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3018B -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 Google Patents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3018B
CN106593018B CN201710000434.5A CN201710000434A CN106593018B CN 106593018 B CN106593018 B CN 106593018B CN 201710000434 A CN201710000434 A CN 201710000434A CN 106593018 B CN106593018 B CN 1065930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tch
wall
inverted
shape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04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3018A (zh
Inventor
刘启明
董海兵
付建军
龚毅夫
高原
刘兵
丁小刚
刘通
刘林
刘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0004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3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3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3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3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ewag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墙,各模块墙首尾相接围成安保空间。所述模块墙外侧挖有第一泥沟,第一泥沟两侧壁处设有第一沟墙,两第一沟墙之间设有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所述模块墙外侧还挖有第二泥沟,第二泥沟一端与第一泥沟相通,第二泥沟另一端远离模块墙向外延伸;第二泥沟两侧壁处均设有第二沟墙,两第二沟墙之间设有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所述安保空间内挖有地下仓库通道。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是一种能让城市地上物体和地下泥体大量吸收雨水、蓄水、净化水和释放水、可使水良性循环的装置,用以应对城市高温高热气候,实现城市土地具备海绵功能效应。本发明还可军民两用,即可用作保安亭还可用作战场阵地等。

Description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背景技术
当前,根据高温高热的气候变化,城市火炉对人类产生不适应的现实威胁,我国正强力倡导全社会创建海绵城市之策略予以应对,即让城市土地像海绵一样,其地上物体和地下泥体都能大量快速的吸收雨水、蓄水、净化水,必要时释放水,使水通过良性循环来改善现有高温气候,设计研发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技术,是创建一块块技术海绵覆盖城市土地的完美方法。
在现有地上物体和地下泥体中,不存在一种能让城市地上物体和地下泥体大量吸收雨水、蓄水、净化水和释放水的装置,无法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无法应对高温高热气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让城市地上物体和地下泥体大量吸收雨水、蓄水、净化水和释放水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墙,各模块墙首尾相接围成安保空间。
进一步,模块墙上开有装有泥土的通孔或槽,通孔或槽中种有植物。
进一步,所述模块墙外侧挖有第一泥沟,第一泥沟两侧壁处设有第一沟墙,两第一沟墙之间设有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第一沟墙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均为分段式结构,各段第一沟墙之间设有空隙。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底端接触第一泥沟底面,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有泥土;泥土中种有植物。各段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内表面与第一泥沟底面围成的空间构成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一沟墙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第一沟墙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可用于另地延续扩建。拆除第一沟墙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后,可在植物根的空隙中凿洞,形成观察射击孔,增强阵地攻击能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泥沟的形状为环形,第一泥沟环绕于模块墙外围。
进一步,所述第一沟墙的高度高于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高度。第一沟墙超出地表面,模块墙设于地表面上,第一泥沟设于地表面下。
进一步,所述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截面形状为倒U形,可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搭而成、或由木材架搭而成。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的截面形状相应地为倒U形。
进一步,所述模块墙外侧还挖有第二泥沟,第二泥沟一端与第一泥沟相通,第二泥沟另一端远离模块墙向外延伸。第二泥沟两侧壁处设有第二沟墙,两第二沟墙之间设有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第二沟墙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均为分段式结构,各段第二沟墙之间设有空隙。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底端接触第二泥沟底面,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有泥土;泥土中种有植物。各段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内表面与第二泥沟底面围成的空间构成中空的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二沟墙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第二沟墙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可用于另地延续扩建。拆除第二沟墙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后,可在植物根的空隙中凿洞,形成观察射击孔,增强阵地攻击能力。
进一步,所述第二沟墙的高度高于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高度。第二泥沟通过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与第一泥沟内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相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截面形状为倒U形,可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搭而成、或由木材架搭而成。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的截面形状相应地为倒U形。
进一步,所述安保空间内挖有地下仓库通道,地下仓库通道截面为倒7字形。地下仓库通道与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相通。
进一步,所述地下仓库通道内设有紧邻通道壁的通道墙;通道墙为分段式结构,设有至少两段。各段通道墙均可为水泥墙。通道墙上设有爬梯。
进一步,所述模块墙的数量优选为五个,模块墙的截面形状宜为扇形,安保空间优选为五角星形。
