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3551B -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3551B
CN106653551B CN201610750129.3A CN201610750129A CN106653551B CN 106653551 B CN106653551 B CN 106653551B CN 201610750129 A CN201610750129 A CN 201610750129A CN 106653551 B CN106653551 B CN 106653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bias voltage
time period
substrate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0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3551A (zh
Inventor
谭忠奎
傅乾
吴英
许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m Resear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am Resear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m Research Corp filed Critical Lam Resear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6359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7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3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3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3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3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174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the RF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137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controlling of the discharge by modulation of energy
    • H01J37/32146Amplitude modulation, includes pul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137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controlling of the discharge by modulation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137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controlling of the discharge by modulation of energy
    • H01J37/32155Frequency modulation
    • H01J37/32165Plural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422Arrangement for selecting ions or species in the plasm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917Plasma diagnostics
    • H01J37/32935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ubes by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object and/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System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8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6Sources
    • H01J2237/065Source emittance characteristics
    • H01J2237/0656Dens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2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 H01J2237/33Processing objects by plasma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cessing
    • H01J2237/334Etch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在第一时间段,施加较高的射频功率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同时在衬底层次施加低偏置电压。在第二时间段,施加较低的射频功率以产生等离子体,同时在衬底层次施加高偏置电压。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段比第二时间段短,使得在时均基础上,所述等离子体具有比自由基密度大的离子密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段比第二时间段长,使得在时均基础上,所述等离子体具有比自由基密度小的离子密度。

Description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
背景技术
许多现代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包括产生等离子体,离子和/或自由基成分源于该等离子体,以用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暴露于等离子体的衬底的表面上的变化。例如,各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工艺可用于从衬底表面蚀刻材料、沉积材料到衬底表面上、或修改已经存在于衬底表面上的材料。等离子体通常通过在受控环境中施加射频(RF)功率至工艺气体来产生,使得该工艺气体被激励并转换成所需要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特性受许多工艺参数的影响,这些工艺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气体的材料组成、工艺气体的流率、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和周围结构的几何特征、工艺气体和周围材料的温度、所施加的RF功率的频率和幅值、和被施加以将等离子体的带电成分朝向衬底吸引的偏置电压等等。理解并控制可能影响所产生的等离子体与衬底相互作用的工艺参数中的一些,这是有意义的。就是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本发明。
发明内容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对等离子体进行控制以具有增大的离子密度和减小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将衬底设置在处理模块内的衬底支架上的操作(a)。该方法还包括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在所述衬底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的操作(b)。该方法包括操作(c),其中,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此外,在操作(c)期间,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该方法还包括操作(d),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的第二时间段,施加第二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施加所述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所述第一射频功率。该方法包括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c)和(d)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在该方法中,操作(c)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d)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短,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大。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对等离子体进行控制以具有减小的离子密度和增大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将衬底设置在处理模块内的衬底支架上的操作(a)。该方法还包括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在所述衬底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的操作(b)。该方法包括操作(c),其中,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此外,在操作(c)期间,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该方法还包括操作(d),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的第二时间段,施加第二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施加所述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所述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此外,在操作(d)期间,在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该方法包括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c)和(d)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在该方法中,操作(c)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d)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长,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小。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可以阐述如下:
