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11965A -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11965A
CN106611965A CN201611174250.2A CN201611174250A CN106611965A CN 106611965 A CN106611965 A CN 106611965A CN 201611174250 A CN201611174250 A CN 201611174250A CN 106611965 A CN106611965 A CN 106611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voltage
electricity integration
control
peruni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42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11965B (zh
Inventor
汤海雁
李琰
迟永宁
田新首
刘超
王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11742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11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11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1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11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11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6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adjustment of reacti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基于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II、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III、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IV、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本发明通过增强风电机组对短路故障的判断能力,优化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特性,增加风电机组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行为,可有效避免风电场频繁低电压穿越。

Description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中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使得风电的并网性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影响越来越重要。为了增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避免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的发生,低电压穿越已成为风电场并网运行的基本要求:
(1)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至20%标称电压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ms,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能够恢复到标称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2)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处于标称电压的20%~90%区间内时,风电场应能够通过注入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自并网点电压跌落出现的时刻起,动态无功电流控制的响应时间不大于75ms。风电场注入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电流IT≥1.5×(0.9-UT)IN,(0.2≤UT≤0.9)。
(3)对电力系统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的风电场,其有功功率在故障清除后应快速恢复,自故障清除时刻开始,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
但是我国风电的发展采用“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的模式,我国风能资源丰富而又远离负荷中心的大批风电场投入运营,这些地区处于电网末端,并网点电压稳定裕度较小,风电场功率变化会引起并网点电压较大的波动,从而可能引起风电场频繁穿越问题。如2015年5月国内某风电汇集地区发生风电机组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现象,结合风电并网条件和现场录波数据分析,初步认为该风电汇集系统电网较弱,电网扰动下并网点电压波动大,风电场频繁穿越是网架结构特性和风电控制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有低电压穿越实现方案主要基于电网电压跌落,采用合适的控制与保护策略限制机组过压、过流,并保证机组转速在合理范围内,没有特别针对风电场频繁低电压穿越问题进行有效考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增强风电机组对短路故障的判断能力,优化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特性,增加风电机组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行为,可有效避免风电场频繁低电压穿越。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I、基于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
II、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III、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IV、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的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中,测量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并计算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根据风电并网点电压判断风电并网系统运行状态,包括下述步骤:
①判断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和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的范围,当满足式(1)所示时,即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介于U1与U2之间,且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大于等于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时,风电并网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
其中,电压标幺值U1取0.2pu,电压标幺值U2取0.9pu,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取100pu/s;
②当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恢复,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大于U2时,认为风电并网系统退出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故障清除后的10s内认为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清除后协调运行控制;
③否则,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I的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包括:
根据步骤I中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进行协调运行控制,其中风电机组进行常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提供动态无功电流支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逻辑框图如图3所示。图4为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典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系统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II的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包括:
根据步骤I中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时,分别对风电机组有功与无功进行解耦控制;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变化率范围的限制条件满足下式(2):
其中:m1、m2分别表示有功功率变化率下限和有功功率变化率上限;表示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变化率。
按照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要求,故障清除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因此推荐m1=0.1pu/s;
考虑风电接入电网条件及风电场无功补偿情况,故障清除后风电并网点电压/有功灵敏度满足:
式(3)中,B表示风电并网点无功补偿电容,SSC表示并网点短路比,U0表示主系统母线电压标幺值,UT表示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
进一步地,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速度上限受式(3)约束,当故障清除后,有功功率恢复速度上限约束满足下式:
其中,dUT为允许并网点电压变化最大值,为防止风电机组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建议取值0.1pu;dt反映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特性的影响,根据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性能给定;
故障清除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V中,当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时,根据步骤I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采用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
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正常的控制策略,包括采用定电压控制模式或者定功率控制模式,同时能够接收调度指令;定电压控制模式以被控对象电压为控制目标,根据实测电压与给定电压偏差调节输出无功功率;定功率控制模式下输出无功不受系统电压变化的影响,仅按无功设定目标值调节输出无功功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基于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
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故障清除协调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稳态运行控制模块: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测量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标幺值UT,并计算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根据风电并网点电压判断风电并网系统运行状态,包括:
