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6663A -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6663A
CN106686663A CN201510747228.1A CN201510747228A CN106686663A CN 106686663 A CN106686663 A CN 106686663A CN 201510747228 A CN201510747228 A CN 201510747228A CN 106686663 A CN106686663 A CN 106686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cycle
interval
triggering
s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72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6663B (zh
Inventor
李彦淳
李云波
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472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666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8020 priority patent/WO201707602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6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6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6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6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上行传输中资源浪费的问题。方法包括:AP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Description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在空中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随着基本服务集(英文:Basic Service Set,简称:BSS)中站点(STAtion,简称:STA)数目的增大,目前在WLAN中多采用多用户接入机制来提升传输效率。比如,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英文: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将整个信道分成若干个子信道,多个STA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子信道上传输,这样既可以缩短多个STA传输的时间,提升传输效率,也可以减少碰撞的概率。
如图1所示,STA在接收到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简称:AP)发送的触发帧之后,随机选择一个子信道(比如,STA1在传输周期1随机选择子信道1,STA2在传输周期1随机选择子信道2),在仲裁帧间间隔(英文:Arbitration Interframe Space,简称:AIFS)或短帧间间隔(英文:Short Interframe Space,简称:SIFS)时间后发送随机接入包,该随机接入包包含物理层头部(英文:PHYsical Header,简称:PHYHeader)和STA数据。当STA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之后,STA停止发送随机接入包。其中,根据触发帧的指示,在触发帧和AP响应帧之间包含一个传输周期,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然而,在实际的上行传输中,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上行传输中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点AP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包括:
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AP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站点STA发送的上行PPDU。
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AP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包括:
所述AP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所述AP未侦听到信道忙,所述AP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所述AP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所述AP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AP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包括:
所述AP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所述AP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所述AP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所述AP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所述AP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其中,一个时隙时间长度表示一个时隙时间;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AP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在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包括: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若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站点STA发送的上行PPDU。
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未侦听到信道忙,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在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其中,一个时隙时间长度表示一个时隙时间;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二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在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第二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在第二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包括: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用于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还用于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在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若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站点STA发送的上行PPDU。
在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AP还包括第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侦听到信道忙,且检测到上行PPDU开始,通过所述第二接口电路接收当前的上行PPDU;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未侦听到信道忙,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在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在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其中,一个时隙时间长度表示一个时隙时间;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三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在第三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处理器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第三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在第三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及AP,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AP确定在第一触发区间内的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时,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站点STA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在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包括: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或者,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包括: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在第四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在第四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在第四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四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ST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STA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包括:
若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在第四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在第四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在第四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包括: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或者,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包括: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在第四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在第四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包括:
所述STA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在第四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在所述ST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还包括:
所述STA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确定第k个传输周期上行发送的时段,所述时段的开始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1)+(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所述时段的结束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其中,t_k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前k个传输周期中第一传输周期的个数;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第四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在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STA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所述STA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或者;
若所述STA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接收到包含所述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所述STA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其中,