1.一种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以具有增大的离子密度和减小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衬底设置在处理模块内的衬底支架上;
(b)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在所述衬底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
(c)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
(d)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的第二时间段,施加第二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其中施加所述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所述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以及
(e)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c)和(d)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
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短,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大。
2.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约500瓦延伸至约6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约1000W延伸至约4000W的范围内。
3.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约20瓦延伸至约1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约100瓦延伸至约600瓦的范围内。
4.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低于通过来自所述等离子体的离子与所述衬底上的材料的相互作用从所述衬底去除所述材料所需的阈值电压。
5.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为零。
6.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至高达约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延伸至高达约3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约100伏延伸至约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约200伏延伸至约3000伏的范围内。
7.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1毫秒延伸至约1毫秒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9毫秒延伸至约100毫秒的范围内。
8.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是在从约0.01毫秒延伸至约100毫秒的范围内。
9.根据条款8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的约10%。
10.根据条款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等离子体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大约三个数量级。
11.一种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以具有减小的离子密度和增大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衬底设置在处理模块内的衬底支架上;
(b)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在所述衬底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
(c)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
(d)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的第二时间段,施加第二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所述等离子体,其中施加所述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所述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以及
(e)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c)和(d)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
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d)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长,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小。
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约500瓦延伸至约6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约1000W延伸至约4000W的范围内。
13.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约20瓦延伸至约1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约100瓦延伸至约600瓦的范围内。
14.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低于通过来自所述等离子体的离子与所述衬底上的材料的相互作用从所述衬底去除所述材料所需的阈值电压。
15.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是零。
16.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至高达约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延伸至高达约3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约100伏延伸至约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约200伏延伸至约3000伏的范围内。
17.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9毫秒延伸至约100毫秒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1毫秒延伸至约1毫秒的范围内。
18.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是在从约0.01毫秒延伸至约100毫秒的范围内。
19.根据条款18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操作(c)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d)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的约10%。
20.根据条款1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等离子体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大约三个数量级。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根据下文的详细描述、结合以示例性方式图解本发明的附图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示例性衬底处理模块。
图2A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以具有增大的离子密度和减小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以及入射在衬底上的离子能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验证图2A中的方法的同步关系曲线图。
图3A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以具有减小的离子密度和增大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以及入射在衬底上的离子能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验证图3A中的方法的同步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呈现的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形下可以实施本发明。在其他情形下,未详细描述公知的处理操作,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
