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8802A -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8802A
CN106688802A CN201710054684.7A CN201710054684A CN106688802A CN 106688802 A CN106688802 A CN 106688802A CN 201710054684 A CN201710054684 A CN 201710054684A CN 106688802 A CN106688802 A CN 10668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juvenation
shade tree
soil
suppor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46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学文
王静
聂亚芳
刘忠海
孔爱辉
高发明
周志文
赵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en Garden Landsca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en Garden Landsca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en Garden Landsca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en Garden Landsca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46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8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8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复壮穴;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5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草炭10‑15份、腐熟园林废弃物35‑45份、珍珠岩5‑10份、缓释肥8‑12份和菌根菌0.1‑0.14份。本发明方法通过给行道树提供质地疏松、养分充足、肥效持久、持水性强及透气性良好的复壮土,为植物根系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有效缓解外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树势,树冠圆满,枝繁叶茂。

Description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苗木复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行道树土壤长期受汽车尾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各种因素的污染,北方城市冬季雪后大量使用含盐量高的融雪剂造成土壤严重污染,一些环卫工人把大量含有融雪剂的雪对方在树堰内,雪水融化后致使树木生长的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土壤溶液渗透势降低,植物处于生理干旱状态,抑制植物生长;另外,随着树木逐渐长大,树堰相对窄小,树池也难以满足树木根系生长需要;为了城市环境的整洁,落叶、残枝被扫除,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且常年受行人踩踏和道路铺装材料的积压,导致土壤密实、土壤高度盐化等问题,表现为根系生长受阻、返青发芽时间较晚、树叶黄花焦化,严重时整枝或整株枯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通过给行道树提供质地疏松、养分充足、肥效持久、持水性强及透气性良好的复壮土及营养土,通过铺设两层架体,为植物根系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有效缓解外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树势,树冠圆满,枝繁叶茂。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4-6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60-8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5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0-15份、腐熟园林废弃物35-45份、珍珠岩5-10份、缓释肥8-12份和菌根菌0.1-0.14份。
优选的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挖松土穴:将所述复壮穴和行道树茎部之间的原土壤去除20-30cm,以不伤及树根为准;
步骤四、在松土穴的底部铺设一层3-5cm的修剪行道树后的枝条;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枝条层上盖设第一层的架体,在第一层的架体上覆盖10-15cm的营养土;
步骤六、在营养土层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贝壳粉和砂土按体积比为2-3:1制备的混合物;
步骤七、在所述步骤六的混合物上盖设第二层的架体,在第二层的架体上铺设原土壤与营养土按6-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土层至与地面平齐并压实;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0.3份、胶质芽孢杆菌0.1-0.2份、行道树落叶30-35份、甘蔗秸秆碎屑10-15份和磷酸氢二钾3-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20天;
所述架体包括:环形支撑面,其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连接的支撑面,其中,任一个支撑面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多个肋管,其呈辐射状排布在两个半圆环形管体之间,且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管壁上;多个第二通孔,其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上端面上,且多个第二通孔内插设有上端延伸至与地面平齐的树枝;多个支腿,其竖直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多个支腿的长度为4-6cm;垫片,其水平设置在多个支腿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相邻两个肋管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cm。
优选的是,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草炭10份、腐熟园林废弃物40份、珍珠岩5份、缓释肥10份和菌根菌0.14份。
优选的是,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1份、行道树落叶30份、甘蔗秸秆碎屑10份和磷酸氢二钾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天。
优选的是,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管内直径为4-6mm。
优选的是,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大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且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的差值为15-30cm;