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站点STA,其特征在于,所述STA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在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五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在第五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在第五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在第五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在第五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五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在第五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在第五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在第五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或者,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在第五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在第五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在第五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确定第k个传输周期上行发送的时段,所述时段的开始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1)+(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所述时段的结束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其中,t_k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前k个传输周期中第一传输周期的个数;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第五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五方面至第五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处理单元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接收单元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接收到包含所述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其中,
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站点STA,其特征在于,所述STA包括: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第二接口电路、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所述第二接口电路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在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六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在第六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在第六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在第六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还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在第六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在第六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在第六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在第六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在第六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或者,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在第六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在第六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在第六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确定第k个传输周期上行发送的时段,所述时段的开始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1)+(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所述时段的结束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其中,t_k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前k个传输周期中第一传输周期的个数;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在第六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第六方面至第六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处理器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或者;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接收到包含所述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其中,
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及STA,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STA在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并且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时,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上行传输的方法中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WLAN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的方法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侧循环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侧循环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五;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六;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帧与AP响应帧之间的帧结构示意图七;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结构示意图三;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结构示意图四;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高效率无线局域网(英文:High Efficiency Wlan,简称:HEW)中侦听技术的简要介绍。其中,HEW中的侦听技术分为物理载波侦听和虚拟载波侦听两种侦听方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侦听方式进行说明。
物理载波侦听:
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简称:IEEE)定义的物理载波侦听机制被称为空闲信道评估(英文:Clear Channel Assessment,简称:CCA)。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设备需要在某一信道上发送数据之前,首先在这个信道上进行接收,如果经过给定的时间,没有发现有其它设备在此信道上发送数据,则开始发送;如果发现有其他设备在发送数据,则随机避让一段时间后再次重试此过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无线信道上的冲突,也叫做带有冲突避免的载频侦听多路访问(英文: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nflictAvoidance,简称:CSMA/CA)。
虚拟载波侦听:
虚拟载波侦听使用在802.11帧中所发现的信息来预测无线介质的状态。通常,虚拟载波监听是由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简称NAV)所提供。NAV本身就是一个定时器,通过使用帧的MAC报头中的持续时间值来进行设置。每个帧包含持续时间值,其指示站点完成会话所需的时间。所有的STA使用这些持续时间值来设置它们的NAV,然后它们对NAV定时器进行倒计时,当NAV不为零,表明媒介处于忙碌状态,此即虚拟载波功能。当NAV为零,表明媒介处于闲置状态,介质可用。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WLAN的网络架构示意图,该WLAN10的网络架构包括AP20与多个STA30。其中,WLAN10支持在AP20和多个STA30之间的上行(英文:UpLink,简称:UL)或下行(英文:DownLink,DL)多用户通信,比如OFDMA或多用户多入多出(英文: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MU-MIMO)技术中的多用户通信;并且WLAN10支持在AP20与多个STA30中的每一个STA之间的UL或DL单用户通信。
AP20包括耦合到网络接口22的主机处理器21。网络接口22包括媒质访问控制层(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23和PHY24。PHY24包括多个收发器(英文:transmit/receive简称:TX/RX)25,并且收发器25耦合到多根天线26。本发明实施例中,MAC23和PHY24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例如IEEE802.11ax标准,现在处于标准化过程中)操作。当然,MAC23和PHY24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第二通信协议(例如IEEE802.11n标准、IEEE802.11a标准、IEEE802.11ac标准等)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该第一通信协议在此被称作HEW协议,该第二通信协议在此被称作传统协议。
STA30包括耦合到网络接口32的主机处理器31,网络接口32包括MAC33和PHY34。PHY34包括多个收发器35,并且收发器35耦合到多根天线36。其中,多个STA30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HEW协议。
当然,WLAN10还可以包括传统(英文:Legacy,简称:L)-STA40,其不被配置为HEW协议,而被配置为根据传统协议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图2仅是示例性的给出一种可能WLAN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当然,还可能存在其它可能的架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STA侧与AP侧均可以包含多个收发器和天线,图2仅是示例性的在STA侧与AP侧分别列出3个收发器以及3根天线,但是收发器与天线的数量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WLAN10中可以包含多个STA30和多个L-STA40,图2仅是示例性的列出4个STA30与1个L-STA40,但是STA30与L-STA40的数目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AP20可包括、实施为或称作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英文: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eNodeB、基站控制器(英文: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BSC)、基站收发器(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基站、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器、无线电基站或某一其它术语。
STA可包括、实施为或称作接入终端、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终端、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装备、用户站或某一其它术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STA可包括蜂窝式电话、无绳电话、会议发起协议(英文: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英文: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型装置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某一其它合适的处理装置。
下面将基于图2所示的WLAN的网络架构,以AP与其中一个STA的交互为例,给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S301、AP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S302、STA接收所述AP发送的所述第一触发帧。