本文公开了用于在半导体装置制造工艺中,在对衬底进行脉冲式等离子体处理中提供对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独立控制的方法和系统。在多种实施方式中,本文公开的用于对衬底的脉冲式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可以被执行以选择性地从衬底移除/蚀刻材料,和/或在衬底上沉积材料,和/或从衬底清洁/灰化特定的材料,等等。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衬底指的是半导体晶片。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衬底可以指由蓝宝石、GaN、GaAs或SiC、或其他衬底材料形成的衬底,并且可以包括玻璃面板/衬底、金属箔、金属片、高分子材料、或类似物。另外,在多种实施方式中,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衬底在形态、形状和/或尺寸方面可以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衬底可以对应于200mm(毫米)的半导体晶片、300mm的半导体晶片、或450mm的半导体晶片。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衬底可以对应于非圆形衬底,例如用于平板显示器或类似物的矩形衬底,以及其他形状。
图1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示例性的衬底处理模块100。处理模块100包括被配置成保持暴露于其中产生等离子体104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的衬底101的衬底支架102。本公开内容主要涉及一些方法和装置,通过这些方法和装置,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和偏置电压的一个或多个工艺参数被系统地控制,以相对于等离子体104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提供对等离子体104内的时均离子密度的控制。为了提供示例性的背景,处理模块100作为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处理模块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00可被定义为在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其他类型的处理模块。
处理模块100被配置为使得衬底101能暴露于基于等离子体的处理操作以便以预定的和受控的方式修改衬底101的特性。处理模块100包括由周边结构限定的室103,室103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壁结构103A、底部结构103B和顶部结构103C。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部结构103C由能够传送射频信号的材料形成,该材料如石英或陶瓷等等。室103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与基准接地电位106的电连接。
处理模块100包括设置在顶部结构103C上方的线圈组件105。RF电源107通过连接件109被连接以供应RF功率(RF信号)至线圈组件105。供应至线圈组件105的RF功率在本文被称为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在多种实施方式中,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延伸至高达约6000瓦(W),或者甚至更高。在多种实施方式中,RF电源107包括一个或多个RF产生器和相关的阻抗匹配电路,以提供射频功率到线圈组件105的适当的传送。
在多种实施方式中,RF电源107可包括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下运行的一个或多个RF信号产生器。多个RF信号频率可以在同一时间提供给线圈组件10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RF电源107输出的信号频率设置在从1kHz(千赫兹)延伸到100MHz(兆赫)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RF电源107输出的信号频率被设置在从400kHz延伸到60MHz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电源107被设置以产生在2MHz、27MHz和60MHz的频率下的RF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电源107被设置为产生在从约1MHz延伸至约60MHz的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高频RF信号,以及产生在从约100kHz延伸至约1MHz的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低频RF信号。应当理解的是,上述RF信号的频率范围以举例的方式提供。在实践中,RF电源107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需要产生具有基本上任何频率的基本上任何RF信号以在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产生等离子体104。另外,RF电源107可包括基于频率的滤波,即,高通滤波和/或低通滤波,以确保特定的RF信号频率被传送到线圈组件1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00包括可关闭的访问端口111,例如闸阀或其他部件,可以通过访问端口111将衬底101传送进出室103。处理模块100还包括多个工艺气体供给端口113A、113B、113C,一种或多种工艺气体组合物可通过它们被提供给室103的在衬底支架102上的内部区域。在操作期间,操作工艺气体供应源115进行操作以分别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线117A、117B、117C输送一种或多种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工艺气体供给端口113A、113B、113C,并且将RF功率从RF电源107输送到线圈组件105,使得该RF功率在顶部结构103C下方且在衬底支架102上方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产生电磁场,以将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的一种或多种工艺气体组合物变换成等离子体104。然后,等离子体104的反应性成分,如离子和/或自由基,与衬底101的暴露表面部分相互作用。处理模块100包括多个侧通风结构119,气体和副产品材料可以穿过侧通风结构119流到与排放模块123连接的排放口121,排放模块123被配置为施加负压到室103的内部,以促进使用过的工艺气体和副产品材料的排放。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衬底支架102被配置为通过连接件127从偏置RF电源125接收偏置RF功率,使得在衬底支架102上产生偏置电压,以便将离子从等离子体104朝向衬底支架102以及保持在衬底支架102上的衬底101吸引。在多种实施方式中,在衬底支架102上产生的偏置电压能够延伸高达5000伏(V),或者甚至更高。在多种实施方式中,RF电源125包括一个或多个RF产生器和相关的阻抗匹配电路,以使射频功率适当地传送到衬底支架102。
在各种实施方式中,RF电源125可包括在一种或多种频率下运行的一个或多个RF信号产生器。多个RF信号频率可以在同一时间被提供到衬底支架10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RF电源125输出的信号频率被设置在从1kHz(千赫兹)延伸到100MHz(兆赫)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RF电源125输出的信号频率被设置在从400kHz延伸到60MHz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电源125被设置以产生在2MHz、27MHz和60MHz的频率下的RF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RF电源125被设置为产生在从约1MHz延伸至约60MHz的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高频RF信号,以及产生在从约100kHz延伸至约1MHz的频率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低频RF信号。应当理解的是,上述RF信号的频率范围以举例的方式提供。在实践中,RF电源125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需要产生具有基本上任何频率的基本上任何RF信号以在衬底101处产生预定的偏置电压。另外,RF电源125可包括基于频率的滤波,即,高通滤波和/或低通滤波,以确保特定的RF信号频率被传送到衬底支架102。
虽然处理模块100描绘了ICP处理模块的一个示例,但在多种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00可以是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基本上任何类型的处理模块。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00可以是电容耦合等离子体(CCP)处理模块,其中,替代在ICP处理模块中使用的线圈组件105,CCP处理模块包括布置在室103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极,RF功率被输送到该一个或多个电极。在CCP处理模块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极可包括顶部电极(例如,喷头电极或固体电极等等)、底部电极(例如,静电卡盘或衬底支撑件等等)和侧边电极(例如,外围环形电极等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顶部电极、底部电极和侧边电极围绕等离子体产生区域配置。输送到CCP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射频功率被从该一个或多个电极通过存在于该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一种或多种工艺气体组合物传送到基准接地电位,并且在这样进行时,在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的一种或多种工艺气体组合物变换成等离子体104。因此,被输送到CCP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的RF功率是本文中所提及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
