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9890A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49890A CN106549890A CN201510604975.XA CN201510604975A CN106549890A CN 106549890 A CN106549890 A CN 106549890A CN 201510604975 A CN201510604975 A CN 201510604975A CN 106549890 A CN106549890 A CN 106549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interval
- signal
- time
- bit string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去除信道中的噪声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道中通常有噪声信号干扰,其表现形式与数据信号相同,会导致数据解码失败或解码得到的数据是错误的。因此,尽可能的剔除噪声成为提高数据通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接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N≥1;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其中,X≤Y+1,且X为正整数;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其中,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为所述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在S>1的情况下,所述S个时间间隔相同,S为正整数,且S≤X-1。
此外,所述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为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数据信号或接收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
此外,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值。
此外,所述预设值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此外,所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包括:确定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并按照所述时间参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
此外,还包括:根据得到的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并对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时间间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N≥1;记录单元,用于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判断单元,用于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时间间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其中,X≤Y+1,且X为正整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其中,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为所述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在S>1的情况下,所述S个时间间隔相同,S为正整数,且S≤X-1。
此外,所述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为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数据信号或接收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
此外,所述时间间隔获取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并按照所述时间参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
此外,还包括:校验单元,用于根据得到的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并对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传输的数据信息,即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存在对应关系,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并通过判断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来判断有效信号,有效去除信道中的噪声干扰信号,提高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N=1时,接收的数据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过滤前波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N=1时,接收的数据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过滤后波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N=2时,接收的数据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过滤前波形;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N=2时,接收的数据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过滤后波形;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收数据的接收端。
如图1所示,该数据接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N≥1;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可以对应一个时间间隔,也可以对应多个时间间隔,只要不同的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相同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可以是预先与发送端协商好的,或者,也可以是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中获取的,例如,发送端可以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发送握手信号,通过握手信号向接收端传输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在获取上述对应关系前,还可以确定时间参数。
