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8898A -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8898A
CN106708898A CN201510792332.2A CN201510792332A CN106708898A CN 106708898 A CN106708898 A CN 106708898A CN 201510792332 A CN201510792332 A CN 201510792332A CN 106708898 A CN106708898 A CN 106708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type
building
address elem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23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8898B (zh
Inventor
于光利
李新辉
杨翔
张国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 Ltd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 Ltd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 Ltd, Founder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nder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923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8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8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8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8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8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9Phrasal analysis, e.g. finite state techniques or chun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展现异构建筑物层户结构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加强人口与房屋的管理成为现今技术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道路没有命名、许多房屋没有具体的门楼牌号,导致用户对自己房屋的位置说不清,不利于邮政快递、110报警、120医疗急救等事务的开展,影响了用户的生活。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人口流动量日益增大,由此引发各类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迫切地需要政府创新管理思路。
我国实行两实管理,即实有房屋和实有人口的管理,实有人口与实有房屋的管理工作就是指对行政管辖区域内的所有房屋、建筑物,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一项工作。
为了使用户更清晰了解每个建筑物的真实结构,需使用更为直观的平面图形化展示代替存文字描述。现有系统通过表格方式展现建筑物结构,以最大结构为基础,以矩阵的方式进行展现,通过修改建筑物表格中每一层中的单元格来改变层户结构。对于规则的建筑层户结构可以大致展现,但对于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展现,现有技术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直观展现建筑物层户结构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包括: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将采集到的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信息划分到同一个集合中,对于每个集合,将集合中的地址信息分成若干个地址元素,将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归为一个子集合,根据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以及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矩阵方式为基础的展现方法不能进行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的展现的问题。
进一步地,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还包括:
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采集到的地址可能存在不规则地址,不是一种按照国家标准命名的地址,在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还需要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使得所有非结构化地址变为结构化地址,同一了地址标准,更好的为划分集合服务。
进一步地,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集合中的所有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过滤处理。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对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处理是为了防止地址元素有重叠,致使在结构模型展现时造成数据运算量大,耗时多的问题;或者当地址元素错误时,需要将错误的地址元素过滤处理,防止错误的地址元素在结构模型展现时产生错误的结构。
进一步地,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前,包括: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按照类型格式模版将所述地址元素分类,确定出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更好的将地址信息进行归类。
进一步地,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包括:
针对一个子集合,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根据层户结构模型中每个类型的极大值生成该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在一个子集合中,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利用与该极大值对应的结构模型中的值作为生成层户结构框架的基础;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使得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展现不再是以矩阵的方式为基础展现,而是以建筑物为显示载体,根据异构建筑物的层户为构建基础,更好的展现了多数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进一步地,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之前,还包括: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按照类型格式模版将所述地址元素进行数值翻译,确定出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信息,更好的将地址信息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对应的层户结构模型中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已生成的层户结构框架中对对应地址元素的层户信息进行标记操作,建立完整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装置,包括,
