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4788A -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4788A
CN106554788A CN201611067511.0A CN201611067511A CN106554788A CN 106554788 A CN106554788 A CN 106554788A CN 201611067511 A CN201611067511 A CN 201611067511A CN 106554788 A CN106554788 A CN 106554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al tar
coal du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75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子乔
薛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110675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47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4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47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3/00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 C10B53/04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olid raw materials or solid raw materials in special form of powdered co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1/00Safety devices, e.g. signalling or controlling devices for use in the discharge of co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通过设置控制器、第一气压罐、第二气压罐、与所述第一气压罐连接的用以储存煤粉的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煤粉储藏室连接的热解室、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热解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压力电磁阀、与所述热解室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连接的燃烧室,可以自动根据用户需要而制成相应重量的煤焦,整个制取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方式,无需人工操作和多次重复而繁琐的操作。因此具有提高煤焦制取效率和实现对煤焦制取数量的精确化控制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微型流化床进行煤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测试时,需要通过制成一定重量的煤焦以完成试验。而现有的制取一定重量的煤焦的方法通常采用热重法,也就是将煤粉在天平上称量后制焦,然后分多次制取煤焦,且每次仅能获取到预定重量的煤焦,例如为10mg,如果煤焦的重量不符合标准的话,则在预定的微型流化床反应条件下不能保证煤焦充分热解。传统的热重法制取煤焦的过程重复而又繁琐,通常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称量、加料、热解、取出产物,每次仅能制取10mg左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此项工作。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制取预定重量的煤焦的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方式完成各步骤,煤焦生产效率低,煤焦生产重量无法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制取预定重量的煤焦的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方式完成各步骤,煤焦生产效率低,煤焦生产重量无法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包括:
控制器,用于接收压力电磁阀发送的压力值,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大于等于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送开启指令;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小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送关闭指令,所述预设压力值为与预设重量对应的压力值;
第一气压罐,用以盛装第一气体;
第二气压罐,用以盛装第二气体;
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连接,用以储存煤粉;
热解室,与所述煤粉储藏室连接,用以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长对具有预设重量的煤粉进行热解,获得预定重量的煤焦,所述预定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对应;
压力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热解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用以获取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将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开启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在所述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进入所述热解室;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关闭指令时调整为关闭;
燃烧室,与所述热解室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连接,用以基于所述第二气体产生的脉冲气流将所述煤焦从所述热解室输出到所述燃烧室,以在所述燃烧室中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可选地,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压力电磁阀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一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关闭指令;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小于所述设定压力值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开启指令;
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关闭指令时调整为关闭,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所述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上。
可选地,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送关闭指令;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小于所述设定压力值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送开启指令;
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第一操作指令时调整为关闭,在接收到由所述控制器发出的第二操作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气压罐中的气压将位于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第一电磁阀处。
可选地,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燃烧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三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发出所述开启指令;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发出所述关闭指令;
第三电磁阀,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开启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关闭指令时调整为关闭。
可选地,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
检测仪,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用以检测所述燃烧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
可选地,
所述第一气体为氮气;
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或氩气;
其中,在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时,所述燃烧室用以对经所述热解室输出的煤焦进行燃烧处理,以及在所述第二气体为氩气时,所述燃烧室用以对经所述热解室输出的煤焦进行冷却处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煤焦制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压力电磁阀获取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
将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发送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所述预设压力值为与预设重量对应的压力值;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开启以使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在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进入热解室;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气体为所述煤焦制取系统中的第一气压罐中盛装的气体;
