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5661B -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5661B
CN106775661B CN201611073408.7A CN201611073408A CN106775661B CN 106775661 B CN106775661 B CN 106775661B CN 201611073408 A CN201611073408 A CN 201611073408A CN 106775661 B CN106775661 B CN 106775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tate
notification message
defences
opera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34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5661A (zh
Inventor
王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34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5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5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5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5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这样,在锁屏状态下进行触碰操作就可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不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和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移动终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会使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常见的工作模式有离线模式、勿扰模式、普通模式等等。人们经常在睡觉的应用场景时设置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为防打扰工作模式如离线模式,起床后的然后关闭该离线模式。现有的工作模式关闭的过程需要进入工作模式关闭界面,然后点击离线模式关闭按钮,这样才将离线模式进行关闭,例如,关闭预设的离线模式,需要先进入移动终端的解锁界面,操作下拉菜单并点击离线模式虚拟按键方可进行关闭。可见,目前的技术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和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目前切换工作模式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和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关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这样,在锁屏状态下进行触碰操作就可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不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和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该步骤中,上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是用户或者系统预先设置的防止用户受到打扰的工作模式,常见的防打扰工作模式有离线模式(飞行模式)、勿扰模式、会议模式等等;上述锁屏状态可以是显示的锁屏状态或者熄屏的锁屏状态,第一触碰操作可以是点击、滑动或者按压移动终端的触控组件等操作,例如,触碰移动终端的屏幕组件、触碰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组件等等。
上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的过程可以是当移动终端在熄屏的锁屏状态下,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指纹进行解锁的操作或者当移动终端在显示的锁屏状态下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指纹进行解锁的操作。
步骤102、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时触发一个控制命令,通过这个控制命令将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关闭,例如,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的锁屏状态下用户通过指纹进行解锁时,这个时候就触发移动终端关闭离线模式;或者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显示的锁屏状态下用户滑动移动终端屏幕进行解锁时,这个时候就触发移动终端关闭离线模式,这种情形可以适用于早上起床触碰移动终端屏幕关闭闹钟的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可以任何具备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功能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这样,在锁屏状态下进行触碰操作就可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不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和便捷。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该步骤中,上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是用户或者系统预先设置的防止用户受到打扰的工作模式,常见的防打扰工作模式有离线模式(飞行模式)、勿扰模式、会议模式等等;上述锁屏状态可以是显示的锁屏状态或者熄屏的锁屏状态,第一触碰操作可以是点击、滑动或者按压移动终端的触控组件等操作,例如,触碰移动终端的屏幕组件、触碰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组件等等。
上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的过程可以是当移动终端在熄屏的锁屏状态下,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指纹进行解锁的操作或者当移动终端在显示的锁屏状态下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指纹进行解锁的操作。
步骤202、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时触发一个控制命令,通过这个控制命令将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关闭,例如,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的锁屏状态下用户通过指纹进行解锁时,这个时候就触发移动终端关闭离线模式;或者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显示的锁屏状态下用户滑动移动终端屏幕进行解锁时,这个时候就触发移动终端关闭离线模式,这种情形可以适用于早上起床触碰移动终端屏幕关闭闹钟的场景。
步骤203、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该步骤中,当关闭预设的防打扰的工作模式后进行通知消息的检测,上述通知消息可以是短信通知消息、电话通知消息、网络即时消息等等。
步骤204、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输入的第二触碰操作。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有通知消息时,这时候对移动终端的解锁状态进行判断,当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触碰操作如用户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
步骤205、若所述第二触碰操作的触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该步骤中,例如用户在浏览文章时会每隔一段时间会点击或者滑动移动终端屏幕,当检测到触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时可以表示用户一直在触碰手机,这个时候将上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显示,这样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是否输入有第一触碰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提醒状态;
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提醒状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提醒状态可以是闹钟提醒也可以是日程提醒,例如,晚上睡觉前设置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并且设置了第二天的闹钟提醒,当第二天闹钟响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用户去触碰闹钟界面的话就会将离线模式关闭,这样就可以通过触碰闹钟的动作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从而防止用户起床后长时间忘记将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而错过重要的消息。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还可以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并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未读取状态,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
该实施方式,通过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以及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即用户没有在操作移动终端屏幕时,将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及时查看处于未读取状态的消息,从而防止用户错过重要的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在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之后通过检测用户在解锁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触碰操作来判断用户是否一直在使用移动终端,若用户一直在使用移动终端对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从而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该步骤中,上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是用户或者系统预先设置的防止用户受到打扰的工作模式,常见的防打扰工作模式有离线模式(飞行模式)、勿扰模式、会议模式等等;上述锁屏状态可以是显示的锁屏状态或者熄屏的锁屏状态,第一触碰操作可以是点击、滑动或者按压移动终端的触控组件等操作,例如,触碰移动终端的屏幕组件、触碰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组件等等。
上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的过程可以是当移动终端在熄屏的锁屏状态下,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指纹进行解锁的操作或者当移动终端在显示的锁屏状态下触碰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或通过指纹进行解锁的操作。
步骤302、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时触发一个控制命令,通过这个控制命令将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关闭,例如,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的锁屏状态下用户通过指纹进行解锁时,这个时候就触发移动终端关闭离线模式;或者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显示的锁屏状态下用户滑动移动终端屏幕进行解锁时,这个时候就触发移动终端关闭离线模式,这种情形可以适用于早上起床触碰移动终端屏幕关闭闹钟的场景。
步骤303、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该步骤中,当关闭预设的防打扰的工作模式后进行通知消息的检测,上述通知消息可以是短信通知消息、电话通知消息、网络即时消息等等。
步骤304、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是否采集有人脸图像。
该步骤中,当检测到有通知消息时,控制打开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采集当前状态的图像,并根据人脸识别算法识别该图像中是否有人脸图像,如采集有人脸图像则表示用户在查看移动终端,并进行步骤305的相关操作。
步骤305、若所述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采集有人脸图像,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该步骤中,当前置摄像头采集有人脸图像时,将上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显示,这样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是否输入有第一触碰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提醒状态;
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提醒状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提醒状态可以是闹钟提醒也可以是日程提醒,例如,晚上睡觉前设置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为离线模式,并且设置了第二天的闹钟提醒,当第二天闹钟响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用户去触碰闹钟界面的话就会将离线模式关闭,这样就可以通过触碰闹钟的动作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从而防止用户起床后长时间忘记将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而错过重要的消息。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还可以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并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未读取状态,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
该实施方式,通过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以及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即用户没有在操作移动终端屏幕时,将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及时查看处于未读取状态的消息,从而防止用户错过重要的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在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之后通过检测前置摄像头是否采集有人脸图像来判断用户是否在用移动终端,若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对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从而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400包括第一检测模块401和关闭模块402;
