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3517A -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3517A
CN106603517A CN201611098364.3A CN201611098364A CN106603517A CN 106603517 A CN106603517 A CN 106603517A CN 201611098364 A CN201611098364 A CN 201611098364A CN 106603517 A CN106603517 A CN 106603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formation
security
input
out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8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在林
李爽
李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0983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3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3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04L63/1425Traffic logging, e.g. anomaly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33Vulnerability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5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the attack involving the propagation of malware through the network, e.g. viruses, trojans or w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和CPU,以及用于网络信息监护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定时巡检模块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网络信息安全模块、身份验证单元、信息跟踪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和网络异常评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信息进行监控与保护,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使用与传输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政府、企业等部门涉密信息的安全性能,维护网络的运营稳定,同时具备数据保护能力,也避免了由于使用者不在电脑前而导致信息丢失的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人们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尽管我们正在广泛地使用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侵袭探测器、通道控制机制,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黑客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无孔不入,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更让人不安的是,互联网上黑客网站还在不断增加,学习黑客技术、获得黑客攻击工具变得轻而易举。这样,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互联网越发显得不安全。所以,加强我们自身的安全防范,十分有必要。
数字信息安全之所以比传统的数据文件安全更加受到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数字信息本身具有易于复制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信息易于受到难以控制和追溯的盗取威膝,另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远程信息存取功能,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不完善,使信息容易受到破坏、更改和盗取的威胁,很明显,能否最大限度确保企业、政府或者其它组织内部数字信息的安全性已经关系到了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能否真正成为有实质意义的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解决了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远程信息存取功能,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不完善,使信息容易受到破坏、更改和盗取威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和CPU,以及用于网络信息监护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定时巡检模块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网络信息安全模块、身份验证单元、信息跟踪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和网络异常评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网络异常评估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定时巡检模块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时巡检模块的输入端与定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与CPU实现双向连接,并且CPU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转移模块和数据备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PU的输入端与应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数据转移模块和数据备份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储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还原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还原模块的输出端与CPU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络信息安全模块包括网络密钥生成器、网络密钥控制器和网络密钥解密器,并且网络密钥生成器、网络密钥控制器和网络密钥解密器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时巡检模块包括安全隔离模块、流量统计模块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并且安全隔离模块、流量统计模块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的输入端均与定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安全隔离模块、流量统计模块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息跟踪模块包括资源管控单元和数据跟踪审计模块,并且资源管控单元和数据跟踪审计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身份验证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并且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计数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和高速光检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速光检测器的输入端与高速红外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微处理器还分别与身份信息分析模块和身份信息储存器实现双向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通过用于网络信息监护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定时巡检模块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进行身份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网络信息安全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定时巡检模块、端口安全控制模块和身份验证单元均与中央处理器,以及中央处理器、信息跟踪模块、病毒实时扫描模块、网络异常评估模块、CPU、应急模块、数据转移模块、数据备份模块、储存模块和还原模块的配合设置,解决了数字信息本身具有易于复制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信息易于受到难以控制和追溯的盗取威膝的情况,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信息进行监控与保护,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使用与传输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政府、企业等部门涉密信息的安全性能,维护网络的运营稳定,同时具备数据保护能力,也避免了由于使用者不在电脑前而导致信息丢失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定时巡检模块的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身份验证单元的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中,1中央处理器、2CPU、3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1网络密钥生成器、32络密钥控制器、33网络密钥解密器、4病毒实时扫描模块、5定时巡检模块、51安全隔离模块、52流量统计模块、53免疫特征匹配模块、6端口安全控制模块、7身份验证单元、71微处理器、72计数模块、73指纹采集模块、74高速光检测器、75高速红外激光器、76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7身份信息储存器、8信息跟踪模块、81资源管控单元、82数据跟踪审计模块、9网络异常评估模块、10定时器、11数据转移模块、12数据备份模块、13应急模块、14储存模块、15还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设置在计算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1和CPU2,以及用于网络信息监护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定时巡检模块5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分别与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身份验证单元7、信息跟踪模块8、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和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的输入端分别与定时巡检模块5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巡检模块5的输入端与定时器10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10用于根据不同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巡检间隔时间。
