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8397A -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8397A
CN106668397A CN201510749354.0A CN201510749354A CN106668397A CN 106668397 A CN106668397 A CN 106668397A CN 201510749354 A CN201510749354 A CN 201510749354A CN 106668397 A CN106668397 A CN 106668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
cancer
gastric cancer
radix ginseng
ginseng rub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93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礼
王桂芳
赵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chuan Shanghet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chuan Shanghet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chuan Shanghet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chuan Shanghet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493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68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68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839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详述了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药是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特别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胃癌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它是以无花果、白英、半边莲、藤梨根、姜黄、八月札等中草药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煎熬、提取、浓缩、制丸而成的中药丸剂,主治胃癌,兼治咽喉癌、食管癌、喷门癌、大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本发明的特点是药味少,剂量适中,所选的药味大都是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能够治疗癌症的。

Description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是一种治疗晚期胃癌特别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胃癌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类。
背景技术
据《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按照中国人平均74岁的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肿瘤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中国的癌症患者约为700多万人,且每年以1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而全世界呢?
据统计,在我国近800万的癌症患者中,有31.27%为消化系统癌患者,其中胃癌患者占消化系统癌患者的41.83%,几近一半。
中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球每年新发胃癌患者100余万,中国就占了42%,死亡人数中国占到了35%,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这其中的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因素都不在话下,最让人揪心的则是环境和饮食因素……
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从胃癌发病到发现肿瘤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到了不可忍受,十有八九已到了晚期。
目前治胃癌最好的方法是手术,术后还要进行化疗,而化疗不但副作用大,患者痛苦难以忍受,而且成功率也很低,绝大多数患者化疗后的生存期连一年都不到——当然这也与无良医生的过度治疗有关。而另一方面,一些人虽然被检测出是胃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只能姑息治疗,期待奇迹的降临……
胃癌是目前较难治愈的疾病,但难治并不代表没法可治,除上述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也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以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全身特点辨证论治,可以适用于各型各期癌症。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稳定病情,毒副作用轻微、症状改善较明显,使病情发展减慢、肿瘤缩小或带瘤较长期生存,患者易于接受和费用比较低廉。目前西医也认为中医药可以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有助于减少放、化疗的毒性,改善癌症相关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但存在的问题是中医的药方统一性较差,治疗主要凭的是经验。从已有的治癌验方、偏方看,所选中草药药材中总是有一些——多数是超过半数以上的——药物都是没有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有治癌功能和作用的“辨证施治”的“配伍”药,本发明人认为挺不合适;而偏方呢,偏方治病靠的是试验,往往耽搁治病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中国癌症患者就诊难以及中医病方统一性差、可重复性差、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理论和证据相对缺乏,因而治癌主要是凭经验等不足之情况,提出一种新的配药方法以及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从预防开始,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从癌变开始减缓其进展速度,从肿瘤开始诱导其萎缩凋亡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具体地说,本发明一是特别适用于治疗癌前较大胃溃疡以防其癌变,二是可治疗胃癌初期的特大胃溃疡,以防其继续恶化,三是可诱导已经成瘤的癌肿萎缩凋亡,以很低的花费,从根本上改善身体机能,从而恢复健康。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诱导癌细胞自我凋亡与分化,促使癌肿逐步萎缩。在具体的配方中,还配合辨证施治,根据胃癌的成因因饮食因素使营养素失去平衡致免疫功能低下,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部正常细胞被损害、凋亡,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乘虚而入”邪毒压正,因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致胃癌转移等基本病理病机的特点,运用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之法,以纠正正气内虚、邪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功能降低之不足,调整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配方,或舒肝和胃、降逆止痛,或解毒祛瘀,清热养阴,或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或大补气血,健脾补肾……以达到攻补兼施、补泻并用、整体抑瘤的目的,从而提高胃癌治疗的整体疗效和远期疗效,为胃癌患者提供一种已经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有治癌功能和作用的绿色高科技中草药配方以及配制方法,以很低或是较低的花费,从根本上改善身体机能,控制病情的恶化并使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恢复身体健康。由此也给患者一个根据个人病情、经济状况、个人意愿来综合考虑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或几种方法合用特别是中西医相结合综合治疗应用的余地,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轻松提高生存率——特别是5年以上生存率。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所述的治疗胃癌的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下列重量配比原料制成的:
