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0154B -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0154B
CN106780154B CN201710057139.3A CN201710057139A CN106780154B CN 106780154 B CN106780154 B CN 106780154B CN 201710057139 A CN201710057139 A CN 201710057139A CN 106780154 B CN106780154 B CN 106780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ower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71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0154A (zh
Inventor
张永
赵岩
谢连科
臧玉魏
张国英
马新刚
刘辉
陈素红
王飞
李勇
许乃媛
王颢
尹建光
李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7100571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0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0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0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0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通过调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取相关的环评影响因素参数值,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逐一分解;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各个阶段采集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照片与视频,经过加密后上传;调阅输变电工程验收报告,提取相关环保措施验收结果,并将其进行打包上传;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验收报告,结合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实际照片和视频,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各阶段的实时监控,通过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供现场人员调阅。本发明能够弥补在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之间的建设过程中环保监控薄弱缓解。

Description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已将输变电工程的环境评价和竣工验收列入环保法规,使输变电工程的环境保护法制化。在电网规划、立项、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等各个环节,已经把输变电系统的环境影响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给予充分的重视。输变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开始于工程规划选址,重点发生在施工建设阶段,项目竣工验收时很多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早已发生,尤其是对风景名胜区、生态湿地、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等的环境破坏已不可逆转。施工建设阶段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受建设项目范围广、环境复杂、监管人员少、规范化管理方法欠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环境监管工作客观上存在着施工全过程的监管缺失。
目前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环保监管均由人工记录现场情况、测量任务复杂及数据信息零散、报告生成困难、数据录入环境保护管理子系统困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管理方法繁琐与信息缺失等问题持续暴露,驱使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模式,深入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及监控方法,解决建设过程各环节环境保护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处理、信息集成以及与环保子系统的数据同步,完善环保管理子系统对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将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监管业务流程梳理完整并形成体系,关注建设过程中各个业务流程的细节,并根据最终确定的业务流程方案,按照系统业务集中化、管理简约化和可扩展性的要求,充分考虑监管的各个环节,构建环境保护措施数据库,实现建设过程各环节环保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处理、信息集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包括环评数据采集模块、建设施工数据采集模块、验收数据采集模块、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服务器端和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环评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取相关的环评影响因素参数值,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逐一分解;
所述建设施工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输变电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照片与视频,经过加密后上传给关系型数据库;
所述验收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输变电工程验收报告,提取相关环保措施验收结果,并将其进行打包上传给关系型数据库;
所述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线程池技术,实现三个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时的多个聚合任务同时加入任务队列,并通过线程池接口依次进入线程池管理器,由线程池根据任务的聚合周期,定时自动调配空闲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所述关系型数据库被配置为自动检测输入的数据类型,如果与关联列的类型不匹配,关系型数据库将该数据转换成该列的类型,但是如果不能转换,则该数据将以其本身具有的类型存储;
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向终端顺序或实时地传送各个压缩包。
所述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在配合各个数据采集模块的具体任务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提取算法,通过预处理操作,自动清洗掉包括广告、无关链接、多余图片等冗余信息,自动抽取实际目标中正文结构。
所述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采用断点续传技术,针对每次的聚合,先写入缓存,并实时记录其聚合状态,待聚合完成后,再一并存入关系型数据库内,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系统故障原因而导致聚合终止,则在下一次重启后,将自动调取聚合记录,无缝对接前次聚合的断点,进行续聚合,有效保障信息聚合的完整性。
所述环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以太网络连接环保子系统,获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所述服务器端还连接有风险分析模块,所述风险分析模块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对环保措施监控系统的访问控制、完整性、机密性、安全审计和软件管理几个方面的脆弱度构建安全评估模型,确定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级别对环保措施监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警告。
所述通信模块支持内、外网安全接入方式,信息外网区与信息内网是通过物理隔离设备实现数据交互,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所述建设施工数据采集模块,具体采集生态及水土流失情况、环境空气、施工污、废水情况、环境管理情况。
所述环评数据采集模块,支持手动录入环境要素信息,具体包括生态及水土流失、噪声、环境空气和/或施工固废的环保对策措施,同时支持调阅环保管理系统存储的表格,提取表格信息。
基于上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取相关的环评影响因素参数值,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逐一分解;
(2)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各个阶段采集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照片与视频,经过加密后上传;
(3)调阅输变电工程验收报告,提取相关环保措施验收结果,并将其进行打包上传;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验收报告,结合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实际照片和视频,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各阶段的实时监控,通过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向终端顺序或实时地传送各个压缩包,供现场人员调阅。
所述步骤(4)中,利用线程池技术,在各个阶段接收到多个调阅任务时,多个聚合任务同时加入任务队列,并通过线程池接口依次进入线程池管理器,由线程池根据任务的聚合周期,定时自动调配空闲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所述步骤(4)中,利用实时监控,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之间的建设过程中环保监控薄弱环节,并根据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指导环保措施的改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等各个环节环境保护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处理、信息集成,综合考虑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提出能够弥补在环保审批和竣工验收之间的建设过程中环保监控薄弱的措施,形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环保措施落实监控方法;
