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1237A -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 Google Patents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1237A
CN106561237A CN201610966009.7A CN201610966009A CN106561237A CN 106561237 A CN106561237 A CN 106561237A CN 201610966009 A CN201610966009 A CN 201610966009A CN 106561237 A CN106561237 A CN 106561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ringa
soil
centimetres
sichuan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60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9660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61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61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1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从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苗木繁育、辣木栽培、辣木的灌溉排水、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完整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利用该技术种植出的辣木生长旺盛、产量高,值得在川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miracletree),又称鼓槌树、马萝卜、不死树、萝卜树等,属辣木科,原产于北印度亚喜马拉雅区域及非洲,广泛分布在印度、埃及、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辣木叶片、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功能,也可用于医药、保健、工业等方面,因此被誉为“神奇之树”、“生命之树”。辣木生长快、用途多、耐干旱、易栽培,适宜多种生态环境种植,现栽种面积及需求量正不断增加。
辣木是多年生速生树,最高可达7~12m,树干直径可达20~40cm,树干直立,当达到1.5~2m时才开始萌生侧枝。侧枝的延伸无一定的规律,其树冠极像一把伞。在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复叶长20~70cm,小叶长1~2cm;花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花序长1O~25cm,瓣宽2.5cm,5萼片、5花瓣、5雄蕊与5退化的雌蕊;果荚具有三裂,长2O~60cm,干时3开裂,每荚含种子12~35粒;种子圆形、褐色,有3个纸质白翼。
辣木堪称是一种神奇的健康植物。根据测定,辣木干叶粉所含的钙质是牛奶的4倍,蛋白质是牛奶的2倍,钾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C是柑橘的7倍,维生素A(B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4倍。只要3汤匙的辣木叶粉,就含有幼儿每日所需的270%维生素A、42%的蛋白质、125%的钙、70%的铁及22%的维生素C。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氨基酸,不但对素食者有极大益处,而且对营养不良及提升免疫力也功效显著。在印度,辣木常被用于传统医学的配方,辣木籽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辣木叶、花、果可作为蔬菜直接食用,可以加工制作多种功能性营养保健品,也可以开发作为牛、羊饲料,种子可以提炼油脂。
四川东部位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特别是蓬安县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冬季气流来自北部高纬地区,气温较低,降水少,但因秦巴山地阻滞,冷空气南下而较温暖;夏季多吹偏南风,气候炎热,降水集中。全县各地气温差别不大。除山区外,霜雪少见,无霜期长达290~300天。全县年均日照1197.7小时,年均降雨量994.9毫米,这里冬季气候温和,最冷1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上;夏季炎热多雨,偶尔会出现夏旱现象;秋季连绵阴雨,常有云雾天气。
2010年3月,四川省蓬安县老科协在攀枝花购回印度辣木种子2公斤,通过温床育苗在该县新园乡栽植辣木15亩后,连续6年又通过公司+基地+工厂+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了辣木种植基地300亩,建设辣木加工厂1个,年产辣木绿叶200000公斤,辣木粉10000公斤,辣木面100000公斤,辣木酒20000公斤,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当地农民利用承包地种植辣木,每亩年收入达42000元。由于其在辣木生产、越冬技术上有了新突破,发明人以此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到一整套的适用于川东北的辣木种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量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一、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选择:砂壤土占60~70%、粘土占15~20%、腐殖质占5~10%的土壤;