S303、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S304、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英文:PHY Protocol DataUnit,简称: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4存在的条件为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也就是说,若所述AP未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此时不执行步骤S304,因此步骤S304中的交互箭头用虚线表示,在此说明。
S305、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S306、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6存在的条件为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也就是说,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此时不执行步骤S306,因此步骤S306中的交互箭头用虚线表示,在此说明。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01中: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03和S304中:
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的执行流程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
S401、AP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若是,执行步骤S402。
S402、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
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的执行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1-f1:
a1、所述AP在第一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若是,执行步骤b1;
若否,执行步骤c1。
b1、若是,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至此结束。
c1、若否,所述AP在第二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若是,执行步骤d1;
若否,执行步骤e1。
d1、若是,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至此结束。
e1、若否,所述AP在第三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f1、以此类推,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具体的,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可视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特殊传输周期,在所述第一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其中,所述AP响应帧中包含的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具体可以是载荷MAC服务数据单元(英文:MAC Service Data Unit,简称:MSDU)、和/或,数据包分片的接收确认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AP响应帧中包含的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具体可以包含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未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和/或,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05和S306中:
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的执行流程可以如图5所示,包括:
S501、STA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
若为闲,执行步骤S502;
若不为闲,执行步骤S505。
S502、若为闲,STA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存在,执行步骤S503;
若不存在,执行步骤S506。
S503、若存在,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S504、若不为闲,STA确定是否接收到AP响应帧。
其中,若STA确定接收到AP响应帧,则该过程暂时结束。
S505、STA确定是否继续传输。
若是,执行步骤S506;
若否,则该过程暂时结束。
S506、STA等待下一传输周期。
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的执行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2-f2:
a2、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存在,执行步骤b2;
若不存在,执行步骤c2。
b2、若存在,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c2、若不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二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存在,执行步骤d2;
若不存在,执行步骤e2。
d2、若存在,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e2、若不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三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f2、以此类推,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具体的,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三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二个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起见,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长度用a统一表示,第二时间长度用b统一表示,在此进行统一说明,适用于本发明各实施例及相关附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具体可以为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英文: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nterframe Space,简称:PIFS)。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传输周期不是第一传输周期,所述STA按照现有的方式侦听信道确定信道忙闲,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STA侦听信道确定信道忙闲的具体方式可以如下:
包括信号能量/功率检测,若STA侦听到信号能量/功率高于预设功率门限,则物理层发出CCA为忙的指示,站点标记信道为忙,反之为闲。
或者,包括WiFi信号检测,若STA侦听到WiFi信号功率高于预设功率门限,则物理层发出CCA为忙的指示,站点标记信道为忙,反之为闲。WiFi信号检测可以是包中间检测。
或者,包括WiFi包开始/前导/包头检测,若STA侦听到WiFi包开始,STA的物理层测量信号功率。若功率高于预设功率门限,则物理层发出CCA为忙的指示,站点标记信道为忙。
在物理层发出CCA为忙的指示后,物理层可根据收到的训练符号和信令(SIGNAL,简称:SIG)信息(包括L-SIG和/或其他SIG)发送物理层接收开始指示(英文:PHY-RXSTART.indication)报告给媒质访问控制层(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其中可包括最新测得的接收信号强度信息,数据流最大时间信息。
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具体是指,以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初始传输周期,包含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之后的连续p个传输周期的分组,p为整数。
示例性的,当t=N时,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每个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此时,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的分组内仅包含该当前第一传输周期。
当t<N时,如图7所示,若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和第四个传输周期为第一传输周期,第二个传输周期和第三个传输周期均不是第一传输周期,则若当前传输周期为第一个传输周期,则当前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包含第一个传输周期、第二个传输周期和第三个传输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以AP与图2中其中一个STA的交互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如上所述,AP可以与多个STA进行通信,此时,AP与多个STA中每个STA通信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的方法,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而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AP确定在第一触发区间内的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时,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而当STA在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并且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时,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在图3所示的上行传输方法中,AP和STA如何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两种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P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哪些传输周期之前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进而,AP发送第一触发帧时,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这样,STA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t个第一传输周期。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P与STA可以提前协商好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哪些传输周期之前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这样,STA和AP可根据该协议,确定t个第一传输周期。
当然,STA与AP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03中: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其中,上行传输中止的条件具体可以是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的次数达到限定次数、触发帧后上行传输的时间达到限定时间、触发帧后下一个上行传输的时间将用尽信道预约时间、和AP从上行传输中获得了足够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AP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
具体的,所述AP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AP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所述AP侦听到信道忙,所述AP接收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所述AP未侦听到信道忙,所述AP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所述AP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所述AP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其中,免竞争结束帧可以用于取消NAV设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其他节点标识信道为闲,进而能使用信道。
