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9060A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9060A
CN106709060A CN201710017547.6A CN201710017547A CN106709060A CN 106709060 A CN106709060 A CN 106709060A CN 201710017547 A CN201710017547 A CN 201710017547A CN 106709060 A CN106709060 A CN 106709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target data
site information
confidenc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7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9060B (zh
Inventor
程赓
刘建波
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75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9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9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9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9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9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5Synchronous repl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可包括: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共享方法,可以控制目标数据库向多个业务系统发送数据,由于数据具有单一来源,业务系统接收到的数据与目标数据库发送的数据一致,数据的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或者部门建立业务系统,并将共享数据在多个业务系统之间进行传输,从而达到数据共享交换的目的。在目前的软件构架中,例如,网状架构,对于业务系统接收到的数据,数据可能会存在多个来源,难以确认数据的来源。
可见,对于接收到的数据,数据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解决了数据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包括: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这样,可以控制目标数据库向多个业务系统发送数据,由于数据具有单一来源,业务系统接收到的数据与目标数据库发送的数据一致,数据的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责任和消费权限控制矩阵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模型实体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该步骤中,上述目标数据可以是业务系统的关键运营数据,可以是共享数据,例如,站址编码、区域、组织、铁塔种类、机房类型、铁塔原值和维护费等等。
上述第一系统可以是目标数据的提供者,可以是目标数据生产的唯一责任方和唯一维护者,也可以称为责任系统。由于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可以构建目标数据库,将共享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通过目标数据库将共享数据发送至使用系统,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可以获取目标数据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数据对象的关系,建立数据模型。可以通过建立SC(Supply-Consume,责任和消费)权限控制矩阵来确定上述目标数据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1-a所示,图1-a为SC权限控制矩阵样例,图中S代表数据的责任系统,C代表数据的消费系统,由图可以获取各运营数据对应的责任系统和消费系统,即运营数据的提供系统和使用系统。例如,维护费对应的责任系统为运维监控系统,维护费对应的消费系统为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各运营数据可以对应唯一的责任系统,使数据具有单一来源;各运营数据可以对应多个消费系统,可以提高数据共享效率。
可以通过构建数据实体关系图获取各数据对象的关系,如图1-b所示,图1-b为数据模型ER(Entity Relationship,实体-关系)图样例,由图可以获取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铁塔组织可以与多个铁塔管理区域关联;多个站址可以从属于一个铁塔管理区域,等等。可以对各数据对象类型进行定义,例如,数据类型定义、数据类型来源系统定义;可以对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义,例如,对数据对象进行实体关系定义、以资源数据模型为基础,基于关键共享数据对象抽象,采用主从表方式构建基础模型,纵表进行继承和扩展,以支撑业务发展对关键共享数据模型的扩展需要;并可以制定目标数据库的编码结构和规则,对目标数据对象类型的相关属性进行管理,包括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和精度、对应的物理实体表等等,还可以进行流程定义,创建静态业务数据等等。
在建立数据模型后,可以从第一系统获取目标数据,并添加至目标数据库。可以对异构系统中的物理表和字段语义进行转换,可以根据预设字典表的映射关系对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将映射处理后的数据添加至数据库。将数据添加至数据库后,可以将数据库中各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整合,例如,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对内容过滤以及对冗余数据进行清理,这样,可以避免各系统之间数据差异以及冗余数据的重复发送,减少资源占用。可以将数据整合后的结果进行初始化,作为数据库的初始化数据。
另外,上述第一系统可以向目标数据库提供数据,第一系统可以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负责对目标数据的更新。数据库对更新的数据进行合法性入库校验,若为合法数据则正常加入数据库,若为非法数据,则被拦截返回至对应的业务系统进行处理。
步骤S102、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该步骤中,上述第二系统可以是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也可以称为消费系统,目标数据可以对应多个使用系统。第二系统可以读取目标数据,不能更改目标数据。可以根据图1-a中SC权限控制矩阵中目标数据与第二系统的对应关系,获取与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
步骤S103、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各使用系统在与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之前,可以在目标数据库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目标数据库可以向使用系统发送目标数据。上述数据共享方法可以用于通信塔业务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共享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例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这样,可以控制目标数据库向多个业务系统发送数据,由于数据具有单一来源,数据的可靠性好,且可以向多个与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业务系统接收到的数据与目标数据库发送的数据一致,可以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共享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该步骤中,上述目标数据可以是业务系统的关键运营数据,可以是共享数据,例如,站址编码、区域、组织、铁塔种类、机房类型、铁塔原值和维护费等等。
上述第一系统可以是目标数据的提供者,可以是目标数据生产的唯一责任方和唯一维护者,也可以称为责任系统。由于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存在差异,可以构建目标数据库,将共享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通过目标数据库将共享数据发送至使用系统,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可以获取目标数据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数据对象的关系,建立数据模型。可以通过建立SC(Supply-Consume,责任和消费)权限控制矩阵来确定上述目标数据与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1-a所示,图1-a为SC权限控制矩阵样例,图中S代表数据的责任系统,C代表数据的消费系统,由图可以获取各运营数据对应的责任系统和消费系统。例如,维护费对应的责任系统为运维监控系统,维护费对应的消费系统为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各运营数据可以对应唯一的责任系统,使数据具有单一来源;各运营数据可以对应多个消费系统,可以提高数据共享效率。
