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65437A -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65437A
CN106765437A CN201611229976.1A CN201611229976A CN106765437A CN 106765437 A CN106765437 A CN 106765437A CN 201611229976 A CN201611229976 A CN 201611229976A CN 106765437 A CN106765437 A CN 106765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ube
water
tube
heating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99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2299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65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65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65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02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e.g. by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24D3/1058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disposition of pipes and pipe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2Fluid distribution means
    • F24D2220/0207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20/00Components of centr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excluding heat sources
    • F24D2220/06Heat 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供热系统,包括主热源、供热管和并联于供热管上的换热站,主热源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供热管连接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之间,换热站的两端分别与供热管的管壁连通,主热源内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进入到供热管内,在流经换热站的位置时,进入到换热站内释放热量供用户使用,经过换热后的水再次回到供热管中最终回到主热源中进行加热后再次参与循环。该供热系统的供热网采用单管制或单双管混合,水在供热管内参与循环,只需采用换热站对供热管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再次回到供热管内即可参与供热,供热管采用单管铺设,大幅的降低了供热管网的建设资金投入。

Description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冬季的建筑供热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供热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大幅度的提高。提升供热需求就必须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伴随产生相应的污染排放。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同步提升,降低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也是我们供热行业必须要正确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对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提升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因此,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们供热行业及其它多数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现阶段,建筑供暖行业更是出现了很多节能产品和技术措施。也为我国供热领域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供热行业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受设计施工条件的影响,尤其是供热管网建设的施工条件的不确定性大,使得实际施工很难完全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质量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2.由于施工质量及设备质量以及热负荷低等多方面原因,供热系统在实际运营中很难达到或接近较经济的设计参数运行。尤其是高温水供热系统,绝大多数都是低温运行,很不经济。3.集中供热行业通用的供热方法就是以水为介质用热力管网将热源的热量输送到热用户,也就是常说的热水供热管网,但是传统的热水供热管网都是双管制,即有明确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双管制的供热网在安装时因受设计施工条件约束,大多数的管线分支处都会产生较大的设计施工难度,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供热系统采用双管供热给设计施工造成的麻烦、建设成本较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供热系统,包括主热源、供热管和并联于所述供热管上的换热站,所述主热源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所述供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之间,所述换热站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热管的管壁连通,所述换热站用于吸收所述供热管内的热量为用户使用。
其中,所述换热站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与所述供热管的管壁连通。
其中,所述换热站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第一进水管或第一回水管上。
其中,还包括并联在所述供热管上的辅助热源,所述辅助热源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所述供热管的管壁连通,用于对所述供热管内的热水进行辅助加热。
其中,所述第二进水管或第二回水管上设有辅助泵。
其中,所述供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上均设有换热站。
其中,所述第二管段包括多条并联的支供热管,所述支供热管上设有换热站。
