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6298A -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6298A
CN106706298A CN201710018147.7A CN201710018147A CN106706298A CN 106706298 A CN106706298 A CN 106706298A CN 201710018147 A CN201710018147 A CN 201710018147A CN 106706298 A CN106706298 A CN 106706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expanded joint
expanding
expanded
swoll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81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歆
李翔
孙思聪
陆旸
王志成
葛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0181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6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6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6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定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准备胀接试件;对胀接试件进行施胀;检验胀接试件;拉脱试验;解剖检查。本发明公开的柔性静压胀接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针对Ti、Zr、Ta等特材换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接头,给出了胀接工艺评定的合格标准,并给出了胀接工艺评定规则,可为Ti、Zr、Ta等特材换热器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评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静压胀接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桥梁、船舶、航天器、核能以及承重钢结构等钢制设备的制造、安装、检修中的焊接,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参数的正确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即焊接工艺评定(Procedure qualificationrecord,简称PQR)。
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能确认为各种焊接接头编制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检验按拟订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焊制的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为正式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换热器的管子-管板焊接接头,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要求、方法等已有成熟的标准并使用多年。对于管子-管板机械胀接接头,正式胀接之前需要进行试胀,目的是验证胀管器质量、预定的管子与管孔结构合理性,检验胀接部位的外观质量及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强度,寻找合适的胀管率,以制定出满足质量要求的胀接工艺;试胀之后据情况进行密封试验、拉脱强度试验、解剖检验等工艺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正式胀接。
近些年来,Ti、Zr、Ta等特材换热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为数不少的管子-管板连接接头采用柔性静压胀接连接。由于这些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能使得胀接接头在设计制造中有着特殊的要求。以Zr换热器为例,由于其制造历史相对较短,而且Zr价格昂贵,国内外对Zr设备制造过程中关键性技术的研究远没有像对碳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设备等的研究那样充分和成熟,特别是国内在Zr设备制造技术的很多方面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对Zr等特材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的连接形式、参数选择和接头的结构完整性评价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柔性静压胀接接头,材料线胀系数差、接头形式、胀管参数、蠕变等因素对接头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的影响,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制造单位都对其缺乏了解,缺少相关数据和经验积累。因此,对Ti、Zr、Ta等特材换热器来说,当管子管板接头采用柔性静压胀接(特别是强度胀)时,仅仅采用机械胀接的试胀是不够的,有必要像做焊接工艺评定那样,对胀接接头进行胀接工艺评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采用柔性静压胀接管子管板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以为Ti、Zr、Ta等特材换热器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包括拟定胀接方法、胀接工装、胀接参数;(2)准备胀接试件:根据相关标准选择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使进行评定的模拟管板的管板孔周围要求至少要有1圈未胀的管孔,使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并对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查和记录,以及确定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和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3)对胀接试件进行施胀:按照制定的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对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进行施胀,在施胀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际胀接参数;(4)检验胀接试件:对胀接试件进行宏观检验,并进行记录;(5)拉脱试验:利用根据胀接试件而选择的专用工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对胀接试件进行拉脱试验,在拉脱试验中,使胀接用管在模拟管板壳程侧的伸出长度至少为100mm,从而得到每个胀接试件的拉脱强度;(6)解剖检查:对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沿该胀接试件的直径方向或沿两个相互垂直的半径方向剖开,检查胀接用管与管板孔的接触状况。