①用于判断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和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的范围,当满足式(1)所示时,即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介于U1与U2之间,且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大于等于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时,风电并网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状态;
其中,电压标幺值U1取0.2pu,电压标幺值U2取0.9pu,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取100pu/s;
②当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恢复,用于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大于U2时,认为风电并网系统退出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故障清除后的10s内认为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清除后协调运行控制状态;
③否则,用于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状态。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的优异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增强风电机组对短路故障的判断能力,优化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特性,增加风电机组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行为,可以增强风电机组对短路故障的判断能力,优化故障过程机组的对外输出特性,增加机组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行为,可有效避免风电机组频繁低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逻辑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典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某实际风电场频繁低穿现象录波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仿真算例接线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所提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策略与传统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对比曲线图,(a)为并网点电压的仿真结果对比曲线图,(b)为系统频率的仿真结果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机组协调优化控制策略,包括增强风电机组对短路故障的判断能力,优化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特性,增加风电机组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行为。
本发明的流程如图1所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
(二)、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三)、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四)、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
其中,针对每一个步骤作详细说明:
(一)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
测量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标幺值UT,并计算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根据风电并网点电压判断风电并网系统运行状态,其控制逻辑如图2所示。
①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和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的范围,当满足式(1)所示时,即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介于U1与U2之间,且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大于等于K时,风电并网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其中,电压标幺值U1建议取0.2pu,电压标幺值U2建议取0.9pu,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建议取100pu/s。
②当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恢复,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大于U2时,认为风电并网系统退出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故障清除后的10s内认为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清除后协调运行控制;
③否则,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
(二)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根据步骤(一)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进行常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提供动态无功电流支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该控制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响应快、稳定性高、更好的抑制谐波能力的优点。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逻辑框图如图3所示。图4为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典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系统模型。
(三)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根据步骤(一)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时,分别对机组有功与无功进行解耦控制。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变化率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风电机组的有功变化率满足式(2)。
按照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要求,故障清除后限制有功功率恢复速度,按照使其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有功变化率恢复到故障前的值,建议m1=0.1pu/s。
考虑风电接入电网条件及风电场无功补偿情况,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有功灵敏度满足:
式(3)中,风电并网点电压/有功灵敏度是无功补偿电容B、并网点短路比SSC、主系统母线电压U0和风电并网点母线电压UT的函数。
当机组有功恢复过快时,导致并网点电压较大的波动,使得机组存在再次进入低穿的风险。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速度上限受式(3)约束,可得当故障清除后,有功功率恢复速度上限约束满足:
其中,dUT为允许并网点电压变化最大值,为防止风电机组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建议取值0.1pu;dt反映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特性的影响,根据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性能给定。
故障清除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该控制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响应快、稳定性高、更好的抑制谐波能力的优点。图4为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典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系统模型。
(四)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
根据步骤(一)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采用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
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正常的控制策略,可以采用定电压控制模式或者定功率控制模式,同时可接收调度指令。
实施例一
图5所示为某实际风电场频繁低穿现象录波图,由图可见当电网电压降至0.9p.u后,机组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并发出无功支撑电网电压,电压得到回升,当机组退出低穿状态后,电网电压再次下降,在该时间段内反复出现了6次。
下面结合一个优选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仿真算例系统结构如附图6所示。该系统火电装机容量1800MVA,负荷容量1190MW,风电装机约400MW。同步发电机组模型中包含了励磁系统、原动机及调速系统模型,负荷采用恒功率源模型,风电场内安装100Mvar无功补偿装置,研究中机组及电力系统的模型和参数均采用实际运行值。
风电机组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时,系统发生短路时的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图(a)为并网点电压的仿真结果对比曲线图,图(b)为系统频率的仿真结果对比曲线图。实线为所提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虚线为传统控制方法的仿真结果。由仿真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策略避免了风电并网频繁进入低穿的情况。
实施例二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基于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
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故障清除协调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稳态运行控制模块: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测量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标幺值UT,并计算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根据风电并网点电压判断风电并网系统运行状态,包括:
①用于判断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和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的范围,当满足式(1)所示时,即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介于U1与U2之间,且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大于等于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时,风电并网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状态;
其中,电压标幺值U1取0.2pu,电压标幺值U2取0.9pu,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取100pu/s;
②当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恢复,用于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大于U2时,认为风电并网系统退出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故障清除后的10s内认为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清除后协调运行控制状态;
③否则,用于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状态。
