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8477A - 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8477A
CN106598477A CN201610329550.7A CN201610329550A CN106598477A CN 106598477 A CN106598477 A CN 106598477A CN 201610329550 A CN201610329550 A CN 201610329550A CN 106598477 A CN106598477 A CN 106598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mory
value
memorizer
utiliza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95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旼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98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8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27Details of free space management performed by the file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7Database tu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52Erasing, e.g. deleting, data cleaning, moving of data to a wastebask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由数据库管理装置执行的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以及根据所述复制数目值的减小,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

Description

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通过调节内存数据库上的数据复制数目而实现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当数据库设置在磁盘(Disk)上时,表和索引存在于磁盘上。因此,如果对特定资料的检索被请求,则特定资料首先经过从数据库提供至存储器的过程。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这种数据库产生设置在磁盘上的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下降的问题。作为针对该问题的克服方案,可提出如下方案:利用数据库设置在主存储器上的内存数据库(In-Memory Database)。对于内存数据库而言,由于数据库设置在主存储器上,因此被请求的资料无需经过从数据库提供至存储器的过程。即,由于内存数据库能够在存储器上直接检索被请求的资料,因此提供对被请求的资料的迅速访问。
但是,与设置在现有的磁盘上的数据库相比,内存数据库不易进行存储空间的扩展。此外,与设置在现有的磁盘上的数据库相比,内存数据库在构建数据库时需要较高的费用。因此,需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主存储器的有限的存储空间的方法。但是,能够在内存数据库中有效地管理数据的方法尚未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删除存储在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的一部分,也能够进行对所期望的数据的访问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具体来讲,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调节存储在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来确保主存储器上的存储空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测量内存数据库的存储空间的使用量来防止存储器已满(Memory full)状态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仅删除被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来确保主存储器上的存储空间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下面的记载中明确理解没有被提及的其它技术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以及根据所述复制数目值的减小,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控制部,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为使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并根据所述复制数目值的减小,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
此外,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第一临界值以上;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第一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在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数据中识别至少一个节点上的一部分数据;以及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与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重复的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所述一部分数据。
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在存储器已满状态发生之前,调节数据的复制数目,由此能够自动确保存储空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防止由存储器已满状态引起的存储器泄漏(MemoryLeak)。
此外,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向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通知存储器被使用到临界值以上,从而向管理者提供资料备份或存储空间扩展的机会。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仅删除被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数据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在不调节复制数目的情况下确保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存数据库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的顺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的顺序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例。
图6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复制数目的调节结果的示例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数据的示例。
图8是对图7的数据设置存储区域的数据的示例。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图8的设置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重复数据被删除的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节点的附加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存储空间的扩展方法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的同时参照详细后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的方法将会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彼此不同的多种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且向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本发明的范围而提供的,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
