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0510B -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0510B
CN106790510B CN201611170869.6A CN201611170869A CN106790510B CN 106790510 B CN106790510 B CN 106790510B CN 201611170869 A CN201611170869 A CN 201611170869A CN 106790510 B CN106790510 B CN 106790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system time
request
generating
serial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08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0510A (zh
Inventor
金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708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0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0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0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0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0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基于所述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第一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为每个请求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数据传输中,经常会涉及到序列号的生成,并且需要保证为同一用户生成的序列号能够保持递增。在相关技术中,服务器会通过数据库为用户保存一段递增的序列号段,在接收到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产序列号的请求之后,该请求中携带用户的身份标识,服务器为该身份标识从对应的序列号段中确定一个最小的序列号并发送至电子设备,并对该序列号进行加锁操作,从而该序列号段可以保证密集的并发请求;当服务器确定该身份标识对应的序列号段被使用完之后,对加锁的序列号进行解锁操作,并为该身份标识再生成一段递增的序列号段并保存在数据库中。然而,服务器进行的加锁和解锁操作都需要额外的时间开销,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进而降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导致为每个请求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用以提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为每个请求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包括:
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基于所述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
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可包括:
响应于所述请求,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生成时间戳;
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与所述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包括:
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可包括:
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述映射关系表用于记录用户的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查找到的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在的服务器集群中有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为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确定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
将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包括:
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确定用于替换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基于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所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用于替换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可包括:
接收来自第四服务器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可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请求,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生成时间戳;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与所述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可包括:
查找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述映射关系表用于记录用户的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查找到的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更新映射表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在的服务器集群中有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为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确定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将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装置,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第三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四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确定用于替换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第五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所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可包括: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四服务器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基于所述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
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装置,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序列号的生成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位于服务器集群中;
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并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包括:第三服务器;
所述第三服务器,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之后,基于该请求,可以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请求生成序列号,并将序列号通过第二服务器发送至电子设备,从而完成序列号的生成。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服务器由于是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生成序列号,不需要对序列号进行加锁和解锁操作,因此不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可以提高第一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为每个请求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序列号的生成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序列号的生成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可以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第一服务器可以位于服务器集群中,该服务器集群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服务器,如图1所示,该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该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发起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或者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的“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器,在本公开中的第一服务器是用于为请求生成序列号的,第二服务器是用于代理转发请求的。
在步骤102中,基于该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该请求生成序列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首先基于该请求,确定本地当前的第一系统时间,本地当前的第一系统时间指的是第一服务器当前的系统时间,例如,确定本地当前的第一系统时间为2016/9/20 10:47:26。
在另一实施例中,生成的序列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数字与字符的组合,只要能够保证生成的序列号是递增趋势即可。此外,由于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在不断增加,因此生成的序列号也是不断增加的,如果第一服务器接收到多个并发请求,而第一服务器对于每个请求的接收,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从而根据接收的先后顺序分别为每个请求确定的第一系统时间为递增,进而根据第一系统时间生成的序列号是递增的。
在步骤103中,将序列号通过第二服务器发送至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序列号后,可以根据序列号的大小确定是否显示消息。
在一示例性的场景中,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是电子设备上运行的微信程序发起的,此时有一个账户登录在微信程序上,微信程序在接收到一条消息后,基于该条消息发起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并且微信程序之前接收到的每条消息均对应有一个序列号,从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请求的序列号之后,可以将该序列号与前一条消息对应的序列号比较,若该序列号大于前一条消息对应的序列号,则显示该条消息,否则,不显示该条消息。因此,该账户如果登录在另一电子设备的微信程序上,则不会显示在该电子设备上显示的消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之后,基于该请求,可以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该请求生成序列号,并将序列号通过第二服务器发送至电子设备,从而完成序列号的生成。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服务器由于是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生成序列号,不需要对序列号进行加锁和解锁操作,因此不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可以提高第一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为每个请求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
具体如何生成序列号的,请参考后续实施例。
至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提高第一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为每个请求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基于该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该请求生成序列号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响应于该请求,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在步骤202中,根据第一系统时间生成时间戳。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时间戳转换工具实现第一系统时间到时间戳的转换,通过该时间戳转换工具生成的时间戳可以有秒级的时间戳、毫秒级的时间戳以及纳秒级的时间戳,并且不同单位级的时间戳大小不同,例如,第一系统时间为2016/9/2010:47:26,生成秒级的时间戳为1474339646,生成毫秒级的时间戳为147433964600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生成的时间戳的单位级不做具体限制,只要始终保持一个单位级的时间戳不变即可。
