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6161A -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6161A
CN106776161A CN201611031513.4A CN201611031513A CN106776161A CN 106776161 A CN106776161 A CN 106776161A CN 201611031513 A CN201611031513 A CN 201611031513A CN 106776161 A CN106776161 A CN 106776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encryption
full disk
whole machine
terminal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15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6161B (zh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15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6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6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6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6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6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47Verification or detection of syste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7File encry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搭载安卓3.0(Android 3.0)系统或更高版本的电子设备上具有全盘加密(Full Disk Encryption,即FDE)功能。若全盘加密功能启用,在执行全盘加密功能的过程中不能断电,一旦断电,整个用户的数据都会丢失。
但是,对于组装成整机之前的测试阶段,例如,使用电路板和外接电源等方式实现不同开机模式测试时,电路板与外接电源通过引线连接。在测试过程中,很容易误使电路板与外接电源的连接断开。若此时正处于全盘加密的过程中,则会因概率性掉电导致全盘加密失败。若此时处于全盘加密过程中靠前的准备阶段,能够通过文件系统对系统进行修复。进而,对于未损坏的文件,文件系统直接将其恢复,而对于已损坏的文件,经过文件系统的修复将会丢失,从而发生内置资源丢失的问题。
现有的防止全盘加密过程中断电的方式主要针对整机,例如,采用限制移动终端的剩余电量或要求在全盘加密过程中USB接口需连接充电线进行充电等方式,避免在全盘加密过程中断电。但是,没有很好的防止组装成整机之前的电路板的全盘加密过程中的概率性掉电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避免发生在全盘加密过程中掉电而使数据资源丢失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形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加密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加密拦截模块,用于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
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达到在组装成整机之前,对全盘加密操作进行拦截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又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又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中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解决电子设备开机模式测试中很容易因掉电造成内置资源丢失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所述装置可作为移动终端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其中,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包括终端整机形态和非终端整机形态。其中,终端整机形态是终端自身的各个组成部件按照设定的位置和连接关系被组装到壳体中成为可以出厂的终端设备。非整机形态是终端自身的的部分组成部件按照设定的位置和连接关系被组装,以实现设定功能的电路板形态。示例性地,非终端整机形态包括终端自身为外接电池状态、终端自身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终端自身的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其中,终端自身为外接电池状态指以电路板形态存在的终端自身未安装有电池,以引线连接外接电池的方式为终端自身供电的状态。终端自身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指以电路板形态存在的终端自身未安装触摸屏的状态。据此,所述存在形态是非整机形态的判定条件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外接电池,未接入触摸屏,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比如,终端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可以通过检测电池接入状态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又如,还可以是终端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通过检测终端自身是否接入触摸屏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再如,还可以是终端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通过检测终端自身的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是否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当然,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的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三种,并且本实施例也不限定采用列举出的三种确定方式中的一种来判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也可以采用其中至少两种方式进行结合来判断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步骤120、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示例性地,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检测终端整机的剩余电量。判断当前的剩余电量是否足以支持终端整机完成全盘加密操作。若判断出当前的剩余电量不足以支持终端整机完成全盘加密操作,则显示插入充电器进行充电的提示。通过扫描USB接口,判断终端整机是否接入充电器。若终端整机接入充电器,则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若终端整机未接入充电器,则拦截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以待用户将终端整机接入充电器。
步骤130、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示例性地,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则拦截该启动事件,不根据该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以不开启全盘加密功能(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直至将非终端整机组装成终端整机。例如,终端自身在非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开机指令,则可能正在进行不同开机模式测试。此时,终端自身可能是以电路板外接电池的形式存在,不开启全盘加密功能,能够避免测试过程中的概率性掉电导致内置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内置数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达到在组装成整机之前,对全盘加密操作进行拦截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又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具体优化为:获取电池接入状态;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优化,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电池接入状态。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采集终端自身中与电池对应的管脚的电压,通过模数转换后输入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该电压的数值判断是否接入电池。例如,在该电压与设定外接电池电压区间匹配时,确定电池接入状态为未接入电池状态。在该电压与设定接入电池电压区间匹配时,确定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
步骤220、判断是否为外接电池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230,若否,则执行步骤250。
在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执行步骤230。在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执行步骤250。
步骤230、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步骤240、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则拦截该启动事件,不根据该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以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直至将非终端整机组装成终端整机。
步骤250、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步骤260、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则执行关于终端自身电量的判断操作,判断操作与实施例一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当终端符合判断条件时,根据检测到的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从而,根据全盘加密指令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获取电池接入状态;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达到在组装成整机之前,对全盘加密操作进行拦截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具体优化为:获取触摸屏接入状态;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优化,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获取触摸屏接入状态。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采集终端自身中与触摸屏的接入引线对应的管脚的输入电压,通过模数转换后输入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输入电压的数值判断是否接入触摸屏。例如,在输入电压与设定接入触摸屏的电压区间匹配时,确定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在输入电压与设定未接入触摸屏的电压区间匹配时,确定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
步骤320、判断是否为接入触摸屏状态,若否,则执行步骤330,若是,则执行步骤350。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执行步骤330。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执行步骤350。
步骤330、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步骤340、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则拦截该启动事件,不根据该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达到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直至将非终端整机组装成终端整机。