(2)宜林地的选择:造林地选择向阳透气、滤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山地选择坡向东西向,坡度在15~25度;日照不少于1000小时;
(3)渗透性:渗透性在100~150毫米/小时,且100厘米深的土壤层中不能有不渗透水层;
(4)pH值:土壤pH值为7~8之间;
(5)碳酸钙: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1%;
(6)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指标为2.0~2.4%,土壤全氮含量0.12%以上;
(7)氮土壤速效氮平均7.6mg/100g以上;
(8)磷在0.1~3.5mg/100g之间;钾在11~28mg/100g之间;钙在7.0~38.0mg/100g之间;土壤交换性镁不低于2.6mg/100g;
二、苗木繁育
辣木种苗采用营养杯育苗和枝条扦插繁殖;
三、辣木栽培措施
1、园地规划:对已确定为辣木的建园土地,要进行系统规划;
2、整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园中的杂草和有害的残存物,对土壤全面深翻30厘米;整好地后按厢宽100~120厘米,沟深30厘米做厢;
3、施基肥,栽植辣木前要施基肥,按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100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50公斤石灰;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均匀填入植穴内,回填深度15厘米;
4、栽植时间:在夏季栽植,按1.5米做厢,栽植密度为0.4×0.4米,每亩种植株数为900~1000株,进行矮化密植栽植;
四、辣木的灌溉排水
1、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四种灌溉方式中的一种以上;
2、排水:对于地势平坦和坡度不大的辣木园,在建园时修筑排水系统,采用暗沟排水或者明沟排水与暗沟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
五、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及施肥
1、林间土壤管理:每年结合除草对林间土壤深翻3~4次,保持土壤疏松;
2、扩穴:在辣木定植后每年冬季进行一次扩穴工作,扩穴深度20~30厘米,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为20厘米;
3、松土除草:每年在园内进行3~4次松土除草,小树松土深度不超过5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10~15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15~20厘米;
4、施肥:厩肥1000~1500公斤/亩,磷肥100~150公斤/亩,尿素30~40公斤/亩,石灰30~40公斤/亩;肥料与表层土壤拌均匀施入扩穴沟内,复土盖严;
(二)整形修剪
从7~10月开始,每月修剪一次;
(三)病虫害防治
针对辣木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对症喷药,保持辣木的正常生长;
(四)保温越冬
每年10月上旬,当大气温度低于15摄氏度后,利用晴朗天气对辣木园进行松土、除草、晒地,并对辣木树进行年内的最后一次修剪,植株高度在20~30公分;按栽植时的窄厢深沟进行开沟垒厢,清除地内杂草和晒地,待园内土壤干燥后,用树枝或竹块起拱,再用双色双膜覆盖,里层用白色,外层用黑色;之后,利用晴好天气,对辣木地一月一次进行揭膜、晒地、除草,并重新盖好塑料薄膜,注意防冻;待次年4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6摄氏度后,要将第二层黑色薄膜揭去,确保阳光照射,促进辣木萌芽生长;5月上旬揭去第二层白色薄膜,并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确保辣木旺盛生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一中,磷为3.5mg/100g,钾不小于20mg/100g,钙不低于25.0mg/100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二中,营养杯育苗的具体步骤为:在每年4月中旬,大气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进行田间温床育苗;在育苗前,对种子用固氮酶培养物100克进行处理,用温水浸泡24~30小时;育苗后6~15天出土;枝条扦插繁殖的具体步骤为:在6~8月雨季对优良母树进行修剪,修剪后母树仅需在高80~100cm处留2~3个枝条;修剪下来的枝条,剪取长15cm,粗4~5cm且有顶芽的枝条进行扦插;扦插床要用60%的夹心土+40%泥炭灰作混合基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二中,大气温度在20~25摄氏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三中,定植苗木时,先将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穴坑内,苗根展开平放在穴内土面上,防止根系弯曲成团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后加土到根颈处,培土成圆形土盘,浇足透水,在土盘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保湿,保证成活和护苗直立生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