应当理解的是,上面提到的ICP和CCP处理模块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以简化的方式进行了讨论。在现实中,处理模块100(无论是ICP、CCP、还是一些其他类型)是包括本文没有描述的许多组件的复杂系统。然而,对于本讨论应当理解的是,处理模块100(无论其类型如何)包括衬底支架102,该衬底支架102被配置成以安全的方式保持暴露于等离子体104的衬底101以使得能处理衬底101,从而获得特定的结果。可以由处理模块100进行的等离子体处理操作的实例包括蚀刻操作、沉积操作、和灰化操作等等。
在用于半导体制造的衬底的等离子体处理中,控制在等离子体内以及在衬底层次(level)的离子和自由基的性能通常是有益的/必要的。在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中,在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和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的产生由于它们各自与所施加的用以产生等离子体的RF功率(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电平具有直接相关性这样的事实而耦合在一起。更具体地说,在传统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诸如等离子体蚀刻中,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和离子密度两者都是由等离子体内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控制,并因此,由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控制。其结果是,当所施加的用以产生等离子体的RF功率增大时,在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和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两者以同步的方式增大。并且,当所施加的用以产生等离子体的RF功率减小时,在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和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两者以同步的方式减小。鉴于上述情况,现有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没有相对于所述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提供对等离子体的范围内离子密度的独立控制,并且这导致了在对衬底的等离子体处理的控制的一些基本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应用中,自由基被用于沉积以保护掩模材料,并且高能离子被用于蚀刻通过在上覆掩模材料中的开口暴露的靶材料。由于前述的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和自由基密度的耦合,因此当增大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便增大自由基密度,从而通过沉积修复/重组掩模材料时,离子密度也增大,这会导致掩模材料的损失增加,从而要努力工作以修复/重组掩模材料。因此,当初级等离子体功率较高时,靶材料相对于掩模材料的蚀刻选择比是往往较低的。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比离子密度的比率可用于提供改善的蚀刻轮廓的控制。然而,对于常规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处理气体组成物化学品必须改变以便获得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比离子密度的比率的变化。这就是说,在利用给定的工艺气体组合物化学品的传统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中,改变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而不同样改变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是不可能的,反之亦然。而且,在等离子体处理操作过程中在不同的工艺气体组合物之间进行改变需要时间,并且会不利地影响整体制造产量。因此,在传统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中应用的蚀刻轮廓控制的各种类型对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和离子密度产生混合/综合的影响。鉴于上述情况,应当理解的是,传统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在蚀刻轮廓控制、掩模选择性和总体制造产量之间的某种类型的权衡。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系统在衬底的等离子体处理期间提供了对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有效独立的控制。本文公开的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和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之间的差异。当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减小时,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将比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下降得快,例如,快若干个数量级。例如,在利用合适的循环频率以循环方式升高或降低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式等离子体内,如果脉冲循环包括在较高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电平下的较快的脉冲部分和随后的在较低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电平下的脉冲部分,则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会迅速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从而跟随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中的变化,但是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会慢慢下降,并且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跟踪在下一个循环等离子体功率再次变高之前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变化。
在本文公开的方法中,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双电平方式脉冲/循环,即,在较高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和较低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之间脉冲/循环。以这种方式,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由时均初级等离子体功率设置。另外,在本文公开的方法中,在衬底层次施加的偏置电压以双电平方式以与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双电平的脉冲/循环的反向同步关系脉冲/循环。通过这种方式,当在衬底层次接通/施加偏置电压时,在衬底层次在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由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控制,并且离子能量是由在衬底层次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的电平来控制。当偏置电压关闭时的离子密度对于蚀刻的结果影响很小,因为当偏置电压关闭时,离子能量接近零,并且离子密度比自由基密度小若干个数量级。因此在不施加偏置电压时,等离子体性能由自由基密度主导。应当理解的是,离子的效果表明何时开通/施加偏置电压,而不是何时关闭偏置电压。所以,离子密度由接通/施加偏置电压时存在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电平来控制,而自由基密度由时均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控制。因此,在相对于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反向同步的方式结合偏置电压的合适的脉冲/循环进行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适当的脉冲/循环时,在等离子体处理中,有效地实现对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有效独立控制是可能的。
图2A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以具有增大的离子密度和减小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用于将衬底(101)设置在处理模块(100)内的衬底支架(102)上的操作201。该方法还包括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在所述衬底(101)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的操作203。该方法包括操作205,其中,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101)的等离子体(104)。操作205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此外,在操作205期间,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102)施加偏置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约500瓦(W)延伸到约6000W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约1000W延伸到约4000W的范围内。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低于通过来自所述等离子体(104)的离子与衬底(101)上的材料的相互作用从衬底(101)去除所述材料所需的阈值电压。更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被设置得足够低以致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将不能够在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的影响下获得传送到衬底(101)上的以便从衬底(101)引起对材料的离子诱导溅射的足够量的动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是大于零的正电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是零。
