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9106A -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9106A
CN106789106A CN201610144069.0A CN201610144069A CN106789106A CN 106789106 A CN106789106 A CN 106789106A CN 201610144069 A CN201610144069 A CN 201610144069A CN 106789106 A CN106789106 A CN 106789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connecting line
port
output port
inpu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40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9106B (zh
Inventor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440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9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9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9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9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9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转换器,交换机包括供电芯片和至少一个交换端口,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供电芯片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端口通过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与第一交换端口相连,第一转换器通过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供电端口通过交换端口及转换器输出供电电源,可通过一个交换端口输出供电芯片的两个供电端口提供的供电电源,因此提高了系统的供电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背景技术
POE(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上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无线AP、网络摄像头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POE技术的优势就是在确保现有结构化布线安全的同时,还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POE严格遵循IEEE 802.3AT标准。
现有的POE系统的供电功率最高能达到30W,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30W供电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市场负载的需求,因此提高POE系统的供电能力成了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以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转换器;
所述交换机包括:供电芯片和至少一个交换端口,其中所述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
所述供电芯片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端口中的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所述供电芯片的第二供电端口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
所述至少一个转换器的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交换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转换器通过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受电设备,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四个受电端口,其中,所述受电设备的第一受电端口与第二受电端口通信连接,第三受电端口与第四受电端口通信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供电系统中包括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转换器,交换机包括供电芯片和至少一个交换端口,其中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供电芯片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供电芯片的第二供电端口通过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与第一交换端口相连,第一转换器通过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供电端口通过交换端口及转换器输出供电电源,可通过一个交换端口输出供电芯片的两个供电端口提供的供电电源,因此提高了系统的供电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中的第一转换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中的第二转换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中的第一转换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中的第二转换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交换机101和第一转换器102,交换机101包括供电芯片1011和第一交换端口1012,其中供电芯片1011包括两个供电端口:第一供电端口和第二供电端口。
供电芯片1011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1012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供电芯片1011的第二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1012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
第一转换器102的输入端口1021与第一交换端口1012相连,第一转换器102通过第一输出端口1022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1023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输出端口1022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1023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应用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供电系统中包括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转换器,交换机包括供电芯片和至少一个交换端口,其中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供电芯片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供电芯片的第二供电端口通过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与第一交换端口相连,第一转换器通过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供电端口通过交换端口及转换器输出供电电源,可通过一个交换端口输出供电芯片的两个供电端口提供的供电电源,因此提高了系统的供电能力。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在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转换器103,交换机101还包括另一个交换端口:第二交换端口1013,供电芯片1011还包括另外两个供电端口:第三供电端口和第四供电端口。
供电芯片1011的第三供电端口通过第二交换端口1013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供电芯片1011的第四供电端口通过第二交换端口1013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
第二转换器103的输入端口1031与第二交换端口1013相连,第二转换器103通过第三输出端口1032的一组连接线和第四输出端口1033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三输出端口1032的一组连接线和第四输出端口1033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在本发明所示实施例中,交换机的两个交换端口通信连接;第二转换器103的第三输出端口1032的一组连接线、第四输出端口1033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与第一转换器102的第一输出端口1022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1023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应用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供电系统包括两个转换器,交换机包括两个交换端口,供电芯片包括四个供电端口,供电端口通过交换端口及转换器输出供电电源,可通过两个交换端口输出供电芯片的四个供电端口提供的供电电源,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供电能力。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在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受电设备104。
受电设备104包括四个受电端口,其中受电设备104的每个受电端口与两个转换器的每个输出端口相连接,且受电设备104的任意两个受电端口连接的两个转换器的输出端口不同。
具体的,受电设备104的第一受电端口与第二受电端口通信连接,第三受电端口与第四受电端口通信连接;其中,第一受电端口与第一转换器102的第一输出端口1022连接,第二受电端口与第二转换器103的第三输出端口1032连接,第三受电端口与第一转换器102的第二输出端口1023连接,第四受电端口与第二转换器103的第四输出端口1033连接。
受电设备的受电端口之间通信连接、交换机的交换端口之间通信连接,保证了数据业务的传输。
应用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供电端口通过交换端口及转换器输出供电电源,通过两个交换端口输出供电芯片的四个供电端口提供的供电电源,将输出的供电电源连接到受电设备上,为受电设备提供更大功率的电源;另外,受电设备的受电端口之间通信连接、交换机的交换端口之间通信连接,能够同时实现数据业务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受电设备,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四个受电端口,其中,所述受电设备的第一受电端口与第二受电端口通信连接,第三受电端口与第四受电端口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所示实施例中,供电芯片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端口通过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三供电端口通过第二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第四供电端口通过第二交换端口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由此可见,两个供电端口通过一个交换端口输出供电电源,第一组连接线和第二组连接线的线序不同,对于直接与上述交换机相连接的受电设备来说,如果不能同时支持这两种不同的线序,则不能受电。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供电系统还包括转换器,转换器将交换机的连接线的两种线序的转换成一种线序。交换机经过转换器再与受电设备相连接,能够为仅能支持一种线序的受电设备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当受电设备104支持1236线序的接线方式时,第一转换器和第二转换器可以为空闲线转换器,第一转换器102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第二转换器103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当受电设备104支持4578线序的接线方式时,第一转换器和第二转换器可以为信号线转换器,第一转换器102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第二转换器103的结构可以如图7所示: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应用本发明图4-7所示实施例,供电系统中的转换器将交换机的连接线的两种线序的转换成一种线序。交换机经过转换器再与受电设备相连接,能够为仅能支持一种线序的受电设备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交换机和至少一个转换器;
