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3420B - 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93420B CN106593420B CN201710038316.3A CN201710038316A CN106593420B CN 106593420 B CN106593420 B CN 106593420B CN 201710038316 A CN201710038316 A CN 201710038316A CN 106593420 B CN106593420 B CN 1065934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tter
- dipole
- array
- source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404 monopol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O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12—Means for transmitting measuring-signals or control signals from the well to the surface, or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well, e.g. for logging while drilling
- E21B47/14—Means for transmitting measuring-signals or control signals from the well to the surface, or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well, e.g. for logging while drilling using acoustic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该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包括:仪器外壳及设置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的发射器阵列及接收器阵列;所述接收器阵列的多个接收站在所述仪器外壳的轴向上等间距设置;所述发射器阵列设置在所述接收器阵列的下方或者上方,所述发射器阵列的多个发射器站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等间隔设置。利用本发明,可以在不极大增加仪器设计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声反射成像测井的覆盖次数,并且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声波测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各国都在开展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研究,而传统的勘探开发技术逐渐显示出不足,在地球物理测井领域,该问题日趋显著。对于复杂非均质储层,尤其是碳酸盐岩的裂缝和溶洞型储层,传统的测井方法由于探测深度的限制,只能探测井壁附近3m内的地层信息,而对于更深的地层则无效,而地震勘探由于频率较低,分辨率受到限制,对于尺度在几十厘米到十几米的小型构造更是无能为力,因而急需一种探测深度比常规测井大,分辨率又比地震勘探高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近年来发展的声反射成像测井技术正是适应复杂地区勘探开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声波测井技术,它采用类似地面地震的信号采集方式和处理方法,利用阵列声波测井中记录的反射波而不是滑行波信息,对井外地质构造成像。这种方法可以探测水平井及与井眼相交地层的产状,识别井旁裂缝带,判断储层油气界面,以及对地震无法探测的小构造进行成像,其分辨率介于测井和地震之间,克服了测井“一孔之见”和地震“雾里看花”的局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近年来又在仪器测量方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并且国内近年来的初步应用显示其在复杂非常规储层有较好的效果,是我国急需的一项新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一直以来,反射波成像仪器设计方案均是采用传统的用于测量井眼附近地层速度信息的阵列声波测井仪器,或者稍加改进,而由于阵列声波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地层速度信息,因此接收器个数只有8到13个,这对于以地面地震勘探作为借鉴的声反射成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原因在于地面地震为了压制干扰,提高信噪比,一般有成千上万个检波器,而且设计成了可以对地下同一目标有几十、几百次的覆盖次数,而阵列声波测井仪器采用的8到13个的接收器个数,按照目前的接收器间隔和仪器提升间隔相等的情况来看,覆盖次数只有接收器个数的一半,这对于井下复杂环境下的远井界面探测十分不利,当然,由于当前技术、测井仪器系统及井眼条件的限制,也很难制造在井轴方向上具有几十、上百个接收器的阵列声波仪器,而这一限制必然使得反射波成像测井的探测效率和精度都大打折扣。
目前,虽然国内外多家单位已经成功开发了声反射测量仪器及相关处理软件,但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均存在反射波信号微弱,难以准确清楚成像的问题,而且当存在平行井轴的井旁反射界面时,常常难以获取反射信号,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接收器个数少,覆盖次数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表明,反射声波成像测井方法还不完善,需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解决覆盖次数少、信噪比低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以在不极大增加仪器设计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声反射成像测井的覆盖次数,并且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包括:仪器外壳及设置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的发射器阵列及接收器阵列;所述接收器阵列的多个接收站在所述仪器外壳的轴向上等间距设置;所述发射器阵列设置在所述接收器阵列的下方或者上方,所述发射器阵列的多个发射器站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等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个单极子接收器。一实施例中,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接收器。
一实施例中,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方位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组方位接收器。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站组成单极子、偶极子、正交偶极子或四极子的声源结构,所述接收站的接收模式与所述声源结构的声源模式相同。
