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726B - 夹管阀 - Google Patents

夹管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726B
CN106687726B CN201480081827.8A CN201480081827A CN106687726B CN 106687726 B CN106687726 B CN 106687726B CN 201480081827 A CN201480081827 A CN 201480081827A CN 106687726 B CN106687726 B CN 106687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ction
reinforcing element
pinch valv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18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7726A (zh
Inventor
约翰内斯·贝尔万格
马丁·赫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sto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esto SE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sto SE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esto SE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6687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7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7/00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 F16K7/02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 F16K7/04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 F16K7/07Diaphragm valves or cut-off apparatus, e.g. with a member deformed, but not moved bodily, to close the passage ; Pinch valves with tubular diaphragm constrictable by external radial force by means of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管阀(1),所述夹管阀(1)具有阀外壳(2),其中在阀外壳(2)的两端处分别布置了具有环形固定凸缘(18)的阀元件(4)。阀元件(4)具有阀本体(22),阀本体(22)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并具有管状中央区段(24)以及在两端整体成型在中央区段(24)上并属于固定凸缘(18)的凸缘区段(25a、25b)。每一凸缘区段(25a、25b)具有在径向上突出在中央区段(24)之上的环形固定区段(26),其中环形加强元件(23)同轴地嵌入在每一凸缘区段(25a、25b)中,该加强元件延伸到固定区段(26)中,并实现对阀本体(22)的端部区段的加强。

Description

夹管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管阀,具有阀外壳,阀元件在阀外壳中在两个流体连接部之间延伸,该阀元件围绕轴向连续的阀通道并且在两个轴向端部处分别包括环形固定凸缘,该阀元件具有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阀本体,该阀本体包括具有可径向变形壁的管状中央区段以及整体成型在中央区段的两端上并属于固定凸缘的凸缘区段,其中每一凸缘区段具有在径向上突出在中央区段之上并用于阀元件在阀外壳中的轴向固定的环形固定区段。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07 006 764 B3已知的此种类型的夹管阀具有纵向阀元件,其中该纵向阀元件由阀通道贯穿,并由一件式形成的橡胶状弹性可变形阀本体构成。阀本体具有管状中央区段,其中一件式地形成固定凸缘的固定区段分别在两侧上轴向结合到该管状中央区段。阀元件是阀芯的一部分,其中阀芯可替换地插入在夹管阀的阀外壳中,并且在阀元件的外部还包括围绕阀元件的中央区段的管状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在外部径向安装到中央区段上的两个壳元件构成。在安装状态中,阀元件以其两个固定凸缘轴向支承在阀外壳中,其中每一固定凸缘以其外表面搁置在界定流体连接部的、阀外壳的连接本体上,并在其轴向内表面上由管状支撑结构支撑。
已知的夹管阀极可靠地操作。然而,为了确保阀元件牢固地固定到外壳,在大直径的阀通道的状况下,有必要针对在径向上突出在中央区段之上的每一凸缘区段的环形固定区段选择相对大的尺寸。若不能如此,便存在如下危险:在管状中央区段的壁的径向变形期间,固定凸缘可能从其在外壳中的夹持松脱。