所述交换机包括:供电芯片和至少一个交换端口,其中所述供电芯片包括至少两个供电端口;
所述供电芯片的第一供电端口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端口中的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所述供电芯片的第二供电端口通过所述第一交换端口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
所述至少一个转换器的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交换端口相连,所述第一转换器通过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两个转换器,所述交换机包括两个交换端口,所述供电芯片包括四个供电端口,
所述供电芯片的第三供电端口通过所述两个交换端口中的第二交换端口的第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所述供电芯片的第四供电端口通过所述第二交换端口的第二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
所述两个转换器的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交换端口相连,所述第二转换器通过第三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第四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输出供电电源,所述第三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所述第四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的两个交换端口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所述第四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一组连接线的线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受电设备;
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四个受电端口,其中所述受电设备的每个受电端口与所述两个转换器的每个输出端口相连接,且所述受电设备的任意两个受电端口连接的所述两个转换器的输出端口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的第一受电端口与第二受电端口通信连接,第三受电端口与第四受电端口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受电端口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受电端口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所述第三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受电端口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受电端口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所述第四输出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受电设备支持1236线序的接线方式时:
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2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1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3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受电设备支持4578线序的接线方式时:
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1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2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3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6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三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4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4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5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5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7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7相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输入端口的连接线8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四输出端口的连接线8相连接。
8.一种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四个受电端口,其中,所述受电设备的第一受电端口与第二受电端口通信连接,第三受电端口与第四受电端口通信连接。
CN201610144069.0A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Active CN106789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4069.0A CN106789106B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4069.0A CN106789106B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9106A true CN106789106A (zh) 2017-05-31
CN106789106B CN106789106B (zh) 2021-01-15

Family

ID=5897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4069.0A Active CN106789106B (zh) 2016-03-14 2016-03-14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910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20A (zh) * 2006-01-17 2006-07-12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以太网向外部设备供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83982A (zh) * 2011-09-05 2013-03-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平均分配方法、系统及多端口受电设备
GB2505247A (en) * 2012-08-24 2014-02-26 Zeta Specialist Lighting Ltd DC powered lighting via Power over Ethernet cables
CN103686079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204425367U (zh) * 2015-01-19 2015-06-2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供电分离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20A (zh) * 2006-01-17 2006-07-12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以太网向外部设备供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83982A (zh) * 2011-09-05 2013-03-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平均分配方法、系统及多端口受电设备
GB2505247A (en) * 2012-08-24 2014-02-26 Zeta Specialist Lighting Ltd DC powered lighting via Power over Ethernet cables
CN103686079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204425367U (zh) * 2015-01-19 2015-06-2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供电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9106B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94536Y (zh) 以太网受电设备和以太网供电系统
CN109347521A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高速载波与扩频无线通信双模的电表模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52183A (zh) 电力猫交换设备及电力信号与网络信号互相转换的方法
CN106330468A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装置以及以太网供电方法
CN206236264U (zh) 一种中压载波系统
CN101594171A (zh) 一种电源线斩波通讯收发电路
CN103688487A (zh) 供电方法、均流模块和供电系统
CN101753319B (zh) 网络设备
CN107819484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电台访问接入系统
CN100508461C (zh) 两线制电缆供电装置、受电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3973520B (zh) 电力线载波多媒介高速宽带互联终端装置
CN106326174B (zh) 一种两线通信电路
CN107450378A (zh) 一种控制器及机器人
CN107360005A (zh) 一种受电端设备及受电方法
CN106789106A (zh) 一种供电系统及受电设备
CN202695907U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及接收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8320483A (zh) 集中器远程通讯模块及集中器
CN104883261B (zh) 可插拔网络供电模块及供电系统
CN201563134U (zh) 网关设备及转接器
CN203313216U (zh) 多媒介互联网关装置
CN202906930U (zh) 基于五类线多网络分布poe供电系统
CN208337596U (zh) G.fast SFP模块
CN104022946A (zh) 多媒介互联网关装置
CN201113553Y (zh) 一种混合线路载波组网通信的载波信号耦合装置
CN201226489Y (zh) Poe开关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