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8521B -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8521B
CN106788521B CN201611107403.1A CN201611107403A CN106788521B CN 106788521 B CN106788521 B CN 106788521B CN 201611107403 A CN201611107403 A CN 201611107403A CN 106788521 B CN106788521 B CN 106788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electromagnet
user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perma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74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8521A (zh
Inventor
谭康喜
刘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074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8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8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8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8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8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04B1/3818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验证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份;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验证信息是否正确;如果验证信息正确,则为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对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永久磁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铁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使得卡托处于解锁状态。本公开不仅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而且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所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相应的内部结构也更加复杂。为了更好地保护终端的内部结构,避免用户在更换电池或者拔出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时对它造成破坏,终端的后盖逐渐由可拆卸式演变为不可拆卸式,而SIM卡放置于终端内部的卡槽中。
目前,卡槽一般包括卡托和杠杆,卡托用于放置SIM卡,卡托的卡托门板上具有一个通孔,可用于插入卡针,杠杆的一端与卡托接触,另一端与卡托上的通孔对应。当用户更换SIM卡时,可以通过卡针插入通孔,并戳动杠杆结构的另一端,此时,杠杆结构的一端可以弹出卡托,用户可以更换卡托中放置的SIM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放置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卡托、杠杆、永久磁铁块、电磁铁和挡板;
所述杠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卡托接触,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挡板相对布置,所述永久磁铁块位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永久磁铁块与所述电磁铁以弹性结构连接;
所述卡托的卡托门板在对应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插入卡针的通孔;
当为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当停止为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所述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得所述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相关技术中,任何用户都很容易获取到卡针,即使该用户不是某一终端的所有者,也可以轻易借助卡针弹出卡托,并成功获取到卡托中的SIM卡或更换SIM卡,导致SIM卡的安全性差。因此,亟需一种保证SIM卡安全的卡槽,以及控制卡托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为电磁铁通电时,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磁力的吸引作用使挡板和杠杆的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磁铁块移动,此时,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因此,用户使用卡针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由于电磁铁通电时才能使卡托处于解锁状态,限制了卡托弹出的条件,从而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由于永久磁铁块与电磁铁之间具有弹性结构,因此当停止为电磁铁通电后,被压缩的弹性结构可舒张,通过弹性结构的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此时,由于杠杆的第二端部受限于永久磁铁块和挡板,即使任何用户插入卡针,杠杆也不能运动,从而限制卡托不能弹出,提高了SIM卡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或弹性顶针。
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两种弹性结构,均可以在停止通电时通过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得卡托处于锁止状态,提高SIM卡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永久磁铁块具有通孔,所述卡槽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磁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永久磁铁块。
在该实现方式中,永久磁铁块的通孔中插入了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段固定于电磁铁上,使得永久磁铁块能够沿通孔中的连接杆准确地向电磁铁移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卡托的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提供的卡槽,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身份;
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如果所述验证信息正确,则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并当验证信息正确时为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磁力的吸引作用使挡板和杠杆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磁铁块移动,此时,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因此,用户使用卡针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由于验证信息正确时才为电磁铁通电,因此限制了卡托弹出的条件,不仅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而且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包括:显示密码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或,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两种获取验证信息的方式,包括获取用户的密码信息或者指纹信息,从而为验证用户身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所述卡托的锁止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限制了恶意用户尝试输入信息的次数,尽可能避免恶意用户试出正确的验证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SIM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所述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所述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永久磁铁块与电磁铁之间具有弹性结构,因此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可以停止为电磁铁通电,使被压缩的弹性结构可舒张,弹性结构的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此时,由于杠杆的第二端部受限于永久磁铁块和挡板,即使任何用户插入卡针,杠杆也不能运动,从而限制卡托不能弹出,提高了SIM卡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如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提供的卡槽,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身份;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验证信息正确,则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显示密码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或,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持模块;