可选地,在胀接工艺的评定过程中,需满足以下合格标准:在步骤(4)中,胀接用管的内侧各部位应光整圆滑,内表面不得有开裂、明显的挤压伤痕;在步骤(5)中,每个胀接试件的拉脱强度均不小于标准规定值;在步骤(6)中,对于开设有胀槽的模拟管板,在胀接长度范围内,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非开槽段应贴合良好,无明显间隙;在模拟管板的管板孔胀槽的两侧槽边缘处,胀接用管的外壁与胀槽边缘应紧密接触。
可选地,在模拟管板的管板孔槽内,胀接用管在半径方向的鼓出深度为槽深的20%-80%,胀接用管的外壁面不得接触管板孔的槽底。
可选地,在步骤(2)中,使用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千分表对胀接用管的管外径和管板孔的内径进行测量,并在长度方向离胀接长度两端各四分之一处的两个截面上,各测取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值,以所测得的两个截面共四个直径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可选地,在胀接工艺的评定过程中所用的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的所有胀接试件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当需要进行加温试验时,加温和保温装置应使加温和降温速度不超过30℃/分钟;试验温度的波动不超过±5%。
可选地,在步骤(3)中,对于胀焊并用的胀接试件,在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上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进行密封焊。
可选地,所述管子和所述管板接头采用柔性静压胀接工艺进行胀接。
可选地,在评定过程中,基于以下评定规则进行评定:
当改变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材料、胀接方法、热处理工艺、胀接用管规格和胀接方式时,则需要进行重新评定;
当使用柔性胀接方法进行胀接时,当胀接压力改变超过10MPa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当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材料线胀系数差的倍数与设计温度的乘积大于100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当胀槽的宽度改变超过1mm时、胀槽的深度减少0.1mm以上时、胀槽数量改变以及胀槽之间的距离改变2mm以上,或者胀槽位置改变2mm以上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当胀接长度改变改变30mm以上时和用于施胀的胀杆直径改变2mm以上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本发明公开的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针对Ti、Zr、Ta等特材换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接头,给出了胀接工艺评定的合格标准,并给出了胀接工艺评定规则,可供Ti、Zr、Ta等特材换热器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的压脱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解剖检查中符合合格标准的宏观检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主要用于评定采用柔性静压胀接工艺进行胀接的管子和管板接头的胀接评定,尤其是由Ti、Zr、Ta等容易开裂的材料制成的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评定。
图1为本发明的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定胀接工艺指导方案
S200:准备胀接试件
S300:对胀接试件进行施胀
S400:检验胀接试件
S500:拉脱试验
S600:解剖检查
以下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100:制定胀接工艺指导方案
可根据实际经验和实际情况来制定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具体可包括拟定包含胀接方法、胀接工具(工装)、胀接参数(胀接长度、胀接压力)等的胀接工艺指导方案。
S200:准备胀接试件
根据相关标准选择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使在进行评定的模拟管板的管板孔周围要求至少有1圈未胀的管孔,使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并对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查和记录,以及确定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和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