进一步,相邻模块墙相接处设有进出门或观察孔洞。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个锐角门屏,锐角门屏设于模块墙外侧,锐角门屏正对相邻模块墙相接处的进出门或观察孔洞,所述锐角门屏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射击口。
进一步,所述锐角门屏的数量宜为五个,锐角门屏的截面形状宜为V形。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安保空间上方的顶盖,顶盖的形状宜为五角星形,顶盖架设于各模块墙上。顶盖外缘设有朝天的围边。顶盖围边围成的空间可装土(或水),种植植物,既隔热又美化环境。
泥土中种的植物可为葡萄、猕猴桃等植物。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所述模块墙、第一沟墙、第二沟墙和通道墙均可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成的墙体、或由木材架搭而成的墙体。锐角门屏亦可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成。
城市海绵是国家应对地球气候变暖、抗高温高热天气的一种对策,既要让城市土地像海绵一样能吸雨水、蓄水、净化水,同时也能在必要时释放水。
本发明中,在模块墙的通孔或槽内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在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所述泥土通过各段第一沟墙之间的空隙与大地自由泥土相接。在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所述泥土通过各段第二沟墙之间的空隙与大地自由泥土相接。借助植物吸收雨水或浇灌肥水(城市居民区“化粪池”里的生活污水),可实现每生产一公斤植物果实消耗至少800公斤水,实现城市土地吸水、蓄水,再通过植物吸收释放、挥发、净化土中水,实现城市土地海绵功能效应,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有效应对城市的高温高热天气。
在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在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引导下,植物的根包裹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待植物的根生成成型后,即可拆除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在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在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引导下,植物的根包裹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待植物的根生成成型后,即可拆除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安保空间内的地下仓库通道可用于存储弹药等物品。地下仓库通道、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中空的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均,可实现战场阵地功能并给战斗员提供一种隐身阵地式通道,战斗员可在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和地下仓库通道内活动。
同时,战斗员可通过相邻模块墙相接处的进出门或观察孔洞,出入安保空间。锐角门屏上的观察射击口的方位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锐角门屏的观察射击口作用下,可为战斗员提供战斗掩护,隐蔽性能好,防护性能强。
本发明各组成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分解实施。在和平年代,在不设置锐角门屏的情况下,本发明可用作居民区等单位的保安亭。用做保安亭时,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和地下仓库通道可作为地下蓄水池使用,用于装积雨水和城市居民区“化粪池”里的生活污水,实现城市土地具备海绵功能效应。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是一种能让城市地上物体和地下泥体大量吸收雨水、蓄水、净化水和释放水、可使水良性循环的装置,用以应对城市高温高热气候,实现城市土地具备海绵功能效应。本发明还可军民两用,即可用作保安亭还可用作战场阵地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去除顶盖后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沟墙与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组装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第二沟墙与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组装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地下仓库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块墙;2——安保空间;3——模块墙上的通孔或槽;4——锐角门屏;5——第一沟墙;6——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7——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8——第一泥沟;9——第二泥沟;10——第二沟墙;11——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2——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13——地下仓库通道;14——通道墙;15——顶盖;16——观察射击孔;17——爬梯;18——通道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墙1,各模块墙1首尾相接围成安保空间2。
模块墙1上开有装有泥土的通孔或槽3,通孔或槽3中种有植物。
所述模块墙1外侧挖有第一泥沟8,第一泥沟8两侧壁处均设有第一沟墙5,两第一沟墙5之间设有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参见图3)。第一沟墙5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均为分段式结构,各段第一沟墙5之间设有空隙。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底端接触第一泥沟底面,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5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5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如图3中A所示)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上方(如图3中B所示)均装有泥土;泥土中种有植物。各段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内表面与第一泥沟8内表面围成的空间构成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7。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一沟墙5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第一沟墙5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可用于另地延续扩建。拆除第一沟墙5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后,可在植物根的空隙中凿洞,形成观察射击孔16,增强阵地攻击能力。
所述第一泥沟8的形状为环形,第一泥沟8环绕于模块墙1外围。
所述第一沟墙5的高度高于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的高度。第一沟墙5超出地表面,模块墙1设于地表面上,第一泥沟8设于地表面下。
所述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搭而成、或由木材架搭而成。