如果没有其它定义,则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及科技用语)能够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含义使用。另外,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只要没有被明确地特别定义,就不被理想地或过度地解释。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所有用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单数形式只要在句子中未被特别提及就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下面,参照图1,对实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系统的构成及操作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存数据库系统的示意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内存数据库系统称作系统。系统可由计算装置实现。在此,计算装置可包括诸如服务器装置、桌上型电脑的固定式计算装置以及诸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的移动计算装置。
下面,假设系统包含集群结构的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可以是物理服务器。这种系统可通过按复制数目(Replication Factor,RF)值存储数据副本来确保稳定性。在初始数据库(初始DB)中,复制数目值为1以上。例如,在复制数目值为1的情况下,系统在存储空间内额外存储一个数据副本。系统可通过该数据副本来应对集群内的节点丢失等事件。即,副本数是指可通过副本来恢复(Recover)数据的能力。
在因内存数据库的数据量增加而接近存储器已满状态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检测该状态。为了检测接近存储器已满状态的危险状态,内存数据库可具有数据使用量的临界值。所述临界值可由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或制造者来设置。
例如,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使用量的90%被设置为临界值的情况下,如果数据集群的存储空间满90%以上,则系统能够检测该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危险状态的情况下,系统可调节复制数目值。例如,在复制数目值为1的情况下,系统可将复制数目值调节为0。此外,在复制数目值为2的情况下,系统也可以将复制数目值调节为1。此外,在复制数目值为2的情况下,系统还可以将复制数目值调节为0。复制数目值的调节量可由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来确定。
如果发生所述复制数目值调节事件,则系统可将该事件通报给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发生所述事件的情况为初始复制数目值大于调节后的复制数目值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系统可判断为发生所述复制数目值调节事件。
为此,实现内存数据库的计算装置可被构成为包括用于向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进行所述通报的输出部。例如,输出部可包括显示部和声音输出部。计算装置可将所述通报内容以弹出消息的形式显示在显示部上。
此外,系统可通过所述通报将通过调节复制数目值而发生的附加存储空间信息提供给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此外,为了将内存数据库的使用量降低至小于临界值,系统也可以确定额外所需要的节点的个数和容量并通报给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此时,系统也可以将关于每当复制数目值增加1时所需要的节点的个数和容量的信息提供给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
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可参照所述通报的信息,执行诸如节点附加、数据整理、与现有相比减小的复制数目值的应用的数据管理操作。此外,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也可以参照所述通报的信息,在节点被附加的状态下执行初始复制数目值恢复操作。即,由于进一步确保了存储空间,因此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可按存储在初始内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副本数量复制并存储数据。
由此,能够摆脱因存储器已满而导致的故障等的危险,并且能够确保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的稳定性。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装置100的方框图。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装置100称作装置100。
装置100可包括存储器110和控制部140。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备份(Backup)数据库150。装置100可以以由多个物理节点构成的集群形式具备存储器110。
存储器110和备份数据库150存储各种数据、命令和/或信息。此外,存储器110和备份(Backup)数据库150也可以存储用于管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存数据库的至少一个程序。
存储器11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此外,存储器110还可以包括诸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闪速存储器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存储器110可存储数据库120。即,存储器110中可设置有内存数据库。数据库120可包含数据表和索引130。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存储器110也可以称作主存储器。
备份数据库150可非临时性存储从存储器110传递的数据等。存储器110可包括硬盘、可拆卸型盘。为了解决易失性存储器110的缺点,备份数据库150可使用检查点文件和日志文件来存储位于存储器的内容。特别是,备份数据库150还可以存储从存储器110中删除的重复数据。备份存储器150可包括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公知的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控制部140对装置100的各个构成的整体操作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140也可以控制为在装置100的各个构成之间收发信息。特别是,控制部140可执行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运算。控制部140还可以控制为基于关于复制数目值的运算结果来删除重复数据。控制部140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或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公知的任意形式的处理器。此外,控制部140还可以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的至少一个应用或程序。控制部140的功能和操作将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中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装置100可在上述的计算装置上实现。因此,应注意,虽然未图示,但根据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装置100可包括:输入部,用于从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接收各种设置和命令;以及输出部,用于向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通报各种信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的顺序图。以下,省略与在对图1中参照的系统的说明中所说明的内容重复的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数据可通过控制部140以各种碎片分散存储在所述多个节点中。重复数据作为具有与数据相同的值的数据,同样可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中。此时,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的碎片被存储在各个节点中,并且存储在一个节点中的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的各个碎片不会被重复存储。