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大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且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的差值为25-35cm。
优选的是,多个第一通孔的孔径为2-6mm。
优选的是,多个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0-20mm。
优选的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八、每隔15-20天,在自多个第二通孔内延伸至与地面的树枝的上端周围浇灌一次营养水,连续浇灌4-6次,每棵行道树每次的营养水的浇灌量为3-5L,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水由以下组分制成:
鸡粪12-16份、牛粪5-10份、行道树落叶50-70份、行道树树枝碎屑40-60份和水80-100份;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合后密封发酵至少20天。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复壮穴中回填应用合适比例添加草炭、腐熟园林废弃物、珍珠岩、缓释肥和菌根菌的复壮土,质地疏松、养分充足、肥效持久、持水性强及透气性良好,能够刺激行道树的根部向外延伸生长;
在更换营养土过程中,同时逐层铺设枝条、贝壳和营养土,不仅起到了给树木根部了松土和透气的目的,还能达到给根部提供充足养分和肥效持久的作用;
架体的铺设给根部土壤提供一定的硬性支撑,避免靠近树木根部的土壤过硬,板结;同时还能通过多个第一贯通孔保持土壤内的通气量;
复壮土、营养土、架体、贝壳和树枝的铺设相辅相成,为植物根系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有效缓解外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树势,树冠圆满,枝繁叶茂。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航道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层架体叠加设置在树根的周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4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6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0份、腐熟园林废弃物35份、珍珠岩5份、缓释肥8份和菌根菌0.1份。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
对照组: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
结果:2个月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6%;
树堰边缘与树径之间的土壤深度为20-40cm处,实验组根系增加到70-80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多,占测量根系的45.09%,黑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明显增强,根茎级较大;
对照组根系为30-40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少,占测量根系的23.09%,根茎级较小。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6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8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5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5份、腐熟园林废弃物45份、珍珠岩10份、缓释肥12份和菌根菌0.14份。
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60天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6%;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
对照组: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
结果:2个月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4%;
树堰边缘与树径之间的土壤深度为20-40cm处,实验组根系增加到65-74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多,占测量根系的43.09%,黑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明显增强,根茎级较大;
对照组根系为30-40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少,占测量根系的21.8%,根茎级较小。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5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7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0份、腐熟园林废弃物40份、珍珠岩5份、缓释肥10份和菌根菌0.14份;
步骤三,挖松土穴:将所述复壮穴和行道树茎部之间的原土壤去除20cm,以不伤及树根为准;
步骤四、在松土穴的底部铺设一层4cm的修剪行道树后的枝条;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枝条层上盖设第一层的架体,在第一层的架体上覆盖10cm的营养土;
步骤六、在营养土层上铺设厚度为2cm的贝壳粉和砂土按体积比为3:1制备的混合物;
步骤七、在所述步骤六的混合物上盖设第二层的架体,在第二层的架体上铺设原土壤与营养土按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土层至与地面平齐并压实;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1份、行道树落叶35份、甘蔗秸秆碎屑15份和磷酸氢二钾4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天;
所述架体包括:环形支撑面,其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连接的支撑面,其中,任一个支撑面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多个肋管,其呈辐射状排布在两个半圆环形管体之间,且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管壁上;多个第二通孔,其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上端面上,且多个第二通孔内插设有上端延伸至与地面平齐的树枝;多个支腿,其竖直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多个支腿的长度为5cm;垫片,其水平设置在多个支腿的下端面上。
所述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之间的距离为20cm,相邻两个肋管之间的距离为30cm。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管内直径为5mm。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大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且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的差值为30cm;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大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且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的差值为25cm。多个第一通孔的孔径为4mm。多个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5mm。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
