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3735B - 井口投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井口投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03735B
CN106703735B CN201611070921.0A CN201611070921A CN106703735B CN 106703735 B CN106703735 B CN 106703735B CN 201611070921 A CN201611070921 A CN 201611070921A CN 106703735 B CN106703735 B CN 106703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ody
wall
piece
pip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09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03735A (zh
Inventor
田播源
朱富林
曹建
李彪
刘卫红
陈平
王淑
庞晓坤
刘颖
陈健
姜锋
刘连玉
吴太植
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709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03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03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3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03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03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02Surface sealing or packing
    • E21B33/03Well heads; Setting-up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其上端侧面用于与热介质源相连通,其顶端用于吊装连接,其下端用于与井口相连接;设置在第一管体侧壁上的第二管体,其与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且斜向上延伸;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二管体中且能在其中沿轴向移动的移动件;设置在第二管体侧壁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三管体,其中容置有球体;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移动件至少部分地封堵第三管体,移动件对球体施加顶撑作用力以防止球体下落;当移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移动件与第三管体相错开,移动件撤去对球体的顶撑作用力。本申请的井口投球装置能够同时实现热介质导入和投球打压。

Description

井口投球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口投球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稠油的开采难度相对较大,各种用于稠油开采的井下工具通常会面临着高温(320℃以上)高压的井内环境。而在实验室中模拟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为各种井下工具提供试验手段,对其在进入现场使用前进行性能测试,可以有效地指导这些工具的设计,提高其质量,从而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率。
在高温高压模拟油井中进行性能测试的一类比较重要工具为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例如封隔器、悬挂器等。这类工具除了需要模拟井下的高温高压环境,还需要提供投球打压坐封手段。一般地,高温高压模拟油井大多采用热介质井内循环的方式,在油井内热介质循环加热达到指定温度后,再进行投球打压。这就使得高温高压模拟油井井口需要配套装置来实现高温高压热介质循环和投球打压两种功能。因此,研制能够同时实现热介质导入和投球打压两种功能的井口投球装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其能够同时实现热介质导入和投球打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侧面用于与热介质源相连通以使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用于吊装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用于与井口相连接;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且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
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上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管体中容置有球体;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沿轴向移动;
所述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至少部分地封堵所述第三管体,从而所述移动件对所述球体施加顶撑作用力以防止所述球体下落;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三管体相错开,从而所述移动件撤去对所述球体的顶撑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封堵面,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一封堵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适配;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封堵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远离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的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封堵面,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封堵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适配;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移动件包括:
止挡轴,所述止挡轴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沿轴向移动;所述止挡轴中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内螺纹;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空腔中并能在所述空腔中转动,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外;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旋合且旋合长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呈筒状的配合件,所述配合件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螺纹,所述配合件的一端顶固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套设在所述止挡轴外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且顶固所述配合件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止挡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嵌入所述导向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密封件的一端顶固在所述第二台阶上;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压紧件顶固所述密封件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第一金属包覆垫片,所述第一金属包覆垫片压设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第二金属包覆垫片,所述第二金属包覆垫片的一端顶固在所述凸起部上;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上,且顶固所述第二金属包覆垫片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其中,所述第一管段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闸阀,所述闸阀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相连接;
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闸阀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热介质源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中能设置封堵件。
