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48221A -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48221A
CN106648221A CN201611026756.9A CN201611026756A CN106648221A CN 106648221 A CN106648221 A CN 106648221A CN 201611026756 A CN201611026756 A CN 201611026756A CN 106648221 A CN106648221 A CN 106648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terminal
control information
proximity sensor
capacitive proxim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67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奎
汪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267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48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48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8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该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确定模块,用于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使能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不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避免了用户误触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省了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的功能日益丰富,目前,终端中设置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在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由此便可能出现用户误触的情况,用户体验较差,且会消耗大量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可能会出现用户误触、且会消耗大量功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使能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
其中,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其中,确定模块用于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其中,确定模块用于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
其中,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其中,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控制单元、声纹识别控制单元。
其中,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包括:
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其中,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包括:
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该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确定模块,用于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使能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不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避免了用户误触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省了功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两侧边框和背面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除了能应用于移动终端,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100可以包括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30、存储器140、控制器15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终端1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终端100的元件。
A/V输入单元11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10可以包括相机111和麦克风112,相机11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经相机11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4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可以根据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11。麦克风11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麦克风112可以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麦克风11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2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100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可以录入指纹信息等,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
感测单元130检测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终端100的取向、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3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感测单元130可以包括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
存储器14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5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4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4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4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50通常控制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5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5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40中并且由控制器15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终端中的滑动型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终端。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201、确定模块202、使能控制模块203,其中,
采集模块201,用于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终端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有多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动态响应特性好、适应性强、抗过载能力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其主要应用于测量压力、力、位移、振动等参数。
在终端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多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总个数可以为3个,即终端两侧边框各1个、背面1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总个数也可以是3个以上。
终端两侧边框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其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侧边框的任何一个位置。
终端背面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其设置的位置可以是在背面的任何一个位置。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两侧边框和背面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示意图,图3中在终端两侧边框一共设置有16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图3所示的黑色圆球),背面一共设置有8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
通过两侧边框、背面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检测用户接触到终端的两侧边、背面时的接触位置参数,这些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用户在接触终端时对终端的滑动、按压等操作;根据是否存在滑动或按压的情况确定用户是否与终端的两侧边、背面接触。
接触位置参数具体指的是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手掌在终端两侧边框、背面的接触位置参数,具体可以包括接触面积和位置信息。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该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以及与该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接触面积,其中,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具体的如下: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εS)/d,其中,C为电容,S为相对面积,d为板间距,ε为介电常数。
根据公式C=(εS)/d可知:
在图4a所示的场景下,没有用户手指靠近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无限大,此时电容值C=0;
在图4b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接近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较小,此时电容值C=(εS)/d大于0;因此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电容值来确定是否有手指接近;
在图4c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轻轻按压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轻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小,电容值较小;
在图4d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用力按压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重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大,电容值较大;因此可以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确定用户按压程度(轻按或者重按);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可以基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滑动、按压、按压大小等参数。
采集模块201采集的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也可以为声纹信息。
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包括: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将其解锁,使其进入工作状态;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将其加锁,使其进入不工作状态。
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不会消耗终端中的能量。
确定模块202,用于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其中,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在终端开机后,加解锁控制单元可以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加解锁控制单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消耗终端的功耗也是比较少的。
其中,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控制单元、声纹识别控制单元。
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也可以通过声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还可以结合指纹识别和声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或者,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除了上述的指纹识别、声纹识别加解锁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人脸识别进行加解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202用于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预先建立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并将其进行保存。
以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例如当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在手机的home键处采集指纹信息,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在手机的home键处再次采集到指纹信息,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能够处于不工作状态。
以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为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声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声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202用于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预先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先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并将上述设置好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
例如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使能开启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使能关闭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
或者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使能开启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使能关闭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