当然,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根据时间参数来获取上述对应关系,而是预先设定的规则,直接得到上述对应关系,例如,对于N=1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约定比特0和比特1对应的时间间隔,例如,分别为10μs和15μs。或者,也可以预先在接收端中存储上述对应关系,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根据时间参数获取上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数据的接收端可采用与数据的发送端预先协商确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该长度为N的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如当N=n,发送长度为n的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Tm=etu+m*pdt(0≤m≤2n-1),也可以采用其他预先协商的计算方法确定时间间隔,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通过预先协商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该数据比特的时间间隔,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扩展性,即不论N的取值是多少,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可计算得出数据比特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更换时间参数,从而更新上述对应关系。即按照预设规则,将当前使用的时间参数替换为新的时间参数,将新的时间参数作为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根据新的时间参数重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本实施方案中,新的时间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协商完成,也可以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查找预先存储的时间参数表完成,如在发送某种类型数据时查表确定该类型的数据应该使用的时间参数。发送端的时间参数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匹配不同数据处理能力的接收端,或匹配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步骤102,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可以是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数据信号,例如,可以在预定的时刻(该时刻可以通过接收端与发送端约定确定)之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信号,或者,如果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数据之前,向接收端发送握手信号,则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也可以是接收到的发送端发来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在本实施例,握手信号是指发送端用来指示接收端数据发送的起始时刻的信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还可以通过握手信号来传输上述的时间参数。
步骤103,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
通过依次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上述对应关系中记录的一个时间间隔,直至第Y个信号判断结束为止,将符合上述要求的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而舍弃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信号,能够有效过滤掉信道中的噪声信号,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接收到第一个有效信号以及继续接收到Y个信号可以是检测到Y+1次低电平脉冲,也可以是检测到Y+1次高电平脉冲。该低电平脉冲/高电平脉冲可以采用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可区分高低电平脉冲的波形表示,在此不作限制。优选为检测到的低电平脉冲,即发送端可以在为接收端提供高电平的情况下,产生低电平脉冲,采用这种方式,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通信时,接收端可使用发送端提供的高电平作为电源,为接收端的耗电器件提供电能,例如,接收端可以利用发送端提供的高电平进行充电,或者接收端内部不设置电源,而直接使用发送端的高电平作为电源,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在进行信息交互时,可使用同一根线同时完成供电和信息接收,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制造成本。
步骤104,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其中,X≤Y+1,且X为正整数;
步骤105,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其中,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为所述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在S>1的情况下,所述S个时间间隔相同,S为正整数,且S≤X-1。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X-1=n*S,n≥1且n为整数,采用这种可选实施方式,X个信号刚好可以传输n*S个数据比特,而不会出现多余的信号导致无法解码的问题。
例如,当X=2,S=1时,只具有一个时间间隔,获取该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当X为3或者以上,S=1时,具有多个时间间隔,获取每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当X=3,S=2时,具有两个时间间隔,这两个时间间隔相同,且该时间间隔对应一个比特串,这两个时间间隔表示该一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当X=5,S=2时,具有四个时间间隔,前两个连续的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时间间隔对应一个比特串,后两个连续的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时间间隔对应另一个比特串,即前两个时间间隔表示一个比特串,后两个时间间隔表示另一个比特串。当然,以上举例只是示例性的,只要可以得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的方式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对步骤105得到的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进行拼接,得到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
例如,假设X=9,S=1,步骤S105中得到8个时间间隔,各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依次为“01”、“00”、“01”、“10”、“11”、“10”、“00”和“01”,则最后得到该5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为“0100011011100001”。
进一步地,对得到的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解码,解码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在解码时,可以以8位比特为一组,组成一个字节,从而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
