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9701A -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9701A
CN106789701A CN201611261958.1A CN201611261958A CN106789701A CN 106789701 A CN106789701 A CN 106789701A CN 201611261958 A CN201611261958 A CN 201611261958A CN 106789701 A CN106789701 A CN 106789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value
queue
congestion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19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9701B (zh
Inventor
张娇
汪硕
黄韬
刘江
潘恬
杨帆
刘韵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6112619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9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9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9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9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7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using congestion predi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若是,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预设数量的比值;基于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若大于最小值,对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拥塞门限值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可以避免当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数据中心中,常常需要使用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主动拥塞反馈)技术,来主动感知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中各个端口所对应的转发队列的拥塞情况,从而可以根据该技术及时地发现网络中出现的拥塞,进而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拥塞,从而降低业务的网络时延。
例如,当数据中心中的路由器,检测到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即目标转发队列所缓存的数据包的数据量总值)超过预设拥塞门限值时,对超过该预设拥塞门限值的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并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将该具有拥塞标记的数据包进行转发;当接收端接收到该具有拥塞标记的数据包后,会反馈一个具有拥塞标记的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数据包给发送端;发送端在接收到该具有拥塞标记的ACK数据包后,会降低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从而使得该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降低,即使得该目标转发队列中的数据包的排队时延降低,进而降低业务的网络时延。
但是,现有技术中,预设拥塞门限值为固定值,也就是,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该预设拥塞门限值一直保持不变,但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如下问题:当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会使得该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较长,也就是会使得该目标转发队列中数据包的排队时延较长,会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拥塞门限值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可以避免当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其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
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若是,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
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
若大于所述最小值,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的步骤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选地,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前,还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
若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对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可选地,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后,还可以包括:
将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清零。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计数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其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计算单元,用于当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时,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
标记单元,用于当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时,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还可以用于: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前,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
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时,对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清零单元,用于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后,将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清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之后,可以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若是,则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由于所述比值可以反映出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的状态,从而可以基于所述比值对当前拥塞门限值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这样,可以实现对拥塞门限值的自适应调节。并在获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后,可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若大于,则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进而可以及时检测到拥塞的发生并及时调节拥塞,从而可以避免当该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主动拥塞反馈)标记方法及装置。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其中,实现所述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的功能软件可以为:设置于所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专门用于ECN标记的软件,也可以为:设置于所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用于ECN标记的软件中的功能插件,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其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数据包被发送至交换机或路由器后,所述交换机或路由器可以将所述目标数据包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当所述交换机或路由器检测到所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时,可以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使得可以利用所述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对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数据包数量进行计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可以为所述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中被预先指定的转发队列。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可以为所述交换机或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转发队列,这都是合理的。
其中,当所述目标转发队列为所述交换机或路由器中的任意一个转发队列时,所述交换机或所述路由器中的每个转发队列分别对应有一个数据包数量统计值,也就是说,当所述交换机或路由器检测到任意一个转发队列中有数据包进入时,则可以对该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公式K=λ×C×d,计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的初始拥塞门限值,其中,λ为预设参数,C为交换机端口带宽,d为端到端网络时延。
举例而言,交换机中存在目标转发队列A,所述目标转发队列A为所述交换机的端口1所对应的转发队列,端口1的端口带宽为C1,端到端网络时延为d1,预设参数λ=1,则可以设置所述目标转发队列A的初始拥塞门限值为KA,其中KA=C1×d1。当所述交换机的端口1还对应有目标转发队列B时,则可以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转发队列B的初始拥塞门限值为KB,其中KB=C1×d1。
另外,当所述交换机中还存在目标转发队列C,且所述目标转发队列C为所述交换机的端口2所对应的转发队列,端口2的端口带宽为C2,端到端网络时延为d2,预设参数λ=1,则可以设置所述目标转发队列C的初始拥塞门限值为KC,其中KC=C2×d2。
其中,端到端时延,是指数据包从离开发送端时算起一直到抵达接收端时所经历的时延,此为现有概念,在此不做详述。并且,由于任意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相差不大,因此所述端到端时延也可以用预设时延替换,这是合理的。
当然,为了节省设置初始拥塞门限值的时间,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给所述交换机中的所有转发队列设置同一个初始拥塞门限值,这是合理的。
S102: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后,可以判断此时所得到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预设数量的大小,例如,可以将所述预设数量的大小设置为100,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S103:若是,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短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此时在所述目标转发队列中等待被转发的数据包的排队时延为零。由于排队时延为零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置一个第三阈值,使得当队列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数据包在转发队列中的排队时延最接近零。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3KB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中存在的数据包的数量很少,此时可以认为数据包在所述目标转发队列中的等待时延为零,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三阈值设置为3KB,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之后,并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前,还可以包括: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若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对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可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若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表明所述目标数据包为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此时可以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需要说明的是,每检测到一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执行一次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的操作,这样,可以在判断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实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量的更新。