对照组: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
结果:2个月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6.3%;
树堰边缘与树径之间的土壤深度为20-40cm处,实验组根系增加到77-86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多,占测量根系的48.03%,黑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明显增强,根茎级较大;
对照组根系为30-40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少,占测量根系的21.3%,根茎级较小。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6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8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5份、腐熟园林废弃物45份、珍珠岩5份、缓释肥12份和菌根菌0.1份;
步骤三,挖松土穴:将所述复壮穴和行道树茎部之间的原土壤去除30cm,以不伤及树根为准;
步骤四、在松土穴的底部铺设一层5cm的修剪行道树后的枝条;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枝条层上盖设第一层的架体,在第一层的架体上覆盖14cm的营养土;
步骤六、在营养土层上铺设厚度为3cm的贝壳粉和砂土按体积比为3:1制备的混合物;
步骤七、在所述步骤六的混合物上盖设第二层的架体,在第二层的架体上铺设原土壤与营养土按6-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土层至与地面平齐并压实;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2份、行道树落叶35份、甘蔗秸秆碎屑15份和磷酸氢二钾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20天;
所述架体包括:环形支撑面,其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连接的支撑面,其中,任一个支撑面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多个肋管,其呈辐射状排布在两个半圆环形管体之间,且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管壁上;多个第二通孔,其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上端面上,且多个第二通孔内插设有上端延伸至与地面平齐的树枝;多个支腿,其竖直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多个支腿的长度为4-6cm;垫片,其水平设置在多个支腿的下端面上。
其中,所述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之间的距离为15cm,相邻两个肋管之间的距离为20cm;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管内直径为4mm;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大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且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的差值为20cm;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大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且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的差值为25cm;多个第一通孔的孔径为2mm;多个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0mm。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
对照组: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
结果:2个月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4%;
树堰边缘与树径之间的土壤深度为20-40cm处,实验组根系增加到75-87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多,占测量根系的47.09%,黑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明显增强,根茎级较大;
对照组根系为32-41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少,占测量根系的20.3%,根茎级较小。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4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8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5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0份、腐熟园林废弃物35份、珍珠岩10份、缓释肥8份和菌根菌0.1份。
步骤三,挖松土穴:将所述复壮穴和行道树茎部之间的原土壤去除25cm,以不伤及树根为准;
步骤四、在松土穴的底部铺设一层5cm的修剪行道树后的枝条;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枝条层上盖设第一层的架体,在第一层的架体上覆盖15cm的营养土;
步骤六、在营养土层上铺设厚度为3cm的贝壳粉和砂土按体积比为3:1制备的混合物;
步骤七、在所述步骤六的混合物上盖设第二层的架体,在第二层的架体上铺设原土壤与营养土按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土层至与地面平齐并压实;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1份、行道树落叶30份、甘蔗秸秆碎屑15份和磷酸氢二钾3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20天;
步骤八、每隔20天,在自多个第二通孔内延伸至与地面的树枝的上端周围浇灌一次营养水,连续浇灌6次,每棵行道树每次的营养水的浇灌量为5L,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水由以下组分制成:
鸡粪16份、牛粪10份、行道树落叶70份、行道树树枝碎屑60份和水100份;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合后密封发酵20天;
如图2所示,所述架体包括:环形支撑面,其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连接的支撑面,其中,任一个支撑面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多个肋管,其呈辐射状排布在两个半圆环形管体之间,且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管壁上;多个第二通孔,其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上端面上,且多个第二通孔内插设有上端延伸至与地面平齐的树枝;多个支腿,其竖直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多个支腿的长度为6cm;垫片,其水平设置在多个支腿的下端面上。