(2)本发明有助于确定最优环保措施监控可行性实施方案,将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监管业务流程梳理完整并形成体系,关注建设过程中各个业务流程的细节,为构建环境保护措施数据库提供依据。
(3)通过分析已有输变电工程环评与竣工验收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构建环保措施分析与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落实方法,实现对电网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管;
(4)有助于优化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监控流程,将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任务制定、下发、执行,数据上传、分析、审核整个工作流程贯穿在一起,实现任务的全过程管控和智能流转,解决建设过程各环节环境保护数据的智能化收集;
(5)通过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实现任务制定系统化、下达明确化、实施精确化,数据审核流程化,报告生成自动化,实现多媒体信息同步记录和采集,丰富了数据采集的形式,也为数据监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撑;
(6)通过设计与电网环保管理子系统数据服务接口,实现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环保数据与环保管理子系统的对接与共享,优化电网环保管理子系统的数据体系,实现对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
(7)利用多线程信息聚合技术,当任务大量启动时,自动增加工作线程来处理聚合任务,同时后续的任务进入任务列表中等待工作线程处理。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节约系统资源,切实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平台运行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站址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路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环保监控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安全管理技术框架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线程信息聚合服务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环保监控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服务器端在解析数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AHP风险评估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环保措施监控任务制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影响主要表现为生态影响,施工阶段会产生塔基施工区、牵张场、材料场、弃土弃渣场、施工临时道路等临时用地,会有扬尘、噪声污染、地表植被的破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可逆的。通过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研究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输变电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指对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影响、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影响、对景观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对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影响:变电站和线路的施工建设都会产生一定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植被。变电站的永久占地造成现状植被不可逆损失;输电线路在施工期安装铁塔,开挖塔基时要清除地表的所有植被,会造成植被破坏,线路的永久占地除塔基桩脚外,可部分恢复现状植被或转变为其他植被类型;临时占地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保育或人工恢复,可恢复现状植被。
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变电站选址一般距负荷中心较近,这些地区开发程度较高,周边野生动物很少,因此变电站施工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较小;高压输电线路架设会经过自然植被状况较好、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的区域,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产生较大影响。
对景观的影响:输变电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有破坏植被、挖毁山体等直接影响,也有铁塔和输电线形成的不良景观影响。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施工活动对地表土壤结构造成扰动和破坏。由于基础开挖施工,取土、弃土等措施不当,会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若恢复不及时,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土壤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输电线路确需在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实验区进行架线时,如不采取得当的措施,会对生态敏感区造成影响。
(2)水环境影响。施工中的弃渣土和生活废弃物如果直接丢至水中,会直接影响地表水质量,而生活污水、施工泥浆水、设备冲洗废水等也会对施工地段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损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业作物生长。
(3)大气环境影响。施工中土石方的开挖、回填将产生一定的粉尘,在大风干燥天气时易造成扬尘,同时车辆、机械设备运行会产生少量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水土流失影响。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局部损坏施工区段土壤结构、地形地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在降雨等条件时引发水土流失,如变电站站址区、线路塔基区等。
(5)声环境影响。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声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机械作业、施工车辆运行,而线路施工噪声主要由塔基施工以及张力放线时张力机组、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产生。这些设备将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对操作人员和附近的人群产生影响。
通过对荆州南变电站及江陵~复兴500kV线路π入荆州南变电站复兴侧线路工程的设计、环评及验收环保措施对比,分析目前电网环保审批、建设过程、竣工验收流程及现状。
荆州南500kV变电站位于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义红村与谷升寺村之间,北距狮子口镇中心约7km,东距县道汪郑线约530m。站址属丘陵地貌,总占地面积8.07hm2,周边场地主要为农田、菜地、水塘,东侧距县道郑汪线约700m,南侧约200m为在建的江南高速公路,进站道路由北侧引进,站址平面布置图见图1。新建500kV线路全长30km,其中新建江陵~复兴500kV线路π入荆州南变电站复兴侧线路13.6km(单回4.4km,同塔双回9.2km),新建江陵~复兴500kV线路π入荆州南变电站江陵侧线路16.4km(单回4.6km,同塔双回11.8km),线路路径见图2。
设计阶段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变电站
1)电磁环境
工程选站时避让城镇规划区、村庄密集区、环境敏感区。高压一次设备均采用了均压措施,变电站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水平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通过选择配电架构高度、对地和相间距离,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从而保证地面工频电场符合标准。
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选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降低无线电干扰和静电感应的影响。
2)水环境
工程设计中,变电站站区的生活污水及雨水采用分流制管网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至站区回用水池用于站内绿化。站区雨水采取有组织的排水方式,经雨水口收集后,通过雨水排水管道排至站址西侧的排水沟。为保护水环境,站内增设了贮存池、水泵及相应管道设施,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应回用,不外排。
3)环境风险
变电站内设置事故油池。
4)噪声
在设备选型时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本工程主变压器声源控制在75dB(A)以内。
优化总平面布置,将站内建筑物合理布置,各功能区分开布置,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以衰减和阻隔噪声。加强植树绿化,以衰减降低噪声。
对电晕放电的噪声,通过选择高压电气设备、导体等以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消除电晕放电噪声。
(2)输电线路
1)电磁环境
线路避让城镇规划区、村庄密集区、学校等居民集中区、环境敏感区。
严格按照《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500kV输电线路均不跨越居民房屋,并对输电线路两侧边线外5m以内常年有人员活动的房屋全部搬迁,5m外常年有人员活动的房屋不满足场强要求(离地面高度1.5m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4kV/m)的予以搬迁;导线最大风偏时,导线对建筑物的净空距离小于8.5m者搬迁。