从操作205开始,该方法继续进行到操作207,其中,在比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长的第二时间段,以及在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结束后,将第二射频功率施加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的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衬底(101)的等离子体(104)。应当理解,在操作207,施加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如在操作205中施加的第一射频功率。操作207的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另外,在操作207期间,在对应于高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衬底支架(102)施加偏置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7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约20W延伸到约1000W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7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约100W延伸到约600W的范围内。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到高达约5000V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到高达约3000V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从约100V延伸到约5000V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2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从约200V延伸到约3000V的范围内。
从操作207开始,该方法返回到操作205,如箭头209所指示的,再次施加对应于高RF功率电平的第一RF功率来产生等离子体(104),同时还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衬底支架(102)施加偏置电压。在这种方式中,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205和207持续在所述衬底(101)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如通过指向终止操作213的箭头211所示,当所期望的效果已在衬底(101)实现时,根据该方法所述的对衬底(101)的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任何时间终止,或者在操作205期间,或者在操作205结束时,或者在操作207期间,或在操作207结束时。
在操作205和操作207这两者中产生的等离子体(104)被产生,使得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长约三个数量级。因此,通过使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2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短,等离子体(104)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等离子体(104)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1毫秒(ms)延伸至大约1ms的范围内,而操作2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9ms延伸至大约100ms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和操作2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的总和是在从约0.01ms延伸至约100ms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操作2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和操作2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的总和的约百分之十。
图2B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密度、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密度以及入射在衬底(101)上的离子能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验证图2A中的方法的同步关系曲线图。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曲线图示出了如何根据相对于所述图2A所述的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执行操作205和207来施加RF功率以产生等离子体(104)。操作205的执行对应于处理状态A。并且,操作207的执行对应于处理状态B。图2B表明,在处理状态A(操作205)时,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高RF功率电平施加,而偏置电压以低/零偏置电压电平施加。另外,在处理状态B(操作207),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低RF功率电平施加,而偏置电压以高偏置电压电平施加。
由于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要求偏置电压是高的/接通的,以便获得足够的能量来影响衬底(101)上的变化,所以等离子体(104)的有效离子密度直接相关于由处理步骤B(操作207)所消耗的时间。如图2B所示,处理状态A(操作205)的持续时间小于处理步骤B(操作207)的持续时间。因此,在时均的基础上,该偏置电压在处理步骤B(操作207)处于高的/开通的时间比偏置电压在处理步骤A(操作205)处于低的/关断的时间长。并且,因此,用于导致在图2A的方法中在衬底(101)上的离子诱导反应的在等离子体(104)内的有效离子密度增大。
此外,由于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产生直接相关于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并且由于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长大致三个数量级,因此处理步骤B(操作207)相对于处理步骤A(205)的较长的持续时间使得以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在等离子体(104)内产生低时均自由基密度。因此,从时均的角度看,如在图2B的曲线图所例示的图2A的方法提供对等离子体(104)的控制,以具有增大的离子密度和减小的自由基密度。
图3A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以具有减小的离子密度和增大的自由基密度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用于将衬底(101)设置在处理模块(100)内的衬底支架(102)上的操作301。该方法还包括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在所述衬底(101)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的操作303。该方法还包括操作305,其中,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101)的等离子体(104)。操作305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此外,在操作305期间,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102)施加偏置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约500W延伸到约6000W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约1000W延伸到约4000W的范围内。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低于通过来自所述等离子体(104)的离子与衬底(101)上的材料的相互作用从衬底(101)去除所述材料所需的阈值电压。更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被设置得足够低以致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将不能够在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的影响下获得传送到衬底(101)上的以便从衬底(101)引起对材料的离子诱导溅射的足够量的动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是大于零的正电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5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是零。
