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9942B -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9942B
CN106639942B CN201611183641.0A CN201611183641A CN106639942B CN 106639942 B CN106639942 B CN 106639942B CN 201611183641 A CN201611183641 A CN 201611183641A CN 106639942 B CN106639942 B CN 106639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injection
bailing equipment
outer tub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36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39942A (zh
Inventor
李斌
白彦明
盛勇
黎强
张超
赵闯
李从彬
龚泉
李剑波
徐万友
何万强
李夏
王创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la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rla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la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rla Petroleum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36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9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9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9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39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9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7/00Containers for collecting or depositing substances in boreholes or wells, e.g. bailers, baskets or buckets for collecting mud or sand; Drill bits with means for collecting substances, e.g. valve drill bi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所述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捞砂装置内注入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体在所述捞砂装置内膨胀,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相对于井筒内的压力形成负压,所述井筒内的沉砂以及井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实现捞砂。所述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装置,包括同心设置的喷射外管和喷射内管,所述喷射外管的内部依次设有所述喷射内管、气水混合器和滤砂管,所述喷射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喷射外管的内壁形成环空空间,所述喷射外管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喷射内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射外管的长度,所述喷射外管的底部设有沉砂管,所述沉沙管的底部设有钻磨结构。

Description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开采领域,特别设计一种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井出砂是很普遍的现象,恢复油气井正常生产、清除油气井的砂子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然而油气井在进行油气生产时油气层中的岩屑泥砂会被带出地层,进入到井筒内。随着油气生产的不断进行,井下垮塌、堆积的泥砂会愈来愈多从而挡住割缝管的油气流通道,油气产量就会变得愈来愈少,掩埋产层。且因长时间生产井筒内压力降低,液面下降不再位于井口,而在井内漏失,用正常循环无法将井筒内沉砂带出井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和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捞砂装置内注入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体在所述捞砂装置内膨胀,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相对于井筒内的压力形成负压,所述井筒内的沉砂以及井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实现捞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捞砂全过程井筒底部保持负压,能够有效的防止沉砂倒灌地层,有效保护储层;在捞砂过程无漏失,不污染不激动地层,无需返排复产,实现高效的投产,且本发明的方法比常规捞砂用时短,提高时效,减少作业成本,作业经济高效。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进入所述捞砂装置后,所述沉砂留存于所述捞砂装置内,所述井液经过所述捞砂装置内设置的气水混合器与所述压缩气体混合。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的混合物在捞砂装置内运动,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内无混合有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的砂液,砂卡的风险小。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缩气体进入所述捞砂装置后,所述压缩气体流通路径的直径由大变小,再经所述捞砂装置内设置的气水混合器与所述井液混合后形成气水混合物,所述气水混合物经过所述捞砂装置内的环空空间以及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膨胀后,所述气水混合物中的液体部分循环至所述井筒底部形成内循环,所述气水混合物中的气体部分排出所述井筒。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所述井筒底部的沉砂持续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能够实现持续作业。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与所述井筒内的压力差为5-20MPa。本发明人发现,上述5-20MPa的压力差效果最优。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缩气体为氮气。因为氮气为惰性气体,性质较稳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能够有效的避免所述井筒或者所述捞砂装置内发生爆炸等现象。