一实施例中,每组方位发射器中方位发射器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6。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站的个数为2-15,所述接收站的个数N为6-30个,所述接收站之间的间隔为0.1至0.5m。
一实施例中,设接收站之间的间距为dx,第n个发射器站与距离其最近的接收站的距离为TR(n),并且假设从n到n+1,发射器站离接收站越来越远,则第n+1个发射器站与距离其最近的接收站的距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TR(n+1)=TR(n)+(N-1)*dx+dx,n>=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个单极子接收器,该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包括:
每个单极子发射器依次激发声波;
所述接收器阵列记录所述声波;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单极子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发射器站及接收站均采用正交偶极结构,该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包括:
相互正交的偶极子按照正交偶极子仪器的发射顺序发射波形;
所述接收器阵列记录四组正交偶极波形;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进行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发射器站采用方位发射器,接收站采用方位接收器,该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包括:
采用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模式发射波形:单极子模式、偶极子模式、正交偶极子模式、双正交偶极子模式及四极子模式;
采用上述发射模式对应的接收模式接收波形;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进行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传统阵列声波仪器进行改进,增加了发射器阵列,并设计了特定的发射器的源距;在每一个测井深度记录位置,发射器阵列均依次发射,接收器阵列分别接收,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通过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源距发射器组合,可以得到与增加接收器个数相同效果的阵列波形;由于只是简单增加了发射器阵列就达到了成倍增加接收器阵列的效果,因而方案简单可行,并没有极大增加仪器设计的复杂度;本发明的阵列设计,可以使声反射仪器对井外反射体的探测效率大大增加,极大地增加了覆盖次数,非常有益于后续的处理;由于每个深度位置的道集数据大大增加,使得以往在共发射器道集提取反射波的难度大大降低,并且可以更方便的分离出平行井轴界面的反射波,这也是以往仪器不具备的。这样,本发明通过对发射器阵列的特殊设计,达到了在不极大增加仪器设计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声反射成像测井的覆盖次数的效果,增加的道集数据也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方便,而且仪器的功能完全包含常规阵列声波测井内容,使得本发明在声反射成像测井领域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井旁界面探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井旁界面探测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井旁界面探测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阵列发射器合成多覆盖次数阵列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的一般数据采集及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该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包括:仪器外壳及设置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的发射器阵列及接收器阵列;所述接收器阵列的多个接收站在所述仪器外壳的轴向上等间距设置;所述发射器阵列设置在所述接收器阵列的下方或上方,所述发射器阵列的多个发射器站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等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站的个数为2-15,所述接收站的个数N为6-30个,所述接收站之间的间隔为0.1至0.5m。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等发射器站的个数为5个(S1至S5);接收站的个数为12个(R1至R12),间隔为0.15m,并且第一个发射器站S1的源距为0.3m(即第一个发射器站S1距离第一个接收站R1的距离为0.3m)。
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射器站的数目为4至6个,发射器站的结构一般包括单极子发射器、正交偶极子发射器及方位发射器三种。具体如下:
(1)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
(2)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发射器;
(3)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方位发射器,方位发射器个数应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16个,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一般设置8个方位发射器,在仪器周向上等角度排列。
一较佳实施例中,接收站点个数为8到13个,每个接收站均包括和发射器站相同结构、相同排列的接收器,具体如下:
(1)若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个单极子接收器;(2)若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接收器;
(3)若每个发射器站采用方位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相同结构的方位接收器。发射器站可以组成单极子、偶极子、正交偶极子或四极子的声源结构,即发射器站采用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模式发射波形:单极子模式、偶极子模式、正交偶极子模式、双正交偶极子模式及四极子模式,接收站的接收模式与所述声源结构的声源模式相同。各种具体如下:
(1)单极子模式:8个方位同时发射声波。
(2)偶极子模式:相邻三个方位同时发射正相位信号,相对应的三个方位同时发射相反相位的信号;或相邻四个方位同时发射正相位信号,相对应的四个方位同时发射相反相位的信号;或相邻两个方位同时发射正相位信号,相对的两个方位同时发射相反相位的信号,其余方位不发射信号;或任意一个及其相对方位的一个发射,其余不发射。
(3)正交偶极子模式:8个方位发射器,可以按照以上分组的偶极子源的组成方式,组成一组正交偶极子源。