具体地,可根据GB/T 151-2014等标准来选择胀接用管(以下简称为管子)的准备和模拟管板(以下简称为管板)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可根据实际评定的胀接材料来选择,可选择与实际材料的胀接性能相似的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胀接用管在模拟管板壳程侧的伸出长度,压脱时至少为20mm,拉脱时至少为100mm。模拟管板可以采用七孔、九孔、十七孔等模型,管板材质、厚度、钻孔直径均与实际产品一致,在进行评定的模拟管板的管板孔周围要求至少有1圈未胀的管孔。试样准备应包括对对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查和记录,以及确定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和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以模拟管板采用九孔模型为例,可使中间的三孔作为胀接试件(其中两个用于拉脱试验,一个用于解剖检查)。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预定间隙应符合有关标准如胀接工艺规程的规定,可根据经验来设置。对胀接用管的管外径和管板孔的内径的测量,须使用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千分表,并在长度方向离胀接长度两端各四分之一处的两个截面上,各测取胀接用管的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值,以所测得的两个截面共四个直径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S300:对胀接试件进行施胀
具体地,按照制定的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对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进行施胀,在施胀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际胀接参数。对于胀焊并用的胀接试件,在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上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进行密封焊。可采用液压胀管机/橡胶胀管机来对胀接试件进行胀接,可包括步骤:(1)施加预定胀接压力,使管子和管板充分贴合;(2)保持一定压力持续3-5秒;(3)释放压力至初始值。施胀过程中的实际胀接参数,如升压时间、胀接压力、保压时间等会自动保存到与液压胀管机/橡胶胀管机连接的计算机中。
S400:检验胀接试件
对胀接试件进行宏观检验,并进行记录,宏观检验结果应符合合格标准,一般包括胀接用管的内侧各部位应光整圆滑,内表面不得有开裂、明显的挤压伤痕等。
S500:拉脱试验
在实际试验中,为确保试验方便,一般只对胀接试件进行拉脱试验。可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拉脱试验。应根据胀接试件制作专用工装,可以采用拉脱式工装,采用该工装时,胀接用管的伸出模拟管板壳程侧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不过,也可以使用压脱式工装,采用该工装时,胀接用管的伸出模拟管板壳程侧的长度不得小于20mm),如图2所示。拉脱试验的合格标准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或安全技术规范(GB/T 151-2014)的要求。
S600:解剖检查
具体地,对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沿胀接试件的直径方向或沿两个相互垂直的半径方向剖开,进行胀接用管与管板孔接触状况的检查。
在工艺评定过程中,胀接工艺评定所用设备、仪表如胀管机、压力表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的所有胀接试件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当需要进行加温试验时,加温和保温装置应使加温和降温速度不超过30℃/分钟;试验温度的波动不超过±5%。同时,应由技能熟练的胀接操作人员使用胀接设备胀接试件。
在本发明中,胀接工艺评定过程中,需满足以下合格标准:在胀接试件检验中,胀接用管的内侧各部位应光整圆滑,内表面不得有开裂、明显的挤压伤痕;在拉脱试验中,每个胀接试件的拉脱强度均不小于标准规定值,例如,不少于4MPa;在解剖检查中,对于开设有胀槽的模拟管板,在胀接长度范围内,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非开槽段应贴合良好,无明显间隙;在管板孔胀槽的两侧槽边缘处,胀接用管外壁与槽边缘应紧密接触,如图3所示。此外,在胀接后,在模拟管板的管板孔槽内,胀接用管在半径方向的鼓出深度应为槽深的20%-80%,管子不得外壁面不得接触槽底。对于没有开槽的管板,通常采用焊接来保证强度。
此外,在工艺评定过程中,应对影响管子管板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的胀接因素进行考虑,这些胀接因素主要包括:
(1)管子和管板材料
管子管板材料的力学特性影响到胀接接头间的残余接触压力,从而影响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对于开槽的管孔,由于变形程度和回弹的差异,对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影响尤为明显。
对管子和管板材料进行分类,如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钽及钽合金、锆及锆合金、铌及铌合金等。因此,当管子管板材料的类别改变时,需要重新评定。
(2)胀接方法
不同的胀接方法,由于胀接机理的差异,造成胀接接头的材料应变硬化、有效胀接长度、残余接触压力的均匀性等方面大相径庭。因此,胀接方法改变时,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将有明显变化。
胀接方法分为机械滚胀、爆炸胀接、液压胀接、液袋式胀接和橡胶胀接五种。当改变胀接方法时,需要重新评定。
(3)胀接参数
不同的胀接方法有不同的胀接控制参数。例如,机械胀接主要时控制胀接力矩,通过测量计算掌管率确定胀接程度是否合适;虽然柔性胀接都是通过控制胀接压力来控制胀接程度,但液袋胀接和液压胀接(O型圈胀接)可以直接控制胀接液压力,而橡胶胀接是通过控制油缸压力,转换为橡胶的胀接压力。
对于柔性胀接,当胀接压力增加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残余接触压力的升高或降低,从而导致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产生明显变化。因此,规定当胀接压力改变超过10MPa时,需要重新评定。
(4)热处理
胀接接头经过热处理有可能导致胀紧度的减弱。经评定合格的已作热处理的胀接工艺评定,可以适用于不作热处理的胀接工艺评定。反之,则需重新评定。
(5)设计温度
当管子、管板材料的线胀系数差较大,设计温度又较高时,需要考虑由于高温下材料膨胀量的不同而导致的接头拉脱强度的下降,随着温度的增加,胀接强度呈直线下降,设计温度为根据实际使用的产品所设置的适合该产品工作的温度。对Zr/316L接头,材料的线胀系数分别为5.9和18.1,两者相差的差倍数为(18.1-5.9)/5.9=2.07,而当温度从室温10℃升高到250℃时,拉脱强度下降至原来的49.9%。如果按照拉脱强度的下降不超过10%控制,则要求材料线胀系数差的差倍数与温度(指高出常温的温度值)的乘积不大于:(2.07﹡240)/(49.9﹡10)=99.6,圆整取为100。即当管子、管板材料线胀系数差的差倍数与温度的乘积大于100时,胀接工艺需要重新评定。
(6)胀槽宽度