优选的,免竞争结束帧可以以兼容的形式发送,以便兼容STA(802.11ac或以前的设备)能正确接收该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P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AP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所述AP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所述AP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所述AP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所述AP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具体的,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三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二个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优选的,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具体可以为点PIFS。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传输周期不是第一传输周期,所述AP按照现有的方式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比如,若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不是第一传输周期,则若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一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之前所述AP侦听到信道忙,则所述AP接收在当前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
优选的,第一时间长度具体可以为短帧间间隔(英文:short interframespace,简称:SIFS)。其中,SIFS是最短的帧间间隔,用来分隔开属于一次对话的各种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04中: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具体的,此处的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小于0,或者,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小于等于0,或者,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小于该时隙内随机接入资源的数量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STA收到第一触发帧之后,还执行退避操作。其中,所述STA在执行退避操作时,可以先检测退避值再更新,也可以先更新退避值再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若所述STA在执行退避操作时,先检测退避值再更新,则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
若所述STA在执行退避操作时,先更新退避值再检测,则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
上述的特定条件具体可以为下述条件中的一个或组合:
该资源为随机接入传输资源、该资源为用于特定站点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和该资源为用于特定业务流/类别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假设第一触发区间内有3个传输周期,每个传输周期内有4个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其中,第二个传输周期和第三个传输周期均为第一传输周期,假设当前传输周期为第3个传输周期,特定条件为该资源为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则若STA的初始随机退避值为9,则在第一个传输周期内更新后的随机退避值为9-4=5,在第二个传输周期内更新后的随机退避值为5-4=1,假设所述STA在执行退避操作时,先更新退避值再检测,则当前传输周期(也就是第三个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1-4=-3,若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小于0,则当STA在第三个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为闲之后,可以在第三个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可选的,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具体可以包括: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STA在进行退避时,可以在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每次退避时,退避值减1.
当然,STA还可能存在其它的退避方式,上述两种退避方式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对STA的退避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也就是说,所述STA有可能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均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为闲,但是第一触发区间内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此时,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继续执行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类似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与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二时间点的定义类似: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优选的,在所述ST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STA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包括:
若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TA在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时,可以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这样可以节省STA的功耗/能量,减少功耗/能量消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此处的“睡眠”具体是指进入低能耗状态,“醒来”具体是指退出低能耗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STA在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则在STA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时,由于未对信道持续侦听,因此自身无法知道AP在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提供了多少上行传输资源,进而无法准确的在第二触发区间内进行退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进一步的,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具体的,此处的预设条件可以是: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小于0,或者,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小于等于0,或者,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小于该时隙内随机接入资源的数量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包括: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或者,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包括: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其中,上述的特定条件具体可以为下述条件中的一个或组合:
该资源为随机接入传输资源、该资源为用于特定站点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和该资源为用于特定业务流/类别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假设第一触发区间和第二触发区间内均有3个传输周期,每个传输周期内有4个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第二个传输周期和第三个传输周期均为第一传输周期,所述第二触发区间的第二个传输周期和第三个传输周期均为第二传输周期。特定条件为该资源为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则若STA的初始随机退避值为15,由于所述STA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3个传输周期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因此所述STA可以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假设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为2个,若所述约定触发帧中没有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则STA在接收到约定触发帧之后的退避值更新为15-4×3=3,进而根据该退避值继续检测或退避,从而无法正确选择随机接入传输资源。若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比如,该退避修正信息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为2个,此时STA在接收到约定触发帧之后的退避值更新为15-4×2=7;或者,该退避修正信息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为8个,此时STA在接收到约定触发帧之后的退避值更新为15-8=7;或者,该退避修正信息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为4个,此时STA在接收到约定触发帧之后的退避值更新为3+4=7。根据该更新后的退避值在第二触发区间内继续退避,可以正确选择随机接入传输资源。比如,假设所述STA在第二触发区间内执行退避操作时,先更新退避值再检测,则在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内,更新后的退避值为7-4=3,若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小于0,则STA继续退避,在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二个传输周期内,更新后的退避值为3-4=-1,满足预设条件,则当STA在第二个触发区间内的第二个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为闲之后,可以在第二个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STA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均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为闲,但是第二触发区间内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此时,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下一预定触发帧的第三触发区间内继续执行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类似操作,依此类推,直至存在满足相应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相应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向所述AP发送PPDU,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AP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保护时间等价于上述的虚拟载波侦听,用于保护AP不受其他STA发送给AP的消息干扰。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触发区间如图10中所示,则
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2)+(3-2+1)×a+2×b+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或,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2)+(3-2+1)×a+2×b+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若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2)+(3-2+1)×a+2×b+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则AP在接收到一个或多个STA发送的上行PPDU之后,可以利用额外时间继续为这些STA提供上行或上行传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额外时间=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2)+(3-2+1)×a+2×b+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在所述STA接收AP发送的所述第一触发帧(步骤S302)之后,还可以包括:
所述STA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确定第k个传输周期上行发送的时段,所述时段的开始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1)+(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所述时段的结束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其中,t_k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前k个传输周期中第一传输周期的个数;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具体的,所述STA若在该传输周期内发送,则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将在该开始界限和结束界限之间。
