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8444B -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8444B
CN106598444B CN201611107986.8A CN201611107986A CN106598444B CN 106598444 B CN106598444 B CN 106598444B CN 201611107986 A CN201611107986 A CN 201611107986A CN 106598444 B CN106598444 B CN 106598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light intensity
screen
preset
intensit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79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8444A (zh
Inventor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079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8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8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8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8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8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根据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对所述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可以避免光接收器的差异性对移动终端屏幕控制的影响,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在检测到有遮挡物靠近屏幕时,熄灭屏幕。而在检测到遮挡物远离屏幕时,点亮屏幕。整个检测过程主要通过接近传感器模组进行,该接近传感器通常包括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该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光线,经过遮挡物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当该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该反射光线后,根据接收到的光强值来判断是该遮挡物是接近还是远离终端。
在具体判断过程中,每个终端都采用相同的固定光程阈值。具体地,终端将红外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与固定光程阈值进行比较,比如为固定息屏阀值为400,固定远离阀值为300。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400时,终端熄屏;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300时,终端点亮屏幕。
然而,由于光学的复杂性和装配的误差,导致每个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的初始值的不一致。当某个接近传感器的初始值超过400时,就会使得该终端一直处于息屏状态,导致终端出现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能解决终端的屏幕控制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所述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
根据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对所述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所述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对所述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根据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对所述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由于在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熄屏距离时,获取此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并根据该光强值得到亮度调整阈值,因此避免光接收器的差异性对移动终端屏幕控制的影响,提高了移动终端屏幕控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中的面板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中的面板组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中的面板组件的又一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中的面板组件的再一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或者集成了该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件的方式实现。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例如,终端包括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该光发射器发出的探测光线经过遮挡物反射后形成光信号。该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该光信号。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光发射器比如为红外发射器,该光接收器比如为红外接收器。
比如,终端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也即遮挡光强值。具体地,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也即,当该遮挡物与该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该预设距离时,终端需要将屏幕熄灭。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遮挡物比如为人脸。比如,当人脸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
步骤S102,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
例如,该亮度调整阈值包括熄屏阈值和亮屏阈值。由于通常亮屏阈值与熄屏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比如该亮屏阈值小于该熄屏阈值。在一实施方式中,该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的步骤包括:
S1021、根据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
S1022、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该亮屏阈值。
比如,终端预先存储预设调整值,该预设调整值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之后,终端按照该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以得到该亮屏阈值。也即,终端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亮屏阈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还可以将该遮挡光强值作为该熄屏阈值。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固定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得到该熄屏阈值。
步骤S103,根据该亮度调整阈值对该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例如,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该亮屏阈值时,点亮屏幕。此外,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该熄屏阈值时,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该亮屏阈值和熄屏阈值之间时,终端可以不对屏幕进行控制。比如,终端维持当前屏幕的亮度。