使能控制模块203,用于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
当使能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时,则使能控制模块203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当使能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时,则使能控制模块203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在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不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避免了用户误触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省了功耗。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第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上述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的各功能模块执行的功能可通过图1中的部分硬件来实现,当然,各硬件执行的功能也可由上述功能模块实现。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具体由如下硬件实现:
采集模块201的功能可通过用户输入单元120或者麦克风112来实现,用户输入单元11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1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可以录入指纹信息等。麦克风11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麦克风112可以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麦克风11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确定模块202、使能控制模块203的功能均可通过控制器150来实现。
用户输入单元120或者麦克风112,用于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终端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有多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动态响应特性好、适应性强、抗过载能力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其主要应用于测量压力、力、位移、振动等参数。
在终端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多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的总个数可以为3个,即终端两侧边框各1个、背面1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的总个数也可以是3个以上。
终端两侧边框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其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可以设置在侧边框的任何一个位置。
终端背面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其设置的位置可以是在背面的任何一个位置。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两侧边框和背面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示意图,图3中在终端两侧边框一共设置有16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图3所示的黑色圆球),背面一共设置有8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
通过两侧边框、背面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检测用户接触到终端的两侧边、背面时的接触位置参数,这些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主要用来检测用户在接触终端时对终端的滑动、按压等操作;根据是否存在滑动或按压的情况确定用户是否与终端的两侧边、背面接触。
接触位置参数具体指的是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手掌在终端两侧边框、背面的接触位置参数,具体可以包括接触面积和位置信息。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该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以及与该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的接触面积,其中,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具体的如下: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εS)/d,其中,C为电容,S为相对面积,d为板间距,ε为介电常数。
根据公式C=(εS)/d可知:
在图4a所示的场景下,没有用户手指靠近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无限大,此时电容值C=0;
在图4b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接近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较小,此时电容值C=(εS)/d大于0;因此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电容值来确定是否有手指接近;
在图4c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轻轻按压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轻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小,电容值较小;
在图4d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用力按压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重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大,电容值较大;因此可以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确定用户按压程度(轻按或者重按);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可以基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滑动、按压、按压大小等参数。
终端的用户输入单元120或者麦克风112,采集到的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也可以为声纹信息。
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使能控制包括: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将其解锁,使其进入工作状态;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将其加锁,使其进入不工作状态。
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不会消耗终端中的能量。
控制器150用于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其中,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在终端开机后,加解锁控制单元可以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加解锁控制单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消耗终端的功耗也是比较少的。
其中,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控制单元、声纹识别控制单元。
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也可以通过声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还可以结合指纹识别和声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或者,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除了上述的指纹识别、声纹识别加解锁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人脸识别进行加解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50用于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预先建立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器140中。
以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例如当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在手机的home键处采集指纹信息,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在手机的home键处再次采集到指纹信息,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能够处于不工作状态。
以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为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声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声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50用于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预先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先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并将上述设置好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存储器140中。
例如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使能开启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使能关闭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
或者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使能开启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使能关闭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
控制器150用于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使能控制。
当使能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时,则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解锁;当使能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时,则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进行加锁。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在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不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131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避免了用户误触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省了功耗。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参见图6,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终端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有多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动态响应特性好、适应性强、抗过载能力大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其主要应用于测量压力、力、位移、振动等参数。
在终端的两侧边框和背面内设置多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总个数可以为3个,即终端两侧边框各1个、背面1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总个数也可以是3个以上。
终端两侧边框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其设置方式具体如下:沿着侧边框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侧边框的任何一个位置。
终端背面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其设置的位置可以是在背面的任何一个位置。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两侧边框和背面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示意图,图3中在终端两侧边框一共设置有16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图3所示的黑色圆球),背面一共设置有8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
通过两侧边框、背面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检测用户接触到终端的两侧边、背面时的接触位置参数,这些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用户在接触终端时对终端的滑动、按压等操作;根据是否存在滑动或按压的情况确定用户是否与终端的两侧边、背面接触。
接触位置参数具体指的是用户在使用终端时,手掌在终端两侧边框、背面的接触位置参数,具体可以包括接触面积和位置信息。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该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以及与该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接触面积,其中,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具体的如下: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εS)/d,其中,C为电容,S为相对面积,d为板间距,ε为介电常数。
根据公式C=(εS)/d可知:
在图4a所示的场景下,没有用户手指靠近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无限大,此时电容值C=0;
在图4b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接近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较小,此时电容值C=(εS)/d大于0;因此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电容值来确定是否有手指接近;
在图4c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轻轻按压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轻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小,电容值较小;
在图4d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用力按压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接地极,此时正极与地之间的距离d为手机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重按,因此正极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大,电容值较大;因此可以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确定用户按压程度(轻按或者重按);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可以基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滑动、按压、按压大小等参数。