确定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公路、河流、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时,导线弧垂及风偏的选取按《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执行。
选定导线对居民区、地面、公路、农田等的对地距离时要限制地面工频电场强度。
合理选择导线绝缘层材料及厚度,以降低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要求导线、金具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
对线路沿线的相关通信线路和无线电设施进行通信保护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进行居民房屋搬迁,则应根据本环评输电线路典型杆塔电磁影响控制范围也即最大搬迁控制范围进行:本工程双回路51SZ51塔型当导线最低弧垂14m时,最大搬迁控制范围为:对于平房为边相导线外6m;楼房为边相导线7m。本工程单回路51DJ51塔型当导线最低弧垂14时,平房和二层楼房搬迁控制范围均为:左侧边相导线外13m,右侧边导线外10m。
2)声环境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
3)生态环境
完全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区。
对集中林区采取避让措施,无法避让时采用高跨通过原则。
塔基的设计因地制宜采取全方位高低腿配合主柱加高基础,最大限度地适应地形变化的需要,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量。
塔位有坡度时应修筑护坡、排水沟;施工场地应恢复自然植被,确保不发生塌方及水土流失现象。
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措施
(1)变电站
变电站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施工扬尘、废污水、噪声、土地占用、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影响等。
1)施工扬尘
加强材料转运、存放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对于易起尘的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道路应定时洒水,保持湿润,避免或减少产生扬尘。
2)施工废水
对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的生产废水设置处理装置,加强管理,防止无组织排放。生活污水主要利用现有的民用、公共生活设施处理。
3)施工噪声
变电站施工时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进行,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限制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4)水土保持
工程施工区域相对集中,工程开挖面将视工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站址区域内的开挖面及时平整,弃土清运到当地有关部门指定地点。合理组织施工,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
施工用地完成后对临时征用土地进行恢复。
施工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施工固体废弃物
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堆放,并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安全处置,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得到安全处置。
(2)输电线路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废污水、噪声、土地占用、搬迁安置、固体废弃物、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影响等。
1)塔基区域内的开挖面及时平整,弃土清运到指定地点。合理组织施工,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2)施工中采取苫布覆盖、草袋挡土墙临时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3)施工用地完成后对临时征用土地进行恢复。4)施工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竣工验收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1)工程设计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电磁环境
工程站址调查范围内无城镇规划区、生态敏感区,站址周边较为空旷,站址周边主要为农田和菜地,北侧有少量的居民房屋;线路沿线主要为农田,避让了城镇规划区、学校等居民集中区域。
变电站站内电气设备布置合理,220kV配电装置位于站区东侧,500kV配电装置位于站区西侧,主变压器等布置于站区中央。根据本次验收调查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变电站厂界四周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所涉及拆迁房屋均为工程拆迁,输电线路两侧边线外5m以内的常年住人房屋已全部拆除。根据本次验收调查电磁环境监测结果,线路沿线居民区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工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交叉跨越设计。
线路经过居民区、公路及农田时导线对地距离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区域居民区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线路导线型号为LGJ-400/35钢芯铝绞线,全线为4分裂导线,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本工程双回线路部分导线对地最小高度为18m,单回线路部分导线对地最小高度为22m,满足环评中提出的线高要求,居民区边导线5m以外的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水环境
荆州南500kV变电站内已设置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水泵及相应管道设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3)环境风险
变电站已设置一座容积为60m3的主变事故油池,用于收集事故及检修期间的变压器油。变压器四周设有排油槽与事故油池相连,如发生事故时油将排入事故油池。
主变消防采用合成型泡沫喷淋灭火系统;主控楼和继电器室内等按要求设置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站区室内外采用移动式式化学灭火方案;电缆沟等电缆设施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变电站围墙外及进站道路修建有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站址北侧围墙外临时占地已恢复为农田,站内外均进行了植草或灌木绿化,生态恢复良好。
4)噪声
本工程主变在设备招标时已按要求明确噪声源,经监测,主变四周1m处噪声监测值为(55.8~74.7)dB(A),满足环评提出的噪声源控制要求。
本工程变电站站内建筑物布置合理,220kV配电装置位于站区东侧,500kV配电装置位于站区西侧,主变压器等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于站区中央。站内空地进行了植草植树绿化。
本工程线路导线型号为LGJ-400/35钢芯铝绞线,全线为4分裂导线。
(2)施工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噪声
变电站施工期间先行设置了场界围墙。施工中选用了YZY680静力压桩机,以液压系统为动力,减少了噪声,并设定了专人进行操作和维护。
本工程变电站及线路无夜间施工,未发生施工噪声扰民现象。施工过程中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了限速和禁鸣。施工期间未发生有居民投诉事件。
2)废气级扬尘
施工期间设置了材料专用仓库,并对施工材料集中堆放。施工采用商品砼以及湿法搅拌等方式,消除了砼搅拌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的水泥扬尘。施工时对土方的挖、填量进行了精心平衡,保持随挖随填,并对施工现场定期进行了洒水抑尘。变电站施工期间先行设置了场界围墙,并对进出场地的车辆进行了限速。
3)基本农田
本工程选址、选线阶段已按照“尽量不占、少占基本农田”的用地原则充分避让了基本农田,对于无法避让的已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办理了相关征用手续,并对占用的基本农田进行了补偿。
4)拆迁措施
根据验收调查和资料查阅,施工单位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与拆迁户签订了房屋征迁补偿协议,落实了拆迁补偿工作。
5)固体废物
本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开展了相关的环保培训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经验收现场调查发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采取了分类收集堆放,并已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无乱堆乱放现象。
线路π开后废旧导地线及金具等均已拆除回收,废旧杆塔已由供电公司进行招标拆除;塔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堆放在塔基用地范围内,施工后及时进行了回填,多余的土方就近填放在塔基征地范围内,均已恢复耕种,恢复状况良好。
6)废水
施工项目部临建区域设置了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施工现场设置了污水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经沉砂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7)交通运输
根据验收调查和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施工过程中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了限速和禁鸣。
8)生态保护
变电站土建施工过程中,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依照原土层顺序回填;经现场调查,变电站内绿化情况良好。根据验收现场调查,塔基周围均已平整,多余土方就地回填于塔基占地范围内并恢复原有植被。根据环境监理资料查阅和现场调查,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苫布覆盖、临时遮挡等防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变电站北侧原项目部临时征用土地已恢复耕种;线路沿线塔基周围及牵张场等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情况良好。
根据验收现场调查,本工程调查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敏感区。