综上,每个终端采用独立的亮屏阈值和熄屏阈值,因此避免光接收器的差异性对终端屏幕控制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根据该亮度调整阈值对该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由于在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熄屏距离时,获取此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并根据该光强值得到亮度调整阈值,因此避免光接收器的差异性对移动终端屏幕控制的影响,也即使终端不会出现误操作,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1,当终端的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光接收器的初始光强值。
例如,终端包括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该光发射器发出的探测光线经过遮挡物反射后形成光信号。该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该光信号。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光发射器比如为红外发射器,该光接收器比如为红外接收器。
比如,当终端检测到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也即初始光强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遮挡物比如为人脸。比如,当终端的屏幕没有人脸遮挡时,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又比如,在没有电话打入或者电话拨出时,用户的脸未靠近屏幕,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
步骤S202,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例如,终端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也即遮挡光强值。具体地,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也即,当该遮挡物与该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该预设距离时,终端需要将屏幕熄灭。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人脸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又比如,当有电话打入或者电话拨出时,用户的脸靠近屏幕,且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
为了提高准确度,终端可以在遮挡物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获取多个光强值,并计算所有光强值的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得到亮屏阈值和熄屏阈值,也即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该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的步骤包括:
A、获取该光接收器的至少两个光强值。
例如,当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光接收器的多个光强值,比如,终端可以间隔预设时长获取一次光强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时,终端间隔3秒获取一次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得到多个光强值。可以理解的,此处的多个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B、计算所有遮挡光强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遮挡光强值。
例如,终端计算上述多个光强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遮挡光强值。
步骤S203,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
例如,终端可以通过没有遮挡物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初始光强值)和有遮挡物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遮挡光强值)得到预设调整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没有人脸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和有人脸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计算该预设调整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也可以计算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比值,根据该比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比如,该预设调整值与该比值成正比。又比如,该预设调整值等于该比值乘以预设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终端的屏幕控制准确性,终端可以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计算预设调整值,也即该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31,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
例如,终端计算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终端的处理效率,终端在数据库中查找该差值对应的预设固定值,该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a)、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差值对应的预设固定值。
b)、将该预设固定值作为该预设调整值。
例如,终端可以预先在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预设光程差或者预设光强值范围,每个预设光程差或每个预设光强值范围分别对应设置有一预设固定值,终端在获取到差值后,可以先获取与该差值对应的预设光程差或者预设光强值范围,并获取该预设光程差或预设光强值范围对应的预设固定值,将该预设固定值作为预设调整值。
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200,该初始光强值80,则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为120。在预设数据库中预设光程差120对应的预设固定值为20,则此时得到预设调整值也为20。
又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500,该初始光强值260,则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为240。在预设数据库中预设光程差240对应的预设固定值为40,则此时得到预设调整值也为40。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预设调整值等于该差值乘以预设增益系数。该预设增益系数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比如,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为120,该增益系数为0.2,则得到预设调整值为24。
步骤S204,根据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以得到亮屏阈值。
例如,由于通常亮屏阈值与熄屏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比如该亮屏阈值小于该熄屏阈值。比如,终端按照该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以得到该亮屏阈值。也即,终端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亮屏阈值。比如,终端将该遮挡光强值减去该预设调整值得到该亮屏阈值。
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200,该预设调整值为20,则该亮屏阈值等于200减去20,也即等于180。
又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500,该预设调整值为40,则该亮屏阈值等于500减去40,也即等于460。
步骤S205,将该遮挡光强值作为该熄屏阈值。
例如,当该遮挡光强值为200,该熄屏阈值为200。当该遮挡光强值为500时,该熄屏阈值为500。