进一步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校验位,例如,最后一个字节为校验位,则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该校验位对校验位之前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数据完整性校验包括但不限于奇偶校验、CRC校验、数字签名、取和校验、MAC校验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值。可选地,在步骤102完成接收第一个有效信号后,接收端的硬件层会过滤掉当前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的当前信号,接收端的MCU不对此类信号作出任何响应,而只对当前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值的当前信号(即第Z个信号)作出响应,这样可以提高后续有效信号的检测效率,从而减少MCU的工作负荷。
进一步地,上述硬件层的过滤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接收端的信号接收器从接收到的第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T开始计时,在T+预设值的时间范围内不接收任何信号,而自T+预设值这一时刻起再重新开始接收信号,直到接收到第Z个信号(Z=1),并以该第Z个信号(Z=1)的起始时刻作为新的T,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接收到第Y个信号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值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由于当前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该对应关系中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那么该当前信号一定不属于步骤103所述的有效信号,因此可以不接收该当前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握手信号的情况下,则在步骤102所述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之前,还可以接收到K个信号,检测K个信号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其中,K的取值可以是预设的。接收端可通过判断K个信号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判断该K个信号是否为握手信号。若满足预设关系则执行接收Z个信号的步骤,即确定接收到的K个信号为握手信号,K个信号之后的信号为数据信号;若不满足预设关系则继续检测后续的K个信号,直至检测到符合预设关系的K个信号,即在没有检测到握手信号的情况下,接收端持续检测握手信号,直到检测到握手信号才开始接收数据,即握手信号的最后一个信号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从而可以避免发送端的误操作或者噪声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向接收端发送信号的情形,同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K个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可以是:检测K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K≥2且K为整数,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产生一个时间间隔,握手信号应当至少为两个),判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其中,第一时间间隔为第i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与第i-1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i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与第i+1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i=2,4,……,2j,j=(K-1)/2,K≥3且K为奇数。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满足的预设关系可以是任意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约定的关系,如第二时间间隔是第一时间间隔的二倍,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关系,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发送端通过发送满足预设关系的握手信号,使得接收端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关系来判断接收到信号是否为握手信号。例如,当产生并发送5个握手信号时,包括4个时间间隔t0、t1、t2和t3,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可以包括t0和t2,第二时间间隔可以包括t1和t3,其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满足的预设关系可以为:t1=2t0,t3=2t2。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接收的K个信号携带时间参数,则在步骤101中,可以根据K个信号确定时间参数,然后根据该时间参数来获取步骤101中的对应关系。可选地,可以先确定第一时间间隔组与第二时间间隔组,其中,第一时间间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间隔,然后根据第一时间间隔组和/或第二时间间隔组确定时间参数。例如,如果发送端发送的5个握手信号,时间参数包括两个:etu和pdt,则第一时间间隔组包括:t0和t1,则可以为t0=etu,t1=etu+pdt,则接收端根据t0和t1可以确定时间参数etu和pdt的取值;或者,也可以根据第二时间间隔组中的t2和t3确定,2t2=2etu,2t1=2(etu+pdt),接收端根据t2和t3也可以确定时间参数etu和pdt的取值。或者,t0和t1也可以满足其它关系,只要通过t0和t1的取值可以得到时间参数etu和pdt的取值即可。另外,如果时间参数只有一个,则也可以直接通过K个信号中的一个时间间隔来确定该时间参数,或者,如果时间参数有三个,则可以通过K个信号之间的多个时间间隔满足的关系来确定这三个时间参数的取值,具体本实施例不再赘述。通过K个信号确定时间参数,可克服接收端的理论时间参数与实际时间参数不一致的情况,保障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与传输数据的信号相似,接收端可以在检测到K次低电平脉冲的情况下,确认接收到K个信号。或者,也可以是检测到K次高电平脉冲,该低电平/高电平脉冲可以采用方波、正弦波等方式实现。优选采用检测到低电平脉冲,即发送端向接收端提供高电平,在需要发送K个信号时,产生K次低电平脉冲,这样,在发送端与接收端通信时,接收端可使用发送端提供的高电平作为电源,或者接收端内部不设置电源,而直接使用发送端的高电平作为电源,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在进行信息交互时,可使用同一根线同时完成供电和信息接收,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X个信号还包括A个结束信号(A≥1且为整数),或者在接收第Y个信号之后再继续接收A个结束信号;结束信号可以与握手信号相同,也可以是其他特定格式的信号,通过该结束信号,接收端可判断数据比特串是否接收结束。
下面以待接收的比特串为0011100100,N=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进行简单举例说明:
步骤101,获取2个长度为1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