本工程线路沿线以农业植被为主,林业植被较少,主要为房前屋后、河流、道路旁的人工种植林木,主要树种为松树、杨树,无林区分布,对于线路走廊中的少量林木,均采用高铁塔跨越。
根据验收现场调查,部分塔基施工过程中根据周边实际地形情况修筑有护坡、排水沟,塔基周围均已平整,多余土方就地回填于塔基占地范围内并恢复原有植被。根据现场调查,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及时进行了清理,占用农田的施工占地已恢复为农业用地,占用林地的施工占地已恢复为林地。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果,湖北荆州南500kV输变电工程在建设和投入试运行以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试运行阶段均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各项环境质量指标满足相关要求,达到了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提出的要求。
竣工验收报告中通过调查的方式确定措施落实,但调查是施工后执行,只对结果进行验证,而缺乏中间过程的管控。因此针对事后现场调研验证的环保措施落实方法,存在过程缺失、部分环保措施无法落实的缺点。
根据实际案例分析,目前输变电工程全过程建设中存在环保措施与竣工验收之间中间过程薄弱环节,无过程管控及信息记录,仅能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监控是工程实施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对环评价阶段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响应、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跟踪,提出了一套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监控方法,通过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与服务器网站端的协同工作,实现任务制定系统化、任务下达明确化、现场记录规范化、报告生成自动化,抛弃了原有建设过程信息分散管理的传统作业模式,能够有效革新环保措施监控手段,使电磁环境保护工作朝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水平,确保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环境友好的建设目标。
整体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1)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文件
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取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及水土流失、噪声、环境空气、施工固废、施工污废水、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及其它环境要素需要落实的环保措施。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逐一分解,如标段经过自然风景区注意植被保护,标段位于丘陵的塔基应在塔基上方开挖边坡修筑挡墙或护坡、在塔基四周设排水沟,疏导坡面径流以减少对塔基的冲刷等。
(2)跟踪现场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并形成工程环保监控报告
环保监控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站端和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两部分,以任务制定、下发、执行、同步等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服务器端主要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环境保护监管任务制定和审核功能,通过审核的任务可下载至现场监管责任人移动智能协同终端,现场以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为载体执行任务,最终将采集的现场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端,从而实现信息的智能化、流程化管理,如图4所示。
(3)支撑工程环保竣工验收
通过搜集的各个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现场照片和视频等),支撑工程环保竣工验收。
根据对环评阶段提出的环保措施及竣工验收阶段的现场调查分析,总结建设过程中六大类环境要素及环保措施落实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11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21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31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41
近年来,电力移动智能协同终端走向更新换代,装备高性能处理芯片、大容量缓存、可触控的高分辨率屏幕及多模通信模块,加载智能操作系统的新一代终端被广泛投入使用。
根据移动智能协同终端系统结构和其所面临的威胁分析,可将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安全管理技术框架分成五个层次:硬件层安全管理、操作系统层安全管理、接口层安全管理、应用软件层安全管理、用户数据层安全管理,如图5所示。
(1)硬件设备层安全管理:对设备资产进行集中统计和管理,通过设备的准入策略,确保访问企业内部资源的设备是合规的;通过对遗失的设备进行自动擦除企业数据,防止企业数据泄露。
(2)操作系统层安全管理: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控制,避免系统遭受恶意攻击;对终端违规的事件进行监控和审计。
(3)接口层安全管理:限制终端设备对设备外围接口、公司应用访问接口、互联网应用访问接口的使用,防止设备遭受恶意攻击,防止数据泄露。
(4)应用层安全管理:应用程序采用沙箱的运行方式,应用程序与服务器采用加密通信方式,数据保存加密,确保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安全,数据通信安全。
(5)用户数据层安全管理:用户数据加密,定期对终端数据进行备份,确保终端数据安全。
控制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上应用的使用企业可通过移动设备管理系统和移动应用管理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应用仓库,并限制企业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只能运行企业应用仓库中的应用软件,从而防止因用户对终端的滥用而使得移动智能协同终端感染恶意软件。
企业可通过移动设备管理系统和移动应用管理系统,集中配置移动智能协同终端的网络设置,并限制用户的网络访问,用户使用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只能访问与工作相关的网络资源,从而防止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因用户有意或无意访问到恶意网站而感染恶意软件。
多线程信息聚合服务研究
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涉及多用户应用,整体采用信息智能聚合技术进行各信息资源进行抽取、集中存储和转换。
(1)多线程信息聚合服务
为提高系统的信息聚合效率,系统采用了线程池(Thread P001)技术,实现多个聚合任务同时加入任务队列,并通过线程池接口依次进入线程池管理器,由线程池根据任务的聚合周期,定时自动调配空闲的线程来处理任务。当任务大量启动时,自动增加工作线程来处理聚合任务,同时后续的任务进入任务列表中等待工作线程处理。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节约系统资源,切实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平台运行的整体性能,如图6所示。
(2)目标资源聚合的WEB清洗技术
由于目标资源web页面里的信息纷繁复杂,系统提供了web清洗技术功能,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提取算法,通过预处理操作,自动清洗掉包括广告、无关链接、多余图片等冗余信息,自动抽取实际目标中正文结构,使web信息提取效率提高,增加web页面可读性。
(3)资源聚合的完整性保障措施
系统在对互联网目标资源中所含的大图片、附件等较大文件的聚合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未对文件聚合完成便发生系统故障或网络中断情况,从而导致资源聚合缺少完整性。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聚合服务功能采用了断点续传技术,针对每次的聚合,先写入缓存,并实时记录其聚合状态,待聚合完成后,再一并存入数据库内。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系统故障原因而导致聚合终止,则系统在下一次重启后,将自动调取聚合记录,无缝对接前次聚合的断点,进行续聚合,有效保障信息聚合的完整性。
通过研究“电磁环境参数一对一测量、人工纸质记录、信息分散管理”等传统监管模式,分析传统模式给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磁场监测、环境评价、环保竣工验收等工作带来的不便,提出研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智能化协同环保措施监控实施方案,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规划和设计,以有效解决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各环节环保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处理、信息集成等问题。在充分借鉴工作流的设计思想之上,结合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磁场现场环境监管工作等的实际需求,整合前期分析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监控实施方案,提炼出整个环保监控业务流程,该流程包括服务器端和智能设备两部分,如图7所示,实现了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记录和存档。结合信息集成技术、移动协同监控模型、GPS技术、SOA技术、优化理论和软件工程设计智能化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搭建环境保护措施数据库,实现环保数据的信息智能化管理,研制移动协同环保监控系统,实现环保数据的智能化收集。
移动智能协同终端采集到现场输变电工程实施情况,可以立即将图像及其信息传输到服务端,当采集地区没有3G或Wifi时,或为了节省3G网络流量,也可以在信息采集后,在移动智能协同终端移动到Wifi覆盖区域时,再发送这些数据,本发明采用Androidsocket通信实现现场图像传输。
