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3820A -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3820A
CN106603820A CN201611052898.2A CN201611052898A CN106603820A CN 106603820 A CN106603820 A CN 106603820A CN 201611052898 A CN201611052898 A CN 201611052898A CN 106603820 A CN106603820 A CN 106603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coordinate
image
physical coordinates
pixel coord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28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3820B (zh
Inventor
徐爱辉
王猛
陈鹏飞
张腾
汤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528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3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3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3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G06T3/08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by the use of more than one image, e.g. averaging, subtraction
    • G06T5/8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将所述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放大方法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终端,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
目前,以智能手机为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显示屏尺寸的限制,有些显示内容,尤其是图像,是没有办法看清楚的,所以,为了能够看清这些显示内容中的细节,用户可以在显示内容,如图像上长按,触发放大镜功能,如此,手机能够对用户点触区域的显示内容进行放大,并在“放大镜”中显示。但是,仍存在一些细节无法被用户查看的情况。
所以,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合理的区域放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已放大的区域进行二次放大,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终端的智能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放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将所述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响应所述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一放大调节控件;相应地,所述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包括:接收对所述放大调节控件的第二操作。
可选地,所述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包括: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三操作;判断所述第三操作是否为预设的第二操作;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三操作确认为所述第二操作。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包括: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将所述第一区域的图像以预设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获得所述第一放大图像;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包括:当终端的相机应用处于手动对焦模式时,检测放大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所述放大开关开启,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包括:
预先定义大小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相同的网格图像;
对于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点,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或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其中,第四物理坐标系为位于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系,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将所述网格图像中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边框的第一像素点滤除;
对于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二像素点,对所述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
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所述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或者,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其中,pud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p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ud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p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L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R0为所述第一旋转矩阵,pO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得到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分别为
其中,pOL_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包括:
按照公式
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灰度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
或者,按照公式
和公式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R(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R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
IG(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
IB(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放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合成单元,用于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显示单元,用于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将所述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
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的,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
显示单元还用于:
响应所述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一放大调节控件;相应地,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所述放大调节控件的第二操作。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三操作;判断所述第三操作是否为预设的第二操作;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三操作确认为所述第二操作。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将所述第一区域的图像以预设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获得所述第一放大图像;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地,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当终端的相机应用处于手动对焦模式时,检测放大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所述放大开关开启,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意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
预先定义大小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相同的网格图像;
对于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点,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或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其中,第四物理坐标系为位于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系,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将所述网格图像中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边框的第一像素点滤除;
对于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二像素点,对所述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
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按照公式或者,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其中,pud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p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ud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p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L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R0为所述第一旋转矩阵,pO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得到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分别为
其中,pOL_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包括:
按照公式