其中,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可在开始界限开始,在结束界限结束。或者,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可在开始界限开始,在结束界限前结束。或者,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可在开始界限后开始,在结束界限结束。或者,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可在开始界限后开始,在结束界限前结束。
或者,条件性地,若所述STA无需接收所述AP的所述AP响应帧,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在开始界限开始,在结束界限前结束。否则,所述STA的上行传输在开始界限开始,在结束界限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STA的上行传输的时间点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在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STA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所述STA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
或者;若所述STA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接收到包含所述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所述STA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其中,
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可以等于所述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若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进行了需要AP确认的上行传输,但未在相应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则STA可判定AP未回复AP响应帧或STA的上行传输未被AP确认或STA的上行传输失败,STA可尝试重传上行传输。或者,若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进行了需要AP确认的上行传输,但未在相应时间内接收到包含该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比如虽然接收到了由STA对应的AP发送的AP响应帧,但该帧接收错误,或者未包含该STA发送的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则STA可判定AP未回复AP响应帧或STA的上行传输未被AP确认或STA的上行传输失败,STA可尝试重传上行传输。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非第一传输周期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可以在第一时间长度后发送上行PPDU,并且按照与所述第一传输周期内当前信道为闲时类似的步骤执行,比如,确定当前传输周期是否满足第一传输条件,若满足,则发送上行PPDU,本发明实施例对该情况不再详细赘述,具体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进而,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STA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AP可在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比如分配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子信道1给STA1,分配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子信道2给STA2,分配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子信道4给STA3,Poll指代非竞争性的。此外,AP可在第一触发帧中包含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比如,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子信道3、第二个传输周期内的子信道1、子信道2和子信道3用于轮询调度(Round-Robin,简称:RR)。当然,在一些实施中,也可以隐性指示用于竞争性传输的资源,即未指示用于非竞争性的资源即可用于竞争性传输。
该实施例可有益于如下场景,比如,AP询问STA1~3,它们可为高优先级服务站点,它们先在触发帧后发送上行帧,报告上行传输需求信息,具体可以是缓存状态(大小)或所需资源数量。由于AP竞争信道获得持续时间的传输机会(英文:Transmission Opportunity,简称:TXOP)长度有限,若AP在第一轮获得的站点传输需求信息足以需要或者超过AP获得的TXOP资源来传输,则AP可提前发送帧(例如AP响应帧)来终止多轮传输。
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AP可在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比如,分配子信道4给STA2。这样可以节省反复指示多轮的子信道4均分配给STA2的资源开销。
下面将基于图2所示的WLAN的网络架构,以AP为执行主体,给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如图13所示,包括:
S1301、AP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S1302、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S1303、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
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的方法,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AP确定在第一触发区间内的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时,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下面将基于图2所示的WLAN的网络架构,以STA为执行主体,给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
1401、ST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S1402、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S1403、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可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的方法,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STA在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并且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时,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AP150,如图15所示,所述AP150包括:发送单元1501和处理单元1502。
所述发送单元1501,用于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502,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所述发送单元1501,还用于直至所述AP150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150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150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150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若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
进一步的,如图16所示,所述AP还包括接收单元1503。
所述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
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侦听到信道忙,且检测到上行PPDU开始(例如检测到物理前导),通过所述接收单元1503接收当前的上行PPDU。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未侦听到信道忙,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
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可选的,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其中,一个时隙时间长度表示一个时隙时间;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处理单元1502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1501可以为AP150上具备发射功能的接口电路,如发射机;接收单元1503可以为AP150上具备接收功能的接口电路,如接收机;处理单元1502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AP150的某一个处理器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AP150的存储器中,由AP150的某一个处理器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单元1502的功能。这里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英文:AP150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具体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AP确定在第一触发区间内的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时,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TA170,如图17所示,所述STA170包括:接收单元1701、处理单元1702和发送单元1703。
所述接收单元1701,用于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702,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发送单元1703,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可选的,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1702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170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702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1702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1702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1702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702,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发送单元1703,还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可选的,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702,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1701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处理单元1702具体用于:
