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9594A -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9594A
CN106599594A CN201611200525.5A CN201611200525A CN106599594A CN 106599594 A CN106599594 A CN 106599594A CN 201611200525 A CN201611200525 A CN 201611200525A CN 106599594 A CN106599594 A CN 106599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information
acupuncture
terahertz quantum
potential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05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9594B (zh
Inventor
白云绮
白建荣
俞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2005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9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9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9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9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9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02Using electric curr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H39/086Acupuncture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9Acupunctur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5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med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with further special therapeutic means, e.g. electrotherapy, magneto therapy or radiation therapy, chromo therapy,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therapy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属于医学、光学、数学、计算机技术领域。由针灸光纤束、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诊断专家系统、治疗专家系统、保健专家系统、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连接光纤组成。优点在于,对于人体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破译大脑思维密码、促进针对性更强的有效药物的研发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太赫兹量子波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Description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光学、数学、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物理治理,可用于医院、诊所。
背景技术
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器官或组织,器官或组织又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内存在着有机大分子、有机小分子的分子聚合和分子分解以及与无机分子、离子、微量元素之间的转换,是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分子聚合或分解以及能量释放的方向性赋予了细胞独特的功能;是细胞的独特功能的共同作用赋予了器官或组织的特殊功能;是器官或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赋予了人体除精神之外的一切功能。人体的寿命取决于构成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最低寿命,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寿命取决于可维持器官或组织正常运行的其内的细胞群寿命,细胞的寿命取决于其内可进行正常化学反应的持续时间。
人体疾病诊断:包括血液检查,彩超检查,X射线或γ射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心电图或脑电图检查以及中医的望闻问切检查等。西医的血液检查是从血液中的有机分子浓度、病菌或微生物感染判断病因,彩超、射线、核磁、心电图、脑电图则是通过直接观察或对比判断确定病灶,符合科学规律,准确率几乎是100%。中医诊病更像是自身大脑对自身疾病的判断,属于根据中医理论对人体整体平衡的判断而并非是对具体病灶的判断。
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化学疗法、物理疗法、食物疗法。化学疗法是通过让人吃化学药物的疗法治疗疾病;物理疗法是通过射线(或电磁波)、手术、针灸、拔罐、按摩等方法治疗疾病;食物疗法是通过给人体补充人体短缺的营养物质治疗疾病。
化学治疗是靠药物影响人体细胞之内的化学反应。西药的本质作用也是协助人体杀死感染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或改善人体之内的化学反应而使病变或功能水平失衡的器官或组织恢复到原来状态。在这点上,西药的本质和中药并无区别,区别仅在于西药的提纯度高、针对性强、剂量大、起效快,而中药的提纯度低、针对性差、起效慢。中药见效慢是因为中药中对疾病有靶向的有机大分子、有机小分子的确认难、提纯难,而对人体有毒的或无用的有机大分子、有机小分子又无法剔除,过大的剂量会引起人体中毒。西药进入人体后有几个特点:其一、由于其分子量较少,可能参与很多种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所以西药在对某一器官内的某一种细胞起兴奋或抑制的同时,必然还会对其它器官内的其它种类的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能引起不量反应。其二、西药的药物分子量较少,参与的化学反应多,作用范围大,相对中药而言,吸收快、作用范围大、见效快,但是,如果西药的药物分子与细胞内某一种分子结合力过大,往往会在细胞死亡或分裂被再利用时,结合药物分子的分子受体会被重新利用,在人体内形成累积效应,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形成西药的后遗反应和特殊反应。其三,药物的分子量越大,越接近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分子量,与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直接反应能力越强,药效就越强,如果药物的针对性差,其副作用也就较大,如抗癌类药物,其对癌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也有同样的杀灭作用。中药是利用天然物质对疾病进行治疗,药理是利用天然的有机大分子或小分子直接作用于人体,利用的是自然界中和人体中本身存在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作用于人体,其一是调理人体平衡,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依靠人体自身的功能的调整来恢复健康;其二是借助细胞液内的桥梁,协助细胞对细菌或癌细胞进行抑制或杀灭。
医学试验已经证明:切断组织的神经会引起组织萎缩。由此可见,顺畅的经络有助于大脑与各器官之间的通讯畅通和大脑分泌物的有效到达各器官,以保障人体内分泌的平衡和各个器官之内化学反应的正常,这对于大脑协调人体器官之间功能水平的平衡或维持人体整体功能水平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而人体各器官之间功能水平的平衡或人体功能水平的平衡又是保障人健康长寿的关键。
从微微观上讲,人体也是一种电磁波的汇聚体。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内的有机大分子、小分子、无机离子、水、氧气以及微量元素之间一直进行着化学反应,分子的裂变、聚变也会发射或吸收电磁波。外界的电磁波会通过与人体电磁波的共振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外界的磁场、电场也会通过影响人体之内分子的极性而会人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影响。每种有机分子、无机分子都有其固有的太赫兹量子波特性,了解、分离人体细胞内的3000多种分子,对于当今技术实现并不难,但了解、认知人体细胞内3000多种有机分子、无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化学反应的方向、顺序、强度的工作量却非常大。
有机大分子裂解、小分子聚合成大分子释放或吸收的电磁波是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太赫兹,又称为“生命光线”,波长在3um~1000um、频率在0.1~10THz的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的电磁波。国际上对太赫兹波已经达成如下共识,既:太赫兹(THz)波是一种新的、有很多独特优点的辐射波。太赫兹不仅拥有与光相同的直进性,还具有与电磁波相同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太赫兹光子能量覆盖了生物大分子空间构象的能级范围,该频段包含了其它电磁波无法探测到的直接代表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空间构象等重要信息。
太赫兹光谱不仅信噪比高,而且能够迅速地对样品组成的细微变化做出分析和检测。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大多在太赫兹(THz)波段,特别是生物或化学大分子是具有本身物性的物质集团,可以通过太赫兹(THz)照射之后生物或化学大分子形成的特征频率对生物或化学大分子的物质、物性进行分析和鉴定,甚至可以通过特殊频段的太赫兹的照射,影响细胞内有机大分子的裂解或有机小分子的聚合取向和反应速度而不会像高于蓝光频率的电磁波会造成细胞内广泛的光致化学反应,也不会像药物会留下后遗反应或毒副作用。
人的思维和动作是人体细胞内有机大分子裂解、有机小分子聚合反应的结果,而有机大分子、有机小分子之间的信息交换、相互作用、相互转变的能量、频率均在太赫兹频段,利用太赫兹探测、诊断疾病相比现有的检验手段会更准确、更安全;利用太赫兹干预人体细胞内有机大分子裂解、有机小分子聚合也会比高频电磁波放疗和药物化疗更安全、更有效。破解了人体内太赫兹的交换或通讯密码就等于实现了人体的数字化,对于人工智能、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会有划时代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利用中医的人体宏观平衡理论和经络诊疗机理、西医的微观诊疗机理以及生物大分子的聚合、分解及其相互作用的太赫兹光谱特性,建立基于太赫兹和人体经络的数字化模型,使治疗人体疾病由药物通过血液运输进入细胞并控制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变成通过控制神经系统的太赫兹量子波变化控制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对癌症、免疫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人体的保健,可以提供更新的技术手段;为人类破解大脑思维密码,促进人工智能的开发,打开一扇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中医经络理论、太赫兹的光学特性、有机分子光谱特性、针灸技术、光纤通讯技术、计算机图形及云计算技术,探测生物细胞内有机分子聚合和分解的光谱特性、大脑分泌物及人体其它内分泌系统分泌物的光谱特性及其它们对细胞内有机分子聚合或分解的影响,并确定这些有机分子的成分以及它们对细胞内对化学反应(有机分子的聚合或分解)的作用,进而找到对疾病治疗最有效的有机分子(发现新药),消除药物中无效分子对人体的伤害或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大脑神经系统及其遍布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内部通讯电磁波进行破解,从中得知大脑太赫兹干预人体器官或组织以及其内细胞和细胞内有机分子相互作用过程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进而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干预人体器官或组织之间功能水平平衡以及器官或组织内部细胞之间的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方向、顺序、强度;破解大脑思维过程中神经细胞之间和神经细胞内的太赫兹量子波的通讯密码以及大脑中有机分子聚合或分解的信息和空间构象,进而破解人类大脑的思维密码并推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本发明的原理和推想机理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是遍布于全身的网络,大脑是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细胞簇”,脊髓是大脑分出的由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大直径的“神经细胞束”,经络是连接脊髓的小直径的“神经细胞束”,“穴位”是经络“神经细胞束”的交叉点,遍布全身的神经纤维又与经络的小直径的“神经细胞束”和“穴位”相连接,其中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集中控制中心”。大脑通过遍布全身的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传送大脑发出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靶向分泌物(肽或酶)控制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动作、代谢(或兴奋、抑制)和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水平的平衡。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集中控制中心”,大脑通过脊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干”、中枢神经)与神经系统的“枝干”(或经络、传输神经)与“穴位”相连接,“穴位”、“枝干”(或经络)又通过更细的经络和神经纤维(或轴突、感知神经)与其主管的关联器官、组织、表皮相连接。“穴位”是大脑神经系统连接各个器官或组织的“中继站”,也是神经网络的交叉点。中枢神经(主干或脊髓)、经络(或神经“枝干”、传输神经)、“穴位”(或神经“枝干”交叉点)、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的轴突、感知神经)与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集控中心)共同形成了人体神经系统的自主主动控制和被动反馈控制的智能生态控制系统。以大脑为“中枢神经的集中控制中心”的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太赫兹量子波的载波信息特性、光波的量子能量特性以及神经细胞的体液传递功能,指挥、调控着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功能水平的平衡以及大脑的思维、感觉,而人体对于外界的触觉、视觉、味觉、听觉的反应也是通过太赫兹量子波(或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来实现信息和能量传递的。