通过所述热解室对进入所述热解室的具有所述预设重量的煤粉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长进行热解,获得预定重量的煤焦,所述预定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对应;
通过第二气体产生的脉冲气流将所述预定重量的煤焦从所述热解室输出到燃烧室,其中,所述第二气体为所述煤焦制取系统中的第二气压罐盛装的气体;
通过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第一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将所述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压力电磁阀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将所述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上。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第二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将所述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将所述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气压罐中的气压将位于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第一电磁阀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所述控制器向第三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燃烧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三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三电磁阀始终处于关闭。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检测仪检测所述燃烧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
所述检测仪将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是否表征为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预设幅度值;
若是,则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燃烧室发出关闭指令以控制所述燃烧室停止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煤焦制取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第一气压罐、第二气压罐、与所述第一气压罐连接的用以储存煤粉的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煤粉储藏室连接的热解室、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热解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压力电磁阀、与所述热解室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连接的燃烧室,可以自动根据用户需要而制成相应重量的煤焦,整个制取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方式,无需人工操作和多次重复而繁琐的操作。因此具有提高煤焦制取效率和实现对煤焦制取数量的精确化控制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从而具有避免气压泄漏,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提高煤粉传输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二气压罐中设置不同的气体而实现不一样的生产或试验或其它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所述煤焦制取系统的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所述第二气压持续对热解室进行脉冲气流作用,还可以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以及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始终处于关闭。从而使得仅仅在煤焦制成后需要输送到燃烧室这一时段使得所述第二气压对热解室进行脉冲气流作用,以将煤焦输送到燃烧室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提高脉冲气流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当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所述氧气浓度变化参数表征为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预设幅度值时,此时则代表燃烧室中的煤焦已经达到完全燃烧或其它趋于稳定的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燃烧室停止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从而具有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煤焦制取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焦制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制取预定重量的煤焦的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方式完成各步骤,煤焦生产效率低,煤焦生产重量无法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煤焦制取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第一气压罐、第二气压罐、与所述第一气压罐连接的用以储存煤粉的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煤粉储藏室连接的热解室、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热解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压力电磁阀、与所述热解室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连接的燃烧室,可以自动根据用户需要而制成相应重量的煤焦,整个制取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方式,无需人工操作和多次重复而繁琐的操作。因此具有提高煤焦制取效率和实现对煤焦制取数量的精确化控制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包括:
控制器101、第一气压罐102、第二气压罐103、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连接的用以储存煤粉的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煤粉储藏室104连接的热解室105、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热解室105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压力电磁阀106、与所述热解室105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103连接的燃烧室107。并且,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08,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二电磁阀109,以及设置在所述热解室105与所述燃烧室107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三电磁阀110。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煤焦制取系统还设置有检测仪,该检测仪与所述燃烧室107连接。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中盛装的所述第一气体为氮气;而所述第二气压罐103中盛装的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或氩气。
由于在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101可以控制所述压力电磁阀106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中的煤粉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进入所述热解室105;而当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101也可以控制所述压力电磁阀106调整为关闭。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压力值为与预设重量对应的压力值。也就是说,当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承载的煤粉的重量达到或稍大于所述预设重量时,控制器101则会控制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为开启,以使重量达到或稍大于所述预设重量的煤粉输送到热解室105中,进一步使得每次通过热解室105进行热解的煤粉的重量都接近于所述预设重量,由此达到每次对定量的煤粉进行热解的效果。
例如,可以将所述预设压力值设置为与100mg煤粉对应的压力值,当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承载的煤粉质量达到100mg时,所述压力电磁阀106则会在所述控制器101的控制下自动开启,100mg的煤粉则会在来自所述第一气压罐102的脉冲气流作用下进入所述热解室105。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与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流量计来统计所述第一气压罐输出的脉冲气流量,从而估算出某一次脉冲气流作用时将多少量的煤粉冲落到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起到从另一方面精确估算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煤粉量的作用。进一步地,在此预设压力值的设定前置下,热解室105每次会对100mg的煤粉进行热解,当然,热解室105也会设置为与100mg煤粉相对应的热解时间参数和热解温度参数,从而保证每次的热解过程都能针对100mg煤粉进行充分而有效的热解。