在步骤203中,根据该时间戳确定与该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将时间戳直接确定为与该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例如,如果生成的时间戳为1474339646000,则可以将1474339646000确定为与该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按照设定组合顺序将时间戳与该第一服务器的标识进行组合,得到一组合结果,并将该组合结果确定为与该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例如,生成的时间戳为1474339646000,第一服务器的标识为S-03,组合顺序为服务器标识在前,时间戳在后,组合结果为S-031474339646000,从而,可以得到与该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为S-031474339646000。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服务器响应于该请求,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之后,根据第一系统时间生成的时间戳便可确定与该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而不需要采用数据库预先保存一段递增的序列号,并且不需要维护与服务器集群中其他第一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因此第一服务器为请求生成序列号的过程即简单又省时。
图3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可以用于定时与第一服务器同步时间,从而第一服务器可以与第三服务器保持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在步骤302中,若第二系统时间大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大于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则第一服务器可以利用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从而第一服务器从第二系统时间开始重新计时,确保了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只增不减,进而根据第一系统时间生成的时间戳也是只增不减。
在步骤303中,若第二系统时间小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小于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则第一服务器可以利用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以使第三服务器从第一系统时间重新开始计时,从而也可以确保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只增不减,同时也确保了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始终最大。
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通过将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与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进行比对,来决定是否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如果第一系统时间小于第二系统时间,则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如果第一系统时间大于第二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从而,可以使第一服务器保持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可以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该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消息发起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并且该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该第一身份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其可以是数字或者字符,也可以是数字与字符的组合,本公开在此不进行限制。
如步骤103中所述的场景,电子设备上运行的微信程序在接收到一条消息之后,基于该条消息发起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该请求中携带的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可以是微信程序的登录账号。
在步骤402中,确定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如何确定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的描述可以参见下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先不详述。
在步骤403中,将该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第二服务器将该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以使第一服务器基于该请求生成一个序列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之后,可以根据该请求携带的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确定与该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并将该请求直接发送至确定的第一服务器,以生成序列号,这种,将请求转发过程和生成序列号过程分别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执行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能够保证第一服务器生成序列号的实时性。
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确定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该映射关系表用于记录用户的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映射关系表,该映射关系表可以由维修人员进行修改、添加或减少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映射关系表的更新。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不到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则表示该第一身份标识还不具有为其生成序列号的权限,此时,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不合法提示信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不合法提示信息时,可以向第二服务器发起注册信息,或者也可以联系服务厂商申请生成序列号的权限,并再发起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
在步骤502中,将查找到的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在一示例性的场景中,如表1所示,为一种示例性的映射关系表。该请求携带的第一身份标识为ID6,在映射关系表中可以查找到与ID6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为S-02,从而,第二服务器可以将该请求发送至标识为S-02的第一服务器。
身份标识 服务器标识
ID1 S-01
ID6 S-02
ID7 S-03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服务器检测到第一服务器所在的服务器集群中有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为该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确定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并将该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与第二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映射关系表中。从而,确保了服务器集群的可扩展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来自新增服务器的加入消息之后,将加入消息中携带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新增的服务器标识,并将该加入消息中携带的至少一个身份标识确定为与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维修人员录入与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
本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通过在预先存储的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以确定第一服务器的标识,并将请求发送至确定的第一服务器,以使第一服务器基于该请求生成序列号。从而在第二服务器中维护一张映射关系表,即可将请求转发至生成序列号的第一服务器上,因此第二服务器的处理逻辑简单。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该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可以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在步骤602中,若第二系统时间大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在步骤603中,若第二系统时间小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上述步骤601至步骤603的过程,请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至步骤303的描述,不再详述,只是将用第一服务器侧更新系统时间改为用第三服务器侧更新系统时间。
本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通过将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与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进行比对,来决定是否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如果第一系统时间小于第二系统时间,则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如果第一系统时间大于第二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从而,可以使第一服务器保持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更新替换服务器的系统时间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701中,在检测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确定用于替换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定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的方式检测,如果第一服务器有响应,则确定第一服务器正常,如果第一服务器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响应,则确定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确定用于替换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可以通过接收来自第四服务器的通知消息来确定,该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在步骤702中,基于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时长指的是为新替换的第四服务器增加的一个固定时间补偿,该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践经验设置,例如,预设时长可以是10秒。在第三服务器确定第四服务器的标识之后,可以在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预设时长作为补偿,并利用补偿之后的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例如,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为2016/9/20 10:47:26,增加一个预设时长10秒之后,变为2016/9/20 10:47:36,从而,第三服务器可以将2016/9/20 10:47:36更新为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本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在确定用于替换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之后,是基于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的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该预设时长是为新替换的第四服务器增加的一个固定时间补偿,从而可以确保新替换的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大于替换之前的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且根据第三系统时间生成的时间戳大于替换之前的时间戳,进而根据时间戳得到的序列号大于之前的序列号,由此可以方便第一服务器管理生成的序列号,以持续保持序列号的递增趋势。此外,由于在检测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之后,直接用新的服务器替换故障第一服务器即可恢复正常,并不会影响服务器集群中其他第一服务器,因此本技术方案的容错能力强。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如图8所示,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1,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生成模块82,被配置为基于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请求生成序列号;