这样,当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时,可以通过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来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在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所占的比重。其中,当所占的比重较大时,说明所述预设数量中的大多数数据包,在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处于很短的状态,也就是说,大多数数据包所对应的排队时延均很小,甚至接近于零。
当所占的比重较小时,说明所述预设数量中的少数数据包,在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处于很短的状态,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处于较长的状态,即所述预设数量中的大多数数据包存在较大的排队时延。
综上可知,所述比值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的状态。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减弱突发流量对所述当前队列长度的影响,使得计算得到的比值更准确,所述第一数据包可以设置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平均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其中,所述当前平均队列长度可以由前N-1次的队列长度与当前队列长度的和除以N得到。
S104: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转发队列除了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之外,还对应有一个当前拥塞门限值。当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后,由于所述比值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的状态,因此可以根据所述比值来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从而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其中,所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为新的当前拥塞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若对于所述目标转发队列而言,从未执行过基于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调整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的当前拥塞门限值的步骤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拥塞门限值,等于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的初始拥塞门限值。
其中,为了清晰布局,后续对所述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S105: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
S106:若大于所述最小值,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可以理解的是,当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后,可以基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这两个拥塞门限值,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标记,使得当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大于这两个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时,即可以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另外,由背景技术部分的描述可知,由于当发送端在接收到该具有拥塞标记的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数据包后,会降低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因此,会使得该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降低,即使得该目标转发队列中的数据包的排队时延降低,进而降低业务的网络时延,从而避免了当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不等于预设数量时,不对当前拥塞门限值进行调整。在该种情况下,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当前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若大于该最小值,则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若小于等于该最小值,则不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判断结果更准确,还可以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平均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这也是合理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之后,可以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若是,则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由于所述比值可以反映出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的状态,从而可以基于所述比值对当前拥塞门限值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这样,可以实现对拥塞门限值的自适应调节。并在获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后,可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若大于,则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进而可以及时检测到拥塞的发生并及时调节拥塞,从而可以避免当该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下面对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的一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的步骤可以为: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比值比较小时,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在所述预设数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即所述预设数量中的大多数数据包存在较大的排队时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时延要求,设置一个第一阈值,使得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排队时延不满足时延要求。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阈值设置为5%,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这样,当判断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表明排队时延不满足时延要求,此时可以降低当前拥塞门限值。其中,降低当前拥塞门限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通过该种方式,实现了对拥塞门限值的自适应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值包括但并不局限于2KB或3KB,且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设定,在此不做详述。
举例而言,当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小于初始拥塞门限值,且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大于所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时,则可以基于该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从而可以避免当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下面对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表明排队时延满足时延要求。因此,排队时延满足时延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吞吐量要求,设置一个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使得当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吞吐量不满足所要求的最低吞吐量。其中,可以将所述第二阈值设置为10%,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其中,当判断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表明吞吐量不满足所要求的最低吞吐量,此时可以增加当前拥塞门限值。其中,增加当前拥塞门限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预设参数值已在上文进行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举例而言,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后,使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相对于执行调整操作前的当前拥塞门限值较高。因此,当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小于初始拥塞门限值,并且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所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时,所述目标数据包不会被标记,这样,发送端在未接收到具有拥塞标记的ACK数据包时,不会降低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从而保证了数据包吞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认为排队时延满足时延要求,并且吞吐量高于所要求的最低吞吐量,此时,不对所述当前拥塞门限值进行调整。此时可以直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所述当前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若大于所述最小值,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若小于所述最小值,则不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可选地,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后,还可以包括:将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清零。这样,可以对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数据包数量进行重新计数。从而可以实现,每当所统计的数据包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执行一次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的操作,从而可以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均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数据包,因此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量清零。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进行说明。