四中,滴灌所用的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枢纽管道、输水管道、滴头;枢纽管道包括水泵、过滤器和肥料罐;输水管道使用20~50毫米管径的聚氯乙烯管,输水管埋设在地下20~30厘米;支管架设在地面或离地面1.5~2米高的地方,支管进水端装有阀门或计水流量调节器;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制成,内径为10~20毫米,毛管放在地表或埋入根系密集层土壤中;滴灌水由支管进入毛管后通过滴头滴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五中,施肥方法有如下两种:撒施,在园内均匀的施入各种肥料,施后深翻20厘米,将肥料和表层土翻入根系层;扩穴施,沿树10厘米开施肥沟,沟深15~20厘米,宽10厘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沟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五中,修剪得到的辣木鲜叶、枝条应及时加工成粗细产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辣木结荚期树的营养指标:有机质大于1.2%,含氮大于0.12%;叶片含氮不小于1.5%;土壤速效磷3.5mg/100g,速效钾20mg/100g,代换性钙0.5%,旱季灌溉4~5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苗木繁育、辣木栽培、辣木的灌溉排水、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完整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利用该技术种植出的辣木生长旺盛、产量高,值得在川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一、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
在川东北丘陵山区选用山坡地栽种辣木,要选择坡度在15~25度的山坡地。坡度过陡及坡向为北坡地段种植对辣木生长不利,而且加大了林间土壤和树体管理的投资与工作难度;选用平地种植,要考虑水涝和霜雪冻害。低湿滩地和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上地方,切忌选作栽培辣木。
在川东北地区选择辣木园地,要求建园土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理化性能好,质地疏松,通透性强,蓄水保肥,粘土含量15~20%;二是土壤pH值在7~8之间,以利于辣木树对营养元素吸收平衡;三是具备排灌条件,能使辣木生育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保持稳定状态。适宜辣木建园的土壤条件及指标:
(1)土壤选择
最适合辣木生长的土壤结构:砂壤土占60~70%;粘土15~20%;腐殖质5~10%。粘粒占30%以上的土壤,对种植辣木是不利的。需要选择土层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砾,透气性好的土壤种植辣木。
(2)宜林地的选择
辣木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做到适地适树才好。从小范围来讲,应注意地形、地势、坡度、坡向和土壤条件。辣木喜光、怕涝、好气。因此,造林地必须选择向阳透气、滤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结则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或因排水不好导致烂根。在山地种植辣木,坡向要东西向,坡度要在15~25度。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最好。日照对辣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日照不足1000小时的地区种植辣木,大部分品种表现出树势衰弱,产叶量低,病虫害严重,越冬不行。
辣木在强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差,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较好。此外,选择造林地还要注意选择避风,有水源的地方,平地和积水低洼地及沟边、田边,都不宜栽植,而且越冬困难。
(3)渗透性
最佳值为100~150毫米/小时。在100厘米深度的土壤层中不能有不渗透水层。
(4)pH值
土壤pH值是最佳范围为7~8之间,偏低偏高要调整。
(5)碳酸钙
辣木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1%。因为辣木有嗜好钙的习性。
(6)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指标为2.0~2.4%,土壤全氮含量0.12%以上。有机质与全量氮的相关系数r=0.982,其数学表达式y=0.027+0.0399x。
(7)土壤速效氮平均7.6mg/100g以上。
(8)磷、钾、钙、镁
磷:变化值在0.1~3.5mg/100g之间,以3.5mg/100g为标准。
钾:测定值变化在11~28mg/100g之间,以不小于20mg/100g为标准。
钙:测定值变化在7.0~38.0mg/100g之间,不低于25.0mg/100g为适中。
镁:在川东北低日照地区(南充及周边地区),对镁有特别要求。土壤交换性镁以不低于2.6mg/100g为宜。丰富的镁营养元素能增加叶绿素的活力。
从总体上看,在川东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土壤的物理条件比其化学性状更重要,这是由于辣木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的渗透性良好。所以,土壤物理条件是否符合建立辣木种植园的要求,从而保证辣木种植后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是栽培辣木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苗木繁育