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集中控制中心)对人体整体功能水平平衡的调整,既有靶向各个器官或组织(或其内的细胞)的使它们兴奋、抑制或分裂的递质,也有靶向各个器官或组织(或其内的细胞)的使它们兴奋、抑制或分裂的太赫兹量子波,还有靶向各个器官或组织(或其内的细胞)的控制各个器官或组织(或其内的细胞)极性强弱的电场。其中靶向各个器官或组织(或其内的细胞)的使它们兴奋、抑制或分裂的太赫兹量子波,对于促进或引导细胞的分裂(或促使癌变和癌变扩散)起主导作用。
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膜与半导体(阴极、阳极)相似的结构相似,细胞膜是正极、细胞核是负极、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是细胞液,类似于“液晶TFT”,差别仅在于“细胞晶体管”是开放的、多功能的、可进行营养物交换的,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与普通细胞的区别在于细胞膜变成了突起(树突、轴突),并且神经元细胞之间是通过轴突的突触小体相连接的,由此决定了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合具备记忆和计算功能;神经元细胞的细胞液具有分泌控制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的作用;与神经元细胞紧密配合的神经胶质细胞,既是将神经元细胞串联或并联起来的“电路”,也包含传输大脑神经元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或人体其它器官或组织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神经“光纤”。
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集中控制中心)通过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引导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还通过释放递质(酶或肽)降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分子焓能而促进细胞内的靶向化学反应。
大脑(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心)分泌的靶向控制各个器官或组织的递质(肽或酶)是单向的;大脑(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心)与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量子波的通讯是双向的,也是通过电磁波的共振而相互影响的。
多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连接点,既是“穴位”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连接各个器官或组织的“中继站”,也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连接各个器官或组织的“通讯枢纽”或“光纤熔接点”,还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连接各个器官或组织的“电路熔接点”。可以通过“光纤”与人体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相连接,破解大脑的思维密码;也可以通过“光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接,破解大脑与各个器官或组织之间的通讯密码,还可以通过与神经细胞完全一样的人造神经“光纤”进一步了解大脑分泌物(肽或酶类递质)对各个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人造神经“光纤”将彼此对应的神经连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通讯和大脑分泌物的共享,亦如母亲和在其体内发育的胚胎之间。同样,外界的或人造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人造的类大脑分泌物也可以通过人造神经“光纤”施加于人体,实现对人体大脑思维、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水平调整、器官或组织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取向、顺序、强度等的调控。若仿生的人造神经“光纤”和大脑的分泌物都研发成功了,破解人类大脑思维密码以及控制人类的记忆、梦境、衰老就不是梦了,治愈人体的各种疾病就更是手到擒来了。
人体重大疾病的产生机理:细胞的癌变或死亡是正常的,细胞的癌变扩散是不正常的。细胞的死亡(或癌变),或是DNA或RNA的焓能不足的原因,或是细胞内参与反应的有机小分子不足(或营养物质不足、营养物质焓能过低)而无法满足细胞分裂的原因,或是高频电磁辐射导致基因(或DNA、RNA)突变的原因。癌变扩散,或是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集中控制中心)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强行引导细胞无限分裂的结果,或是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集中控制中心)分泌的降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分子焓能的递质(肽或酶)的过度分泌导致过度消耗细胞内有机分子的原因,或是二者共同作用的原因。癌变扩散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导致细胞癌变的太赫兹量子波过于强大,因电磁波的同频共振,癌变器官或组织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引导与癌变器官或组织关联器官或组织内细胞的细胞核也进入了细胞核低能级分裂的无限分裂状态;间接原因是大脑(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心)对癌变细胞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失去控制;再次原因才是大脑分泌的促分裂因子(或促进细胞分裂的肽或酶)过多和细胞内营养物质(或某些有机分子缺乏)的原因。癌变或癌变扩散的诱因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心的指挥系统陷入紊乱(或内分泌失调、神经通讯紊乱),因精神或心理压抑而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导致食物中的激素过大、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入含量过大、土地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过大,因吃含激素类食品或药物量过多、吸甲醛等致癌气体量过大而造成;营养物质短缺,因营养不均衡或挑食而造成,极少数是因为吃不饱饭而造成;电磁污染,因强光辐射、高频电磁辐射、核辐射而造成,当前人们对于因光污染而导致的人体内分泌紊乱认识不足,对光污染强度引发的生物安全缺少评价标准;营养缺乏,因吃不饱、吃不好饭或过度挑食、营养不均衡而造成。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的直接原因也是大脑(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心)的分泌物缺失或太赫兹量子波通讯波段的缺失造成的,间接原因是内分泌器官或组织本身存在先天不足或发生了病变。细菌、病毒感染类疾病,细菌或病毒的繁殖、蔓延利用的也是细胞内的有机分子,细菌或病毒是通过其分泌物改变了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顺序、方向、目的,而致使细胞内大量的有机分子被细菌或病毒消耗,人体表现出的病症是人体面对细菌或病毒感染而被动做出的主动调整反应,比如:高烧。精神类疾病,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的太赫兹通讯紊乱、失控造成的,次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或失控造成的,造成精神类疾病的这两个病因又是相辅相成的,精神失控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紊乱也会导致精神失控。调整好人的内分泌有利于精神状态的转好,调整好人的精神状态也有利于内分泌的平衡。
药物对疾病的治疗:药物的本质也是利用了人体细胞内已有的有机大分子、有机小分子等成分,药物分子只是对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序、方向、强度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组合而已。这点,在细胞内营养成分充足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干预,同样也可以做到。比较而言,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对疾病的干预或治疗的速度快,但持久性差;大脑(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心)的分泌物以及药物、食物对疾病的干预或治疗的速度慢,但持久性好。依靠作用于人体全部细胞的药物治愈疾病的代价是相当大的,是药三分毒,中药、西药都一样,尤其是对疾病针对性不强或靶向不强的药物,其毒副作用、后遗反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甚至会强过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比如:中药,治病的有效分子浓度低但无效的有毒的分子也不少,其中有些无效的有机分子就具有很大的毒性,大剂量就会增加中药的毒性,提纯中药中具有靶向治病的有机分子并剔除其中的毒性分子是中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关键。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技术应用于人体,不仅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药物治疗,而且可以为治愈疾病的靶向药物分子的确定、提纯提供直接的指导。
中医针灸的机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其中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元细胞,其它分布于全身,与之匹配的神经胶质细胞越是神经元细胞的10~50倍,体积比是神经元细胞占45%、神经胶原细胞占55%。神经元细胞的直径在5~120um,突触前后膜的厚度通常只有7nm,突触前后膜的间隙为20nm,突触小泡的直径为30~60nm;神经胶质细胞直径1~5um,形状与神经元细胞一样,常规染色体只能看到细胞核,由此说明,神经胶质细胞的蛋白质细丝酸性蛋白是透明的,具有类似“光纤”的结构,可能是太赫兹量子波传输的载体;神经胶质细胞膜电位变化缓慢、惰性大且接受电刺激或机械刺激不会发生动作电位,神经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着低电阻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由此说明,这个gap junctiong是很好的“电路”。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直径虽然都在微米级,且它们的突起(neurite)或神经纤维更是纳米级微管结构且成束、成网状存在,但是,成束状存在的神经纤维以及一个神经元胞体(soma)与许多个突触神经元的轴突末梢(axonterminal)形成的突触可能是微米级,甚至是毫米级的。这就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和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的行为及其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调控方式提供了可能。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人体存在遍布全身的“穴位”,“穴位”位于人体表层下5~25mm处,不同的“穴位”与不同的器官或组织相连接,针灸“穴位”对其相对应的器官或组织的疾病有治疗作用。针灸所用的针是可导电的银针,针灸的作用已被证明并获得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人体之内存在着“电场”网络,神经网络就是人体电场网络的“网络电线”,银针刺激“穴位”有三个明显的作用,一是会提高“穴位”处的导电率;二是会“破坏”“穴位”处的神经并使“穴位”处的神经重新修复;三是会发生针灸者与被针灸者之间的太赫兹量子波的通讯。
针灸的效用不仅仅是“针”,更重要的是“灸”,“灸”的过程是导通“穴位”的过程,也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传递和干预器官或组织疾病的过程。太赫兹量子波可以引起物质分子的共振并被吸收,电子或电流的良好导体未必是太赫兹量子波的良好导体,水分子更是吸收太赫兹量子波的优良介质,传统针灸所用的“银针”并不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传输的良好导体,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银针”不是单晶的,银的纯度不够,当下的“银针”甚至是不锈钢合金的,多分子会大量吸收、储存太赫兹量子波或将太赫兹量子波转化为热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体的电磁场是闭环的并且人体中的水分子是太赫兹量子波的优良吸收剂,太赫兹量子波对人体的穿透深度只有几毫米,外界的太赫兹量子波不借助其它介质很难到达穴位,而且人体外溢的太赫兹量子波很少,由此导致施针者和受针者之间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传递极少,而且皮肤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对于特征疾病的影响也极少。中医传统的艾灸过程的本质就是通过加热砭石、药草而向人体发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过程。要发挥出艾灸的最大效用,亦如发挥出中药的最大效用需要找到并提纯中药中治病的靶向分子一样,也需要找出艾灸过程中对治病最有效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人体及其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动作是有其内在的周期或频率的,中医针灸和按摩也是有频率要求的,比如:人类心脏的频率或运动周期通常是50~100HZ、胃是3Hz、大脑是3~13Hz等。这些内在的活动周期或频率的微小变化与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或新陈代谢的功能水平)和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各种疾病也是息息相关的,其中的通讯密码也需要深入人体内部从人体及其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中予以解密,借助光纤针灸,为破解人体内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通讯密码提供了一种可能。如果能借助针灸光纤建立起人体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对于人体一切疾病的诊疗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发明由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连接光纤8组成,其中针灸光纤束1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通过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通过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连接导线与针灸光纤束1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给药装置53与针灸光纤束1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以及除针灸光纤束1、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其它部分,都是内置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由2~36根针灸光纤10组成。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由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绝缘皮13组成,其中光纤皮层金属镀膜12是通过溅射、气相沉积、等离子镀等方法将高导电率的金、银等材料镀在光纤11的光纤皮层之上的导电薄膜,绝缘皮13是套在具有光纤皮层金属薄膜的光纤11之外的绝缘皮,如图2所示,其中光纤金属套管12既是为了使针灸光纤具有导电性能,也是为了保证针灸光纤具有韧性,以免针灸光纤发生折断,绝缘皮13是包在光纤皮层金属套管12之外的,针灸光纤10针灸进入穴位的部分是没有绝缘皮13的,既:针灸进入人体的针灸光纤10部分是需要剥掉绝缘皮13的。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0.4mm,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用途选择合理的直径;长度范围10~2000mm,裸露光纤金属镀膜12或剥掉绝缘皮的长度范围为10~50mm。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用途或需要,选择合理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长度和光纤金属镀膜12的裸露长度。