另外,所述数据和所述重复数据中的任一个可以是原始数据。如果,在所述数据为原始数据的情况下,所述重复数据可以是副本。此外,所述重复数据中的任一个为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剩余重复数据和所述数据可以是副本。
参照图3,装置100可接收关于存储有数据的存储器110的临界值的设置(S10)。在该情况下,装置100可包括用于从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接收关于所述临界值的设置的输入部。但是,在临界值被预先存储在装置100中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接收所述临界值的设置的步骤(S10)。
在此,临界值是指使用存储器110的存储空间的内存数据库的使用率。控制部140可判断内存数据库120的存储器110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S20)。
所述判断的结果是,在存储器110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判断复制数目值是否大于0。在此,由于复制数目值为自然数,因此控制部140可判断复制数目值是否为1以上的自然数(S30)。
在复制数目值为1以上的自然数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使存储在存储器110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如果存储器110的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并且处于完成复制数目值的减小之前,则复制数目值具有1以上的值。这是因为,为了数据的稳定存储,数据库120针对所述数据存储一个以上的副本。因此,在该情况下,装置100也可以不执行步骤S30,而是执行步骤S40。
即,步骤20的所述判断的结果是,在存储器110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使关于存储在存储器110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S40)。例如,在复制数目值为2的情况下,在数据库120上存在两个与数据重复的数据。此时,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使复制数目值减小至1或0。复制数目值的减小量可根据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或制造者的设置来确定。
在复制数目值减小至1的情况下,在存储器110上存在一个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在复制数目值减小至0的情况下,在存储器110上不存在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即,控制部140可对所述数据控制为与复制数目值对应的个数的重复数据存在于存储器110中。即,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被删除。通过删除所述重复数据,按所述数据的容量在存储器110中变更为空的状态。
控制部140可在删除所述重复数据之后,再次判断存储器110使用率。控制部140可在删除重复数据之后,判断存储器110使用率是否依然为临界值以上(S50)。所述判断的结果是,在存储器110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在步骤S40中使减小的复制数目值进一步减小。由此,控制部140也可以控制为进一步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
例如,假设在初始数据库120上的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为2的情况下,在步骤S40中控制部140使复制数目值减小至1个的情况。在复制数目值由2减小至1之后,存储器110使用率仍然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复制数目值由1个进一步减小至0个。
控制部140也可以控制为随着复制数目值的减小而删除的重复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110以外的存储空间中。例如,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删除的重复数据被存储在备份数据库150中。或者,控制部140也可以控制为向预先设置的外部装置发送删除的重复数据。为此,装置100也可包括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有线无线通信的通信部。例如,所述预先设置的外部装置可以是通过网络与装置100连接的云服务器。
以上,对在存储器110的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复制数目值减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因复制数目值反复减小而变为0的情况下,存储器110上的所述数据将处于仅被存储一个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为了保存数据,控制部140不会删除所述数据。在该情况下,向装置100请求附加的存储空间。参照图4,对此进行仔细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复制数目值为0的情况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的顺序图。参照图4,在步骤S30中控制部140可判断为复制数目值小于1(即,0)。此时,假设存储器110的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在内存数据库中发生因存储器已满而导致的故障,控制部140可判断为存储器110需要附加存储空间。此外,控制部140可判断存储器110进一步需要附加的存储空间的容量。
此时,控制部140可以基于因复制数目值的减小而删除的重复数据的容量来了确定所述附加存储空间的容量。控制部140可确定用于所述数据的副本再次存储在存储器110中的存储空间的容量。这是为了更换删除的重复数据而将所述数据额外保留在所述存储器110上。
但是,此时,即使副本被存储,控制部140也可以确定所述存储空间的容量以使附加了存储空间的存储器110的使用率小于临界值。控制部140可以确定所述存储空间的容量以使所述数据的副本按已减小的复制数目值被存储。此外,控制部140也可以确定所述存储空间的容量以使所述数据的副本按复制数目值1被存储。
例如,在复制数目值减小2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在存储两个删除的重复数据的同时确定所述存储空间的容量以使存储器110的使用率小于临界值。此外,为了维持最小限度的稳定性,即使在复制数目值减小2的情况下,控制部140也可以确定所述存储空间的容量以使一个重复数据被存储。所述额外存储的副本个数和存储空间容量可根据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或制造者的设置来确定。
以上,在构成集群的各个节点的存储空间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存储空间的容量也可以表示附加的节点个数。
控制部140可控制为通过装置100的输出部来输出包含关于所述存储空间容量的信息的通知。所述通知可以以请求附加存储空间的消息的形式输出。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可通过认知所述消息来考虑在存储器110上设置附加节点。
在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在存储器110上附加节点(S31)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对此进行检测。此外,控制部140也可以检测附加的节点的存储空间容量。如果控制部140检测到存储空间的附加,则可判断关于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110的存储器110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S32)。判断的结果是,在关于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110的存储器110使用率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所述数据在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110中被进行再平衡(Re-Balancing)处理(S33)。在此,再平衡处理是指通过考虑附加了存储空间的存储器110的各个节点的存储空间容量来分散存储所述数据的操作。即,控制部140可控制为现有的已存储的数据被适当地分散存储在包含附加节点的存储器110的各个节点中。此时,附加存储的副本也可与所述数据一起被分散存储。关于所述数据的分散程度可根据内存数据库管理者或制造者的设置来确定。