从操作305开始,该方法继续进行到操作307,其中,在比操作305的第一时间段短的第二时间段,以及在操作305的第一时间段结束后,将第二射频功率施加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104A)内的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衬底(101)的等离子体(104)。应当理解,在操作307,施加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如在操作305所施加的第一射频功率。操作307的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另外,在操作307期间,在对应于高的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衬底支架(102)施加偏置电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7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约20W延伸到约1000W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7中所施加的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约100W延伸到约600W的范围内。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到高达约5000V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到高达约3000V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从约100V延伸到约5000V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在操作307所施加的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从约200V延伸到约3000V的范围内。
从操作307开始,该方法返回到操作305,如箭头309所指示的,再次施加对应于高RF功率电平的第一RF功率来产生等离子体(104),同时还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衬底支架(102)施加偏置电压。在这种方式中,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305和307持续在所述衬底(101)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如通过指向终止操作313的箭头311所示,当所期望的效果已在衬底(101)实现时,根据该方法所述的对衬底(101)的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任何时间终止,或者在操作305期间,或者在操作305结束时,或者在操作307期间,或者在操作307结束时。
在操作305和操作307这两者中产生的等离子体(104)被产生,使得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长约三个数量级。因此,通过使操作3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3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短,等离子体(104)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等离子体(104)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3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9ms延伸至约100ms的范围内,而操作3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是在从约0.001ms延伸至约1ms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3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和操作3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的和是在从约0.01ms延伸至约100ms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307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操作305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和操作307的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的和的约百分之十。
图3B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示出了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密度、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密度以及入射在衬底(101)上的离子能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验证图3A中的方法的同步关系曲线图。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曲线图示出了如何根据相对于所述图3A所述的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执行操作305和307来施加RF功率以产生等离子体(104)。操作305的执行对应于处理状态C。并且,操作307的执行对应于处理状态D。图3B表明,在处理状态C(操作305)时,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高RF功率电平施加,而偏置电压以低/零偏置电压电平施加。另外,在处理状态D(操作307),初级等离子体功率以低RF功率电平施加,而偏置电压以高偏置电压电平施加。
由于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要求偏置电压是高的/接通的,以便获得足够的能量来影响衬底(101)上的变化,所以等离子体(104)的有效离子密度直接相关于由处理步骤D(操作307)所消耗的时间。如图3B所示,处理状态D(操作307)的持续时间小于处理步骤C(操作305)的持续时间。因此,在时均的基础上,该偏置电压在处理步骤D(操作307)处于高的/开通的时间比偏置电压在处理步骤C(操作305)处于低的/关断的时间短。并且,因此,用于导致在图3A的方法中在衬底(101)上的离子诱导反应的在等离子体(104)内的有效离子密度减小。
此外,由于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产生直接相关于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并且由于等离子体(104)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等离子体(104)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长约三个数量级,因此处理步骤C(操作305)相对于处理步骤D(307)的较长的持续时间使得以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在等离子体(104)内产生较高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因此,从时均的角度看,如在图3B的曲线图所例示的图3A的方法提供对等离子体(104)的控制,以具有减小的离子密度和增大的自由基密度。
如上参照图2A和3A所讨论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和偏置电压两者以相同的频率以反向同步的方式脉冲/循环。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即,所施加的用以产生等离子体的RF功率)限定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和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两者,因为它们是耦合的,并且所施加的偏置电压控制离子能量,使得离子密度的有效性基本上受限于何时偏置电压被施加/何时偏置电压是高的/何时偏置电压被接通。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单个脉冲/循环对应于在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是高的/接通时(分别在图2A和3A的方法中的操作205和305)的第一时间段和在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是低的/关断时(分别在图2A和3A的方法中的操作207和307)的第二时间段的组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高达约100千赫的循环频率使初级等离子体功率脉冲化/循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约0.1千赫延伸至约10千赫的范围内的循环频率使初级等离子体功率脉冲化/循环。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频率和在脉冲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给定的脉冲/周期内的高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相对于低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持续时间被控制,以获得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比有效离子密度的所期望的比例。
当在脉冲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给定的脉冲/循环中施加较高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时,自由基密度是高的,并且离子密度是高的,但对于偏置电压的缺乏,离子能量基本上为零。当在脉冲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给定的脉冲/循环中施加较低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时,自由基密度是低的,且离子密度是低的,并且相对于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离子能量具有正的电平。当脉冲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频率增大到工作范围,例如,约0.1千赫至约10千赫时,在等离子体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微秒数量级)和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秒数量级)之间的差提供了等离子体处理方式,其中等离子体内的离子密度根据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而下降,但在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不能跟随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在该等离子体处理方式中,时均自由基密度在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期间在所有的等离子体状态中将是几乎恒定的,其中根据脉冲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的频率自由基密度围绕时均自由基密度相对小地波动。因此,时均自由基密度通过时均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控制。