对于开有胀槽的管板孔,胀槽宽度直接影响胀接压力。或者说,当管子材料、规格相同,而胀槽宽度发生变化时,管子在胀槽附近的变形迥异。相同的胀接压力下,开槽宽度越大,管子变形越容易,导致密封环带接触压力增加,密封性能和拉脱强度都将增加。另一方面,管子变形越大,就越容易和槽底接触。若胀接完成后,管子外壁面仍然和槽底接触,又会反过来降低密封环带接触压力,从而影响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和拉脱强度。
因此,槽宽的影响有利有弊,当槽宽明显改变时,就需要重新考量原来的胀接工艺是否合适。故规定,胀槽宽度改变超过1mm时,需要重新评定。
(7)胀槽深度
胀槽深度不会直接影响胀接压力。但是,当槽深过浅,或者槽宽过大,管子外壁面将和槽底发生接触,又从而降低密封环带接触压力,影响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和拉脱强度。
在管桥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槽深增加不会降低胀接接头的密封性能和拉脱强度,槽深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将发生管子接触槽底的现象。故规定,胀槽深度减少0.1mm以上时,需要重新评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Ti等开裂敏感性高的材料,槽深增加时,若胀接压力控制不好,可能管子胀裂的情况。故规定,这样的材料在胀槽深度增加0.1mm以上时,也需要重新评定。
(8)胀槽数量
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以及大量工程应用的经验都表明,开槽能显著提高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因此,管孔是否开槽,管子管板接头的性能迥异。但是,对于管孔开几道槽合适,多开槽是否一定带来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的增加,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无论如何,开槽数量的变化将带来胀接接头的性能的变化,这是所有的研究者公认的。为此,规定胀槽数量改变时,需要重新评定。
(9)胀槽间距
当管孔开有多道胀槽时,若槽间距过小,各道槽的密封环带之间可能产生干涉,反而降低了胀接接头的性能;若各道槽彼此分开到一定程度,则各道槽都能够独立构建高压密封环带,相当于形成了多道密封防线。这样,胀接接头将具有更好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
当然,实际换热管在工作时,可能受到拉脱力,也有可能受到压脱力,这要视其工况而定。由于泊松效应,管孔开槽的方位不同(距离管板前端近还是距离后端近),与管子的拉压载荷进行组合,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差别也比较大。
即槽间距或胀槽位置有显著改变时,应重新考量原来的胀接工艺的适用性。故规定,当胀槽之间的距离改变2mm以上,或者胀槽位置改变2mm以上时,需要重新评定。
(10)管子规格
管子的规格直接和胀接控制参数相关,特别是采用柔性静压胀接时。为了达到相同的变形程度,管子的直径越大,壁厚越小,所需要的胀接压力也就越低。如果管子壁厚增加或直径减小后,仍采用原有的控制参数进行施胀,可能造成胀紧度不够;反之,如果管子壁厚减小或直径增加后仍采用原有的控制参数施胀,则可能造成管子外壁面接触槽底的现象(开槽管孔)。故规定,当管子规格改变时,需要重新评定。
(11)胀接长度
橡胶胀接法胀管时,橡胶将产生轴向收缩,这是橡胶胀管法本身的机理决定的。胀接长度越长,收缩量越大,这对胀接压力的分布以及预先设定的补偿量都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影响到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也就是说,当胀接长度发生明显改变时,需要重新考量原来的胀接工艺的适用性。故规定,当胀接长度改变30mm以上时,需要重新评定。对于全程胀接的情况,胀接长度是伸到管孔中的长度,对于非全程胀接的情况,胀接长度是伸到管孔中长度的一部分,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12)胀杆直径
橡胶胀接法胀管时,胀杆直径直接与胀接压力的大小相关联,同时也影响到胀接压力的均匀性和胀接长度。对于同样规格的换热管,胀杆直径越小,则橡胶体的横截面积越大,橡胶体的收缩量越小,胀接压力也越小,胀接压力的分布越均匀。
也就是说,当胀杆直径发生明显改变时,需要重新考量原来的胀接工艺的适用性。故规定,当胀杆直径改变2mm以上时,需要重新评定。
(13)胀接方式
强度胀(Heavy Expanding)和贴胀(Slight Expanding)在管孔结构、胀接压力等方面差别很大。强度胀不仅要求比贴胀高得多的胀接压力,而且一般要求管孔开槽,以增加胀接接头的拉脱强度和密封性能。故规定,当由强度胀改为贴胀,或者由贴胀改为强度胀时,需要重新评定。
影响胀接工艺的重要因素如表1所示,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要因素,则需要重新评定胀接工艺。
表1影响管子管板接头胀接工艺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在工艺评定过程中,需基于以下评定规则进行评定:
当改变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材料、胀接方法、热处理工艺、胀接用管规格和胀接方式时,则需要进行重新评定;当使用柔性胀接方法进行胀接时,当胀接压力改变超过10MPa时,则需要重新评定;当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材料线胀系数差的倍数与设计温度的乘积大于100时,则需要重新评定;当胀槽的宽度改变超过1mm时、胀槽的深度减少0.1mm以上时、胀槽数量改变以及胀槽之间的距离改变2mm以上,或者胀槽位置改变2mm以上时,则需要重新评定;当胀接长度改变30mm以上时和用于施胀的胀杆直径改变2mm以上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综上,本发明公开的柔性静压胀接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针对Ti、Zr、Ta等特材换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接头,给出了胀接工艺评定的合格标准,并给出了胀接工艺评定规则,可供Ti、Zr、Ta等特材换热器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定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包括拟定胀接方法、胀接工装、胀接参数;
(2)准备胀接试件:根据相关标准选择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使进行评定的模拟管板的管板孔周围要求至少要有1圈未胀的管孔,使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间隙为预定间隙,并对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查和记录,以及确定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和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