图5是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例。此外,图6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复制数目的调节结果的示例图。
参照图5,对分散存储在节点W 501、节点X 511、节点Y 521和节点Z 531中的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的情况进行再一次说明。此时,假设所述各个节点501、511、521、531为包含在存储器110中的节点,并且为物理服务器的情况。此外,数据A、B、C、D分别为构成第一数据的一部分数据,数据E、F、G、H分别为构成第二数据的一部分数据。存储在各个节点中的各个一部分数据中,数据A1、B1、C1、D1为与数据A、B、C、D重复的数据,数据E1、F1、G1、H1为与数据E、F、G、H重复的数据。
区域503、505、507、509、区域513、515、517、519、区域523、525、527、529区以及区域533、535、537、539可以是在各个节点上被逻辑上划分的区域。假设所述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各个逻辑区域中。此时,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在各个区域存储有彼此不同的一部分数据。此外,存储在各个节点中的数据(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为彼此不同的数据。因此,即使存储在某一节点中的数据丢失,数据库120也可以保存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如果检测到关于数据的调用,则控制部140可通过采集被分散存储的数据的一部分数据并组合为完整数据而提供给数据调用者。
控制部140对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500、510进行控制。存储过程500统管第一数据在节点W 501和节点Y 521上的存储、删除、调用操作。此外,存储过程510统管第二数据在节点X 511和节点Z 531上的存储、删除、调用操作。
对复制数目值为1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此时,为了便于说明,在删除数据之后,将不考虑数据的再平衡。
如果第一数据被存储,则控制部140可控制为第一数据被存储在节点W 501中。此外,在复制数目值为1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第一数据的副本被存储在节点Y 521中。
如果第二数据被存储,则控制部140也可以控制为第二数据被存储在节点X 511中。此外,由于复制数目值为1,因此控制部140也可以控制为第二数据的副本被存储在节点Z 531中。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存储器110的使用率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使复制数目值1减小。在第一数据的复制数目值由1减小至0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存储在节点W 501中的一部分数据被保持,并且存储在节点Y 521中的重复数据被删除。此外。关于第二数据,在复制数目值由1减小至0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存储在节点X 511中的一部分数据被保持,并且存储在节点Z 531中的重复数据被删除。
参照图6,在该情况下,存储在各个区域503、505、507、509中的一部分数据A、B、C、D被保存在存储器110中。在调用第一数据时,控制部140可将节点W 501上的第一数据提供给调用者。此外,关于第二数据,存储在区域513、515、517、519中的一部分数据E、F、G、H被保存在存储器110中。在调用第二数据时,控制部可140将节点X 511上的第二数据提供给调用者。
以上,对通过使复制数目值1减小而删除节点Y 521和节点Z 531上的重复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控制部140也可以通过删除存在于彼此不同的节点上的一部分数据而使复制数目值1减小。
例如,关于第一数据,在复制数目值由1减小至0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存储在节点W 501中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A和一部分数据B被保存,一部分数据C和一部分数据D被删除。此外,可控制为存储在节点Y 521中的重复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A1和一部分数据B1被删除,一部分数据C1和一部分数据D1被保存。
在又一例中,关于第二数据,在复制数目值由1减小至0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存储在节点X 511中的一部分数据中的、数据E和数据F被保存,数据G和数据H被删除。此外,可控制为存储在节点Z 531中的重复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E1和一部分数据F1被删除,一部分数据G1和一部分数据H1被保存。
参照图6,在该情况下,存储在各个区域503、505、527、529中的一部分数据A、B、C1、D1被保存在存储器110中,在调用第一数据时,控制部140可通过组合节点W 501和节点Y 521上的一部分数据而将第一数据A、B、C、D提供给调用者。这是因为数据C1和数据D1为分别与数据C和数据D相同的数据。
此外,关于第二数据,存储在区域513、515、537、539中的数据E、F、G1、H1被保存在存储器110中。在调用第二数据时,控制部140可将节点X 511和节点Z 531上的第二数据E、F、G、H提供给调用者。这是因为数据G1和数据H1为分别与数据G和数据H相同的数据。
图7是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数据的示例。此外,图8是对图7的数据设置存储区域的数据的示例。
参照图7,数据700是公司为了管理员工而使用的数据表的示例。数据700为以公司员工的员工编号、用户名、姓名、性别、年龄、小组、职责为列并且以各个内容为行的行列结构的数据。如在图5的说明中参照的那样,所述数据700可通过控制部140被分散存储在各个节点中。特别是,分散存储在各个节点中的各个一部分数据可根据预先设置的基准而被分散存储在各个节点上的逻辑上划分的区域中。
控制部140可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基准对数据700进行分类来存储。预先设置的基准可由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确定。参照数据库700,由于员工的性别、职责和小组相同的情况较多,因此无法将这些确定为基准。虽然在数据700中未图示年龄和姓名相同的情况,但可能在省略的部分中存在具有相同的姓名和年龄的员工。相反,可以将如同用户名或编号那样具有能够使各个一部分数据与其它数据区分的固有值的对象确定为所述基准。以下,对以员工编号为基准,一部分数据被分散存储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参照图8,数据800的员工编号被指定编号从而以16个为周期分别存储在图5所说明的逻辑区域中。即,通过各个员工编号除以逻辑区域503、505、507、509、513、515、517、519、523、525、527、529、533、535、537、539的个数16个后剩余的余数来确定存储区域。例如,在员工编号1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1,因此第一个区域503可被确定为存储区域。此外,在员工编号2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2,因此第二个区域505可被指定为存储区域。在员工编号为16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0,因此编号可被指定为0,并且第16个区域539被确定为存储区域。