优选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步骤(一)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进行常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提供动态无功电流支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该控制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响应快、稳定性高、更好的抑制谐波能力的优点。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逻辑框图如图3所示。图4为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典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系统模型。
优选的,故障清除协调运行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步骤(一)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时,分别对机组有功与无功进行解耦控制。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速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速度满足式(2)。
按照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要求,故障清除后限制有功功率恢复速度,按照使其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有功变化率恢复到故障前的值,建议m1=0.1pu/s。
考虑风电接入电网条件及风电场无功补偿情况,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有功灵敏度满足:
式(3)中,风电并网点电压/有功灵敏度是无功补偿电容B、并网点短路比SSC、主系统母线电压U0和风电并网点母线电压UT的函数。
当机组有功恢复过快时,导致并网点电压较大的波动,使得机组存在再次进入低穿的风险。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速度上限受式(3)约束,可得当故障清除后,有功功率恢复速度上限约束满足:
其中,dUT为允许并网点电压变化最大值,为防止风电机组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建议取值0.1pu;dt反映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特性的影响,根据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性能给定。
故障清除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该控制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响应快、稳定性高、更好的抑制谐波能力的优点。图4为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典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及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系统模型。
优选的,稳态运行控制模块,还用于:
根据步骤(一)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采用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
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正常的控制策略,可以采用定电压控制模式或者定功率控制模式,同时可接收调度指令。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判断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系统故障情况,防止因电网电压波动导致的机组误进入低穿控制;
本发明提出的风电机组功率控制策略,根据风电并网条件、机组控制特性限制机组功率恢复速度,优化风电并网系统的故障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协调控制策略,在风电并网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协调机组控制防止风电并网系统频繁进入低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I、基于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
II、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III、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IV、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的基于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中,测量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并计算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根据风电并网点电压判断风电并网系统运行状态,包括下述步骤:
①判断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和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的范围,当满足式(1)所示时,即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介于U1与U2之间,且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大于等于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时,风电并网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
U 1 ≤ U T ≤ U 2 dU T d t ≥ K - - - ( 1 )
其中,电压标幺值U1取0.2pu,电压标幺值U2取0.9pu,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取100pu/s;
②当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恢复,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大于U2时,认为风电并网系统退出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故障清除后的10s内认为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清除后协调运行控制;
③否则,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的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包括:
根据步骤I中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进行协调运行控制,其中风电机组进行常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提供动态无功电流支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的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包括:
根据步骤I中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时,分别对风电机组有功与无功进行解耦控制;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变化率范围的限制条件满足下式(2):
m 1 ≤ dP E d t ≤ m 2 - - - ( 2 )
其中:m1、m2分别表示有功功率变化率下限和有功功率变化率上限;表示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变化率。
按照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要求,故障清除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因此推荐m1=0.1pu/s;
考虑风电接入电网条件及风电场无功补偿情况,故障清除后风电并网点电压/有功灵敏度满足:
dU T dP E = 1 S S C U 0 2 - U T 2 ( 1 - B 1 S S C ) 2 U 0 2 - 2 U T 2 ( 1 - B 1 S S C ) 2 - - - ( 3 )
式(3)中,B表示风电并网点无功补偿电容,SSC表示并网点短路比,U0表示主系统母线电压标幺值,UT表示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故障清除后,风电机组的有功恢复速度上限受式(3)约束,当故障清除后,有功功率恢复速度上限约束满足下式:
m 2 = dU T d t U 0 2 - 2 U T 2 ( 1 - B 1 S S C ) 2 1 S S C U 0 2 - U T 2 ( 1 - B 1 S S C ) 2 - - - ( 4 )
其中,dUT为允许并网点电压变化最大值,为防止风电机组频繁进入低电压穿越建议取值0.1pu;dt反映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特性的影响,根据风电场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性能给定;
故障清除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电流直接控制的定电压控制方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V中,当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控制时,根据步骤I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时,风电机组采用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
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采用正常的控制策略,包括采用定电压控制模式或者定功率控制模式,同时能够接收调度指令;定电压控制模式以被控对象电压为控制目标,根据实测电压与给定电压偏差调节输出无功功率;定功率控制模式下输出无功不受系统电压变化的影响,仅按无功设定目标值调节输出无功功率。
7.一种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基于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与电压变化率的低电压穿越状态;
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期间的协调运行控制;
故障清除协调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故障清除后的协调运行控制;
稳态运行控制模块: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稳态运行时的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电场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
测量风电并网点电压幅值标幺值UT,并计算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根据风电并网点电压判断风电并网系统运行状态,包括:
①用于判断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和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的范围,当满足式(1)所示时,即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介于U1与U2之间,且风电并网点电压标幺值变化率dUT/dt大于等于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时,风电并网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状态;
U 1 ≤ U T ≤ U 2 dU T d t ≥ K - - - ( 1 )
其中,电压标幺值U1取0.2pu,电压标幺值U2取0.9pu,电压标幺值变化率K取100pu/s;
②当故障清除后并网点电压恢复,用于判断并网点电压标幺值UT大于U2时,认为风电并网系统退出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期间协调运行控制,故障清除后的10s内认为风电并网系统处于低电压穿越过程的故障清除后协调运行控制状态;
③否则,用于判断风电并网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控制状态。