当信息收集完成时需要及时地返回给控制中心。但是移动智能协同终端GPRS无线通信的不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野外作业环境带来信号的缺失性,给文件完整、及时、快速的发送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有可能因为信号的短暂缺失导致数据发送到一半就停止发送了,当服务器同时连接太多,而巡道终端的数据量太大时导致数据堵塞、无法快速发送等。针对这些情况,系统在文件打包发送时需要进行适合本系统的一些特殊操作。例如,客户端发送用户数据之前先读取服务器端返回的协议数据,以支持文件断点续传。当数据量太大时,客户端先发送重要且数据量小的数据,数据量太大且不是必须的数据稍后发送,这样系统可以做到及时与快速的操作。
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在发送用户数据之前必须先向服务器端发送此次文件发送的协议数据,协议数据主要包括此次文件发送的唯一标识符、该次发送文件的类型,该步骤主要是为了判断该次发送是否为断点续传,或者是否需要控制文件的大小。协议数据分析并返回结果服务器接收到协议数据后需要进行分析,根据接收到的字段查询上传文件的信息记录,读取完成后返回结果。返回结果的信息主要包括该次发送是否为断点续传,若为断点续传则已发送的文件大小,是否需要控制该次文件发送的大小(根据key值以及服务器当前的网络情况来判定,当有视频数据发送且当前网络不是很通畅时才需要控制该次文件发送)。
移动终端接收到返回结果时,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若不是断点续传,则可以直接进行文件发送。若是断点续传,则获取已发送文件的大小,根据五种信息文件的大小找到该继续发送的文件进行断点续传。系统默认的文件发送顺序是:控制数据信息一GPS定位信息一文字信息一图片信息一视频信息,前四种信息一般而言不是很大,最大不会超过2MB,所以控制其发送没有很大的作用,打包文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视频的大小。
因为客户端在进行文件发送时将五种信息以相同的方式封装起来发送,服务器端在解析数据时则简单许多。服务器端首先读取一个类型大小到fileSize,然后再读取大小为fileSize减去类型大小的数据到缓冲区,这样就完成了一种文件类型的读取,根据它的值进行不同类型文件的存储。如图8所示。
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建设目标是通过建立环境措施监控系统,实现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各环节环保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处理、信息集成,完善环保管理子系统对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管理。
在系统设计中将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流程化以及开发性作为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移动协同监控模型,解决建设过程各环节环境保护数据的智能化收集;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与服务器网站端的协同工作,实现任务制定系统化,任务下达明确化,现场记录规范化,任务实施精确化,数据审核流程化,报告生成自动化;通过标准的、开发的数据库接口设计,为国网环保管理子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环保管理工作融入到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网络化的管理与控制模式。系统采用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作为前端信息载体和无线通讯工具,抛弃了连接线测量、人工纸质记录和信息分散管理的传统作业模式,有效的革新了环保措施监控手段,为国网环境保护管理子系统提供数据、信息和管理支持。
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整体上分为服务器网站端和移动智能终端两部分。服务器网站端和移动智能协同终端根据任务制定、下发、执行、同步等扭转业务流程,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服务器端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网站客户端、打印机等组成。主要完成环保措施监控任务的制定、审批、审核等业务流程管理工作,以及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环保措施管理、行业标准管理等系统基础信息的管理维护,同时实现任务的统计分析查询、任务报告自动生成等高级应用功能。
移动智能协同终端是安装有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的移动设备,输变电工程下属标段的任务负责人通过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可以下载相应标段下的任务进行执行,完成任务以后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可以将任务同步到服务器端进行管理维护。此外,为了实现与环保子系统的数据共享,系统物理层设计有标准的数据接口,通过制定标准的数据接口规范,采用无缝对接技术,实现双方数据同步并及时更新。
为了保证数据上传、下载安全,实现内外网之间的隔离,外网各系统的数据必须通过防火墙和安全隔离网闸才能接入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隔离网闸不支持TCP/IP协议、不依赖操作系统,也切断了网络的逻辑连接,防止木马、病毒等威胁的入侵,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综合性安全评估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层次分析法在处理复杂题上更具有效性。AHP算法首先将问题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两两的比较同一层元素之间相对于上一层某个元素的重要程度,并用一个比值表示此相对重要程度,然后通过计算求得某层的元素对上层某个元素的重要性,然后进行层次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校验。
(1)构建判断矩阵,对于同一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记作判断矩阵M: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71
其中判定法则如表2所示。例如,当Pij=1时,表示风险因子i与j同等重要。
表2判定法则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72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1
(2)层次排序,对于判断矩阵M,计算出特征根与特征权重向量。计算步骤如下:
MW=λmaxW (3-2)
1)首先将M的每一列向量做归一处理: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2
2)然后对W’ij按行求和: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3
3)将W’i归一化: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4
W=(W1,W2,…,Wn)T即为近似特征权重向量;
4)采用简约的计算方法求最大特征根的近似值: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5
(3)一致性校验
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指标: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6
一致性比率: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87
当CR<0.1时,M的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内。其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3随机一致性指标
n 1 2 3 4 5
RI 0 0 0.58 0.90 1.12
基于上述建立的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层次模型,将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脆弱性。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以华为P6手机为实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然后两两的比较图9同一层元素之间的重要性,并用一个比值表示各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元素相对重要性的取值为1~9,构造比较矩阵Mi。
在AHP评估模型中的第一层对第二层的比较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91
通过算数平均法,分别计算出第一层元素对第二层元素的权值向量为:
W1=[0.456,0.152,0.068,0.323]T
W1=[0.076,0.543,0.136,0.224]T
W1=[0.093,0.093,0.594,0.218]T
经计算,以上三个矩阵都满足CR<0.1,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在合法范围内,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第二层对第三层的比较矩阵为: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92
Figure BDA0001217319760000193
通过算数平均法,计算出第二层元素对第三层元素的权值向量分别为:
W4=[0.462,0.073,0.195,0.737,0.195]T
W5=[0.360,0.071,0.367,0.104,0.095]T
W6=[0.137,0.400,0.079,0.277,0.106]T
W4=[0.329,0.090,0.104,0.071,0.404]T
经计算,以上四个矩阵都满足CR<0.1,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在合法范围内,计算结果比较准确。最后,确定风险级别。
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进而构造得到权重矩阵ω1=[W1,W2,W3]T和ω2=[W4,W5,W6,W7]T,对照评估要素级别划分表3-6,可以判定各安全威胁的风险等级为中等。
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后台管理实现智能获取的环保政策落实信息的分析对比,集中展示,环保措施的分类管理,并实现环保审批、竣工验收的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环评报告自动生成,环评信息统计查询等功能,并与环保子系统无缝对接,为环保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任务管理是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服务器端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任务制定、任务查询两个子模块。任务制定子模块主要实现环保措施监控任务的动态管理,其制定流程如图10所示。任务管理模块通过任务查询模块对现有任务进行查看及查询功能,该模块可查询任务信息和任务状态,也可查看任务的详细信息及历史状态信息。