若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可选的,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1702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170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702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170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170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或者,所述处理单元1702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1702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170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170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17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702,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1701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确定第k个传输周期上行发送的时段,所述时段的开始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1)+(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所述时段的结束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其中,t_k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前k个传输周期中第一传输周期的个数;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1703,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处理单元1702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1703,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接收单元1701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接收到包含所述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1703可以为STA170上具备发射功能的接口电路,如发射机;接收单元1701可以为STA170上具备接收功能的接口电路,如接收机;处理单元1702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AP的某一个处理器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STA170的存储器中,由STA170的某一个处理器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单元1702的功能。这里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具体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STA在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并且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时,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P180,如图18所示,所述AP180包括:处理器1801、第一接口电路1802a、存储器1803和总线1804;所述处理器1801、所述第一接口电路1802a和所述存储器1803通过所述总线18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处理器18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1801可以是CPU,也可以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
存储器1803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或接入网管理设备运行所需要参数、数据等。且存储器1803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RAM),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18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英文: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18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1804,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1802a,用于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1801,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1802a,还用于直至所述AP180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180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180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180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801,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若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
进一步的,如图19所示,所述AP180还包括第二接口电路1802b。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侦听到信道忙,且检测到上行PPDU开始(例如检测到物理前导),通过所述第二接口电路1802b接收当前的上行PPDU。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未侦听到信道忙,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
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可选的,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其中,一个时隙时间长度表示一个时隙时间。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处理器1801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具体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AP确定在第一触发区间内的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时,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P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TA200,如图20所示,所述STA200包括:处理器2001、第一接口电路2002a、第二接口电路2002b、存储器2003和总线2004;所述处理器2001、所述第一接口电路2002a、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02b和所述存储器2003通过所述总线20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处理器20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2001可以是CPU,也可以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
存储器2003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或接入网管理设备运行所需要参数、数据等。且存储器2003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NVRAM,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2004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该总线20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2004,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2002a,用于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2001,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02b,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可选的,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2001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200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2001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2001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处理器2001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2001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2001,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02b,还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可选的,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20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2002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处理器2001具体用于:
若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可选的,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可选的,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2001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200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2001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200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200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或者,所述处理器2001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器2001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200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200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02b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200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2002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根据所述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确定第k个传输周期上行发送的时段,所述时段的开始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1)+(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所述时段的结束界限为:
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k)+(k-t_k)×第一时间长度+t_k×第二时间长度;
其中,t_k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前k个传输周期中第一传输周期的个数;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02b,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处理器2001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内侦听到信道忙,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
或者;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02b,还用于在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之后,若所述第一接口电路2002a未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内接收到包含所述STA发送的所述上行PPDU的接收确认信息的AP响应帧,向所述AP重新发送所述上行PPDU;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具体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STA在某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并且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时,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STA必须等待触发帧之后才会在随后的传输周期内发送,并会接收到AP发送的AP响应帧。需要多轮数的传输周期时,若仍采用现有的上行传输方法将需要多个触发帧,触发帧开销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使AP在发送触发帧后提前终止上行传输周期,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TA提高了上行传输的灵活性,避免了现有的上行传输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图13和图1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操作。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6)