假设路由器中端口1对应有目标转发队列E,此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预设有初始拥塞门限值K以及当前拥塞门限值Ka,并且在初始时刻所述K=Ka。
当第1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为1,则可以判断所述数据包数量统计值1小于预设数量100,此时可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所述初始拥塞门限值K或当前拥塞门限值Ka,若大于,则对该第1个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若小于,则不对该第1个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另外,当第1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还需要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3KB,若小于3KB,则对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即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1;若大于等于3KB,则不对第一数据包的数量执行增一操作,即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0。
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第2个至第99个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在此不做赘述。
当第100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为100,则可以判断所述数据包数量统计值100等于预设数量100,并且可以将数据包数量统计值100清零,即此时数据包数量统计值为0。此时,可以假设当该第100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3KB,从而可以对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并假设执行增一操作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3。
进而,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得到所述比值为3%,并判断所述比值3%小于第一阈值5%,也就是说,100个数据包到达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后,只有3个数据包到达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3KB,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队列长度长期处于较长的状态,使得数据包大多需要排队等待转发,排队时延较长。其中,在计算得到所述比值后,可以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量3清零,即此时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0。
由于数据包在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中的排队时延较长,为了降低排队时延,将当前拥塞门限值Ka与第一预设参数3KB的差值,作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即获得新的当前拥塞门限值Ka,此时,参见图2可知,新的当前拥塞门限值Ka小于初始拥塞门限值K,且新的当前拥塞门限值Ka=当前拥塞门限值Ka-第一预设参数3KB。
之后,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所述初始拥塞门限值K或新的当前拥塞门限值Ka中的最小值,若大于,则对该第100个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若小于等于,则不对该第100个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这样,当第101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为1,则可以判断所述数据包数量统计值1小于预设数量100,此时可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新的当前拥塞门限值Ka,若大于,则对该第101个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若小于等于,则不对该第101个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并且,当第101个数据包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时,还需要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E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3KB,若小于3KB,则对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即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1;若大于等于3KB,则不对第一数据包的数量执行增一操作,即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为0。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计数单元301,用于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其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
第一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计算单元303,用于当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时,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
调整单元304,用于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第二判断单元305,用于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
标记单元306,用于当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时,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之后,可以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若是,则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由于所述比值可以反映出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队列长度的状态,从而可以基于所述比值对当前拥塞门限值进行调整,获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这样,可以实现对拥塞门限值的自适应调节。并在获得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后,可以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若大于,则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进而可以及时检测到拥塞的发生并及时调节拥塞,从而可以避免当该拥塞门限值设置过高时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304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304还可以用于: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前,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
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时,对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清零单元,用于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后,将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清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其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
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若是,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
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
若大于所述最小值,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包括: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
若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对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后,还包括:
将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清零。
6.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数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目标数据包被调度至目标转发队列时,对所述目标转发队列所对应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增一;其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对应有初始拥塞门限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是否等于预设数量;
计算单元,用于当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时,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中的,且被调度至所述目标转发队列后,使得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的数据包;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比值,调整当前拥塞门限值,得到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
标记单元,用于当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大于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和初始拥塞门限值中的最小值时,对所述目标数据包进行拥塞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比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差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判断所述比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将当前拥塞门限值与第一预设参数的和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拥塞门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计算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预设数量的比值之前,判断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
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转发队列的当前队列长度小于第三阈值时,对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第一数据包的数量增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零单元,用于在判断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等于预设数量后,将执行增一操作后的数据包数量统计值清零。
CN201611261958.1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89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1958.1A CN106789701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1958.1A CN106789701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9701A true CN106789701A (zh) 2017-05-31
CN106789701B CN106789701B (zh) 2019-04-26

Family

ID=58954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1958.1A Active CN106789701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970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151A (zh) * 2018-08-27 2018-12-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排队时延的显式拥塞控制方法
CN109391550A (zh) * 2017-08-08 2019-02-26 特拉维夫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拥塞感知匹配表的网元