地址归集模块,用于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地址分析模块,用于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结构展现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将采集到的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信息划分到同一个集合中,对于每个集合,将集合中的地址信息分成若干个地址元素,将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归为一个子集合,根据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以及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矩阵方式为基础的展现方法不能进行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的展现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归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地址归集模块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采集到的地址可能存在不规则地址,不是一种按照国家标准命名的地址,在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还需要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使得所有非结构化地址变为结构化地址,同一了地址标准,更好的为划分集合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归集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集合中的所有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过滤处理。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对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处理是为了防止地址元素有重叠,致使在结构模型展现时造成数据运算量大,耗时多的问题;或者当地址元素错误时,需要将错误的地址元素过滤处理,防止错误的地址元素在结构模型展现时产生错误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分析模块,还用于: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按照类型格式模版将所述地址元素分类,确定出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更好的将地址信息进行归类。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展现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子集合,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根据层户结构模型中每个类型的极大值生成该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在一个子集合中,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利用与该极大值对应的结构模型中的值作为生成层户结构框架的基础;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使得建筑的层户结构展现不再是以矩阵的方式为基础展现,而是以建筑物为显示载体,根据建筑物的层户为构建基础,更好的展现了绝大多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分析模块,还用于: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按照类型格式模版将所述地址元素进行数值翻译,确定出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信息,更好的将地址信息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展现模块还用于: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对应的层户结构模型中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已生成的层户结构框架中对对应地址元素的层户信息进行标记操作,建立完整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址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址元素匹配及数值翻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层户结构展现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层户结构展现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包括: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将采集到的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信息划分到同一个集合中,对于每个集合,将集合中的地址信息分成若干个地址元素,将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归为一个子集合,根据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以及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矩阵方式为基础的展现方法不能进行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的展现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
S101,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
S102,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
S103,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其中,在步骤S101中,所述建筑可以包括规则建筑,也可以包括异构建筑。异构建筑指的是建筑物中单元数量、楼层数量以及每个楼层中房屋数量都不是规则的,而是存在着一些特殊性,现有的建筑物中,有些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不是均匀分配的,或者某一单元中存在跃层等建筑形态,例如某建筑物一单元共10层,每层4户,地下一层,每层三个地下室,二单元8层每层6户,且无地下空间,三单元15层,地下有三层,为停车场所,所述建筑物为异构建筑。
在步骤S101中,首先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整理出来,该地址获取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户籍系统采集户籍地址,也可以为其它方式,例如人工登记等;
地址获取方式以户籍系统采集户籍地址为例,采集到的地址中包括非结构化的地址以及结构化的地址,结构化的地址指的是按照国家规范命名的地址类型,而非结构化地址则指,因地域不同,如南北方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因各地对地址命名的规则不同,所以采集到的地址不是规范型地址,需要按照地址结构范式对非结构化的地址进行地址的结构化拆分。
例如:非结构化地址描述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XXX路14号院7号楼8门101室”。
我们通过以下结构化范式进行转换:
<结构化地址描述>::=<行政区划名称>[区域名称][点(编号)位置名称]
其中,
<行政区划名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街道级]
<区域名称>::=〈{[街路巷]|[社区、居(村)委会]|[小区]}>
<点(编号)位置名称>::=<建筑物>[单元][楼层][户室]
所以根据上述地址结构范式可以将非结构化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XXX路14号院7号楼8门101室”转换为:
<行政区划名称>::=<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区域名称>::=〈{[XXX路][14号院]}>
<点(编号)位置名称>::=<7号楼>[8单元][1层][101室]
拆分的原则是将属于同一建筑的地址划分为一个大的集合中,把结构化拆分完成后的标准地址,通过分组算法将建筑物这一级别及之前相同名称的地址元素作为大集合进行归集。
例如:1、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XXX路/14号院/7号楼/8门/101室,
2、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XXX路/14号院/7号楼/3门/205室,
3、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XXX路/14号院/8号楼/2门/704室,
4、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XXX路/15号院/7号楼/9门/803室。
其中1和2两个地址到建筑物(7号楼)之前的地址元素名称相同进行归集,3中由于建筑物级别(8号楼)名称不同,所以不归集至同一建筑集合中,4中建筑物基本之前(15号院)名称已不相同,所以也不能归集至同一建筑物集合中。