优选地,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所述连接件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的流道,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螺栓穿设。
优选地,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打压接头,所述打压接头与所述第三管体相连接;所述打压接头用于与液压动力设备相连接。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井口投球装置在移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通过能与热介质源相连通第一管体可以向井中注入热介质,注入的热介质在井内循环使油井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所需温度时,使移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容置在第三管体中的球体下落,并可以依次通过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落入设置在井内的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里。随后,通过第三管体向井中打压高压介质,使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完成坐封。然后,使移动件重新处于第一工作位置,通过第一管体继续向井内打压高温高压介质,至井内温度和压力达到最终实验的要求,从而完成对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在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其它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本发明内容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口投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移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球体下落后移动件重新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凸起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部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管体1,所述第一管体1的上端用侧面于与热介质源相连通以使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一管体1中,所述第一管体1的顶端用于吊装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的下端用于与井口相连接;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1的侧壁上且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管体2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通道相连通;第三管体3,所述第三管体3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的侧壁上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管体3中容置有球体4;移动件5,所述移动件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2中沿轴向移动;所述移动件5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移动件5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5至少部分地封堵所述第三管体3,从而所述移动件5对所述球体4施加顶撑作用力以防止所述球体4下落;当所述移动件5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5与所述第三管体3相错开,从而所述移动件5撤去对所述球体4的顶撑作用力。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口投球装置在移动件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通过能与热介质源相连通第一管体1可以向井中注入热介质,注入的热介质在井内循环使油井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所需温度时,使移动件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容置在第三管体3中的球体4下落,并可以依次通过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落入设置在井内的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里。随后,通过第三管体3向井中打压高压介质,使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完成坐封。然后,使移动件5重新处于第一工作位置,通过第一管体1继续向井内打压高温高压介质,至井内温度和压力达到最终实验的要求,从而完成对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在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使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口投球装置进行实际操作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准备阶段;②热介质导入加热阶段;③投球阶段;④打压坐封阶段;⑤热介质导入再加热阶段;⑥工具性能试验阶段。具体如下:
首先,将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口投球装置吊装在井口,将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口投球装置连接后悬挂在井口,再将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井口投球装置与井口相固定。预先使移动件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将球体4放置在第三管体3中,球体4被移动件5所阻挡,如图2所示。
然后,通过第一管体1将热介质导入井中,使热介质在井内循环加热至指定温度,使移动件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如图3所示。球体4失去移动件5的阻挡和支撑作用,经第三管体3、第二管体2下落在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里。
随后,通过第三管体3向井中打压高压介质,使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完成坐封。再使移动件5重新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如图4所示。
最后,通过第一管体1向井中继续向井内打压高温高压介质,至井内温度和压力达到最终实验的要求,从而完成对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在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井口投球装置不仅可以适用于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例如封隔器、悬挂器等在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还可以适用于井下投球打压阀类工具例如井下安全阀、滑套开关等在井下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上述以井下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进行示意性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井口投球装置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1用于为热介质通入井中提供通道。为了便于第一管体1与井口平台6的连接,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1的下端;所述连接件7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部通道相连通的流道71,所述连接件7的外壁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72,所述连接部72上设置有通孔73,所述通孔73用于供螺栓8穿设。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7大致呈盘状,其可以与第一管体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例如,连接件7可以为额外设置的法兰,该作为连接件7的法兰可以通过卡箍固定在第一管体1的下端。并且,可以在两者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密封垫圈,以使供热介质流通的通道具有较佳的密封性。
或者,连接件7可以与第一管体1一体设置。即,连接件7为第一管体1的一部分。具体的,第一管体1靠近下端的侧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则该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形成连接部72,该连接部72连同第一管体1靠近下端的部分即构成所示连接件7。
