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3165A -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3165A
CN106683165A CN201510765648.2A CN201510765648A CN106683165A CN 106683165 A CN106683165 A CN 106683165A CN 201510765648 A CN201510765648 A CN 201510765648A CN 106683165 A CN106683165 A CN 106683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color
dimensional
model
te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56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明耀
赵鹏程
王若曦
胡庆武
申力
朱宜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5107656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3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3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3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4Texture ma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3D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5/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rendering
    • G06T2215/12Shadow map, environment ma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包括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获得表面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规则,包括在实验室模拟相应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过程,建立对应时间与样本色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样本颜色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得到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纹理影像的获取与匀色匀光处理,包括利用相机获得当前时段的文物的图像作为后期彩色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使用纹理映射生成彩色三维模型;加入时间维生成文物四维模型,包括设置时间轴来设定时间,根据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计算生成设定时间的时空纹理,绘制设定时间的彩色三维模型,通过显示多个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从而形成四维的可视化效果。

Description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文化遗产高精度数字化重建及展示文化遗产的色彩变化与复原效果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背景技术
实体的四维可视化即实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模拟显示,即3D空间+时间,它不仅可以为观察者提供一种空间上的近似真实的视觉体验,还可以展示实体随时间的改变,便于观察者了解实体的整个变化过程,为学习和研究实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属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基础。三维模型是对现实三维世界的简化表达,而时间则是三维模型变化的轴线,是现实世界变化的维度。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科学计算的结果及过程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现在有许多可视化工具,如OpenGL、DirectX、Jet3D,其中SGI公司推出的GL三维图形库表现突出,易于使用而且功能强大。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是研究文化遗产(如塑像、壁画、古代建筑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把实体的四维可视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工作中,能有效的完成文物的复原、展示和预测等工作,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研究和展示的平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已经在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中广为使用,多种技术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大量的3D模型。这些3D模型是当前状态的表征。近年来,4D模型和可视化成为学界研究的关注点,其中,时间维度主要来通过旧的数据,如旧照片、古典绘画、古籍资料等获得。可以通过不同的航空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不同时期的三维模型,从而形成4D模型并可视化;也有对古代绘画、古籍文字资料等材料进行分析获得以往时期的几何模型或颜色模型而实现四维可视化。此外,也有通过建模分析和模拟文化遗产以前的形态,构建四维模型。基于旧数据的4D重建方法依赖于数据本身,因而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基于建模分析的方法容易因模型的偏差导致结果的偏差。本发明则提出了新的思路,从文化遗产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着手,分析其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恢复其不同时期的3D状态,形成其沿时间维度变化的效果,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将这一过程展现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探寻一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解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问题,研究物体表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使用新型的多视角的数字化可视化方法来建立文物的彩色三维模型,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还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
步骤2、获得表面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规则,包括在实验室模拟相应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过程,建立对应时间与样本色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样本颜色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得到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
所述模拟相应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过程,包括确定实验室中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时间模型如下,
