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9390A -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9390A
CN106789390A CN201610275681.1A CN201610275681A CN106789390A CN 106789390 A CN106789390 A CN 106789390A CN 201610275681 A CN201610275681 A CN 201610275681A CN 106789390 A CN106789390 A CN 106789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fd
wire
network equipment
mpls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56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湘光
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56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93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9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9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45Details on frame tagging
    • H04L12/4666Operational details on the addition or the stripping of a tag in a frame, e.g. at a provider edge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8Pseudowire emulation, e.g. IETF WG PWE3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中,上述方法包括: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检测目标伪线;当前未接收到上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若为是,则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若为否,则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监测伪线状态,提高了检测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设备根据短而定长的标签转发报文,省去了查找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路由表的繁琐过程,为报文在骨干网络中的传送提供了一种高速高效的传输方式。
MPLS 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为MPLS网络提供了数据平面连通性检测、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一致性校验、故障点定位等多种错误管理(Fault Management)工具。其中,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对MPLS网络的检测是MPLS OAM功能的实现方法之一。
以两个配置有相同L2VPN(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用网络)VPN1和MPLS的网络设备RouterA、RouterB为例,假设,RouterA和RouterB之间的伪线为PW1,由于上述PW1出现故障时,RouterA和RouterB不能通过PW1传输报文,因此,实际应用中,还通过为RouterA和RouterB配置BFD FOR PW对PW1进行检测。具体的,以RouterA为例,若RouterA在三个BFD检测周期内未接收到来自RouterB的BFD检测报文,则认为PW1处于异常BFD状态,并将其状态值设置为:down,反之,则认为PW1处于正常BFD状态。在确定PW1处于异常BFD状态后,可以及时通知RouterA中的异常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以保证RouterA和RouterB之间正常传输报文。
通常情况下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监测伪线的状态,但是一旦通过PW1传输的报文流量比较大时,可能会出现报文拥塞,进而导致报文丢失或报文传输时间变长的情况,这时可能出现BFD检测报文被丢弃或者传输时间变长,进而无法保证RouterA在三个BFD检测周期内接收到来自RouterB的BFD检测报文,使得检测结果显示PW1处于异常BFD状态。然而实际上上述PW1并未处于异常BFD状态,从这角度而言,上述伪线状态检测方法正确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伪线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检测所述目标伪线;
当前未接收到所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为是,则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
若为否,则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包括:
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为是,则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为否,则判定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包括:
从当前时刻起,监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接收到,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报文,获得所述数据报文的入口标签;
确定所获得入口标签与通过所述目标伪线接收到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入口标签一致时,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伪线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伪线BFD状态的判定结果,更新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伪线状态检测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
报文检测模块,用于在当前未接收到所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一状态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
第二状态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报文检测模块,包括:
报文检测子模块,用于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一报文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二报文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包括:
报文监测单元,用于从当前时刻起,监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标签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报文监测子模块的监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报文,获得所述数据报文的入口标签;
报文判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获得入口标签与通过所述目标伪线接收到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入口标签一致时,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伪线状态检测装置还包括:
状态更新模块,用于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伪线BFD状态的判定结果,更新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
由以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的形式,确定目标伪线的BFD状态。由于即使目标伪线传输的报文流量较大,导致BFD检测报文被丢弃或者传输时间变长时,该目标伪线上依然会存在数据报文传输,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所以通过检测数据报文的方式能够辅助提高伪线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伪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几个概念进行介绍:
1、MPLS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骨干网技术。MPLS在无连接的IP网络上引入面向连接的标签交换概念,将第三层路由技术和第二层交换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了IP路由的灵活性和二层交换的简洁性。
2、MPLS L2VPN
MPLS L2VPN(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用网络)为基于MPLS的二层VPN技术,它利用MPLS技术在不同用户节点间建立二层连接。采用MPLS L2VPN技术,运营商可以在统一的MPLS或IP骨干网上透明传输不同数据链路层(包括ATM、FR、VLAN、Ethernet、PPP等)的二层数据,使得数据链路层业务可以跨越MPLS或IP骨干网传递。