从EP 0690254 B1,已知一种管状夹管阀,其中该夹管阀具有阀元件,该阀元件具有完全形成为管状并具有相同壁厚度的橡胶状弹性阀本体。为了轴向固定,在此阀元件的状况下,环形保持元件嵌入在管状阀本体的轴向端部区段中,其中环形保持元件在径向上突出超出阀本体,并且其中的一个形成与阀外壳合作以进行实际支撑的支撑环,其中的另一个形成为卡口连接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引言中所述的类型的夹管阀的措施,其中所述措施确保即使在大通道直径和紧凑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固定阀元件。
为了实现此目标,根据本发明,设想延伸到固定区段中并由尺寸稳定的材料构成的环形加强元件同轴地嵌入在阀本体的每一凸缘区段中。
环形凸缘区段中所嵌入的加强元件提高相关联的固定凸缘的稳定性,而不会不利地影响管状中央区段的变形能力。即使管状中央区段由于将调节的阀通道的大直径而在夹管阀的操作期间经历显著伸长,固定凸缘也可由于所嵌入的加强元件而吸收作用在固定凸缘上的拉伸力而无任何相关变形,并可将力消散到阀外壳中。即使针对固定区段的小径向尺寸,也因此不会存在如下危险:当阀元件被致动时,一对阀元件进行致动,固定区段就可能被从形成在外壳中的夹持间隙拉出。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措施使得能够结合紧凑直径外部尺寸实现具有较大标称直径的夹管阀。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公开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优选地,每一凸缘区段在径向外侧具有圆形轮廓,并且就这来说,特别地具有正圆形轮廓。相关联的加强元件有利地嵌入在凸缘区段中,以使加强元件不突出超出凸缘区段的径向外部轮廓。以此方式,可避免阀外壳与加强元件之间的接触。
阀元件有利地是阀芯的部分,特别地,阀元件可释放地并可互换地用在阀外壳的内部容纳空间中。阀芯具有管状支撑结构,其中该管状支撑结构在径向上并在外部围绕橡胶状弹性阀本体的中央区段。当阀通道在内部经受流体时,此支撑结构可限制管状中央区段的径向延伸。然而,特别地,管状支撑结构用于两个固定凸缘的环形加强元件的轴向支撑。每一加强元件径向延伸到管状支撑结构的轴向末端区段之前的区中,并且如果由于中央区段的径向变形,拉伸力施加到相关联的凸缘区段,那么可因此相对于管状支撑结构而被轴向支撑。
阀元件可形成为使得为了支撑加强元件,管状支撑结构可直接邻接加强元件。然而,也可以一种方式将相应的加强元件嵌入在阀本体中,以使得阀本体的橡胶状弹性材料的薄层在轴向上存在于加强元件与管状支撑结构的前侧之间。以此方式,支撑功能不受负面影响。
管状支撑结构有利地在其两个端部区段上具有被布置成沿着其圆周(即,在阀通道的周向上)分布的多个支撑突出部,其中相应轴向邻接的加强元件由所述支撑突出部在轴向上支撑。这些加强突出部特别地形成为条带状。借助于支撑突出部,可确保环形加强元件仅在沿着其周向分布的点处得到支撑。
支撑突出部有利地接合在凹陷于阀本体的材料中的接纳凹穴中。接纳凹穴有利地位于两个凸缘区段的固定区段中,其中它们在外部径向开放,并各自在前侧上面向另一固定区段。
针对管状支撑结构的结构,推荐多壳构造。
因此,支撑结构优选由多个并且特别地由两个弓形弯曲支撑壳组成,其中弓形弯曲支撑壳在外部径向附接在阀本体的中央区段上,以使得它们在阀元件的周向上连在一起。多壳构造特别有利于阀芯的组装。支撑壳可在外部从径向极简单地附接到阀元件,并且如果由于磨损而需要更换阀元件,那么还可在外部从阀元件径向移除。
有利地,每一凸缘区段在沿轴向背离中央区段的轴向外表面上具有密封表面,所述凸缘区段以该密封表面在轴向上邻接限定阀外壳的相关联的流体连接部的、阀外壳的连接本体,以便形成密封。密封表面特别地也延伸超出相应凸缘区段的固定区段。优选地,阀元件与其两个凸缘区段的固定区段一起被分别夹持在阀外壳中的夹持间隙中,此夹持间隙一方面由前述流体连接部中的一个轴向限界,另一方面由管状支撑结构轴向限界。
每一环形加强元件有利地通过形状配合而嵌入在阀本体的橡胶状弹性材料(优选地,由弹性体材料形成)中。因此,如果加强元件分别包括被阀本体的材料贯穿并填充的一个或更多个轴向孔隙,那么可实现形状配合的特别高的强度。作为补充或作为替代,每一加强元件可具有位于边缘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凹处,这些凹处同样地被阀本体的材料以形状配合方式填充并被贯穿。
加强元件的特别有利构造设想,在沿直径相反面向的外圆周区段上,分别形成沿着加强元件的周向延伸的弓形边缘侧凹处。这些弓形边缘凹处特别地定位成使得其分别位于一平面的同一侧上:阀本体的中央区段的、当夹管阀被致动时可径向变形的壁区段位于该平面上。换句话说,由相互紧密邻接以便闭合阀通道的中间区段的两个壁区段的接触区界定的平面或线可相对于与两个沿直径相反面向的弓形边缘凹处相交的平面成直角延伸。
圆盘形状被推荐作为加强元件的最简单的构造。就这来说,相对于圆盘的中间轴线以直角测量的圆盘本体的横向尺寸可在圆周上变化。这例如通过前述的形成边缘凹处而实现,其中边缘凹处特别地设置在圆盘的径向外边缘上。
作为补充或作为替代,环形加强元件也可被多个腔孔状孔贯穿,其中所述多个腔孔状孔的部分由阀本体的材料贯穿和填充,以便优化阀本体与加强元件之间的形状配合结合力。
在另一构造中,环形加强元件具有L形横截面轮廓。接着,环形加强元件具有从径向向内突出到固定区段中的圆盘状外部区段,以及在另一加强元件的方向上从此圆盘状外部区段的内边缘沿轴向突出的套管状内部区段。以此方式,中央区段从凸缘区段的弯曲可特别有效地受到抑制。
每一加强元件优选由金属或塑料材料构成。复合材料,特别地,金属和塑料材料的组合,也是有利的。