步骤S206,根据该熄屏阈值和该亮屏阈值对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例如,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该亮屏阈值时,点亮屏幕。此外,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该熄屏阈值时,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该亮屏阈值和熄屏阈值之间时,终端不对屏幕进行控制。比如,当终端获取的是光接收器的多个平均值时,该亮屏阈值为调整后的平均值。
比如,当该遮挡光强值为200时,该熄屏阈值为200,该亮屏阈值等于180。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180时,终端点亮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200时,终端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大于180小于200时,终端不对屏幕进行控制。
又比如,当该遮挡光强值为500时,该熄屏阈值为500,该亮屏阈值等于460。该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460时,终端点亮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500时,终端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大于460小于500时,终端不对屏幕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当该终端的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光接收器的初始光强值,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根据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得到亮屏阈值,将该遮挡光强值作为该熄屏阈值,根据该熄屏阈值和该亮屏阈值对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由于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根据初始光强值和遮挡光强值获取调整值,并根据该调整值对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得到亮屏阈值,因此可以更好地避免光接收器的初始值对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的准确性,避免了移动终端屏幕出现闪烁。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本优选实施例以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1,当检测到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手机获取该光接收器的至少两个光强值。
例如,当手机检测到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4厘米时,手机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比如为P1。保持该距离不变,间隔一段时间手机再获取该光接收器的光强值比如为P2。
步骤S302,手机计算所有光强值的平均值。
例如,手机计算P1和P2的平均值,比如该平均值等于M1。可以理解的,尽管以两个光强值为例,但是并不能对本发明构成限定,可以获取两个以上的光强值。
步骤S303,手机将该平均值作为熄屏阈值。
例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手机判断该光接收器的光强值是否大于等于M1,以判断人脸是否靠近屏幕。如果手机判定该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M1,则判定人脸靠近屏幕,因此手机熄灭屏幕,也即此时手机的屏幕亮度最低。这样可以起到省电的作用,同时对于电容触摸屏来讲,可以防止误操作。
由于人脸靠近屏幕时,会有红外光的反射,因此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值较大,具体地大于或等于熄屏阈值。当人脸远离屏幕时,没有红外光的反射,因此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值较小,具体地小于或等于亮屏阈值。因此可以通过光强值的大小来判断人脸是否靠近屏幕。
步骤S304,手机使用预设调整值对该平均值进行调整,得到亮屏阈值。
例如,该预设调整值为20,也即该亮度阈值Q1如公式1所示:
Q1=M1-20。
步骤S305,手机根据该熄屏阈值和该亮屏阈值对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比如,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手机判断该光接收器的光强值是否小于等于Q1,以判断人脸是否远离屏幕。如果手机判定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Q1,则判定人脸远离屏幕,因此手机点亮屏幕,也即此时手机的屏幕亮度达到预设显示亮度。
如果手机判定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Q1且小于M1,则手机可以继续判断光接收器的光强值是否小于等于该Q1。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手机获取该光接收器的至少两个光强值;计算所有遮挡光强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熄屏阈值;使用预设调整值对该平均值进行调整,得到亮屏阈值,根据该熄屏阈值和该亮屏阈值对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由于获取多个光强值的平均值,因此使得亮屏阈值和熄屏阈值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的屏幕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4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1、设置模块42、控制模块43。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例如,终端包括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该光发射器发出的探测光线经过遮挡物反射后形成光信号。该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该光信号。在一实施方式中,该光发射器比如为红外发射器,该光接收器比如为红外接收器。
比如,终端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也即遮挡光强值。具体地,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也即,当该遮挡物与该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该预设距离时,终端需要将屏幕熄灭。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遮挡物比如为人脸。比如,当人脸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又比如,当有电话打入或者电话拨出时,用户的脸靠近屏幕,且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
设置模块42,用于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
例如,该亮度调整阈值包括熄屏阈值和亮屏阈值。由于通常亮屏阈值与熄屏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比如该亮屏阈值小于该熄屏阈值。比如,终端预先存储预设调整值,该预设调整值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之后,终端按照该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以得到该亮屏阈值。可以理解的,终端还可以将该遮挡光强值作为该熄屏阈值。
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200,该预设调整值为20,则该亮屏阈值等于200减去20,也即等于180。
又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500,该预设调整值为40,则该亮屏阈值等于500减去40,也即等于460。
控制模块43,用于根据该亮度调整阈值对该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例如,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该亮屏阈值时,点亮屏幕。此外,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该熄屏阈值时,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该亮屏阈值和熄屏阈值之间时,终端不对屏幕进行控制。比如,终端维持当前屏幕的亮度。