3、BFD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保证邻居之间能够快速检测到通信故障,从而快速建立起备用通道恢复通信。BFD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可以为各上层协议如路由协议、MPLS等统一地快速检测两台路由器间双向转发路径的故障。
4、PW
PW(Pseudowire,伪线)为两个网络设备PE之间的虚拟双向连接。MPLSPW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单向LSP/TE构成。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S101: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检测目标伪线。
其中,上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为:MPLS封装的、用于确定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目标伪线的双向转发检测BFD状态的报文。
另外,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为具有相同网络配置的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上均配置有L2VPN和MPLS,并且配置有BFD FOR PW以对目标伪线进行检测。
具体的,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该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记为:最近一次BFD检测报文)之后,可以通过归零计时器并重新开始计时的方式记录当前时刻距离接收上述最近一次BFD检测报文的时差,然后,根据计时器记录的上述时差即可获得当前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
另外,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上述最近一次BFD检测报文之后,还可以仅仅记录接收该BFD检测报文的时刻,记为:目标时刻,然后获得当前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时,通过计算当前时刻与上述目标时刻之间的差值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为获得当前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的两种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MPLS网络中,网络设备所转发的报文为经过MPLS封装的报文,在封装后的报文的头信息中包含该报文的入口标签,网络设备转发报文时一般是根据报文的入口标签转发的,网络设备所转发的报文中不仅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会携带入口标签,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中也会携带入口标签。
作为接收方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报文后,从报文中解析出入口标签,即可以根据所解析出的标签感知到该报文是从哪个虚拟用户网络的伪线传输过来的,以及对应的发送方信息。
例如,网络设备RouterA和RouterC,两者均配置了L2VPN VPN1,两者之间的伪线为PW1,RouterA VPN1分配给RouterC的VPN标签为Label1,RouterC VPN1分配给RouterA的VPN标签为Label2,那么RouterC上的报文在通过VPN1PW1发送给RouterA时,会在报文中携带Label1,在RouterA接收到该报文后,根据Label1就能得到该报文是从VPN1的PW1传输过来,发送方为RouterB。
同理,RouterA上的报文在通过VPN1PW1发送给RouterC时,会在报文中携带Label2,在RouterC接收到该报文后,根据Label2就能得到该报文是从VPN1的PW1传输过来,发送方为RouterA。
具体的,上述L2VPN可以包括VPLS(VirtualPrivateLanService,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LL(Virtual Leased Line,虚拟租用线路)等等。
S102:当前未接收到上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数据报文,若为是,执行S103,否则执行S104。
预设时长阈值内第一网络设备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FD检测报文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A、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造成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FD检测报文无法达到第一网络设备;
B、目标伪线传输的报文流量较大,出现了拥塞现象,导致报文丢失或者报文传输延迟变大,进而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FD检测报文被丢弃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无法接收到该BFD检测报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BFD报文传输延迟变大,使得第一网络设备无法及时接受到上述BFD检测报文。
上述A情况可以认为目标伪线真的出现了异常BFD状态,而对于上述B情况而言,只是出现了拥塞现象,报文数据还在继续传输,并非真正出现了异常BFD状态。
基于上述情况,在检测伪线状态时,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进行检测。
具体的,上述预设时长阈值可以是用户配置的,但是其取值需小于BFD配置总超时时间,例如,可以是BFD检测周期的2倍、3倍等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时,可以是在上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之后即刻开始的,这一检测操作可以一直进行下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已经长时间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了,还要继续检测的话,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鉴于此,在本申请的一种较佳实现方式中,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时,可以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若为是,则判定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若为否,判定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具体的,在判定为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的情况下,可以停止伪线状态检测,认为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需要针对目标伪线进行异常处理,以保证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正常通信。
具体的,上述预设数量的取值可以是1、2、3等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时,可以从当前时刻起,监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若接收到,通过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报文,获得该数据报文的入口标签,然后,确定所获得入口标签与通过目标伪线接收到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入口标签一致时,判定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要开始进行本次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检测,而第一网络设备中可能会存储有之前进行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检测的检测结果,为防止之前的检测结果影响本次数据报文检测,在开始本次数据报文检测之前需进行检测结果清除操作,以清除之前进行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检测时生成的检测结果。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每次生成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检测结果,并判定目标伪线的BFD状态之后,也可以立即删除上述与本次检测结果相关的数据,这样在上述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就无需执行删除之前检测结果的步骤了。
上述仅仅为两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S103:判定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
S104:判定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
在判定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时,可以设定其状态标识值为down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上述伪线状态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针对目标伪线BFD状态的判定结果,更新本地存储的目标伪线的BFD状态。
具体的,在判定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的情况下,更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然后可以以本次检测为基准,开始记录新的未接收到BFD检测报文的时间。