阀本体有利地形成为注射成型弹性体部分。加强元件可在弹性体部分的注射成型期间作为嵌入部分而集成,以使得加强元件在注射成型制造中直接注射成型。
每一加强元件可被阀本体的橡胶状弹性材料完全包围。特别地,在径向外圆周表面的区中,加强元件也可至少部分未被橡胶状弹性材料覆盖。
除形状配合固定之外,阀本体中所嵌入的加强元件也可用摩擦和/或粘合方式连接到阀本体的橡胶状弹性材料。以此方式,在加强元件与阀本体之间实现了部件的特别紧密的连接。结合剂可施加在阀本体的橡胶状弹性材料与加强元件的刚性材料之间,以便促进形状配合连接。
为了进行夹管阀的致动,夹管阀有利地设有致动构件,其中所述致动构件能够产生阀本体的中央区段的壁的可逆径向变形。通过适当致动,中央区段的壁的沿直径相对面向的壁区段可径向变形,以使得所述壁区段改变其相互间的间隔,并因此产生阀通道的自由横截面的改变。为了阻塞阀通道,这些壁区段受迫在一起,直到它们相互邻接而形成密封为止。
致动构件特别地被设计用于能够通过液体力产生的中央区段的壁的变形。然而作为替代,其中中央区段的壁的变形可通过机械作用而产生的构造也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下文借助附图来更详细地图示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夹管阀的优选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外部图,
图2示出沿着图1和图4的截线II-II的、图1的夹管阀的纵向截面,其中图示了阀元件的最大开启位置,并且其中由点划线指示阀元件的可能闭合位置,
图3示出沿着图4的截线III-III的夹管阀的另一横截面,
图4示出沿着图2的截线IV-IV的夹管阀的横截面,
图5示出图1到图4的夹管阀中所集成的阀芯的沿着图4的箭头V所见的截面图,其中阀芯由阀本体以及在阀本体的外圆周上所安装的管状支撑结构构成,
图6示出呈拆卸状态的图5的阀芯,其中为了清楚起见,阀本体中所集成的环形加强元件被图示为处于阀本体的外部,
图7示出图1到图6的夹管阀中的所使用的阀元件的个别表示,其中阀本体以及阀本体中所嵌入的加强元件在分解图中图示,
图8以与图7相当的表示方式示出夹管阀的阀元件的替代实施例,以及
图9示出在凸缘区段中所集成的加强元件的区中沿着截线IX-IX穿过图8的阀元件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图示并且整体以附图标记1表示的夹管阀允许控制流体物质的流动,在下文中,流体物质统称为流体。夹管阀1可例如结合气态、液体或粉状流体来使用。
夹管阀1具有阀外壳2,其中阀外壳2围绕接纳空间3,整体管状设计的阀元件4容纳在接纳空间3中。在所图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阀元件4是整体表示为阀芯5的组件的一部分,其中阀芯5整体安装在接纳空间3中。除阀元件4以外,阀芯5还包含尺寸稳定的支撑结构6,其中支撑结构6同轴地围绕阀元件4。
阀外壳2具有虚拟主轴线7。阀元件4具有纵轴线8,并被放置在接纳空间3中,以使得纵轴线8与主轴线7重合。
阀元件4被阀通道12同轴地贯穿。在每一状况下,此阀通道12分别在阀元件4的两个轴向前侧中的一个上各自以通道开口13a、13b终止。
阀外壳2具有在主轴线7的轴向上相互间隔开的两个流体连接部,即,第一流体连接部14a和第二流体连接部14b。这些流体连接部14a、14b中的每一个例如形成在属于阀外壳2的第一连接本体15a和第二连接本体15b中,其中所述本体被相关联的流体连接部14a、14b贯穿。
优选管状的外壳主体16在两个连接本体15a与15b之间延伸。两个连接本体15a、15b分别紧固到外壳主体16的两个轴向前侧中的一个而形成密封。所述紧固例如通过螺旋连接而实现,其中每一连接本体15a、15b具有外螺纹,其中每一连接本体15a、15b用外螺纹拧到外壳主体16的内螺纹中。
阀元件4被布置在容纳空间3中,以使得其两个通道开口13a、13b中的一个分别与两个流体连接部14a、14b中的一个对准。以此方式,例如通过第一流体连接部14a供给的流体可流经阀通道12、流经第二流体连接部14b,并从夹管阀1离开。相反流动方向也是可能的。
夹管阀1能够改变阀通道12的自由流动横截面。特别地,图1中所图示的最大开启位置与仅由点划线指示的闭合位置17之间的连续改变因此是可能的。在闭合位置17中,阀通道12被阻塞,并且不再有任何自由流动横截面。
阀元件4在其彼此相反的轴向端部区段上各自具有固定凸缘18a、18b,其中借助固定凸缘18a、18b,阀元件4固定在阀外壳2中。
阀元件4由多个部件构成,这些部件优选至少通过形状配合而相互固定。这些部件一方面是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阀本体22,并且另一方面是由固有稳定的材料构成的两个环形加强元件23。加强元件23具有刚性结构以便维持其尺寸稳定性,并且不会因在夹管阀1的操作期间作用在加强元件23上的力而变形或显著变形。
两个加强元件23中,每一个都是两个固定凸缘18a、18b中的一个的部件。
具有与阀元件4相同的纵轴线8的一件式地形成的橡胶状弹性阀本体具有轴向延伸的管状中央区段24,其中管状中央区段24在两侧上分别与一件式地成型的凸缘区段25a、25b轴向邻接。中央区段24和两个凸缘区段25a、25b一件式地相互连接。
每一凸缘区段25a、25b具有与纵轴线8同心的环形固定区段26,其中该区段具有比管状中央区段24大的外径,并因此在径向上一直突出在该管状中央区段24之上。