本发明的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是有间隙的,间隙范围为10~300nm,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具有传输递质的功能,既传输肽或酶类药物的功能,且光纤金属套管12之上预留有给药孔,给药孔距离光纤11的光纤头的长度为15mm~40mm,带给药孔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既是电位差变化信息传感器,也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传感器,还是递质(肽或酶类药物)的传送器,还具有传统针灸的针灸作用。其中光纤11具有传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通讯功能,光纤金属套管12具有导电功能。
本发明的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是没有空气的,即使光纤11与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不传输递质,既不传输肽或酶类药物,它们之间的间隙也是注满对人体有益的电解液的,以防空气通过它们之间的缝隙进入人体。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或发送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据时,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至少需要配对使用,其中一根针灸光纤10接正极、和其配对的另外一根针灸光纤接负极,既:电位差变化信息是针灸在人体不同位置的两个针灸光纤10之间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用于采集或释放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共同使用。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在10nm~0.1mm范围时,针灸光纤10因过细变软而难以穿透皮肤,为保证针灸光纤1能穿透皮肤,到达信息采集或发送位置,针灸光纤10的外面的光纤金属套管组12是有多层金属套管的,如图4所示,外层金属套管直径为0.15~0.1mm,内层金属套管之间是间隙配合的,间隙小于等于内层管直径的20%,内层金属套管可伸出外层的长度小于等于内层管的半径,光纤11可伸出最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小于光纤11的半径,在针灸光纤10插入皮肤时,针灸光纤10的针头是平齐的,在距离采集或发送目标只剩下针灸光纤10的可伸出锥度长度时,再推出多层金属套管组12呈锥度,使光纤11的光纤头能接触到采集或发送目标。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周期性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采集细胞的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刺入细胞,可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或能量)峰值以及有机分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特征,判断细胞内各种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或参与化学反应的规律,找出引起器官或组织疾病或治愈器官或组织疾病的关键分子,可为寻药(确定对疾病起关键治疗作用的有机分子)和药物提纯提供依据,促进以分子学为基础的靶向药物的发展。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器官或组织细胞核、细胞膜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探测细胞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需要配对使用,其中一根刺入细胞与细胞核相连接,一根置于细胞膜之上与细胞膜相连接。可通过细胞电位差变化信息判断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是否正常,也可通过细胞的电位差变化信息了解器官或组织内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或发送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周期性活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150nm。采集或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针灸光纤10需要与神经胶质细胞相连接,或与神经元细胞相连接;采集或发送电位差变化信息需要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胞体相连接、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轴突相连接。可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峰值或电位变化峰值,并根据大脑神经系统的指令、器官或组织的动作、器官或组织的特征疾病等,解码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通讯关系、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某个特征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或电位差变化信息与某个特征疾病的关系。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在采集或发送神经网络的太赫兹通讯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50nm~0.4mm,其中光纤11与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的角度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组成的神经束的夹角(或光纤11与神经束的夹角)角度范围通常为0~60度,最大夹角不能超过光纤11的光线入射角。因光纤11对于光线或电磁波是有入射角度的,入射光线超过光纤11入射角度的光线或电磁波是无法进入光纤的,所以应在方便光纤11插入皮肤病到达神经网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光纤11与神经网络的神经束之间的夹角。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中医针灸穴位、采集或发送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或针灸“穴位”时,其中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且在不考虑采用针灸光纤对人体给药的前提下,光纤金属套管12也可以采用更简单方便的直接在光纤11的表面镀金或镀银的方式解决,从而省略光纤金属套管12。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在人体上的选位,可根据需要诊断或治疗的疾病,按照中医经络理论,选择针灸“穴位”;也可以根据解剖学定位的诊断器官的神经输入和神经输出的神经与中枢神经的交叉点及其关联交叉点,选择针灸的位置;具体的针灸选位和需要的针灸光纤10的数量以及多个针灸光纤10之间的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的彼此之间内部关系,应以临床诊断能获得稳定的特征数值为依据,或以临床治疗能获得对疾病的有效疗效为准。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组成,如图6所示。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接口21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相连接;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与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连接,太赫兹量子波数模/模数转换器25与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相连接。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既是接收针灸光纤1采集的人体太赫兹信息的专用板卡,也是通过针灸光纤1向人体发送太赫兹信息的专用板卡。
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由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连接导线35组成,如图7所示。其中连接导线35是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与针灸光纤10之间的连接导线;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7相连接。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模数模式时,输入的是采集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数模模式时,输出的是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7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确定的由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器34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
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既是接受针灸光纤1采集的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周期性运动的电压差变化信息的专用板卡,也是通过针灸光纤1向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发送其周期性运动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的专用板卡。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上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两根针灸光纤10的光纤金属套管12连接,采集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是接正极的针灸光纤10和接负极的针灸光纤之间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的电位差变化信息也是通过接正极的针灸光纤10和接负极的针灸光纤10而发送到这两根针灸光纤10之间的;由多根针灸光纤10组成的阶跃式电位差变化信息也可以采用,具体应视临床效果而定。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可调制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的电压波动范围为0.05~50mv。
本发明的诊断专家系统4由信号采集系统40、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组成,其中信号采集系统40由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组成,扎入人体的针灸光纤束1将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信号和电位差变化信息信号经与其连接的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传输至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并通过数据处理中心71内置的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完成对信号采集系统40采集信号的数据处理,既:完成对疾病的诊断,如图8所示。信号采集系统40通过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采集不同的信号,送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中;诊断数据库400由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组成;如图9所示。对比诊断系统4000由实时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人体器官或组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21、实时采集的人体电位差变化信息431、实时采集的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信息441组成,如图10所示。对比诊断系统4000完成对采集的人体及其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421和电位差变化信息431、441,比对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确定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器官或组织、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类型或疾病名称。
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1是采集健康人体的太赫兹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健康人体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采集健康人体的电位差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数字化模型。采集被诊断人体的太赫兹数据和电位差数据,通过对比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1和健康人体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可以确定人体的健康状况水平,并找出影响人体健康状况水平的差异之处;