所述保持模块用于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所述卡托的锁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所述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所述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如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提供的卡槽;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所述验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身份;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所述验证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所述验证信息正确,则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电磁铁对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800的框图。
其中,附图1中的标记为:101、卡托;101A、卡托门板;101B卡托承载板;102、杠杆;102A、杠杆的第一端部;102B、杠杆的第二端部;102C、支点;103、永久磁铁快;104、电磁铁;105、挡板;106、连接杆;
附图2中的标记与附图1中的标记相同;
附图3中的标记为:101、卡托;101A、卡托门板;101B卡托承载板;102、杠杆;102A、杠杆的第一端部;102B、杠杆的第二端部;102C、支点;104、电磁铁;10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至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该卡槽的正视图,图2为该卡槽的立体图,图3为该卡槽的侧视图。以图1的视角为例,该卡槽包括用于放置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卡托101、杠杆102、永久磁铁快103、电磁铁104、挡板105和连接杆106。
其中,杠杆102的第一端部102A与卡托101接触,杠杆102的第二端部102B与挡板105相对布置,永久磁铁块103位于杠杆101的第二端部102B与挡板105之间,永久磁铁块103与电磁铁104以弹性结构连接。卡托101的卡托门板101A在对应于杠杆101的第二端部102B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插入卡针的通孔。
本公开实施例中,卡托101至少包括卡托门板101A和卡片承载板101B。卡托门板101A与终端边框的缺口形状一致,用于卡托101插入终端边框的缺口时封闭卡槽,卡片承载板101B既可以垂直插在卡托门板101A上,也可以与卡托门板101A一体成型。该卡片承载板101B具有至少一个卡片位,其中一个卡片位与SIM卡的形状匹配,用于放置SIM卡,本公开实施例对其余卡片位的数量和形状不做限定,例如,该卡片承载板101B还具有一个与存储卡的形状匹配的卡片位,用于放置存储卡。
杠杆102包括杠杆的第一端部102A、杠杆的第二端部102B和支点102C。支点102C固定于终端内部,杠杆的第一端部102A和杠杆的第二端部102B分别位于支点102C的两侧,且能够以支点102C为轴转动。
电磁铁104是指可以通过通电流来产生磁性的器件,固定于终端内部。当为电磁铁104通电时,电磁铁104产生磁性;当停止为电磁铁104通电时,电磁铁104的磁性消失。电磁铁104一般包括线圈和铁芯,线圈缠绕在铁芯上。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磁化铁芯,使磁化后的铁芯也变成了一个磁体,此时,线圈和磁铁产生的磁场叠加,磁性更强。因此,当为电磁铁104通电时,电磁铁104可以对相对布置的永久磁铁块103产生磁力,吸引永久磁铁块103,使永久磁铁块103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铁104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由于永久磁铁块103脱离原位置,卡托101处于解锁状态。其中,该弹性结构不限于弹簧或弹性顶针。
挡板105固定于终端内部,用于卡槽处于锁止状态时阻挡永久磁铁块103运动,即使杠杆的第二端部102B受到外力(如,卡针的推力),也不能运动,进而使得杠杆的第一端部102A不能弹出卡托101。
另外,为更准确地保持永久磁铁块的移动方向,连接杆106的一端固定于电磁铁104上,连接杆106的另一端通过永久磁铁块103的通孔插入永久磁铁块103,使得永久磁铁块103能够沿通孔中的连接杆106准确地向电磁铁104运动。
当需要取出SIM卡时,不限于用户更换SIM卡或检查SIM的场景,卡槽的工作原理可以为:为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对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吸引永久磁铁块,使永久磁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铁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由于永久磁铁快脱离原位置,使得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用户通过卡针插入卡托门板上的通孔时,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得杠杆的第一端部可以弹出卡托,用户可以取出SIM卡。
当用户放置SIM后,可以推入卡托,此时,可以停止为电磁铁通电,使得磁力消失,使弹性结构舒张,产生的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得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为电磁铁通电时,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磁力的吸引作用使挡板和杠杆的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磁铁块移动,此时,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因此,用户使用卡针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由于电磁铁通电时才能使卡托处于解锁状态,限制了卡托弹出的条件,从而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永久磁铁块与电磁铁之间具有弹性结构,因此当停止为电磁铁通电后,被压缩的弹性结构可舒张,通过弹性结构的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此时,由于杠杆的第二端部受限于永久磁铁块和挡板,即使任何用户插入卡针,杠杆也不能运动,从而限制卡托不能弹出,提高了SIM卡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另外,永久磁铁块的通孔中插入了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段固定于电磁铁上,使得永久磁铁块在能够沿通孔中的连接杆准确地向电磁铁移动。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具有图1所示的卡槽,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验证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份。