1.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点AP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所述AP成功接收到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包括:
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P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AP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所述AP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站点STA发送的上行PPD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STA发送的上行PPDU,包括:
所述AP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所述AP未侦听到信道忙,所述AP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所述AP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所述AP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包括:
所述AP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所述AP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所述AP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所述AP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所述AP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AP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11.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站点STA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包括: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或者,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包括: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TA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STA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包括:
若存在,所述STA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包括: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或者,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包括: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23.根据权利要求1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STA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包括:
所述STA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24.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所述AP包括: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直至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发送所述AP响应帧,其中,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上行传输是否中止,其中,
若确定上行传输中止,则所述AP确定要发送所述AP响应帧。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是否要发送AP响应帧之后,若确定不发送所述AP响应帧,侦听信道,等待在当前第一传输周期内进行上行传输的站点STA发送的上行PPDU。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侦听信道;
若在第一时间点之前未侦听到信道忙,确定是否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释放信道预留,并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免竞争结束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是否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
若确定没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确定要释放信道预留;
若确定有STA有上行传输需要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发送第二触发帧。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其中,一个时隙时间长度表示一个时隙时间;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一个时隙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30.根据权利要求24-29任一项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4-30任一项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包含信道的保护时间;
其中,所述保护时间是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的: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或者,
所述保护时间>UL_Frame_Duration(1)+UL_Frame_Duration(2)+…+UL_Frame_Duration(n)+…+UL_Frame_Duration(N)+(N-t+1)×第一时间长度+t×第二时间长度+所述AP响应帧的持续时间;
其中,UL_Frame_Duration(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n个传输周期的持续时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4-31任一项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33.根据权利要求24-32任一项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34.一种站点STA,其特征在于,所述STA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所述第一触发帧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帧的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所述AP响应帧包含在所述AP响应帧之前的传输周期内所述AP成功接收到的上行PPDU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接收确认信息和/或上行PPDU的触发信息,N表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t,N均为正整数,t≤N。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第一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一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一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和初始随机退避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二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
所述第二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随机退避值=第五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五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4-37任一项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还包含N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之前是否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指示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后,若所述t个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均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的第二触发区间内的s个第二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二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三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直至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存在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二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PPDU,其中,所述s个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M个传输周期中传输周期之前所述AP可发送所述AP响应帧的传输周期,M表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总个数,s,M均为正整数,s≤M。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为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第二触发帧的接收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若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不是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的第一个传输周期,则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当前第二传输周期的上一传输周期的发送结束点间隔第二时间长度之后的时间点。
41.根据权利要求34-40任一项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AP发送的第一触发帧之后,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之前,确定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N个传输周期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若不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睡眠,并在所述第一触发帧的下一约定触发帧前醒来;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存在,在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t个第一传输周期中的每个第一传输周期之前确定第二时间点之前的信道是否为闲,若为闲,确定当前第一传输周期所在分组内是否存在满足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触发帧中包含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的退避修正信息,所述退避修正信息包括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传输周期的个数、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实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和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取消的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个数。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约定触发帧中还包含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传输条件包括:当前传输周期内的第三随机退避值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M个传输周期中每个传输周期内包含的至少一个上行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初始随机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所述初始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在[0,CW-1]之间生成的随机退避值,CW为预设值。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四随机退避值,或者,
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其中,所述第四随机退避值是所述STA根据第一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述当前传输周期之前的所有传输周期内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的数量,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传输周期内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
