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9081A -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9081A
CN106659081A CN201611226216.5A CN201611226216A CN106659081A CN 106659081 A CN106659081 A CN 106659081A CN 201611226216 A CN201611226216 A CN 201611226216A CN 106659081 A CN106659081 A CN 106659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ed suit
conditioning unit
temperature
variabl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62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9081B (zh
Inventor
原志锋
陈健豪
温军泉
陈志宏
韦成栋
李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li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62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9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9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9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9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9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液管路、若干液冷服务器和回液管路,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之间连接有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和旁通阀,供液管路上设有外循环变频泵,回液管路上设有内循环变频泵,还包括用于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分别与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连接;其方法包括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使所有液冷服务器中最高的CPU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的正负偏差范围内。本发明能够可以减少以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时通过调试才能确定温度设点的工作,整个系统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散热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器液冷散热系统原理一般是由内循环泵驱动内循环的冷却液至液冷服务器中带走服务器的热量至板式换热器,然后再通过外循环泵驱动外循环冷却液把板式换热器中的热量带走至冷却塔,再通过冷却塔把热量散走到空气当中。且目前液冷温控单元是以内循环的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该参数用于控制外循环的变频泵的频率、冷却塔的容量调节及旁通阀的开度,使得内循环出液温度T1恒定在设定点的范围内,保证液冷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最终使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运行在一个合理的温度范围(既要考虑安全也要考虑节能),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现场反复调试才能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温度的设定点,而实际使用中可能还会因为负荷的增大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要做一定的修正,因此现有控制方法及方案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它在机房监控系统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讯正常时,能够可以减少以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时通过调试才能确定温度设点的工作,当与机房监控系统出现通讯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为原来以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的模式,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液管路、若干液冷服务器和回液管路,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之间连接有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和旁通阀,供液管路上设有外循环变频泵,且外循环变频泵位于板式换热器和冷却塔之间,回液管路上设有内循环变频泵,且内循环变频泵位于液冷服务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还包括用于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分别与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连接,其中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用于根据获取的液冷服务器中最高的CPU温度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采集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机房监控系统,机房监控系统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讯连接,且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从机房监控系统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进一步地,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液冷服务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用于采集内循环出液温度。
进一步地,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中的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设有通讯故障切换模式,通讯故障切换模式包括当与机房监控系统通讯故障时,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得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设有两个旁通阀,分设在板式换热器两侧。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它在机房监控系统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讯正常时,能够可以减少以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时通过调试才能确定温度设点的工作,当与机房监控系统出现通讯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为原来以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的模式,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S2.比较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并选择最高CPU温度作为被控参数;
S3.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使所有液冷服务器中最高的CPU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的正负偏差范围内。
进一步地,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过与机房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进一步地,当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与机房监控系统通讯中断时,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自动把被控参数由最高的CPU温度自动切换到内循环出液温度,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一个内循环出液温度设定值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内循环出液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通过在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中留出的通讯接口与机房上层系统进行通讯,获取每个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直接根据温度最高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作为被控参数,控制外循环变频器和冷却塔的投入容量,此时可以根据服务器厂家提供的最合理的CPU温度作为温度设点,这样可以减少以出液温度作为被控参数时通过调试才能确定温度设点的工作,另外为增加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液冷温控单元还需保证有余下逻辑,就是当液冷温控单元与机房上层系统通讯中断时,液冷温控单元自动切换到根据内循环出液温度为被控参数,以控制外循环的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此时内循环出液温度的设定点以保守的安全温度设置即可,不再考虑节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液管路1、若干液冷服务器3和回液管路2,供液管路1和回液管路2之间连接有板式换热器4、冷却塔5和旁通阀6,供液管路上设有外循环变频泵7,且外循环变频泵7位于板式换热器4和冷却塔5之间,回液管路2上设有内循环变频泵8,且内循环变频泵8位于液冷服务器3与板式换热器4之间,还包括用于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9,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9分别与外循环变频泵7、冷却塔5和旁通阀6连接,其中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9用于根据获取的液冷服务器中最高的CPU温度控制外循环变频泵7、冷却塔4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6的开度。
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采集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机房监控系统10,机房监控系统10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9通讯连接,且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从机房监控系统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9通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位于液冷服务器3与板式换热器4之间,用于采集内循环出液温度。
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中的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设有通讯故障切换模式,通讯故障切换模式包括当与机房监控系统通讯故障时,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得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的开度。
所述供液管路、回液管路与液冷服务器之间还连接了水槽12和液冷维护单元13。
所述液冷温控单元包括了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旁通阀、外循环变频泵、内循环变频泵和温度传感器等。
基于上述系统,液冷温控单元预留通讯接口(RS485接口或RJ45以太网接口等)与有采集各服务器CPU温度的机房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并比较判断出最高值,液冷温控单元的控制器把最高的CPU温度作为被控参数,用于控制外循环的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使所有服务器当中最高的CPU温度稳定在可接受的设定温度的正负偏差范围内。当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与上层机房监控系统通讯中断时,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自动把被控参数由最高的CPU温度自动切换到内循环的出液温度,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一个出液温度设定值控制外循环的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以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以最高CPU温度为主要被控参数、以内循环出液温度T1为备用被控参数的液冷温控单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液管路、若干液冷服务器和回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之间连接有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和旁通阀,所述供液管路上设有外循环变频泵,且所述外循环变频泵位于板式换热器和冷却塔之间,所述回液管路上设有内循环变频泵,且所述内循环变频泵位于液冷服务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所述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分别与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连接,其中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用于根据获取的液冷服务器中最高的CPU温度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控采集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的机房监控系统,所述机房监控系统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讯连接,且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从机房监控系统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液冷服务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用于采集内循环出液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设有通讯故障切换模式,所述通讯故障切换模式包括当与机房监控系统通讯故障时,所述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得的内循环出液温度,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和旁通阀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有两个,分设在板式换热器两侧。
