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3443A -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3443A
CN106603443A CN201611156451.XA CN201611156451A CN106603443A CN 106603443 A CN106603443 A CN 106603443A CN 201611156451 A CN201611156451 A CN 201611156451A CN 106603443 A CN106603443 A CN 106603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ata exchange
data
server
serv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64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3443B (zh
Inventor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564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3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3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4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3619 priority patent/WO2018107749A1/zh
Priority to US16/096,597 priority patent/US2019014086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3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3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04L49/253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using establishment or release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2012/421Interconnected r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目前服务器集群系统中,普遍采用安装交换机的方式,各个服务器节点与该多端口交换机直接互联。当交换机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整个集群系统需要停止运行才可更换故障设备。针对当前集群服务器系统的维护效率低及系统成本优势不足的问题,本申请发明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在每个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通过该单元将集群系统中相邻的服务器节点实现级联,通过内嵌服务器节点地址的封包数据,数据在各个不同节点之间传递,在实现邻近节点的数据交换的同时,通过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转发,实现非邻近节点的数据转发,保证系统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目的是用来解决当前集群系统的服务器节点数据交换设计中的维护效率低及系统成本优势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集群服务器系统的高效运行,在实际集群服务器系统交换中,实现高效、低成本化数据网络交换。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服务器集群系统中,为充分发挥服务器集群的运算及资源优势,需要在集群服务器中的各个服务器节点间进行数据传输,为实现数据在各个服务器节点间的交换传输,当前均普遍采用在集群服务器中安装交换机的方式,即将多端口的交换机安装在集群服务器中,各个服务器节点与该多端口交换机直接互联,随着服务器节点的应用增多,对交换机的需求与依赖越来越多,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数据交换方式成为影响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的核心关键为集群系统中的交换机设备,当交换机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整个集群系统需要停止运行,才可更换故障设备,无法实现集群系统的不间断运行维护。
当前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数据交换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无法保证集群服务器系统的在线无缝维护,交换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集群服务器系统停止业务运行,严重影响集群服务器系统的运行效率;二是交换机设备的位置固定,所有节点接入交换机时,需要一对一的接入,由于网络布线空间密度高,导致整体网络成本投入高,对于轻量化的系统交换应用而言,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成本不具备明显优势。
针对当前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数据交换设计中的维护效率低及系统成本优势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集群系统的高效运行,在实际集群服务器系统中采用高效、低成本化数据网络交换的方法是决定集群系统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发明结合数据网络链路信号工作特征等关键电气因素,发明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在每个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通过该单元,将集群系统中相邻的服务器节点顺序的实现级联,通过内嵌服务器节点地址的封包数据,数据在各个不同节点之间传递,在实现邻近节点的数据交换的同时,同时通过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转发,实现非邻近节点的数据转发,保证系统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数据交换设计理论为支撑点,具体是利用集群服务器的数据交换设计方法,来解决当前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数据交换设计中的维护效率低及系统成本优势不足的问题。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集群服务器系统通过内嵌服务器节点地址的封包数据在各个不同节点之间传递,实现邻近节点的数据交换,同时通过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转发,实现非邻近节点的数据转发,其特征在于,该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节点数据的发送控制机制,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节点数据的转发控制机制,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环形链接环,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节点负载自动均衡。
如上所述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是采用FPGA芯片MachXO建立,同时对外提供两个MDI电气标准的网络接口,两个网络端口对应不同的MAC地址,两个网络端口实现独立的数据转发传输。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发送控制机制,用于控制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将CPU传输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口传递给其他节点,该传递数据中包含目标接收节点上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MAC地址,保证准确数据链路的建立。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转发控制机制,用于控制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接收邻近服务器节点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发送目标MAC地址判断,直到找到目标接收节点。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形链接环使集群中各服务器节点对应网络端口A/B可以实现相互通讯,将节点间的物理传输通道通过邻近节点的逐次对应连接起来。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节点负载自动均衡采用的均衡方法为:当前服务器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会向集群中所有MAC地址发送任务请求数据包,确认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负载利用率,选取集群系统负载利用率最小的节点MAC作为目标接收MAC,建立源端和目标端的传输链路。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将主板端PCIE信号连接到该单元,实现与主板上CPU的PCIE链路通讯。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集群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将集群系统中所有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的MAC地址汇总成表格,并且存储在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EEPROM芯片中。
