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4150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4150A
CN106664150A CN201580043061.9A CN201580043061A CN106664150A CN 106664150 A CN106664150 A CN 106664150A CN 201580043061 A CN201580043061 A CN 201580043061A CN 106664150 A CN106664150 A CN 106664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signals
auxiliary synchronous
subframe
power
sd2d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30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4150B (zh
Inventor
徐人权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8629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5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6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4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4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383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power control in peer-to-pee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96Network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两个序列的组合来生成辅同步信号的步骤;以及发送同步信号的步骤。两个序列的组合的方式取决于向其发送辅同步信号的子帧数目而变化,并且如果由终端来执行辅同步信号的生成,则确定组合的方式的子帧编号被认为是相同的。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中生成并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被广泛地部署来提供诸如语音或数据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总体上,无线通信系统是通过在多个用户之中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带宽、发送功率等)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多载波频分多址(MC-FDMA)系统。
D2D通信是在用户设备(UE)之间建立直接链路并且UE彼此直接地交换语音和数据而没有演进型节点B(eNB)的干预的通信方案。D2D通信可以涵盖UE到UE通信和对等通信。此外,D2D通信可以在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中找到其应用。
正在考虑D2D通信作为由快速地增加的数据业务所导致的eNB的开销的解决方案。例如,因为设备通过D2D通信在没有eNB的干预的情况下彼此直接地交换数据,所以与传统无线通信相比,可以减小网络的开销。另外,期望D2D通信的引入将减小参与D2D通信的设备的功耗,增加数据传输速率,增加网络的容纳能力,分布负载,并且扩展小区覆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被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生成和发送同步信号以便于解决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通过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在此没有描述的其他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此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包括:从两个序列的组合来生成辅同步信号;以及发送同步信号,其中根据在其上发送辅同步信号的子帧的子帧索引来改变两个序列的组合类型,以及其中当由用户设备(UE)来生成辅同步信号时,确定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用户设备(UE),包括:传输模块和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从两个序列的组合来生成辅同步信号并且发送同步信号,其中根据在其上发送辅同步信号的子帧的子帧索引来改变两个序列的组合类型,以及其中当由用户设备(UE)来生成辅同步信号时,确定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
第一和第二方面可以包括下述中的一些或者全部。
被视为是相同的子帧索引可以是0。
如果确定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则可以在连续符号上发送生成的辅同步信号。
连续符号可以存在于第0子帧上。
用于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少可以应用于由UE生成的辅同步信号的传输。
可以通过将用于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小应用于主同步信号的发送功率来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发送功率。
可以按UE来不同地应用功率减少。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同步信号的传输和检测中实现功率效率。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在此没有描述的其他效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网格的图。
图3是示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6是图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图。
图7是图示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PRPR问题的图。
图8是示出发送和接收装置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要素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作说明,要素或者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可以实践每个要素或者特征而无需与其他要素或者特征结合。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组合要素和/或特征的部分来构造。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可以重新排列。任何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结构或者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用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结构或者特征替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关系为中心进行描述。BS是网络的终端节点,其与UE直接地通信。在某些情况下,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执行。