第一发送模块83,被配置为将序列号通过第二服务器发送至电子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模块82,可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请求,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系统时间生成时间戳;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时间戳确定与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图8中未示出):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第二系统时间大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第二系统时间小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如图9所示,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84,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85,被配置为确定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第二发送模块86,被配置为将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85,可包括:
查找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映射关系表用于记录用户的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查找到的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图9中未示出):
更新映射表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第一服务器所在的服务器集群中有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为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确定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将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与第二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映射关系表中。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如图10所示,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87,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第三更新模块88,被配置为若第二系统时间大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四更新模块89,被配置为若第二系统时间小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图10中未示出):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确定用于替换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第五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89,可包括: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四服务器的通知消息,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序列号的生成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11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1,装置1100包括处理组件11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1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11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1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1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图1-图3、以及图4-图5、图6-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其中,当执行图1-图3所示实施例时,服务器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第一服务器,当执行图4-图5所示实施例时,服务器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第二服务器,当执行图6-图7时,服务器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第三服务器。
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1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1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被配置为将装置11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158。装置11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3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100的处理组件11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序列号的生成系统结构图,该系统结构包括第二服务器10和位于服务器集群11中的第一服务器(图12中示出了三个第一服务器分别为第一服务器110、第一服务器111以及第一服务器112),其中,第二服务器10和服务器集群11中的第一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图11中所示的装置1100;
其中,第二服务器1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该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确定与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将该请求发送至第一服务器110;
第一服务器110,被配置为基于该请求,根据本地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该请求生成序列号,并将该序列号通过第二服务器10发送至电子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12所示的三个第一服务器仅为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制,本公开对服务器集群中的第一服务器的个数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可包括:第三服务器12;
第三服务器12,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服务器110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若第二系统时间大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一服务器110的第一系统时间;若第二系统时间小于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本地的第二系统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
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包括:
响应于所述请求,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生成时间戳;
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与所述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3.一种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在小于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的情况下,被更新为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在大于所述第二系统时间的情况下,被用于更新所述第二系统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包括:
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述映射关系表用于记录用户的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查找到的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在的服务器集群中有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为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确定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
将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
6.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方法,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时,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所述请求来自于电子设备;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确定用于替换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基于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所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替换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包括:
接收来自第四服务器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9.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请求,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生成时间戳;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间戳确定与所述请求相对应的序列号。
11.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在小于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的情况下,被更新为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在大于所述第二系统时间的情况下,被用于更新所述第二系统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查找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映射关系表中查找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述映射关系表用于记录用户的身份标识与服务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查找到的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服务器标识确定为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映射表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在的服务器集群中有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为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确定相对应的第二身份标识;将所述新增的服务器标识与所述第二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
14.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装置,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第三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时,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所述请求来自于电子设备;
