使用。
步骤302,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预先安装有通讯录应用程序,并且,该通讯录应用程序与短信应用程序可以相互通信。具体的,通讯录应用程序可以向外提供接口,当识别出联系人信息以后,若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可以调用该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来将联系人信息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02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51,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通讯录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多种通讯录编辑模板,使得用户在通讯录应用程序中通过该通讯录编辑模板写入联系人信息。该通讯录编辑模板可以包括多个输入控件,以支持联系人信息的输入,,例如,手机号码输入控件、固定号码输入控件、电子邮件地址输入控件、姓名输入控件、地址输入控件,等等。
在具体实现中,针对每个输入控件输入的控件值都可以有对应的预设格式的要求,例如,对于手机号码输入控件,其预设格式可以为数字不超过11个;电子邮件地址的预设格式可以是包含字符“@”等。
子步骤S52,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联系人信息所具有的数据格式与输入控件的预设格式进行匹配,并将匹配上的联系人信息写入对应的预设格式对应的输入控件中,例如,将匹配成功的手机号码写手机号码输入控件中。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示例性说明,但该实例不该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1、用户A与用户B通过短信进行交流,期间,用户B向用户A发送了联系人C的联系信息,该联系信息包括联系人C的电话号码、通信地址等;
2、用户A在客户端中以消息气泡的形式显示与用户B的短信消息,若用户A想要在本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保存联系人C的联系信息,用户A一键点击客户端中显示的包含联系人C的联系信息的消息气泡;
3、用户A的客户端检测到用户A的一键操作以后,从该被点击的消息气泡所包含的信息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
4、用户A的客户端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判断该识别出的联系人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格式,该预设格式为通信录应用程序所支持的数据格式,如果判定该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该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用户针对从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来触发识别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以及,通过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来自动将识别出的联系人信息写入通讯录应用程序的对应位置,用户的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将移动终端的短信中的联系人信息写入移动终端通讯录的功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联系人写入的效率。
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401,适于在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402,适于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401还适于: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402还适于: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适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关联属性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还适于:
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若查找成功,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若查找失败,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
对于移动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公开了A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A2、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A3、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A4、如A1或A2或A3所述的方法,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A5、如A4所述的方法,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所述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若查找成功,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若查找失败,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并返回所述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的步骤。
A6、如A4或A5所述的方法,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B7、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包括:
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适于在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B8、如B7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还适于: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B9、如B7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还适于: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B10、如B7或B8或B9所述的移动终端,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适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关联属性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B11、如B10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还适于:
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若查找成功,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若查找失败,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B12、如B10或B1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即时通信号码;所述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的步骤包括:
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
若查找成功,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获取对应的关联属性信息;
若查找失败,则依据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生成添加请求,并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用于将所述添加请求发送至所述即时通信号码中,并在接收到所述即时通信号码返回的同意添加信息以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添加所述即时通信号码;并返回所述调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通信录中查找所述即时通信号码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属性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的一种或多种:位置信息、个性签名信息、头像信息、昵称信息、公众号信息、性别信息。
7.一种联系人信息导入的移动终端,包括:
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适于在检测到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时,从所述通信文本中识别出联系人信息,所述通信文本从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或者,从移动终端自带的短信应用程序中提取;
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联系人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联系人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信息识别模块还适于:
检测用户针对当前通信文本发起指定的一键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指定的一键操作,则按照预定义的联系信息数据格式识别所述通信文本中的联系人信息;
将识别出的所述联系人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成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格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模块还适于:
调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获得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讯录编辑模板,所述通讯录编辑模板包括多个输入控件;
将所述联系人信息写入所述通信录编辑模板对应的输入控件中。
10.如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信文本从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关联属性信息获取模块,适于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获取与所述联系人信息关联的关联属性信息,所述关联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对应的联系人在所述第三方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设置的信息;
关联属性信息写入模块,适于调用动终端中预置的通讯录应用程序接口,在所述关联属性信息符合预设格式时,经由所述接口在所述通讯录应用程序中写入所述关联属性信息。
CN201510813247.XA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790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3247.XA CN106790907A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3247.XA CN106790907A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0907A true CN106790907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886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3247.XA Pending CN106790907A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09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7980A (zh) * 2019-11-29 2020-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录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14736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邮箱账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28924A (zh) * 2021-05-17 2021-08-31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申请好友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7980A (zh) * 2019-11-29 2020-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录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147361A (zh) * 2019-12-30 2020-05-12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邮箱账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7361B (zh) * 2019-12-30 2022-06-07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邮箱账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28924A (zh) * 2021-05-17 2021-08-31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申请好友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9119B2 (en) Information prompt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984650B (zh)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3902535B (zh) 获取联想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47288B (zh) 一种验证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1465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service request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79696A (zh) 联系人名片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110170682A1 (en) Universal contact manager
CN105122760A (zh) 页面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903033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olidating data retriev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O2017121332A1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与系统
WO2020186824A1 (zh) 应用程序唤醒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179245A (zh) 来电电话号码辨识系统、方法及其程序产品
CN10679090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联系人信息导入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558311A (zh) 语音内容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7885872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19545B (zh) 基于编码标签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信息处理方法
KR20190134100A (ko) 채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6789545A (zh)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820932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ynamically searching for electronic mail messages
US20110099220A1 (en) Dynamic type-ahead for lists of prior specified addressees
CN104580638A (zh) 一种电话号码标注的方法及装置
KR100627853B1 (ko) 단문 메시지를 멀티미디어 메시지로 변환하고 전송하는방법 및 문자 이미지 변환서버
KR102347070B1 (ko) 단말기의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782276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ynamically displaying search suggestions
CN10914528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