即,很明显,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为与UE通信而执行的各种的操作可以由BS或者除BS以外的网络节点执行。术语“BS”可以用术语“固定站”、“节点B”、“演进型节点B(e节点B或者eNB)”、“接入点(AP)”等等替换。术语“中继”可以用术语“中继节点(RN)”或者“中继站(RS)”替换。术语“终端”可以用术语“UE”、“移动站(MS)”、“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等等替换。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小区”可以应用于诸如基站(eNB)、扇区、射频拉远头(RRH)和中继的传输和接收点,并且也可以由特定传输/接收点广泛地使用以在分量载波之间进行区分。
提供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这些特定术语可以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术语替换。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本发明的概念含混不清,将不包括已知技术的结构和装置,或者将基于每个结构和装置的主要功能以框图的形式示出。此外,只要可能,将贯穿附图和说明书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指代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为下述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系统公开的标准文件支持: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长期演进(3GPP LTE)、高级LTE(LTE-A)、以及3GPP2。未被描述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由那些文件支持。此外,可以由标准文件解释在此阐述的所有术语。
在此描述的技术可以在各种的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等。CDMA可以作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或者CDMA2000的无线技术来实施。TDMA可以作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技术来实施。OFDMA可以作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演进型UTRA(E-UTRA)等等的无线技术来实施。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的UMTS(E-UMTS)的一部分。3GPP LTE采用OFDMA用于下行链路以及SC-FDMA用于上行链路。LTE-A是3GPP LTE的演进。可以由IEEE 802.16e标准(无线城域网(无线MAN)-OFDMA参考系统)和IEEE 802.16m标准(无线MAN-OFDMA高级系统)来描述WiMAX。为了清楚,此应用集中于3GPP LTE和LTE-A系统。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受限于此。
LTE/LTE-A资源结构/信道
参考图1,将在下面描述无线电帧的结构。
在蜂窝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中,在子帧中发送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定时间段。3GPP LTE标准支持可应用于频分双工(FDD)的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以及可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的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
图1(a)图示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被分成10个子帧。每个子帧在时域中被进一步分成两个时隙。在其期间发送一个子帧的单位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的持续时间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持续时间可以是0.5ms。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因为3GPP LTE系统采用OFDMA用于下行链路,所以OFDM符号表示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或者符号时段。RB是在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元。
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取决于循环前缀(CP)配置而变化。存在两种类型的CP:扩展CP和正常CP。在正常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增加,并且因此,在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小于在正常CP的情况下的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因此,当使用扩展CP时,例如,可以在一个时隙中包括6个OFDM符号。如果信道状态变差,例如,在UE的快速移动期间,则扩展CP可用于进一步降低符号间干扰(ISI)。
在正常CP的情况下,因为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所以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可以向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分配每个子帧的前两个或者三个OFDM符号,并且可以向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分配其他OFDM符号。
图1(b)图示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具有5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每个子帧被分成两个时隙。DwPTS用于在UE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者信道估计。UpPTS用于在eNB的信道估计以及到UE的上行链路传输同步的获取。GP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时段,其消除由下行链路信号的多径延迟引起的上行链路干扰。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不论无线电帧的类型如何。
以上描述的无线电帧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应当注意,无线电帧中子帧的数目、子帧中时隙的数目,或者时隙中符号的数目可以改变。
图2图示在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持续时间内的下行链路资源网格的结构。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RB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例如,在正常CP的情况下,下行链路时隙可以包括7个OFDM符号,而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下行链路时隙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资源网格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一个RB包括12×7个RE。在下行链路时隙中RB的数目NDL取决于下行链路传输带宽。上行链路时隙可以具有与下行链路时隙相同的结构。