环保措施模块主要实现环保措施信息的管理功能。环保措施按照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对环保措施进行动态管理。其中本模块提供两种方式:①按照环境要素分类(生态及水土流失、噪声、环境空气、施工固废等),手动录入各项环保对策措施;②按照规定的表格形式实现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的自动导入。添加完环保措施后,可以实现与工程管理模块中标段关联,将标段与环评中各个环保措施对应。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整个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的基础信息的管理功能,基础信息功能模块包括工程类型、工程/标段状态、任务状态、电压等级四个子功能,以便对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保措施监控系统中的基础信息进行更新,保证系统的简洁性、规范性。
输变电工程移动协同环境措施监控系统充分遵循SOA架构的设计理念,在规范系统框架的基础上,遵循结构分层、功能分块的低耦合设计原则,将系统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展示层三层结构,数据层与展示层通过服务层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增加数据层的开发性、灵活性与安全性。并通过规范的数据库及接口设计,保证系统数据的规范性,使其他系统可以调用该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从而实现与外界的数据交互。
根据电力应用特点及目前电力“三横两纵”的纵深防御体系,安全接入平台可分为内、外网接入平台,接入对象、业务应用、网络通道均存在显著不同之处。
内网安全接入平台接入的主要业务有:移动作业及移动办公应用,包括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营销业扩、应急指挥、应急抢修等业务;边远营业厅及分支机构的基建管控、财务管控、协同办公、营销管理等业务;监测采集类应用包括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电动汽车充电桩(站)、风电等新能源、用电信息采集、大坝水情监测等业务。
外网安全接入平台接入的主要业务有:电力市场、招投标、承包商管理等企业业务应用;发改委等电力外部监管业务;ERP业务包括人、财、物管理等;公众互动服务包括外网互动网站、光纤到户、营销(包括95598)、智能家电、移动应用等等。
本发明监测数据安全接入方式适用于外网安全接入平台的技术要求,外网安全接入平台物理部署架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典型网络区域层次架构进行设计,分为信息外网区、信息内网区。
信息外网区,主要部署平台的支撑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的外服务,如:外网通道接入,安全接入网关,门户发布服务、消息收发服务、即时通信、非结构化存储;信息内网区为业务应用提供后台支撑,主要部署与平台相关的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库以及和业务应用相关的应用运行管理服务和数据库。
信息外网区与信息内网是通过物理隔离设备(强隔离装置)实现数据交互,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过防火墙及强隔离装置的部署,在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内外网强制隔离的同时,满足信息外网安全访问内网数据库的需求。
外网RESFTUL应用通过国网提供的与隔离装置适配的oracle的jdbc的jar包与内网的oracle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JDBC的形式,以oracle语法形式的sql语句作为参数,调用oracle数据库里的存储过程。
Oracle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向内网应用发起webservice请求,入参为规定格式的接口服务报文。内网webserservice应用将报文解析为适配sqlserver语法的SQL语句,对SQLSERVER数据库发起查询。数据库给内网应用返回结果。内网应用得到数据库的结果后,将结果集转化为XML格式的字符串,返回给oracle的存储过程。Oracle的存储过程拿到返回的字符串,将此字符串返回给外网应用。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工程施工阶段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管理上相对薄弱。环境监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分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并通过巡视、检查、下发环境监理文件等工作方式进行监督、审查和评价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辅以必要的仪器监测,必要时对环保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约行为。同时通过提交环境监理月报、季报、年报、专题报告、工作总结等,报告工程环境状况和监理工作情况。
(1)批建符合性和环保“三同时”监理
对施工过程中变电站电气设备、环境保护设施布置,线路路径选择、架线形式、架线高度等进行监理,检查上述建设内容是否与批准的环评报告书一致。监督环评及设计中配套的环保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生产。
(2)空气污染防治监理
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和材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巡视检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污染物进行监控,督促施工单位对水泥、砂石料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采取遮盖措施,对施工裸露地面、运输道路等定期洒水抑尘。
(3)水污染防治监理
变电站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泥浆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变电站施工场地内设沉淀池,把施工泥浆水废水汇集入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液用于洒水防尘,淤泥定期清运。施工生活区设厕所和化粪池,生活污水在池中充分停留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输电线路施工具有占地面积小、跨距大、点分散等特点,每个施工点人员很少,一般就近安排在附近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塔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基坑或清洗废水,经沉砂池预处理后排放。
通过巡视检查,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处理效果等进行检查监督,严禁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督促各施工单位落实防治措施。
(4)噪声防治监理
变电站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场地平整、挖方填方、土建及设备安装等过程中,主要的噪声源有推土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线路施工的主要噪声源有基础开挖和爆破、起重机、牵张机等。监督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强噪声或振动的污染源采取隔声降噪措施,要求施工区域及其影响区域的噪声环境质量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重点监督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施工,施工营地和临时占地设置应远离自然保护区;靠近居民区施工的,严禁噪声扰民。
通过巡视检查,对上述主要噪声污染源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施工场界噪声进行监测,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噪声防治措施。
(5)固体废物处理监理
固体废物处理包括施工废渣、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的处理。监督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程序和达标情况,保证工程施工场地现场清洁整齐,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输电线路施工具有施工点分散施工人员少的特点,应集中收集产生的生活垃圾,带出后送往当地的垃圾处置场所。尤其是在保护区内施工时,施工完成后对场地及时清理,将垃圾带出保护区。
(6)生态保护和恢复监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沿线涉及的植被、水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加强保护,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及时清理、对植被及时恢复。
环境监理定期检查施工临时占地生态恢复措施落实情况,对临时占地不及时恢复等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需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1)扬尘环保措施
在施工期间,水泥装卸作业时要文明作业,以防止水泥粉尘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施工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可采用人工控制定期洒水;对土、石料、水泥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时用防水布覆盖。
(2)噪声环保措施
主要为设备运输时车辆噪声,设备安装时不采用大型机械,避免夜间施工。
(3)废水环保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搅拌时的泥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混凝土搅拌用水时按照少量多次添加的方式,避免一次加水量太多引起泥水外溢。混凝土堆放在隔水布上,可避免泥水渗入地表。
线路塔基施工为分段进行,施工人员主要住在附近居民家中,生活污水由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消纳,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
在线路跨越河流时,牵张场地等临时占地不设在水域附近,施工区应加强施工废水的处理和监督管理,防止施工废水外排影响周围水体。
(4)固体废弃物环保措施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弃方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输电线路的余方在塔基处铺散平整,并恢复绿化,因此不会引起对周围环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纳入变电站的垃圾箱或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不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遵循避让原则。材料场、施工人员营地就近租用现有场地,不再专门设立;牵张场尽量设置在休耕地等位置;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发达的乡村道路,减少施工便道。施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活、生产用火安全,施工用材严禁就地砍伐。