各自地,两个加强元件23中的一个分别以与纵轴线8同轴的布置嵌入在两个凸缘区段25a、25b中的一个中。该布置被选择成以使得环形加强元件23在环形固定区段26中径向向内延伸。各自地,每一加强元件23的径向向内定位的部件被特别地放置在凸缘区段25a、25b中,以使得该部件位于中央区段24的同轴延伸部上。
阀元件4通过其两个固定凸缘18a、18b而轴向不可移动地夹持在阀外壳2中。出于此目的,每一凸缘区段25a、25b以其径向外部的环形固定区段26接合在环形夹持间隙27中,其中每一凸缘区段25a、25b被轴向夹持在该环形夹持间隙27中。
两个环形夹持间隙27中,一个由第一连接本体15a在轴向外部限界,另一个由第二连接本体15b在轴向外部限界。两个环形夹持间隙27的轴向内部边界接收管状支撑结构6的分别相关联的轴向端部区段28a、28b。换句话说,两个固定区段26中的每一个被轴向夹持在连接本体15a、15b中的一个与管状支撑结构6的轴向端部区段28a、28b中的一个之间中。
如果夹管阀1不含有管状支撑结构6,那么管状支撑结构6的功能将由另一部件取代,特别地,由属于阀外壳2的组件取代。
夹管阀1配备致动构件,其中致动构件大体上由附图标记32表示,且借助致动构件,可取决于要求而预先确定阀元件4的操作位置。
夹管阀1的操作原理是基于以下事实:中央区段24的壁33可通过径向作用的力而可逆地径向变形。致动构件32能够从径向外部相对于纵轴线7对在中央区段24的壁33施加径向作用的变形力,以使得关于纵轴线7而沿直径上相互相对的、壁33的壁区段33a、33b可执行双箭头34所图示的变形移动,其中壁区段33a、33b相互径向靠近或相互径向移离。随着这些壁区段33a、33b的径向接近,中央区段24被挤压在一起。这导致阀通道12的自由流动横截面的上文所述的改变。
在闭合位置中,两个壁区段33a、33b径向向内弹性变形,直到其在密封区34中接触并压靠一起而形成密封,以使得阀通道12闭合。密封区34有利地位于含有纵轴线8的平面中,该平面可被称为密封平面65。
示范性实施例的夹管阀1具有特别简单的构造,并且具有能够使壁区段33a、33b的变形移动34专有地通过流体力来实现的致动构件32。为此,致动构件32包含布置在接纳空间3中直至阀元件4的中央区段24的压力注入空间36,其中穿过阀外壳2的壁的控制通道37与压力注入空间36连通。控制通道37能可选地连接到压力源,或可以通过插入有控制阀装置来释放压力,使得可在压力注入空间36中建立可变的控制压力,其根据要求而或多或少将阀本体22的中间区段24挤压在一起。
可通过流体力来致动的夹管阀1的此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实现“常开”类型的构造。如果在压力注入空间36中不存在过大压力,那么中央区段24采用中性正常位置,这对应于最大开启位置。为了闭合阀通道12,中央区段24的壁33弹性扩展,以使得在移除控制压力之后,壁33独立地返回到正常位置或开启位置。
未图示的夹管阀1的实施例实现中央区段24的壁33的可机械产生的变形。此处,两个沿直径相对面向的夹管元件由此在两个沿直径相对面向的壁区段33a、33b的区中布置在中央区段24的径向外圆周上,这些元件可通过施加致动力而相对于纵轴线8在径向上移动,以便以压缩方式机械地作用在相应的壁区段33a、33b上,并使壁区段33a、33b径向变形。就这来说,夹管元件的致动可按任何适当方式和手段来执行,其中如通过流体力的致动一样,机械或机电类型的致动也是可能的。
壁33在将中央区段24挤压在一起时的径向变形在固定凸缘18的区中产生拉伸力,然后这试图将固定区段26从环形夹持间隙27拔出。阀通道12的标称宽度(即,中央区段24的直径)越大,则拉伸力越大。固定区段26中所集成的加强元件23提高固定凸缘18的稳定性,并且还防止在前述情形下固定凸缘18从夹持间隙27移除或弹出,即使环形固定区段26具有相对小的径向尺寸也是如此。因此,加强元件23的前述集成使得在大标称宽度的状况下也能维持夹管阀1的紧凑横向尺寸。
如果夹管阀1设有管状支撑结构6,那么两个环形加强元件23有利地成形为使得它们径向向外延伸直至在轴向上处于管状支撑结构6的轴向端部区段28a、28b之前的区,并且以此方式,可由管状支撑结构6轴向支撑。就这来说,加强元件23与前述的端部区段28a、28b之间的直接接触是可能的。这实现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然而,如果阀本体的橡胶状弹性材料的薄层设置在相应的加强元件23与管状支撑结构6的邻近的轴向端部区段28a、28b之间,那么也实现了期望的支撑效果。例如,如果在注射成型方法的过程中,橡胶状弹性材料的薄材料皮肤集成在凸缘区段25a、25b中所嵌入的加强元件中,那么加强元件可被涂以该薄材料皮肤。实际上,如果阀本体22形成为注射成型的弹性体部分是有利的,其中加强元件23在注射成型期间作为嵌入部分插入到模具中,然后在注射成型制造中由阀本体的材料直接包覆成型。
加强元件23可以这样的方式嵌入阀本体22中,使得加强元件23被阀本体22的橡胶状弹性材料完全包围。然而,有利的是,加强元件23至少部分在轴向面向相应的另一加强元件23的内部轴向前表面38上暴露,并且具体来说,在加强元件23与管状支撑结构6的轴向端部区段28a、28b接触的那些区中暴露。
还有利的是,阀元件4形成为使得加强元件23在其径向外圆周42的区中至少部分地不被阀本体22的橡胶状弹性材料覆盖。因此,可节省橡胶状弹性材料。因为不需要加强元件用于将阀元件4直接锚定在阀外壳2中,所以整体有利的是,每一加强元件23嵌入在凸缘区段25a、25b中,而不径向突出超出相关联的凸缘区段25a、25b的径向外部轮廓43。凸缘区段25a、25b的径向外部轮廓43优选是圆形的,特别地是正圆形的。