定时巡检模块5用于定时审计并监测进入网内流量,提出异常流量处理建议,并利用模拟服务与产生异常流量的主机通信,提取攻击指纹特征,充实免疫特征库,同时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网络健康状况的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发送到计算机和数据转移模块11。
流量统计模块52利用原始数据包报文头部信息进行流量统计,以主机对外的每一个连接为单位进行流量统计,通过提取通信双方IP和端口号特征信息参与哈希函数运算,用步长倍增的算法解决哈希冲突,并用包头中的报文长度字段值更新所属连接的累计流量,并将统计结果发送到图形绘制模块。
中央处理器1与CPU2实现双向连接,并且CPU2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转移模块11和数据备份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CPU2的输入端与应急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数据转移模块11和数据备份模块12的输出端均与储存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储存模块14的输出端与还原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还原模块15的输出端与CPU2的输入端连接。
应急模块13用于提示被攻陷主机的用户,将工作环境迁至应急通道继续工作,不必中断工作处理安全问题。
还原模块15用于待用户完成工作离开计算机时,通过短信息编辑模块发送给用户的指定手机,从而提示用户存在安全隐患并给出精确的还原时间建议,帮助用户选择将计算机恢复至入侵之前的安全状态。
数据转移模块11用于根据定时巡检模块5做出的网络安全评估结果,将计算机中的数据打包上传到指定的安全邮箱。
本发明中,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包括网络密钥生成器31、网络密钥控制器32和网络密钥解密器33,并且网络密钥生成器31、网络密钥控制器32和网络密钥解密器33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中,定时巡检模块5包括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并且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的输入端均与定时器10的输出端连接,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中,信息跟踪模块8包括资源管控单元81和数据跟踪审计模块82,并且资源管控单元81和数据跟踪审计模块82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资源管控单元81对计算机内部静态资源进行实时在线扫描、监控与记录,当计算机内部静态资源非法改变时,资源管控单元81将监控的信息实时上传到服务器并生成证据文件显示在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中;数据跟踪审计单元实时记录、审计、分析与跟踪整个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数据、配置参数变化、信息流向、键盘以及屏幕,记录从计算机端口输出和输入的所有文件拷贝信息,并自动生成日志记录存储起来。
本发明中,身份验证单元7包括微处理器71,并且微处理器71的输入端分别与计数模块72、指纹采集模块73和高速光检测器74的输出端连接,高速光检测器74的输入端与高速红外激光器75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微处理器71还分别与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6和身份信息储存器77实现双向连接。
工作时,在进行身份验证,设置有的高速红外激光器75对使用者的人脸进行扫描,高速红外激光器75将扫描的人脸图形传输至高速光检测器74,高速光检测器74对人脸图形进行初步检测处理,处理完毕后经人脸图形输送至微处理器71,微处理器71将人脸图形数据分别输送至身份信息储存器77和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6,身份信息储存器77对数据进行储存,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6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并传回微处理器71。
或者,设置有的指纹采集模块73对使用者的指纹进行采集,指纹采集模块73将采集的指纹输送至微处理器71,微处理器71将人脸图形数据分别输送至身份信息储存器77和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6,身份信息储存器77对数据进行储存,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6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并传回微处理器71。
而且,设置有的计数模块72控制高速红外激光器75和指纹采集模块73采集的次数。
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内部设置有的网络密钥生成器31、网络密钥控制器32和网络密钥解密器33对服务器进行检测,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对服务器进行扫描处理,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对服务器的端口进行检测,而设置有的定时器10控制定时巡检模块5,在定时巡检模块5内部设置有的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再次对服务器进行检测。
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和定时巡检模块5将检测的数据均输送至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评估处理,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和定时巡检模块5检测到计算机网络存在危险,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和定时巡检模块5将数据信号输送至中央处理器1。
信息跟踪模块8对计算机的数据信息进行跟踪处理,中央处理器1将数据发送至CPU2,CPU2快速的控制数据备份模块12和数据转移模块11,数据备份模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并备份到储存模块14,数据转移模块11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进行转移并转移到储存模块14,储存模块14对数据进行储存。
在计算机存在的危险取消时,还原模块15对储存模块14内部储存的数据进行还原,还原模块15将还原的数据发送至CPU2,CPU2再将还原数据输送至中央处理器1。
所述综上,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通过用于网络信息监护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定时巡检模块5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进行身份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7,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定时巡检模块5、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和身份验证单元7均与中央处理器1,以及中央处理器1、信息跟踪模块8、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CPU2、应急模块13、数据转移模块11、数据备份模块12、储存模块14和还原模块15的配合设置,解决了数字信息本身具有易于复制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信息易于受到难以控制和追溯的盗取威膝的情况,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信息进行监控与保护,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使用与传输的安全性能,提高了政府、企业等部门涉密信息的安全性能,维护网络的运营稳定,同时具备数据保护能力,也避免了由于使用者不在电脑前而导致信息丢失的情况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内部的中央处理器(1)和CPU(2),以及用于网络信息监护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定时巡检模块(5)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分别与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身份验证单元(7)、信息跟踪模块(8)、病毒实时扫描模块(4)和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网络异常评估模块(9)的输入端分别与定时巡检模块(5)和端口安全控制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时巡检模块(5)的输入端与定时器(10)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1)与CPU(2)实现双向连接,并且CPU(2)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转移模块(11)和数据备份模块(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CPU(2)的输入端与应急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数据转移模块(11)和数据备份模块(12)的输出端均与储存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存模块(14)的输出端与还原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并且还原模块(15)的输出端与CPU(2)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信息安全模块(3)包括网络密钥生成器(31)、网络密钥控制器(32)和网络密钥解密器(33),并且网络密钥生成器(31)、网络密钥控制器(32)和网络密钥解密器(33)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巡检模块(5)包括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并且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的输入端均与定时器(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安全隔离模块(51)、流量统计模块(52)和免疫特征匹配模块(53)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跟踪模块(8)包括资源管控单元(81)和数据跟踪审计模块(82),并且资源管控单元(81)和数据跟踪审计模块(82)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单元(7)包括微处理器(71),并且微处理器(71)的输入端分别与计数模块(72)、指纹采集模块(73)和高速光检测器(7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速光检测器(74)的输入端与高速红外激光器(75)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微处理器(71)还分别与身份信息分析模块(76)和身份信息储存器(77)实现双向连接。