第四更新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确定用于替换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第五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以及预设时长更新所述第四服务器的第三系统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四服务器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服务器的标识。
17.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一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由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来自电子设备;
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
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18.一种序列号的生成装置,应用在第二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
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
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在小于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的情况下,被更新为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在大于所述第二系统时间的情况下,被用于更新所述第二系统时间。
19.一种系统时间的更新装置,应用在第三服务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转发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时,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所述请求来自于电子设备;
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20.一种序列号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位于服务器集群中;
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用于生成序列号的请求,所述请求中携带有与用户相关的第一身份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第一服务器;将所述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请求,根据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为所述请求生成序列号,并将所述序列号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服务器;
所述第三服务器,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并确定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大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时间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的第一系统时间;若所述第二系统时间小于所述第一系统时间,则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时间更新第三服务器的第二系统时间。
CN201611170869.6A 2016-12-16 2016-12-16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ctive CN106790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0869.6A CN106790510B (zh) 2016-12-16 2016-12-16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0869.6A CN106790510B (zh) 2016-12-16 2016-12-16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0510A CN106790510A (zh) 2017-05-31
CN106790510B true CN106790510B (zh) 2020-07-31

Family

ID=58892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0869.6A Active CN106790510B (zh) 2016-12-16 2016-12-16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0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224B (zh) * 2017-07-07 2020-03-31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中序列号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3088B (zh) * 2018-07-26 2020-07-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450987B (zh) * 2018-10-18 2021-08-03 杭州云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号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639775A (zh) * 2018-11-27 2019-04-16 湖南蚁为软件有限公司 全局单调递增id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3468140B (zh) * 2021-06-30 2023-04-07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597A (zh) * 2008-11-26 2010-06-1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校正时间的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CN102420857A (zh) * 2011-11-18 2012-04-18 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指令传送和处理方法、传送和缓存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CN104636783A (zh) * 2015-02-25 2015-05-20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当前系统时间以生成带有网银信息的二维码的方法
CN104866601A (zh) * 2015-06-01 2015-08-26 走遍世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序列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005802A (zh) * 2015-02-13 2015-10-28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当前系统时间以生成二维码的方法
CN105653639A (zh) * 2015-12-25 2016-06-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Id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786581A (zh) * 2016-03-28 2016-07-2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网络数据操作的多级服务器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9483B2 (en) * 2004-12-30 2011-04-19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ecure system ti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597A (zh) * 2008-11-26 2010-06-1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校正时间的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CN102420857A (zh) * 2011-11-18 2012-04-18 北京蓝汛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指令传送和处理方法、传送和缓存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CN105005802A (zh) * 2015-02-13 2015-10-28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当前系统时间以生成二维码的方法
CN104636783A (zh) * 2015-02-25 2015-05-20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当前系统时间以生成带有网银信息的二维码的方法
CN104866601A (zh) * 2015-06-01 2015-08-26 走遍世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序列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653639A (zh) * 2015-12-25 2016-06-0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Id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786581A (zh) * 2016-03-28 2016-07-2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进行网络数据操作的多级服务器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0510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0510B (zh) 序列号的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10623516B2 (en) Data cloud storage system, client terminal, storage server and application method
US8069224B2 (en) Metho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resource acquisition
CN110188563B (zh) 一种信任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US11736371B2 (en) Heartbeat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heartbeat sending node
CN110765484B (zh) 一种征信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9176798B2 (en)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ailure prediction device and applicabi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US9794360B1 (en) Estimating unique viewers of media content without cookies
US20140012975A1 (en) Computer clust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same
CN110597673B (zh) 存储系统的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38763A (zh) 一种确定集群中主节点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888277A (zh) 一种域名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7592199B (zh)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10417876B (zh) 会话方法、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服务器及主控设备
CN113132356B (zh) Udp报文的分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3911B (zh) 一种秘钥更新方法及设备
US20150095496A1 (en) System, method and mediu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N112631756A (zh) 一种应用于航天测控软件的分布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2631687A (zh) 一种服务集群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178191B1 (en) Using multiple cookies
CN104954505B (zh) Dns数据更新全过程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US20210216389A1 (en) Automatic repairs via communications with peer devices across multiple networks
US20090106781A1 (en) Remote call hand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CN111314221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38848B (zh) 故障应用副本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