2)基础施工时限定施工范围,避免对塔基周边大规模土壤结构破坏,无法避免和减少的应进行回填、恢复、重建。施工结束后,各施工道路应该封闭,已经硬化、板结的道路应重新恢复基本土壤结构,不能自然更新恢复的道路要进行人工恢复。
3)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减少对农田、林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4)施工时尽量利用非农业用地,减少对农业用地的占用,完工后占用的农业用地应立即恢复耕作。塔基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农业机械化耕作带来的影响。
5)杆塔基础浇注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弃土在塔基范围内铺撒,表面覆盖表土后进行恢复,原为农田的进行复耕,选择乡土灌草品种对原为林地的进行复植、荒草地或其它占地类型种草。
6)采取张力放紧线,减小施工通道砍伐宽度;放紧线时间尽量安排在农作物收获之后,使对农作物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
7)就近租用沿线乡镇房屋设施作为施工人员营地、材料站,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出占用场地,拆除临时设施,进行复耕、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和附属物等。
8)施工中产生的余土就近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熟土可作铁塔下复植绿化用土,土质较差的弃土可以平铺至线路区地势低洼处自然沉降,并在其上覆熟土,撒播栽种灌草类,培育临时草皮;
(6)水土流失环保措施
1)施工中采取保护土壤措施,开挖处的熟化土和表层土要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复原,避免间断覆土造成的土层不坚实形成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将有利于恢复其原有土地利用类型。
2)工程竣工后,对施工中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恢复,对开挖面、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及时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3)施工期采用表土(熟土)剥离保存、彩钢板拦挡(随建设进度循环使用)、防尘网、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施工便道洒水减少扬尘等临时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现场落实情况记录
1)生态及水土流失
挖方、填方结合;避免土石方随意倾倒;采用张力放线施工工艺,保护沿线植被。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通道,减小树木砍伐,架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建议种植马尾松、苦槠、麻枥、枫香等低矮乔木。
道路修建过程中对开挖、填坑等形成的柔软边坡及时采取工程防护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妥善解决卤鸡路面排水问题,减少冲刷;道路修建时尽量减少对树木、植被的破坏。
为加强对工程沿线植被的保护,本工程实施环境保护监理,工程现场勘查设计,施工时必须有环保监理人员在场,待其确定无保护植物后方可实施砍伐。
2)环境空气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控制施工车辆行驶速度、路径,居民集中区域应尽量减缓行驶车速。加强运输管理,坚持文明装卸。运输车辆卸完货后应清洗车厢,工作车辆及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区时冲洗轮胎,检查装车质量。
3)施工污、废水
散料堆场四周用砖块砌出挡墙,作为临时性挡护措施。注意施工场地清洁,及时维护和修理施工机械,避免施工机械机油的跑冒滴漏,及时采取措施,用专用装置收集并妥善处理。
建议堤外立塔、堤外施工,严禁将弃土弃渣及生活、生产污水排入河流和附近水体严禁弃土弃渣及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4)环境管理
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包括施工期污废水处理、防尘降噪、固废处理、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卫生防疫等,特别应该加强对水土保持和植被破坏的管理。此外,应进行有关环保法规的宣传,对相关人员进行环保培训。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环评数据采集模块、建设施工数据采集模块、验收数据采集模块、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服务器端和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环评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取相关的环评影响因素参数值,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逐一分解;
所述建设施工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输变电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照片与视频,经过加密后上传给关系型数据库;
所述验收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输变电工程验收报告,提取相关环保措施验收结果,并将其进行打包上传给关系型数据库;
所述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线程池技术,实现三个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时的多个聚合任务同时加入任务队列,并通过线程池接口依次进入线程池管理器,由线程池根据任务的聚合周期,定时自动调配空闲的线程来处理任务;所述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采用断点续传技术,针对每次的聚合,先写入缓存,并实时记录其聚合状态,待聚合完成后,再一并存入关系型数据库内,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系统故障原因而导致聚合终止,则在下一次重启后,将自动调取聚合记录,无缝对接前次聚合的断点,进行续聚合;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所述关系型数据库被配置为自动检测输入的数据类型,如果与关联列的类型不匹配,关系型数据库将该数据转换成该列的类型,但是如果不能转换,则该数据将以其本身具有的类型存储;
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向终端顺序或实时地传送各个压缩包;
所述服务器端还连接有风险分析模块,所述风险分析模块基于AHP层次分析法,
对环保措施监控系统的访问控制、完整性、机密性、安全审计和软件管理几个方面的脆弱度构建安全评估模型,确定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级别对环保措施监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警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多线程信息聚合模块,在配合各个数据采集模块的具体任务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提取算法,通过预处理操作,自动清洗掉包括广告、无关链接、多余图片等冗余信息,自动抽取实际目标中正文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环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以太网络连接环保子系统,获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通信模块支持内、外网安全接入方式,信息外网区与信息内网是通过物理隔离设备实现数据交互,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建设施工数据采集模块,具体采集生态及水土流失情况、环境空气、施工污、废水情况、环境管理情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环评数据采集模块,支持手动录入环境要素信息,具体包括生态及水土流失、噪声、环境空气和/或施工固废的环保对策措施,同时支持调阅环保管理系统存储的表格,提取表格信息。
7.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调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取相关的环评影响因素参数值,将获取的各类影响因素指标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逐一分解;
(2)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各个阶段采集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照片与视频,经过加密后上传;
(3)调阅输变电工程验收报告,提取相关环保措施验收结果,并将其进行打包上传;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验收报告,结合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实际照片和视频,对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各阶段的实时监控,通过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由应用服务器向终端顺序或实时地传送各个压缩包,供现场人员调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利用线程池技术,在各个阶段接收到多个调阅任务时,多个聚合任务同时加入任务队列,并通过线程池接口依次进入线程池管理器,由线程池根据任务的聚合周期,定时自动调配空闲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CN201710057139.3A 2017-01-23 2017-01-23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6780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7139.3A CN106780154B (zh) 2017-01-23 2017-01-23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7139.3A CN106780154B (zh) 2017-01-23 2017-01-23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0154A CN106780154A (zh) 2017-05-31
CN106780154B true CN106780154B (zh) 2020-10-16