步骤350、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步骤360、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若检测到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则执行关于终端自身电量的判断操作,判断操作与实施例一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当终端符合判断条件时,根据检测到的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从而,根据全盘加密指令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获取触摸屏接入状态;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达到在组装成整机之前,对全盘加密操作进行拦截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中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的步骤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具体优化为: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读取所述设定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全盘加密标志;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优化,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在首次开机之前,在设定存储区域写入全盘加密标志。
其中,设定存储区域可以是终端中内置的存储器、也可以是终端固有分区中的一个裸分区,还可以是终端固有分区中一个预设分区的一段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例如,设定存储区域可以是eMMC内嵌式存储器。其中,裸分区是没有经过文件系统格式化,且不被终端操作系统通过文件系统来读取的特殊块设备文件。由应用程序负责对它进行读写操作,不经过文件系统的缓冲,I/O效率更高。
全盘加密标志是预先写入终端的设定存储区域内,用于代表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还是非终端整机形态(例如电路板)的标识符。其中,在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在非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步骤420、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读取所述设定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全盘加密标志。
步骤430、判断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是否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若否,则执行步骤440,若是,则执行步骤450。
在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执行步骤440。在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执行步骤450。
步骤440、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以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执行关于终端自身电量的判断操作,判断操作与实施例一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当终端符合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机指令触发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从而,根据全盘加密指令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步骤450、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以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不会触发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从而达到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直至将非终端整机组装成终端整机。
步骤460、在组装终端整机之前,将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更新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在产线上进行一系列测试以后,在进行组装终端整机的操作之前,非终端整机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进入设定模式,在设定模式下,更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使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更新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例如,设定模式可以是安卓系统下的恢复模式(recovery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刷入新的安卓系统,或者对已有的系统进行备份或升级,也可以在此恢复出厂设置。执行完步骤460后,返回执行步骤420。当组装成整机后,由于本步骤中对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进行了更新,若检测到开机指令,执行关于终端自身电量的判断操作,判断操作与实施例一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当终端符合判断条件时,根据所述开机指令触发全盘加密功能的启动事件,生成全盘加密指令,从而,根据全盘加密指令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这样就避免了不是整机时开机容易掉电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读取所述设定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全盘加密标志;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达到在组装成整机之前,对全盘加密操作进行拦截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形态确定模块510、加密执行模块520和加密拦截模块530。
形态确定模块510,用于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示例性地,所述存在形态是非整机形态的判定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外接电池;未接入触摸屏;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加密执行模块520,用于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加密拦截模块530,用于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形态确定模块510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通过加密执行模块520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通过加密拦截模块530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达到在组装成整机之前,对全盘加密操作进行拦截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解决测试过程中因概率性掉电使全盘加密过程中断,从而导致数据资源丢失的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终端内置资源的稳定性,无需执行文件恢复操作,提高终端的管理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形态确定模块510具体用于:
获取电池接入状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形态确定模块510具体用于:
获取触摸屏接入状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
标志写入模块,用于在首次开机之前,在设定存储区域写入全盘加密标志;其中,在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在非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装置还包括:
标志更新模块,用于在组装终端整机之前,将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更新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形态确定模块510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读取所述设定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全盘加密标志;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装置。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及数字多媒体播放器等终端,优选为智能手机。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未画出)、存储器601、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602、电路板(未画出)、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608)。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602和所述存储器6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存储器6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602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外设接口6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605、音频电路606、扬声器611、输入/输出(I/O)子系统609、触摸屏6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以及外部端口604,移动终端的上述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6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6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6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601,所述存储器601可以被CPU602、外设接口6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603,所述外设接口6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602和存储器601。
I/O子系统609,所述I/O子系统6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6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连接到外设接口603。I/O子系统6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6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6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6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6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612,所述触摸屏6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609中的显示控制器6091从触摸屏6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6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6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6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6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6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6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通话等。具体地,RF电路6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6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6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6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6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611。