可以通过构建数据实体关系图获取各数据对象的关系,如图1-b所示,图1-b为数据模型ER(Entity Relationship,实体-关系)图样例,如图1-b,由图可以获取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铁塔组织可以与多个铁塔管理区域关联,一个站址可以下挂多个合同、多个项目等等。可以对各数据对象类型进行定义,例如,数据类型定义、数据类型来源系统定义;可以对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义,例如,对数据对象进行实体关系定义、以资源数据模型为基础,基于关键共享数据对象抽象,采用主从表方式构建基础模型,纵表进行继承和扩展,以支撑业务发展对关键共享数据模型的扩展需要;并可以制定目标数据库的编码结构和规则,对目标数据对象类型的相关属性进行管理,包括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和精度、对应的物理实体表等等,还可以进行流程定义,创建静态业务数据等等。
在建立数据模型后,可以从第一系统获取目标数据,并添加至目标数据库。可以对异构系统中的物理表和字段语义进行转换,可以根据预设字典表的映射关系对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将映射处理后的数据添加至数据库。将数据添加至数据库后,可以将数据库中各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整合,例如,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对内容过滤以及对冗余数据进行清理,这样,可以避免各系统之间数据差异以及冗余数据的重复发送,减少资源占用。可以将数据整合后的结果进行初始化,作为数据库的初始化数据。
另外,上述第一系统可以向目标数据库提供数据,第一系统可以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负责对目标数据的更新。数据库对更新的数据进行合法性入库校验,若为合法数据则正常加入数据库,若为非法数据,则被拦截返回至对应的业务系统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包括:
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按照预设映射关系生成目标映射数据;
将所述目标映射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数据库。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系统可以是目标数据的生产者,可以将目标数据按照字典表的映射关系进行映射,生成目标映射数据,并将目标映射数据添加至目标数据库。对于异构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进行格式转换,使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在目标数据库中共享。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系统中的目标数据经过映射后添加至目标数据库,这样,可以消除数据间的差异,使不同系统中的数据在目标数据库中进行共享,通过数据集中,可以提供统一的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数据添加一标识,所述标识用于使所述目标数据被识别;
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包含所述标识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添加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记录。
在该步骤中,可以在目标数据添加唯一标识,使目标数据在数据库中的接收和发送状态能够被识别。在目标数据库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后,可以识别标识,从而识别目标数据,并可以在目标数据库中添加发送目标数据的发送记录,例如,添加向运维监控系统发送机房类型数据的记录。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目标数据添加标识,可以通过识别标识来识别目标数据,从而可以获取目标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明细,这样,可以实现对目标数据接收发送控制,且随时可以追溯,可以增强数据的可靠性。
步骤S202、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该步骤中,上述第二系统可以是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也可以是消费系统,目标数据可以对应多个使用系统。第二系统可以读取目标数据,不能更改目标数据。可以根据图1-a中SC权限控制矩阵中目标数据与第二系统的对应关系,获取与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
步骤S203、获取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所述可信度用于评价所述站址信息的数据质量。
该步骤中,目标数据可以包括站址信息,站址信息可以包括站的地址、编码和经纬度等等。上述可信度可以是数据质量信息,可以用于评价站址信息的数据质量。目标数据库在向第二系统发送站址信息时,可以在数据模型的站址信息表中附带站址的数据质量信息,并将数据质量信息发送给第二系统,使第二系统可以根据可信度择优选取主干开展业务。上述附带站址的数据质量信息可以通过在站址信息表中增加可信度字段来实现。例如,增加30位的可信度字段,每位包含两种取值0和1,当取值为0时可以对应位数无相关信息,当取值为1时,可以对应位数有相关信息,这样,若将站址构建树,业务构建树叶,对于业务较多的站址,可以形成枝繁叶茂的树,第二系统可以选择枝繁叶茂的树开展业务,或者根据可信度选择合适的站址开展业务,能够提高数据质量。
步骤S204、封装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该步骤中,可以将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封装,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步骤S205、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该步骤中,各使用系统在与目标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之前,可以在目标数据库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目标数据库可以向使用系统发送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库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时,同时可以向第二系统发送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使第二系统可以根据站址的可信度来选择合适的站址开展业务,数据的可靠性较好。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口权限;
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在该步骤中,第二系统可以在目标数据库进行注册,从而可以使第二系统接入目标数据库。目标数据库可以依据数据权限控制矩阵对共享数据对象采用属性级别的接口权限控制,可以获取第二系统的接口权限,按照接口权限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和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可以减少报文大小,降低网络宽带消耗。例如,若CRM系统接口权限为只接收维护费信息,则按照接口权限控制目标数据库向CRM系统发送维护费信息。
另外,若需要将同一个目标数据分发给多个系统,在单个分发结果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并行分发机制,同时向多个系统发送该目标数据,节省发送时间,提高发送效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按照第二系统的接口权限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和站址信息的可信度,这样可以减少报文大小,降低网络宽带消耗。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站址信息的下挂数据更新时,计算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并更新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更新后的数据和更新后的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上述站址信息下挂数据可以是站址信息下挂的业务数据,可以是从属于站址信息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例如,如图1-b中,站址下挂的合同、项目的数据等等。