所述模块墙1外侧还挖有第二泥沟9,第二泥沟9一端与第一泥沟8相通,第二泥沟8另一端远离模块墙1向外延伸。第二泥沟9两侧壁处均设有第二沟墙10,两第二沟墙10之间设有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参见图4)。第二沟墙10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均为分段式结构(参见图6),各段第二沟墙10之间设有空隙。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底端接触第二泥沟9内表面,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10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10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如图4中C所示)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上方(如图4中D所示)均装有泥土;泥土中种有植物。各段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内表面与第二泥沟9内表面围成的空间构成中空的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12。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二沟墙10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第二沟墙10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可用于另地延续扩建。拆除第二沟墙10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后,可在植物根的空隙中凿洞,形成观察射击孔,增强阵地攻击能力。
所述第二沟墙10的高度高于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高度。第二泥沟9通过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12与第一泥沟8内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7相通。
所述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搭而成、或由木材架搭而成。
参照图5,所述安保空间2内挖有地下仓库通道13,地下仓库通道13截面为倒7字形。地下仓库通道13与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7相通。
所述地下仓库通道13内设有紧邻通道壁的通道墙14;通道墙14为分段式结构,设有至少两段。各段通道墙14之间设有间隙。各段通道墙14均可为水泥墙。通道墙14上设有爬梯17。地下仓库通道13上方设有通道盖18,通道盖18上设有方便开启的把手。
所述模块墙1的数量为五个,模块墙截面形状为扇形,安保空间2为五角星形。
相邻模块墙1相接处设有进出门或观察孔洞。
还包括五个锐角门屏4,锐角门屏4设于模块墙1外侧,锐角门屏4正对相邻模块墙1相接处的进出门或观察孔洞,所述锐角门屏4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射击口。
还包括设于安保空间2上方的顶盖15,顶盖15的形状为五角星形,顶盖15架设于各模块墙1上(参见图2)。顶盖15外缘设有朝天的围边。顶盖15围边围成的空间可装土(或水),种植植物,既隔热又美化环境。
泥土中种的植物可为葡萄、猕猴桃等植物。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城市海绵是国家应对地球气候变暖、抗高温高热天气的一种对策,既要让城市土地像海绵一样能吸雨水、蓄水、净化水,同时也能在必要时释放水。本发明中,在模块墙1的通孔或槽3内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在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5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所述泥土通过各段第一沟墙之5间的空隙与大地自由泥土相接。在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10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所述泥土通过各段第二沟墙10之间的空隙与大地自由泥土相接。借助植物吸收雨水或浇灌肥水(城市居民区“化粪池”里的生活污水),可实现每生产一公斤植物果实消耗至少800公斤水,实现城市土地吸水、蓄水,再通过植物吸收释放、挥发、净化土中水,实现城市土地海绵功能效应,实现水的良性循环,有效应对城市的高温高热天气。
在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5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在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的引导下,植物的根包裹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待植物的根生成成型后,即可拆除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6。在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10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上方装泥土,在泥土中种植物;在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的引导下,植物的根包裹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待植物的根生成成型后,即可拆除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11。安保空间2内的地下仓库通道13可用于存储弹药等物品。地下仓库通道13、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7、中空的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12均可实现战场阵地功能并给战斗员提供一种隐身阵地式通道,战斗员可在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7、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12和地下仓库通道13内活动。
同时,战斗员可通过相邻模块墙1相接处的进出门或观察孔洞,出入安保空间2。可同时出动五个以上战斗员观察五个以上方向的目标,并同时使用五中以上的枪械射击五个以上方向的敌人,是名副其实的可作战场的战斗阵地。锐角门屏4上的观察射击口的方位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锐角门屏4的观察射击口作用下,可为战斗员提供战斗掩护,隐蔽性能好,防护性能强。
本发明各组成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分解实施。在和平年代,在不设置锐角门屏4的情况下,本发明可用作居民区等单位的保安亭。用做保安亭时,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7、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12和地下仓库通道13可作为地下蓄水池使用,用于装积雨水和城市居民区“化粪池”里的生活污水,实现城市土地具备海绵功能效应。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墙,各模块墙首尾相接围成安保空间,模块墙上开有装有泥土的通孔或槽,通孔或槽中种有植物;
所述模块墙外侧挖有第一泥沟,第一泥沟两侧壁处设有第一沟墙,两第一沟墙之间设有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第一沟墙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均为分段式结构,各段第一沟墙之间设有空隙;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底端接触第一泥沟底面,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一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有泥土;泥土中种有植物;各段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内表面与第一泥沟底面围成的空间构成中空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一泥沟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拆除第一沟墙和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后,在植物根的空隙中凿洞,形成观察射击孔,增强阵地攻击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沟的形状为环形,第一泥沟环绕于模块墙外围;所述第一沟墙的高度高于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