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灰度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
或者,按照公式
和公式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R(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R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
IG(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
IB(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这里,第一操作用于将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然后,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也就是说,根据第一操作,放大第一区域并显示放大后的第一区域的图像,如此,第一区域就被放大了,使得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能够给用户看清楚,方便用户可选地的操作,提高了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放大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操作轨迹与调整放大倍数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容差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的容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计算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放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1来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115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模块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模块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2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51和音频输出模块152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模块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模块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已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已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280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区域放大方法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优选地,可以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极本、智能手表等终端。但该区域放大方法并不限定于应用在这些终端中。
下面仅以智能手机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放大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在查看终端的任意一个显示界面,如浏览网页、查看相册图像、阅读电子书时,如果想看清楚显示界面中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如长按该第一区域,或者在该第一区域内进行双击,或者该第一区域进行重按等方式触发“放大镜”功能,此时,参见图3所示,在显示界面中会显示一个放大镜样式的显示区域31,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以预设的放大倍数放大并显示在显示区域31中。此时,用户便可以通过显示区域31来查看放大后的第一区域的显示内容。但是,由于对于第一区域的放大倍数是系统预设的,不可以调节,那么,对于不同用户来说,放大后的第一区域的显示内容并不是都能够看清楚的。
那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参照图4-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本步骤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组成双目摄像头,具有共同的视场,其可以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也可以是位于同一垂直面的上摄像头和下摄像头,也可以是其他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402: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本步骤中,第一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R0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其中,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第一摄像头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第一摄像头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第一摄像头的光心(即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原点)投影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第二参数包括: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R1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第二摄像头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第二摄像头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第二摄像头的光心(即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原点)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
其中,如图4-2所示,第一物理坐标系P、第三物理坐标系OR、第四物理坐标系O和第二物理坐标系OL为三维坐标系,第一像素坐标系Pl、第二像素坐标系Pr和第三像素坐标系P0为二维坐标系。
其中,第一物理坐标系为被拍摄对象所在的坐标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设置,可以设置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与第一摄像头的光轴平行,可以设置第三物理坐标系的z轴与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平行,第四物理坐标系是一个虚拟的物理坐标系,可以设置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原点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原点的距离和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原点的距离相等。
其中,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即是与第一摄像头的探测器相对应的坐标系;第二像素坐标系为与第三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即是与第二摄像头的探测器相对应的坐标系;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即是与第四物理坐标系所在的虚拟摄像头的探测器相对应的坐标系。这三个像素坐标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本步骤中,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包括:
预先定义大小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相同的网格图像;
对于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点,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其中,第四物理坐标系为位于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系,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其中,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将网格图像中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边框的第一像素点滤除;
对于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二像素点,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
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当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均为灰度图像时,网格图像的灰度级可以随意设置,例如将网格图像的灰度级设置为255或0,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取值;当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均为彩色图像时,网格图像的R、G、B的取值可以随意设置,例如可以将网格图像的R、G、B均设置为255或0,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或者,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其中,pud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p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ud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其中,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实现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p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L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R0为第一旋转矩阵,pO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
其中,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手段实现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将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POL_j_pixel(x)=c_OL_j(x)fx0+cx0和POL_j_pixel(y)=c_OL_j(y)fy0+cy0计算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
其中,POL_j_pixiel(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j_pixiel(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_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c_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