比如,当该遮挡光强值为200时,该熄屏阈值为200,该亮屏阈值等于180。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180时,终端点亮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200时,终端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大于180小于200时,终端不对屏幕进行控制。
又比如,当该遮挡光强值为500时,该熄屏阈值为500,该亮屏阈值等于460。该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小于等于460时,终端点亮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大于等于500时,终端熄灭屏幕。当终端检测到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位于大于460小于500时,终端不对屏幕进行控制。
该亮度调整阈值包括亮屏阈值,该设置模块42包括调整子模块421和阈值确定子模块422。
调整子模块421,用于根据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
比如,终端预先存储预设调整值,该预设调整值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之后,终端按照该预设调整值对该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以得到该亮屏阈值。终端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亮屏阈值。
阈值确定子模块422,用于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亮屏阈值。
例如,终端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亮屏阈值。
该第一获取模块41包括:获取子模块411和计算子模块412。
该获取子模块411,用于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至少两个光强值。
例如,当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时,终端获取光接收器的多个光强值,比如,终端可以间隔预设时长获取一次光强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当人脸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时,终端间隔3秒获取一次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得到多个光强值。可以理解的,此处的多个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该计算子模块412,用于计算所有遮挡光强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遮挡光强值。
例如,终端计算多个光强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遮挡光强值。
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4和第三获取模块45。
第二获取模块44,用于当该终端的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光接收器的初始光强值。
比如,当终端检测到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也即初始光强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遮挡物比如为人脸。比如,当终端的屏幕没有人脸遮挡时,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又比如,在没有电话打入或者电话拨出时,用户的脸未靠近屏幕,终端获取此时光接收器的光强值。
第三获取模块45,用于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
例如,终端可以通过没有遮挡物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初始光强值)和有遮挡物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遮挡光强值)得到预设调整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通过没有人脸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和有人脸遮挡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计算该预设调整值。
在一实施方式中,终端也可以计算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比值,根据该比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比如,该预设调整值与该比值成正比。又比如,该预设调整值等于该比值乘以预设值。
第三获取模块45,具体用于根据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
例如,终端计算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获取该预设调整值。
该第三获取模块45包括:查找子模块451和确定子模块452。
该查找子模块451,用于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该差值对应的预设固定值;
该确定子模块452,用于将该预设固定值作为该预设调整值。
例如,终端可以预先在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预设光程差或者预设光强值范围,每个预设光程差或每个预设光强值范围分别对应设置有一预设固定值,终端在获取到差值后,可以先获取与该差值对应的预设光程差或者预设光强值范围,并获取该预设光程差或预设光强值范围对应的预设固定值,将该预设固定值作为预设调整值。
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200,该初始光强值80,则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为120。在预设数据库中预设光程差120对应的预设固定值为20,则此时得到预设调整值也为20。
又比如,该遮挡光强值为500,该初始光强值260,则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为240。在预设数据库中预设光程差240对应的预设固定值为40,则此时得到预设调整值也为40。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预设调整值等于该差值乘以预设增益系数。该预设增益系数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比如,该遮挡光强值和该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为120,该增益系数为0.2,则得到预设调整值为24。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根据该亮度调整阈值对该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由于在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熄屏距离时,获取此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并根据该光强值得到亮度调整阈值,因此避免光接收器的差异性对移动终端屏幕控制的影响,也即移动终端不会出现误操作,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上述的移动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该移动移动终端的控制装置具体请参见上一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移动终端,请参阅图6至9,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板组件100包括面板10、控制电路20、接近传感器30及环境光传感器40。
其中,接近传感器30设置在控制电路20上。该接近传感器30与该控制电路20电性连接。该接近传感器30可以包括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该光发射器31可以为红外线发射器等,如IR LED(红外发光二极管)等。该控制电路20可以主板电路,或者其他电路。
该接近传感器30的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可以集成在同一个模块中。比如,该模块的接收端既可接收光发射器31发射的不可见光,又能感应外部环境的可见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接收器32与环境光传感器40还可以分开设置,参考图9,光接收器32与环境光传感器40为两个独立的器件,该光接收器32与环境光传感器40可以相互连接。