本发明除了提供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还提供了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同心设置的喷射外管和喷射内管,所述喷射外管的内部依次设有所述喷射内管、气水混合器和滤砂管,所述喷射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喷射外管的内壁形成环空空间,所述喷射外管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喷射内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射外管的长度,所述喷射外管的底部设有沉砂管,所述沉沙管的底部设有钻磨结构。
所述压缩气体由所述喷射外管的上端进入到所述喷射外管的内部,再进入到所述喷射内管的内部,流至所述喷射内管的底部,由于所述喷射内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射外管的长度,所述压缩气体在所述喷射内管底部膨胀,使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相对于井筒内的压力形成负压,所述井筒底部的所述沉砂以及所述井液在负压的作用下,经由所述钻磨结构进入到所述沉砂管内,在所述滤砂管的分离下,所述沉砂留存于所述沉砂管内,所述井液通过所述滤砂管在所述气水混合器的作用下,所述压缩气体与所述井液混合,形成一种密度小于所述井液密度的液气混合物,由于压缩气体不断进入所述井液中,产生气举作用,使得所述捞砂装置内的液气混合物同所述井筒内的所述井液之间产生压差,持续不断的将所述井筒底部的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带入所述捞砂装置内,而所述压缩气体和所述井液的液气混合物,通过所述喷射外管和所述喷射内管之间的环空空间,由所述喷射外管侧壁上的通孔流出所述捞砂装置,其中气体部分由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流出所述井筒,液体部分通过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回流至所述井筒的底部。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钻磨结构与所述沉砂管之间设有单向阀。通过所述单向阀的设置,所述井筒内的沉砂和井液只能单向的流入捞砂装置内,而不能从捞砂装置内流出,从而保证捞砂的效果。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设于所述喷射外观侧壁上的通孔为供气体和/或液体单向流动的通孔;所述通孔高于所述喷射内管的底部。供气体和/或液体单向流动的通孔可以选择在孔上安装阀门等方式实现,单向流动的通孔保障了沉砂和井液的混合物在捞砂装置内运动,捞砂装置与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无砂液。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喷射内管的上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喷射外管的内部上,所述喷射内管的下部为自由端。该设置进一步保障了捞砂全过程井筒底部保持负压,防止沉砂倒灌地层。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滤砂管密封固定于所述喷射外管的上。进一步保障了捞砂过程无漏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有效保护储层;捞砂全过程井筒底部保持负压,防止沉砂倒灌地层。
2、砂卡风险小;沉砂和井液的混合物在捞砂装置内运动,捞砂装置与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无砂液。
3、投产高效;捞砂过程无漏失,不污染不激动地层,无需返排复产。
4、作业经济高效;比常规捞砂用时短,提高时效,减少作业成本。
5、各种井况均可以施工;适用于直井捞砂,更适用于大位移水平井捞砂。
6、井液性能无要求;井内任何液体均可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的各物质流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射外管;11-通孔;2-喷射内管;3-气水混合器;4-滤砂管;5-沉砂管;6-钻磨结构;7-单向阀,8-井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为了一种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捞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捞砂装置内注入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体在所述捞砂装置内膨胀,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相对于井筒内的压力形成负压,所述井筒内的沉砂以及井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实现捞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捞砂全过程井筒底部保持负压,能够有效的防止沉砂倒灌地层,有效保护储层;在捞砂过程无漏失,不污染不激动地层,无需返排复产,实现高效的投产,且本发明的方法比常规捞砂用时短,提高时效,减少作业成本,作业经济高效。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进入所述捞砂装置后,所述沉砂留存于所述捞砂装置内,所述井液经过所述捞砂装置内设置的气水混合器与所述压缩气体混合。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的混合物在捞砂装置内运动,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内无混合有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的砂液,砂卡的风险小。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缩气体进入所述捞砂装置后,所述压缩气体流通路径的直径由大变小,再经所述捞砂装置内设置的气水混合器与所述井液混合后形成气水混合物,所述气水混合物经过所述捞砂装置内的环空空间以及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膨胀后,所述气水混合物中的液体部分循环至所述井筒底部形成内循环,所述气水混合物中的气体部分排出所述井筒。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所述井筒底部的沉砂持续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能够实现持续作业。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与所述井筒内的压力差为5-20MPa。本发明人发现,上述5-20MPa的压力差效果最优。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缩气体为氮气。因为氮气为惰性气体,其性质较稳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能够有效的避免所述井筒或者所述捞砂装置内发生爆炸等现象。氮气可通过氮气车注入至所述捞砂装置内,而氮气的流量和流速可通过设置于地面上的旋转控制头来控制。