也就是说,在拆分过程中,将属于同一建筑的地址提取出来,并划分为一个大集合中,为建筑的层户结构展现提供了数据基础。
其中,在步骤S102中,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后,会产生许多大的集合,也就是说,不同建筑的地址会划分为不同集合。对于一个集合而言,将集合中得到的地址拆分为多个地址元素,例如,将得到的地址字符串拆分为单元、楼层、房屋等地址元素,将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为一个子集合中,即将属于单元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为一个子集合,将属于楼层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为一个子集合,将属于房屋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为一个子集合。
可选的,在步骤S102中,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还包括:
对所述集合中的所有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过滤处理。
采集到的地址数据中可能存在重复信息,例如房屋中有户籍三人,即有三个相同的地址信息,建立层户结构模型时,我们需要将地址元素去重,利用一个地址信息即可;并且,若采集到的地址数据存在错误,我们需要对地址元素进行过滤,保证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的准确性。
其中,在步骤S102中,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
将地址元素划分为一个子集合中,就需要确定该地址元素属于哪一种子集合,需要将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地址元素所代表的类型,也就说确定了该地址元素所属的子集合。
所述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版指的是,将地址格式统一为由地址组成规则,地址类别,单类解析集构成,其中单类解析集包含单类解析名,以B座1A03室地址为例,按照地址组成规则匹配,得到B座为单元类别,1A为层类别,03为户室类别。
其中,在步骤S102中,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之前,还包括: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如图3所示,数值格式模版根据地址格式的构成,解析出地址组成规则、地址类别及单类解析集,所述单类解析名由单类组成规则、翻译规则构成。
数值翻译规则由字符与字符对应的值组成,单类解析由单类组成规则和翻译规则构成,单类解析集是单类解析的集合,地址格式则由地址组成规则、地址类别和单类解析集构成。
举例来说,我们定义了如下内容:
1、X门X层X室|单元,层,室|R0,R0,R2
2、X座X楼X号|单元,层,室|R0,R0,R1
3、X单元X楼|单元,层|R0,R0
4、X单元X层|单元,层|R0,R0
5、X单元X室|单元,室|R0,R0
6、X单元X室|单元,层,室|R0,R1,R0
其中,以上六个个统称为地址格式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地址命名的不同增加地址格式规则。|单元,层,室|R0,R0,R2;|单元,层|R0,R0,R1等定义了处理X门X层X室,X座X楼X号,X单元X楼等这些地址的具体规则,这里R0,R0,R1表示的是单类解析集,R0就表示一个单类解析集,我们定义了如下内容:
R0=D0,D2,D1
R1=D4,D5
R2=D4,D6
R3=D7
同样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增加对于单类解析集的定义。其中R0=D0,D2,D1,逗号分隔代表了我们可以用D0,D2,D1去逐一匹配,先匹配D0,再匹配D2,如果哪个匹配上了就用哪个去解析,R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个集合。
接着我们对单类解析D进行了如下定义:
D由如下列方式组成:即显示名称的组成方式和其字符所对应的数值规则----其中N0为数字直接对应的数值,括号中的值对应后面的数值规则
例如:
D0=(\d{1,2})|N0(一个或两个数值组成)
D1=(.+)|N1(1个或多个字符组成)
D2=(\d{1,2})(.+)|N0,N1(1个或两个数字加上其他字符组成)
D3=B?(\d{1,2})|N0(开头有B或者没有B加上一个或两个数字组成)
D4=B?\d*(\d{2})|N0(开头有B或者没有B加上一个或多个数字再加上2个数字组成)
D5=B?\d*(\d{2})(.{1})|N0,N2(开头有B或者没有B加上一个或多个数字再加上2个数字再加上1个字符组成)
同样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增加对于单类解析集的定义。以上定义中,N代表了数值翻译规则,可以按如下方式对应:
N1={"一":1,"二":2,"三":3,"四":4,"五":5,"甲":"1","乙":2,"A":1,"B":2}
N2={"A":1,"B":2,"C":3,"D":4}
同样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增加对于数值翻译的定义。
以B座1A03室地址为例,按照地址组成规则匹配,与第六个地址格式规则一致,则按照第六个地址格式规则将B座1A03室拆分为B/单元/R0,1A/层/R1,03/室/R0,然后根据R0、R1的定义,对R0、R1中的单类解析规则进行轮询,根据轮询结果得到B座为单元类别,1A为层类别,03为户室类别;按照数值格式模版的匹配结果,得到B表示2,1A表示14,03表示3。步骤S103中,根据同一类型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以及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确定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即利用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例如单元,楼层等类型的地址元素,利用显示平台,调用该类型的地址元素,最终展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可选的,调用该类型的地址元素可以使用javascript语言。
其中,在步骤S103中,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包括:
针对一个子集合,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根据层户结构模型中每个类型的极大值生成该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根据子集合中地址元素的极大值,将该极大值作为在结构模型中该类型子集合的极大值,利用结构中的极大值,构建该类型的模型主体框架。每个子集合为一个类型,通过构建子集合框架,完成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构成同一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可选的,在步骤S103中,计算子集合中地址元素的极大值的方法可以为,利用该子集合中所有的地址元素经过数值格式模版匹配后,得到的地址元素值,并对这些地址元素进行排序,获得极大值。
在步骤S103中,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对应的层户结构模型中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形成的模型框架中,调用每个结合中的地址元素,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可选的,层户信息标记操作可以为,调用地址元素信息,在已生成的层户结构框架中,生成层户户室数据,例如,地址元素为2单元201室,则在2单元框架内,2楼框架内,生成201室层户结构,并在层户结构模型中标注2-1。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2中以异构建筑为例,在此进行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
采集到的地址信息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1号B座1A03室”,根据地址信息判断地址信息是否为结构化地址信息,若为非结构化地址信息,则利用中文地址模型拆分算法,将非结构的地址信息,拆分为结构化的地址模型。
中文地址模型采用分段组合的方式描述,由行政区划、区域、点(编号)位置三大类要素构成。描述使用巴科斯范式(BNF)语法,其语法规定如下:尖括号(<>)内包含的是必选项;方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选项;竖线(|)表示在其左右两边任选一项;大括号({})表示任意项的循环;::=表示“被定义为”。
<结构化地址描述>::=<行政区划名称>[区域名称][点(编号)位置名称]
其中,
<行政区划名称>::=<省级>[市级][县级][乡镇街道级]
<区域名称>::=〈{[街路巷]|[社区、居(村)委会]|[小区]}>