CN201611174250.2A 2016-12-19 2016-12-19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611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4250.2A CN106611965B (zh) 2016-12-19 2016-12-19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4250.2A CN106611965B (zh) 2016-12-19 2016-12-19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1965A true CN106611965A (zh) 2017-05-03
CN106611965B CN106611965B (zh) 2023-01-24

Family

ID=58635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4250.2A Active CN106611965B (zh) 2016-12-19 2016-12-19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196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291A (zh) * 2017-07-24 2017-12-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暂态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36511A (zh) * 2018-04-18 2018-11-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经柔直汇集的风电送出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494787A (zh) * 2018-11-02 2019-03-19 浙江大学 一种光伏多馈入电力系统并网容量极限计算方法
CN110970919A (zh) * 2019-11-05 2020-04-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风电机组机端电压闭环调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69616A (zh) * 2020-08-25 2020-11-2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限功率运行的dfig与svg协调控制电压的方法
WO2021114589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高低电压连续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1114588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低高电压连续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13913A (zh) * 2019-12-19 2021-06-22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6031898A (zh) * 2022-12-23 2023-04-28 山东大学 一种抑制短时有功冲击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178A (zh) * 2012-09-21 2013-01-09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电压自动控制系统中提高并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178A (zh) * 2012-09-21 2013-01-09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电压自动控制系统中提高并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 VINOTHKUMAR 等: "Enhanced fault ride-through scheme and coordinate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DFIG",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ICSET)》 *
SHUHUI DONG 等: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apability enhancement of PMSG-based wind turbin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POWER GENERATION AND SUPPLY (SUPERGEN 2012)》 *
刘璇 等: "海上风电场并网柔直系统的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电测与仪表》 *
赵宏博 等: "大规模风电高压脱网分析及协调预防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化》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291A (zh) * 2017-07-24 2017-12-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暂态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36511A (zh) * 2018-04-18 2018-11-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经柔直汇集的风电送出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36511B (zh) * 2018-04-18 2022-08-1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经柔直汇集的风电送出系统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494787B (zh) * 2018-11-02 2022-04-01 浙江大学 一种光伏多馈入电力系统并网容量极限计算方法
CN109494787A (zh) * 2018-11-02 2019-03-19 浙江大学 一种光伏多馈入电力系统并网容量极限计算方法
CN110970919A (zh) * 2019-11-05 2020-04-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风电机组机端电压闭环调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70919B (zh) * 2019-11-05 2022-09-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风电机组机端电压闭环调节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677345B2 (en) 2019-12-13 2023-06-13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inuous high and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of permanent-magnet direct-drive wind-driven generator set
WO2021114588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低高电压连续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1114589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高低电压连续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817712B2 (en) 2019-12-13 2023-11-14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High-low voltage continuous ride-through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manent magnet direct-drive wind power generating set
CN113013913A (zh) * 2019-12-19 2021-06-22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013913B (zh) * 2019-12-19 2024-01-23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1969616A (zh) * 2020-08-25 2020-11-2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限功率运行的dfig与svg协调控制电压的方法
CN111969616B (zh) * 2020-08-25 2023-08-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限功率运行的dfig与svg协调控制电压的方法
CN116031898A (zh) * 2022-12-23 2023-04-28 山东大学 一种抑制短时有功冲击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6031898B (zh) * 2022-12-23 2024-04-05 山东大学 一种抑制短时有功冲击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11965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1965A (zh) 预防大规模风电频繁穿越的风电场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354992B (zh) 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4410105B (zh) 基于直流母线网状结构的智能风电场控制方法
Mentesidi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or virtual inertia emulation
CN103326368B (zh) 电网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动态无功电流直接控制方法
CN106953595A (zh) 控制光伏电站运行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25598B (zh) 一种抑制送端电网高频问题的优化切机容量获取方法
CN109347127B (zh) 一种应对区域供电线路故障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CN101931241A (zh) 风电场并网协调控制方法
CN110165705A (zh) 海上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07544B (zh) 一种海上油田群电网紧急控制的在线预决策方法
CN106026113A (zh) 一种具有无功自动补偿的微电网系统的监控方法
CN107994588A (zh) 提升风电接入弱电网暂态稳定性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
CN103346577A (zh) 降低风电场功率损耗的风电场avc无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953355A (zh) 一种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33997A (zh) 风力发电机组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46772A (zh)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在微电网中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7766596A (zh) 一种基于典型故障工况集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评价方法
CN102570497A (zh) 一种电网在孤网运行时的火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
JP7337347B2 (ja) 負荷トランス及び電力貯蔵調整に基づく配電網電圧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6611964A (zh) 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与阻尼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01330B (zh) 一种预防风电场高压脱网的综合设计方法
Liu et al. Impacts of large scal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on power system
CN104240151A (zh) 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最优校正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532520B (zh) 一种防御大规模风电机组连锁脱网的无功补偿装置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