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0639A -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0639A
CN106790639A CN201710018378.8A CN201710018378A CN106790639A CN 106790639 A CN106790639 A CN 106790639A CN 201710018378 A CN201710018378 A CN 201710018378A CN 106790639 A CN106790639 A CN 10679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transfer
transmission
transfer channel
send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83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0639B (zh
Inventor
马灼愉
魏钢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eng Exhibi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eng Exhibi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eng Exhibi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eng Exhibi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0183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0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0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0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0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根据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信息传输记录。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将近距离传输的快速、稳定、安全与远距离传输的便利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完整资源数据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法大致可分为远距离传输技术(例如服务器中继、P2P等)和近距离传输技术(例如蓝牙、WiFi热点等)两类。
其中,利用现有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实现在两个移动设备之间进行资源数据的共享,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公共网络、或是通过服务器缓存中继的方式,或者以P2P的方式,将资源数据在收发方之间进行传递。这种传输方式使用时,所有的数据都会经过公共网络,传输速度慢。现有的近传技术即近距离传输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在不接触公共网络且收发双方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但为了完成较大量的数据传输,使用者双方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一起。特别在传输大型文件时,如果双方突然需要分离,就会造成传输中断。
如上所述,现有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对于网络基础设备较差地区的使用者来说存在速度慢、耗时长等问题;而传统的近距离传输技术传输较大量的数据时,需要使用者较长时间保持在一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将近距离传输的快速、稳定、安全与远距离传输的便利相结合,使数据的续传可以在不同网络环境中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成功,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失败,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续传的过程中,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恢复,则关闭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包括以下步骤:
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对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在线状态进行监听;
当监听到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处于在线状态时,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的设备ID查找对应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建立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以及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成功,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失败,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后,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在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续传的过程中,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恢复,则关闭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包括监听单元和建立单元;
所述监听单元,用于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对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在线状态进行监听;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监听单元监听到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处于在线状态时,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查找单元和传输单元;
所述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的设备ID查找对应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优先采用近距离传输,当近距离传输条件不满足时,通过远距离续传或者近距离续传,将近距离传输的快速、稳定、安全与远距离传输的便利相结合,使数据的续传可以在不同网络环境中进行。其兼顾远距离和近距离的传输场景,让使用者在进行数据资源传输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最优的传输方式;在纯近距离传输和远近混合传输的场景下,可以有效避免完整资源数据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近传初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远传续传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近传续传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请参阅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S200、若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成功,则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S300、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S400、在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信息传输记录。
本发明中的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指的是通过超声波、NFC等短程通讯技术建立的近程传输通道,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指的是通过公共网络建立的远程传输通道。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优先采用近距离传输,当近距离传输条件不满足时,通过远距离续传或者近距离续传,将近距离传输的快速、稳定、安全与远距离传输的便利相结合,使数据的续传可以在不同网络环境中进行。其兼顾远距离和近距离的传输场景,让使用者在进行数据资源传输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最优的传输方式;在纯近距离传输和远近混合传输的场景下,可以有效避免完整资源数据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10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0、若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失败,则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在上述步骤S110或者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00、在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续传的过程中,若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恢复,则关闭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根据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
步骤S3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0、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对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在线状态进行监听;
S320、当监听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处于在线状态时,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步骤S4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0、在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设备ID查找对应的信息传输记录;
S420、若存在未完成的信息传输记录,则控制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通过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信息传输记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的原理与上述方法的原理相同,故该系统的实施可参照上述方法的流程实现,重复之处不在冗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
文件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将数据进行切分,管理数据续传信息记录。
数据传输模块,主要负责提供传输通道,选择合适的传输通道,将数据在收发两端进行传输管理。
传输关系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在本地管理保存传输关系信息;在远传场景中,借助账号管理服务器和消息收发服务器,为传输收发方提供信息交换通道。
参见图2,以上三个模块均设置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远传通道(即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可以通过服务器缓存中继建立,也可以通过P2P通道建立,服务器为每个终端设备分配管理ID,并为终端设备提供信息发送、数据缓存中继等服务。
下面结合图3、图4以及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参见图3,为近距离初始流程:
在发送方开始发送动作、接收方开始接收动作后,传输关系管理模块会通过超声波、NFC等短程通讯技术作为信息传递通道,并以此进行近传动作确认。确认后,发送方建立WiFi热点,接收方加入预先约定的WiFi热点,并进行基本的信息确认交互。随后,两端文件管理模块和传输关系管理模块分别为此次传输建立对应的信息记录,并通过已经建立的近传信息通道将信息在两端进行同步。接下来便开始真正的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文件管理模块会根据传输状态,实时更新传输文件的传输记录,以便之后的续传管理。
在传输中断后,传输模块将传输进行关闭,传输关系管理模块将本次传输状态基本信息进行更新。
接下来,参见图4,为远传续传流程:
在客户端连接上公共网络并与系统服务器进行连接时,传输关系管理模块会将未完成传输的对端ID上报服务器,告知服务器需要对对应ID设备的在线状态进行监听,并注销已经完成传输的对端设备在线状态监听。当接收方连接服务器时,服务器会向发送方推送接收方的上线通知。发送方关系管理模块查询对应传输记录。查找确认到对应的未完成传输记录后,通过服务器向接收方发出数据传输请求信息。接收方通过传输关系管理模块确认此次未完成传输记录,准备数据接收并向发送方发送请求确认信息。发送方收到确认信息后,正式开始远传续传传输。具体远传传输可以是服务器缓存中继方式,也可以是P2P传输方式,具体根据客户端配置而定。图中所示为服务器中继方式。