接着,在员工编号17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1,因此编号被指定为1_1,第一个区域503可确定为存储区域。此外,在员工编号18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2,因此编号被指定为1_2,并且第2个区域505可确定为存储区域。接着,在员工编号16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0,因此编号被指定为1_0,第16个区域539可确定为存储区域。此外,在员工编号33的情况下,由于除以16时余数为1,因此编号被指定为2_1,第1个区域503可确定为存储区域。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在以这种方式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基于员工编号来存储有一部分数据。即,在区域503中可存储有员工编号1的用户名:A1、姓名:洪吉东、性别:男、年龄:27岁、小组:开发1以及职责:职员的数据。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图8的设置的数据存储方法的示意图。图9中举例示出了控制部140根据存储过程900存储所述数据800的情况。
参照图9,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与员工编号对应的数据按在对图8的说明中参照的编号被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各个逻辑区域。例如,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具有与编号1、1_1、2_1等对应的员工编号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03的一部分区域910中。具有余数不同的数字的数据800的一部分数据可被存储在各个节点上的剩余区域505、507、509、513、515、517、519、523、525、527、529、533、535、537、539中。此时,控制部140可将一部分数据存储在各个所述逻辑区域上的区域930、950、970中。
控制部140可将重复数据存储在逻辑区域上的除区域910、930、950、970以外的区域中。即,在复制数目值为1的情况下,逻辑区域503、505、507、509、513、515、517、519、523、525、527、529、533、535、537、539可分别被划分为用于存储数据的区域910、930、950、970和用于存储重复数据的区域920、940、960、980。
参照节点W 501,余数为1、2、3、4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03、505、507、509的区域910中,余数为13、14、15、0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03、505、507、509的区域920中。
参照节点X 511,余数为5、6、7、8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13、515、517、519的区域930中,余数为9、10、11、12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13、515、517、519的区域940中。
参照节点Y 521,余数为9、10、11、12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23、525、527、529的区域950(中,余数为5、6、7、8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23、525、527、529的区域960中。
参照节点Z 531,余数为13、14、15、0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33、535、537、539的区域970中,余数为1、2、3、4的一部分数据被存储在区域533、535、537、539的区域980中。
控制部140在复制数目值由1减小至0的情况下,可删除区域910、930、950、970的数据或区域920、940、960、980的数据中的任一个。由此,即使复制数目值减小,所述数据和所述重复数据中的任一个可被保存在数据库120中。
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重复数据被删除的数据库的示意图。图10中举例示出了控制部140根据存储过程1000删除所述数据800的重复数据的情况。
参照图10,例如,在区域920、940、960、970的数据被删除的情况下,因逻辑区域的区域920、940、960、970成为空的状态而可被确保为存储空间。由此,可防止产生因存储器已满而导致的故障的情况。控制部140可以基于所述已确保的存储空间来判断存储器110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在判断的结果为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即使附加新数据,也可以在维持存储器110使用率小于临界值的限度下稳定地使用数据库120。相反,在判断的结果为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复制数目值为0,因此不会再存在待删除的重复数据。在该情况下,为了对存储器110附加存储空间,需要考虑新节点的附加。
图11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中参照的节点的附加的示意图。参照图11,新节点N 1111被附加在图5中参照的现有的节点上。控制部140可控制为通过存储过程1100存储的数据800被再平衡。对于此的说明与上述的说明重复,从而省略。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存储空间的确定方法的顺序图。
参照图12,装置100可从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接收关于存储器110的临界值的设置(S1201)。此时,所输入的临界值可包括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第一临界值规定与第二临界值相比较低的水平的存储器110使用率。例如,在存储器使用率90%为第二临界值的情况下,第一临界值可被设置为存储器使用率70%。第一临界值可以是通过考虑数据的优先级而将重要度较低的数据确定为优先确定为删除对象的基准。第二临界值可以是使复制数目值减小的基准。但是,在所述第一临界值和第二临界值被预先存储在装置100中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接收所述临界值的设置的步骤S1201。
控制部140可判断存储器110使用率是否为第一临界值以上(S1202)。接着,控制部140可判断复制数目值是否为1以上(S1203)。但是,在如图3的说明中所述的那样复制数目值未曾减小的情况下,可省略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2中所述判断的结果是,存储器110使用率为所述第一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在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数据中识别至少一个节点上的一部分数据(S1204)。
此时,控制部140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优先级,识别所述一部分数据。此外,控制部140也可以识别被存储在与存储在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的节点不同的节点上的重复数据。控制部140可以基于优先顺序将重复数据确定为删除对象。
再次参照图7至图9,对所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假设图7中存在访问频率相对下降的员工编号组。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40可识别关于员工编号的访问履历。此外,控制部140可以基于所述访问履历来确定一部分数据的优先级。例如,假设员工编号中的特定编号范围的员工编号为特定年度生成的编号,并且大部分员工退休的情况。此外,优先级也可以由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来确定。
由于对该员工编号的访问频率非常低,因此控制部140可将与该员工编号对应的一部分数据的优先级确定为最低。假设所述优先级最低的一部分数据为图8的余数编号为0的员工编号。由此,控制部140可识别被存储在节点Z 531的逻辑区域539的区域970中的、优先级最低的一部分数据。
此时,所述优先级较低的一部分数据也可以存在于一个以上的节点上。由此,控制部140也可以识别被存储在逻辑区域539的区域970和其它节点上的重复数据。在上述例中,控制部140也可以识别被存储在节点W 501的逻辑区域503的区域920中的重复数据。控制部140可将存储在逻辑区域503的区域920中的重复数据确定为删除对象。
控制部140可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被确定为删除对象的重复数据(S1205)。即,由于在复制数目值为2以上的情况下,与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重复的数据存在两个以上,因此控制部140可按已设置的个数删除重复数据。例如,在设定为将重复数据全部删除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保留识别出的数据,并将重复数据全部删除。此外,在设定为仅删除一个重复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40也可以仅删除一个重复数据。