图3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在下行链路子帧中的第一时隙的开始的多达三个OFDM符号用于控制信道被分配到的控制区域,并且下行链路子帧的其他OFDM符号用于PDSCH被分配到的数据区域。在3GPP LTE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指示符信道(PHICH)。PCFICH位于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携带关于在子帧中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PHICH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传递HARQ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在PDCCH上携带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传送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用于UE组的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命令。PDCCH传递关于资源分配和用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DL-SCH上的系统信息、关于用于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较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用于UE组的单个UE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集、发射功率控制信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的激活信息等等。可以在控制区域中发送多个PDCCH。UE可以监控多个PDCCH。PDCCH通过聚合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控制信道要素(CCE)形成。CCE是用于基于无线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编译速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包括多个RE组。根据CCE的数目与由CCE提供的编译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于PDCCH的比特数。eNB根据发送给UE的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添加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者用途,CRC通过称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的标识符(ID)掩蔽。如果PDCCH指向特定UE,则其CRC可以通过UE的小区RNTI(C-RNTI)掩蔽。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可以通过寻呼指示符标识符(P-RNTI)掩蔽PDCCH的CRC。如果PDCCH携带系统信息,特别地,系统信息块(SIB),则其CRC可以通过系统信息ID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掩蔽。为了表示PDCCH携带响应于由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响应,其CRC可以通过随机接入RNTI(RA-RNTI)掩蔽。
图4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上行链路子帧在频域中被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并且携带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为了维持单载波的属性,UE不同时地发送PUCCH和PUSCH。用于UE的PUCCH被分配给子帧中的RB对。RB对的RB在两个时隙中占据不同的子载波。因此,这可以说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缘上跳频。
参考信号(R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信道上发送分组。鉴于无线信道的性质,分组可能在传输期间失真。为了成功地接收信号,接收机应该使用信道信息来补偿接收的信号的失真。通常,为了使接收机能够获取信道信息,发送机发送发送机和接收机这两者均已知的信号,并且接收机基于在无线信道上接收的信号的失真获取对信道信息的知识。这个信号被称作导频信号或者RS。
在通过多个天线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对于成功的信号接收,需要传输(Tx)天线和接收(Rx)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的知识。因此,应该通过每个Tx天线发送RS。
RS可以被分成下行链路RS和上行链路RS。在当前的LTE系统中,上行链路RS包括:
i)用于信道估计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该信道估计用于在PUSCH和PUCCH上传递的信息的相干解调;以及
ii)用于eNB或者网络以测量在不同的频率中上行链路信道质量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下行链路RS被分类为:
i)在小区的所有UE之中共享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
ii)专用于特定UE的UE特定RS;
iii)当发送PDSCH时,用于PDSCH的相干解调的DM-RS;
iv)当发送下行链路DM-RS时,携带CSI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v)多媒体广播单频网络(MBSFN)RS,其用于在MBSFN模式下发送的信号的相干解调;以及
vi)用于估计关于UE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定位RS。
RS也可以根据其目的被分成两个类型:用于信道信息获取的RS和用于数据解调的RS。由于其目的在于UE获得下行链路信道信息,所以前者将在宽带中发送,以及甚至由没有在特定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的UE接收。这个RS也在像切换的情形下使用。后者是由eNB在特定资源中连同下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的RS。UE可以通过使用RS测量信道来解调数据。此RS应该在数据传输区域中发送。
MIMO系统的建模
图5是图示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图。
如图5(a)所示,如果发送天线的数目增加到NT并且接收天线的数目增加到NR,则理论上的信道传输容量与天线的数目成比例地增加,这与仅在发送机或者接收机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不同。因此,能够改进传送速率并且显著地改进频率效率。随着信道传输容量被增加,传输速率在理论上可以增加在利用单个天线时的最大传送速率Ro与增长率比Ri的乘积。
[等式1]
Ri=min(NT,NR)
例如,在使用4个发送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信系统中,能够获得比单个天线系统的传输速率高4倍的传输速率。因为在90年代中期已经证明MIMO系统的此理论容量增加,对各种技术做出许多正在进行的努力,以充分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另外,这些技术已经被部分采用作为诸如3G移动通信、下一代无线LAN等等的各种无线通信的标准。