由于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可以与站址信息下挂的业务相关,当站址信息下挂的业务越多,站址信息的可信度越高,可以根据站址信息下挂的业务情况计算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当站址信息的下挂业务的数据更新时,可以导致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发生变化,目标数据库可以重新计算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将可信度值更新。在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时,可以向第二系统发送包含更新后的站址信息的目标数据,以及更新后的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向第二系统发送更新后的数据和更新后的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可以使第二系统获取最新信息,从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站址来开展业务,数据的可靠性较好。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若检测到在预设次数内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则定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或者接收用户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在该步骤中,若检测到目标数据库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和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目标数据库可以再次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和站址信息的可信度,若发送预设次数失败时,可能是由于网络中断或者是其他故障导致,可以修改发送状态,并将发送失败的信息定时发送。也可以检测用户操作,接收用户输入的发送指令,按照发送指令将发送失败的数据再次发送。
例如,若数据库向系统发送数据失败,可以连续发送三次,若三次发送仍然失败,可以将“发送失败”的状态修改为“三次发送失败”或者“启用定时发送”等等,并将发送失败的数据再次发送。
另外,若检测到使用系统所属的计算机负载过高或者宕机时,可以更改接口,将接口切换至其他负载较低或者空闲的使用系统所属的计算机。这样,在保护计算机的同时,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发送失败的数据多次发送,可以减小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干扰,通过修改发送状态采用其他方式发送,可以规避由于特定因素造成的干扰,提高发送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共享方法,目标数据库向第二系统发送目标数据时,同时发送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使第二系统可以根据站址的可信度来选择合适的站址开展业务,能够提高数据质量,数据的可靠性较好。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共享系统300,数据共享系统300包括:第一添加模块301、第一获取模块302和第一发送模块303,其中:
第一添加模块301,用于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第一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站址信息,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所述可信度用于评价所述站址信息的数据质量;
封装模块305,用于封装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306,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口权限;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03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添加模块301包括:
获取单元3011,用于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生成单元3012,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按照预设映射关系生成目标映射数据;
添加单元3013,用于将所述目标映射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数据库。
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计算模块307,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站址信息的下挂数据更新时,计算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并更新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第二发送模块308,用于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更新后的数据和更新后的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添加模块309,用于在所述目标数据添加一标识,所述标识用于识别所述目标数据;
识别模块310,用于识别包含所述标识的所述目标数据;
第三添加模块311,用于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添加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记录。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31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第四发送模块313,用于若检测到在预设次数内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则定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或者接收用户操作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本实施例中,数据共享系统300可以应用于终端,例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数据共享系统300可以实现图1至图2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站址信息,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所述可信度用于评价所述站址信息的数据质量;
封装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口权限;
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包括:
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将所述目标数据按照预设映射关系生成目标映射数据;
将所述目标映射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数据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站址信息的下挂数据更新时,计算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并更新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更新后的数据和更新后的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数据添加一标识,所述标识用于使所述目标数据被识别;
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包含所述标识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添加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记录。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若检测到在预设次数内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则定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或者接收用户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8.一种数据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添加模块,用于将目标数据从第一系统添加至目标数据库,所述第一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生产系统;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与所述目标数据关联的第二系统,所述第二系统为所述目标数据的使用系统;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站址信息,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所述可信度用于评价所述站址信息的数据质量;
