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8915B -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8915B
CN106788915B CN201611162249.8A CN201611162249A CN106788915B CN 106788915 B CN106788915 B CN 106788915B CN 201611162249 A CN201611162249 A CN 201611162249A CN 106788915 B CN106788915 B CN 106788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feedback
cell
carrier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22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8915A (zh
Inventor
张兴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622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8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8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8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8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反馈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听不属于本小区的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在本发明中,通过增加基站的工作带宽,使得该工作带宽也能够支持主载波频率,监听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从而进一步地获取到UE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第11版本(Release 11,Rel 11)的载波聚合技术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服务的载波又叫组成载波,分别为宏基站(Macro eNodeB,Macro eNB)以及小基站,所述小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头端(RemoteRadio Header,RRH)、转发器(Repeater)或者微基站(Pico eNodeB,Pico eNB)等,上述RRH、Repeater和Pico eNB统称为低功率节点(Low Power Node,LPN)。
在上述场景下,目前的上行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只能在主载波,又叫主组成载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上发送。此时,以选择宏基站的载波作为主载波为例,则对于UE在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例如UE是否接收到关于LPN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的下行数据的确认/否定确认(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A/N,又叫肯定应答消息ACK或者否定应答消息NACK)反馈会通过所述PUCCH发送给宏基站,再经由宏基站发送给LPN,由此导致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进程的较大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获取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下行反馈的获取会导致HARQ进程的较大时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馈获取方法,包括:
监听不属于本小区的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
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获取装置,包括:
第一监听单元,用于监听不属于本小区的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基站的工作带宽,使得该工作带宽也能够支持主载波频率,监听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从而进一步地获取到UE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获取方法,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具备公共上行载波,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主载波为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LPN共同使用的公共上行载波;
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获取装置,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具备公共上行载波,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监听单元,用于监听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主载波为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LPN共同使用的公共上行载波;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公共上行载波作为主载波,由此,上行控制信道将在该主载波上发送,使得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都可以直接获取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息,从而在上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到关于本小区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包括:
生成关于小区的反馈;
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上发送所述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馈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关于小区的反馈;
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上发送所述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打破了上行控制信道只在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的限制,在上行辅载波上也发送上行控制信道,以使低功率节点和宏基站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所适用的系统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首先,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所适用的系统场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1,为UE 11提供服务的载波分别来自宏基站12和至少一个LPN 13,其中,宏基站12用于保证宏覆盖,为UE 11的移动性创造可能;LPN 13可以为RRH、Repeater或者PicoeNB,用于热点覆盖,提高吞吐量。在上述宏基站12和至少一个LPN 13所工作的多个不同载波中,系统为UE 11配置其中一个载波作为主载波,其余的载波均为辅载波,又叫辅组成载波(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SCC),且主载波和辅载波所在的小区分别叫做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和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为LPN或者宏基站,通过增加上述基站的工作带宽,以使基站能够直接监听到主载波的上行信息,从而获取到基站的下行反馈。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201中,监听不属于本小区的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
可选地,在步骤S201之前,可以配置工作带宽,以使本小区的工作带宽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频率及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为主载波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本小区的载波频率。
在步骤S202中,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UE的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基站的工作带宽,使得该工作带宽也能够支持主载波频率,监听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从而进一步地获取到UE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可选地,所述反馈可以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反馈还可以包括UE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在本实施例中,主小区和辅小区具备公共上行载波,即宏基站和LPN具备公共上行载波其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301中,监听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主载波为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LPN共同使用的公共上行载波。
在步骤S302中,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公共上行载波作为主载波,由此,上行控制信道将在该主载波上发送,使得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都可以直接获取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息,从而在上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到关于本小区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可选地,所述反馈可以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反馈还可以包括UE反馈的CSI。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UE的服务小区,可以为宏基站也可以为LPN,具体地,如果UE的服务小区为宏基站,则宏基站配置其与LPN共同拥有的公共上行载波为主载波;如果UE的服务小区为LPN,则LPN配置其与宏基站共同拥有的公共上行载波为主载波。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UE,通过设置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也在上行辅载波上进行发送,由此,辅小区直接通过监听其自身载波的上行控制信息,即可获取到上行控制信道上关于辅小区的下行反馈,其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401中,生成关于小区的反馈。
可选地,所述反馈可以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反馈还可以包括UE反馈的CSI。
在步骤S402中,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上发送所述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E聚合了宏基站和LPN的多个载波;所述多个载波包括所述上行主载波和所述上行辅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打破了上行控制信道只在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的限制,在上行辅载波上也发送上行控制信道,以使低功率节点和宏基站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在多个载波上都发送上行控制信道,且发送的多个上行控制信道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子帧上,由于UE在一个子帧上的发射功率有最大发射功率的限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UE对发送的所述上行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上行辅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功率缩放,以使该子帧的所有上行信道的功率总和小于UE的最大发射功率。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运行于宏基站或者LPN等基站中,用于运行本发明图2所示的反馈获取方法。该装置可以是个硬件装置,由逻辑电路实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
第一监听单元51,监听不属于本小区的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
第一获取单元52,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可选地,所所述本小区隶属于低功率节点,所述主载波隶属于宏基站;或
所述本小区隶属于宏基站,所述主载波隶属于低功率节点。
可选地,所述本小区的工作带宽能够同时支持第一频率及第二频率,所述第一频率为主载波的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为所述本小区的载波的频率。
可选地,所述反馈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所述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基站的工作带宽,使得该工作带宽也能够支持主载波频率,监听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从而进一步地获取到UE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运行于宏基站或者LPN等基站中,用于运行本发明图3所示的反馈获取方法。该装置可以是个硬件装置,由逻辑电路实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
第二监听单元61,监听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主载波为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LPN共同使用的公共上行载波。
第二获取单元62,通过所述监听,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用户设备UE的反馈。
可选地,所述反馈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所述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的公共上行载波作为主载波,由此,上行控制信道将在该主载波上发送,使得宏基站和低功率节点都可以直接获取到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息,从而在上行控制信道中获取到关于本小区的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结构位于UE中,用于运行本发明图4所示的反馈传输方法,可以是个硬件装置,由逻辑电路实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7,该装置包括:
反馈生成单元71,生成关于小区的反馈。
发送单元72,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上发送所述反馈。
可选地,所述反馈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所述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功率缩放单元,对所述上行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上行辅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功率缩放,以使在一个子帧内的所有上行信道的功率总和小于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
可选地,所述反馈包括A/N反馈,用于指示所述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本小区的PDSCH的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UE为聚合了宏基站和LPN的载波的UE;所述多个载波包括所述上行主载波和所述上行辅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打破了上行控制信道只在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的限制,在上行辅载波上也发送上行控制信道,以使低功率节点和宏基站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上获取反馈,减少了反馈的获取延时,提高了系统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反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生成关于小区的反馈,所述小区为主小区和/或辅小区;
在上行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辅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上同时发送所述反馈,所述反馈包括CSI;所述上行主载波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所述上行辅载波所在的小区为辅小区;
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上发送所述反馈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上行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上行辅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功率缩放,以使在一个子帧内的所有上行信道的功率总和小于所述UE的最大发射功率;
所述UE聚合了宏基站和微基站Pico eNB的多个载波;所述多个载波包括所述上行主载波和所述上行辅载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还包括确认/否定确认反馈,用于指示所述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小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数据。
3.一种反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馈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关于小区的反馈,所述小区为主小区和/或辅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行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辅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上同时发送所述反馈,所述反馈包括CSI;所述上行主载波所在的小区为主小区,所述上行辅载波所在的小区为辅小区;
功率缩放单元,用于在上行主载波和上行辅载波上发送所述反馈之前,对所述上行主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上行辅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功率缩放,以使在一个子帧内的所有上行信道的功率总和小于UE的最大发射功率;
所述UE聚合了宏基站和微基站Pico eNB的多个载波;所述多个载波包括所述上行主载波和所述上行辅载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还包括确认/否定确认反馈,用于指示所述UE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小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数据。
CN201611162249.8A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Active CN106788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249.8A CN106788915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249.8A CN106788915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CN201210142036.4A CN103391172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2036.4A Division CN103391172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8915A CN106788915A (zh) 2017-05-31
CN106788915B true CN106788915B (zh) 2021-01-12

