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5374A -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5374A
CN106655374A CN201611187765.6A CN201611187765A CN106655374A CN 106655374 A CN106655374 A CN 106655374A CN 201611187765 A CN201611187765 A CN 201611187765A CN 106655374 A CN106655374 A CN 106655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electric capacity
diode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77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est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Best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Best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Besto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77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5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5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02J7/0072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通过采用型号为M202D的高性能可编程的第一芯片,并且采用周边连接的IC控制电路、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IC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就可以解决电池在装入电池充电器时不用核对正负极,并且4.2V和8.4V两种电池能自动识别,自动调节电压进行充电,同时带有自动关断功能和限流功能。

Description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电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充电电池是一种充电次数有限的可充电的电池,玩具、遥控器、电视等很多家用电器都会使用到电池,因此都需要配合的电池充电器来使用;但是现有电池充电器的样式和使用对象各有不同,而且现有的电池充电器在摆放电池进行充电的时间都需要核对正负极,否则就会损坏电池;而且现有的电池充电器也无法满足同个端口都能适合4.2V和8.4V两种电池共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识别正负极并且同时适合4.2V和8.4V两种电池共用的充电器电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包括IC控制电路,连接至IC控制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IC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所述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和IC电源电路相互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和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相互连接;所述IC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芯片、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和第二十七电阻,所述第一芯片为有20引脚的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十引脚连接至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七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七引脚连接至第七二极管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十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二极管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二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八引脚连接至第六二极管正极与第二十电阻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还连接第十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正极与第二十电阻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还与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都连接至输出控制电路;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七电容、第十四电容;所述IC控制电路中的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互连接,所述IC控制电路中的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十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一端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一芯片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并且连接至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还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至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还连接至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所述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还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七电容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的第十三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以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都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九引脚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还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的第二十引脚,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IC电源电路;所述IC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五电容、第九三极管和基准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有+12V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基准电源的第一引脚,所述基准电源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还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还连接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基准电源的第二引脚、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中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七电容都为电解电容;所述第一芯片的型号为M202D。
本发明通过采用型号为M202D的高性能可编程的第一芯片,并且采用周边连接的IC控制电路、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IC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就可以解决电池在装入电池充电器时不用核对正负极,并且4.2V和8.4V两种电池能自动识别,自动调节电压进行充电,同时带有自动关断功能和限流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防止电池在装入电池充电器时正负极装反会损坏电池,使其无需核对正负极;2)同时满足同个端口适合4.2V和8.4V两种电池共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包括IC控制电路,连接至IC控制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IC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所述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和IC电源电路相互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和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相互连接;所述IC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四电容C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二十七电阻R27,所述第一芯片U1为有20引脚的芯片,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连接至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十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八引脚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还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还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都连接至输出控制电路;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七电容C7、第十四电容C14;所述IC控制电路中的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互连接,所述IC控制电路中的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还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一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并且连接至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还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还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还连接至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还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还连接至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所述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七电容C7、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还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还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都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九引脚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还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还连接IC电源电路;所述IC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九三极管Q9和基准电源U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12V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还连接基准电源U2的第一引脚,所述基准电源U2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还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还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基准电源U2的第二引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中的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七电容C7都为电解电容;所述第一芯片U1的型号为M202D。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芯片U1控制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自动调节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所占的比例,通过第一芯片U1控制IC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的电源和输出;采用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提示是采用4.2V或是8.4V的电池在充电。