其中,如果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的宽度,或者,第一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的长度,则将第一像素点滤除。
其中,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包括:
将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将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得到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分别为
其中,pOL_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其中,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包括:
按照公式
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k)为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灰度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
或者,按照公式
和公式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R(k)为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R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
IG(k)为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G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
IB(k)为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B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
其中,按照公式计算w1;其中,p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按照公式计算w2;
按照公式计算w3;
按照公式计算w4。
本步骤中,对第二图像的校正过程与对第一图像的校正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图5(a)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左图为第一图像,右图为第二图像。图5(b)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容差示意图。如图5(b)所示,图5(b)中的黑色表示相同像素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灰度值之间的差值,从图5(b)中可以看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灰度值之间的差值较大,因此,需要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图6(a)为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左图为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右图为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图6(b)为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一图像的容差示意图。如图6(b)所示,图6(b)中的黑色表示相同像素点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一图像的灰度值之间的差值,从图6(b)中可以看出,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的灰度值之间的差值相对图5(b)来说减小了很多,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减小了同一个点在两个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上的位置差异。
S403: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本步骤中,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时,可以先对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配准后,再进行合成,可以采用对相同位置像素的的灰度值取平均值的方式进行合成。
S404: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S405: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
其中,第一操作用于将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
具体来说,当用户在查看终端的任意一个显示界面,如拍照预览、浏览图片时,如果想看清楚显示界面中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如长按该第一区域,或者在该第一区域内进行双击,或者该第一区域进行重按等第一操作触发“放大镜”功能,此时,终端接收第一操作。
S406: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具体来说,终端在接收第一操作之后,响应该操作,触发“放大镜”功能,在显示界面的预设位置显示第一放大图像,这里,第一放大图像即为终端按照缺省设置以第一放大倍数,如1.5倍、2倍、5倍等进行放大后的图像。
举例来说,参见图4-3所示,在终端的相机应用界面中,对第一区域420放大1.5倍,获得第一放大图像,然后,将第一放大图像显示在显示界面的显示区域421中。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S402可以包括: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确定第一区域;将第一区域的图像以预设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获得第一放大图像;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放大图像。
具体来说,终端在接收第一操作之后,响应该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确定第一区域,例如,用户点触终端的相机应用界面上的第一位置,以触发终端在第一位置对焦,此时,终端根据用户的点触操作,也就是第一操作确定第一区域,即焦点区域,然后,终端以预设的放大倍数对焦点区域的图像进行放大,如放大1.5倍,如此,便获得了焦点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并在相机应用界面上的空闲区域,如右上角进行显示,此时,终端的相机应用界面如图4-2所示。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S407: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
这里,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
具体来说,终端在显示了第一放大图像之后,对于一些用户来说还是看不清楚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此时,用户可以在显示界面上进行第二操作,比如滑动操作、画圈操作、长按操作等,上述第二操作为预设的调整放大倍数的操作,不同的操作对应不同的放大倍数。此时,终端接收第二操作。
举例来说,用户在显示界面中进行第二操作,如滑动操作,假设,在终端中预设有放大倍数与滑动操作轨迹长度的对应关系,那么,终端在接收到滑动操作之后,就能够根据滑动操作的轨迹长度,找到调整比例或者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参见图4-4所示,当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为轨迹431时,调整比例即为增加30%,当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为轨迹432时,调整比例即为增加50%,当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为轨迹433时,调整比例即为增加100%。
当然,上述第二操作与放大倍数的对应关系还可以为其它,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误操作,S403可以包括: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三操作;判断第三操作是否为预设的第二操作;如果是,则将第三操作确认为第二操作。也就是说,终端接收用户在显示界面进行的第三操作,然后,判断一下该第三操作是否为预设的第二操作,如预设轨迹的滑动操作,连续两次的点触操作,预设压力的按压操作等,如果是,则确认第三操作为第二操作,然后,进行响应,如果不是,则认为是误操作,不作任何响应。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操作,使得调整放大倍数的过程可视化,在S401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一放大调节控件;相应地,S403可以包括:接收对放大调节控件的第二操作。
具体来说,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操作后,响应第一操作,还可以在第一区域旁边或者显示界面的边缘,显示一放大调节控件,参见图4-5所示,在第一区域440的边缘显示有一个滑动条441,用户可以通过拖动滑动条来调节放大倍数。那么,第二操作就是拖动滑动条的操作,即对放大调节控件的操作。
S408:响应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具体来说,终端在接收第二操作之后,根据第二操作所对应的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对第一区域的图像进行进一步地放大,获得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然后将该第二放大图像显示在上述第一放大图像所在的位置上。
举例来说,当第一区域的显示内容以1.5倍放大之后,根据第二操作确定放大倍数增加50%,此时,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即为2.25倍,那么,参见图4-6所示,终端对第一区域450放大2.25倍,获得第二放大图像,然后,将第二放大图像显示在显示界面的显示区域451中。
至此,便完成了对第一区域的二次放大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首先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这里,第一操作用于将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然后,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接下来,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这里,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最后,响应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也就是说,首先根据第一操作,放大第一区域并显示放大后的第一区域的图像,然后,再根据第二操作,继续放大第一区域,并显示再次放大后的第一区域的图像,如此,第一区域就被双重放大了,使得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能够给用户看清楚,方便用户进一步地的操作,提高了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并且,通过预先设置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对两个摄像头获得的图像进行了校正,从而减小了同一个点在两个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上的位置差异。
上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获得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后,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预先保存在带有双目摄像头的终端中即可实现图像的校正。