(4)双正交偶极模式:8个方位发射器,按照1个方位发射器及与其相差180度的另一发射器组成一对偶极子源,按此组成方式组成两组正交偶极模式,成为双正交偶极模式,两组正交偶极声源分别发射。
(5)四极子模式:按照1个方位发射器及与其相差180度的另一发射器组成一对相位相同的源,相差90度和270度的两位两个方位发射器组成另一对相位相反的源,形成四极子源。
对应于发射模式,接收站也采用方位接收器,并且与发射器站结构相同,以8个为例,则以上每一种发射模式,都有其对应的接收模式,若采用4个方位发射器与方位接收器,则没有上述双正交偶极模式。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对于方位接收器阵列,需要考虑测井过程中的仪器旋转问题,进行仪器旋转的方位校正,再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叠加处理,即可得到具有方位信息的多覆盖次数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较佳地,接收站通常采用0.15m间隔,本发明不限于此。
设接收站之间的间距为dx,设第n个发射器站与距离其最近的接收站的距离为TR(n),并且假设从n到n+1,发射器站离接收站越来越远,则第n+1个发射器站与距离其最近的接收站的距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TR(n+1)=TR(n)+(N-1)*dx+dx,n>=1。
基于上述公式,如果设定好接收站的间隔dx和第一个发射器站的源距,其他发射器站位置都可以确定下来。
由于第一个发射器站和接收器站的距离较近,因而将隔声体设置在第一个发射器站与第二个发射器站之间,第二个发射器站比第一个离接收器更远。
测井过程中,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上提采用的深度间隔和接收器间隔相同,每个深度记录位置,发射器阵列的每个发射器依次激发,然后被接收器阵列分别记录,各个发射器站发射的声波互不影响。
在一个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的深度采样位置(通常为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某一位置对应的测井深度),每个发射器都分别有自己的深度位置,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可以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具体地,在测井时需要记录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上某一发射器的旋转角度信息,即相对于地理北极的角度。
若采用偶极或正交偶极发射(接收)模式或者方位发射(接收)模式,需要把不同深度的波形依据记录到的仪器旋转信息进行方位校正,再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来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阵列声波仪器进行改进,增加了发射器阵列,并设计了特定的发射器的源距;在每一个测井深度记录位置,发射器阵列均依次发射,接收器阵列分别接收,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通过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源距发射器组合,可以得到与增加接收器个数相同效果的阵列波形;由于只是简单增加了发射器阵列就达到了成倍增加接收器阵列的效果,因而方案简单可行,并没有极大增加仪器设计的复杂度;本发明的阵列设计,可以使声反射仪器对井外反射体的探测效率大大增加,极大地增加了覆盖次数,非常有益于后续的处理;由于每个深度位置的道集数据大大增加,使得以往在共发射器道集提取反射波的难度大大降低,并且可以更方便的分离出平行井轴界面的反射波,这也是以往仪器不具备的。这样,本发明通过对发射器阵列的特殊设计,达到了在不极大增加仪器设计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声反射成像测井的覆盖次数的效果,增加的道集数据也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方便,而且仪器的功能完全包含常规阵列声波测井内容,使得本发明在声反射成像测井领域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的一般数据采集及处理流程图。如图6所示,首先,发射器站按照其所具有的特征(单极、正交偶极或者方位),发射相应的声波,接收站按照其所具有的特征(单极、正交偶极或者方位),接收相应的波形。
在每个深度位置,每个发射器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发射器站分别工作一次,再移向下一个深度位置。
所有深度位置测量完成后,对每一深度位置,将具有同一测量深度的不同源距的发射器站组合成一个道集。
对于组合后的道集数据,进行滤波、分离反射波、速度分析、偏移叠加处理,可以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其中,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个单极子接收器。该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包括:
S201:每个单极子发射器依次激发声波。
具体地,在每个深度采样位置,每个声源(单极子发射器)依次激发声波。
S202:所述接收器阵列记录所述声波。
S203: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单极子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在一个仪器深度采样位置,每个发射器都分别有自己的深度位置,所以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单极子发射器组合,就可以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S204: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具体地,在S203之后,通过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即可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其中,发射器站及接收站均采用正交偶极结构。该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包括:
S301:相互正交的偶极子按照正交偶极子仪器的发射顺序发射波形;
S302:所述接收器阵列记录四组正交偶极波形;
S303: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S304:进行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如图1所示,s1和s3,s2和s4为两组互相正交的偶极子,在每个深度采样位置,每个发射器站依次发射波形,然后分别被接收器阵列记录。对于每一个正交偶极发射器站,s1和s3组成的偶极子先发射,然后记录两个方位偶极波形,s2和s4组成的偶极子再发射一次,再记录两个方位偶极波形,一共记录四组偶极波形。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可以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再进行仪器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即可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其中,发射器站采用方位发射器,接收站采用方位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S401:采用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模式发射波形:单极子模式、偶极子模式、正交偶极子模式、双正交偶极子模式及四极子模式;