辣木种苗采用营养杯育苗和枝条扦插繁殖可以使得种苗管理生长加快。在每年4月中旬,大气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进行田间温床育苗。在育苗前,对种子用固氮酶培养物100克进行处理,用温水浸泡24~30小时。种子处理后能提早发芽,提高种苗生长力,加快生长。育苗后6~15天出土,这期间出土的苗木占总出苗数的90%以上。在20~25摄氏度温度条件下,辣木种子出苗快,整齐、萌发出的幼苗粗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
辣木也可以用茎、枝条扦插,进行无性繁殖,在6~8月雨季对优良母树进行修剪,修剪后母树仅需在高90cm左右留2~3个枝条,以维持生长,修剪下来的枝条,剪取长15cm,粗4~5cm且有顶芽的枝条进行扦插。扦插床要用60%的夹心土+40%泥炭灰作混合基质,苗木生长快。
三、辣木栽培措施
1、园地规划
对已确定为辣木的建园土地,要进行系统规划。比如种植小区的排列划分、主栽品种的圈定、授粉品种的定位;园中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洪系统、蓄水池、及其它的设施配置设计等;要绘制出规划图,种植图等,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整地
对用于栽种辣木的土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园中的杂草和有害的残存物,对土壤要全面深翻,深翻30厘米。整好地后按厢宽100~120厘米,沟深30厘米做厢,有利于土壤保持良好的渗透性,促进其定植苗根系的生长发育。
3、施基肥,栽植辣木前要施基肥,按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100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50公斤石灰,粘重土壤还要渗入砂子。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均匀填入植穴内,回填深度15厘米。
4、栽植时间:辣木一般在夏季栽植。栽种营养袋苗成活率高。栽植密度,按1.5米做厢,其密度为0.4×0.4米。按单位面积计算,每亩种植株数为900~1000株,进行矮化密植栽植,成功后逐部示范推广。定植苗木时,先将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穴坑内,苗根展开平放在穴内土面上,防止根系弯曲成团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后加土到根颈处,培土成圆形土盘,浇足透水,在土盘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保湿,保证成活和护苗直立生长。
四、辣木的灌溉排水
1、灌溉
随着现代集约栽培的兴起,仍要依赖于自然降水是难以实现其集约经营的目的。因此,要把灌溉列入提高产量的基本措施之一。方法上作了比较试验,归纳起来有四种方式:
地面灌溉:水源充足的地方,将水通过渠道或管道输送到辣木园,进行沟灌和畦灌。
地下灌溉:在水源不足的地区,利用埋设在辣木园的地下灌溉系统,将水输送到辣木根系层土中。
喷灌:利用水源,通过管道,喷头将水均匀地撒布在土壤表面。喷灌灌水均匀,节省水量,还能调节辣木园的气候。
滴灌:通过滴头把水一滴一滴缓慢地滴入辣木根部土壤,借重力作用使水渗入根系区,使根系周围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滴灌不仅省水,保湿效果显著,还可以将肥料溶液混入水中进行滴灌施肥。
滴灌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枢纽管道、输水管道、滴头。枢纽管道包括水泵、过滤器和肥料罐。输水管道,使用20~50毫米管径的聚氯乙烯管。输水管一般埋设在地下20~30厘米,支管架设在地面,也有架离地面1.5~2米高的。支管进水端装有阀门或计水流量调节器。滴灌水由支管进入毛管后通过滴头滴灌。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制成,内径为10~20毫米。使用时有的放在地表,也有埋入根系密集层土壤中的。
2、排水
分布在丘陵山区的辣木园,一般不存在排水问题。只有在下大雨后对背沟冲刷造成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排水。那些地势平坦和坡度不大的辣木园才进行土壤排水。这类辣木园建园时,在园内修筑排水系统,排水分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两种形式。明沟排水是把地上、土中的多余水量引入排水沟内排出。但是地面明沟开得太多,影响人工耕作。为了不影响人工耕作,采用暗沟排水。暗沟排水是在土壤下层修筑管道,把土中多余水量引入管道中排出。
五、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及施肥
1、林间土壤管理:林间土壤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每年结合除草对林间土壤深翻3~4次,保持土壤疏松。
2、扩穴:幼树定植后随着树体的生长必须逐年深挖扩穴(扩穴可与冬季开施肥沟结合进行),以适应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辣木在土壤管理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根幅大于冠幅。因此,辣木定植后每年冬季进行一次扩穴工作。扩穴深度20~30厘米。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为20厘米。