参见图7,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方法包括:
步骤700、建立坐标系:建立预设对象所在的第一物理坐标系、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对应的第一像素坐标系、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和对应的第二像素坐标系、设置在第二物理坐标系和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和对应的第三像素坐标系。
本步骤中,如图4-2所示,第一物理坐标系P、第二物理坐标系OL、第三物理坐标系OR、第四物理坐标系O为三维坐标系,第一像素坐标系Pl、第二像素坐标系Pr和第三像素坐标系P0为二维坐标系。
其中,第一物理坐标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设置,可以设置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与第一摄像头的光轴平行,第三物理坐标系的z轴与第二摄像头的光轴平行,第四物理坐标系是一个虚拟的物理坐标系,可以设置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原点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原点的距离和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原点的距离相等。
第一像素坐标系是与第一摄像头的探测器相对应的坐标系,第二像素坐标系是与第二摄像头的探测器相对应的坐标系,第三像素坐标系是与第四物理坐标系所在的虚拟摄像头的探测器相对应的坐标系,这三个像素坐标系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本步骤中,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组成双目摄像头,具有共同的视场,其可以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也可以是位于同一垂直面的上摄像头和下摄像头,也可以是其他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701、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预设对象的第三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预设对象的第四图像。
步骤702、从第三图像中获取与第四图像重叠的第五图像,从第四图像中获取与第三图像重叠的第六图像。
步骤703、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第五图像和第六图像计算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和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
本步骤中,第一参数包括:第四物理坐标系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R0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第二参数包括:第四物理坐标系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R1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其中,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第一摄像头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第一摄像头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第一摄像头的光心(即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原点)投影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第二摄像头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第二摄像头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第二摄像头的光心(即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原点)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
本步骤中,参见图8,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第五图像和第六图像计算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和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包括:
步骤800、初始化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和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
本步骤中,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为6行1列的矩阵,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为3行1列的矩阵,即a=[a1;a2;a3;a4;a5;a6],b=[b1;b2;b3]。
初始化时,可以将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和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初始化为零矩阵,即a=[0;0;0;0;0;0],b=[0;0;0],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和第二权值系数矩阵初始化为其他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801、根据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计算第一旋转矩阵R0和第二旋转矩阵R1;
本步骤中,按照公式计算第一旋转矩阵R0,按照公式计算第二旋转矩阵R1。
步骤802、根据第一权值系数矩阵和第一旋转矩阵将第i预设点在第一物理坐标系中的坐标pw投影到第二物理坐标系得到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0_i,根据第一权值系数矩阵和第二旋转矩阵将第i预设点在第一物理坐标系中的坐标pw投影到第三物理坐标系得到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1_i;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包括:
根据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计算第一物理坐标系投影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第一变换矩阵M;根据第一变换矩阵M和第一旋转矩阵R0计算第一物理坐标系投影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二变换矩阵M0,根据第一变换矩阵M和第二旋转矩阵R1计算第一物理坐标系投影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三变换矩阵M1。
其中,按照公式
计算第一变换矩阵M;
其中,为第一物理坐标系P投影到第四物理坐标系O在x轴上的偏移,为第一物理坐标系P投影到第四物理坐标系O在y轴上的偏移,为第一物理坐标系P投影到第四物理坐标系O在z轴上的偏移,为第一物理坐标系P的x轴绕第四物理坐标系O的x轴旋转的旋转矩阵,为第一物理坐标系P的y轴绕第四物理坐标系O的y轴旋转的旋转矩阵,为第一物理坐标系P的z轴绕第四物理坐标系O的z轴旋转的旋转矩阵。
其中,按照公式M0=[R0,-R0C0;0,0,0,1]M计算第二变换矩阵M0,按照公式M0=[R1,-R1C1;0,0,0,1]M计算第三变换矩阵M1。
其中,C0为第四物理坐标系O的原点到第二物理坐标系OL的原点的距离,C1为第四物理坐标系O的原点到第三物理坐标系OR的原点的距离。
其中,按照公式计算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0_i,按照公式计算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1_i。
其中,Pc0_i(x)为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c0_i(y)为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c0_i(z)为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Pc1_i(x)为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c1_i(y)为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c1_i(z)为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pw(x)为第i预设点在第一物理坐标系中的x轴坐标,pw(y)为第i预设点在第一物理坐标系中的y轴坐标,pw(z)为第i预设点在第一物理坐标系中的z轴坐标。
步骤803、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0_i转换成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像素坐标Pc0_i_pixiel,根据第二摄像头参数将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0_i_pixiel转换成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像素坐标Pc1_i_pixiel。包括:
将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0_i投影到第一像素坐标系得到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物理坐标c_y0_i,将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1_i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得到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物理坐标c_y1_i;根据第一物理坐标c_y0_i和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计算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像素坐标Pc0_i_pixiel,根据第二物理坐标c_y1_i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计算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像素坐标Pc1_i_pixiel;
其中,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熟知技术实现将第i预设点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0_i投影到第一像素坐标系得到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物理坐标c_y0_i,将第i预设点在第三物理坐标系的坐标Pc1_i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得到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物理坐标c_y1_i,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按照公式Pc0_i_pixel(x)=c_y0_i(x)fx0+cx0和Pc0_i_pixel(y)=c_y0_i(y)fy0+cy0计算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像素坐标Pc0_i_pixiel,按照公式Pc1_i_pixel(x)=c_y1_i(x)fx1+cx1和Pc1_i_pixel(y)=c_y1_i(y)fy1+cy1计算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像素坐标Pc1_i_pixiel。