当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需要离子时,偏置电压被接通,以将离子能量增大到使离子可以得到足够的动能以诱导在衬底上的离子的相互作用的水平。当偏置电压接通时所施加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和所施加的偏置电压的组合提供对等离子体内的有效离子密度的独立控制,其中有效离子密度表示可用于实际诱导与衬底上的材料反应的离子的数量。以这种方式,当脉冲等离子体功率的给定的脉冲/循环相对于结合高偏置电压的较低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较短的持续时间具有结合零偏置电压的较高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较长的持续时间时,等离子体内的有效的离子密度比其在施加连续波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时会具有的密度低。相应地,当脉冲等离子体功率的给定的循环相对于结合高偏置电压的较低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较长的持续时间具有结合零偏置电压的较高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较短的持续时间时,等离子体内的有效的离子密度比其在施加连续波初级等离子体功率时会具有的密度高。
本文所公开的用于在衬底的等离子体蚀刻期间独立地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提供由于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密度和有效的离子密度的去耦(decoupling)而导致的许多益处,包括靶材料相对于掩模材料的蚀刻选择比的提高、特征轮廓控制的改善和在控制深高比依赖性蚀刻的问题方面的改进等等。应当理解的是,在如本文公开的方法所提供的初级等离子体功率和偏置电压的高频反向同步脉冲/循环下,获得具有独立地受控的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等离子体工艺窗是可能的。为了使自由基密度和离子密度去耦(decoupling),脉冲初级等离子体功率的脉冲/循环的频率被设置为使得离子密度能减小,同时保持自由基密度的预定水平。通过本文公开的方法所提供的对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独立控制用于减轻传统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中在特征轮廓控制、蚀刻选择性、以及整体制造产量之间存在的权衡。此外,应该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方法可以与现有的和/或新的工艺气体组合物化学品一起使用,从而扩展利用现有的工艺气体组合物可用的等离子体处理能力,并保证使用新的工艺气体组合物开发新的等离子体处理能力。
虽然为了清楚理解的目的已经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前述的实施方式,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实施某些变化和修改方案。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被视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所述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文所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和等同方案内进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衬底支架上的衬底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
(b)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低于通过来自所述等离子体的离子与所述衬底上的材料的相互作用从所述衬底去除所述材料所需的阈值电压;
(c)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的第二时间段,施加第二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其中施加所述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所述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以及
(d)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b)和(c)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
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短,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500瓦延伸至6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1000W延伸至4000W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20瓦延伸至1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100瓦延伸至600瓦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至高达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延伸至高达3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100伏延伸至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200伏延伸至3000伏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0.001毫秒延伸至1毫秒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0.009毫秒延伸至100毫秒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是在从0.01毫秒延伸至100毫秒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的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等离子体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大三个数量级。
10.一种用于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控制等离子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b)供给工艺气体组合物到衬底支架上的衬底上的等离子体产生区域;
(b)在第一时间段,施加第一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等离子体,所述第一射频功率对应于高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低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低于通过来自所述等离子体的离子与所述衬底上的材料的相互作用从所述衬底去除所述材料所需的阈值电压;
(c)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后的第二时间段,施加第二射频功率到所述等离子体产生区域内的所述工艺气体组合物以产生暴露于所述衬底的所述等离子体,其中施加所述第二射频功率而不是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所述第二射频功率对应于低射频功率电平,并且在对应于高偏置电压电平的第二偏置电压设置下在所述衬底支架施加偏置电压;以及
(d)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重复操作(b)和(c)持续在所述衬底上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所必需的总的时间段,
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比操作(c)的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长,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离子密度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时均自由基密度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一射频功率是在从500瓦延伸至6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1000W延伸至4000W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射频功率电平的所述第二射频功率是在从20瓦延伸至1000瓦的范围内,或在从100瓦延伸至600瓦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低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设置是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于所述高偏置电压电平的所述第二偏置电压设置是在延伸至高达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延伸至高达3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100伏延伸至5000伏的范围内,或在从200伏延伸至3000伏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0.009毫秒延伸至100毫秒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是在从0.001毫秒延伸至1毫秒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是在从0.01毫秒延伸至100毫秒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操作(b)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与操作(c)的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所述持续时间的和的10%。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所述等离子体使得所述等离子体内的自由基的平均寿命比所述等离子体内的离子的平均寿命大三个数量级。