进一步地,为了更精确控制煤焦的制成数量,可以通过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设置第一电磁阀108而与所述压力电磁阀106进行配合使用:当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恰好等于或稍大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此时表征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08而到达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煤粉数量已经达到标准,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08调整为关闭,避免煤粉进一步落到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从而保证当压力电磁阀106获取到落在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煤粉重量与所述预设压力值相等或稍大时,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煤粉将在所述压力电磁阀106调整为开启前一直保持为该重量,起到确保每次压力电磁阀106在控制器101控制下调整为开启时,进入热解室105的煤粉数量为一定量的效果。而当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表征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08而到达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煤粉数量还没有达到标准,此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08持续保持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中的煤粉可以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直到满足所述预设压力值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室105可以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长对煤粉进行热解而获得煤焦,例如当煤粉质量为100mg时,热解室105可以预设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为与100mg对应的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长,从而保证100mg的煤粉可以在所述热解室105中按照预设条件进行充分热解,形成满足条件的煤焦。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煤焦制取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101、第一气压罐102、第二气压罐103、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连接的用以储存煤粉的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煤粉储藏室104连接的热解室105、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热解室105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压力电磁阀106、与所述热解室105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103连接的燃烧室107,可以通过压力电磁阀106获取其承载的煤粉重量产生的压力,并在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大于等于一预设压力值时通过控制器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开启,从而在每次压力电磁阀106调整为开启时自动向热解室105输送定量的煤粉以进行热解,热解室105再按照预设热解时间和热解温度对所述定量的煤粉进行热解,从而实现根据用户需要而制成相应重量的煤焦,整个制取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方式,无需人工操作和多次重复而繁琐的操作。因此具有提高煤焦制取效率和实现对煤焦制取数量的精确化控制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二电磁阀109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当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09调整为关闭,或者在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09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中的气压将位于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第一电磁阀108处。由于在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所述第一电磁阀108调整为关闭状态,此时将第二电磁阀109也调整为关闭状态可以避免第一气压罐102中的气体进入所述煤粉储藏室104,避免气压泄漏;而在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压力值时,所述第一电磁阀108为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109调整为开启,以使煤粉储藏室104中的煤粉在所述第一气压的脉冲气流作用下被快速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106上。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109,从而避免在第一电磁阀108关闭时第一气压罐102中的气体仍灌入煤粉储藏室104中造成气压泄漏,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提高煤粉传输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第二气压罐103和热解室105的通路之间设置一自动阀门,所述控制器101可以在热解室105中制成了满足预设需求的煤焦之后控制开启所述自动阀门,从而所述第二气压罐103中的所述第二气体产生的脉冲气流可以将热解室105中的煤焦输出到燃烧室107中,之后再通过所述燃烧室107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所述煤焦制取系统可以将制成的煤焦直接送入燃烧室107根据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需要对煤焦进行燃烧而产生供能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气体设置为氧气,并且可以直接将煤焦输送到燃烧室107中,避免了传统工业中煤焦在制成之后需要输送到燃烧设备的这一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煤焦很容易经自然冷却而产生晶体结构变化,严重影响煤焦的充分燃烧系数。另一方面,当需要采用煤焦进行煤的各项燃烧参数试验时,则可以将所述第二气体设置为具有相应温度的氩气,并在煤焦制成送入燃烧室107后通入该氩气,从而使得煤焦在预定状态下进行冷却,并通过与燃烧室107连接的所述检测仪实时检测所述燃烧室107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从而获得煤焦在不同冷却温度下的各项燃烧参数,达到实验目的。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二气压罐103中设置不同的气体而实现不一样的生产或试验或其它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所述煤焦制取系统的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所述第二气压持续对热解室105进行脉冲气流作用,还可以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105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设置在所述热解室105与所述燃烧室107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所述第三电磁阀110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107,以及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105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110始终处于关闭。从而使得仅仅在煤焦制成后需要输送到燃烧室107这一时段使得所述第二气压对热解室105进行脉冲气流作用,以将煤焦输送到燃烧室107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提高脉冲气流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煤焦制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通过压力电磁阀获取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
步骤202:将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发送到控制器;
步骤203: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所述预设压力值为与预设重量对应的压力值;
步骤204: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开启以使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在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进入热解室;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气体为所述煤焦制取系统中的第一气压罐中盛装的气体;
步骤205:通过所述热解室对进入所述热解室的具有所述预设重量的煤粉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长进行热解,获得预定重量的煤焦,所述预定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对应;
步骤206:通过第二气体产生的脉冲气流将所述预定重量的煤焦从所述热解室输出到燃烧室,其中,所述第二气体为所述煤焦制取系统中的第二气压罐盛装的气体;