连接部72上设置的通孔73可以供螺栓8穿设,从而通过螺栓8的紧固作用,将第一管体1固定设置在井口平台6上。较佳地,通孔7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73沿周向均匀设置在连接部72上,以使螺栓8能均匀地对连接部72施加紧固力,这样第一管体1可以较稳固地设置在井口平台6上。
此外,可以在连接部72和井口平台6相接触的端面上设置也有密封垫圈,以使热介质流通通道具有较佳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对通过第一管体1注入到井中的热介质进行通断控制,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可以包括:闸阀10,所述闸阀10与所述第一管体1的上端相连接;三通接头11,所述三通接头11的第一端口111与所述闸阀10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11的第二端口112用于与所述热介质源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11的第三端口113中能设置封堵件12。
在本实施方式中,闸阀10、三通接头11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三通接头11的第二端口112具体可以通过管路与热介质源相连通。热介质源可以为具有较高温度的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三通接头11的第三端口113中可以设置封堵件12,以封堵并密封三通接头11及第一管体1。进一步地,封堵件12的上端可以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纹,可以通过短节13与桥梁吊车或移动式举升装置等设备相连接,以便于本申请的井口投球装置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管体2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置移动件5,通过移动件5在第二管体2中的移动,控制球体4下落的时机,实现投球打压。
第二管体2斜向上延伸,这样,当移动件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球体4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第二管体2中,并通过与第二管体2连通的第一管体1最终进入井中。第二管体2斜向上延伸的程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方便移动件5以及其它部件(例如,后文提及的配合件17、第一固定件18、第一金属包覆垫片19、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密封件25、第二固定件26、压紧件27等)的安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体2可以包括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其中,所述第一管段2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管段22与所述第一管段2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管段21可以焊接或螺纹连接在第一管体1的侧壁上以实现两者的固定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可以通过相适配的内外螺纹的旋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管段21靠近上端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211,第二管段22靠近下端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222,在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22上分别设置有对应连通的螺孔,并在对应连通的螺孔中设置螺钉,从而实现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螺钉的紧固性,可以在螺钉上套设弹簧垫圈。
此外,为了使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相连通的内部通道具有较佳的密封性,可以在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22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管体3向上延伸可以为,第三管体3平行第一管体1向上延伸;或者,第三管体3斜向上延伸(例如,在图1中,第三管体3可以向左上或向右上延伸)。
通过第三管体3向井中投入球体4,当球体4落在井下的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里后,需要向井中继续打压高压介质,以使井下的投球打压坐封类工具完成坐封。因此,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可以包括:打压接头15,所述打压接头15与所述第三管体3相连接;所述打压接头15用于与液压动力设备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压接头15用于第三管体3与液压动力设备的连接。打压接头15具体可以通过管路与液压动力设备相连接,液压动力设备可以为电动试压泵等能够为介质增压的设备。
由上文描述可知,在热介质导入加热阶段,移动件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此时,为了使热介质能够通过第一管体1完全被导入井中,尽量避免通过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发生热量溢失,以提高热介质的利用效率,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件5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中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封堵面501,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面201,所述第一封堵面501与所述第一密封面201相适配;如图2所示,当所述移动件5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封堵面501与所述第一密封面201相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件5位于第二管体2中的端部可以呈锥形以形成第一封堵面501,第二管体2的内壁相对应地呈圆弧面以形成第一密封面201。这样,当第一封堵面501与述第一密封面201相贴合时,两个面之间可以形成密封接触。如此,当移动件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管体1中的热介质的热能将较少或不会从第二管体2或第三管体3发生溢失,从而可以提高热介质的利用效率。
当在投球阶段,移动件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同样的,为了尽量避免热介质通过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发生热量溢失,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件5远离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中的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封堵面502,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面202,所述第二封堵面502与所述第二密封面202相适配;如图3所示,当所述移动件5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面502与所述第二密封面202相贴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封堵面502和第二密封面202的形成方式可参照上文对第一封堵面501和第一密封面2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移动件5可以在第二管体2中实现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如下:所述移动件5包括:止挡轴51,所述止挡轴51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2中沿轴向移动;所述止挡轴51中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空腔511,所述空腔511中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52,所述调节杆52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空腔511中并能在所述空腔511中转动,所述调节杆5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外;所述调节杆52位于所述空腔51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旋合且旋合长度可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止挡轴51的空腔511中和调节杆52位于空腔511内的侧壁上设置相适配的内外螺纹,调节杆52的转动使得内外螺纹的旋合长度发生变化,如此,实现止挡轴51在第二管体2中沿轴向移动。特别地,相较于普通螺纹,梯形螺纹具有强度高、抗粘扣性好,螺距大、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腔511的内壁上设置的内螺纹和调节杆52的侧壁上设置的外螺纹优选为梯形螺纹。