封装模块,用于封装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系统的接口权限;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数据库按照所述接口权限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系统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按照预设映射关系生成目标映射数据;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映射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数据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站址信息的下挂数据更新时,计算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并更新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更新后的数据和更新后的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数据添加一标识,所述标识用于使所述目标数据被识别;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包含所述标识的所述目标数据;
第三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添加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记录。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在预设次数内所述目标数据库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失败,则定时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或者接收用户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站址信息的可信度。
CN201710017547.6A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709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7547.6A CN106709060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7547.6A CN106709060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9060A true CN106709060A (zh) 2017-05-24
CN106709060B CN106709060B (zh) 2020-03-10

Family

ID=5890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7547.6A Active CN106709060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90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052A (zh) * 2017-07-31 2017-12-12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站址物业成本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726224A (zh) * 2019-01-03 2019-05-07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间的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终端、服务器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102A (zh) * 2001-11-19 2004-04-07 ������������ʽ���� 网关装置和网关设定工具
CN101697166A (zh) * 2009-10-28 2010-04-2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异构平台数据整合的方法
CN103699572A (zh) * 2013-11-26 2014-04-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云环境下数字媒体内容资源的集成共享方法
CN105808769A (zh) * 2016-03-21 2016-07-27 华南师范大学 面向大数据及普通数据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102A (zh) * 2001-11-19 2004-04-07 ������������ʽ���� 网关装置和网关设定工具
CN101697166A (zh) * 2009-10-28 2010-04-2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异构平台数据整合的方法
CN103699572A (zh) * 2013-11-26 2014-04-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云环境下数字媒体内容资源的集成共享方法
CN105808769A (zh) * 2016-03-21 2016-07-27 华南师范大学 面向大数据及普通数据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052A (zh) * 2017-07-31 2017-12-12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站址物业成本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9726224A (zh) * 2019-01-03 2019-05-07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间的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终端、服务器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9060B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8630B2 (en) Hierarchical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3905503B (zh) 数据存取方法、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944813A (zh) 一种实现通用适配功能的网关及方法
CN102104883B (zh) 一种m2m平台定义消息的方法、系统和m2m平台
CN107454203A (zh) 在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唯一id的方法
CN104798082A (zh) 用于提供用于数据流的隐私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8529A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933093A (zh) 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及方法
CN112995172B (zh) 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平台之间对接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7241416A (zh) 共享舱的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920111A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分布式数据共享系统
CN109447820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7939A (zh) 一种确定用户ip子网的方法和装置、一种电子设备
CN106709060A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4401187B (zh) 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28537B2 (en)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69930B (zh) 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1227327B (zh) 一种集中网管系统以及上载下级告警信息的方法
CN102034170B (zh) 基于soa的业务数据的服务封装方法及集成系统
CN103514412B (zh) 构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的方法及云服务器
CN103561113A (zh) Web Service接口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063305A (zh) 基于soa的业务数据的服务封装方法及集成系统
CN102053840A (zh) 基于soa的业务数据的服务封装方法及集成系统
US20210006639A1 (en)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service provider, service consumer and network functional entity
CN102721975A (zh) 一种大量目标标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