另外,对在步骤S1205中删除与识别数据重复的数据之后,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向存储器110附加节点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控制部140可检测是否附加关于存储器110的存储空间。如果检测到所述存储空间的附加,则控制部140可以基于优先级来确认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
即,由于控制部140在先前删除重复数据的时候已识别优先级较低的一部分数据,因此可以基于用于确定删除对象的优先级来判断在步骤S1204中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为何种数据。在上述例中,控制部140可识别优先级最低的余数编号为0的员工编号的数据。
接着,控制部140可按所述预先设置的个数复制确认的所述已确定的一部分数据的副本。即,控制部140可按删除的重复数据个数生成识别出的数据的副本。此外,控制部140可判断包含有所述副本的数据与包含有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的相同性是否被认定。由此,确认是否按删除的重复数据个数生成副本。
在上述例中,在删除了节点W 501的逻辑区域503的区域920的重复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生成关于节点Z 531的逻辑区域539的区域970的数据的副本。由此,控制部140可确认是否通过已生成的副本与存储在区域920、940、960、980中的重复数据成对来构成图8的数据800。为了上述确认,控制部140可判断对区域910、930、950、970的一部分数据进行组合的结果和对所述副本及存储在区域920、940、960、980中的重复数据进行组合的结果是否一致。
控制部140可将所述判断的结果是认定相同性的数据个数确定为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在上述例中,在被认定相同性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将复制数目值确定为1。
这是使存储在存储器110中的数据恢复到删除重复数据之前的数据状态的过程。控制部140可控制为在对存储器110附加了存储空间的状态下,所述恢复的数据被进行再平衡处理。
即使在步骤S1205中删除了重复的数据,也存在存储器110使用率超过第二临界值的情况。例如为如下情况:即使最初存储器110的使用率为95%,并且在步骤S1205中删除了重复数据,存储器110的使用率也为90%。控制部140可进一步判断存储器110的使用率是否为第二临界值以上(S1206)。在进一步判断的结果是,存储器110使用率为所述第二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40可使关于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此外,根据复制数目值的减小,控制部140可控制为与所述数据重复的数据至少被删除一个(S1207)。对于此的说明由图4的说明来替换。
相反,在步骤S1205以后,进一步判断存储器110使用率是否为第二临界值以上,在判断的结果为小于第二临界值的情况下,控制部可输出关于与临界值对应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的信息。即,控制部140可将直至第一临界值为止能够进一步使用的存储器110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和直至第二临界值为止能够进一步使用的关于存储器110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的信息通报给内存数据库的管理者。
目前为止,参照所附的附图来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可通过用计算机可读代码实现的计算机程序的实施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可通过互联网等的网络从第一计算装置传送到第二计算装置而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计算装置中,由此可在所述第二计算装置中使用。所述第一计算装置和所述第二计算装置均可包括诸如服务器、台式机的固定式计算装置以及诸如便携式电脑、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的移动计算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可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它具体方式实施。因此,应理解为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为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Claims (13)

1.一种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是由数据库管理装置执行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
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以及
根据所述复制数目值的减小,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删除所述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之后,进一步判断所述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所述临界值以上;以及
在所述进一步判断的结果是,删除所述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之后的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的减小的复制数目值进一步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的步骤包括:
将所删除的至少一个重复数据存储在预先设置的除所述存储器以外的存储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判断所述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并且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小于1的情况下,检测是否对所述存储器附加了存储空间;
在检测到所述存储空间的附加的情况下,判断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的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所述临界值以上;以及
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的存储器使用率小于所述临界值的情况下,在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中对所述数据进行再平衡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判断所述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小于1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存储器需要附加的存储空间的容量;以及
输出存储空间附加请求消息,所述存储空间附加请求消息包含关于需要附加的所述存储空间的容量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判断所述存储器需要附加的存储空间的容量的步骤包括:
确定在满足所述存储器使用率小于所述临界值的同时进一步存储至少一个所述数据的副本所需要的存储空间的容量的步骤。
7.一种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所述方法是由数据库管理装置执行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第一临界值以上;
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第一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在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数据中识别至少一个节点上的一部分数据;以及
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与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重复的数据,