所述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之间的距离为20cm,相邻两个肋管之间的距离为30cm。
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草炭30份、腐熟园林废弃物18份、珍珠岩10份、缓释肥15份和菌根菌0.14份。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1份、行道树落叶30份、甘蔗秸秆碎屑10份和磷酸氢二钾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天。
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管内直径为6mm。
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大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且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的差值为30cm;
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大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且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的差值为35cm。
多个第一通孔的孔径为6mm。
多个第二通孔的孔径为20mm。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
对照组: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
结果:2个月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4%;
树堰边缘与树径之间的土壤深度为20-40cm处,实验组根系增加到89-97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多,占测量根系的53.09%,黑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明显增强,根茎级较大;
对照组根系为28-37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少,占测量根系的20.4%,根茎级较小。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辅助修剪病死枝条以及修整树冠树形,避免树冠向一侧偏颇过大,给树杆过大压力,避免树枝承重过大造成折断,修剪下的枝条可用于上述航道行道树的苗木复壮。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6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6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草炭12份、腐熟园林废弃物42份、珍珠岩8份、缓释肥10份和菌根菌0.1份;
步骤三,挖松土穴:将所述复壮穴和行道树茎部之间的原土壤去除30cm,以不伤及树根为准;
步骤四、在松土穴的底部铺设一层3cm的修剪行道树后的枝条;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枝条层上盖设第一层的架体,在第一层的架体上覆盖20cm的营养土;如图2所示,第一层的架体的两个半圆环形支撑面相互叩设后分布在落叶树的树干200周围;
步骤六、在营养土层上铺设厚度为2cm的贝壳粉和砂土按体积比为2:1制备的混合物;
步骤七、在所述步骤六的混合物上盖设第二层的架体,在第二层的架体上铺设原土壤与营养土按6: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土层至与地面平齐并压实;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1份、行道树落叶30份、甘蔗秸秆碎屑10份和磷酸氢二钾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天;
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20天;
步骤八、每隔15天,在自多个第二通孔内延伸至与地面的树枝的上端周围浇灌一次营养水,连续浇灌4次,每棵行道树每次的营养水的浇灌量为3L,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水由以下组分制成:
鸡粪12份、牛粪5份、行道树落叶50份、行道树树枝碎屑40份和水80份;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合后密封发酵30天;
其中,所述架体包括:环形支撑面,其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连接的支撑面,其中,任一个支撑面100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101、102;多个肋管103,其呈辐射状排布在两个半圆环形管体之间,且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管壁上;多个第二通孔,其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上端面上,且多个第二通孔内插设有上端延伸至与地面平齐的树枝106;多个支腿104,其竖直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多个支腿的长度为4cm;垫片105,其水平设置在多个支腿的下端面上。
所述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之间的距离为10cm,相邻两个肋管之间的距离为20cm。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管内直径为4mm。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大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且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的差值为20cm;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大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且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的差值为25cm。多个第一通孔的孔径为2mm。多个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0mm。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对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进行复壮处理;
对照组:行道另一侧的20棵行道树不做处理;
结果:2个月后,行道一侧的20棵行道树枝条繁茂度明显好于另一侧,坏死枝条率降低4%;
树堰边缘与树径之间的土壤深度为20-40cm处,实验组根系增加到65-74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多,占测量根系的43.09%,黑松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明显增强,根茎级较大;
对照组根系为30-40根,毛细根(根直径0.1-0.2mm)较少,占测量根系的21.8%,根茎级较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挖复壮穴:在树堰边缘的外侧挖4-6个复壮穴,所述复壮穴的尺寸为:50cm×80cm×(60-80)cm;
步骤二、回填复壮土:行道树复壮基质和原土壤按照体积比1:4-5的比例混合均匀,回填,压实即可;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草炭10-15份、腐熟园林废弃物35-45份、珍珠岩5-10份、缓释肥8-12份和菌根菌0.1-0.1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挖松土穴:将所述复壮穴和行道树茎部之间的原土壤去除20-30cm,以不伤及树根为准;