优选的是,管状支撑结构6在其两个轴向端部区段28a、28b分别设有多个轴向突起的支撑突出部44,其中多个轴向突起的支撑突出部44轴向支撑分别轴向放置在前部的加强元件23。每一轴向端部区段28a、28b设有被布置成在管状支撑结构6的纵轴线45的周向上相互间隔开分布的多个这种轴向支撑突出部44。管状支撑结构6的纵轴线45优选地与阀元件4的纵轴线8重合。通过分别相关联的多个支撑突出部44,每一加强元件23因此是多重的,并且由于其环形圆周而被选择性地支撑。举例来说,管状支撑结构6的每一轴向端部区段28a、28b具有四个轴向支撑突出部44。
轴向支撑突出部44特别地形成为类似条带或叶片。这可特别地借助图5和图6容易地识别。
为了使每一加强元件23一方面尽可能地被阀本体22的橡胶状弹性材料包围,但另一方面使轴向支撑突出部44延伸到邻近的加强元件23的紧邻处,或者甚至可以触碰相关的加强元件23,多个接纳凹穴46有利地凹陷在两个凸缘区段25a、25b的固定区段26中,其中轴向支撑突出部44中的一个分别接合在所述凹穴中。接纳凹穴46的数量对应于支撑突出部44的数量。每一接纳凹穴46有利地径向向外开放,并且也在轴向上分别向另一间隔开的固定区段26开放。
在阀元件4的周向上测量的接纳凹穴46的宽度有利地对应于在管状支撑结构6的周向上测量的支撑突出部44的宽度,以使得支撑结构以形状配合方式支撑在阀元件4的周向上的两侧上。以此方式,支撑结构6不能相对于阀元件4旋转,并且特别地,还确保了支撑结构6相对于阀元件4在阀元件4的轴向上的位置设定。有利地,支撑突出部44的作用于接纳凹穴46的横向边界表面上的横向支撑部,即在阀元件4的周向上的支撑部,还用于吸收或传递在夹管阀1的组装期间产生的扭力,特别是如果连接本体15a、15b被拧到外壳主体16中并且在所产生的旋转移动期间被压靠于邻近的凸缘区段25a、25b的轴向面向的密封表面54上。存在的多个支撑突出部44有利地在支撑结构6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管状支撑结构6可例如是在周向上闭合的管状本体,优选是一件式管状本体。然而,其中管状支撑结构由在阀元件4的周向上(即,全部围绕纵轴线8)连结在一起的多个单独支撑壳6a、6b组成的布置被认为是明显更有利的。这适用于示范性实施例。特别有利的是将支撑结构6分为两个支撑壳6a、6b,其中支撑壳6a、6b各自至少基本上围绕阀本体22外部沿着180°的弓形角度延伸。支撑壳6a、6b优选具有弓形的横截面轮廓,以使得在组装状态下形成稍微圆形的圆柱形外圆周轮廓,但是,该稍微圆形的圆柱形外圆周轮廓可设有多个凹处50以便减轻重量,这也适用于示范性实施例。
例如,支撑壳6a、6b在其外圆周的沿径向背离阀本体22面向的区中设有多个加强肋47。用于节省重量的凹处50位于加强肋47之间。
每一支撑壳6a、6b具有相对于纵轴线45在相互相反的周向上定向的两个纵向侧边缘区段48a、48b。在安装状态中,支撑壳6a、6b各自位于结合区52中,而纵向侧边缘区段48a、48b成对地面向彼此。
例如,支撑壳6a、6b中的每一个在两个轴向边缘区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并优选多个上文所述的轴向支撑突出部44。有利地,每一支撑壳6a、6b在每一轴向末端区处具有两个这样的支撑结构44。
支撑壳6a、6b的纵向侧边缘区段48a、48b可以形成为直线形以及阶梯形。后一种状况适用于示范性实施例,其中这里选择梯度,以使纵向侧边缘区段48a、48b仅部分触碰。以此方式,相互触碰的支撑壳6a、6b限定一个或更多个贯穿式开口53,其例如形成为类似狭缝并且允许流体流过,这促进对中央区段24的流体冲击,以便将中央区段22挤压在一起。输送到压力注入空间36中的压力介质可穿过至少一个贯穿式开口53而进入到中央区段24的紧密邻近的径向圆周区中。
每一凸缘区段25a、25b有利地在沿轴向背离中央区段24的轴向外表面上设有上述的密封表面54,在阀元件4的安装状态中,该密封表面邻接邻近的连接本体15a、15b的轴向相对面向的轴向内表面55,以形成密封。
阀元件4被轴向夹持在两个连接本体15a、15b之间,以使得每一密封表面54压靠于邻近的连接本体15a、15b的相对面向的轴向内表面55,从而形成可靠的密封。
有利地,支撑壳6a、6b在面向彼此的纵向侧边缘区段48a、48b上具有彼此互补的且沿阀本体22的周向定向的销67和孔68,其中当支撑壳6a、6b在阀本体22的外圆周的区中相互接近地设置时,销67和孔68相互形状配合地接合。所安装的支撑壳6a、6b之间的所得连接提高了关于转矩的稳定性,其中转矩可在夹管阀1的组装期间由于连接本体15a、15b的拧入而发生。
在图1到图6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每一加强元件23在其径向外圆周的区中具有多个边缘侧凹处56。凹处56由相应环形加强元件23的在环形加强元件23的周向上变化的径向厚度尺寸产生。优选地,环形加强元件23具有彼此关于直径相反的两个弓形主区段57,并且还具有分别成对结合两个主区段57并同样彼此关于直径相反的两个副区段58。就这来说,主区段57的径向材料厚度大于副区段58的径向材料厚度,以使得主区段以阶梯方式转化到副区段58,其中凹处56各自地由副区段58径向向内限界,并且在加强元件23的周向上在两侧分别由主区段57中的一个限界。
主区段57和副区段58都径向向外弯曲,优选地以圆弧形径向向外弯曲。
图4特别清楚地示出阀本体22的橡胶状弹性材料轴向地延伸穿过凹处56,并且此外,在两侧轴向地邻接主区段57和副区段58。以此方式,加强元件23通过形状配合而被最佳地嵌入在凸缘区段25a、25b的内部中。
在图8和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图示了用于维持加强元件23在阀本体22中的加强形状配合的另一可能性。在此状况下,每一环形加强元件23具有轴向贯穿环形加强元件23的多个轴向孔隙62。孔隙62分布在相关加强元件23的周向上,即完全围绕加强元件23的纵轴线63分布。轴向孔隙62中的至少一些且优选地全部在侧边缘上完全闭合,并且被成形为腔孔或另外地狭缝,其中狭缝优选形成为弓形,并各自地在相应的加强元件23的周向上延伸。