S402:采用上述发射模式对应的接收模式接收波形;
S403: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S404:进行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下面分别说明各种不同的发射模式:
1)单极子模式:8个方位同时发射同相位声波。
2)偶极子模式:相邻三个方位同时发射正相位信号,相对应的三个方位同时发射相反相位的信号,即可组成一个偶极子源,如s2s3s4(s代表方位发射器,发射器站一般用S表示,如图1中的(c)方位发射器)和s6s7s8组成一个偶极子源,s8s1s2和s4s5s6也可以组成一个偶极子源;或相邻四个方位同时发射正相位信号,相对应的四个方位同时发射相反相位的信号;或相邻两个方位同时发射正相位信号,相对的两个方位同时发射相反相位的信号,其余不发射;或任意一个及其相对的一个发射,其余不发射。
3)正交偶极子模式:两组正交的偶极子源,如s2s3s4和s6s7s8组成的一个偶极子源,s8s1s2和s4s5s6组成的一个偶极子源,合在一起可以获得一个正交偶极子源。
4)双正交偶极模式:8个方位发射器,按照1个方位发射器及与其相差180度的另一发射器组成一对偶极子源,如s1和s5,s3和s7组成一组正交偶极子源,s2和s6,s4和s8组成一组正交偶极子源,两组正交偶极声源分别发射双正交偶极子源,该模式可以获得更多方位。
5)四极子模式:按照1个方位发射器及与其相差180度的另一发射器组成一对相位相同的源,相差90度和270度的两位两个方位发射器组成另一对相位相反的源,形成四极子源。如s1和s5同相位,s3和s7同相位但是和s1、s5相反,同时发射。
对应于发射模式,接收站也需要采用8个方位接收器,并且接收站与发射器站结构相同,以上每一种发射模式,都有其对应的接收模式。
测井完成后,可以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对于方位接收器阵列,需要考虑测井过程中的仪器旋转问题,进行仪器旋转的方位校正,再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即可得到具有方位信息的多覆盖次数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阵列发射器合成多覆盖次数阵列的原理图,图5说明了本发明仪器结构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与另一多接收器阵列声反射测井仪结构的等价性,也说明了本发明采用阵列发射器合成多覆盖次数阵列的原理,左图为一个发射器,60个接收器的仪器结构,该仪器结构具有较高的覆盖次数(30次),但是对于测井仪器来说接收器太多,结构复杂。右边5个图采用5个发射器,12个接收器的阵列结构,可以达到和左图仪器结构相同的探测效果,而且与60个接收器的仪器结构相比,本发明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结构大大简化且易于实现。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阵列声波仪器进行改进,增加了发射器阵列,并设计了特定的发射器的源距;在每一个测井深度记录位置,发射器阵列均依次发射,接收器阵列分别接收,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通过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源距发射器组合,可以得到与增加接收器个数相同效果的阵列波形;由于只是简单增加了发射器阵列就达到了成倍增加接收器阵列的效果,因而方案简单可行,并没有极大增加仪器设计的复杂度;本发明的阵列设计,可以使声反射仪器对井外反射体的探测效率大大增加,极大地增加了覆盖次数,非常有益于后续的处理;由于每个深度位置的道集数据大大增加,使得以往在共发射器道集提取反射波的难度大大降低,并且可以更方便的分离出平行井轴界面的反射波,这也是以往仪器不具备的。这样,本发明通过对发射器阵列的特殊设计,达到了在不极大增加仪器设计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声反射成像测井的覆盖次数的效果,增加的道集数据也为后续的信号处理提供了方便,而且仪器的功能完全包含常规阵列声波测井内容,使得本发明在声反射成像测井领域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外壳及设置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的发射器阵列及接收器阵列;所述接收器阵列的多个接收站在所述仪器外壳的轴向上等间距设置;所述发射器阵列设置在所述接收器阵列的下方或者上方,所述发射器阵列的多个发射器站在所述仪器外壳上等间隔设置;
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个单极子接收器;
所述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发射器,所述每个接收站采用一组正交偶极子接收器;
所述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组方位发射器,所述每个接收站采用一组方位接收器;
所述发射器站组成单极子、偶极子、正交偶极子或四极子的声源结构,所述接收站的接收模式与所述声源结构的声源模式相同;
将隔声体设置在第一个发射器站与第二个发射器站之间,第二个发射器站比第一个离接收器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每组方位发射器中方位发射器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每组方位接收器中方位接收器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站的个数为2-15,所述接收站的个数N为6-30个,所述接收站之间的间隔为0.1至0.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其特征在于,设接收站之间的间距为dx,第n个发射器站与距离其最近的接收站的距离为TR(n),并且假设从n到n+1,发射器站离接收站越来越远,则第n+1个发射器站与距离其最近的接收站的距离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TR(n+1)=TR(n)+(N-1)*dx+dx, n>=1。
6.一种井旁界面探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每个发射器站采用一个单极子发射器,每个接收站采用一个单极子接收器,发射器站及接收站均采用正交偶极结构,发射器站采用方位发射器,接收站采用方位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每个单极子发射器依次激发声波;
所述接收器阵列记录所述声波;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单极子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进行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相互正交的偶极子按照正交偶极子仪器的发射顺序发射波形;
所述接收器阵列记录四组正交偶极波形;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进行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采用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模式发射波形:单极子模式、偶极子模式、正交偶极子模式、双正交偶极子模式及四极子模式;