红参9g、 白英20g、天南星7g、 山楂15g、
桃仁9g、 香附7g、甜根子7g、 石见穿20g、
半夏3g、 西红柿50g(或适量)
此方为一日一剂煎服的基本方。在实际应用时,还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症情况,增加1-3味“辨证配伍”药。
考虑到用该基本方煎服汤药量大、味道欠佳,患者很难饮用,故必须应用特殊工艺进行制备。
二、将上述各原料制成本发明所述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为:
A、 提取物的制备
(1)、提取
a、第一次提取:将上述中草药的重量除红参、桃仁、半夏、西红柿以外,全部放大10倍,清水清洗后,置于BT-2 不锈钢提取釜中,加7-9 倍自来水后,加热至100℃恒温提取1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b、第二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5-7 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半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c、第三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3-5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20分钟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2)、浓缩
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置于B-500 型三效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减压( 负200mmHg),加热至8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 1.20,备用。
(3)、制粉
将红参9g、桃仁7g、半夏3g放大10倍,一同粉碎为末,过80目筛,备用。
(4)、配料
在30 万级洁净车间内,将药粉与前述浓缩物一起置混合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5)、 烘干、粉碎
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于烘箱中60-70℃烘烤4-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 目筛。
(6)、造粒
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入造粒机中造粒。
(7)、整粒
将制好的颗粒进行整粒,过35目筛。
(8)、干燥
将整好的颗粒置入热循环干燥箱内,80℃下通风干燥至水分< 8%。
(9)、制丸
将干燥混合所得药物置中药制丸机中制丸,丸粒以4mm以下最佳。
B、包装
先装袋,将制成的丸粒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8g。然后将装好的小袋装盒、装箱、灭菌( 采用60Co 辐照,辐照剂量为8kGy)。
C、入库
将辐照过的成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入库。
本发明常规服用方法:上述丸剂每日三次,每次1袋8g,空腹( 服后半小时不可大量喝水,以免冲淡药液)。服药期间勿食用辛辣等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食物。本药三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二至三个疗程,最多服用四个疗程。
本药以煎西红柿汤做药引子服用效果更佳。煎西红柿汤的具体做法是:取自然熟透的小西红柿(50克左右)切碎,锅内放10克左右植物油,加热,放入适量葱花、食盐,待葱花飘出香味时将切碎的西红柿倒入锅中煎炒1-2分钟,再沏入适量水滚开出锅即可。服药期间勿食用辛辣等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本发明各原料的作用:
红参,红参又叫圆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脾、肺、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主治: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的作用是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这些作用红参与白参没有严格的区别,但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参强于白参。久服红参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抑制肿瘤、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红参适合于老人、久病体虚者,红参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之特点,是阴盛阳虚者的首选补品,医药上治疗虚脱或强补多用红参。红参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红参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白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有抗肿瘤作用,并对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天南星,性味功效:味苦、辛,性温,有毒。燥湿化痰,祛痰定惊,消肿散结。临床应用: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颅脑肿瘤、脑转移性肿瘤,或肿瘤淋巴结转移、子宫颈癌口腔肿瘤、神经系统肿瘤。此外还适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痼、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疠结核、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
山楂,果实中含黄酮,熊果酸、草酸、枸橼酸、果酸、琥珀酸、维生素C 等,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积、化滞瘀,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肿痛,高脂血症;经实验证明,具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可增强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还有抗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心律失常等作用;此外,山楂还有促进消化、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抗菌作用、防癌作用、收缩子宫、促进子宫复原、止痛等作用。