在判定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的情况下,更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然后进行异常处理,以免影响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上述异常处理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由以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的形式,确定目标伪线的BFD状态。由于即使目标伪线传输的报文流量较大,导致BFD检测报文被丢弃或者传输时间变长时,该目标伪线上依然会存在数据报文传输,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所以通过检测数据报文的方式能够辅助提高伪线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再对上述伪线状态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2提供了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的信令流程示意图,该网络中包含三个网络设备,分别为:Router A、Router B和Router C。
其中,Router A和Router C配置了L2VPN VPN1,两者之间建立了双向PW1。Router A和Router C中均包含BFD模块、PW报文检测模块和L2VPN模块。
a、Router A的BFD模块检测PW1的状态,当在每个BFD检测周期内接收到Router C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时,执行下述步骤c;当在一个或者两个BFD检测周期内未接收到Router C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时,执行下述步骤b。
b、Router A的BFD模块通知Router A的PW报文检测模块进行报文检测,如果在一个或者两个BFD检测周期内接收到Router C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向Router A的BFD模块发送通知消息,该BFD模块执行步骤c;如果在一个或者两个BFD检测周期内未接收到Router C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则停止检测,上述BFD模块执行步骤d。
c、Router A的BFD模块认为PW1处于正常BFD状态,无需进行与异常处理相关的操作,继续通过步骤a监测PW1的状态即可。
d、Router A的BFD模块认为PW1处于异常BFD状态,刷新PW1对应的BFD状态为down,并通知L2VPN模块进行异常处理,以使得Router A和Router C正常通信。
由以上描述可知,通过建立BFD模块和PW报文检测模块的联动,在通过PW传输的报文出现拥塞的情况下,只要在一定BFD检测周期内,有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通过PW传输过来,就避免了对PW的BFD状态检测错误,增强了组网的稳定性。
与上述伪线状态检测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伪线状态检测装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伪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报文收发模块301,用于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
报文检测模块302,用于在当前未接收到所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一状态判定模块303,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
第二状态判定模块304,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模块303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
具体的,所述报文检测模块302可以包括:
报文检测子模块,用于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一报文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二报文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具体的,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可以包括:
报文监测单元,用于从当前时刻起,监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标签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报文监测子模块的监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报文,获得所述数据报文的入口标签;
报文判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获得入口标签与通过所述目标伪线接收到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入口标签一致时,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具体的,所述伪线状态监测装置还可以包括:
状态更新模块,用于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伪线BFD状态的判定结果,更新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
由以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第一网络设备当前未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的形式,确定目标伪线的BFD状态。由于即使目标伪线传输的报文流量较大,导致BFD检测报文被丢弃或者传输时间变长时,该目标伪线上依然会存在数据报文传输,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所以通过检测数据报文的方式能够辅助提高伪线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检测所述目标伪线;
当前未接收到所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为是,则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
若为否,则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包括:
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为是,则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为否,则判定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包括:
从当前时刻起,监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若接收到,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报文,获得所述数据报文的入口标签;
确定所获得入口标签与通过所述目标伪线接收到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入口标签一致时,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伪线BFD状态的判定结果,更新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
5.一种伪线状态检测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收发模块,用于通过目标伪线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
报文检测模块,用于在当前未接收到所述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一状态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正常BFD状态;
第二状态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目标伪线处于异常BFD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检测模块,包括:
报文检测子模块,用于从当前时刻起,检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一报文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第二报文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检测子模块,包括:
报文监测单元,用于从当前时刻起,监测预设数量个BFD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标签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报文监测子模块的监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报文,获得所述数据报文的入口标签;
报文判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获得入口标签与通过所述目标伪线接收到的MPLS封装的BFD检测报文的入口标签一致时,判定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MPLS封装的数据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状态更新模块,用于根据针对所述目标伪线BFD状态的判定结果,更新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伪线的BFD状态。