健康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2是采集健康人体各个健康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信息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健康人体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信息数字化模型44是采集健康人体的各个健康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采集被诊断人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量子波数据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据,通过对比健康人体该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1和标准化电位差变化信息数字模型44,可以确定该器官或组织的健康水平。
各个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量子波数字化模型43是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各种疾病的特征太赫兹量子波数字化模型;各个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信息数字化模型46是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各种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模型。采集疾病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数据和电位差变化数据,通过对比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和疾病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模型,可以确诊该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类型、特征、程度。
本发明的对比诊断系统4000之中的数字模型包括:人体、人体器官或组织及其内部细胞的周期性活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频率‐‐‐能量、时间—频率—能量数字化模型,电位差变化信息频率‐‐‐时间、电位差‐‐‐时间‐‐‐峰值数字化模型,以及太赫兹量子波频率、太赫兹量子波能量、电位差变化频率、电位差变化峰值、人体及人体器官或组织或细胞活动周期、时间等的多维空间架构的数字化模型等。对比诊断系统4000通过健康人体或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数字模型、特征疾病标准化数字模型与患者人体及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特征数字化模型的比对,确诊人体的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类型、特征、严重程度等。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数据库54组成,如图11所示。其中数据库54共用诊断数据库400。
治疗专家系统5执行的过程是根据某个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特征,选择在影响该器官或组织的关键神经节点进行“针灸”,“针灸”点的选位以可采集最大能量的太赫兹量子波的点为最佳选位点,“针灸”定位后,从数据库54中调取数据,经由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调制生成相应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由针灸光纤1将健康人体器官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到控制该器官的神经节点(或“穴位”),使因疾病造成的扭曲的太赫兹量子波和电位差变化通过与健康人体太赫兹量子波的共振或通过附加正常电位差变化予以矫正而恢复正常,既: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改变细胞内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机分子活化能(或焓能)或通过电位差变化改变细胞参加化学反应的有机分子极性的方式,干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汇聚透镜512、玻璃光纤513、光纤接口514组成,汇聚透镜512将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聚焦并进入玻璃光纤513,玻璃光纤513与光纤接口514相连接,如图12所示。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由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组成,其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置于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之中,如图13所示。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在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中被加热后,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反射灯碗的汇聚,聚聚至汇聚透镜512,汇聚透镜512汇聚起来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进入玻璃光纤513,再由玻璃光纤513将太赫兹量子波信号传输至光纤接口51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的光纤接口514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入接口21相连接。
本发明的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的加热温度范围应视选用的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的材料而定。比如:泗滨砭石的加热温度范围通常为:摄氏37~300℃;再比如:艾草燃烧的最高温度则可以达到摄氏1000℃,其释放的有些太赫兹量子波是通过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有机大分子释放的。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生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入接口21进入太赫兹量子波调制滤光膜系统23,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出接口22进入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再经由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送达穴位。
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通过连接导线35与电位差变化信息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进入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上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和连接导线35连接一对针灸光纤10,再经由这对针灸光纤10的光纤金属套管12送达穴位。
本发明的给药装置53通过细管与针灸光纤1之上的预留孔相连接,将药物通过针灸光纤1注入到人体针灸位置,如图所示。给药是通过改变细胞内有机分子的浓度或降低有机分子化学反应能级的方式,干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利用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治疗适合于对人体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或配合药物、手术、放疗等手段对重大疾病进行辅助性治疗,因为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影响是多因素的,过度提高某一种或几种反应物的分子焓能,也可能会引起其它连锁反应,并产生对人身体的其它危害。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也可以利用特征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对人体早期的癌变部位进行微创式的干预或疗,通过特征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干预或破坏癌变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阻止癌变细胞的无休止增生或扩散而不会对全身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利用电位差变化信息诊疗适合于改变细胞的极性,或许对神经元细胞极性以及神经元胶质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的电场或导电有影响,通过极性变化影响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速度。电位差变化对细胞新陈代谢的促进作用或人体疾病的治疗效应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确定,但电位差刺激对于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利用针灸光纤针对局部神经或局部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临床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采用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采用电位差变化信息的针灸光纤10的“针灸”点(或“穴位”)的位置可能不同,针灸光纤10的“针灸”角度也不同。针灸光纤10“针灸”的具体位置和角度应根据临床疗效确定。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利用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利用电位差变化信息以及利用针灸光纤10给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行使用,还可以三种方法共同使用,具体应根据临床疗效确定。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的加载信息频段、加载信息强度和加载的间长短是有效治疗疾病的三个变量,具体采用什么方式组合是最适合人体且是最有疗效的,尚需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并选择。试验的方法是先确定有效频段;再确定加载信号强度和加载时间长短;后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数据组。
本发明的保健专家系统6是利用健康人体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数据库54,结合实际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信息,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计算,找出人体以及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水平偏弱的部分,然后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数据库54和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调制生成健康人体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并由针灸光纤束1经“穴位”输送给人体,以达到平衡人体整体功能水平平衡的作用(或保健作用),同时起到器官或组织保健的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所采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不是固定频率的,而是在有效频段波动或不断变化的一个频率范围,频率范围为太赫兹量子波的频率范围,以克服人体对固定频率的记忆特性,避免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对人体造成后遗反应。
本发明的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由数据处理中心71、显示系统72、打印机系统73组成,其中显示系统72、打印机系统73通过它们的数据线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如图14所示。其中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以及除针灸光纤束1、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其它部分,都是内置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数据处理中心71的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数据库系统、专家系统以及计算机常用的其它软件,共同构成整个系统的软件支持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和其内集成的软硬件系统以及外置的针灸光纤束1(或传感器)、太赫兹量子波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装置52、给药装置53共同完成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的功能。
本发明的显示系统72负责显示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曲线图谱;本发明的打印系统73负责打印这些信息的曲线图谱,为坐诊大夫提供诊疗依据。
本发明的连接光纤8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和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之间的连接光纤,由光纤81、光纤光路恒温装置82组成。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输出的太赫兹量子波的温度超过或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或摄氏36.5~36.7℃)时,需开启光纤光路恒温装置82将光纤81之中传输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恒温到人体正常体温偏上摄氏1~6℃,以确保太赫兹量子波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处理并经针灸光纤10传输之后,针灸光纤10刺入人体的部分的温度是人体的正常体温温度(或摄氏36.5~36.7℃),特殊的高温治疗需经临床试验测定,但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温度推论,刺入针灸光纤的温度不易超过摄氏40℃。如果用于癌变部位的微创治疗,也可以用高温的太赫兹量子波对癌变部位进行照射,具体温度范围也需要临床测定,推论温度范围为摄氏40~6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对人体和人体器官或组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以及人体电位差变化信息对人体和人体器官进行了数字化,结合中医针灸、中医经络、中医艾灸、西医解剖学、西医神经学、中西医药学、分子物理化学、太赫兹量子波光学、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理论,不仅提出了一种新的对疾病进行诊疗的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种破译大脑通讯密码和寻找有效药物分子的方法,本发明的研发成功,对于人体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破译大脑思维密码、促进针对性更强的有效药物的研发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太赫兹量子波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成示意图。其中,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连接光纤8。