在步骤402中,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在步骤403中,如果验证信息正确,则为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对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永久磁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铁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使得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并当验证信息正确时为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磁力的吸引作用使挡板和杠杆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磁铁块移动,此时,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因此,用户使用卡针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由于验证信息正确时才为电磁铁通电,因此限制了卡托弹出的条件,不仅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而且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包括:显示密码验证界面,获取用户在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或,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用户在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卡托的锁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为电磁铁通电之后,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电磁铁通电,使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应用于终端,该终端具有图1所示的卡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显示密码验证界面。
密码验证界面用于用户输入密码信息,该密码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份。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显示时机不做限定。例如,在终端上设置SIM卡取出选项,当检测到用户对SIM卡取出选项的触发操作时,终端显示密码验证界面。又例如,图1所示卡槽的挡板上设计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探测到压力时,表明用户很可能在使用卡针顶入卡槽,此时,终端可以获取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并触发显示密码验证界面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显示内容不做限定。例如,密码验证界面包括密码输入栏、确定选项和取消选项。
在步骤502中,获取用户在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
基于步骤501的显示内容,当检测到用户对确定选项的触发操作时,终端获取用户在密码输入栏输入的信息作为密码信息。事实上,如果密码信息的密码位数是固定的,也可以检测用户输入信息的位数,当输入信息的位数达到固定的密码位数时,自动获取输入信息作为密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501和步骤502是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的可选方式,验证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份。事实上,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取验证信息,例如,终端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用户在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在步骤503中,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密码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是,执行步骤504,如果否,保持卡托的锁止状态。
锁止状态是指卡托不能弹出的状态。预设验证信息是指该终端所归属的用户的验证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预设验证信息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在终端上配置验证信息设置选项,当检测到用户对验证信息设置选项的触发操作时,终端可以显示验证信息设置界面,并获取用户在验证信息设置界面输入的验证信息,存储为预设验证信息。为了避免任何用户均可以自由设置验证信息,提高SIM卡的安全性,该验证信息设置选项仅允许用户在初始设置时添加一个预设验证信息,后续任何用户需要添加或修改验证信息时,均需正确输入当前的预设验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对获取验证信息的说明,该预设验证信息不限于预设密码信息或预设指纹信息。另外,本公开实施例对预设验证信息的数量不做限制,例如,除了该终端所归属的用户A外,在用户A授权的情况下,还可以添加至少一个其他用户的预设验证信息,授权的方式可以为:在终端上提供验证信息添加界面,输入该用户A设置的预设验证信息时,刷新验证信息添加界面,此时,其他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中输入所要添加的预设验证信息。
该步骤中,当终端获取到任一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时,将该密码信息与当前设置的预设密码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相同,则确定该密码信息正确,并执行步骤504,如果二者不同,则确定该密码信息错误,终端保持卡托的锁止状态。
对应于步骤502举例的指纹信息,当终端获取的验证信息为指纹信息时,可以将该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该指纹信息正确。其中,本公开实施例对相似度的分析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分析指纹信息对应的像素点与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像素点之间重叠的像素点的数量,并分析重叠的像素点的数量与预设指纹信息对应的像素点的数量的比例,将分析得到的比例作为相似度,此时,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90%。
在步骤504中,如果密码信息正确,则为电磁铁通电,使永久磁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铁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使得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解锁状态是指卡托能够弹出的状态。该步骤中,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正确,可以触发终端为电磁铁通电的过程,使通电的电磁铁产生磁性,进一步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永久磁铁块,使得永久磁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电磁铁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此时的卡托由锁止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
由于永久磁铁块脱离移动前的位置,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使得用户插入卡针时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并取出卡托承载板中的SIM卡。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限制恶意用户尝试输入信息的次数,尽可能避免恶意用户试出正确的验证信息,进一步提高SIM卡的安全性,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如果终端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卡托的锁止状态。本公开实施例对保持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无论用户在预设时长内输入任何验证信息,终端均忽略所输入的验证信息。另外,本公开实施例对预设阈值和预设时长均不做限定。例如,预设阈值为3,预设时长为1天。
在步骤505中,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电磁铁通电,使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该步骤中,当终端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说明用户已放置好SIM卡,并推入卡槽,则终端可以停止为电磁铁通电,此时,电磁铁的磁力消失,被压缩的弹性结构舒张其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卡托处于锁止状态,以继续保护SIM卡的安全。本公开实施例对卡托锁止指令的触发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在终端上提供卡托锁止选项,当终端检测到用户对卡托锁止选项的触发操作时,停止为电磁铁通电。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并当验证信息正确时为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磁力的吸引作用使挡板和杠杆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磁铁块移动,此时,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因此,用户使用卡针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由于验证信息正确时才为电磁铁通电,因此限制了卡托弹出的条件,不仅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而且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