桃仁,性味归经】: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桃仁的功效与作用: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桃仁的主要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苦杏仁酶(Emulsin)、尿囊素酶(Allantoinase)、乳糖酶(Lactase)、维生素B1.挥发油、脂肪油, 油中主要含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苦杏仁酶包括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及樱叶酶(Prunase).桃仁中的苦杏仁甙和杏仁中的苦杏仁甙一样,经酶或酸水解后产生氢氰酸、苯甲醛和葡萄糖。作用:1.祛瘀血作用,2.抗炎作用,3.抗过敏作用, 4.其它作用:苦否仁甙,有镇咳作用。桃仁中的脂肪油(扁桃油)有驱虫作用,对蛲虫的驱虫效果为80.8%,对蛔虫效果为70%。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草本植物莎草的干燥块茎。性味:辛、微苦、平。归经:入肝、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胀满,月经不调,痛经等症。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香附稀,香附醇,并含脂肪酸等。功效与作用: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其药理作用研究得还很不够。现代实验初步发现有:镇痛作用。临床应用:前人称本品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广泛用于气郁所致的疼痛,如属肝郁所致肋痛(多见于慢性肝炎),如胃脘气痛,兼有吞酸呕吐,嗳气食少,此外,伏暑湿所致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可配旋复花等行气舒肝化郁,外感而兼有肝气郁结者,可用香附、苏叶等发汗解郁止痛,如香苏饮。尤其妇科病症和月经不调,见证有肝郁气滞,与神经精神因素(如情绪抑郁或暴躁、精神紧张)有关的月经疼痛更适宜。
甜根子,根和根系主含三萜皂苷,其中主要的一种俗称甘草甜素,又含黄酮素类化合物甘草苷元、甘草甙等,还含香豆精类化合物甘草香豆精、甘草酚等,另含生物碱、甘草葡聚糖GBW 等化合物。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甘草具有解毒抗菌作用,抗艾滋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在体外对水疱性口炎病毒、腺病毒II 型,单纯性疱疹病毒I 型和牛痘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不但可以直接灭活这几种病毒,而且对细胞内的病毒也有作用,此外,甘草还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具有抗炎,影响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抗肿瘤及抗突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抗氧化等作用。临床上治疗急、慢性病毒肝炎、治疗糖尿病、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本发明对甘草的炮制方法为:取甘草,除去芦头及杂质,大小条分开,浸泡至三四成透时,捞起润软,切厚片,干燥。
石见穿,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参的全草,性味功效:味苦、性平。清热解毒,凉血平肝,利水消肿,散结。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食管癌、腮腺癌、肝癌、胃癌、贲门癌等。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此外,还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暑热泻痢、小儿急性肾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乳糜尿、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疮疖肿痛、血崩等。
半夏,性味:味辛;性温;有毒。归经:脾经;胃经;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作用: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低。石灰制半夏,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清半夏:长于化痰。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半夏曲:长于消食化痰。生半夏浸泡晒干研粉,姜汁、面粉调匀,发酵制成。化湿健脾,消食止泻。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
西红柿,西红柿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近年来,在众多世界性组织推荐的防癌或保健食品中,西红柿总是位居前列。在大量的流行病调查和动物实验中发现,西红柿在防癌抗癌中的优异表现,主要源于其中的番茄红素。那么,番茄红素是如何防癌、抗癌的呢第一,通过一系列的生化作用,番茄红素能促进癌细胞分化(向良性方向转化),抑制癌细胞增殖。第二,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番茄红素能促进一些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细胞素分泌,如白细胞介素-ⅱ,激活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溶解作用;被激活的淋巴细胞又能释放细胞素如肿瘤坏死因子等,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第三,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 抗氧化 作用。细胞的老化、损伤和癌变都和自由基作用有关,而抗氧化剂(如番茄红素等)在有效清除自由基,从而发挥全身保健作用,其中便包括在防癌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发明的效果:
主治:胃癌,特别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胃癌手术的晚期胃癌,以很低的花费,从根本上改善身体机能,控制肿瘤继续疯长并使其逐渐缩小最终消失,从而恢复身体健康。
兼治:咽喉癌、食管癌、喷门癌、幽门癌、大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
本方的特点在于:
1、药味多,剂量适中,不浪费。
2、所选的药味大都是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能够治癌的,而已有的治癌验方,偏方中则总是有半数以上的药物都是没有被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证明是有治癌功能和作用的。
3、针对病灶,箭箭穿心,即所选药味都特别特别钟情于射中靶心,药到病除。而不是只要治癌,就一哄而上,结果是“龙”多反而不好治水。
4、尽最大可能“中性化”,即所选药味总体上保持“中性”,不寒不燥,不热不凉。这样就能使患者在整个服药的周期内少吃苦头、少受煎熬。而真要是出现“上火”或者“下泄”的情况,则完全可以针对具体个体的具体情况,临时辩证地添加一点“止泄”、“降火”的药物具体解决。而不是一开始就想象着患者可能就会上吐或者下泻,而把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添加进方子,使患者在很长很长的服药期间都一直服用,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具体实施方式:将白英20g、天南星7g、山楂15g、香附7g、甜根子7g、 石见穿20g各放大10倍,清水清洗后,置于BT-2 不锈钢提取釜中,加7-9倍自来水后,加热至100℃恒温提取1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第二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5-7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半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第三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3-5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20分钟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浓缩: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置于B-500 型三效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减压( 负200mmHg),加热至8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 1.20,备用。制粉:将红参9g、桃仁9g、半夏3g各放大10倍,一同粉碎为末,过80目筛,备用。配料:在30 万级洁净车间内,将药粉与前述浓缩物一起置混合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于烘箱中60-70℃烘烤4-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 目筛。造粒: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入造粒机中造粒。整粒:将制好的颗粒进行整粒,过35目筛。干燥:将整好的颗粒置入热循环干燥箱内,80℃下通风干燥至水分< 8%。制丸:将干燥混合所得药物置中药制丸机中制丸,丸粒以4mm以下最佳。包装:先装袋,将制成的丸粒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8g。然后将装好的小袋装盒、装箱、灭菌( 采用60Co 辐照,辐照剂量为8kGy)。最后,将辐照过的成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入库。