较佳地,为了方便操作和施力,调节杆52位于第二管体2外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手柄16。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腔511沿轴向具有一定的深度,以便为调节杆52的伸入提供余量,实现止挡轴51的移动。空腔511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腔511中设置有内螺纹的方式可以为空腔511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空腔511的深度;或者,也可以为空腔511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凸起,该凸起的长度小于空腔511的深度,在该凸起上上设置有内螺纹。
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空腔511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有第一台阶5111;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可以包括:呈筒状的配合件17,所述配合件17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螺纹,所述配合件17的一端顶固在所述第一台阶5111上;套设在所述止挡轴51外的第一固定件18,所述第一固定件18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511的内壁上,且顶固所述配合件17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18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空腔511的内壁上,这样实现可拆卸连接。在装配时,首先将配合件17置入空腔511中,并使其端部顶固在第一台阶5111上,随后再将第一固定件18旋入空腔511中。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止挡轴51在第二管体2中移动时发生转动,可以沿周向对止挡轴51进行限位。具体的,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23,所述止挡轴51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键14,所述导向键14嵌入所述导向槽23中。通过导向槽23和导向键14的配合作用,可以对止挡轴51沿周向进行限定,较佳地防止其在第二管体2中移动时发生转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避免热介质在热介质导入加热阶段和投球阶段通过第二管体2和第三管体3发生热量溢失,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有第二台阶24;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可以包括:套设在所述调节杆52外的密封件25,所述密封件25的外壁与所述空腔51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密封件25的一端顶固在所述第二台阶24上;套设在所述调节杆52外的压紧件27,所述压紧件27与所述空腔51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压紧件27顶固所述密封件25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件25优选为石墨密封环,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另一方面,石墨材料具有较佳的润滑作用,从而可以减小调节杆52转动的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紧件27优选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空腔511连接,这样可方便装配。
此外,第二台阶24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中也可以设置有密封环,以此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52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521;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可以包括:套设在所述调节杆52外的第一金属包覆垫片19,所述第一金属包覆垫片19压设在所述凸起部521与所述第二台阶24之间;套设在所述调节杆52外的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所述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的一端顶固在所述凸起部521上;第二固定件26,所述第二固定件2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的内壁上,且顶固所述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部521优选与调节杆52一体设置。具体的,调节杆52在外螺纹退刀槽处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凸起部521。当然,凸起部521也可以为额外设置的部件,例如,凸起部521可以为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在调节杆52外壁上的、外径尺寸比调节杆52大的圆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包覆垫片19和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呈圆环形,其可以为内部用非金属材料,外部用特定的冷作工艺包覆金属薄板的复合型垫片。具体的,举例为,第一金属包覆垫片19和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可以由碳钢、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包覆膨胀石墨、无石棉板、聚四氟乙烯、陶瓷纤维等填充物组成。其中,填充物不仅可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起到较佳的密封作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缓冲调节干52的轴向载荷。用于包覆填充物的金属不仅可以支撑和保护填充物的作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耐磨损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26优选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空腔511的内壁上,这样实现可拆卸连接。在装配时,首先将第二金属包覆垫片20套设在调节杆52上,并使其端部顶固在第二台阶24上,随后再将第二固定件26旋入空腔511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

1.一种井口投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侧面用于与热介质源相连通以使热介质进入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用于吊装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用于与井口相连接;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且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
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上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三管体中容置有球体;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沿轴向移动;
所述移动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至少部分地封堵所述第三管体,从而所述移动件对所述球体施加顶撑作用力以防止所述球体下落;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三管体相错开,从而所述移动件撤去对所述球体的顶撑作用力;
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封堵面,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一封堵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适配;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封堵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相贴合;
所述移动件远离其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中的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封堵面,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封堵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适配;当所述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相贴合;