(3)对胀接试件进行施胀:按照制定的胀接工艺指导方案对用于拉脱试验的胀接试件进行施胀,在施胀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际胀接参数;
(4)检验胀接试件:对胀接试件进行宏观检验,并进行记录;
(5)拉脱试验:利用根据胀接试件而选择的专用工装在拉伸试验机上对胀接试件进行拉脱试验,在拉脱试验中,使胀接用管在模拟管板壳程侧的伸出长度至少为100mm,从而得到每个胀接试件的拉脱强度;
(6)解剖检查:对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沿该胀接试件的直径方向或沿两个相互垂直的半径方向剖开,检查胀接用管与管板孔的接触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胀接工艺的评定过程中,需满足以下合格标准:在步骤(4)中,胀接用管的内侧各部位应光整圆滑,内表面不得有开裂、明显的挤压伤痕;在步骤(5)中,每个胀接试件的拉脱强度均不小于标准规定值;在步骤(6)中,对于开设有胀槽的模拟管板,在胀接长度范围内,胀接用管与模拟管板的管板孔之间的非开槽段应贴合良好,无明显间隙;在模拟管板的管板孔胀槽的两侧槽边缘处,胀接用管的外壁与胀槽边缘应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管板的管板孔槽内,胀接用管在半径方向的鼓出深度为槽深的20%-80%,胀接用管的外壁面不得接触管板孔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使用精度不低于0.001mm的千分表对胀接用管的管外径和管板孔的内径进行测量,并在长度方向离胀接长度两端各四分之一处的两个截面上,各测取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值,以所测得的两个截面共四个直径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胀接工艺的评定过程中所用的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的所有胀接试件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当需要进行加温试验时,加温和保温装置应使加温和降温速度不超过30℃/分钟;试验温度的波动不超过±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于胀焊并用的胀接试件,在用于解剖检查的胀接试件上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进行密封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和所述管板接头采用柔性静压胀接工艺进行胀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评定过程中,基于以下评定规则进行评定:
当改变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材料、胀接方法、热处理工艺、胀接用管规格和胀接方式时,则需要进行重新评定;
当使用柔性胀接方法进行胀接时,当胀接压力改变超过10MPa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当胀接用管和模拟管板的材料线胀系数差的倍数与设计温度的乘积大于100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当胀槽的宽度改变超过1mm时、胀槽的深度减少0.1mm以上时、胀槽数量改变以及胀槽之间的距离改变2mm以上,或者胀槽位置改变2mm以上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当胀接长度改变改变30mm以上时和用于施胀的胀杆直径改变2mm以上时,则需要重新评定。
CN201710018147.7A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Pending CN106706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147.7A CN106706298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147.7A CN106706298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6298A true CN106706298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908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8147.7A Pending CN106706298A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62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9673A (zh) * 2022-03-15 2022-06-28 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与管板的液压胀接方法及胀接接头
CN117388071A (zh) * 2023-12-11 2024-01-12 南京麦驰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与管板柔性胀接拉脱力试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732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弾性チュ─ブの拡径方法
JP2001069632A (ja) * 1999-08-31 2001-03-16 Hitachi Cable Ltd 常温収縮型被覆材の拡径方法
CN101844183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远离管端的中间管板与管子胀接工艺
CN103752709A (zh) * 2013-03-20 2014-04-30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管子管板胀接方法
CN104897860A (zh) * 2015-06-24 2015-09-09 江苏盛信重工有限公司 新型的胀接工艺及评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7327A (ja) * 1999-03-31 2000-10-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弾性チュ─ブの拡径方法
JP2001069632A (ja) * 1999-08-31 2001-03-16 Hitachi Cable Ltd 常温収縮型被覆材の拡径方法