其中,t为实验室中反应进行的时间,R、G、B为对应的文物变色的红、绿、蓝通道颜色值,Fr(t)、Fg(t)、Fb(t)则分别表示红、绿、蓝颜色分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所述建立样本颜色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包括将实验室模型转换为真实时间模型,包括根据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反应所需时间进行相应的转化和变换,最终确定自然时间下的颜色变换模型;
步骤3、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
步骤4、纹理影像的获取与匀色匀光处理,包括利用相机获得当前时段的文物的图像作为后期彩色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通过匀色匀光算法消除图像因光线、相机设置和环境所带来的色差;
步骤5、使用纹理映射生成彩色三维模型,包括采用纹理映射方法将纹理图像映射到三维模型表面,生成彩色三维模型;
步骤6、加入时间维生成文物四维模型,包括设置时间轴来设定时间,生成设定时间的时空纹理,绘制设定时间的彩色三维模型,通过显示多个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从而形成四维的可视化效果;
所述生成设定时间的时空纹理,包括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计算确定时间点的色彩变化,得到确定时间的时空纹理。
而且,所述的步骤1中,首先,通过物理表面分析确定雕塑物因物理表面变化导致的变色;其次,通过物质成分分析确定雕塑物的主要颜料组成和物质成分;最后,比较分析雕塑物表面颜色变化前后的差异,确定导致变色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的因素。
而且,所述的步骤3中的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的方式有,通过摄影测量进行光线交会得到三维立体模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直接获取物体表面点坐标,结合摄影测量同时获取物体表面的纹理。
而且,所述的步骤4中纹理影像的匀色匀光采用MASK和Wallis匀光算法实现。
而且,所述的步骤5中,首先,将多幅纹理图像映射到物体的三维模型上生成彩色三维模型,然后,对多幅纹理图像相接处进行局部的精细调整,确保整个模型的纹理色彩上光顺、几何上精确。
而且,所述的步骤6中通过显示多个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从而形成四维的可视化效果,包括通过设置时间轴拖动、自动播放动画或变化对比显示文物彩色模型。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提出了文化遗产四维可视化的一种工作流程,通过获取三维模型和时间彩色变换,实现了文化遗产在时空维的变化显示,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复原提供新方法。
2,本发明从表面颜色变化研究文物随时间的变化,通过研究物质的理化性质与表面颜色变化关系得到文物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态,为文物的复原和变化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3,本发明使用高精度激光扫描、摄影测量、纹理匀色和纹理映射等技术建立了精准真实的文物彩色三维模型,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模型建立工作提供了参考。
本发明的研究受到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No.2012CB725300和武汉大学实验技术项目(WHU-2015-SYJS-04)的支持,关系到我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事业,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通过同步辐射分析、成分分析、物理表面分析和遥感光谱等多种方法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
实施例中,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该步骤主要涉及同步辐射分析、成分分析、物理表面分析和遥感光谱等多种方法确定文化遗产(文物)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实际操作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首先,通过物理表面分析确定雕塑物因物理表面变化导致的变色;其次,通过物质成分分析确定雕塑物的主要颜料组成和物质成分;最后,比较分析雕塑物表面颜色变化前后的差异,利用显微观测表面结构、同步辐射、能量散射、光谱分析等方法确定导致变色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变色与时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实施时,可以预先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以备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使用。
步骤2,获得表面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规则:在实验室模拟相应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过程,建立对应时间与样本色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样本颜色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得到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
实施例中,获得表面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规则,该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两步:①在实验室模拟相应表面的变色过程,建立对应时间与样本色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样本颜色与实验室时间的函数关系。②将实验室模型转换为真实时间模型,可通过变换和转换将实验室时间转换成自然时间,确定自然时间下的颜色变换模型。如常见的红色对联在自然条件下被长时间日光照射后,其颜色逐步褪化,最终变成白色。因此,可以在实验室中设计红色对联受光照和时间的影响褪色的实验,记录固定光照值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对联的颜色,从而形成对联的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褪色模型,而自然条件,每天的光照不同,自然褪色的时间亦不相同,因此需要统计自然条件下光照的变化和褪色时间。并将实验室的褪色模型与自然条件下的光照和实际褪色时间进行对应和转换,修正实验室得到的褪色变化模型。
所述的步骤2中的获得表面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规则包括以下子步骤:
①实验室中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时间模型确定
在等式1中,t为实验室中反应进行的时间,R、G、B为对应的文物变色的红、绿、蓝通道颜色值,Fr(t)、Fg(t)、Fb(t)则分别表示红、绿、蓝颜色分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②实验室的时间模型转换为真实时间模型,由于等式1中的t为实验室反应时间,而自然环境下与实验室中的反应速度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反应所需时间进行相应的转化和变换,最终确定自然时间下的颜色变换模型,即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
步骤3,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采用摄影测量双目立体、结构光、投影光栅以及激光扫描等多种方法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