Family

ID=5894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7139.3A Active CN106780154B (zh) 2017-01-23 2017-01-23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01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8281A (zh) * 2017-11-20 2018-03-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与展示系统
CN109063994A (zh) * 2018-07-23 2018-12-21 深圳市中电数通智慧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园区安全隐患管理系统
CN109242360A (zh) * 2018-10-29 2019-01-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配电网通信网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管控方法
US11336662B2 (en) * 2018-11-21 2022-05-17 Abb Schweiz Ag Technologies for detecting abnormal activities in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CN109800990A (zh) * 2019-01-22 2019-05-24 武汉瑞莱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环保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09977486A (zh) * 2019-03-05 2019-07-0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输电线路环水保方案的构建方法
CN110598431A (zh) * 2019-09-05 2019-12-20 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580941B (zh) * 2020-03-27 2023-03-24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口解决风电场数据上传地址不够的方法
CN111650359B (zh) * 2020-06-22 2024-04-26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可调节临时苫盖和拦挡措施的室内土壤侵蚀试验槽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1861380A (zh) * 2020-06-24 2020-10-30 信达环境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CN112866682A (zh) * 2020-12-31 2021-05-28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音视频质量测评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6843B (zh) * 2022-05-06 2023-08-11 杭州登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视频监控的视频数据加密的系统
CN114676861B (zh) * 2022-05-27 2022-08-02 石家庄星海高科非金属矿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物外立面节能环保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15048700B (zh) * 2022-06-18 2023-05-16 广东鼎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度数据的基建项目工程建设可行性分析评估方法
CN114896825B (zh) * 2022-07-13 2022-09-30 江苏中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节能给排水系统智能控制方法
CN117521230B (zh) * 2024-01-04 2024-03-05 河北盛通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公路施工围栏布置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7863A (zh) * 2010-10-14 2011-01-26 广州从兴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并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76247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Rss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4700226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设备和方法
CN105139292A (zh) * 2015-09-21 2015-12-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环境监管巡检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247A (zh) * 2010-09-30 2011-02-16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Rss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1957863A (zh) * 2010-10-14 2011-01-26 广州从兴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并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00226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设备和方法
CN105139292A (zh) * 2015-09-21 2015-12-0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环境监管巡检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方法;谢连科等;《山东电力技术》;20150731;第42卷(第7期);第15-17页,图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0154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0154B (zh) 多线程信息聚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监控系统及方法
Guerin A case study identifying and mi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and community impacts from construction of a utility-scale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in eastern Australia
CN106845836B (zh)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及系统
Sawyer et al. Trade‐offs between utility‐scale solar development and ungulates on western rangelands
Koroteev et al.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and duration analysis of rehabilitation project
Zhai et 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its change trend analysis
Box et al. Translocating wildlife habitats: a guide for civil engineers
CN106845941A (zh) 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落实对比分析方法及系统
Whoriskey Subject: Single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EEA No. 16467
Kim et al. Studies on the Government Act, Deliberation, and Policy related with Landscape 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cilities
Palmer’s Creek Wind Farm Palmer’s Creek Wind Farm Site Permit Application Chippewa County, Minnesota
Crescent Peak Renewables CRESCENT PEAK WIND PROJECT PLAN OF DEVELOPMENT SECOND DRAFT
Assessment et al. Philip Wind Energy Center
Oberholzer et al. Visual Impact Assessment
Maticic et al. Assessment of land drainage in Slovenia
Troupe et al. Re: Juliet Energy Project, LLC, Case No 20-1760-EL-BGN
Consultancy EIA for the proposed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network development project
Assessment et al. Wild Springs Solar Project
Pienaar Agricultural Assessment for the Proposed Harmony Moab Khotsong Solar PV Facility Project
Assessment et al. Sweetland Wind Farm Project
Duck et al. Project Title: Wellington North Solar Plant
Whoriskey et al. Single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EEA No. 15941
Ma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Urba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habilitation
Karadan et al. Solar power plants in terms of landscape protection and repair: activities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İzmir
CN117194871A (zh) 园林工程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

Inventor after: Li Yong

Inventor after: Xu Naiyuan

Inventor after: Wang Hao

Inventor after: Yin Jianguang

Inventor after: Li Fangwei

Inventor after: Zhao Yan

Inventor after: Xie Lianke

Inventor after: Cang Yu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Guoying

Inventor after: Ma Xingang

Inventor after: Liu Hui

Inventor after: Chen Suhong

Inventor after: Wang F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

Inventor before: Li Yong

Inventor before: Yin Jianguang

Inventor before: Li Fangwei

Inventor before: Zhao Yan

Inventor before: Xie Lianke

Inventor before: Cang Yu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oying

Inventor before: Ma Xingang

Inventor before: Liu Hui

Inventor before: Chen Suh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F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