图2为针灸光纤10的组成示意图。其中,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绝缘皮13。
图3为带给药孔的针灸光纤10的示意图。其中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有间隙,光纤金属套管12之上预留有给药孔,给药孔距离光纤11的光纤头的长度为15mm~40mm。
图4为多层金属套管12的针灸光纤10的示意图。其中,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
图5为能出多层金属套管组12呈锥度的针灸光纤10的示意图。其中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
图6为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的组成示意图。其中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
图7为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组成示意图。其中,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连接导线35。
图8为诊断专家系统4的组成示意图。其中,信号采集系统40、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
图9为诊断数据库400组成示意图。其中,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
图10为对比诊断系统4000组成示意图。其中,实时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人体器官或组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21、实时采集的人体电位差变化信息431、实时采集的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信息441。
图11为治疗专家系统5组成示意图。其中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数据库54。
图12为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组成示意图。其中,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汇聚透镜512、玻璃光纤513、光纤接口514组成。
图13为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组成示意图。其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
图14为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组成示意图。其中,数据处理中心71、显示系统72、打印机系统73。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4实施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连接光纤8组成,其中针灸光纤束1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通过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通过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连接导线与针灸光纤束1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给药装置53与针灸光纤束1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以及除针灸光纤束1、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其它部分,都是内置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由2~36根针灸光纤10组成。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由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绝缘皮13组成,其中光纤皮层金属镀膜12是通过溅射、气相沉积、等离子镀等方法将高导电率的金、银等材料镀在光纤11的光纤皮层之上的导电薄膜,绝缘皮13是套在具有光纤皮层金属薄膜的光纤11之外的绝缘皮,如图2所示,其中光纤金属套管12既是为了使针灸光纤具有导电性能,也是为了保证针灸光纤具有韧性,以免针灸光纤发生折断,绝缘皮13是包在光纤皮层金属套管12之外的,针灸光纤10针灸进入穴位的部分是没有绝缘皮13的,既:针灸进入人体的针灸光纤10部分是需要剥掉绝缘皮13的。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0.4mm,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用途选择合理的直径;长度范围10~2000mm,裸露光纤金属镀膜12或剥掉绝缘皮的长度范围为10~50mm。实际使用中可根据用途或需要,选择合理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长度和光纤金属镀膜12的裸露长度。
本发明的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是有间隙的,间隙范围为10~300nm,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具有传输递质的功能,既:传输肽或酶类药物的功能,且光纤金属套管12之上预留有给药孔,给药孔距离光纤11的光纤头的长度为15mm~40mm,带给药孔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既是电位差变化信息传感器,也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传感器,还是递质(肽或酶类药物)的传送器,还具有传统针灸的针灸作用。其中光纤11具有传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通讯功能,光纤金属套管12具有导电功能。
本发明的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是没有空气的,即使光纤11与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不传输递质,既:不传输肽或酶类药物,它们之间的间隙也是注满对人体有益的电解液的,以防空气通过它们之间的缝隙进入人体。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或发送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据时,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至少需要配对使用,其中一根针灸光纤10接正极、和其配对的另外一根针灸光纤接负极,既:电位差变化信息是针灸在人体不同位置的两个针灸光纤10之间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用于采集或释放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共同使用。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在10nm~0.1mm范围时,针灸光纤10因过细变软而难以穿透皮肤,为保证针灸光纤1能穿透皮肤,到达信息采集或发送位置,针灸光纤10的外面的光纤金属套管组12是有多层金属套管的,如图4所示,外层金属套管直径为0.15~0.1mm,内层金属套管之间是间隙配合的,间隙小于等于内层管直径的20%,内层金属套管可伸出外层的长度小于等于内层管的半径,光纤11可伸出最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小于光纤11的半径,在针灸光纤10插入皮肤时,针灸光纤10的针头是平齐的,在距离采集或发送目标只剩下针灸光纤10的可伸出锥度长度时,再推出多层金属套管组12呈锥度,使光纤11的光纤头能接触到采集或发送目标。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周期性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采集细胞的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刺入细胞,可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或能量)峰值以及有机分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特征,判断细胞内各种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或参与化学反应的规律,找出引起器官或组织疾病或治愈器官或组织疾病的关键分子,可为寻药(确定对疾病起关键治疗作用的有机分子)和药物提纯提供依据,促进以分子学为基础的靶向药物的发展。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器官或组织细胞核、细胞膜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探测细胞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需要配对使用,其中一根刺入细胞与细胞核相连接,一根置于细胞膜之上与细胞膜相连接。可通过细胞电位差变化信息判断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是否正常,也可通过细胞的电位差变化信息了解器官或组织内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或发送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周期性活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150nm。采集或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针灸光纤10需要与神经胶质细胞相连接,或与神经元细胞相连接;采集或发送电位差变化信息需要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胞体相连接、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轴突相连接。可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峰值或电位变化峰值,并根据大脑神经系统的指令、器官或组织的动作、器官或组织的特征疾病等,解码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通讯关系、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某个特征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或电位差变化信息与某个特征疾病的关系。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10在采集或发送神经网络的太赫兹通讯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50nm~0.4mm,其中光纤11与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的角度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组成的神经束的夹角(或光纤11与神经束的夹角)角度范围通常为0~60度,最大夹角不能超过光纤11的光线入射角。因光纤11对于光线或电磁波是有入射角度的,入射光线超过光纤11入射角度的光线或电磁波是无法进入光纤的,所以应在方便光纤11插入皮肤病到达神经网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光纤11与神经网络的神经束之间的夹角。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中医针灸穴位、采集或发送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或针灸“穴位”时,其中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且在不考虑采用针灸光纤对人体给药的前提下,光纤金属套管12也可以采用更简单方便的直接在光纤11的表面镀金或镀银的方式解决,从而省略光纤金属套管12。
本发明的针灸光纤束1在人体上的选位,可根据需要诊断或治疗的疾病,按照中医经络理论,选择针灸“穴位”;也可以根据解剖学定位的诊断器官的神经输入和神经输出的神经与中枢神经的交叉点及其关联交叉点,选择针灸的位置;具体的针灸选位和需要的针灸光纤10的数量以及多个针灸光纤10之间的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的彼此之间内部关系,应以临床诊断能获得稳定的特征数值为依据,或以临床治疗能获得对疾病的有效疗效为准。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组成,如图6所示。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接口21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相连接;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与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连接,太赫兹量子波数模/模数转换器25与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相连接。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既是接收针灸光纤1采集的人体太赫兹信息的专用板卡,也是通过针灸光纤1向人体发送太赫兹信息的专用板卡。
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由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连接导线35组成,如图7所示。其中连接导线35是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与针灸光纤10之间的连接导线;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7相连接。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模数模式时,输入的是采集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数模模式时,输出的是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7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确定的由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器34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