扬声器6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6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608,用于为CPU6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603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上述移动终端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在形态是非整机形态的判定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外接电池;
未接入触摸屏;
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包括:
获取电池接入状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包括:
获取触摸屏接入状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首次开机之前,还包括:
在设定存储区域写入全盘加密标志;其中,在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在非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组装终端整机之前,将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更新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包括: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读取所述设定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全盘加密标志;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8.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加密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加密拦截模块,用于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在形态是非整机形态的判定条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外接电池;
未接入触摸屏;
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电池接入状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电池接入状态为非外接电池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触摸屏接入状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未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触摸屏接入状态为接入触摸屏状态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志写入模块,用于在首次开机之前,在设定存储区域写入全盘加密标志;其中,在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在非终端整机形态时,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志更新模块,用于在组装终端整机之前,将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更新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读取所述设定存储区域内的所述全盘加密标志;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非终端整机形态;
在所述全盘加密标志的取值为代表开机执行全盘加密操作的值时,确定终端自身是终端整机形态。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
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
在检测到开机指令时,确定终端自身的存在形态;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终端整机形态时,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在所述存在形态是非终端整机形态时,不执行全盘加密操作。
CN201611031513.4A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76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513.4A CN106776161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513.4A CN106776161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6161A true CN106776161A (zh) 2017-05-31
CN106776161B CN106776161B (zh) 2020-06-26

Family

ID=58971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1513.4A Active CN106776161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61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480A (zh) * 2018-04-17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67A (zh) * 2006-02-28 2007-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bios刷新升级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73597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认证的操作系统盘全盘加密方法
US9003176B1 (en) * 2014-06-03 2015-04-07 Kasepersky Lab ZAO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ull disk encryption with a check for compatibility of the boot disk
CN106095633A (zh) * 2016-06-23 2016-11-0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机柜稳定性测试中检测磁盘乱序或掉盘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867A (zh) * 2006-02-28 2007-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bios刷新升级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73597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身份认证的操作系统盘全盘加密方法
US9003176B1 (en) * 2014-06-03 2015-04-07 Kasepersky Lab ZAO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ull disk encryption with a check for compatibility of the boot disk
CN106095633A (zh) * 2016-06-23 2016-11-0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机柜稳定性测试中检测磁盘乱序或掉盘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480A (zh) * 2018-04-17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920480B (zh) * 2018-04-17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6161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20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management for a handhel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executing-in-place an application kernel from execute-in-place non-volatile memory (XIP NVM)
CN106990912B (zh) 控制sim卡和sd卡的方法以及实现该卡的电子设备
CN109508198B (zh) 应用程序安装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273160A (zh) 一种版本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47449B (zh) 系统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132401A (zh) 充电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375937A (zh) 系统升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36488B (zh) 应用启动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7770759A (zh) 蓝牙语音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861738A (zh) 应用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6528158A (zh) 挂载存储卡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66343A (zh) 移动终端中分区表的修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445994A (zh) 开机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5136A (zh) 应用程序的权限配置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077834A (zh) 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电视机以及存储介质
CN111277991B (zh) 运营商名称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6648737A (zh) 一种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2311029B (zh) 一种充电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502732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关闭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7508996A (zh) 安全定位装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91302A (zh)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776161A (zh) 一种防止掉电数据丢失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50403B (zh) 一种多开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8156310A (zh) 一种指纹处理的方法和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0250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信息写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