WO2019174536A1 (zh) * 2018-03-14 2019-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381537A (zh) * 2019-08-12 2019-10-2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oE的带宽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4562A (zh) * 2019-06-17 2020-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网络、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91736A (zh) * 2020-11-13 2021-03-1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11323A (zh) * 2019-09-16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拥塞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887218A (zh) * 2020-12-22 2021-06-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584517A (zh) * 2022-02-25 2022-06-03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基于缓存状态的拥塞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70380A (zh) * 2023-04-21 2023-05-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拥塞预测的ecn标记策略和队列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572A (zh) * 2002-04-29 2002-11-13 清华大学 用于报文转发系统的队列管理方法
CN101253729A (zh) * 2005-10-11 2008-08-27 思科技术公司 后向拥塞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88833A (zh) * 2008-07-18 2009-03-18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自适应阈值机制的网络控制方法
CN101562566A (zh) * 2009-06-04 2009-10-21 吉林大学 基于实时路由器缓存占有率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CN102223510A (zh) * 2011-06-03 2011-10-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281255A (zh) * 2013-06-12 2013-09-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吞吐量变化率和ecn机制的tcp友好速率控制方法
CN103368861A (zh) * 2013-07-30 2013-10-2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网络拥塞的系统及方法
CN103929372A (zh) * 2013-01-11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9572A (zh) * 2002-04-29 2002-11-13 清华大学 用于报文转发系统的队列管理方法
CN101253729A (zh) * 2005-10-11 2008-08-27 思科技术公司 后向拥塞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88833A (zh) * 2008-07-18 2009-03-18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自适应阈值机制的网络控制方法
CN101562566A (zh) * 2009-06-04 2009-10-21 吉林大学 基于实时路由器缓存占有率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CN102223510A (zh) * 2011-06-03 2011-10-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929372A (zh) * 2013-01-11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3281255A (zh) * 2013-06-12 2013-09-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吞吐量变化率和ecn机制的tcp友好速率控制方法
CN103368861A (zh) * 2013-07-30 2013-10-23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网络拥塞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550A (zh) * 2017-08-08 2019-02-26 特拉维夫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拥塞感知匹配表的网元
CN109391550B (zh) * 2017-08-08 2022-09-27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拥塞感知匹配表的网元
US11233746B2 (en) 2018-03-14 2022-01-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174536A1 (zh) * 2018-03-14 2019-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278157A (zh) * 2018-03-14 2019-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1652752B2 (en) 2018-03-14 2023-05-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278157B (zh) * 2018-03-14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965151B (zh) * 2018-08-27 2020-08-2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排队时延的显式拥塞控制方法
CN108965151A (zh) * 2018-08-27 2018-12-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排队时延的显式拥塞控制方法
CN112104562A (zh) * 2019-06-17 2020-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网络、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04562B (zh) * 2019-06-17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网络、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870698B2 (en) 2019-06-17 2024-01-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0253488A1 (zh) * 2019-06-17 2020-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网络、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81537B (zh) * 2019-08-12 2022-10-28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oE的带宽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81537A (zh) * 2019-08-12 2019-10-25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QoE的带宽限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11323B (zh) * 2019-09-16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拥塞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2511323A (zh) * 2019-09-16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拥塞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21052295A1 (zh) * 2019-09-16 2021-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拥塞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1991082B2 (en) 2019-09-16 2024-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conges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2491736A (zh) * 2020-11-13 2021-03-1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1736B (zh) * 2020-11-13 2022-11-1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7218A (zh) * 2020-12-22 2021-06-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584517A (zh) * 2022-02-25 2022-06-03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基于缓存状态的拥塞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70380A (zh) * 2023-04-21 2023-05-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拥塞预测的ecn标记策略和队列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170380B (zh) * 2023-04-21 2023-08-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拥塞预测的ecn标记策略和队列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9701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9701A (zh) 一种数据中心中自适应ecn标记方法及装置
CN102098301B (zh) 多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US9998357B2 (en) Multipath transmission based packet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116331A1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Wang et al. Achieving bounded fairness for multicast and TCP traffic in the Internet
US77965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CN103929372B (zh) 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和设备
EP2979407B1 (en) Re-marking of packets for queue control
US7911951B2 (en) Best-effort bandwidth alloca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5100142B (zh) 软件定义网络协议报文的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04931A (zh) 拥塞控制措施的灵活应用
US20150029887A1 (en) Signalling congestion
CN109067665A (zh) 拥塞控制方法和网络设备
KR20160113273A (ko) 데이터 트래픽 제한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A2625110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managing a downlink radio link control data block in an egprs mobil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243116A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交换设备
CN106850455A (zh) 一种无线多链路带宽聚合的系统
CN105024946A (zh) 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23263A (zh) 基于fpga的丢包率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183431B (zh) 一种cpu利用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50192A (zh) 一种基于令牌桶优化算法的流量控制方法
CN108055203A (zh) 一种等价路由负载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9587734A (zh) 一种双频中继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878116A (zh) 流量限速方法和装置
CN108768880A (zh) 一种sdn环境下基于调节通告窗口方法的拥塞控制机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