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既是接受针灸光纤1采集的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周期性运动的电压差变化信息的专用板卡,也是通过针灸光纤1向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发送其周期性运动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的专用板卡。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上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两根针灸光纤10的光纤金属套管12连接,采集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是接正极的针灸光纤10和接负极的针灸光纤之间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的电位差变化信息也是通过接正极的针灸光纤10和接负极的针灸光纤10而发送到这两根针灸光纤10之间的;由多根针灸光纤10组成的阶跃式电位差变化信息也可以采用,具体应视临床效果而定。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可调制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的电压波动范围为0.05~50mv。
本发明的诊断专家系统4由信号采集系统40、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组成,其中信号采集系统40由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组成,扎入人体的针灸光纤束1将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信号和电位差变化信息信号经与其连接的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传输至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并通过数据处理中心71内置的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完成对信号采集系统40采集信号的数据处理,既:完成对疾病的诊断,如图8所示。其中信号采集系统40通过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采集不同的信号,送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中;诊断数据库400由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组成;如图9所示。对比诊断系统4000由实时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人体器官或组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21、实时采集的人体电位差变化信息431、实时采集的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信息441组成,如图10所示。对比诊断系统4000完成对采集的人体及其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421和电位差变化信息431、441,比对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确定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器官或组织、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类型或疾病名称。
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1是采集健康人体的太赫兹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健康人体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采集健康人体的电位差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数字化模型。采集被诊断人体的太赫兹数据和电位差数据,通过对比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1和健康人体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可以确定人体的健康状况水平,并找出影响人体健康状况水平的差异之处;
健康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2是采集健康人体各个健康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信息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健康人体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信息数字化模型44是采集健康人体的各个健康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数据而建立的健康人体的各个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采集被诊断人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量子波数据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据,通过对比健康人体该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字化模型41和标准化电位差变化信息数字模型44,可以确定该器官或组织的健康水平。
各个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量子波数字化模型43是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各种疾病的特征太赫兹量子波数字化模型;各个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信息数字化模型46是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各种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模型。采集疾病器官或组织的太赫兹数据和电位差变化数据,通过对比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和疾病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模型,可以确诊该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类型、特征、程度。
本发明的对比诊断系统4000之中的数字模型包括:人体、人体器官或组织及其内部细胞的周期性活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频率‐‐‐能量、时间—频率—能量数字化模型,电位差变化信息频率‐‐‐时间、电位差‐‐‐时间‐‐‐峰值数字化模型,以及太赫兹量子波频率、太赫兹量子波能量、电位差变化频率、电位差变化峰值、人体及人体器官或组织或细胞活动周期、时间等的多维空间架构的数字化模型等。对比诊断系统4000通过健康人体或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数字模型、特征疾病标准化数字模型与患者人体及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特征数字化模型的比对,确诊人体的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类型、特征、严重程度等。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数据库54组成,如图11所示。其中数据库54共用诊断数据库400。
治疗专家系统5执行的过程是根据某个器官或组织的疾病特征,选择在影响该器官或组织的关键神经节点进行“针灸”,“针灸”点的选位以可采集最大能量的太赫兹量子波的点为最佳选位点,“针灸”定位后,从数据库54中调取数据,经由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调制生成相应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由针灸光纤1将健康人体器官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到控制该器官的神经节点(或“穴位”),使因疾病造成的扭曲的太赫兹量子波和电位差变化通过与健康人体太赫兹量子波的共振或通过附加正常电位差变化予以矫正而恢复正常,既: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改变细胞内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机分子活化能(或焓能)或通过电位差变化改变细胞参加化学反应的有机分子极性的方式,干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汇聚透镜512、玻璃光纤513、光纤接口514组成,汇聚透镜512将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聚焦并进入玻璃光纤513,玻璃光纤513与光纤接口514相连接,如图12所示。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由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组成,其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置于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之中,如图13所示。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在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中被加热后,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反射灯碗的汇聚,聚聚至汇聚透镜512,汇聚透镜512汇聚起来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进入玻璃光纤513,再由玻璃光纤513将太赫兹量子波信号传输至光纤接口51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的光纤接口514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入接口21相连接。
本发明的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的加热温度范围应视选用的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的材料而定。比如:泗滨砭石的加热温度范围通常为:摄氏37~300℃;再比如:艾草燃烧的最高温度则可以达到摄氏1000℃,其释放的有些太赫兹量子波是通过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有机大分子释放的。
本发明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生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入接口21进入太赫兹量子波调制滤光膜系统23,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出接口22进入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再经由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送达穴位。
本发明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通过连接导线35与电位差变化信息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进入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上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和连接导线35连接一对针灸光纤10,再经由这对针灸光纤10的光纤金属套管12送达穴位。
本发明的给药装置53通过细管与针灸光纤1之上的预留孔相连接,将药物通过针灸光纤1注入到人体针灸位置,如图所示。给药是通过改变细胞内有机分子的浓度或降低有机分子化学反应能级的方式,干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利用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治疗适合于对人体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或配合药物、手术、放疗等手段对重大疾病进行辅助性治疗,因为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影响是多因素的,过度提高某一种或几种反应物的分子焓能,也可能会引起其它连锁反应,并产生对人身体的其它危害。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也可以利用特征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对人体早期的癌变部位进行微创式的干预或疗,通过特征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干预或破坏癌变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阻止癌变细胞的无休止增生或扩散而不会对全身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利用电位差变化信息诊疗适合于改变细胞的极性,或许对神经元细胞极性以及神经元胶质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的电场或导电有影响,通过极性变化影响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速度。电位差变化对细胞新陈代谢的促进作用或人体疾病的治疗效应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确定,但电位差刺激对于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利用针灸光纤针对局部神经或局部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临床上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采用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采用电位差变化信息的针灸光纤10的“针灸”点(或“穴位”)的位置可能不同,针灸光纤10的“针灸”角度也不同。针灸光纤10“针灸”的具体位置和角度应根据临床疗效确定。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利用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利用电位差变化信息以及利用针灸光纤10给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行使用,还可以三种方法共同使用,具体应根据临床疗效确定。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的加载信息频段、加载信息强度和加载的间长短是有效治疗疾病的三个变量,具体采用什么方式组合是最适合人体且是最有疗效的,尚需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并选择。试验的方法是先确定有效频段;再确定加载信号强度和加载时间长短;后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数据组。
本发明的保健专家系统6是利用健康人体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数据库54,结合实际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信息,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计算,找出人体以及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水平偏弱的部分,然后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数据库54和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调制生成健康人体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并由针灸光纤束1经“穴位”输送给人体,以达到平衡人体整体功能水平平衡的作用(或保健作用),同时起到器官或组织保健的作用。