CN201610275681.1A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7893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5681.1A CN106789390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5681.1A CN106789390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9390A true CN106789390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7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5681.1A Pending CN106789390A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93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076A (zh) * 2017-12-18 2018-06-12 北京特立信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pls-tp线性保护的bfd报文结构、检测方法与装置
WO2018219303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Zte Corporation Defect detection in ip/mpls network tunnels
WO2019062807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1140A2 (en) * 2006-02-24 2007-09-07 Nortel Networks Ltd. Multi-protocol support over ethernet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CN101110848A (zh) * 2006-07-20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通道故障的方法
CN101826990A (zh) * 2009-03-05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虚拟伪线连通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85780A (zh) * 2011-05-12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am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57421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5471736A (zh) * 2014-09-02 2016-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信号劣化通知及切换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1140A2 (en) * 2006-02-24 2007-09-07 Nortel Networks Ltd. Multi-protocol support over ethernet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CN101110848A (zh) * 2006-07-20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通道故障的方法
CN101826990A (zh) * 2009-03-05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虚拟伪线连通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85780A (zh) * 2011-05-12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am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57421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5471736A (zh) * 2014-09-02 2016-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信号劣化通知及切换方法、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9303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Zte Corporation Defect detection in ip/mpls network tunnels
US10447586B2 (en) 2017-06-01 2019-10-15 Zte Corporation Defect detection in IP/MPLS network tunnels
CN110959272A (zh) * 2017-06-01 2020-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mpls网络隧道中的缺陷检测
CN110959272B (zh) * 2017-06-01 202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mpls网络隧道中的缺陷检测
WO2019062807A1 (zh) * 2017-09-29 2019-04-04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156076A (zh) * 2017-12-18 2018-06-12 北京特立信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pls-tp线性保护的bfd报文结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8156076B (zh) * 2017-12-18 2021-03-02 北京特立信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mpls-tp线性保护的bfd报文结构、检测方法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89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connectivity of multi-segment pseudo-wires
US8982710B2 (en) Etherne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with flexible forwarding
KR102005131B1 (ko) 오픈플로우 기반의 분할 아키텍처 네트워크들을 위한 네트워크 기능들의 확장
CN100454853C (zh) 检测业务通道的方法及提供检测业务通道方法的系统
Bocci et al. A framework for MPLS in transport networks
US9722916B2 (en) Data-plane driven fast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MPLS pseudowire services
US7808919B2 (en) Network monitoring using a proxy
US8885484B2 (en) Bootstrapping fault detection sessions over a P2MP tunnel
US7768925B2 (en) Method of domain supervision and protection in label switched network
CN109547279B (zh) 一种信号劣化故障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487675A (zh) 用于evpn中具有链路故障时的bum流量的出口保护
EP2087648A2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connectivity of multi- segment pseudo-wires by tracing
CN112543147B (zh) 用于测试静态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在静态分段路由业务工程路径中使用的方法、中转路由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1155076B (zh) 一种检测二层虚拟专用网伪线故障的方法
CN103580894B (zh) 操作、管理和维护oam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Xiao et al. Requirements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PWE3)
CN102055619A (zh) 一种实现双向路径段故障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Mizrahi et al. An overview of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tools
CN106789390A (zh) 一种伪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634935A (zh) 一种服务层信号失效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2843282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Senevirathne et al.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in 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 (TRILL)
Salam et al. RFC 9062: Framework and Requirements for Ethernet VPN (EVPN)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Mohan et al. MPLS and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Interworking
Villamizar et al. MPLS Forwarding Compliance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