所述移动件包括:
止挡轴,所述止挡轴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能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沿轴向移动;所述止挡轴中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内螺纹;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空腔中并能在所述空腔中转动,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外;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旋合且旋合长度可调;
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止挡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嵌入所述导向槽中;
所述空腔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呈筒状的配合件,所述配合件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螺纹,所述配合件的一端顶固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套设在所述止挡轴外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且顶固所述配合件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向内颈缩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密封件的一端顶固在所述第二台阶上;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压紧件顶固所述密封件的另一端;
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第一金属包覆垫片,所述第一金属包覆垫片压设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的第二金属包覆垫片,所述第二金属包覆垫片的一端顶固在所述凸起部上;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上,且顶固所述第二金属包覆垫片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其中,所述第一管段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可拆卸连接;
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
闸阀,所述闸阀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相连接;
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闸阀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热介质源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中能设置封堵件;
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所述连接件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通道相连通的流道,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螺栓穿设;
所述井口投球装置还包括:打压接头,所述打压接头与所述第三管体相连接;所述打压接头用于与液压动力设备相连接。
CN201611070921.0A 2016-11-28 2016-11-28 井口投球装置 Active CN106703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0921.0A CN106703735B (zh) 2016-11-28 2016-11-28 井口投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0921.0A CN106703735B (zh) 2016-11-28 2016-11-28 井口投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3735A CN106703735A (zh) 2017-05-24
CN106703735B true CN106703735B (zh) 2020-01-07

Family

ID=58935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0921.0A Active CN106703735B (zh) 2016-11-28 2016-11-28 井口投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037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562B (zh) * 2018-03-16 2020-04-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井口压力转换及密封的装置
CN111577233B (zh) * 2020-05-28 2022-03-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自动连续投放压裂球的装置及方法
CN112302573A (zh) * 2020-12-01 2021-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和投球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9259A (en) * 1986-11-03 1989-12-26 Special Projects Manufacturing Inc.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balls into a well
US5095988A (en) * 1989-11-15 1992-03-17 Bode Robert E Plug inj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223587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Isolation Equipment Services Inc. Ball injecting apparatus for wellbore operations
CN101899968A (zh) * 2008-12-15 2010-12-01 韦尔Spm公司 改进的投球器
CN202039830U (zh) * 2011-04-20 2011-11-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化压裂井口用投球装置
CN102644455B (zh) * 2012-04-27 2015-07-22 宝鸡市赛孚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液控旋转式投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03735A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6699B2 (en) Dissolvable, variable-diameter metal sealing and fracturing bridge plug
CN106703735B (zh) 井口投球装置
US11639761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US20150323109A1 (en) Drill Pipe Connector and Method
CN106639905A (zh) 异径连续油管对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和异径油管安装方法
CN109870349B (zh) 一种高温高压水压致裂夹持器及其试验方法
US6824171B2 (en) Riser connector
US20160281446A1 (en) Pipe drive sealing system and method
BR122013000180B1 (pt) aparelho para poço
CN104775760A (zh) 一种多液缸驱动式顶驱套管送入工具
CN109779566A (zh) 一种可钻分级箍
CN206468306U (zh) 异径连续油管对接装置
CN210068071U (zh) 一种可钻分级箍
CN109736738A (zh) 稠油热采井液压驱动单控防井涌装置
CN206554903U (zh) 热采井套管热应力补偿器
CN104963640A (zh) 水平井连续油管锁定式液力送钻及报警系统
CN105735945A (zh) 抽油装置
CN113090224B (zh) 一种固井用引鞋以及膨胀悬挂固井管柱
CN203879448U (zh) 一种注co2井用套管保护注气封隔器
US20150267512A1 (en) Expandable tubular with integral centralizers
CN110905428A (zh) 一种复合超膨胀固井尾管悬挂器
CN215907778U (zh) 一种用于油管桥塞的液压丢手接头
CN210033344U (zh) 一种液控型井下丢手装置
RU2616647C1 (ru) Герметизатор ведущей трубы на устье скважины с восприятием реактивного момента от вращения турбобура
CN112377107B (zh) 一种旋转注入一体化下套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