本发明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所采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不是固定频率的,而是在有效频段波动或不断变化的一个频率范围,频率范围为太赫兹量子波的频率范围,以克服人体对固定频率的记忆特性,避免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对人体造成后遗反应。
本发明的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由数据处理中心71、显示系统72、打印机系统73组成,其中显示系统72、打印机系统73通过它们的数据线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如图14所示。其中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以及除针灸光纤束1、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其它部分,都是内置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数据处理中心71的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数据库系统、专家系统以及计算机常用的其它软件,共同构成整个系统的软件支持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和其内集成的软硬件系统以及外置的针灸光纤束1(或传感器)、太赫兹量子波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装置52、给药装置53共同完成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的功能。
本发明的显示系统72负责显示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曲线图谱;本发明的打印系统73负责打印这些信息的曲线图谱,为坐诊大夫提供诊疗依据。本发明的连接光纤8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和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之间的连接光纤,由光纤81、光纤光路恒温装置82组成。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输出的太赫兹量子波的温度超过或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或摄氏36.5~36.7℃)时,需开启光纤光路恒温装置82将光纤81之中传输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恒温到人体正常体温偏上摄氏1~6℃,以确保太赫兹量子波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处理并经针灸光纤10传输之后,针灸光纤10刺入人体的部分的温度是人体的正常体温温度(或摄氏36.5~36.7℃),特殊的高温治疗需经临床试验测定,但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温度推论,刺入针灸光纤的温度不易超过摄氏40℃。如果用于癌变部位的微创治疗,也可以用高温的太赫兹量子波对癌变部位进行照射,具体温度范围也需要临床测定,推论温度范围为摄氏40~60℃。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连接光纤(8);针灸光纤束(1)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通过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通过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连接导线与针灸光纤束(1)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给药装置53与针灸光纤束(1)相连接;除针灸光纤束(1)、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的数据库(54)、保健专家系统(6)都是内置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
针灸光纤束(1)由2~36根针灸光纤(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灸光纤(10)由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绝缘皮(13)组成,光纤皮层金属镀膜(12)是通过溅射、气相沉积、等离子镀将高导电率的金、银镀在光纤(11)的光纤皮层之上的导电薄膜,绝缘皮(13)是套在具有光纤皮层金属薄膜的光纤(11)之外的绝缘皮;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0.4mm,长度范围10~2000mm,裸露光纤金属镀膜(12)或剥掉绝缘皮的长度范围为10~50mm;
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是有间隙的,间隙范围为10~300nm,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具有传输递质的功能,即传输肽或酶类药物的功能,且光纤金属套管(12)之上预留有给药孔,给药孔距离光纤11的光纤头的长度为15mm~40mm,带给药孔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
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是没有空气的,即使光纤(11)与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不传输递质,即不传输肽或酶类药物,它们之间的间隙也是注满对人体有益的电解液的,以防空气通过它们之间的缝隙进入人体;
针灸光纤(10)的直径在10nm~0.1mm范围时,针灸光纤(10)因过细变软而难以穿透皮肤,针灸光纤(10)的外面的光纤金属套管组(12)是有多层金属套管的,外层金属套管直径为0.15~0.1mm,内层金属套管之间是间隙配合的,间隙小于等于内层管直径的20%,内层金属套管可伸出外层的长度小于等于内层管的半径,光纤(11)伸出最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小于光纤(11)的半径,在针灸光纤(10)插入皮肤时,针灸光纤(10)的针头是平齐的,在距离采集或发送目标只剩下针灸光纤(10)的伸出锥度长度时,再推出多层金属套管组(12)呈锥度,使光纤(11)的光纤头能接触到采集或发送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周期性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采集细胞的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刺入细胞,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或能量峰值以及有机分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特征,判断细胞内各种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或参与化学反应的规律,找出引起器官或组织疾病或治愈器官或组织疾病的关键分子,为寻药:即确定对疾病起关键治疗作用的有机分子和药物提纯提供依据;
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器官或组织细胞核、细胞膜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探测细胞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需要配对使用,其中一根刺入细胞与细胞核相连接,一根置于细胞膜之上与细胞膜相连接;通过细胞电位差变化信息判断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是否正常,或通过细胞的电位差变化信息了解器官或组织内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或发送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周期性活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150nm;采集或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针灸光纤(10)需要与神经胶质细胞相连接,或与神经元细胞相连接;采集或发送电位差变化信息需要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胞体相连接、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轴突相连接;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峰值或电位变化峰值,并根据大脑神经系统的指令、器官或组织的动作、器官或组织的特征疾病,解码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通讯关系、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某个特征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或电位差变化信息与某个特征疾病的关系;
针灸光纤(10)在采集或发送神经网络的太赫兹通讯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50nm~0.4mm,光纤(11)与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的角度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组成的神经束的夹角或光纤(11)与神经束的夹角,角度范围通常为0~60度,最大夹角不能超过光纤(11)的光线入射角;
针灸光纤束(1)用于中医针灸穴位、采集或发送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或针灸“穴位”时,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且在不考虑采用针灸光纤对人体给药的前提下,光纤金属套管(12)采用更简单方便的直接在光纤(11)的表面镀金或镀银的方式解决,从而省略光纤金属套管(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组成;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接口(21)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相连接;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与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连接,太赫兹量子波数模/模数转换器25与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由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连接导线(35)组成;连接导线(35)是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与针灸光纤(10)之间的连接导线;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7)相连接;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模数模式时,输入的是采集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数模模式时,输出的是计算机集中控制中心(7)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确定的由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器(34)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诊断专家系统(4)由信号采集系统(40)、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组成;信号采集系统(40)从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采集信号,扎入人体的针灸光纤束(1)将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信号和电位差变化信息信号经与其连接的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采集到信号采集系统(40)传输至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并通过数据处理中心(71)内置的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完成对信号采集系统(40)采集信号的数据处理,既:完成对疾病的诊断;信号采集系统(40)通过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采集不同的信号,送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中;诊断数据库(400)由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组成;对比诊断系统(4000)由实时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人体器官或组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21)、实时采集的人体电位差变化信息(431)、实时采集的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信息(441)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专家系统(5)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数据库(54)组成;其中,数据库(54)共用诊断数据库(400)。
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汇聚透镜(512)、玻璃光纤(513)、光纤接口(514)组成,汇聚透镜(512)将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聚焦并进入玻璃光纤(513),玻璃光纤513与光纤接口(514)相连接;
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由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组成,其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置于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之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在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中被加热后,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反射灯碗的汇聚,聚聚至汇聚透镜(512),汇聚透镜(512)汇聚起来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进入玻璃光纤(513),再由玻璃光纤(513)将太赫兹量子波信号传输至光纤接口(51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的光纤接口(514)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光纤输入接口(21)相连接;