可选地,可以先确定当前传输的时间参数,例如,假设当前传输的时间参数为两个时间参数,即第一时间参数etu和第二时间参数pdt,其中etu=10μs,pdt=30μs。时间参数的个数与N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本实施例并不对时间参数的具体个数作限制,只要能表达出各数据比特对应的时间间隔即可。在N=1时,按照时间参数获取长度为1的比特串(即1比特的数据或1位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即0对应的时间间隔为etu,1对应的时间间隔为pdt,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时间参数的多种组合形式来表达长度为1的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并不局限于此。
步骤102,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该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C1。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为预定时刻之后的第一个信号,该信号为数据传输的第一个信号。
步骤103,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
例如,如图2所示,接收到第Z个信号(Z=1),计算得到该信号的起始时刻与第一个有效信号C1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为5μs,该时间间隔与步骤101中1位比特串0和1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均不相同,因此该信号不是有效信号,将该信号记录为无效信号D,应舍弃该无效信号D。
继续接收第Z个信号(Z=2),计算得到该信号的起始时刻与第一个有效信号C1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为10μs,该时间间隔与步骤101中1位比特串0所对应的时间间隔相同,因此该信号是有效信号,将该信号记录为第二个有效信号C2,并记录该第二个有效信号C2的起始时刻。
接收第Z个信号(Z=3)时,需计算该信号的起始时刻与第二个有效信号C2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
以此类推,直至判断接收到的第Y个信号结束为止。
步骤104,接收到11个有效信号(C1至C11),确定这11个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10个时间间隔依次为etu、etu、pdt、pdt、pdt、etu、etu、pdt、etu、etu。
步骤105,获取上述10个时间间隔中各个时间间隔分别对应的1位比特串,分别得到etu时间间隔传输的1位比特串0,得到etu时间间隔传输的1位比特串0,得到pdt时间间隔传输的1位比特串1,得到pdt时间间隔传输的1位比特串1……得到etu数据间隔传输的1位比特串0。
步骤106,将各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进行拼接,得到10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接收,接收的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波形如图3所示。
步骤107,对步骤106得到的比特序列0011100100进行解码,解码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可选地,在解码时,可以以8位比特为一组,组成一个字节,从而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上述比特序列0011100100还可以包括校验位,可以进一步根据该校验位对校验位之前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数据完整性校验包括但不限于奇偶校验、CRC校验、数字签名、取和校验、MAC校验等。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102确定第一个有效信号C1后,接收端的信号接收器从接收到的第一个有效信号C1的起始时刻T开始计时,在T+10μs的时间范围内不接收任何信号,而自T+10μs这一时刻起再重新开始接收信号,直到再次接收到信号即第Z个信号(Z=1),按照步骤103对第Z个信号(Z=1)进行有效信号判断,并以该第Z个信号(Z=1)的起始时刻作为新的T,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接收到第Y个信号为止。这样,接收端的信号接收器可以不接收步骤103中的无效信号D,省去判断该信号是否有效的步骤,提高信号过滤效率,减少MCU的工作负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发送端的发送策略不同,接收端可以以一个时间间隔表示1位比特串,如仅得到一次etu的时间间隔表示1位比特串0,数据传输速度快,也可以以多个相同的时间间隔表示1位比特串,如得到三次etu的时间间隔表示1位比特串0,数据传输精确度高,可防止时间间隔丢失造成的误判。
下面以待接收的比特串为0011100100,N=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进行简单举例说明:
步骤101,获取不同数值的N个数据比特对应的时间间隔,其中,不同数值的N个数据比特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
例如,确定当前传输的时间参数,可选地,可确定出两个时间参数,第一时间参数etu和第二时间参数pdt,其中etu=10μs,pdt=30μs。时间参数的个数与N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本实施例并不对时间参数的具体个数作限制,只要能表达出数据比特的数值对应的时间间隔即可。在N=2时,按照时间参数获取长度为2的比特串(即2比特的数据或2位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即00对应的时间间隔为etu,01对应的时间间隔为etu+pdt,10对应的时间间隔为etu+2pdt,11对应的时间间隔为etu+3pdt,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时间参数的多种组合形式表达长度为2的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并不局限于此。
步骤102,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C1。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为接收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
步骤103,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
例如,如图4所示,接收到第Z个信号(Z=1),计算得到该信号的起始时刻与第一个有效信号C1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为10μs,该时间间隔与步骤101中2位比特串00所对应的时间间隔相同,因此该信号是有效信号,将该信号记录为第二个有效信号C2,并记录该第二个有效信号C2的起始时刻。
继续接收第Z个信号(Z=2),计算得到该信号的起始时刻与第二个有效信号C2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为20μs,该时间间隔与步骤101中2位比特串00、01、10和11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均不相同,因此该信号不是有效信号,将该信号记录为无效信号D,应舍弃该无效信号D。
接收第Z个信号(Z=3)时,需计算该信号的起始时刻与第二个有效信号C2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
以此类推,直至判断接收到的第Y个信号结束为止。
步骤104,接收到6个有效信号(C1至C6),确定这6个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5个时间间隔依次为etu、etu+3pdt、etu+2pdt、etu+pdt、etu。