CN201610750129.3A 2015-11-04 2016-08-29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6653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35942.1A CN110047725B (zh) 2015-11-04 2016-08-29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32,416 US9767991B2 (en) 2015-11-04 2015-11-04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dependent control of radical density, ion density, and ion energy in pulsed plasma semiconductor device fabrication
US14/932,416 2015-11-04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5942.1A Division CN110047725B (zh) 2015-11-04 2016-08-29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3551A CN106653551A (zh) 2017-05-10
CN106653551B true CN106653551B (zh) 2019-01-29

Family

ID=586373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5942.1A Active CN110047725B (zh) 2015-11-04 2016-08-29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CN201610750129.3A Active CN106653551B (zh) 2015-11-04 2016-08-29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5942.1A Active CN110047725B (zh) 2015-11-04 2016-08-29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767991B2 (zh)
KR (1) KR20170054281A (zh)
CN (2) CN110047725B (zh)
TW (1) TWI7045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1539B2 (en) 2015-10-05 2017-08-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RF power delivery regulation for processing substrates
US10009028B2 (en) * 2016-09-30 2018-06-26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Frequency and match tuning in one state and frequency tuning in the other state
US20220285130A1 (en) * 2019-08-22 2022-09-08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Multi-state rf pulsing to control mask shape and breaking selectivity versus process margin trade-off
CN117321742A (zh) * 2022-08-25 2023-12-29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射频(rf)电极的基板支撑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9342A (zh) * 2010-06-11 2013-05-15 瓦里安半导体设备公司 用于等离子体处理衬底的技术
CN103915308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射频脉冲等离子体的刻蚀方法及其刻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9880A (ja) * 1992-09-08 1994-03-29 Tokyo Electron Ltd エッチング装置
US20050079729A1 (en) * 2003-10-08 2005-04-14 Woo-Sung Jang High density plasma oxide film deposition apparatus having a guide ring and a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080149592A1 (en) * 2006-12-05 2008-06-26 Belen Rodolfo P Plasma etch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line edge roughness
US20120331118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Eccent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sted dynamic case management
JP6192060B2 (ja) * 2011-09-09 2017-09-06 アプライ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ied Materials,Incorporated 誘電体材料の堆積速度および成長動態を高める多重周波数スパッタリング
US20140187045A1 (en) * 2013-01-02 2014-07-03 Applied Materials, Inc. Silicon nitride gapfill implementing high density plasma
US9230819B2 (en) * 2013-04-05 2016-01-05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Internal plasma grid applications for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in context of ion-ion plasma 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9342A (zh) * 2010-06-11 2013-05-15 瓦里安半导体设备公司 用于等离子体处理衬底的技术
CN103915308A (zh) * 2012-12-31 2014-07-09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射频脉冲等离子体的刻蚀方法及其刻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7692A (zh) 2017-08-01
KR20170054281A (ko) 2017-05-17
US9767991B2 (en) 2017-09-19
TWI704593B (zh) 2020-09-11
US20180005803A1 (en) 2018-01-04
CN106653551A (zh) 2017-05-10
CN110047725A (zh) 2019-07-23
US20170125216A1 (en) 2017-05-04
CN110047725B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3550B (zh) 用双峰工艺气体组合物进行等离子体蚀刻的方法和系统
US1094378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vanced ion control for etching processes
CN106653551B (zh) 独立控制自由基密度、离子密度和离子能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65291A (zh) 控制衬底的直流偏置及离子能量和角分布的方法及设备
KR101328800B1 (ko) 다중 주파수의 rf 펄스 파워를 이용한 펄스 플라즈마의 특성 제어 방법
CN112951698A (zh) 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TWI823923B (zh) 基板之電漿處理方法
KR100878467B1 (ko) 반도체 기판 처리장치
KR20200144479A (ko) 플라즈마 처리 방법 및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US201903189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in Process Plasmas
JP7263676B2 (ja) プロセスプラズマにおけるイオンエネルギー分布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2077512B1 (ko) 멀티 채널 rf 전원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n Zhongkui

Inventor after: Fu Qian

Inventor after: Wu Ying

Inventor after: Xu Qing

Inventor before: Tan Zhongkui

Inventor before: Fu Qian

Inventor before: Wu Ying

Inventor before: Xu 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