实施例中,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直接获取物体表面点坐标的激光点云数据,同时配合高分辨率相机获取物体表面纹理照片,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构网生成文物表面,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
所述的步骤3中的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的方式有:
通过摄影测量进行光线交会得到三维立体模型;
使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直接获取物体表面点坐标,结合摄影测量同时获取物体表面的纹理。
步骤4,纹理影像的获取与匀色匀光处理:利用相机获得当前时段的文物的图像作为后期彩色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通过匀色匀光算法消除图像因光线、相机设置和环境所带来的色差。
具体实施时,纹理影像的匀色匀光处理,可通过MASK和Wallis等匀光算法消除因多幅纹理图像间光线、相机设置和环境所带来的色差,使得多幅纹理图像组合显示时没有明显的色差。
所述的步骤4中纹理影像的匀色匀光和步骤5中精细的纹理映射是保证文物彩色三维模型极具真实感和精准性的重要步骤。
步骤5,使用纹理映射生成彩色三维模型:采用纹理映射方法将纹理图像映射到三维模型表面,生成彩色三维模型。
实施例中,纹理映射生成彩色三维模型,该步骤首先,将多幅纹理图像映射到物体的三维模型上生成彩色三维模型,然后,对多幅纹理图像相接处进行局部的精细调整,确保整个模型的纹理色彩上光顺、几何上精确。
步骤6,加入时间维生成文物四维模型:设置时间轴来设定时间,利用步骤2中的规则成该时间的时空纹理,使用三维图形显示技术快速的显示该时间的彩色三维模型,通过显示多个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从而形成四维的可视化效果。
实施例中,加入时间维生成文物四维模型,该步骤首先,通过设置时间拖动轴来设定时间,然后,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计算该时间点的色彩变化,生成该时间的时空纹理,最后,使用DirectX或OpenGL三维图形显示技术快速的显示该时间的彩色三维模型。
为了提供四维效果,可以设置多个时间点进行连续展示,所述的步骤6中的文物四维模型使用以下方法实现:
①生成多个确定时间点的时空纹理,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和当前时段的文物的彩色三维模型计算确定时间点的色彩变化,生成确定时间的时空纹理。
②绘制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使用DirectX或OpenGL等三维图形显示技术,显示所选定时刻的彩色三维模型。
③通过设置时间轴拖动、自动播放动画、变化对比等方式显示文物彩色模型。
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计算机软件方式支持实现流程。
本发明提供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技术方案。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文化遗产表面颜色变化的原因;
步骤2、获得表面颜色随时间变化的规则,包括在实验室模拟相应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过程,建立对应时间与样本色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样本颜色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得到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
所述模拟相应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过程,包括确定实验室中文物表面颜色的变色时间模型如下,
R = F r ( t ) G = F g ( t ) B = F b ( t ) - - - ( 1 )
其中,t为实验室中反应进行的时间,R、G、B为对应的文物变色的红、绿、蓝通道颜色值,Fr(t)、Fg(t)、Fb(t)则分别表示红、绿、蓝颜色分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所述建立样本颜色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包括将实验室模型转换为真实时间模型,包括根据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反应所需时间进行相应的转化和变换,最终确定自然时间下的颜色变换模型;
步骤3、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
步骤4、纹理影像的获取与匀色匀光处理,包括利用相机获得当前时段的文物的图像作为后期彩色三维模型的纹理图像,通过匀色匀光算法消除图像因光线、相机设置和环境所带来的色差;
步骤5、使用纹理映射生成彩色三维模型,包括采用纹理映射方法将纹理图像映射到三维模型表面,生成彩色三维模型;
步骤6、加入时间维生成文物四维模型,包括设置时间轴来设定时间,生成设定时间的时空纹理,绘制设定时间的彩色三维模型,通过显示多个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从而形成四维的可视化效果;
所述生成设定时间的时空纹理,包括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色彩变化的时间模型计算确定时间点的色彩变化,得到确定时间的时空纹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首先,通过物理表面分析确定雕塑物因物理表面变化导致的变色;其次,通过物质成分分析确定雕塑物的主要颜料组成和物质成分;最后,比较分析雕塑物表面颜色变化前后的差异,确定导致变色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的因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获得文物数字三维模型的方式有,通过摄影测量进行光线交会得到三维立体模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直接获取物体表面点坐标,结合摄影测量同时获取物体表面的纹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纹理影像的匀色匀光采用MASK和Wallis匀光算法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首先,将多幅纹理图像映射到物体的三维模型上生成彩色三维模型,然后,对多幅纹理图像相接处进行局部的精细调整,确保整个模型的纹理色彩上光顺、几何上精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通过显示多个确定时间点的彩色三维模型,从而形成四维的可视化效果,包括通过设置时间轴拖动、自动播放动画或变化对比显示文物彩色模型。
CN201510765648.2A 2015-11-11 2015-11-11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Pending CN106683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648.2A CN106683165A (zh) 2015-11-11 2015-11-11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648.2A CN106683165A (zh) 2015-11-11 2015-11-11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3165A true CN106683165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6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5648.2A Pending CN106683165A (zh) 2015-11-11 2015-11-11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31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0710A (zh) * 2019-12-31 2020-06-09 上海颢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彩色壁画的三维呈现方法