如图9所图示,所有轴向孔隙62被阀本体22的材料贯穿并完全填充,并且实际上,更具体来说,被相应凸缘区段25a、25b的材料成分贯穿并完全填充。
另外,在图8和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阀本体22的橡胶状弹性材料至少大部分覆盖加强元件23的两个轴向前表面,以使得其被最佳地锚定在加强元件23的材料中。
在图1到图7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彼此关于直径相反面向的两个边缘侧凹处56有利地分别具有弓形延伸部。有利的是,侧边缘凹处56被设置成使得侧边缘凹处56与变形平面64相交,其中变形平面64与阀本体22的纵轴线7重合且另外沿壁33的变形移动34的方向定向。换句话说,凹处56沿轴向位于上文所述的密封平面65的两侧上。此布置考虑到以下情形:在凹处56所处的区中,当中央区段24被挤压在一起时产生特别高的拉伸力,这在橡胶状弹性材料在前述区中形成到加强元件23上时会导致橡胶状弹性材料从加强元件23局部分离。然而,由于凹处56存在于前述的区中,在阀本体22的侧翼区段的两侧上沿轴向在加强元件23之间存在橡胶状弹性材料的连续材料结合,因此可避免对加强元件23和阀本体22之间的结合力(cohesion)和连带性(solidarity)的损坏。
在两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加强元件23各自地形成为环形。就这来说,每一加强元件23大致具有在中央穿孔的盘的形状(即,圆盘)。然而,如果为加强元件23选择L形横截面轮廓,如图3中66处的点划线所图示,也可实现阀本体22的橡胶状弹性结构的甚至更佳的稳定性。此处,环形加强元件23因而具有:以圆盘的方式突出到固定区段26中的外部区段23a;以及在另一加强元件23的方向上从此圆盘状外部区段23a的内边缘轴向地突出的套管状内部区段23b。内部区段23b同轴地突出到中央区段24中,因此稳定该中央区段24和凸缘区段25a、25b之间的转变区。

Claims (17)

1.一种夹管阀,具有阀外壳(2),阀元件(4)在所述阀外壳(2)中在两个流体连接部(14a、14b)之间延伸,所述阀元件(4)围绕轴向连续的阀通道(12)并且在所述阀元件(4)的两个轴向端部处分别包括环形固定凸缘(18a、18b),所述阀元件(4)具有由橡胶状弹性材料构成的阀本体,所述阀本体(22)包括具有可径向变形壁(33)的管状中央区段(24)以及整体成型在所述中央区段(24)的两端上并属于所述固定凸缘(18a、18b)的凸缘区段,其中每一凸缘区段(25a、25b)具有在径向上突出在所述中央区段之上并用于所述阀元件(4)在所述阀外壳(2)中的轴向固定的环形固定区段(26),其中,由尺寸稳定的材料构成并延伸到所述固定区段(26)中的环形加强元件(23)同轴地嵌入在所述阀本体(22)的每一凸缘区段(25a、25b)中,
其特征在于,所嵌入的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分别在边缘侧上具有被所述阀本体(22)的材料以形状配合方式贯穿的一个或更多个轴向穿孔(62)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凹处(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每一凸缘区段(25a、25b)在径向外侧具有圆形外部轮廓(43),其中每一环形加强元件(23)嵌入在所述凸缘区段(25a、25b)中,而不径向突出超出所述凸缘区段(25a、25b)的径向外部轮廓(4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元件(4)是阀芯(5)的部件,其中阀芯(5)插入到所述阀外壳(2)的内部接纳空间(3)中,并具有在径向外侧围绕所述阀本体(22)的所述中央区段(24)的尺寸稳定的管状支撑结构(6),所述支撑结构通过其两个轴向端部区段(28a、28b)而支撑两个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其中每一环形加强元件(23)延伸到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的相关联的所述轴向端部区段(28a、28b)之前的区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各自被直接支撑在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上,或者通过所述阀本体(22)的所述橡胶状弹性材料的材料层的插入而被支撑在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的两个轴向端部区段(28a、28b)上具有多个轴向支撑突出部(44),所述多个轴向支撑突出部(44)形成为条带状并布置成沿着所述轴向端部区段的圆周分布,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利用所述轴向支撑突出部(44)支撑被分别轴向放置在前部的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接纳凹穴(46)凹陷在所述两个凸缘区段(25a、25b)的所述固定区段(26)中,并且在径向上向外开放且在轴向上各自地向另一固定区段(26)开放,所述支撑突出部(44)中的相应一个接合在所述凹穴