其中,Pc0_i_pixiel(x)为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c0_i_pixiel(y)为第i预设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一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_y0_i(x)为第一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c_y0_i(y)为第一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c1_i_pixiel(x)为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c1_i_pixiel(y)为第i预设点在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第二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_y1_i(x)为第二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c_y1_i(y)为第二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
步骤804、根据所有预设点在所述第三图像中的坐标、第一像素坐标、所有预设点在所述第四图像中的坐标、所有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和第二物理坐标计算增量矩阵。包括:
根据第i预设点在第五图像中的坐标P0_i和第一像素坐标Pc0_i_pixiel计算第i预设点的第一差值error0_i,根据第i预设点在第六图像中的坐标P1_i和第一像素坐标Pc0_i_pixiel计算第i预设点的第二差值error1_i,所有预设点的第一差值error0_i和第二差值error1_i组成差值矩阵residusl;计算所有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c_y0_i和第二物理坐标c_y1_i关于所述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所述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的雅可比矩阵Jac;根据雅可比矩阵Jac和差值矩阵residusl计算增量矩阵plus;
本步骤中,按照公式计算第i预设点的第一差值error0_i,按照公式计算第i预设点的第二差值error1_i。
其中,P0_i(x)为第i预设点在第三图像中的x轴坐标,P0_i(y)为第i预设点在第三图像中的y轴坐标,error0_i(x)为第i预设点在x轴的第一差值,error0_i(y)为第i预设点在y轴的第一差值,error1_i(x)为第i预设点在x轴的第二差值,error1_i(y)为第i预设点在y轴的第二差值。
本步骤中,差值矩阵residusl为4n行1列的矩阵,其中,n为预设点的个数,即residusl=[error0_1(x);error0_1(y);error1_1(x);error1_1(y);error0_2(x);error0_2(y);error1_2(x);error1_2(y);……;error0_n(x);error0_n(y);error1_n(x);error1_n(y)]。
其中,按照公式
也就是说,雅可比矩阵为4n行17列的矩阵,雅可比矩阵的第1行为第一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对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中的6个元素、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中的3个元素、第一摄像头参数和第二摄像头参数共17个参数的偏导,第2行为第一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3行为第一预设点的第二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4行为第一预设点的第二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5行为第二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6行为第二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7行为第二预设点的第二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8行为第二预设点的第二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依次类推,第(4n-3)行为第n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4n-2)行为第n预设点的第一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4n-1)行为第n预设点的第二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第4n行为第n预设点的第二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对17个参数的偏导。
其中,按照公式plus=(Jac’Jac)\(Jac’residusl)计算增量矩阵plus。
增量矩阵plus为1行17列的矩阵,每一行对应上述17个参数中的一个的增量,即plus=[Δa1,Δa2,Δa3,Δa4,Δa5,Δa6,Δb1,Δb2,Δb3,Δfx0,Δfy0,Δcx0,Δcy0,Δfx1,Δfy1,Δcx1,Δcy1]。
其中,Δa1为a1的增量,Δa2为a2的增量,Δa3为a3的增量,Δa4为a4的增量,Δa5为a5的增量,Δa6为a6的增量,Δb1为b1的增量,Δb2为b2的增量,Δb3为b3的增量,Δfx0为fx0的增量,Δfy0为fy0的增量,Δcx0为cx0的增量,Δcy0为cy0的增量,Δfx1为fx1的增量,Δfy1为fy1的增量,Δcx1为cx1的增量,Δcy1为cy1的增量。
步骤805、根据增量矩阵plus对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进行更新;
本步骤中,将每一个参数的初始取值加上对应的增量即得到更新后的参数。例如,更新后的a1为0+Δa1,依次类推。
步骤806、根据更新后的第一权值系数矩阵a、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继续执行步骤801~步骤805,直到迭代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输出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本步骤中,在奇数次迭代过程中,根据更新后的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计算第一旋转矩阵R0,而第二旋转矩阵R1仍然采用上一次的值;在偶数次迭代过程中,根据更新后的第二权值系数矩阵b计算第二旋转矩阵R1,而第一旋转矩阵R0仍然采用上一次的值。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实施例,上述过程还可以应用于拍照的辅助对焦过程中,那么,上述S402可以包括:当终端的相机应用处于手动对焦模式时,检测放大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放大开关开启,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放大图像。
具体来说,当终端的相机应用启动时,一般是进入到自动对焦模式。当用户需要对远处的物体或微小物体进行拍摄时,自动对焦模式下无法拍摄到预期的图像,这时需要启动手动对焦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手动对焦模式,例如:可以通过相机应用中的控件进入焦距调节模式,也可以通过终端侧边的触摸操作区域实现,即获取用户发出的开启手动对焦的指令包括:获取终端侧边的预设触摸操作区域接收到的触摸操作,并确定触摸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在控制指令为启动手动对焦指令时,控制相机应用进入手动对焦模式,还可通过语音以及手势等控制相机应用进入手动对焦模式,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这里,当相机应用进入手动对焦模式时,会有一个焦距的初始值,焦距的初始值可以是出厂时,生产厂商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自动对焦的焦距。根据焦距的初始值,终端显示预设的对焦画面。放大开关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是一个“放大镜”功能的使能按钮。
那么,如果放大开关开启,会有一个放大倍数的初始值,放大倍数的初始值可以是出厂时,生产厂商预先设置的。此时,终端就可以以该初始值来放大第一区域的图像,获得第一放大图像,并显示。
接下来,终端可以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调节放大倍数的第二操作,如果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操作,根据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调节放大倍数的指令和预先设置的放大倍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区域调整后的放大倍数;而如果没有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操作,则不做任何处理。终端在确定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后,终端就可以以该调整后的放大倍数来放大第一区域的图像,获得第二放大图像,并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就被双重放大了,使得第一区域内的显示内容能够给用户看清楚,方便用户进一步地的操作,提高了终端的智能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域放大装置,应用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
参见图5所示,该装置5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51,用于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校正单元52,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合成单元53,用于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显示单元54,用于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接收单元55,用于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将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
显示单元54还用于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的,
接收单元55,还用于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
显示单元54,还用于响应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一放大调节控件;相应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放大调节控件的第二操作。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三操作;判断第三操作是否为预设的第二操作;如果是,则将第三操作确认为第二操作。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单元,用于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确定第一区域;将第一区域的图像以预设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获得第一放大图像;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放大图像。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显示单元,用于当终端的相机应用处于手动对焦模式时,检测放大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放大开关开启,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放大图像。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意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