其中,所述第三管段包括单管供热管和双管供热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水供热系统,包括主热源、供热管和设于供热管上的换热站,主热源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供热管连接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之间,换热站的两端分别与供热管的管壁连通,主热源内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进入到供热管内,在流经换热站的位置时,进入到换热站内释放热量供用户使用,经过换热后的水再次回到供热管中最终回到主热源中进行加热后再次参与循环。该供热系统的供热管网不需要采用双管覆设,水在供热管内参与循环,系统在运行时,供热管内的高温水进入换热站对低温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再次回到供热管内完成一个换热供热循环,供热管采用单管铺设,结构简单明了,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而降低了设计施工难度,大幅的降低了供热管网的建设资金投入,间接的提高了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以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安全及质量保证。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行业技术人员还可简单的发现诸如系统排气放水之类的许多其它优点,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水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换热站与供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热源循环泵;2:换热站;3:第一管段;4:第二管段;5:单管换热管;6:双管换热管;7:辅助热源;8:循环泵;9:供热管;10:第二进水管;11:第二回水管;201:换热器;202:站内循环泵;203:第一进水管;204:第一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水供热系统,包括主热源、供热管9和并联于供热管9上的换热站2,主热源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供热管9连接于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之间,换热站2的两端分别与供热管9的管壁连通,换热站2用于吸收供热管9内的热量为用户取暖使用。主热源内设有主热源循环泵1,用于将主热源内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输送到供热管9内,在流经换热站2的位置时,进入到换热站2内释放热量供用户供热使用,经过换热后的水再次回到供热管9中最终回到主热源中进行加热后再次参与循环,换热站2与供热管9之间在系统循环上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只是在系统压力上相互关联。该供热系统的供热管9为单管制,水在供热管9内参与循环,只需采用换热站2对供热管9内的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水再次回到供热管9内完成一个循环换热供热过程,供热管9采用单管铺设,大幅的降低了供热管网的建设资金投入。
进一步地,换热站2的数量为多个,换热站2包括换热器201,换热器20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203和第一回水管204与供热管9的管壁连通。第一进水管203与供热管9的连接点在第一回水管204与供热管9的连接点之前(规定供热管的水流从前至后流动),供热管9内的高温水在流经第一进水管203进入换热器201换热降温后,再经第一回水管204后返回供热管9并完成一个换热站的供热换热循环。
进一步地,换热站2还包括站内循环泵202,站内循环泵202设于第一进水管203或第一回水管204上。站内循环泵202用于对水从供热管9内进入到换热器201内换热提供动力,且每个换热站2中均设有站内循环泵202,通过控制各个站内循环泵202的频率来控制各个换热站2的换热量,各个换热站2相对独立,互不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并联在供热管9上的辅助热源7,辅助热源7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进水管10和第二回水管11与供热管9的管壁连通,用于对供热管9内的热水进行辅助加热。供热管9内水每经过一个换热站2均要释放热量,其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当供热管9因热负荷需要时,供热管9后段中水的温度有可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此时可采用辅助热源7对供热管9内的水进行加热后再参与循环,辅助热源7的连接原理与换热站2相似,所不同的是换热站2是对供热管9内水进行降温,辅助热源7是对供热管9的水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第二进水管10或第二回水管11上设有循环泵8,循环泵8对水从供热管9内进入到辅助热源7内提供循环动力,第二进水管10和第二回水管11上均设有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可以很方便的将辅助热源7并入或分离出供热管网系统,通过控制循环泵8的频率来控制辅助热源7对供热管9内的水的升温率。
进一步地,供热管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3、第二管段4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3、第二管段4和第三管段上均设有换热站2。第一管3段为单管,第二管段4包括多条并联的支供热管,各支供热管上均设有换热站2。水在流经支供热管上的换热站2时,释放热量供各个用户使用,支供热管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管段包括单管供热管5和双管供热管6,在本实施例中,单管供热管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单管供热管5分别连接于双管供热管6的两端,单管供热管5按图1所示方式分解成传统的双管供热管对所属换热站供热换热后再合并为单管供热管5,最后返回到主热源,进而完成一个热源系统水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双供热管6的设置要依据实际设计及换热参数需要来选取,目的是使系统末端各换热站都能得到一个可靠的换热温差。
使用时,首先启动主热源循环泵,热水沿着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流动,最终回到主热源内再次进行加热,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热水在供热管内流动时,每经过一个换热站,都会释放相应的热量,当供热负荷需要时,还可以启动辅助热源对供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水供热系统,包括主热源、供热管、换热站及辅助热源,供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与主热源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三管段与主热源的第一回水口连接,且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上均并联有换热站,第一管段为单管结构,第二管段包括多根并联的单管支供热管,第三管段包括单管供热管和双管供热管,在本实施例中,单管供热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单管供热管分别连接于双管供热管的两端,各个支供热管的热水汇总到单供热管中,然后进入到双供热管内利用换热站进行换热,最后在经过单供热管返回到主热源,该供热系统以单管为主,双管为辅,不仅降低全部使用双管时的施工成本,而且还由于系统及结构的简单而降低了的项目设计及施工时的难度,间接地提高了工程质量,也间接地为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条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技术结构及实施原理,而非对其实际设计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凡本领域的相关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原理及技术特征而进行的相关设计、修改设计或者按本发明中的保护权利及技术特征进行的等同替换以及施工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热源、供热管和并联于所述供热管上的换热站,所述主热源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所述供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回水口之间,所述换热站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热管的管壁连通,所述换热站用于吸收所述供热管内的热量为用户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站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回水管与所述供热管的管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站还包括站内循环泵,所述站内循环泵设于所述第一进水管或第一回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在所述供热管上的辅助热源,所述辅助热源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与所述供热管的管壁连通,用于对所述供热管内的热水进行辅助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或第二回水管上设有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上均设有换热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包括多条并联的支供热管,所述支供热管上设有换热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段包括单管供热管和双管供热管。