实施例2
为了能够实现气举反循环负压清砂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捞砂装置包括同心设置的喷射外管1和喷射内管2,所述喷射外管1的内部依次设有所述喷射内管2、气水混合器3和滤砂管4,所述喷射内管2的外壁与所述喷射外管1的内壁形成环空空间,所述喷射外管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为供气体和/或液体单向流动的通孔,可以选择在通孔上安装阀门等方式实现;所述通孔11高于所述喷射内管2的底部,所述喷射内管2的上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喷射外管1的内部上,所述喷射内管2的下部为自由端,所述喷射内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射外管1的长度,所述滤砂管4密封固定于所述喷射外管1的上,所述喷射外管1的底部设有沉砂管5,所述沉砂管5的底部设有钻磨结构6,所述钻磨结构6为钻头或者磨铣工具,所述钻磨结构6与所述沉砂管5之间设有单向阀7。
所述压缩气体由所述喷射外管1的上端进入到所述喷射外管1的内部,再进入到所述喷射内管2的内部,流至所述喷射内管2的底部,由于所述喷射内管2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射外管1的长度,所述压缩气体在所述喷射内管2底部膨胀,使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相对于井筒8内的压力形成负压,所述井筒8底部的所述沉砂以及所述井液在负压的作用下,经由所述钻磨结构6进入到所述沉砂管5内,在所述单向阀7的作用下,所述井筒8内的沉砂和井液只能单向的流入捞砂装置内,而不能从捞砂装置内流出,从而保证捞砂的效果,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的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在所述滤砂管4的分离下,所述沉砂留存于所述沉砂管5内。
所述井液通过所述滤砂管4在所述气水混合器3的作用下,所述压缩气体与所述井液混合,形成一种密度小于所述井液密度的液气混合物,由于压缩气体不断进入所述井液中,产生气举作用,使得所述捞砂装置内的液气混合物同所述井筒8内的所述井液之间产生压差,持续不断的将所述井筒8底部的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带入所述捞砂装置内,而所述压缩气体和所述井液的液气混合物,通过所述喷射外管1和所述喷射内管2之间的环空空间,由所述喷射外管1侧壁上的通孔11流出所述捞砂装置,其中气体部分由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8之间的环空空间流出所述井筒8,液体部分通过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8之间的环空空间回流至所述井筒8的底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捞砂装置内注入压缩气体,所述压缩气体在所述捞砂装置内膨胀,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相对于井筒内的压力形成负压,所述井筒内的沉砂以及井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到所述捞砂装置内,实现捞砂;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进入所述捞砂装置后,所述沉砂留存于所述捞砂装置内,所述井液经过所述捞砂装置内设置的气水混合器与所述压缩气体混合;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的混合物在捞砂装置内运动,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内无混合有所述沉砂和所述井液的砂液;所述压缩气体进入所述捞砂装置后,所述压缩气体流通路径的直径由大变小,再经所述捞砂装置内设置的气水混合器与所述井液混合后形成气水混合物,所述气水混合物经过所述捞砂装置内的环空空间以及所述捞砂装置与所述井筒之间的环空空间膨胀后,所述气水混合物中的液体部分循环至所述井筒底部形成内循环,所述气水混合物中的气体部分排出所述井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装置内部的压力与所述井筒内的压力差为5-2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捞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为氮气。
4.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同心设置的喷射外管和喷射内管,所述喷射外管的内部依次设有所述喷射内管、气水混合器和滤砂管,所述喷射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喷射外管的内壁形成环空空间,所述喷射外管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喷射内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射外管的长度,所述喷射外管的底部设有沉砂管,所述沉砂 管的底部设有钻磨结构;设于所述喷射外管侧壁上的通孔为供气体和/或液体单向流动的通孔;所述通孔高于所述喷射内管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磨结构与所述沉砂管之间设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内管的上部密封固定于所述喷射外管的内部上,所述喷射内管的下部为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捞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砂管密封固定于所述喷射外管的上。
CN201611183641.0A 2016-12-20 2016-12-20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Active CN106639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3641.0A CN106639942B (zh) 2016-12-20 2016-12-20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3641.0A CN106639942B (zh) 2016-12-20 2016-12-20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9942A CN106639942A (zh) 2017-05-10
CN106639942B true CN106639942B (zh) 2019-07-09