6.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对液冷服务器进行散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S2.比较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并选择最高CPU温度作为被控参数;
S3.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使所有液冷服务器中最高的CPU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的正负偏差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通过与机房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获取各液冷服务器的CPU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与机房监控系统通讯中断时,液冷温控单元控制器自动把被控参数由最高的CPU温度自动切换到内循环出液温度,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一个内循环出液温度设定值控制外循环变频泵、冷却塔的容量投入及旁通阀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出液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获得。
CN201611226216.5A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659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216.5A CN106659081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6216.5A CN106659081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9081A true CN106659081A (zh) 2017-05-10
CN106659081B CN106659081B (zh) 2023-07-18

Family

ID=5883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6216.5A Active CN106659081B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908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9210A (zh) * 2018-05-24 2018-11-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
CN110881262A (zh) * 2019-10-22 2020-03-1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方法
CN111970902A (zh) * 2020-08-13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监控的冷媒分配系统
CN112105238A (zh) * 2020-09-24 2020-12-18 安擎(天津)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伺服器的液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202393B2 (en) * 2020-02-05 2021-12-14 Baidu Usa Llc Multi-function adapting modules for electronics cooling
CN117651405A (zh) * 2024-01-30 2024-03-05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频策略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控制优化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8858A (zh) * 2007-10-29 2008-04-09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2817695A (zh) * 2011-11-30 2012-12-12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冷却液恒温恒压恒流装置
CN102944085A (zh) * 2012-11-14 2013-02-27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冷凝热以自适应制冷量的液冷源系统
CN104754924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液冷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105430998A (zh) * 2014-09-22 2016-03-2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泵内循环式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US20160143192A1 (en) * 2012-04-04 2016-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olant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chillerless liquid cooled data centers
CN105704990A (zh) * 2016-04-26 2016-06-22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系统及其智能温控单元
CN206251569U (zh) * 2016-12-27 2017-06-1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8858A (zh) * 2007-10-29 2008-04-09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2817695A (zh) * 2011-11-30 2012-12-12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冷却液恒温恒压恒流装置
US20160143192A1 (en) * 2012-04-04 2016-05-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olant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chillerless liquid cooled data centers
CN102944085A (zh) * 2012-11-14 2013-02-27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冷凝热以自适应制冷量的液冷源系统
CN105430998A (zh) * 2014-09-22 2016-03-2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泵内循环式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754924A (zh) * 2015-03-31 2015-07-01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液冷装置和辅助散热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散热系统
CN105704990A (zh) * 2016-04-26 2016-06-22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系统及其智能温控单元
CN206251569U (zh) * 2016-12-27 2017-06-1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9210A (zh) * 2018-05-24 2018-11-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
CN110881262A (zh) * 2019-10-22 2020-03-1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方法
CN110881262B (zh) * 2019-10-22 2021-05-04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机房液冷系统冷源输出容量的控制方法
US11202393B2 (en) * 2020-02-05 2021-12-14 Baidu Usa Llc Multi-function adapting modules for electronics cooling
CN111970902A (zh) * 2020-08-13 2020-11-2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监控的冷媒分配系统
CN112105238A (zh) * 2020-09-24 2020-12-18 安擎(天津)计算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伺服器的液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651405A (zh) * 2024-01-30 2024-03-05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频策略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控制优化方法
CN117651405B (zh) * 2024-01-30 2024-04-09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变频策略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控制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9081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9081A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51569U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散热控制系统
US9703357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US1027497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output of the air volume and memory medium
US20140069626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302182A (zh) 一种服务器液冷散热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9733579B (zh)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及船舶
CN206364154U (zh) 一种电动车辆液冷电池箱的散热装置
WO2019037309A1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液冷散热系统
CN111442438A (zh) 一种冷冻机房的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3580504A (zh) 一种直流换流阀用阀外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8507245B (zh) 一种嵌套闭环的全自动工业循环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022799A (zh) 一种用于中央空调器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
CN104764170A (zh) 热泵启停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空调器
CN109654887A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1524887B (zh) 注塑车间节能型冷却水循环系统及运行方式
CN206094287U (zh) 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
CN103777737A (zh) 基于服务器资源负载及位置感知的云端机房节能方法
CN113844615A (zh) 一种船舶变频节能控制系统
CN211903169U (zh) 一种冷冻机房的系统
CN205158163U (zh) 一种服务器液冷散热节能控制系统
CN106451404A (zh) 电源系统及其电源配置方法
CN209814246U (zh)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及船舶
CN203687261U (zh) 一种水力分配换热机组
CN207456001U (zh) 一种工艺冷却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