在S601中,控制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也可以为声纹信息。
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包括: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将其解锁,使其进入工作状态;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将其加锁,使其进入不工作状态。
在终端中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不会消耗终端中的能量。
S602: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其中,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在终端开机后,加解锁控制单元可以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加解锁控制单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消耗终端的功耗也是比较少的。
其中,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控制单元、声纹识别控制单元。
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也可以通过声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还可以结合指纹识别和声纹识别对终端中的所有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和解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或者,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声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指纹识别通过,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除了上述的指纹识别、声纹识别加解锁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人脸识别进行加解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包括: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预先建立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并将其进行保存。
以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例如当前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在手机的home键处采集指纹信息,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在手机的home键处再次采集到指纹信息,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能够处于不工作状态。
以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为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声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声纹信息与预设的声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包括: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预先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先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并将上述设置好的对应关系进行保存。
例如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使能开启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使能关闭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
或者设置开启控制信息为声纹信息,使能开启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设置关闭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使能关闭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
S603:通过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
当使能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时,则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当使能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时,则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在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不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通过加解锁控制单元将其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避免了用户误触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省了功耗。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参见图7,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控制信息为指纹信息为例对本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S701:建立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若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则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用于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S702:终端两侧边框和背面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当前均被加锁、处于不工作状态,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
S703:当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指纹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
S704: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解锁,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S705: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
S706:当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指纹信息对应使能切换控制指令为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S707:将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
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在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将其解锁,使其能够处于工作状态;在不需要使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时,将其加锁,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避免了用户误触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节省了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使能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所述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所述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所述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
6.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用于对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的控制信息;
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
通过所述使能控制指令对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使能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解锁控制单元为终端开机后的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加解锁控制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控制单元、声纹识别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包括:
建立预设的控制信息与使能切换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预设的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所述使能切换控制指令。
10.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终端中加解锁控制单元确定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使能控制指令包括:
建立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与使能开启控制指令对应关系,以及预设的关闭控制信息与使能关闭控制指令对应关系;当采集的控制信息与所述预设的开启控制信息或关闭控制信息匹配时,确定采集的控制信息对应所述使能开启控制指令或者使能关闭控制指令。
CN201611026756.9A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Pending CN106648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6756.9A CN106648221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6756.9A CN106648221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8221A true CN106648221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0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6756.9A Pending CN106648221A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终端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使能控制装置、终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482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249B (zh) * 2018-11-28 2020-0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屏下指紋感測器之行動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4232A (zh) * 2011-05-24 2011-09-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降低手机功耗的方法、装置和手机
CN102508591A (zh) * 2010-09-16 2012-06-20 微软公司 对意外的设备激活的预防
CN103984463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205212900U (zh) * 2015-12-23 2016-05-04 武汉哒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纹解锁的手机
CN105893799A (zh) * 2015-12-23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遥控器加锁方法、解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591A (zh) * 2010-09-16 2012-06-20 微软公司 对意外的设备激活的预防
CN102204232A (zh) * 2011-05-24 2011-09-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降低手机功耗的方法、装置和手机
CN103984463A (zh) * 2014-06-04 2014-08-13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205212900U (zh) * 2015-12-23 2016-05-04 武汉哒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纹解锁的手机
CN105893799A (zh) * 2015-12-23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遥控器加锁方法、解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249B (zh) * 2018-11-28 2020-0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屏下指紋感測器之行動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8171B (zh) 触摸按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4598134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指纹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4618580B (zh) 一种拍照实现方法及终端
CN104951159B (zh) 触摸按键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5302373A (zh) 根据触摸信号实现移动终端操作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KR101442936B1 (ko) 힘 감응 입력을 제공하는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583356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2262465B (zh) 具有触摸输入单元的电子装置及其触摸输入方法
CN10681554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732201B (zh)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912163A (zh) 实体按键组件、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7102773A (zh) 一种防误触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81620A (zh) 一种实现终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1988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406743A (zh) 一种终端组合触控操作装置、终端及方法
CN104715757A (zh) 一种终端声控操作方法及装置
WO2017113365A1 (zh) 响应作用在触摸屏上的手势的方法和终端
CN107832601A (zh)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27949A (zh)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6775331A (zh) 一种组合触控操作装置、终端及方法
CN107045682A (zh) 移动终端及指纹支付方法
CN106681618A (zh) 用于唤醒指纹识别模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446338A (zh) 一种保存浏览记录的方法及终端
CN106682537A (zh) 一种终端防误触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6970726A (zh) 用于具有全屏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