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由多个支撑壳(6a、6b)组成,所述支撑壳(6a、6b)在所述阀元件(4)的周向上并排布置,并且有利地各自具有弓形横截面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每一凸缘区段(25a、25b)在轴向背离所述中央区段(24)的轴向外表面上具有密封表面(54),每一凸缘区段(25a、25b)通过所述密封表面(54)邻接限定相关联的所述流体连接部(14a、14b)的、所述阀外壳(2)的连接本体(15a、15b),从而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嵌入的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各自在彼此沿直径相反的外圆周区段上具有部分地沿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的周向延伸的弓形边缘侧凹处(56),所述凹处被所述阀本体(22)的材料以形状配合方式贯穿,其中这两个边缘侧凹处(56)有利地位于密封平面(65)的相反侧上,其中在所述阀元件(4)的闭合位置中,彼此关于直径相对地布置的、所述中央区段(24)的壁区段(33a、33b)相互邻接而形成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并且有利地每一个环形加强元件(23)呈圆盘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并且有利地每一个环形加强元件(23)具有:突出到所述固定区段(26)中的圆盘状外部区段(23a);以及在另一环形加强元件(23)的方向上从该圆盘状外部区段(23a)的内边缘轴向地突出的套管状内部区段(23b)。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每一环形加强元件(23)由金属或塑料材料或复合材料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22)是注射成型的弹性体部分,并且在注射成型制造期间被形成到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上,以用于所述环形加强元件(23)的嵌入。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阀设有致动构件(32),所述致动构件能导致所述中央区段(24)的所述可径向变形壁(33)的可逆径向变形,以实现所述阀通道(12)的自由横截面的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32)被设计用于能够通过流体力产生的所述中央区段(24)的所述可径向变形壁(33)的变形。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每一凸缘区段(25a、25b)在径向外侧具有正圆形外部轮廓(43)。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撑结构(6)由两个支撑壳(6a、6b)组成。
CN201480081827.8A 2014-09-10 2014-09-10 夹管阀 Active CN106687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02448 WO2016037629A1 (de) 2014-09-10 2014-09-10 Quetschvent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726A CN106687726A (zh) 2017-05-17
CN106687726B true CN106687726B (zh) 2019-10-22

Family

ID=51518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1827.8A Active CN106687726B (zh) 2014-09-10 2014-09-10 夹管阀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67213B1 (zh)
CN (1) CN106687726B (zh)
WO (1) WO20160376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22083A1 (de) * 2018-12-18 2020-06-18 Festo Se & Co. Kg Quetschventil
DE102021201913A1 (de) * 2021-03-01 2022-09-01 Festo Se & Co. Kg Quetschventil
CN216344061U (zh) * 2021-08-26 2022-04-1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阀芯、夹管阀及电池注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8418A (en) * 1977-01-19 1978-08-22 Cla-Val Co. Fluid operated pinch valve
US4132382A (en) * 1976-01-11 1979-01-02 Jackson Lawrence D A Pinch valve sleeve construction