CN201611229976.1A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Pending CN106765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9976.1A CN106765437A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9976.1A CN106765437A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65437A true CN106765437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22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9976.1A Pending CN106765437A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654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0300A (zh) * 2018-08-13 2018-12-14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站低压放散蒸汽余热再利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72A (zh) * 1990-01-22 1991-08-07 哈尔滨汽轮机厂能源办 单管回水分支供热法
CN103994487A (zh) * 2014-05-26 2014-08-20 宋春节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104456685A (zh) * 2014-05-26 2015-03-25 宋春节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CN204739671U (zh) * 2015-05-19 2015-11-04 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单管循环供热系统
CN105674377A (zh) * 2015-11-17 2016-06-15 李微 主辅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
CN105972671A (zh) * 2016-06-24 2016-09-28 金钢热工(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管同程分布式热网系统
CN206338844U (zh) * 2016-12-27 2017-07-18 马宪文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72A (zh) * 1990-01-22 1991-08-07 哈尔滨汽轮机厂能源办 单管回水分支供热法
CN103994487A (zh) * 2014-05-26 2014-08-20 宋春节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104456685A (zh) * 2014-05-26 2015-03-25 宋春节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CN204739671U (zh) * 2015-05-19 2015-11-04 江苏首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单管循环供热系统
CN105674377A (zh) * 2015-11-17 2016-06-15 李微 主辅式多热源串联并网供热装置
CN105972671A (zh) * 2016-06-24 2016-09-28 金钢热工(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管同程分布式热网系统
CN206338844U (zh) * 2016-12-27 2017-07-18 马宪文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0300A (zh) * 2018-08-13 2018-12-14 林州凤宝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站低压放散蒸汽余热再利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2940B (zh)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及其加热方法
CN109059280A (zh) 一种热泵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36575A (zh) 间接连接换热站系统
CN109654580A (zh) 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
CN109838830A (zh) 一种天然气、热泵、电力耦合供热系统
CN206234896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壁挂炉与地暖集合供热系统
CN206338844U (zh)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CN106765437A (zh)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CN204574236U (zh) 一种带自清洗系统的二次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208536363U (zh) 一种热泵热水系统
CN209688959U (zh) 基于低压缸光轴的供热系统
CN201779771U (zh) 间接连接换热站系统
CN204902265U (zh) 零冷水自我汇兑装置及具有其的零冷水自我汇兑系统
CN207648929U (zh) 太阳能供热系统
CN204574619U (zh) 一种带辅助加热设备的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202734226U (zh) 一种新型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05690506U (zh) 壁挂炉
CN205373076U (zh) 带有非电辅助热水源的太阳能集中集热热水系统
CN111059755A (zh) 一种生活热水零冷水的燃气壁挂炉
CN206191730U (zh) 一种太阳能与燃气壁挂炉集合供热系统
CN206055943U (zh) 快速调温式电热水器
CN204665664U (zh) 一种淋浴与浴池共用的澡堂废水再利用系统
CN205748060U (zh) 一种采用废水余热的水-水换热机组
CN205208536U (zh) 全负荷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4787259U (zh) 可变流量筒型热载体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Ma Xianwen

Inventor after: Bian Zhiyong

Inventor before: Ma Xianwe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