如上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转发控制机制,用于接收邻近服务器节点传输的数据,识别数据中所包含的目标节点的MAC地址,判断是否与本节点的MAC地址一致,如果一致则本节点接收,如果不一致则将数据通过另一个数据口继续传出,即将数据传输至下一个服务器节点,下一个节点同样依次进行数据目标地址判断,直到找到目标接收节点。
如上所述的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形链接环,使集群中各服务器节点对应网络端口A/B可以实现相互通讯,即将第一个服务器节点上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B,通过千兆网线,链接到下一个相邻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A,同时下一个相邻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B,再链接在下一个节点对应双网络端口A,依次进行,将最后一个服务器节点的所对应网络端口B链接到第一个服务器节点上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A,至此集群服务器节点的环形链接环建立。
附图说明
图1、集群服务器节点的环形链接环
图2、集群服务器系统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申请的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集群服务器系统通过内嵌服务器节点地址的封包数据在各个不同节点之间传递,实现邻近节点的数据交换,同时通过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转发,实现非邻近节点的数据转发。
首先,采用FPGA芯片MachXO,在服务器节点上建立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将主板端PCIE信号连接到该单元,采用PCIE协议模拟与网络协议的模拟,实现与CPU的通讯,同时对外提供两个MDI电气标准的网络接口,两个网络端口对应不同的MAC地址,内置在FPGA的EEPROM中。
其次,建立服务器节点数据的发送控制机制,用于控制服务器节点上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将CPU传输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口传递给其他节点。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将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的MAC地址汇总成表格,并且存储在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EEPROM芯片中。
再次,建立服务器节点数据的转发控制机制,用于控制服务器节点上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接收邻近服务器节点传输的数据,识别数据中所包含的目标节点的MAC地址,判断是否与本节点的MAC地址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将数据通过另一个数据口继续传出,下一个节点同样依次进行数据目标地址判断,直到找到目标接收节点。
然后,如图1所示,建立集群服务器节点的环形链接环,使集群中各服务器节点对应网络端口A/B可以实现相互通讯,即将集群中的服务器节点逐次连接,将节点间的物理传输通道通过邻近节点的逐次对应连接起来。
最后,建立集群服务器节点负载自动均衡,保证目标任务能够得到高效执行,实现整个集群的最优化性能配置。即当前服务器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会向集群中所有MAC地址发送任务请求数据包,确认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负载利用率,选取集群系统负载利用率最小的节点MAC作为目标接收MAC,建立源端和目标端的传输链路,实现集群的自动均衡。
经过上面详细的实施,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集群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设计,不仅达到了可靠性要求,而且实现低成本要求,实现集群服务器系统的高可靠性、轻量化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集群服务器系统通过内嵌服务器节点地址的封包数据在各个不同节点之间传递,实现邻近节点的数据交换,同时通过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转发,实现非邻近节点的数据转发,其特征在于,该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
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节点数据的发送控制机制,
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节点数据的转发控制机制,
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环形链接环,
在集群服务器系统的服务器节点上建立节点负载自动均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是采用FPGA芯片MachXO建立,同时对外提供两个MDI电气标准的网络接口,两个网络端口对应不同的MAC地址,两个网络端口实现独立的数据转发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发送控制机制,用于控制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将CPU传输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口传递给其他节点,该传递数据中包含目标接收节点上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MAC地址,保证准确数据链路的建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转发控制机制,用于控制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接收邻近服务器节点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发送目标MAC地址判断,直到找到目标接收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形链接环使集群中各服务器节点对应网络端口A/B可以实现相互通讯,将节点间的物理传输通道通过邻近节点的逐次对应连接起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节点负载自动均衡采用的均衡方法为:当前服务器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会向集群中所有MAC地址发送任务请求数据包,确认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负载利用率,选取集群系统负载利用率最小的节点MAC作为目标接收MAC,建立源端和目标端的传输链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双网络端口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将主板端PCIE信号连接到该单元,实现与主板上CPU的PCIE链路通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集群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将集群系统中所有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的MAC地址汇总成表格,并且存储在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的EEPROM芯片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转发控制机制,用于接收邻近服务器节点传输的数据,识别数据中所包含的目标节点的MAC地址,判断是否与本节点的MAC地址一致,如果一致则本节点接收,如果不一致则将数据通过另一个数据口继续传出,即将数据传输至下一个服务器节点,下一个节点同样依次进行数据目标地址判断,直到找到目标接收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环形链接环,使集群中各服务器节点对应网络端口A/B可以实现相互通讯,即将第一个服务器节点上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B,通过千兆网线,链接到下一个相邻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A,同时下一个相邻节点的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B,再链接在下一个节点对应双网络端口A,依次进行,将最后一个服务器节点的所对应网络端口B链接到第一个服务器节点上数据交换控制单元所对应网络端口A,至此集群服务器节点的环形链接环建立。