如下地解释MIMO相关研究的趋势。首先,对开发和研究与在各种信道配置和多接入环境中的MIMO通信容量计算等等相关的信息理论研究、用于MIMO系统的无线电信道测量和模型推导研究、用于传输可靠性增强和传输速率改进的时空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等等,在各个方面中做出许多正在进行的努力。
为了详细地解释MIMO系统中的通信方法,能够如下地表示数学建模。假定存在NT个发送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
关于发送的信号,如果存在NT个发送天线,则能够发送的信息的最大条数是NT。因此,能够如等式2所示那样表示传输信息。
[等式2]
同时,对于单条的传输信息发送功率能够分别被设置为彼此不同。如果发送功率分别被设置为具有调节的发送功率的传输信息能够表示为等式3。
[等式3]
另外,使用发送功率的对角线矩阵P,能够表示为等式4。
[等式4]
假定通过将权重矩阵W应用于具有调节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向量来配置实际发送的NT个发送的信号权重矩阵W用于根据传送信道状态将传输信息适当地分布到每个天线的情况。能够如下地使用向量X来表达
[等式5]
在等式5中,wij指代在第i发送天线和第j信息之间的权重。W也被称作预编码矩阵。
如果存在NR个接收天线,则能够如下地表达天线的各自的接收信号
[等式6]
如果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建模信道,则可以根据发送/接收天线索引区分信道。由hij指代从发送天线j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在hij中,注意,鉴于索引的顺序,接收天线的索引领先于发送天线的索引。
图5(b)是图示从NT个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的图。可以以向量和矩阵的形式组合以及表达信道。在图5(b)中,能够如下地表达从NT个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i的信道。
[等式7]
因此,能够如下地表达从NT个发送天线到NR个接收天线的所有信道。
[等式8]
在信道矩阵H之后向实际信道添加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能够如下地表达分别地添加到NR个接收天线的AWGN
[等式9]
通过上述数学建模,能够如下地表达接收到的信号。
[等式10]
同时,由发送和接收天线的数目确定指示信道状态的信道矩阵H的行和列的数目。信道矩阵H的行的数目等于接收天线的数目NR并且其列的数目等于发送天线的数目NT。即,信道矩阵是NR×NT矩阵。
由彼此独立的行的数目和列的数目中的较小的一个定义矩阵的秩。因此,矩阵的秩不大于行或者列的数目。如下地限制信道矩阵H的秩rank(H)。
[等式11]
rank(H)≤min(NT,NR)
另外,当矩阵被特征值分解时,矩阵的秩也能够被定义为非零特征值的数目。类似地,当矩阵被奇异值分解时,矩阵的秩能够被定义为非零奇异值的数目。因此,信道矩阵的秩的物理意义能够是能够通过其发送不同条信息的信道的最大数目。
在此描述中,用于MIMO传输的“秩”指的是能够在特定时间处独立地发送信号并且使用特定频率资源的路径的数目,并且“层的数目”指的是通过每个路径发送的信号流的数目。通常,因为传输端发送在数目上与用于信号传输的秩的数目相对应的层,所以秩具有与层的数目相同的意义,除非另有明文规定。
D2D UE的同步获取
在下文中,将会基于上面的描述和传统LTE/LTE-A系统来描述D2D通信中的UE之间的同步获取。如果在OFDM系统中没有获取时间/频率同步,则由于小区间干扰,不同UE的OFDM信号的复用可能是不可能的。对于同步获取,对于D2D UE,直接地发送和接收同步信号使得所有的UE各自地获取同步是低效的。因此,在诸如D2D的分布式节点系统中,特定节点可以发送代表性的同步信号并且剩余的UE可以获取同步。换言之,对于D2D信号传输和接收,一些节点(这时,节点可以是eNB,UE或者同步参考节点(SRN)(或者同步源))可以周期性地发送作为同步源的D2D同步信号(D2DSS)并且剩余的UE可以获取同步并且发送和接收信号。
D2DSS的传输时段不小于40ms并且子帧的一个或者多个符号可以用于发送D2DSS。
D2DSS可以包括主同步信号(主D2DSS(PD2DSS))或者主侧链路同步信号(PSSS))和辅同步信号(辅D2DSS(SD2DSS)或者辅侧链路同步信号(SSSS))。PD2DSS可以具有Zadoff-Chu序列或者PSS的类似/修改/重复结构,该Zadoff-Chu序列具有预定长度。SD2DSS可以具有M序列或者SSS的类似/修改/重复的结构。
在选择D2D UE作为D2D同步源时,应该应用相同的优先级标准。如果所有接收到的D2DSS的强度等于或者小于预定值,则在覆盖外环境中的UE可以变成同步源。在覆盖中的环境中的UE可以由eNB设置为同步源。如果UE从eNB获取同步,则同步源可以是eNB并且D2DSS可以是PSS/SSS。从eNB导出的同步源的D2DSS可以不同于不是从eNB导出的同步源的D2DSS。
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可以是(广播)信道,通过其发送在D2D信号传输和接收之前UE应获知的基本(系统)信息(例如,与D2DSS、双工模式(DM)、TDD UL/DL配置、资源池相关信息,与D2DSS相关的应用的类型等等相关的信息)。在与D2DSS相同的子帧或者其后续子帧上可以发送PD2DSCH。
D2DSS可以是特定序列,并且PD2DSCH可以是指示特定信息的序列或者经历预定信道编译的码字。在此,SRN可以是eNB或者特定D2D UE。在部分网络覆盖或者网络外覆盖的情况下,UE可以是同步源。
在图6中示出的情形下,可以为与覆盖外的UE的D2D通信中继D2DSS。另外,可以通过多个跳变中继D2DSS。在下面的描述中,中继同步信号包括:通过eNB的同步信号的AF中继以及在同步信号接收时刻特殊格式的D2D同步信号的传输。通过D2D同步信号的中继,覆盖中的UE和覆盖外的UE可以直接地执行通信。
D2D同步信号的生成和传输
在下文中,将会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生成和发送D2D同步信号并且,更加具体地,辅同步信号(SD2DSS)的方法。
从两个序列的组合来生成辅同步信号。根据在其中发送辅同步信号的子帧的子帧索引改变组合两个序列的方法。更具体地,辅同步信号可以是具有31的长度的序列的级联并且可以由下面的等式12表达其组合类型。
等式12
在上面的等式中,如下地定义m0和m1
m0=m′mod31
其中,表示物理层识别组。在等式12中,通过m-序列的不同的循环移位,如下面的等式13中所示地表达两个序列
等式13
其中,
x(0)=0,x(1)=0,x(2)=0,x(3)=0,x(4)=1
如上面的等式12和13所示,在子帧0和子帧5中使用两个序列的不同的组合类型。如果由UE生成辅同步信号,即,如果D2D UE生成辅同步信号,则使用上述方法。然而,确定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可以被视为是相同的。即,仅可以使用在子帧0(或者5)中使用的序列。可替选地,按SSS序列具有良好的PAPR特性(与其相对应的序列特性)的子序列可以被定义为代表性的序列。可以选择在SD2DSS的每个序列中的子序列之中的特定子序列(即,在现有SSS的子帧0中使用的序列和在现有SSS的子帧5中使用的序列)作为SD2DSS的代表性的序列。
如果确定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可以被视为是相同的,则可以在连续符号上发送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即,可以在子帧0的连续SC-FDMA符号上发送生成的序列。