CN201611098364.3A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Pending CN106603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8364.3A CN106603517A (zh)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8364.3A CN106603517A (zh)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3517A true CN106603517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9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8364.3A Pending CN106603517A (zh)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351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858A (zh) * 2017-09-01 2018-02-23 北京知道未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保护摄像头信息的监控设备及方法
CN107888609A (zh) * 2017-11-29 2018-04-06 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CN108521431A (zh) * 2018-04-25 2018-09-11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CN108881234A (zh) * 2018-06-12 2018-11-23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基于计算机通信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系统
CN108881298A (zh) * 2018-07-30 2018-11-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安全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09818958A (zh) * 2019-01-28 2019-05-28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计算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
CN112269993A (zh) * 2020-11-02 2021-01-26 商丘经济贸易学校 一种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方法
CN114513333A (zh) * 2022-01-07 2022-05-17 深圳比特耐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036A (zh) * 2015-04-10 2015-07-01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
EP2933973A1 (en) * 2013-03-12 2015-10-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471875A (zh) * 2015-11-25 2016-04-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CN105847291A (zh) * 2016-05-13 2016-08-10 内蒙古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防御决策系统
CN105975826A (zh) * 2016-04-20 2016-09-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安全系统
CN106131072A (zh) * 2016-08-28 2016-11-16 姜俊 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3973A1 (en) * 2013-03-12 2015-10-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751036A (zh) * 2015-04-10 2015-07-01 陕西理工学院 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
CN105471875A (zh) * 2015-11-25 2016-04-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CN105975826A (zh) * 2016-04-20 2016-09-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安全系统
CN105847291A (zh) * 2016-05-13 2016-08-10 内蒙古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防御决策系统
CN106131072A (zh) * 2016-08-28 2016-11-16 姜俊 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3858A (zh) * 2017-09-01 2018-02-23 北京知道未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保护摄像头信息的监控设备及方法
CN107888609A (zh) * 2017-11-29 2018-04-06 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CN108521431A (zh) * 2018-04-25 2018-09-11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
CN108881234A (zh) * 2018-06-12 2018-11-23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基于计算机通信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系统
CN108881298A (zh) * 2018-07-30 2018-11-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安全系统及实施方法
CN109818958A (zh) * 2019-01-28 2019-05-28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计算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
CN112269993A (zh) * 2020-11-02 2021-01-26 商丘经济贸易学校 一种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方法
CN114513333A (zh) * 2022-01-07 2022-05-17 深圳比特耐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3517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监护系统
CN101795215B (zh)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Sabahi et al. Intrusion detection: A survey
CN103413088B (zh) 一种计算机文档操作安全审计系统
KR101375813B1 (ko) 디지털 변전소의 실시간 보안감사 및 이상징후 탐지를 위한 능동형 보안 센싱 장치 및 방법
Singh et al. 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 the end user behavior through log analysis
CN106789964A (zh) 云资源池数据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JP2012150805A (ja) システ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処理に関連する詐欺を検出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Boiko et al. System integration and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CN103905459A (zh) 基于云端的智能安全防御系统及防御方法
CN110222498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云的督办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036995A (zh) 基于区块链的大型企业财务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MEdina-Rodríguez et al. The cyber security in the age of telework: A descriptive research framework through science mapping
CN10719426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图像处理技术的库位监管的装置
CN110119629A (zh) 隐私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一体化平台
CN204680024U (zh) 基于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的计算机安全防范与预警系统
CN115600189A (zh) 一种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系统
CN106162083B (zh) 一种高清视频叠加处理系统及其进行安全认证的方法
CN113704050A (zh) 云安全防护能力的虚拟资源池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
CN113111368A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Smith et al. Akatosh: Automated Cyber Incident Verification and Impact Analysis
Pratik et al. Data mining based CIDS: Clou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or masquerade attacks [DCIDSM]
Min et al. Research on Electronic Data Forensics Model under Cloud Computing
Lo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Based on Cloud Audit and Big Data Era
CN108985107A (zh) 一种加密电子取证审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