预先定义大小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相同的网格图像;
对于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点,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或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其中,第四物理坐标系为位于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系,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将所述网格图像中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边框的第一像素点滤除;
对于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二像素点,对所述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
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按照公式或者,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其中,pud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p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ud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p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L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R0为所述第一旋转矩阵,pO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得到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分别为
其中,pOL_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可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包括:
按照公式
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灰度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
或者,按照公式
和公式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R(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R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
IG(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
IB(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一致。
参见图6所示,该终端60可以包括:
双目相机61,用于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处理器62,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显示屏63,用于显示显示界面,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处理器62,还用于接收在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将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响应第一操作,在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响应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响应第一操作,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一放大调节控件;还用于接收对放大调节控件的第二操作。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接收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三操作;判断第三操作是否为预设的第二操作;如果是,则将第三操作确认为第二操作。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在终端显示界面上确定第一区域;将第一区域的图像以预设的放大倍数进行放大,获得第一放大图像;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放大图像。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当终端的相机应用处于手动对焦模式时,检测放大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放大开关开启,在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第一放大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通信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的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终端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将所述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
响应所述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包括:
预先定义大小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相同的网格图像;
对于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点,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或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其中,第四物理坐标系为位于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系,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将所述网格图像中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边框的第一像素点滤除;
对于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二像素点,对所述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
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所述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或者,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其中,pud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p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ud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包括:
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p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L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R0为所述第一旋转矩阵,pO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得到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分别为
其中,pOL_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包括:
按照公式
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灰度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
或者,按照公式
和公式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R(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R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
IG(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
IB(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
8.一种区域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定时采用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同时采用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
校正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摄像头的用于校正图像的第二参数对第二图像进行校正;
合成单元,用于将校正后的第一图像和校正后的第二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图像;
显示单元,用于在终端显示界面中显示第三图像;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将所述终端显示界面的第一区域放大显示;
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区域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调整放大倍数;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
响应所述第二操作,根据调整后的放大倍数在所述终端显示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区域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的第一旋转矩阵和第一摄像头参数;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预先建立的第四物理坐标系到预先建立的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的第二旋转矩阵和第二摄像头参数;
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摄像头的用意校正图像的第一参数对第一图像进行校正:
预先定义大小与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相同的网格图像;
对于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一像素点,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或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其中,第四物理坐标系为位于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第二物理坐标系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在的第三物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系,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根据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转换成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将所述网格图像中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小于0或者大于第一图像边框的第一像素点滤除;