高度;第一沟墙超出地表面,模块墙设于地表面上,第一泥沟设于地表面下;所述第一倒U形模块沟道体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搭而成、或由木材架搭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墙外侧还挖有第二泥沟,第二泥沟的一端与第一泥沟相通,第二泥沟的另一端远离模块墙向外延伸;第二泥沟的两侧壁处设有第二沟墙,两第二沟墙之间设有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第二沟墙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均为分段式结构,各段第二沟墙之间设有空隙;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底端接触第二泥沟底面,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外侧壁与第二沟墙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上方装有泥土;泥土中种有植物;各段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内表面与第二泥沟底面围成的空间构成中空的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二泥沟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拆除第二沟墙和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后,在植物根的空隙中凿洞,形成观察射击孔,增强阵地攻击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墙的高度高于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的高度;第二泥沟通过第二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与第一泥沟内的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相通;所述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为水泥预制件、或由砖块砌搭而成、或由木材架搭而成;直到植物根长成倒U形,并有能力支撑泥体不垮塌时,拆除第二倒U形模块沟道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空间内挖有地下仓库通道,地下仓库通道截面为倒7字形;地下仓库通道与第一倒U形植物根框架沟相通;所述地下仓库通道内设有紧邻通道壁的通道墙;通道墙为分段式结构,设有至少两段;通道墙上设有爬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安保空间上方的顶盖,顶盖外缘设有朝天的围边,顶盖的形状为五角星形,顶盖架设于各模块墙上;所述模块墙的数量为五个,模块墙的截面形状为扇形,安保空间为五角星形;相邻模块墙相接处设有进出门或观察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锐角门屏,锐角门屏设于模块墙外侧,锐角门屏正对相邻模块墙相接处的进出门或观察孔洞,所述锐角门屏上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射击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门屏的数量为五个。
CN201710000434.5A 2017-01-03 2017-01-03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Active CN106593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0434.5A CN106593018B (zh) 2017-01-03 2017-01-03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0434.5A CN106593018B (zh) 2017-01-03 2017-01-03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3018A CN106593018A (zh) 2017-04-26
CN106593018B true CN106593018B (zh) 2019-04-30

Family

ID=5858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0434.5A Active CN106593018B (zh) 2017-01-03 2017-01-03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30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004Y (zh) * 2007-06-21 2008-08-13 张朝峰 可种植花草的立体生态围墙
CN101289904A (zh) * 2008-06-12 2008-10-22 杨天举 抗地震抗冲击波抗狂风巨浪房屋
CN204031932U (zh) * 2014-09-10 2014-12-24 徐海金 一种植物墙种植模块
CN104631868A (zh) * 2014-12-27 2015-05-20 芜湖赛特施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公司专用哨所
CN104847154A (zh) * 2008-11-07 2015-08-19 海斯科堡垒有限公司 防护掩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6249A1 (en) * 2001-10-05 2003-04-10 Walsh Christopher Paul Metal panel build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004Y (zh) * 2007-06-21 2008-08-13 张朝峰 可种植花草的立体生态围墙
CN101289904A (zh) * 2008-06-12 2008-10-22 杨天举 抗地震抗冲击波抗狂风巨浪房屋
CN104847154A (zh) * 2008-11-07 2015-08-19 海斯科堡垒有限公司 防护掩体
CN204031932U (zh) * 2014-09-10 2014-12-24 徐海金 一种植物墙种植模块
CN104631868A (zh) * 2014-12-27 2015-05-20 芜湖赛特施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公司专用哨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3018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3172B (zh) 一种干旱沙化地区种植结构及其种植方法
CN205946703U (zh) 一种可贮雨水的模块化种植盘
CN204540084U (zh) 一种蓄排水一体化专用花盆
CN106639178A (zh) 一种屋顶花园雨水分流净化箱
CN208762917U (zh) 一种道路围栏绿植架
CN102758417A (zh) 一种水土分离治水造田环保的方法及其水土分离结构
CN201125050Y (zh) 一种多功能果皮垃圾箱
CN106593018B (zh) 城市海绵式保安亭阵地
CN205636789U (zh) 一种生态蓄水挡土墙
CN206971036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地排水系统
CN209420432U (zh) 一种倒挂种植器
CN207340619U (zh)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种植盆
CN203523439U (zh) 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用吸收重金属铅的栽植盘
CN105544601A (zh) 生态挡土墙系统
CN203492484U (zh) 一种干旱沙化地区种植结构
CN209162761U (zh) 护坡砖和护坡结构
CN208220015U (zh) 一种防水防根屋顶绿化结构
CN112473206A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机构
CN106613289B (zh) 用于屋顶的装配式被动绿化系统
CN102090286A (zh) 一种防溢漏贮排水花盆
CN209891252U (zh) 一种适用于园林的草盆井盖
CN210288907U (zh) 一种景观屋顶
CN206333062U (zh) 一种新型植物墙绿化蓄水花盆
CN110485374A (zh) 一种生态砖及河道护坡结构
CN205408756U (zh) 一种新型蓄水、绿植、铺装、防水保护一体化快拼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