参考图10,光感应模块80集成有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该光感应模块80可以接收光发射器31发射的光信号如红外信号、也可以感应环境光信号。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面板组件1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1000,移动终端1000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可以理解,移动终端1000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此外,该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组50和供受话器发出声音的开透光区域60。
实际应用中,该接近传感器30可以在移动终端1000通话时通过监测光发射器31(如IR LED)发射的红外光来判断移动终端1000是否贴近脸部,当判断移动终端1000贴近脸部时可以关闭屏幕的背光,从而起到省电以及防止误动作的作用。另外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用多个接近传感器30做简单的手势识别等,然后根据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等。
其中,面板10可以为触摸面板、显示面板、触摸显示面板或者具有其他功能的移动终端面板等等。具体地,面板10包括上表面12及下表面14。可以理解,面板10的上表面12为面板组件100的外观面,朝向用户。用户可以在上表面12上进行手势操作,例如点击或滑动以控制移动终端1000实现相应的功能。
面板10的材料可以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等透光材料制成。由于面板10由于作为移动终端1000的输入零件,面板10经常受到碰撞或刮划等接触。例如,用户将移动终端1000放入口袋时,面板10可能被用户口袋中的钥匙刮划而损伤。
因此,面板10的材料可以采用硬度较大的材料,例如以上所述的蓝宝石材料。当然,也可以在面板10的上表面12附设上保护盖板以防止面板10被刮伤。
进一步地,面板10包括显示区域15及非显示区域16。通常地,面板10的中间区域作为显示区域15,非显示区域16设置在显示区域15的周围。例如,非显示区域16设置在显示区域15的顶侧或底侧。参考图7,面板10的顶部非显示区域16还设有前置摄像头透光区域1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前置摄像头透光区域161可以省略,或者去除,参考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1000。
由于面板10由透光材料制成,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区域15查看移动终端1000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为了使得移动终端1000的更加美观,可以在非显示区域16的下表面14喷涂油墨。油墨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移动终端1000的需求,还可以遮盖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结构以达到美化移动终端1000的效果。
参考图8和9,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6的下表面14形成有第一附着层组17和第二附着层18;该第一附着层组17包括至少一层第一附着层170。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附着层170为白色油墨层,该第二附着层18为黑色油墨层。该第一附着层170和第二附着层18可以采用喷涂工艺形成,如静电喷涂、粉末喷涂工艺等。该第一附着层170可以为平整或者完整的第一附着层,在第一附着层上不设置任何透光区域。
该第二附着层18可以遮挡外部环境光线或者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光线,达到遮盖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结构的效果。该第二附着层18的油墨颜色可以为黑色、灰色等颜色,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该第一附着层组17可以起到对第二附着层18的保护作用,防止第二附着层18被损伤,并且还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移动终端1000的需求。比如,该第一附着层170的油墨颜色可以为白色、蓝色等颜色,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可以理解,该第一附着层组17包含的第一附着层17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如2层、3层、4层等。本实施例以第一附着层组17包括三个第一附着层170为例对本发明的面板组件100或者面板10进行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光感器件如接近传感器30和环境光传感器40一般设置在移动终端1000的顶部,如接近传感器30和环境光传感器40设置在移动终端1000顶部的非显示区域16下方。因此,在满足移动终端1000的外观需求的同时,满足光感器件(如接近传感器30和环境光传感器40)的收发光信号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可以中位于第二附着层18上方的第一附着层170为可以透光的油墨层该油墨层的透光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般第一附着层的可见光(如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透过率在2%-10%之间、接近传感器的光信号(如波长为850nm的红外线)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0%。
同样为了满足光感器件(如接近传感器30和环境光传感器40)的收发光信号的需求,该第二附着层18还需要设置两个透光区域,一个透光区域供光发射器31发射光信号。另一个透光区域供光接收器32接收光发射器31发送的光信号或者供环境光传感器40感应环境光信号。如图8所示,该第二附着层18设有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其中,光发射器31位于第一透光区域180的下方,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位于第二透光区域181下方。该第一附着层170覆盖第二附着层18的透光区域。
该第一附着层170覆盖隐藏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如图8所示,第一附着层组17中最下层的第一附着层170直接覆盖在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该第一附着层组17中剩余的第一附着层170依次覆盖在最下层的第一附着层170上。由于第一附着层170覆盖隐藏了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用户从移动终端1000的正面来看,参考图6,是看不到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的,达到了简化移动终端1000的结构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器31可以为位于第一透光区域180的正下方,使得光发射器31的发射头或者出光面正对该第一透光区域180,便于光发射器31发射光信号,提升接近传感器30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的入光面或者感光面可以正对第二透光区域181。当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集成在一个器件且共用入光面时,该集成器件的入光面或者感光面可以正对第二透光区域181,提升接近传感器30的精度。参考图10,光感应模块80的感光面81可以正对第二透光区域181。
其中,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比如,可以为圆形、矩形、圆角矩形等形成。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二透光区域181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比如,可以为圆形透光区域时,透光区域径可以在1.1mm-1.3mm之间,或者2mm-3mm之间。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接收光信号的能力,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使得第二透光区域181的开透光区域面积大于第一透光区域180的开透光区域面积。
如此,参考图11,接近感应的过程为:光发射器31产生光信号,光信号穿过第一透光区域180和第一附着层170传输至外界,碰到遮挡物70后被反射至面板10,然后被面板10反射至遮挡物70,如此经过遮挡物70以及面板10反射后,光信号穿过第一附着层170以及第二透光区域180被光接收器32接收。
对于环境光传感器40:外界环境光穿过第一附着层170和第二透光区域180,此时,环境光传感器40将会感应到外界环境光。
考虑到如果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时,由于第一附着层170遮挡,光信号透过率很低,光信号就会在第一附着层170内绕射,且绕射值比较大,此时,光接收器32将会直接满量程,即光接收器32当前的接近值直接跳到接近值范围的最大值或上限值,移动终端1000可能会出现误操作(如误以为移动终端1000接近遮挡物进行熄屏操作)。另外后续该光接收器32的接近值也不会发生变化,将不会感应到光信号变化,无法监测移动终端1000是否接近遮挡物,降低了接近传感器30的感应准确性和性能。