第一检测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关闭模块402,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403,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第三检测模块404,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输入的第二触碰操作;
第一提示模块405,用于若所述第二触碰操作的触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四检测模块406,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第五检测模块407,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是否采集有人脸图像;
第二提示模块408,若所述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采集有人脸图像,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可选的,如图7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409,用于获取所述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
第三提示模块410,用于若所述通知消息为未读取状态,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六检测模块411,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提醒状态;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提醒状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移动终端400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400,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这样,在锁屏状态下进行触碰操作就可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不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和便捷。
第五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移动终端10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和用户接口1003。移动终端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0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0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05。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0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0021和应用程序10022。
其中,操作系统10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0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0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0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0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01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1中,或者由处理器1001实现。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的,在所述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还用于执行: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输入的第二触碰操作;
若所述第二触碰操作的触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可选的,在所述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还用于执行: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是否采集有人脸图像;
若所述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采集有人脸图像,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还用于执行:获取所述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未读取状态,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是否输入有第一触碰操作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还用于执行: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提醒状态;
处理器1001执行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提醒状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移动终端10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0,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这样,在锁屏状态下进行触碰操作就可以关闭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不需要进入下拉菜单界面进行操作,从而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和便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用户是否输入有第一触碰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提醒状态;
所述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提醒状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所述第一触碰操作为针对所述提醒状态进行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输入的第二触碰操作;
若所述第二触碰操作的触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是否采集有人脸图像;
若所述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采集有人脸图像,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
若所述通知消息为未读取状态,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
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
关闭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关闭所述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提醒状态;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预设防打扰工作模式时,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提醒状态,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在锁屏状态下是否有用户输入的第一触碰操作;所述第一触碰操作为针对所述提醒状态进行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输入的第二触碰操作;
第一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触碰操作的触碰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通知消息;
第五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有通知消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是否采集有人脸图像;
第二提示模块,若所述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采集有人脸图像,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静音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通知消息的读取状态;
第三提示模块,用于若所述通知消息为未读取状态,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熄屏状态时,将所述通知消息进行铃声提示。
CN201611073408.7A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75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3408.7A CN106775661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3408.7A CN106775661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661A CN106775661A (zh) 2017-05-31
CN106775661B true CN106775661B (zh) 2019-01-04

Family

ID=5890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3408.7A Active CN106775661B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5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9800B (zh) * 2017-12-13 2022-01-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防打扰模式进入方法及装置
CN110096316A (zh) * 2019-04-19 2019-08-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响铃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421A (zh) * 2012-09-17 2012-12-1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提醒方法
CN106022027A (zh) * 2016-06-28 2016-10-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7254B2 (en) * 2007-06-29 2012-02-28 Nokia Corporation Unlocking a touch scree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421A (zh) * 2012-09-17 2012-12-1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提醒方法
CN106022027A (zh) * 2016-06-28 2016-10-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5661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7038B2 (en)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locks
CN107402663B (zh) 指纹验证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EP3485392B1 (en) Image data for enhanced user interactions
EP34017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voking function in application
US9313321B2 (en) Screen unlock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6991304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50827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648382B (zh) 一种图片浏览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563933A (zh) 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580127B (zh) 一种通讯消息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50018B (zh) 锁定通知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09306A (zh) 消息阅读方法及装置
CN10655725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430276B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locks
CN106959797B (zh) 一种通知角标的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50190A (zh) 一种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
CN106775661B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4560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33180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503506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43704B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874716A (zh) 一种权限控制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8241842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874787A (zh) 一种图像查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69057A (zh) 一种取消闹钟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0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1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Patentee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Co-patentee before: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atentee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