步骤四、在松土穴的底部铺设一层3-5cm的修剪行道树后的枝条;
步骤五、在步骤四的枝条层上盖设第一层的架体,在第一层的架体上覆盖10-15cm的营养土;
步骤六、在营养土层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贝壳粉和砂土按体积比为2-3:1制备的混合物;
步骤七、在所述步骤六的混合物上盖设第二层的架体,在第二层的架体上铺设原土壤与营养土按6-7:3的比例制备的混合土层至与地面平齐并压实;
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0.3份、胶质芽孢杆菌0.1-0.2份、行道树落叶30-35份、甘蔗秸秆碎屑10-15份和磷酸氢二钾3-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20天;
所述架体包括:环形支撑面,其包括两个可拆卸的连接的支撑面,其中,任一个支撑面包括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多个肋管,其呈辐射状排布在两个半圆环形管体之间,且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内腔相互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其均匀分散开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管壁上;多个第二通孔,其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和多个肋管的上端面上,且多个第二通孔内插设有上端延伸至与地面平齐的树枝;多个支腿,其竖直设置在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下端面上,所述多个支腿的长度为4-6cm;垫片,其水平设置在多个支腿的下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cm,相邻两个肋管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行道树复壮基质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草炭10份、腐熟园林废弃物40份、珍珠岩5份、缓释肥10份和菌根菌0.14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而成:侧孢芽孢杆菌0.2份、胶质芽孢杆菌0.1份、行道树落叶30份、甘蔗秸秆碎屑10份和磷酸氢二钾5份,其中,所述行道树落叶和甘蔗秸秆碎屑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后腐熟发酵15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套设的半圆环形管体的管内直径为4-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大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且第一层的架体的外径与第二层的架体的外径的差值为15-30cm;
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大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且第一层架体和第二层架体的内径与航道行道树的直径的差值为25-35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通孔的孔径为2-6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0-20mm。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八、每隔15-20天,在自多个第二通孔内延伸至与地面的树枝的上端周围浇灌一次营养水,连续浇灌4-6次,每棵行道树每次的营养水的浇灌量为3-5L,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营养水由以下组分制成:
鸡粪12-16份、牛粪5-10份、行道树落叶50-70份、行道树树枝碎屑40-60份和水80-100份;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合后密封发酵至少20天。
CN201710054684.7A 2017-01-24 2017-01-24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Pending CN106688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4684.7A CN106688802A (zh) 2017-01-24 2017-01-24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4684.7A CN106688802A (zh) 2017-01-24 2017-01-24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8802A true CN106688802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90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4684.7A Pending CN106688802A (zh) 2017-01-24 2017-01-24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8802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3375A (zh) * 2017-12-05 2018-04-06 登封市绿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古柏树的复壮方法
CN108450286A (zh) * 2018-03-21 2018-08-28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秸秆基蘑菇渣制作水稻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9169152A (zh) * 2018-09-25 2019-01-1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配比的植物无土栽培基质
CN109661963A (zh) * 2019-01-31 2019-04-23 广东传丰复合肥厂有限公司 一种衰退茶园的复壮方法
CN110150012A (zh) * 2019-05-30 2019-08-23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天桥绿化三角梅植株的复壮方法
CN113748907A (zh) * 2021-08-11 2021-12-07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罗汉松冻害复壮方法
CN113748913A (zh) * 2021-10-14 2021-12-07 北京京彩弘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松树复壮方法
CN114946507A (zh) * 2022-06-22 2022-08-30 北京中林佳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
CN115777487A (zh) * 2022-11-29 2023-03-14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利用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的配生土及其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1098A1 (de) * 1984-11-07 1986-05-07 Hans-Claus Dr. 7000 Stuttgart Menzel Belueftungs- und bewaesserungssystem fuer baeume