采用上述发射模式对应的接收模式接收波形;
测井完成后,将同一深度位置的不同发射器组合,得到同一深度组合源距的发射器阵列道集;
进行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旋转的方位校正、反射波提取、速度分析、偏移成像及叠加处理,得到多覆盖次数的井旁反射体成像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38316.3A CN106593420B (zh) | 2017-01-19 | 2017-01-19 | 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38316.3A CN106593420B (zh) | 2017-01-19 | 2017-01-19 | 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93420A CN106593420A (zh) | 2017-04-26 |
CN106593420B true CN106593420B (zh) | 2019-11-12 |
Family
ID=58585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38316.3A Active CN106593420B (zh) | 2017-01-19 | 2017-01-19 | 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934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7314B (zh) * | 2017-03-28 | 2019-11-1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种声波测井装置及方法 |
CN111323824B (zh) * | 2020-03-04 | 2021-07-09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模块式阵列声波测井仪及井外界面探测方法 |
CN112647932B (zh) * | 2020-12-21 | 2022-10-2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井中三维探测的多分量声波测井装置 |
CN117849883A (zh) * | 2023-12-19 | 2024-04-09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声波远探测井孔反射波的接收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05203A (en) * | 1988-09-30 | 1990-02-27 | Texaco Inc. | Downhole doppler flowmeter |
CN1239918C (zh) * | 2003-11-24 | 2006-02-0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多极子声波测井发射换能器 |
CN105221146B (zh) * | 2015-11-05 | 2018-06-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正交偶极换能器不同深度安装结构 |
CN205743890U (zh) * | 2016-05-06 | 2016-11-30 | 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 | 一种存储式交叉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 |
-
2017
- 2017-01-19 CN CN201710038316.3A patent/CN10659342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93420A (zh) | 2017-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50072B (zh) | 通过使用钻头地震对断裂的干涉测量钻头成像、时间反演成像来进行断裂表征、和经由时间反演的声学和电震对断裂产生的监测 | |
CN106593420B (zh) | 一种多源组合声反射测井仪及井旁界面探测方法 | |
Verdon et al. |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using a fiber-optic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 array | |
CN107942393B (zh) | 一种随钻方位声波测井数据采集方法 | |
Esmersoy et al. | Acoustic imaging of reservoir structure from a horizontal well | |
CN105676279B (zh) | 一种采用同心圆等炮检距的地震反射数据采集方法 | |
CN107642114B (zh) | 桩基浇注前桩底隐患探查方法及其探查装置 | |
US20100284250A1 (en) | Acoustic steering for borehole placement | |
US7953554B2 (en) | Signal threshold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20030067842A1 (en) | Helix streamer acquisition of seismic data | |
CN1325493A (zh) | 地震数据采集方法与装置 | |
Haldorsen et al. | Locating microseismic sources using migration-based deconvolution | |
US10768329B2 (en) | Seismic sensing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using same | |
CN112647932B (zh) | 一种井中三维探测的多分量声波测井装置 | |
CN109001839A (zh) | 一种城市车载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及工作方法 | |
Zhang et al. | Microseismic hydraulic fracture imaging in the Marcellus Shale using head waves | |
CN106837314B (zh) | 一种声波测井装置及方法 | |
Market et al. | Introducing the first LWD crossed-dipole sonic imaging service | |
CN108646292A (zh) | 裂缝密度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6597549B (zh) | 一种反射波提取方法及装置、反射声波成像测井仪器 | |
US20140078864A1 (en) | Intra-bed source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 |
CN114779346A (zh) | 一种基于正交偶极四分量测量精准探测井外地质构造的声波测井方法及装置 | |
Cosma et al. | VSP in crystalline rocks—From downhole velocity profiling to 3-D fracture mapping | |
CN109212594A (zh) | 一种各向异性介质纵横波联合定位方法 | |
CN109375261B (zh) | 用于地表微地震监测的观测台站的传感器布局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