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通过连接导线35与电位差变化信息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进入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上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和连接导线(35)连接一对针灸光纤(10),再经由这对针灸光纤(10)的光纤金属套管(12)送达穴位;
给药装置(53)通过细管与针灸光纤(1)之上的预留孔相连接,将药物通过针灸光纤(1)注入到人体针灸位置,给药是通过改变细胞内有机分子的浓度或降低有机分子化学反应能级的方式,干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专家系统(6)是利用健康人体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数据库(54),结合实际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信息,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计算,找出人体以及人体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水平偏弱的部分,然后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数据库54和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调制生成健康人体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并由针灸光纤束(1)经“穴位”输送给人体,以达到平衡人体整体功能水平平衡的作用或保健作用,同时起到器官或组织保健的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由数据处理中心(71)、显示系统72、打印机系统73组成,注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以及除针灸光纤束(1)、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的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其它部分,都是内置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数据处理中心71的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的数据库系统、专家系统以及计算机常用的其它软件,共同构成整个系统的软件支持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和其内集成的软硬件系统以及外置的针灸光纤束(1)(或传感器)、太赫兹量子波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送装置(52)、给药装置(53)共同完成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的功能;
显示系统(72)负责显示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曲线图谱;打印系统(73)负责打印这些信息的曲线图谱,为坐诊大夫提供诊疗依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光纤(8)是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和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之间的连接光纤,由光纤(81)、光纤光路恒温装置(82)组成;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输出的太赫兹量子波的温度超过或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开启光纤光路恒温装置(82)将光纤(81)之中传输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恒温到人体正常体温偏上摄氏1~6℃,以确保太赫兹量子波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处理并经针灸光纤10传输之后,针灸光纤(10)刺入人体的部分的温度是人体的正常体温温度。
CN201611200525.5A 2016-12-22 2016-12-22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Active CN106599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0525.5A CN106599594B (zh) 2016-12-22 2016-12-22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0525.5A CN106599594B (zh) 2016-12-22 2016-12-22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9594A true CN106599594A (zh) 2017-04-26
CN106599594B CN106599594B (zh) 2019-08-13

Family

ID=58602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0525.5A Active CN106599594B (zh) 2016-12-22 2016-12-22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959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7092A (zh) * 2018-11-22 2019-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增强大脑认知功能的脑神经刺激装置
CN109731229A (zh) * 2019-01-10 2019-05-10 鲍玉珍 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
CN110051537A (zh) * 2019-05-22 2019-07-26 赵升 一种光辐内热式针灸针
CN111375136A (zh) * 2019-10-09 2020-07-07 鲍玉珍 太赫兹波理疗终端、用于早中期乳腺癌的太赫兹波理疗系统
WO2023065449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纤束插芯的制造方法及多通道光纤记录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7397A (zh) * 2006-12-18 2009-08-26 佳能株式会社 利用太赫兹波获取物体信息的信息获取设备和信息获取方法
CN103055421A (zh) * 2012-12-26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磁针诊断治疗系统
CN103170064A (zh) * 2013-03-27 2013-06-2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诊疗一体探头
CN103520842A (zh) * 2013-10-29 2014-01-22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太赫兹波诊疗仪
CN104665772A (zh) * 2015-02-13 2015-06-0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全光纤式检测和治疗浅表癌细胞的装置
WO2016084921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サンエス製薬株式会社 テラヘルツ波を放出する粒子状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7397A (zh) * 2006-12-18 2009-08-26 佳能株式会社 利用太赫兹波获取物体信息的信息获取设备和信息获取方法
CN103055421A (zh) * 2012-12-26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磁针诊断治疗系统
CN103170064A (zh) * 2013-03-27 2013-06-2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诊疗一体探头
CN103520842A (zh) * 2013-10-29 2014-01-22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太赫兹波诊疗仪
WO2016084921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サンエス製薬株式会社 テラヘルツ波を放出する粒子状組成物
CN104665772A (zh) * 2015-02-13 2015-06-0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全光纤式检测和治疗浅表癌细胞的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7092A (zh) * 2018-11-22 2019-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增强大脑认知功能的脑神经刺激装置
CN109557092B (zh) * 2018-11-22 2019-12-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用于增强大脑认知功能的脑神经刺激装置
CN109731229A (zh) * 2019-01-10 2019-05-10 鲍玉珍 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
CN109731229B (zh) * 2019-01-10 2021-08-20 鲍玉珍 针对脑部神经元细胞的非干涉太赫兹波理疗装置
CN110051537A (zh) * 2019-05-22 2019-07-26 赵升 一种光辐内热式针灸针
CN111375136A (zh) * 2019-10-09 2020-07-07 鲍玉珍 太赫兹波理疗终端、用于早中期乳腺癌的太赫兹波理疗系统
WO2023065449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纤束插芯的制造方法及多通道光纤记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9594B (zh)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9594B (zh) 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
Akan et al. Fundamentals of molecula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Shah-Basak et al. Fields or flows? A comparative metaanalysis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and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o treat post-stroke aphasia
Hammerschlag et al. Biofield research: A roundtable discussion of scientific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US20050203578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biological organisms
Shim et al. Retinal prosthetic approaches to enhance visual perception for blind patients
Li et al. Error performance and mutual information for iont interface system
Rahman et al. Trans-spi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 f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Kumru et al. Cervical electrical neuromodulation effectively enhances hand motor output in healthy subjects by engaging a use-dependent intervention
Jochumse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optimal afferent feedback modality for inducing neural plasticity with a self-pac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ashir et al. Neuromodulation for addiction by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enedetti-Isaa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refractory and drug-resistant aggressivenes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RU2621547C2 (ru) Способ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й мультиволновой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й радионейроинженерии головного мозга человека
Martins et al. Spinal locomotion in cats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A prospective study
US20120185016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biological organisms
Pinto et al. Customized photobiomodulation modulates pain and alters thermography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ilot study
CN114038572A (zh) 一种为癌症综合免疫治疗的患者量身定制的治疗系统
Bókkon et al. EMOST: elimination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and diarrhea by low-frequency and 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N204636823U (zh) 微创中医肿瘤治疗方舱系统
RU224084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тоиммуномодулирующей терапии по гевондян и жарову
Lee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ion contents in acupuncture points and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s
Figee et 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hy anatomy matters
WO2024031659A1 (zh) 医疗系统及协同处理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5626724U (zh)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病理痛的电刺激装置
Buddha Human Photosynthesis: Light Energy and Lif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