在传输中断后,数据传输模块将传输进行关闭,传输关系管理模块将本次传输状态基本信息进行更新。
参加图5,为近传续传完成流程:
近传续传与近传初始流程类似,所不同的仅仅是不需要创建新的传输记录,而是对已经存在的未完成记录状态进行更新。
在传输完成后,数据传输模块将传输进行关闭,传输关系管理模块将本次传输状态基本信息进行更新,并将在下一次与服务器连接时,告知服务器不在监听对端设备的上线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优先采用近距离传输,当近距离传输条件不满足时,通过远距离续传或者近距离续传,将近距离传输的快速、稳定、安全与远距离传输的便利相结合,使数据的续传可以在不同网络环境中进行。其兼顾远距离和近距离的传输场景,让使用者在进行数据资源传输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最优的传输方式;在纯近距离传输和远近混合传输的场景下,可以有效避免完整资源数据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成功,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失败,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续传的过程中,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恢复,则关闭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包括以下步骤:
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对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在线状态进行监听;
当监听到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处于在线状态时,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的设备ID查找对应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6.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通道建立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以及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成功,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失败,则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后,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建立信息传输记录并对其进行实时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还用于在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续传的过程中,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恢复,则关闭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并根据所述信息传输记录,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建立模块包括监听单元和建立单元;
所述监听单元,用于在当前数据传输未完成的状态下,若所述近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发生中断,则对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在线状态进行监听;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监听单元监听到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处于在线状态时,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查找单元和传输单元;
所述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建立后,根据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的设备ID查找对应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信息传输记录,则控制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远距离信息传输通道进行数据续传,并在传输过程中实时更新所述信息传输记录。
CN201710018378.8A 2017-01-11 2017-01-11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790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378.8A CN106790639B (zh) 2017-01-11 2017-01-11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378.8A CN106790639B (zh) 2017-01-11 2017-01-11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0639A true CN106790639A (zh) 2017-05-31
CN106790639B CN106790639B (zh) 2020-07-10

Family

ID=5894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8378.8A Active CN106790639B (zh) 2017-01-11 2017-01-11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06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828A (zh) * 2017-07-03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623682A (zh) * 2017-09-06 2018-01-23 深圳众享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通道的指令传输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2666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utilizing a peer network to extend battery life
CN102209232A (zh) * 2010-04-09 2011-10-05 佛山市智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音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3125135A (zh) * 2010-09-16 2013-05-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代理设备在无线客户端终端中进行功率节省
CN103781187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4581993A (zh) * 2014-12-15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4768046A (zh) * 2015-04-22 2015-07-08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遥控器
CN106162528A (zh) * 2016-07-06 2016-11-23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LoRa信号与蓝牙信号转换模块、转换方法及信号发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2666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utilizing a peer network to extend battery life
CN102209232A (zh) * 2010-04-09 2011-10-05 佛山市智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音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03125135A (zh) * 2010-09-16 2013-05-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代理设备在无线客户端终端中进行功率节省
CN103781187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CN104581993A (zh) * 2014-12-15 2015-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CN104768046A (zh) * 2015-04-22 2015-07-08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遥控器
CN106162528A (zh) * 2016-07-06 2016-11-23 重庆金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LoRa信号与蓝牙信号转换模块、转换方法及信号发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828A (zh) * 2017-07-03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9007307A1 (en) * 2017-07-03 2019-01-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674556B2 (en) 2017-07-03 2020-06-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623682A (zh) * 2017-09-06 2018-01-23 深圳众享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通道的指令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0639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55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data network having a dynamic topology of communicating a plurality of production nodes with a plurality of consumer nodes without intermediate node logically positioned therebetween
US740060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0518184C (zh) 数据接收装置和数据接收方法
US20090109981A1 (en) Out-of-band management for broadband over powerline network
CN108833487A (zh) 一种tcp传输协议代理方法
CN103916275A (zh) 一种bfd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5850156A (zh) 用于优化lte网络上的短数据突发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78422A (zh) 基于车载移动终端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40148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光缆巡线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CN107835529B (zh) 天基骨干网动态接入系统、节点、管理中心及方法
CN104735743A (zh) 嵌入式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由优化方法
CN10679063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02399B (zh) 基于生成树协议的无线网络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847275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US20230093763A1 (en)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8630301B2 (en) Citizens' emergency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CN101287270B (zh) 一种传输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25536A (zh) WiMAX系统的基站和网关中控制组播数据包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046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201639783U (zh) 一种多点协同收发系统以及多点协同收发控制设备
CN112311759B (zh)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5188025B (zh)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7612665A (zh) 数据信息重传方法及网络传输系统
WO2014166201A1 (zh) 多频段无线通信通信方法、协调设备以及网络
CN106060179A (zh) 一种基于节点转发的远距离跨洲际文件转发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