如上所述,通过定义D2D中的同步信号生成,可以解决PAPR问题。如果SD2DSS的两个符号中的一个使用与在子帧0上发送的SSS相同的序列,并且另一符号使用与在子帧5上发送的SSS相同的序列,根据从相同的同步源发送的SD2DSS符号,可以不同地设置PAPR,并且根据SD2DSS符号,可以不同地应用用于补偿PAPR的功率退避。当使用SD2DSS执行PD2DSCH解调时,这样的方法可以减少SD2DSS检测性能并且增加UE的复杂性。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在每个符号中相等地使用SD2DSS,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PAPR问题。如果基于现有PSS/SSS设计PD2DSS/SD2DSS,则基于在PSS中使用的Zadoff-Chu(ZC)序列配置PD2DSS并且基于在SSS中使用的M序列配置SD2DSS。另外,在PD2DSS中使用的序列的根索引的数目可能相对小于在SD2DSS中使用的序列的根索引的数目。(在与现有LTE PSS/SSS相同的设置中,PD2DSS的根索引的数目可以被设置为3,并且SD2DSS的根索引的数目可以被设置为168。)这时,因为在PD2DSS中可能的序列的数目小,当若干UE同时地发送PD2DSS时,对于UE来说难以识别PD2DSS。另外,UE的PD2DSS功率被积累,并且因此PD2DSS接收功率可以被高估。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接收机可以通过PD2DSS和SD2DSS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识别检测到的D2DSS的信号强度或者单独地设置每个同步信号的识别准则以识别信号强度。
从发送机的角度来看,M序列具有大于ZC序列的PARP特性的PARP特性,并且根据发送机的放大性能(例如,能够线性地放大信号的范围)可以不同地设置PD2DSS和SD2DSS的平均发送功率。在这样的情况下,PD2DSS的覆盖与SD2DSS的覆盖可以不同。将参考图7描述根据PAPR特性和覆盖差PD2DSS和SD2DSS的不同发送功率的设置。图7(a)和图7(b)分别示出SD2DSS和PD2DSS的信号波形。假定两个序列的功率的平均值是23dBm(通过实线指代信号),并且可以由UE线性地放大的信号的最大值是30dB。另外,假定SD2DSS的PAPR(即,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率)是10dB,并且PD2DSS的PAPR是3dB。如果以这样的方式配置D2DSS,当用UE的最大(平均)功率发送D2DSS时,可以没有问题地发送PD2DSS。然而,在SD2DSS的情况下,因为具有30dBm或更大的瞬间功率的信号失真并发送,所以SD2DSS性能劣化。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减少SD2DSS的平均功率(使得SD2DSS的信号不失真)。即,如通过图7(a)的虚线指代的,如果SD2DSS的平均功率被设置为20dBm,则SD2DSS的信号不失真的SD2DSS传输是可能的。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发送功率差,可能生成PD2DSS与SD2DSS之间的覆盖中的差异。这意指可能检测到PD2DSS但是可能无法检测到SD2DSS。
在下文中,除了上述同步信号生成方法之外,将描述解决PAPR问题的下述方法。
功率减少
可以考虑用于辅同步信号的功率减少。D2D发送机可以选择SD2DSS序列,应用为序列定义的功率减少并发送SD2DSS。D2D接收机可以假定并且将为检测到的SD2DSS序列定义的功率减少应用于同步源是否操作的确定和PD2DSCH解调。基于UE的最大发送功率,功率减少是可应用的,并且根据UE可不同地应用。
作为详细的减少方法,可以设置所有可能的序列的功率减少值。对于最多1008个序列,可以预先定义在使用每个序列时应用的功率减少值。可替选地,可按组应用功率减少。即,预先检查所有序列的PAPR(或者与PD2DSS的相关性和功率放大要求),并且可以将具有类似特性的序列分组。假定相同的功率减少可应用于属于相同组的序列。可替选地,可以确定特定功率减少值并且将其应用于所有序列。根据PAPR特性(或者与其相对应的信号特性)可以确定功率减少值。例如,可以基于具有最差PAPR特性的序列(即,具有最大的波形波动的序列)或者基于所有序列的PAPR平均值(或者中间值)来选择功率减少值。
可以始终或者有条件地应用功率减少值。始终应用功率减少值可以意指用D2D UE的最大发送功率执行D2DSS传输。相比之下,有条件地应用功率减少值可以意指同步信号的发送功率小于最大功率,并且用发送功率执行传输,D2D UE可以完全地发送/接收选择的SD2DSS序列的PAPR,使用小于预定功率减少值的功率减少值,或者不执行功率减少。(可替选地,如果功率放大的线性区域包括SD2DSS序列的信号区域的整体或者一部分,则不可以应用功率减少值或者可以应用更小的功率减少值。)另外,如果尽管应用通过下述方法定义的功率减少值,SD2DSS的信号区域仍大于UE的线性区域,或者如果UE不能够完全地发送SD2DSS,则D2DSS的传输可能被丢弃。
可以基于D2D UE的最大发送功率或者PD2DSS功率来设置功率减少值。可替选地,可以通过将用于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少值应用于主同步信号的发送功率来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发送功率。例如,如果功率减少值是3dB并且D2D UE的最大发送功率是23dBm,则SD2DSS的平均功率可以是20dBm。可替选地,如果PD2DSS的发送功率是20dBm,则SD2DSS的发送功率可以是17dBm。基于这样的关系,D2D发送机可以设置PD2DSS/SD2DSS的发送功率,并且D2D接收机可以假定为检测到的序列定义的功率减少值并执行接收操作。
同步信号的发送功率的设置
PD2DSS的(平均)发送功率可以与SD2DSS的(平均)发送功率一起被相等地设置。即,控制功率以便于将PD2DSS的覆盖和SD2DSS的覆盖调节为相等。这意指根据SD2DSS的退避大小,可以不用UE的最大功率发送PD2DSS。即,虽然可以使用更高的功率,但是应该用更低的功率执行传输。
用于发送PD2DSS/SD2DSS的UE可以根据由此选择(或者通过网络指定)的(SD2DSS)序列索引的PAPR特性来设置PD2DSS/SD2DSS的平均发送功率。例如,如果从SD2DSS序列之中选择具有良好的PAPR特性的序列,则可以相对少地减少PD2DSS的平均功率以执行传输。再次参考图7,为了在没有失真的情况下发送SD2DSS,发送机可以用20dBm的平均功率发送SD2DSS,并且用20dBm的相同平均功率发送PD2DSS。这样的D2DSS功率减少可以根据UE被不同地应用,这意指特定UE(例如,具有大的线性区域的UE)可以不执行功率减少。已经接收到D2DSS的UE可以测量在与检测到的PD2DSS/SD2DSS对相关的资源的接收功率(例如,已知信号(PD2DSS和SD2DSS)的RSRP)并且通过与阈值的比较(由较高层信令预先定义或者指定)是否UE变成同步源。
发送机的线性区域的定义
例如,如果与在传统LTE系统中定义的最大功率相比较,D2D UE的线性区域(即,在其中信号可以被线性地放大的区域)被设置为+5dB,已经检测到具有8dB的PAPR特性的SD2DSS序列(组)的UE可以假定SD2DSS的最大功率被设置为比PD2DSS的阈值小3dB(最大功率-3dB),并且应用比PD2DSS的阈值小3dB的阈值。在这样的情况下,传输UE可以基于预先定义的值确定PD2DSS和SD2DSS的发送功率,不论其线性区域如何,并且预先定义的线性区域可以意指D2D UE放大的最低要求。这时,发送机可以用与PD2DSS/SD2DSS相关的允许的最大功率执行传输。(例如,在上述情况下,考虑到PAPRP,D2DSS可以用23dBm发送并且SD2DSS可以用能够防止信号失真的20dBm发送。)考虑到检测到的SD2DS序列索引和预先定义的线性区域,D2D接收机可以确定用于同步源的操作的阈值。
在接收机的阈值的设置
接收机可以定义PD2DSS的阈值和SD2DSS的阈值。例如,如果用最大功率发送PD2DSS,并且用减少的功率发送SD2DSS以便于防止信号失真,则将较低的阈值应用于SD2DSS。阈值可以事先被设置为特定值,或者可以基于由接收UE检测到的SD2DSS序列的PAPR特性来确定(例如,可以按序列索引(组)预先定义阈值)。(可替选地,阈值可以由网络,簇报头(同步报头)等等发信号通知)。如果由于PD2DSS的小的根索引,从多个同步源同时地接收PD2DSS,则可能不足以基于PD2DSS的信号质量做出是否作为同步源操作的确定。因此,可以仅基于SD2DSS的信号质量做出是否作为同步源操作的确定,并且可以仅定义SD2DSS的阈值。