步骤207:通过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第一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将所述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压力电磁阀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将所述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上。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第二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将所述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将所述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气压罐中的气压将位于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第一电磁阀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所述控制器向第三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燃烧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三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三电磁阀始终处于关闭。
可选地,在所述通过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检测仪检测所述燃烧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
所述检测仪将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是否表征为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预设幅度值;
若是,则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燃烧室发出关闭指令以控制所述燃烧室停止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由于当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所述氧气浓度变化参数表征为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预设幅度值时,此时则代表燃烧室中的煤焦已经达到完全燃烧或其它趋于稳定的状态,因此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燃烧室停止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避免燃烧室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具有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前述图1实施例中的煤焦制取系统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煤焦制取方法,通过前述对煤焦制取系统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煤焦制取方法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煤焦制取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101、第一气压罐102、第二气压罐103、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连接的用以储存煤粉的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煤粉储藏室104连接的热解室105、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热解室105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压力电磁阀106、与所述热解室105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103连接的燃烧室107,可以通过压力电磁阀106获取其承载的煤粉重量产生的压力,并在压力电磁阀106上的压力大于等于一预设压力值时通过控制器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开启,从而在每次压力电磁阀106调整为开启时自动向热解室105输送定量的煤粉以进行热解,热解室105再按照预设热解时间和热解温度对所述定量的煤粉进行热解,从而实现根据用户需要而制成相应重量的煤焦,整个制取过程完全采用自动化方式,无需人工操作和多次重复而繁琐的操作。因此具有提高煤焦制取效率和实现对煤焦制取数量的精确化控制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煤粉储藏室104与所述第一气压罐102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设置所述第二电磁阀109,从而具有避免气压泄漏,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提高煤粉传输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二气压罐103中设置不同的气体而实现不一样的生产或试验或其它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所述煤焦制取系统的适用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所述第二气压持续对热解室105进行脉冲气流作用,还可以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105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110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107,以及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105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101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110始终处于关闭。从而使得仅仅在煤焦制成后需要输送到燃烧室107这一时段使得所述第二气压对热解室105进行脉冲气流作用,以将煤焦输送到燃烧室107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提高脉冲气流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当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所述氧气浓度变化参数表征为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预设幅度值时,此时则代表燃烧室中的煤焦已经达到完全燃烧或其它趋于稳定的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燃烧室停止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从而具有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各个方法步骤可以颠倒,变换先后顺序而依然落入本申请所涵盖的发明范围中。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用于接收压力电磁阀发送的压力值,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大于等于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送开启指令;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小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送关闭指令,所述预设压力值为与预设重量对应的压力值;
第一气压罐,用以盛装第一气体;
第二气压罐,用以盛装第二气体;
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连接,用以储存煤粉;
热解室,与所述煤粉储藏室连接,用以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长对具有预设重量的煤粉进行热解,获得预定重量的煤焦,所述预定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对应;
压力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热解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用以获取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将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并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开启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在所述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进入所述热解室;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关闭指令时调整为关闭;
燃烧室,与所述热解室以及所述第二气压罐连接,用以基于所述第二气体产生的脉冲气流将所述煤焦从所述热解室输出到所述燃烧室,以在所述燃烧室中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压力电磁阀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一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关闭指令;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小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送开启指令;
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关闭指令时调整为关闭,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开启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所述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二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送关闭指令;在判断得到所述压力值小于所述设定压力值的结果时,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送开启指令;
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第一操作指令时调整为关闭,在接收到由所述控制器发出的第二操作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气压罐中的气压将位于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第一电磁阀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燃烧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的第三电磁阀;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发出所述开启指令;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发出所述关闭指令;