对于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每一个第二像素点,对所述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
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0、所述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0、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0;
所述第二摄像头参数包括:
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焦距fx1、所述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的y轴方向的焦距fy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cx1、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光心投影到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cy1;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坐标系为与所述第三物理坐标系对应的坐标系;
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摄像头参数或第二摄像头参数将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转换成在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按照公式或者,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
其中,pud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x轴坐标,p0_x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ud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像素坐标系下的物理坐标的y轴坐标,p0_y_j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三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旋转矩阵将第一像素点在第四物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成在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按照公式计算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坐标;
其中,pOL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L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L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R0为所述第一旋转矩阵,pO_j(x)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x轴坐标,pO_j(y)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y轴坐标,pO_j(z)为第j个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四物理坐标系的z轴坐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对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进行整形化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将所述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得到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分别为
其中,pOL_k(x)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x轴坐标,pOL_k(y)为第k个第二像素点在所述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y轴坐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具体用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根据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整形化处理后的第二像素点在第一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的像素点的颜色值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包括:
按照公式
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灰度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灰度值;
或者,按照公式
和公式赋予滤除后的网格图像中的第二像素点的颜色值;
其中,IR(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R值,w1、w2、w3和w4为权值系数,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R值;
IG(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G值;
IB(k)为所述网格图像中的第k个第二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为所述第一图像中像素坐标为的像素点的B值。
CN201611052898.2A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603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2898.2A CN106603820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2898.2A CN106603820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3820A true CN106603820A (zh) 2017-04-26
CN106603820B CN106603820B (zh) 2019-12-03

Family

ID=5859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2898.2A Active CN106603820B (zh) 2016-11-25 2016-11-25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38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810A (zh) * 2021-12-21 2022-03-08 西安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7374A (zh) * 2011-02-01 2011-06-29 吉林大学 轴盘类零件直径尺寸在线检测方法
CN102662566A (zh) * 2012-03-21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内容放大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3546730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北京博雅华录视听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感光度增强方法
JP2015038532A (ja) * 2011-12-15 2015-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7374A (zh) * 2011-02-01 2011-06-29 吉林大学 轴盘类零件直径尺寸在线检测方法
JP2015038532A (ja) * 2011-12-15 2015-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2662566A (zh) * 2012-03-21 2012-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内容放大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3546730A (zh) * 2012-07-11 2014-01-29 北京博雅华录视听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感光度增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810A (zh) * 2021-12-21 2022-03-08 西安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157810B (zh) * 2021-12-21 2023-08-18 西安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3820B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2249A (zh)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CN106909274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878588A (zh) 一种视频背景虚化终端及方法
CN106530241A (zh) 一种图像虚化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534619A (zh) 一种调整对焦区域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750389B (zh) 显示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1455B (zh) 全景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6603856A (zh) 一种屏幕亮度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6791367B (zh) 一种拍摄装置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7018331A (zh)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成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86301A (zh) 照片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661239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6506778A (zh) 一种拨号装置及方法
CN10690968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50941A (zh) 照片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6385573A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6875347A (zh) 一种图片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6657783A (zh) 图片拍摄的装置及方法
CN106651773A (zh)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3824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8046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959520A (zh) 一种照片拍摄装置、外设闪光设备及相关方法
CN106454087B (zh) 一种拍摄装置和方法
CN106603820A (zh) 一种区域放大方法及装置
CN106603909B (zh) 一种实现调焦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