上述方法可以限于应用于SD2DSS的信号波形的范围超出D2D UE功率放大的线性区域的情况。如果在线性区域内分布SD2DSS的信号波形的范围,可以不执行用于执行SD2DSS功率减少的操作和用于设置PD2DSS/SD2DSS的不同阈值的操作。为此,可以发信号通知指示是否应用一个或者多个上述方法中的信息。在网络覆盖中的D2D UE可以通过较高层信令或者PD2DSCH接收信息。可替选地,可以预先定义在特定PD2DSS根索引、特定SD2DSS根索引或者特定PD2DSS和SD2DSS的组合中不执行功率减少。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同步信号的生成中,值可以是固定的,不论PD2DSS根索引如何。更加具体地,在生成现有同步信号时,如下面的等式14中所示地定义加扰序列c0(n)和c1(n)。
等式14
其中,被定义为
(x(0)=0,x(1)=0,x(2)=0,x(3)=0,x(4)=1)。
是由PSS根索引确定的参数,并且可以是{0,1,2}中的一个,并且{0,1,2}可以一一对应于PSS根索引(25,29,34)。因此,如果基于在传统LTE中定义的SSS配置SD2DSS,可以通过加扰改变序列的特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生成SD2DSS时,固定值不论PD2DSS根索引如何。例如,使用与现有SSS序列相同的方法生成SD2DSS,但是可以被固定为0(或者1,2或者M(除了0、1以及2之外的整数))。可替选地,在上述等式中,在获得d1(n)的过程中,可以不包括或者可以不包括c0(n)和c1(n)。
与c(n)相似,也可以不包括加扰序列
如果不包括加扰序列,则可以如下面的等式15或者16中所示地定义SD2DSS。(在下面的等式中,符号x和y意指SD2DSS被映射到的符号。)
等式15
等式1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配置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输点装置和UE装置的配置的图。
参考图8,根据本发明的传输点装置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传输模块12、处理器13、存储器14、以及多个天线15。因为使用多个天线15,传输点装置可以支持MIMO发送/接收。接收模块11可以在上行链路中从UE接收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传输模块12可以在下行链路中向UE发送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处理器13可以控制传输点装置10的整体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输点装置10的处理器13可以处理对于实施例所需的操作。
传输点装置10的处理器13可以处理由传输点装置10接收到的信息和要被发送到外部设备的信息,并且存储器14可以存储处理的信息预定时间并且可以由诸如缓冲器(未示出)的组件替换。
参考图8,根据本发明的UE装置2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发送模块22、处理器23、存储器24、以及多个天线25。因为使用多个天线25,UE装置可以支持MIMO发送/接收。接收模块25可以在下行链路中从eNB接收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传输模块22可以在上行链路中向eNB发送各种信号、数据以及信息。处理器23可以控制UE装置20的整体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UE装置20的处理器23可以处理对于实施例所需的操作。
UE装置20的处理器23可以处理由UE装置20接收到的信息和要被发送到外部设备的信息,并且存储器24可以存储被处理的信息预定时间并且可以由诸如缓冲器(未示出)的组件替换。
在上述传输点装置和UE装置的详细配置中,可以独立地应用本发明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细节或者可以同时应用2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将从描述中不包括重叠详情。
此外,在图8的描述中,传输点装置10的描述也可以被相等地应用于用作下行链路发送机或者上行链路接收机的装置。UE装置20的描述也可以被相等地应用于用作上行链路发送机或者下行链路接收机的中继站设备。
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能够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通过硬件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微处理器实施。
如果通过固件或者软件实施本发明的操作或者功能,则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格式,例如,模块、过程、功能等等的形式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便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使得其能够经由各种已知的部件与前述的处理器通信。
给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践本发明。虽然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可以彼此组合地使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每个结构。因此,本发明不应限于在此描述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应符合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通过以预定方式组合本发明的结构要素和特征来实现前述的实施例。应选择性地考虑结构要素或者特征中的每一个,除非单独地指定。可以不与其他结构要素或者特征组合地执行每个结构要素或者特征中。另外,一些结构要素和/或特征可以彼此组合以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改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一个实施例的一些结构要素或者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例中,或者可以被替换成另一实施例的相应结构要素或者特征。此外,显而易见的是,参照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可以与参照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其他权利要求的其他权利要求相组合以构成实施例,或者在提交申请之后的通过修改的手段添加新的权利要求。
工业实用性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14)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两个序列的组合来生成辅同步信号;以及
发送所述同步信号,
其中,根据在其上发送所述辅同步信号的子帧的子帧索引来改变所述两个序列的组合类型,以及
其中,当由用户设备(UE)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时,确定所述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被视为相同的子帧索引是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确定所述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则在连续符号上发送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续符号存在于第0子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少被应用于由所述UE生成的辅同步信号的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将用于所述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小应用于主同步信号的发送功率来确定所述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发送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按UE来不同地应用所述功率减少。