所述数据包括所述一部分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识别所述一部分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优先级,识别所述一部分数据;
识别存储在与存储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的节点不同的节点上的所述重复的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优先级,将所述重复的数据确定为删除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与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重复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检测是否对所述存储器附加了存储空间;
在检测到所述存储空间的附加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优先级,确认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
按所述预先设置的个数复制所确认的一部分数据的副本;以及
在附加了所述存储空间的存储器中对所述数据进行再平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按所述预先设置的个数进行复制的步骤包括:
判断包含所述副本的数据与包含所识别出的一部分数据的数据的相同性是否被认定;以及
将所述判断的结果是相同性被认定的数据个数确定为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所述重复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删除之后,进一步判断所述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所述第二临界值以上;
在所述进一步判断的结果是,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所述重复的数据之后的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第二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使所述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以及
根据所述复制数目值的减小,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
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所述重复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删除之后,进一步判断所述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第二临界值以上;以及
在所述进一步判断的结果是,按预先设置的个数删除所述重复的数据之后的存储器使用率小于所述第二临界值的情况下,输出关于与所述临界值对应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容量的信息。
13.一种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以及
控制部,判断存储器使用率是否为临界值以上,在所述判断的结果是,所述存储器使用率为所述临界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为使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的复制数目值减小,并根据所述复制数目值的减小,删除与所述数据重复的至少一个数据。
CN201610329550.7A 2015-10-20 2016-05-18 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65984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46033A KR20170045928A (ko) 2015-10-20 2015-10-20 인메모리 데이터베이스를 이용한 데이터 관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015-0146033 2015-10-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8477A true CN106598477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2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9550.7A Pending CN106598477A (zh) 2015-10-20 2016-05-18 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3757B2 (zh)
KR (1) KR20170045928A (zh)
CN (1) CN106598477A (zh)
WO (1) WO20170693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878A (zh) * 2018-04-27 2018-10-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协议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8874322A (zh) * 2018-06-29 2018-11-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54470A1 (en) * 2018-05-16 2019-11-21 Sap Se Reduced Database Backup Memory Usage
KR102160527B1 (ko) 2018-11-23 2020-09-28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냅샷을 이용한 인메모리 데이터베이스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인메모리 데이터베이스
KR102253361B1 (ko) * 2020-06-23 2021-05-18 주식회사 아이콘루프 합의 참여 노드를 결정하는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08554B2 (ja) * 1991-02-20 2002-07-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5627533A (en) * 1994-08-05 1997-05-06 Hayes Microcomputer Products, Inc. Adjusting encoding table size and memory allocation for data compression in response to input data
US5566315A (en) * 1994-12-30 1996-10-15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ocess of predi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use of cache memory in a computer system
US7389300B1 (en) * 2005-05-27 2008-06-17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taged in-memory checkpoint replication with relaxed consistency
US7958430B1 (en) * 2005-06-20 2011-06-0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lash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JP4681374B2 (ja) * 2005-07-07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管理システム
JP4468454B2 (ja) * 2005-10-17 2010-05-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記録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920391B2 (ja) * 2006-01-06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管理サーバ、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979400B2 (en) * 2008-06-10 2011-07-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base journaling in a multi-node environment