Family

ID=58835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3641.0A Active CN106639942B (zh) 2016-12-20 2016-12-20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99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790A (zh) * 2021-04-02 202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5023A (zh) * 2001-11-21 2003-02-05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 快速修井工艺
CN201180521Y (zh) * 2008-04-11 2009-01-14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平井捞砂的系统
CN202228029U (zh) * 2011-09-22 2012-05-23 洪宝运 油田井下作业用捞砂筒
CN202228028U (zh) * 2011-09-22 2012-05-23 梁晓雷 油田井下捞砂装置
CN202483515U (zh) * 2012-01-10 2012-10-10 徐正国 真空回位捞砂泵
CN203308435U (zh) * 2013-06-18 2013-11-27 李永祥 一种快速修井管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5023A (zh) * 2001-11-21 2003-02-05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 快速修井工艺
CN201180521Y (zh) * 2008-04-11 2009-01-14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平井捞砂的系统
CN202228029U (zh) * 2011-09-22 2012-05-23 洪宝运 油田井下作业用捞砂筒
CN202228028U (zh) * 2011-09-22 2012-05-23 梁晓雷 油田井下捞砂装置
CN202483515U (zh) * 2012-01-10 2012-10-10 徐正国 真空回位捞砂泵
CN203308435U (zh) * 2013-06-18 2013-11-27 李永祥 一种快速修井管柱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春生1 井气举反循环技术捞砂作业分析;李帮民,等;《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0808(第15期);第89-90页
液氮气举冲砂工艺的研究;于坦;《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10;第68页
稠油井防漏失冲砂新工艺技术改进研究;靳水生,等;《西部探矿工程》;20080315(第3期);第35-3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9942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3329B (zh) 气举反循环负压清砂方法及清砂装置
CN102493794B (zh) 气水混合液喷射钻井梅花形径向水平井煤层气开采方法
CN102777138B (zh) 连续油管超临界co2射流冲砂解堵的方法
CN103696720B (zh) 一种复合解堵方法
CN100447372C (zh) 具有独立喷射泵的浅孔钻井总成和装置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JP5399436B2 (ja) 貯留物質の貯留装置および貯留方法
CN107096793A (zh) 一种用于原位修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高压注射钻杆装置
CN103189596A (zh) 用于减少气井内积液的向上的排放孔
US3905553A (en) Mist in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3993863A (zh) 低渗透油藏非混相气水交注波动降压增注装置及方法
CN206981419U (zh) 一种用于原位修复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高压注射钻杆装置
CN108104749A (zh) 砂岩地热井气举反循环冲砂洗井工艺及设备
CN106639942B (zh) 气举反循环负压捞砂方法及捞砂装置
CN102877813B (zh) 半程充气固井方法
CN105178858A (zh) 一种用于双管高压旋喷工艺的钻具
CN103615207B (zh) 一种煤层气井井底洗井装置
CN211474169U (zh) 一种定向钻机冷却水回收利用装置
CN104131796A (zh) 一种井底发泡泡沫钻井方法
CN108071376A (zh) 一种煤层气井中的注采管柱
RU156918U1 (ru) Бур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108442895B (zh) 一种强漏失油气井冲砂方法
CN108425650A (zh) 钻井液密度在线调控装置
CN205078179U (zh) 一种用于双管高压旋喷工艺的钻具
CN1975098A (zh) 一种自吸式低压漏失井冲砂工艺
RU2003120318A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подземных резервуаров в формациях каменной сол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Bin

Inventor after: Xu Wanyou

Inventor after: He Wanqiang

Inventor after: Li Xia

Inventor after: Wang Chuangju

Inventor after: Bai Yanming

Inventor after: Sheng Yong

Inventor after: Li Q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

Inventor after: Zhao Chuang

Inventor after: Li Congbin

Inventor after: Gong Quan

Inventor after: Li Jianbo

Inventor before: Li B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ixian

Inventor before: Cui Hang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ao

Inventor before: Zhao Chuang

Inventor before: Lu Aihua

Inventor before: Bai Yan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Tianxiang

Inventor before: Song Zhonghua

Inventor before: Zhang Qiang

Inventor before: Sheng Yong

Inventor before: Dan Quansheng

Inventor before: Li Qiang

Inventor before: Ou Ruxu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