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用户设备(UE)装置,所述UE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从两个序列的组合来生成辅同步信号并且发送所述同步信号,
其中,根据在其上发送所述辅同步信号的子帧的子帧索引来改变所述两个序列的组合类型,以及
其中,当由用户设备(UE)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时,确定所述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装置,其中,被视为相同的子帧索引是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装置,其中,如果确定所述组合类型的子帧索引被视为是相同的,则在连续符号上发送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UE装置,其中,所述连续符号存在于第0子帧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装置,其中,用于所述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少被应用于由所述UE生成的辅同步信号的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装置,其中,通过将用于所述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功率减小应用于主同步信号的发送功率来确定所述辅同步信号的最大发送功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UE装置,其中,按UE来不同地应用所述功率减少。
CN201580043061.9A 2014-08-11 2015-08-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Active CN106664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2922.6A CN110545578B (zh) 2014-08-11 2015-08-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36105P 2014-08-11 2014-08-11
US62/036,105 2014-08-11
US201462045543P 2014-09-03 2014-09-03
US62/045,543 2014-09-03
PCT/KR2015/008203 WO2016024754A1 (ko) 2014-08-11 2015-08-05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2922.6A Division CN110545578B (zh) 2014-08-11 2015-08-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4150A true CN106664150A (zh) 2017-05-10
CN106664150B CN106664150B (zh) 2019-10-18

Family

ID=553043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2922.6A Active CN110545578B (zh) 2014-08-11 2015-08-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CN201580043061.9A Active CN106664150B (zh) 2014-08-11 2015-08-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2922.6A Active CN110545578B (zh) 2014-08-11 2015-08-0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7446B2 (zh)
EP (2) EP3182622B1 (zh)
JP (1) JP6502473B2 (zh)
KR (1) KR102023017B1 (zh)
CN (2) CN110545578B (zh)
WO (1) WO20160247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7108A (zh) * 2018-09-28 2020-08-2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车用无线通信技术侧链路通信
CN112567828A (zh) * 2018-08-10 2021-03-26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侧链路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77092B1 (en) * 2014-07-29 2021-04-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750465B2 (en) * 2016-09-30 2020-08-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agnostic radio synchronization
CN116209052B (zh) * 2017-05-04 202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同步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90016767A (ko) 2017-08-09 2019-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sch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A94482C2 (ru) * 2006-10-03 2011-05-10 Квелкомм І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Передача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4814176B2 (ja) * 2007-05-01 2011-1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同期チャネル送信方法
WO2009014356A1 (en) * 2007-07-20 2009-01-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JP4465374B2 (ja) 2007-08-14 2010-05-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5106970B2 (ja) 2007-10-01 2012-12-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ベリフィケーション方法
JP5048613B2 (ja) * 2008-08-11 2012-10-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セルサーチ方法
US8437308B2 (en) * 2009-11-05 2013-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measuremen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209377B (zh) * 2010-03-31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同步信号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9485069B2 (en) 2010-04-15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CN101820321B (zh) 2010-04-28 2014-04-02 复旦大学 一种lte下行辅同步信道检测方法