EP0690254A1 (de) * 1994-07-01 1996-01-03 HO-Matic AG Schlauchquetschventil
US5690142A (en) * 1996-07-30 1997-11-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Variable orifice ball value
DE102007006764B3 (de) * 2007-02-12 2008-04-30 Festo Ag & Co. Quetschventi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2382A (en) * 1976-01-11 1979-01-02 Jackson Lawrence D A Pinch valve sleeve construction
US4108418A (en) * 1977-01-19 1978-08-22 Cla-Val Co. Fluid operated pinch valve
EP0690254A1 (de) * 1994-07-01 1996-01-03 HO-Matic AG Schlauchquetschventil
US5690142A (en) * 1996-07-30 1997-11-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Variable orifice ball value
DE102007006764B3 (de) * 2007-02-12 2008-04-30 Festo Ag & Co. Quetschvent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67213B1 (de) 2018-07-18
WO2016037629A1 (de) 2016-03-17
CN106687726A (zh) 2017-05-17
EP3167213A1 (de)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726B (zh) 夹管阀
DK3069067T3 (en) Device for noise-reduced attachment of pipes or hoses
EP2719933B1 (en) Fixing collar for pipes, tanks and bodies with cylindrical portions in general
EP3173005B1 (en) Dish washer
WO2014131685A2 (en) Fuel tank
CN107646081B (zh) 弹性体的套筒轴承
EP2705204B1 (en) Hinge
CN107002805B (zh) 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
MX2007007674A (es) Articulacion esferica, preferiblemente para uso en vehiculos.
RU2485378C2 (ru) Запорный элемент
RU2267681C2 (ru) Запорный клапан
CN101520111B (zh) 加热器的恒温器阀结构
US8333513B2 (en) Bearing shell
US9829024B2 (en) Fastening element
EP3341635B1 (en) A valve, a valve set and a method for modifying a valve
WO2009146188A1 (en) An adaptor for connecting a faucet mounted water faucet filter to a water faucet
KR101260868B1 (ko) 조립식 버터플라이 밸브
EP2551566B1 (en) Rotary valve and rotary valve seal
FR2928844B1 (fr) Ensemble de filtrage du type comprenant un tube central destine a cooperer avec une cartouche de filtration, un joint d'etancheite etant monte de facon permanente sur le tube central
KR101538137B1 (ko) 비상급수용 유니온 파이프
KR101124165B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
ES2248006T3 (es) Elemento de tuberia con una superficie de nion pra la conexion con otro elemento de tuberia.
EP2436823B1 (en) Supporting assembly for a washing machine drum
CN101657663B (zh) 特别是家用器具中的用于借助于止回阀阻止流体通过管状部件的装置
WO2016059970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after: FESTO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before: FESTO AG & CO.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