3、松土除草:每年在园内进行3~4次松土除草,小树松土深度宜浅,深度不超过5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15~20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10~15厘米,过深易损伤根系。
4、施肥:根据树龄大小来定性定量用肥,其用量幅度(幼树—成年开花结果树):厩肥1000~1500公斤/亩,磷肥100~150公斤/亩,尿素30~40公斤/亩,石灰30~40公斤/亩。肥料与表层土壤拌均匀施入扩穴沟内,复土盖严。
施肥方法:撒施,在园内均匀的施入各种肥料,施后深翻20厘米,将肥料和表层土翻入根系层。扩穴施,沿树10厘米开施肥沟,沟深15~20厘米,宽10厘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沟内。
在对辣木树施肥时,要考虑决定植株营养状况的各种因素。如土壤的自然肥力,土壤水分,树木年龄及结实多寡等,合理施肥。
在各类土壤条件下,辣木结荚期树的营养指标是根据种植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制定的。有机质大于1.2%,含氮大于0.12%。叶片含氮不小于1.5%;土壤速效磷3.5mg/100g,速效钾20mg/100g,代换性钙0.5%,旱季灌溉4~5次。
(二)整形修剪
修剪的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是由修剪的调节功能提供的,合理修剪能直接创造最大空间利用率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鲜叶、茎产品。川北地区对辣木修剪主要从7~10月,每月修剪一次。对修剪的辣木鲜叶、枝条要及时加工成粗细产品,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病虫害防治
针对辣木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对症喷药,保持辣木的正常生长。
(四)保温越冬
由于辣木树根含水量高,是一个喜温怕冻的植物。每年10月上旬,当大气温度低于15摄氏度后,辣木树就停止了生长,要利用晴朗天气对辣木园进行松土、除草、晒地,并对辣木树进行年内的最后一次修剪,植株高度在20~30公分为宜。要按栽植时的窄厢深沟进行开沟垒厢,清除地内杂草和晒地,待园内土壤干燥后,用树枝或竹块起拱,再用双色双膜覆盖(里层用白色,外层用黑色)。要适时利用晴好天气,对辣木地一月一次进行揭膜、晒地、除草,并重新盖好塑料薄膜,注意防冻。待次年4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6摄氏度后,要将第二层(黑色)薄膜揭去,确保阳光照射,促进辣木萌芽生长。5月上旬揭去第二层(白色)薄膜,并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确保辣木旺盛生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从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苗木繁育、辣木栽培、辣木的灌溉排水、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这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完整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利用该技术种植出的辣木生长旺盛、产量高,值得在川东北地区推广应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辣木种植园地选择及土壤条件,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选择:砂壤土占60~70%、粘土占15~20%、腐殖质占5~10%的土壤;
(2)宜林地的选择:造林地选择向阳透气、滤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山地选择坡向东西向,坡度在15~25度;日照不少于1000小时;
(3)渗透性:渗透性在100~150毫米/小时,且100厘米深的土壤层中不能有不渗透水层;
(4)pH值:土壤pH值为7~8之间;
(5)碳酸钙: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1%;
(6)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指标为2.0~2.4%,土壤全氮含量0.12%以上;
(7)氮土壤速效氮平均7.6mg/100g以上;
(8)磷在0.1~3.5mg/100g之间;钾在11~28mg/100g之间;钙在7.0~38.0mg/100g之间;土壤交换性镁不低于2.6mg/100g;
二、苗木繁育
辣木种苗采用营养杯育苗和枝条扦插繁殖;
三、辣木栽培措施
1、园地规划:对已确定为辣木的建园土地,要进行系统规划;
2、整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园中的杂草和有害的残存物,对土壤全面深翻30厘米;整好地后按厢宽100~120厘米,沟深30厘米做厢;
3、施基肥,栽植辣木前要施基肥,按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100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50公斤石灰;栽植时将肥料与表土拌均匀填入植穴内,回填深度15厘米;
4、栽植时间:在夏季栽植,按1.5米做厢,栽植密度为0.4×0.4米,每亩种植株数为900~1000株,进行矮化密植栽植;
四、辣木的灌溉排水
1、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四种灌溉方式中的一种以上;
2、排水:对于地势平坦和坡度不大的辣木园,在建园时修筑排水系统,采用暗沟排水或者明沟排水与暗沟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水;
五、辣木综合配套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及施肥