第三电磁阀,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开启指令时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关闭指令时调整为关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制取系统还包括:
检测仪,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用以检测所述燃烧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体为氮气;
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或氩气;
其中,在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时,所述燃烧室用以对经所述热解室输出的煤焦进行燃烧处理,以及在所述第二气体为氩气时,所述燃烧室用以对经所述热解室输出的煤焦进行冷却处理。
7.一种煤焦制取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煤焦制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压力电磁阀获取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
将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发送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所述预设压力值为与预设重量对应的压力值;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开启以使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在第一气体产生的压力下进入热解室;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压力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调整所述压力电磁阀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一气体为所述煤焦制取系统中的第一气压罐中盛装的气体;
通过所述热解室对进入所述热解室的具有所述预设重量的煤粉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长进行热解,获得预定重量的煤焦,所述预定重量与所述预设重量对应;
通过第二气体产生的脉冲气流将所述预定重量的煤焦从所述热解室输出到燃烧室,其中,所述第二气体为所述煤焦制取系统中的第二气压罐盛装的气体;
通过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第一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将所述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压力电磁阀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将所述第一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压力电磁阀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压力电磁阀上的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是,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第二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将所述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关闭,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煤粉储藏室与所述第一气压罐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若否,则通过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二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将所述第二电磁阀调整为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气压罐中的气压将位于所述煤粉储藏室中的煤粉输送到所述第一电磁阀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后,所述控制器向第三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三电磁阀为开启,以使所述煤焦进入所述燃烧室,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燃烧室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和,
在对位于所述热解室中的煤粉按照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长进行热解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三电磁阀发出关闭指令以调整所述第三电磁阀始终处于关闭。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燃烧室对所述煤焦进行燃烧和/或冷却处理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检测仪检测所述燃烧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
所述检测仪将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参数和/或氧气浓度变化参数是否表征为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预设幅度值;
若是,则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燃烧室发出关闭指令以控制所述燃烧室停止燃烧和/或冷却处理。
CN201611067511.0A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Pending CN1065547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7511.0A CN106554788A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7511.0A CN106554788A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4788A true CN106554788A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4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7511.0A Pending CN106554788A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478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0594U (zh) * 2009-12-21 2010-12-01 西安理研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内热式直立炭化炉的荒煤气含氧量控制系统
CN102032941A (zh) * 2010-10-11 2011-04-27 河北省机电一体化中试基地 一种连续流动的液体静态计量装置
CN105842386A (zh) * 2016-05-31 2016-08-10 扬州大学 消除燃煤污染物排放的两段分离式试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0594U (zh) * 2009-12-21 2010-12-01 西安理研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内热式直立炭化炉的荒煤气含氧量控制系统
CN102032941A (zh) * 2010-10-11 2011-04-27 河北省机电一体化中试基地 一种连续流动的液体静态计量装置
CN105842386A (zh) * 2016-05-31 2016-08-10 扬州大学 消除燃煤污染物排放的两段分离式试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尚建选等: "《低阶煤分质转化多联产技术》", 31 May 2013, 煤炭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048370A (ko) 코크스 작업을 위한 연소 프로파일
CN101338910B (zh) 富氧及全氧燃烧辊道窑的燃烧控制方法
CN103953927A (zh) 节能型中餐炒灶及节能燃烧器
CN102937382B (zh) 比例控制的燃烧系统的调优方法
CN107245570A (zh) 一种冷轧退火炉加热组合控制方法
CN102753926A (zh) 调整阳极焙烧炉的方法以及适于使用该方法的炉
CN110763008A (zh) 一种在燃烧器的一次风混合贫氧空气助燃的低氮燃烧方法
CN202494351U (zh) 一种矿热电炉炉膛压力的检测与调节系统
CN108980818A (zh) 氮氧化物低排放的链条炉排生物质锅炉和控制方法
CN106554788A (zh) 一种煤焦制取系统及煤焦制取方法
CN105546981B (zh) 一种铝电解用炭阳极的生产焙烧系统及其工艺控制方法
CN110631370A (zh) 一种用于针状焦煅烧的罐式炉及其炉温控制方法
CN208382242U (zh) 一种可定时智能控制燃气灶
CN108642418A (zh) 井式退火炉铜管退火内吹扫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2941258A (zh) 一种高炉回收煤气降料线过程中控制氧气含量的方法
CN108949193B (zh) 焦炉废气循环量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797721U (zh) 一种能调节温度的罐式煅烧炉
CN106287728A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拣灰火化机控制系统
CN105767061B (zh) 多段隧道式食品加工烘烤设备及方法
CN102607288A (zh) 脉冲式炉窑温度动态控制方法
CN103206857A (zh) 一种环保节能排蜡窑的操作方法
CN211451846U (zh) 一种用于针状焦煅烧的罐式炉
CN208414265U (zh) 一种通过燃料配方及自由基控制铜红釉呈色效果的装置
CN104296159B (zh) 一种调节烧成气氛的装置及方法
CN217418757U (zh) 一种网带式表面渗碳热处理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