US8595268B2 (en) * 2010-09-28 2013-11-26 Garantia Data Ltd. System, methods, and media for compressing non-relational database objects
US8660991B2 (en) * 2011-01-11 2014-02-25 Bridgewater System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subscriber databases with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2702522A4 (en) * 2011-04-29 2015-03-25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SYSTEMS AND METHOD FOR IN-STORAGE PROCESSING OF EVENTS
US8918362B2 (en) * 2011-05-23 2014-12-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plication processes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environment
US9613104B2 (en) * 2012-02-17 2017-04-04 Netfli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ilding a point-in-time snapshot of an eventually-consistent data store
US8838883B2 (en) * 2012-04-13 2014-09-16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a programming step size for a block of a memory
JP5995071B2 (ja) * 2012-09-19 2016-09-21 学校法人 中央大学 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データ記憶装置および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US9053166B2 (en) * 2012-12-10 2015-06-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ally varying the number of database replicas
GB2511325A (en) * 2013-02-28 2014-09-03 Ibm Cache allocation in a computerized system
KR101694287B1 (ko) 2013-05-23 2017-01-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트림 처리 태스크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9348707B2 (en) * 2013-12-18 2016-05-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number of replicas of a file according to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file will be accessed within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9990308B2 (en) * 2015-08-31 2018-06-0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elective data compression for in-memory databas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878A (zh) * 2018-04-27 2018-10-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协议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8614878B (zh) * 2018-04-27 2023-01-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协议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8874322A (zh) * 2018-06-29 2018-11-2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45928A (ko) 2017-04-28
US10133757B2 (en) 2018-11-20
WO2017069337A1 (ko) 2017-04-27
US20170109376A1 (en) 2017-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8477A (zh) 利用内存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US10649963B1 (en) Multi-tenancy management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US9361349B1 (en) Storage constrained synchronization of shared content items
US9442997B2 (en) Idle state triggered constrained synchronization of shared content items
US9934303B2 (en) Storage constrained synchronization engine
CN106802932B (zh) 一种数据库的路由方法、装置及数据库系统
US9413824B1 (en) Storage constrained synchronization of content items based on predicted user access to shared content items using retention scoring
US7693884B2 (en) Managing storage systems based on policy-specific proability
CN107426319B (zh) 存储受约束的共享内容项同步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US7028140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napshots
CN105867845A (zh) 一种应用程序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77483B (zh) 数据存储方法和系统以及数据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CN108897638A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846303B2 (en) Storage constrained synchronization engine
CN106874281A (zh) 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89926A (zh) 一种获取分布式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15626B (zh) 一种面向云存储的数据副本初始放置方法
CN108153804A (zh) 一种对称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元数据日志更新方法
CN107453932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US10430400B1 (en) User controlled file synchronization limits
US9898518B2 (en) Computer system, data allo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8459927A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6354793A (zh) 监控热点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0362B (zh) 一种存储系统的索引数据修复方法和存储系统
KR20200121986A (ko) 데이터베이스 관리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저장을 위한 공간 관리를 제공하는 컴퓨터 프로그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