1、林间土壤管理:每年结合除草对林间土壤深翻3~4次,保持土壤疏松;
2、扩穴:在辣木定植后每年冬季进行一次扩穴工作,扩穴深度20~30厘米,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为20厘米;
3、松土除草:每年在园内进行3~4次松土除草,小树松土深度不超过5厘米,成年树松土深度10~15厘米,松土范围距离树干15~20厘米;
4、施肥:厩肥1000~1500公斤/亩,磷肥100~150公斤/亩,尿素30~40公斤/亩,石灰30~40公斤/亩;肥料与表层土壤拌均匀施入扩穴沟内,复土盖严;
(二)整形修剪
从7~10月开始,每月修剪一次;
(三)病虫害防治
针对辣木所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对症喷药,保持辣木的正常生长;
(四)保温越冬
每年10月上旬,当大气温度低于15摄氏度后,利用晴朗天气对辣木园进行松土、除草、晒地,并对辣木树进行年内的最后一次修剪,植株高度在20~30公分;按栽植时的窄厢深沟进行开沟垒厢,清除地内杂草和晒地,待园内土壤干燥后,用树枝或竹块起拱,再用双色双膜覆盖,里层用白色,外层用黑色;之后,利用晴好天气,对辣木地一月一次进行揭膜、晒地、除草,并重新盖好塑料薄膜,注意防冻;待次年4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6摄氏度后,要将第二层黑色薄膜揭去,确保阳光照射,促进辣木萌芽生长;5月上旬揭去第二层白色薄膜,并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溉,确保辣木旺盛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磷为3.5mg/100g,钾不小于20mg/100g,钙不低于25.0mg/1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营养杯育苗的具体步骤为:在每年4月中旬,大气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进行田间温床育苗;在育苗前,对种子用固氮酶培养物100克进行处理,用温水浸泡24~30小时;育苗后6~15天出土;枝条扦插繁殖的具体步骤为:在6~8月雨季对优良母树进行修剪,修剪后母树仅需在高80~100cm处留2~3个枝条;修剪下来的枝条,剪取长15cm,粗4~5cm且有顶芽的枝条进行扦插;扦插床要用60%的夹心土+40%泥炭灰作混合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大气温度在20~25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定植苗木时,先将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穴坑内,苗根展开平放在穴内土面上,防止根系弯曲成团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后加土到根颈处,培土成圆形土盘,浇足透水,在土盘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保湿,保证成活和护苗直立生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中,滴灌所用的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枢纽管道、输水管道、滴头;枢纽管道包括水泵、过滤器和肥料罐;输水管道使用20~50毫米管径的聚氯乙烯管,输水管埋设在地下20~30厘米;支管架设在地面或离地面1.5~2米高的地方,支管进水端装有阀门或计水流量调节器;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制成,内径为10~20毫米,毛管放在地表或埋入根系密集层土壤中;滴灌水由支管进入毛管后通过滴头滴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施肥方法有如下两种:撒施,在园内均匀的施入各种肥料,施后深翻20厘米,将肥料和表层土翻入根系层;扩穴施,沿树10厘米开施肥沟,沟深15~20厘米,宽10厘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修剪得到的辣木鲜叶、枝条应及时加工成粗细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辣木结荚期树的营养指标:有机质大于1.2%,含氮大于0.12%;叶片含氮不小于1.5%;土壤速效磷3.5mg/100g,速效钾20mg/100g,代换性钙0.5%,旱季灌溉4~5次。
CN201610966009.7A 2016-10-28 2016-10-28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Pending CN106561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6009.7A CN106561237A (zh) 2016-10-28 2016-10-28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6009.7A CN106561237A (zh) 2016-10-28 2016-10-28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1237A true CN106561237A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36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6009.7A Pending CN106561237A (zh) 2016-10-28 2016-10-28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612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925A (zh) * 2017-09-06 2017-1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辣木无性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08718581A (zh) * 2018-05-11 2018-11-02 贵州省思南县林海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 一种辣木的生态栽培方法