CN101317545A (zh) * 2008-07-21 2008-12-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树木的地下环形涌泉渗灌方法
CN203015568U (zh) * 2013-01-11 2013-06-26 林培录 一种树木施肥透气管
CN203801411U (zh) * 2014-04-17 2014-09-03 萧道隆 观赏树栽植透气排水结构
CN105668799A (zh) * 2016-01-07 2016-06-15 张军 一种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处理设施
CN205389761U (zh) * 2016-02-25 2016-07-27 无锡南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透气管
CN205511265U (zh) * 2016-04-27 2016-08-31 苏州市苏叶绿化养护有限公司 一种古树名木根部透气结构
CN106171732A (zh) * 2016-07-07 2016-12-07 扬州大学 一种银杏古树的复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1098A1 (de) * 1984-11-07 1986-05-07 Hans-Claus Dr. 7000 Stuttgart Menzel Belueftungs- und bewaesserungssystem fuer baeume
CN101317545A (zh) * 2008-07-21 2008-12-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树木的地下环形涌泉渗灌方法
CN203015568U (zh) * 2013-01-11 2013-06-26 林培录 一种树木施肥透气管
CN203801411U (zh) * 2014-04-17 2014-09-03 萧道隆 观赏树栽植透气排水结构
CN105668799A (zh) * 2016-01-07 2016-06-15 张军 一种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处理设施
CN205389761U (zh) * 2016-02-25 2016-07-27 无锡南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透气管
CN205511265U (zh) * 2016-04-27 2016-08-31 苏州市苏叶绿化养护有限公司 一种古树名木根部透气结构
CN106171732A (zh) * 2016-07-07 2016-12-07 扬州大学 一种银杏古树的复壮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康乐: "北方部分地区古树名木复壮养护技术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方丰太: "论我国古树名木的复壮", 《山西建筑》 *
高祥斌: "《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 31 January 2014, 重庆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3375A (zh) * 2017-12-05 2018-04-06 登封市绿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古柏树的复壮方法
CN108450286A (zh) * 2018-03-21 2018-08-28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秸秆基蘑菇渣制作水稻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9169152A (zh) * 2018-09-25 2019-01-1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园林废弃物配比的植物无土栽培基质
CN109661963A (zh) * 2019-01-31 2019-04-23 广东传丰复合肥厂有限公司 一种衰退茶园的复壮方法
CN110150012A (zh) * 2019-05-30 2019-08-23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天桥绿化三角梅植株的复壮方法
CN113748907A (zh) * 2021-08-11 2021-12-07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罗汉松冻害复壮方法
CN113748913A (zh) * 2021-10-14 2021-12-07 北京京彩弘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松树复壮方法
CN113748913B (zh) * 2021-10-14 2022-09-23 北京京彩弘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松树复壮方法
CN114946507A (zh) * 2022-06-22 2022-08-30 北京中林佳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
CN114946507B (zh) * 2022-06-22 2023-09-29 北京中林佳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松柏科植物复壮方法
CN115777487A (zh) * 2022-11-29 2023-03-14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利用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的配生土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8802A (zh) 行道树的苗木复壮方法
CN105815066B (zh) 一种植物种植保墒节水速生方法
CN105474938B (zh) 豫西伏牛山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CN106416904B (zh) 一种优质油茶树苗的培育方法
CN101507391B (zh) 岩石坡面生态化治理方法
CN1179881A (zh) 经济林根基节水栽培系列技术
CN105210770B (zh) 风沙前沿荒漠区梭梭仿生态造林方法
CN105145248A (zh) 桂花树的种植方法
CN109168391A (zh) 一种铁尾矿土壤化的方法
CN104025886B (zh) 一种地膜覆穴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方法
CN108651180B (zh) 一种促进新造竹林快速成林的生态栽培技术
CN107853057A (zh) 一种能够提高狝猴桃产量的狝猴桃树种植方法
CN107333550A (zh) 一种通关藤种子育苗方法
CN106665250A (zh) 一种苹果根蘖苗砧木培育方法
CN108370801A (zh) 一种盆栽接种管花肉苁蓉的方法
CN111149602A (zh) 一种高温高盐大风环境下的珊瑚礁砂乔灌木种植绿化方法
CN113396662B (zh) 一种梨树栽培改土建园的方法
CN104855111A (zh) 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
CN108684460A (zh) 红芽大戟栽培方法
CN110495339B (zh) 一种在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原的垂丝海棠栽植方法
CN105028102B (zh) 抗旱坡地香蕉的栽培方法
CN107573119A (zh) 一种原位秸秆颗粒生物反应堆
CN107087529A (zh) 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移植方法
CN107047208A (zh) 一种桂花树的栽培方法
CN211322314U (zh) 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透气型土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