CN201611156451.XA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Active CN106603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6451.XA CN106603443B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PCT/CN2017/093619 WO2018107749A1 (zh) 2016-12-14 2017-07-20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US16/096,597 US20190140862A1 (en) 2016-12-14 2017-07-20 Method for exchanging data in cluster server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6451.XA CN106603443B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3443A true CN106603443A (zh) 2017-04-26
CN106603443B CN106603443B (zh) 2019-09-27

Family

ID=5880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6451.XA Active CN106603443B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40862A1 (zh)
CN (1) CN106603443B (zh)
WO (1) WO20181077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749A1 (zh) * 2016-12-14 2018-06-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865B (zh) * 2020-02-26 2023-02-24 上海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连接关系调整方法、系统及节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483A (zh) * 2008-01-2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集群服务器内负载分担代理的方法
CN101478490A (zh) * 2009-02-05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tipc的多集群网络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31134A (zh) * 2008-07-14 2010-01-20 李�真 用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网络消息交换服务管理器
CN103684855A (zh) * 2013-11-29 2014-03-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集群路由器智能管控的方法
CN103685461A (zh) * 2013-10-24 2014-03-26 从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管理装置、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5837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Novel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ayer Distributed Switching
CN103200534B (zh) * 2012-01-10 2016-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43993B (zh) * 2016-03-31 2019-03-05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603443B (zh) * 2016-12-14 2019-09-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483A (zh) * 2008-01-2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集群服务器内负载分担代理的方法
CN101631134A (zh) * 2008-07-14 2010-01-20 李�真 用于分布式计算环境的网络消息交换服务管理器
CN101478490A (zh) * 2009-02-05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tipc的多集群网络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5461A (zh) * 2013-10-24 2014-03-26 从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管理装置、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
CN103684855A (zh) * 2013-11-29 2014-03-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集群路由器智能管控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749A1 (zh) * 2016-12-14 2018-06-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40862A1 (en) 2019-05-09
WO2018107749A1 (zh) 2018-06-21
CN106603443B (zh)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89333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킹에서의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기기 및 시스템
CN1914867B (zh) 虚拟网络设备中的接口束
CN102006184B (zh) 堆叠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095568B (zh) 机架式交换设备实现堆叠的系统及方法
CN102761479A (zh) 链路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1272310B (zh) 以太网环网自动保护倒换方法和装置
US20040213395A1 (e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network resources employed in data communication
CN103051539A (zh) 一种基于dht的控制网络实现方法、系统和网络控制器
CN108400890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多控制器部署方法
CN1312863C (zh) 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可恢复路径选择建立方法
CN102077521A (zh) 用于链路汇聚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24030A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堆叠系统
CN104054304A (zh) 计算机系统、控制器、交换机、通信方法以及存储网络管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5915467A (zh) 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4024969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03443A (zh) 一种在集群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
US730799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switches
CN107465628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1931546B (zh) 保护单板间以太接口的装置
CN104253747A (zh) 一种报文在链路聚合组中进行1:1保护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049367A (zh) 一种聚合链路的流量分配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2857436B (zh) 一种基于irf网络的流量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297481A (zh) 互联交换方法和装置
CN103503387A (zh) 用于传输mpls报头的方法、用于建立mpls路径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mpls路径切换的方法
WO2021166665A1 (ja)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