CN113624692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广西巨玖龙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色变监测建模方法
CN115733938A (zh) * 2021-08-31 2023-03-0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4692B (zh) * 2020-05-08 2024-05-28 广西巨玖龙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色变监测建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0465A (zh) * 2013-09-13 2014-01-08 西安工程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古代文物场景快速渲染方法
US20140055570A1 (en) * 2012-03-19 2014-02-27 Fittingbox Mod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3d photorealistic mode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5570A1 (en) * 2012-03-19 2014-02-27 Fittingbox Mod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3d photorealistic models
CN103500465A (zh) * 2013-09-13 2014-01-08 西安工程大学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古代文物场景快速渲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I MINGYAO等: "4D Visualization of Painted Sculpture and Murals", 《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
周耀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图谱表示",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0710A (zh) * 2019-12-31 2020-06-09 上海颢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彩色壁画的三维呈现方法
CN113624692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广西巨玖龙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色变监测建模方法
CN113624692B (zh) * 2020-05-08 2024-05-28 广西巨玖龙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物色变监测建模方法
CN115733938A (zh) * 2021-08-31 2023-03-03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29892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1853A (zh) 超大虚拟场景和动态摄屏的虚实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1923462A (zh) 一种基于FlashVR的三维微型场景网络发布引擎
CN104091366B (zh) 基于二维阴影信息的三维模型智能数字化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7330964A (zh) 一种复杂三维物体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Color 3D Printing: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Siotto et al. Ancient polychromy: study and virtual reconstruction using open source tools
Orland Synthetic landscapes: A review of video-imaging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research, planning, and design
CN106683165A (zh) 文化遗产的四维可视化方法
CN109671161A (zh) 沉浸式兵马俑烧造过程虚拟体验系统
Van der Perre et al. Towards a combined use of IR, UV and 3D-Imaging for the study of small inscribed and illuminated artefacts
Jenny et al. Challenges in adapting example-based texture synthesis for panoramic map creation: a case study
Steffen et al. Hybrid polygon and hydrodynamic nebula modeling with multi-waveband radiation transfer in astrophysics
Zimmermann et al. Showing the invisible–document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Roman Domitilla catacomb, based on image laser scanning and 3D modelling
CN106780700B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游戏个性化3d着色方法
Jiang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Design of Ceramic Painting Products
Le Van et al. An effective RGB color selection for complex 3D object structure in scene graph systems
Stathopoulou et al. High and low resolution textured models of complex architectural surfaces
Dalenius et al. Holographic data visualization: using synthetic full-parallax holography to share information
Henriques et al. Mapping lacunae for retouching paintings with computer graphics software
Nimeroff et al. Rendering spaces for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s
Bazzurri et 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Photogrammetry Applied to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Action of Transformation Groups
Som FORMAL ANALYSIS OF VISUAL CHARACTERISTIC ON MURAL ARTS AT KEDAI MULONG OLD MOSQUE, KELANTAN
Liu et 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echnology of Virtual Plant in Digital Landscape
Laska et al. Practice of using virtu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restoration of monumental painting of the church of the transfiguration of our saviour on nereditsa hill
Sadek et al.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3D City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