CN110122151A (zh) * 2019-05-28 2019-08-16 新昌县大船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硒辣木的优良种植方法
CN111771598A (zh) * 2020-07-30 2020-10-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地方种质资源网点式收集建圃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3938A (zh) * 2014-11-12 2015-01-28 江油市澳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辣木树种植方法
CN105145241A (zh) * 2015-08-03 2015-12-16 丽江云岭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3938A (zh) * 2014-11-12 2015-01-28 江油市澳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辣木树种植方法
CN105145241A (zh) * 2015-08-03 2015-12-16 丽江云岭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昌芬等: "多功能植物辣木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
王文月等: "廊坊市引种印度良种辣木试验初报", 《育苗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925A (zh) * 2017-09-06 2017-1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辣木无性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08718581A (zh) * 2018-05-11 2018-11-02 贵州省思南县林海生态农牧专业合作社 一种辣木的生态栽培方法
CN110122151A (zh) * 2019-05-28 2019-08-16 新昌县大船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硒辣木的优良种植方法
CN110122151B (zh) * 2019-05-28 2021-09-03 佛山市嘉沃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富硒辣木的优良种植方法
CN111771598A (zh) * 2020-07-30 2020-10-1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地方种质资源网点式收集建圃的方法
CN111771598B (zh) * 2020-07-30 2022-04-2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地方种质资源网点式收集建圃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857B (zh) 一种高海拔区域的三七种植方法
CN101103674B (zh) 天香台阁桂花树扦插苗引种栽培方法
CN101258812B (zh) 三宝桂花树扦插苗引种栽培技术
CN103988702B (zh)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CN105210612B (zh) 一种葛根的育苗及种植方法
CN102138408A (zh) 一种茶叶轻基质穴盘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7743832A (zh) 农田浅埋式滴灌及沟垄轮作覆膜弓膜种植方法
CN106576789A (zh) 人工种植重楼的方法
CN103975774A (zh) 多头彩叶观赏造型盆景树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06561237A (zh) 川东北辣木种植技术
CN104126470A (zh) 一种广西青梅营养杯育苗方法
CN104541917A (zh) 一种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油茶树的方法
CN104641893B (zh) 一种油茶树套种的方法
CN109526506A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核桃林下套种十大功劳的栽培管理方法
CN106069150A (zh) 一种旱半夏的种植方法
CN105052652B (zh) 一种石榴树和野生韭菜的丘陵旱地栽培方法及应用
CN104686156A (zh) 一种富硒茶叶的套种方法
CN107318577B (zh) 一种北方大叶女贞的抗寒育苗方法
CN105875323A (zh) 一种绿茶香榧的套种方法
CN105660080A (zh) 一种规模化种植薄荷的方法
CN108811581B (zh) 一种改良滨海重盐碱地的方法
CN103988659B (zh) 黄花矶松的覆膜种植方法
CN104170604A (zh) 绞股蓝的种植工艺
CN104686158A (zh) 一种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富硒油茶树的方法
CN108925330A (zh) 一种叶用桑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