Family

ID=4953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2249.8A Active CN106788915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CN201210142036.4A Active CN103391172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2036.4A Active CN103391172B (zh) 2012-05-09 2012-05-09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6788915B (zh)
WO (1) WO20131668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47162B1 (en) * 2015-02-09 2019-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rlc data packet and base st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88A (zh) * 2007-09-26 2009-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cell_dch状态下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
CN101686557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调度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8558B2 (en) * 2005-04-22 2013-04-23 Axiometric,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8374136B2 (en) * 2009-10-02 2013-02-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diversity scheme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with ACK/NACK differentiation
EP2438702B1 (en) * 2010-06-18 2016-06-01 MediaTek Inc. Uplink harq feedback channel desig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ofdma systems
CN102377537B (zh) * 2010-08-10 2014-07-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uci传输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WO2012044752A2 (en) * 2010-10-01 2012-04-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Orthogonal resource selection transmit diversity
CN102355733B (zh) * 2011-09-30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88A (zh) * 2007-09-26 2009-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cell_dch状态下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
CN101686557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调度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66876A1 (zh) 2013-11-14
CN106788915A (zh) 2017-05-31
CN103391172B (zh) 2017-02-15
CN103391172A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95588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13071B2 (en) Evolved Node-B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in a coverage enhancement mode
US97698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network resources
EP3033915B1 (e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network node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EP3557776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17183252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
CN103546254A (zh) 执行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的方法及其基站与移动装置
JP2019534605A (ja) ビームの切替え
WO2018030049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201409851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297369B1 (en)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300442B1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for periodic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for a secondary cell
JP2015089022A (ja)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4955110B (zh) 用于在支持双连接的无线网络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16783908A (zh) 对于多播/广播服务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视
US10264604B2 (en) Methods used in terminal devices and network devices, and associated devices
US10609756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788915B (zh) 反馈获取、传输方法及反馈获取、传输装置
CN104244295A (zh) 恢复无线通信链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4924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JP2013214946A (ja) 物理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指示チャネル情報の伝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932006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UE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391924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208224A (zh) 上行链路广播/多播分组处理
WO2024092799A1 (en) Device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5

Address after: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after: Honor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