为了避免接近传感器30因光线绕射直接满量程,从而提高接近传感器30的感应准确性和性能,本实施例可以拉远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可以在6毫米至14毫米之间,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中心距(即中心距离),即光发射器31的中心和光接收器3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应地,第一透光区域180与第二透光区域181之间的距离可以在6毫米至14毫米之间,第一透光区域180与第二透光区域18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中心距,即第一透光区域180的中心与第二透光区域18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较佳地,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0毫米至12毫米之间。如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中心距在10毫米至12毫米之间。
相应地,第一透光区域180与第二透光区域181之间的距离可以在10毫米至12毫米之间。比第一透光区域180与第二透光区域181之间的中心距在10毫米至12毫米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光接收器32和环境光传感器40集成在一个器件中,那么此时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就是集成器件与光发射器31之间的距离,如中心距。参考图10,光发射器31与光感应模块80之间的中心距d可以在10毫米至12毫米之间。
由于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变大了,因此,通过第一附着层170绕射到光接收器32的光信号就变少了,光接收器32不会自己满量程,即跳到最大接近值。
为更好地实现接近感应,进一步提高接近传感器30的感应准确性和性能,本实施例在增大光发射器31和光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大光接收器32对应的量程,即光接收器32所能实现的接近值范围,来进一步避免因光绕射导致直接满量程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壳体,上述面板组件100可以与该壳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壳体,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其中,该电路板可以按照在壳体内部,上述的面板10可以与壳体连接。该电路板可以为主板等。比如,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该面板10可以覆盖在该凹槽的槽口。
请参照图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移动终端1000,包括:处理器61、传感器模组62、存储器63以及显示屏64。
其中,该存储器63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处理器61与存储器63耦合;处理器61调用存储器63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接近关系判断方法,从而对传感器模组62进行控制并获取其中的检测数据,并根据该检测数据判断该移动移动终端与阻挡物的接近关系,并根据该接近关系控制该显示屏64的显示亮度。该传感器模组62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6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63中,并由处理器6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3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根据该亮度调整阈值对该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上述操作具体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该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根据该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根据该亮度调整阈值对该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由于在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固定熄屏距离时,获取此时的光接收器的光强值,并根据该光强值得到亮度调整阈值,因此避免光接收器的差异性对移动终端屏幕控制的影响,也即使移动终端不会出现误操作,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的准确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终端进行通话操作时,对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
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
根据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对所述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包括亮屏阈值,所述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调整值对所述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所述亮屏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所述获取所述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光接收器的至少两个光强值;
计算所有遮挡光强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遮挡光强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调整值对所述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的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光接收器的初始光强值;
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和所述初始光强值获取所述预设调整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和所述初始光强值获取所述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和所述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获取所述预设调整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和所述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获取所述预设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差值对应的预设固定值;
将所述预设固定值作为所述预设调整值。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终端进行通话操作时,对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
以及,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光接收器的遮挡光强值;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设置亮度调整阈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对所述屏幕的亮度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整阈值包括亮屏阈值,所述设置模块包括调整子模块和阈值确定子模块;
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调整值对所述遮挡光强值进行调整;