本实施方式中,自动,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基于M202D单片机芯片;M202D芯片是高性能可编程的单片机,使用此IC不仅自动识别电池的正负极和自动调试4.2V/8.4V的充电电压,还增加了多种保护功能:电池过流保护、电压过充保护、以及电池电压饱和时自动关断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充电器电路存在正负极需要核对,否者会损坏电池;并无法满足同个端口适合4.2V和8.4V两种电池共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IC控制电路,连接至IC控制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IC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以及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所述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和IC电源电路相互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和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C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四电容(C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二十七电阻(R27),所述第一芯片(U1)为有20引脚的芯片,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连接至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还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还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第十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七二极管(D7)正极与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八引脚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还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六二极管(D6)正极与第二十电阻(R20)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还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都连接至输出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七电容(C7)、第十四电容(C14);所述IC控制电路中的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还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互连接,所述IC控制电路中的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还与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互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和第十四电容(C14)一端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一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并且连接至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还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七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还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所述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还连接至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还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还连接至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占空比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二极管(D1)、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七电容(C7)、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还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还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12V电源,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都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九引脚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十引脚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还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还连接IC电源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C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九三极管(Q9)和基准电源(U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12V电源,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所述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还连接基准电源(U2)的第一引脚,所述基准电源(U2)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还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还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基准电源(U2)的第二引脚、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中的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七电容(C7)都为电解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U1)的型号为M202D。
CN201611187765.6A 2016-12-21 2016-12-21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Pending CN106655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7765.6A CN106655374A (zh) 2016-12-21 2016-12-21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7765.6A CN106655374A (zh) 2016-12-21 2016-12-21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5374A true CN106655374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3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7765.6A Pending CN106655374A (zh) 2016-12-21 2016-12-21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537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0100A (en) * 1944-02-25 1946-08-27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electro-deposition
CN201278420Y (zh) * 2008-09-17 2009-07-22 林锋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电源插座
US20100213891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Toru Nishikawa Battery pack updating method
CN102355034A (zh) * 2011-09-29 2012-02-15 郭斌 无极性充电器电路
US20120105069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battery state of health
CN103607016A (zh) * 2013-12-02 2014-02-26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103683419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高低电压识别的锂电池充电器
CN104836311A (zh) * 2015-06-08 2015-08-12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充电方法
CN206481072U (zh) * 2016-12-21 2017-09-08 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0100A (en) * 1944-02-25 1946-08-27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electro-deposition
CN201278420Y (zh) * 2008-09-17 2009-07-22 林锋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电源插座
US20100213891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Toru Nishikawa Battery pack updating method
US20120105069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battery state of health
CN102355034A (zh) * 2011-09-29 2012-02-15 郭斌 无极性充电器电路
CN103607016A (zh) * 2013-12-02 2014-02-26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103683419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高低电压识别的锂电池充电器
CN104836311A (zh) * 2015-06-08 2015-08-12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充电方法
CN206481072U (zh) * 2016-12-21 2017-09-08 江西佰仕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5159A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电源电路
CN103715744A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6481072U (zh)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CN106655374A (zh) 自动识别正负极充电器电路
CN103094937B (zh) 一种智能充电电路及灯具
CN207426729U (zh) 一种车载镍氢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CN204835510U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保护器
CN203136294U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的led灯控电路
CN202708700U (zh) 一种高效三充电多用led灯
CN205174054U (zh) 一种手电筒充电宝
CN206923098U (zh) 一种适用于移动式照明设备的供电系统
CN101388553A (zh) 电池充电器
CN210985680U (zh) 一种机器人手柄充电装置
CN204681139U (zh) Usb口手机锂电池两档充电器
CN209119838U (zh) 带0v充电功能的电动工具智能充电电路
CN205081495U (zh) 一种充电状态判断电路
CN203967781U (zh) 一种数显卡尺的充电电路
CN205123298U (zh) 一种计算机锂电池充电电路
CN207603242U (zh) 手电钻电池保护充电装置及手电钻装置
CN206004370U (zh) 一种可充式usb充电电路
CN209001628U (zh) 光伏控制器蓄电池通用供电电路
CN105428922B (zh) 带led台灯的多功能电源插座电路
CN204205692U (zh) 一种两路三线集成ic二合一
CN206077037U (zh) 一种阻容降压充电电池状态指示电路
CN106771523A (zh) 一种用于指示电压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