Claims (2)

1.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 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红参9g、 白英20g、天南星7g、 山楂15g、
桃仁9g、 香附7g、甜根子7g、 石见穿20g、
半夏3g、 西红柿50g(或适量)
此方为一日一剂煎服的基本方,在实际应用时,还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症情况,增加1-3味“辨证配伍”药。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的重量配比,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制备步骤:
A、 提取物的制备
(1)、提取
a、第一次提取:将上述中草药的重量除红参、桃仁、半夏、西红柿以外,全部放大10倍,清水清洗后,置于BT-2 不锈钢提取釜中,加7-9 倍自来水后,加热至100℃恒温提取1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b、第二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5-7 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半小时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c、第三次提取:往提取釜内加入3-5倍量的自来水,加热至100℃恒温提取20分钟左右,分离提取液,加压过滤,滤液备用;
(2)、浓缩
将三次的提取液合并,置于B-500 型三效真空高能蒸发浓缩器内,减压( 负200mmHg),加热至80℃,浓缩至相对密度1.10 ~ 1.20,备用;
(3)、制粉
将红参9g、桃仁7g、半夏3g放大10倍,一同粉碎为末,过80目筛,备用;
(4)、配料
在30 万级洁净车间内,将药粉与前述浓缩物一起置混合机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5)、 烘干、粉碎
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于烘箱中60-70℃烘烤4-5小时,然后粉碎,过100 目筛;
(6)、造粒
将混合均匀的药料置入造粒机中造粒;
(7)、整粒
将制好的颗粒进行整粒,过35目筛;
(8)、干燥
将整好的颗粒置入热循环干燥箱内,80℃下通风干燥至水分< 8%;
(9)制丸
将干燥混合所得药物置中药制丸机中制丸,丸粒以4mm以下最佳;
B、包装
先装袋,将制成的丸粒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每袋8g;然后将装好的小袋装盒、装箱、灭菌( 采用60Co 辐照,辐照剂量为8kGy);
C、 入库
将辐照过的成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入库。
CN201510749354.0A 2015-11-08 2015-11-08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6668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9354.0A CN106668397A (zh) 2015-11-08 2015-11-08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9354.0A CN106668397A (zh) 2015-11-08 2015-11-08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8397A true CN106668397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58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9354.0A Withdrawn CN106668397A (zh) 2015-11-08 2015-11-08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83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8397A (zh)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398A (zh)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00A (zh)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399A (zh) 回族中药红参胃癌消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16A (zh) 回族中药三子胃癌康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732A (zh) 回族中药花果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539A (zh) 回族中药慈菇胃癌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533A (zh) 回族中药慈菇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99A (zh) 回族中药附札胃癌消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522A (zh) 回族中药慈菇胃癌消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532A (zh) 回族中药慈菇胃癌消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13A (zh) 回族中药三子胃癌康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98A (zh) 回族中药附札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713A (zh) 回族中药蟾蜍乳腺癌清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622A (zh) 回族中药花根胃癌散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21A (zh) 回族中药舌草食管抗癌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617A (zh) 回族中药花根胃癌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620A (zh) 回族中药花根胃癌散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618A (zh) 回族中药花根胃癌散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700A (zh) 回族中药莪术胃癌康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580A (zh) 回族中药莲蝎胃癌消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10A (zh) 回族中药三子胃癌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717A (zh) 回族中药莪术胃癌康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500A (zh) 回族中药附札胃癌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8406A (zh) 回族中药三子胃癌康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