<点(编号)位置名称>::=<建筑物>[单元][楼层][户室]
将所述地址信息拆分为地址元素,即将“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1号B座1A03室”地址信息拆分为如图2所示,拆分结果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1号”“B座1A03室”,确定异构建筑的地址为“北京四环西路51号”的建筑。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然后将获得的地址元素进行归类,隶属于同一建筑物的地址元素为一个集合,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为一个子集合中,所述地址元素可以为单元、楼层、房屋序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利用数值格式模版及类型格式模版的匹配过程如图3所示:
数值翻译规则由字符与字符对应的值组成,单类解析由单类组成规则和翻译规则构成,单类解析集是单类解析的集合,地址格式则由地址组成规则、地址类别和单类解析集构成。
利用上述规则,我们按照匹配地址格式规则,将地址格式拆分成地址组成规则、地址类别、单类解析集三部分,然后根据单类解析集解析每个单类解析的名称,利用单类解析名称拆分成单类组成规则与翻译规则,最后完成数据翻译,并且确定了每个地址元素的对应的类型。
B座根据匹配地址格式规则解析为B/单元/R0,其中匹配地址规则由地址类别,单类解析集构成,“单元”为地址类别,“R0”为解析集的值,根据同样的原理,1A解析为1A/层/R1,03室解析为03/室/R0。根据匹配单类解析规则以及数值翻译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对“B座1A03室”的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以及地址元素对应的值。
将所采集到的地址信息逐一按上述方法处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认为“B座1A03室”为采集到的同一异构建筑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根据类型格式匹配结果和数值格式匹配结果,得出该异构建筑包含A座及B座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4层楼,每层楼有3户房屋结构,并将这些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语言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生成建筑物层户结构的框架。
最后,将所采集到的其它地址元素,例如B座1A02室、A座101室等地址元素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计算机调用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在建筑物层户结构的框架中,勾勒出层户实际结构,并标注层户实际信息,效果图如图4、图5所示。
图4表示了一种异构建筑,该建筑分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两部分,其中地上部分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中的楼层数目不一致,一单元有四层,且每层中户室数量也不同,一层有三户,二层有两户,三层有三户,四层有四户;二单元有两层,且每一层有一户;三单元有三层,一层与三层有两户,二层有一户;四单元有四层,且一层有三户,二层有两户,三层有三户,四层有一户。地下部分分为四个部分,地下一单元与地下三单元均有两层,并且每层有两个地下室;地下二单元与地下四单元都只有一层,且每层中有两个地下室。
图5表示一种异构建筑,该建筑只有地上部分,该建筑有五个单元,一单元中有四层,且每层中有三个户室;二单元有四层,一层中有三个户室,二、三、四层中有两个户室;三单元与二单元结构一致;四单元与一单元结构一致;五单元有五层,且一至五层楼中每层楼均有两个户室。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以异构建筑为例,解释说明了本发明中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流程,本发明中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常规规则建筑。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装置,该装置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通讯管理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地址归集模块601,用于将属于同一个异构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
地址分析模块602,用于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
结构展现模块603,用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归集模块601,还用于:
在所述地址归集模块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归集模块601,还用于:
对所述集合中的所有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过滤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分析模块602,还用于: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分析模块602,还用于: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展现模块603,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子集合,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根据层户结构模型中每个类型的极大值生成该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异构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展现模块603,还用于: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对应的层户结构模型中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
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
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还包括:
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集合中的所有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过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前,包括: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包括:
针对一个子集合,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
根据层户结构模型中每个类型的极大值生成该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
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之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之前,还包括: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对应的层户结构模型中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8.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址归集模块,用于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
地址分析模块,用于针对一个集合,将所述集合中每个地址分成多个地址元素,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地址元素划分到一个子集合中;
结构展现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和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归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地址归集模块将属于同一个建筑的地址划分到一个集合中之前,将采集到的非结构化地址按照地址结构范式进行结构化拆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归集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集合中的所有地址元素进行地址元素去重和/或地址元素过滤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分析模块,还用于: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类型对应的类型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展现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子集合,将该子集合中的地址元素的极大值作为与所述子集合对应的类型在层户结构模型中的极大值;