阈值确定子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遮挡光强值作为亮屏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遮挡物与终端的屏幕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熄屏距离时,获取所述光接收器的至少两个光强值;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有遮挡光强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遮挡光强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的屏幕没有遮挡物遮挡时,获取光接收器的初始光强值;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和所述初始光强值获取所述预设调整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遮挡光强值和所述初始光强值之间的差值获取所述预设调整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模块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差值对应的预设固定值;
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固定值作为所述预设调整值。
CN201611107986.8A 2016-12-06 2016-12-06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598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7986.8A CN106598444B (zh) 2016-12-06 2016-12-06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7986.8A CN106598444B (zh) 2016-12-06 2016-12-06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8444A CN106598444A (zh) 2017-04-26
CN106598444B true CN106598444B (zh) 2020-01-14

Family

ID=58595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7986.8A Active CN106598444B (zh) 2016-12-06 2016-12-06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84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4042B (zh) * 2017-06-05 2023-09-26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操控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其家用电器
CN109599030B (zh) * 2017-09-30 2020-1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产品
WO2019061536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深圳市云中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9071560A1 (zh) * 2017-10-13 2019-04-18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感单元、图像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108363626A (zh) * 2018-02-08 2018-08-0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中的传感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66618B (zh) * 2018-02-12 2020-1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425A (zh) * 2011-07-22 2012-04-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触摸屏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63337A (zh) * 2014-10-31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4497A (zh) * 2015-05-15 2015-08-12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和一种控制器
CN105915717A (zh) * 2016-05-26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亮灭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959492A (zh) * 2016-07-06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425A (zh) * 2011-07-22 2012-04-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触摸屏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63337A (zh) * 2014-10-31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调节屏幕亮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4497A (zh) * 2015-05-15 2015-08-12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控制方法和一种控制器
CN105915717A (zh) * 2016-05-26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亮灭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959492A (zh) * 2016-07-06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8444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8444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831016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状態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US106507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uses
EP3562131B1 (en) Display screen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581904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878564A (zh) 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N109656317B (zh) 具有距离感应功能的设备和距离感应方法
WO2020056939A1 (zh) 屏下光学检测系统、电子设备及物体接近检测方法
US2014006289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daptive Proximity Sensor Threshold
CN108769354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EP3792904A1 (en) Light intensity detecting module, screen member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210139441A (ko) 카메라 모듈, 이동 단말 및 제어 방법
CN109710119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359640B (zh)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7665081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803947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774653B (zh) 一种终端
CN109274829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9710109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603836B (zh) 盖板及终端
WO2019019815A1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774655B (zh) 盖板、传感器组件、终端及屏幕亮度的调整方法
KR101268340B1 (ko) 차단커버가 장착된 일체형 모션 감지 스위치
CN103713734B (zh) 微型化光学系统、光源模组和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7844246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