另外,提供了两种获取验证信息的方式,包括获取用户的密码信息或者指纹信息,从而为验证用户身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另外,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所述卡托的锁止状态,限制了恶意用户尝试输入信息的次数,尽可能避免恶意用户试出正确的验证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SIM卡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永久磁铁块与电磁铁之间具有弹性结构,因此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可以停止为电磁铁通电,使被压缩的弹性结构可舒张,弹性结构的弹力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此时,由于杠杆的第二端部受限于永久磁铁块和挡板,即使任何用户插入卡针,杠杆也不能运动,从而限制卡托不能弹出,提高了SIM卡的密闭性和安全性。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框图。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1,判断模块602和控制模块603。
该获取模块601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验证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的身份;
该判断模块602被配置为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该控制模块603被配置为如果验证信息正确,则为电磁铁通电,使永久磁铁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并当验证信息正确时为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产生磁力,磁力的吸引作用使挡板和杠杆第二端部之间的永久磁铁块移动,此时,永久磁铁块不再阻挡杠杆的第二端部运动,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因此,用户使用卡针可以戳动杠杆的第二端部,使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卡托。由于验证信息正确时才为电磁铁通电,因此限制了卡托弹出的条件,不仅提高了终端的智能性,而且提高了卡托中放置的SIM卡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601被配置为显示密码验证界面,获取用户在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或,获取模块601被配置为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用户在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基于图6的装置组成,参见图7,该装置还包括:保持模块604;
该保持模块604被配置为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卡托的锁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603还被配置为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电磁铁通电,使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卡托的装置在控制卡托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卡托的装置与控制卡托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且该装置800具有图1所示的卡槽。
参照图8,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通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图2或图5实施例中控制卡托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用于放置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卡托、杠杆、永久磁铁块、电磁铁和挡板;
所述杠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卡托接触,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挡板相对布置,所述永久磁铁块位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永久磁铁块与所述电磁铁以弹性结构连接,所述杠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杠杆的支点的两侧,且能够以所述支点为轴转动;
所述卡托的卡托门板在对应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用于插入卡针的通孔;
当为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当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卡针插入所述通孔并戳动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时,所述杠杆的第一端部弹出所述卡托;当停止为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所述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得所述卡托处于锁止状态,所述移动前的位置为所述永久磁铁块位于所述杠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挡板之间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或弹性顶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磁铁块具有通孔,所述卡槽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磁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永久磁铁块。
4.一种控制卡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提供的卡槽,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身份;
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如果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正确,则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包括:
显示密码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或,
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所述卡托的锁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所述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所述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8.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提供的卡槽,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身份;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是否正确;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 用户的验证信息正确,则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电磁铁对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显示密码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界面输入的密码信息;或,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显示指纹验证界面,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指纹验证界面输入的指纹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持模块;
所述保持模块用于如果在判断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连续出现预设阈值次错误,则在预设时长内保持所述卡托的锁止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接收到卡托锁止指令时,停止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弹性结构舒张,带动所述永久磁铁块复位至移动前的位置,使所述卡托处于锁止状态。
12.一种控制卡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提供的卡槽;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验证信息,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身份;基于预设验证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所述用户的验证信息正确,则为所述电磁铁通电,使所述电磁铁对所述永久磁铁块产生磁力,使所述永久磁铁块在所述磁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电磁铁移动,并控制所述弹性结构收缩,使得所述卡托处于解锁状态。