对于每个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所述第三随机退避值=第六随机退避值-1;其中,
所述第六随机退避值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二预设公式,在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所有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依次退避后获得的,所述第二预设公式包括:
新随机退避值=原随机退避值-1,所述第二触发区间内第一个满足所述特定条件的上行传输资源上的原随机退避值为所述STA根据所述初始退避值和所述退避修正值获得的。
45.根据权利要求34-44任一项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区间的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N个传输周期的传输时间;和/或,所述第一触发区间内传输周期的个数N。
46.根据权利要求34-45任一项所述的ST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帧中还包含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
上行传输时间、调制编码方式、频域资源范围、空间流数、接收确认信息,分配特定上行传输资源给特定STA的信息、随机接入上行传输资源的信息、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和,特定信道在所述N个传输周期中的部分传输周期内用于特定的STA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STA上行传输的指示信息,在所述满足所述第一传输条件的传输周期内向所述AP发送上行PPDU。
CN201510747228.1A 2015-11-05 2015-11-05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686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7228.1A CN106686663B (zh) 2015-11-05 2015-11-05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88020 WO2017076022A1 (zh) 2015-11-05 2016-06-30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7228.1A CN106686663B (zh) 2015-11-05 2015-11-05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6663A true CN106686663A (zh) 2017-05-17
CN106686663B CN106686663B (zh) 2020-04-14

Family

ID=5866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7228.1A Active CN106686663B (zh) 2015-11-05 2015-11-05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6663B (zh)
WO (1) WO201707602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928A (zh) * 2017-07-26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链路检测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9412711A (zh) * 2018-10-29 2019-03-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对称带内全双工通信的配对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1669204A (zh) * 2019-03-08 202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21185132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调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47602A (zh) * 2020-05-28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66157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1444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响应帧的方法及装置、接入点ap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5959A1 (en) * 2008-12-30 2010-07-01 Minyoung Park Multi-radio controller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ocated transceivers
CN102687422A (zh) * 2010-06-29 2012-09-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wlan系统中发送数据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6145A (zh) * 2013-03-22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Ofdma竞争方法及接入点
CN104202822A (zh) * 2014-04-30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系统以及站点
US20150016558A1 (en) * 2013-07-15 2015-01-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ul mu-mimo) 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in ul mu-mimo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362B (zh) * 2012-03-16 2016-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状态的方法
EP2840854B1 (en) * 2012-04-15 2021-06-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trigger frames in wireless lan systems
CN103686934A (zh) * 2012-09-06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5959A1 (en) * 2008-12-30 2010-07-01 Minyoung Park Multi-radio controller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located transceivers
CN102687422A (zh) * 2010-06-29 2012-09-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wlan系统中发送数据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6145A (zh) * 2013-03-22 2014-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Ofdma竞争方法及接入点
US20150016558A1 (en) * 2013-07-15 2015-01-1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Uplink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ul mu-mimo) 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in ul mu-mimo communication
CN104202822A (zh) * 2014-04-30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系统以及站点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928A (zh) * 2017-07-26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链路检测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9309928B (zh) * 2017-07-26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链路检测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9412711A (zh) * 2018-10-29 2019-03-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对称带内全双工通信的配对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9412711B (zh) * 2018-10-29 2021-10-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非对称带内全双工通信的配对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1669204A (zh) * 2019-03-08 202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1669204B (zh) * 2019-03-08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21185132A1 (zh) * 2020-03-18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调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747602A (zh) * 2020-05-28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47602B (zh) * 2020-05-28 202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66157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6663B (zh) 2020-04-14
WO2017076022A1 (zh)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945B (zh)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1751246B2 (en) Multiple frame transmission
EP3488659B1 (en) Transmission app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6686663A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6507232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多重ユーザ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3037531B (zh) 一种无线站点接入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US10849023B2 (en) Wireless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questing and sending block acknowledgement
US20160316458A1 (e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6576364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7667496A (zh) 支持授权频带和非授权频带的网络中通信结点的操作方法
CN109314997A (zh) 基于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US9749024B2 (en) Wireless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ulti-user request-to-send and clear-to-send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CN105636233A (zh) 一种laa系统中同时考虑上下行链路的lbt机制
CN107113885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对未许可频谱的预留
CN104994591A (zh)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CN107046727A (zh) 一种上行资源共享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6559900A (zh) 一种基于非对称带宽的多信道多址接入方法
CN109661851B (zh) 用于自适应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11459A (zh) 接入点ap、站点sta、通信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EP3932136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6097900A (zh) 与rta通信量共享edca txop
CN116803184A (zh) 正在进行的低优先级ppdu的抢占/中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