CN102377712B (zh) * 2010-08-05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同步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US9042287B2 (en) * 2011-11-14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network loading
US20130142291A1 (en) * 2011-12-05 2013-06-06 Esmael Hejazi Dinan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Detection
CN10368667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20056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ci assignement
EP2763475B1 (en) * 2013-02-01 2019-03-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on time re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47246B (zh) * 2013-07-18 2016-08-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蜂窝网络中嵌入式d2d环境下邻近用户间的发现方法
US9456330B2 (en) * 2013-08-09 2016-09-27 Alcatel Lucent Two-stage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procedures
US20150264588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NO2710652T3 (zh) * 2014-03-18 2018-03-17
EP3178172B1 (en) * 2014-08-06 2022-1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16073033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Fujitsu Limited Power control mode for d2d syncharonization signal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7828A (zh) * 2018-08-10 2021-03-26 创新技术实验室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侧链路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929825B2 (en) 2018-08-10 2024-03-12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67108A (zh) * 2018-09-28 2020-08-2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车用无线通信技术侧链路通信
CN111567108B (zh) * 2018-09-28 2023-09-08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侧链路同步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13924A (ko) 2017-02-07
CN110545578A (zh) 2019-12-06
EP3182622A1 (en) 2017-06-21
CN106664150B (zh) 2019-10-18
CN110545578B (zh) 2021-09-24
JP6502473B2 (ja) 2019-04-17
US20170215161A1 (en) 2017-07-27
EP3654705B1 (en) 2022-12-14
EP3182622A4 (en) 2018-04-18
KR102023017B1 (ko) 2019-09-19
EP3182622B1 (en) 2020-02-19
EP3654705A1 (en) 2020-05-20
WO2016024754A1 (ko) 2016-02-18
JP2017530596A (ja) 2017-10-12
US10827446B2 (en)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95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lurality of D2D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496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ceipt acknowled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675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signal b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105056B (zh) D2d用户设备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发现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06313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elay b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861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related to qc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76368B2 (en)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005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609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3903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距有关的操作的方法
JP201953163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d2d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6415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
KR102169959B1 (ko) 다중 셀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800542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ing b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51720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イドリンク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33462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t-rpt를 통하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