根据层户结构模型中每个类型的极大值生成该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
根据每个类型的层户结构框架组成所述建筑的层户结构模型。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分析模块,还用于:
将每一个地址元素与预先设定的不同数值对应的数值格式模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每个地址元素对应的数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展现模块还用于:
根据每个集合中的地址元素,在对应的层户结构模型中进行层户信息标记操作。
CN201510792332.2A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08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2332.2A CN106708898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2332.2A CN106708898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8898A true CN106708898A (zh) 2017-05-24
CN106708898B CN106708898B (zh) 2021-03-19

Family

ID=5893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2332.2A Active CN106708898B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88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9885A1 (ja) * 2009-02-06 2010-08-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地図情報処理装置、地図情報処理方法、地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2024024A (zh) * 2010-11-10 2011-04-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数据库的建构方法及装置
CN104200369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商品配送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41336B1 (ko) * 2015-04-01 2015-08-04 (주)스마트옵텍 능동형 영상표시 시스템.
CN104866630A (zh) * 2015-06-16 2015-08-26 吉林大学 成矿预测中gis与es自动空间建模系统及方法
CN105022748A (zh) * 2014-04-28 2015-11-04 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单地址分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9885A1 (ja) * 2009-02-06 2010-08-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地図情報処理装置、地図情報処理方法、地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2024024A (zh) * 2010-11-10 2011-04-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数据库的建构方法及装置
CN105022748A (zh) * 2014-04-28 2015-11-04 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单地址分级方法及装置
CN104200369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商品配送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41336B1 (ko) * 2015-04-01 2015-08-04 (주)스마트옵텍 능동형 영상표시 시스템.
CN104866630A (zh) * 2015-06-16 2015-08-26 吉林大学 成矿预测中gis与es自动空间建模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AJINDER PANESAR,DANIEL TOWNER,ANDREW DULLER: "Deterministic Parallel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LLEL PROGRAMMING》 *
臧英斐,王斌,瞿晓雯: "重庆市中文语义地址模型构建方法探讨", 《地理空间信息》 *
贺彪,李霖,郭仁忠,史云飞: "顾及外拓扑的异构建筑三维拓扑重建", 《武汉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8898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4622A (zh) 面向互联网的地名地址提取与标准化方法
CN104462155B (zh) 一种兴趣点父子关系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059147A (zh) 基于空间大数据进行知识挖掘的地图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0602127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才能力评价模型系统及方法
CN106934032A (zh) 一种城市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4573231A (zh) 基于bim的智慧楼宇系统和方法
CN106650161A (zh) 基于电网gis的电气单线图成图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57457A (zh) 一种基于qt的自动生成跨平台复杂流程图的系统
CN104462227A (zh) 一种图形化知识谱系自动构建方法
CN109299200A (zh) 将数据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880652A (zh) 一种家谱创建及管理方法
CN104461572B (zh) 一种需求变更波及效应分析方法
CN109815340A (zh) 一种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11522801A (zh) 分布式的数据库动态扩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78619B (zh) 数据库索引处理方法和装置
D'Amico et al. Urban resilience in the historical centres of Italian cities and towns. Strategies of preventative planning
CN103198071A (zh) 数据报表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6708898A (zh) 一种展现建筑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17065A (zh) 基于电力生产统计业务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3455551B (zh) 基于演出资源的档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60653A (zh) 一种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007998A (zh) 页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Kadekodi et al. Governance and the'Karnataka Model of Development'
CN107315674A (zh) 一种存储系统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4243201B (zh) 网络设备测试用例对应拓扑图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