CN101844183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远离管端的中间管板与管子胀接工艺
CN103752709A (zh) * 2013-03-20 2014-04-30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管子管板胀接方法
CN104897860A (zh) * 2015-06-24 2015-09-09 江苏盛信重工有限公司 新型的胀接工艺及评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袁彪 等: "特材换热器胀接工艺评定研究", 《压力容器》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9673A (zh) * 2022-03-15 2022-06-28 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与管板的液压胀接方法及胀接接头
CN117388071A (zh) * 2023-12-11 2024-01-12 南京麦驰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与管板柔性胀接拉脱力试验装置
CN117388071B (zh) * 2023-12-11 2024-02-13 南京麦驰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与管板柔性胀接拉脱力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8451B (zh) 一种聚乙烯管材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的分析方法
Fraldi et al. Towards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UOE pipes under external pressure: effects of geometric imperfection and material inhomogeneity
US20150323432A1 (en) Pin loaded small one-bar specimen (OBS)
CN106706298A (zh) 一种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工艺评定方法
Papatheocharis et al. Fatigue resistance of welded steel tubular X-joints
CN106768562A (zh) 一种锅炉水冷壁残余应力评估方法
Pang et al. Assess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multi-crack propagation for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CN104897860A (zh) 新型的胀接工艺及评定方法
Fairchild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curved wide plate test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strain-based design
Vafaei et al. In-service welding of X70 steel gas pipelin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Shuaib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eat exchanger tubesheet hole enlargement
Sedmak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casing welded pipes by using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Li et al. Cracking simulation of a tubesheet under different loadings
CN102107250B (zh) Ap1000核电蒸发器管子与管板胀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9388870B (zh) 一种油气管道强力组对最小未回填长度的计算方法
Verstraete et al. Comparison of girth weld tearing resistance obtained from Curved Wide Plate and Single Edge Notch Tensile testing
Jin et al. Effects of galvanizing on residual stresses and stress concentrations in RHS X-and T-Connections
Roy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roller position on pressure tube-end fitting rolled joint performance using 3D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Horn et al. Failure prediction of curved wide plates using the strain-based failure assessment diagram with correction for constraint and notch radius
Zhao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factors affecting toughness for welded joint of low-alloy steel
Abdelgawad et al.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the ring expansion testing technique
Sanyal et al. Assessment of axial cracking of a steam generator tube
Sam et al. Fabrication feasibility studies for first wall of Indian LLCB TBM
Gattmah et al. Influencing the residual stresses in tubes drawn with a floating plug by changing tool parameters
Yong-Bo et al. Evaluation of geometrical effect on stress distribution for tubular T-joints under axial lo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