CN201611107403.1A 2016-12-06 2016-12-06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88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7403.1A CN106788521B (zh) 2016-12-06 2016-12-06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7403.1A CN106788521B (zh) 2016-12-06 2016-12-06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8521A CN106788521A (zh) 2017-05-31
CN106788521B true CN106788521B (zh) 2019-02-12

Family

ID=5887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7403.1A Active CN106788521B (zh) 2016-12-06 2016-12-06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8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79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插卡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712179A (zh) * 2018-05-15 2018-10-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其应用方法、移动端
CN109245788A (zh) * 2018-07-27 2019-01-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卡托取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卡座模组
CN109104208B (zh) * 2018-10-30 2021-06-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卡槽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5787B (zh) * 2018-11-27 2021-01-05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sim卡进退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7158385B (zh) * 2023-10-08 2024-03-12 浙江三利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黑水虻养殖饲料中的永久性辅料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489A (zh) * 2013-07-30 2013-11-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im卡基座及终端
JP2014041465A (ja) * 2012-08-22 2014-03-06 Smk Corp カード収納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CN203574181U (zh) * 2013-10-16 2014-04-30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Sim卡托自动弹出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04852213A (zh) * 2015-05-27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弹出装置及其移动终端
CN205029128U (zh) * 2015-08-11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545404U (zh) * 2016-01-25 2016-08-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卡托弹出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777A (zh) * 2012-06-18 2014-01-1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结构及具有该芯片卡固持结构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41465A (ja) * 2012-08-22 2014-03-06 Smk Corp カード収納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CN103414489A (zh) * 2013-07-30 2013-11-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im卡基座及终端
CN203574181U (zh) * 2013-10-16 2014-04-30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Sim卡托自动弹出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04852213A (zh) * 2015-05-27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弹出装置及其移动终端
CN205029128U (zh) * 2015-08-11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545404U (zh) * 2016-01-25 2016-08-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卡托弹出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8521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8521B (zh) 卡槽、控制卡托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50769B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6104601A (zh) 虚拟卡片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04468524B (zh) 权限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69334A (zh) 开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智能锁
CN106097494A (zh) 智能锁的开锁方法及装置
EP317939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automatic parallel login and logout in several applications
CN104506491B (zh) 个人数据帐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10238B (zh) 短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4484593B (zh) 终端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9407528A (zh) 安全访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TWI761843B (zh) 門禁控制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儲存介質
CN105847243A (zh) 访问智能摄像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56561A (zh) 应用加锁方法、应用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4391712A (zh) 关机方法和装置
CN110400405A (zh) 一种控制门禁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0049062A (zh) 验证码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19053A (zh)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隐藏方法和装置
CN107491681A (zh) 指纹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59757A (zh) 用户信息处理方法、装置、app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06446653A (zh) 应用权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230060A (zh) 一种账号挂失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4551B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658467A (zh) 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69344A (zh) 移动终端锁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