步骤105,获取上述5个时间间隔各个时间间隔分别对应的2位比特串,分别得到etu时间间隔传输的2位比特串00,得到etu+3pdt时间间隔传输的2位比特串11,得到etu+2pdt时间间隔传输的2位比特串10,得到etu+pdt时间间隔传输的2位比特串01,得到etu数据间隔传输的2位比特串00。
步骤106,将各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进行拼接,得到10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接收,接收的比特序列0011100100的波形如图5所示。
步骤107,对步骤106得到的比特序列0011100100进行解码,解码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可选地,在解码时,可以以8位比特为一组,组成一个字节,从而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
可选地,上述比特序列0011100100还可以包括校验位,可以进一步根据该校验位对校验位之前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数据完整性校验包括但不限于奇偶校验、CRC校验、数字签名、取和校验、MAC校验等。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102确定第一个有效信号C1后,接收端的信号接收器从接收到的第一个有效信号C1的起始时刻T开始计时,在T+10μs的时间范围内不接收任何信号,而自T+10μs这一时刻起再重新开始接收信号,直到再次接收到信号即第Z个信号(Z=1),按照步骤103对第Z个信号(Z=1)进行有效信号判断,并以该第Z个信号(Z=1)的起始时刻作为新的T,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接收到第Y个信号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发送端的发送策略不同,接收端可以以一个时间间隔表示一组数据,如仅得到一次etu的时间间隔表示2位比特串00,数据传输速度快,也可以以多个相同的时间间隔表示一组数据,如得到三次etu的时间间隔表示2位比特串00,数据传输精确度高,可防止时间间隔丢失造成的误判。
当N≥3时,可参照N=2时的数据接收方法,接收数据。
当N=1.5时,可参照N=2时的数据接收方法,接收数据,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至少2个时间间隔对应3位比特串,即当N的取值为非整数时,可使用多个时间间隔对应B位比特串,其中,B是N的整数倍,B为正整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该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数据接收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在此不再赘述,仅进行简要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装置可以是具有但不限于智能卡和/或智能密钥设备和/或动态口令牌的功能的电子支付设备。
图6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包括:
时间间隔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N≥1;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可以对应一个时间间隔,也可以对应多个时间间隔,只要不同的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相同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时间间隔获取单元201具体用于确定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并按照所述时间参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其中,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可以是预先与发送端协商好的,或者,也可以是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中获取的,例如,发送端可以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发送握手信号,通过握手信号向数据接收装置传输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在获取上述对应关系前,还可以确定时间参数。
当然,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根据时间参数来获取上述对应关系,而是预先设定的规则,直接得到上述对应关系,例如,对于N=1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约定比特0和比特1对应的时间间隔,例如,分别为10μs和15μs。或者,也可以预先在数据接收装置中存储上述对应关系,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根据时间参数获取上述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时间间隔获取单元201可采用与数据的发送端预先协商确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该长度为N的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如当N=n,发送长度为n的比特串所对应的时间间隔Tm=etu+m*pdt(0≤m≤2n-1),也可以采用其他预先协商的计算方法确定时间间隔,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通过预先协商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该数据比特的时间间隔,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扩展性,即不论N的取值是多少,发送端和数据接收装置均可计算得出数据比特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数据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时间参数更新单元,用于更换时间参数,从而更新上述对应关系。即按照预设规则,将当前使用的时间参数替换为新的时间参数,将新的时间参数作为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触发时间间隔获取单元201根据新的时间参数重新来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在本实施方案中,新的时间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发送端和数据接收装置的协商完成,也可以通过发送端和数据接收装置查找预先存储的时间参数表完成,如在发送某种类型数据时查表确定该类型的数据应该使用的时间参数。发送端的时间参数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匹配不同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接收装置,或匹配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记录单元202,用于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可以是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数据信号,例如,可以在预定的时刻(该时刻可以通过数据接收装置与发送端约定确定)之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信号,或者,如果发送端在向数据接收装置发数据之前,向数据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则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也可以是接收到的发送端发来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在本实施例,握手信号是指发送端用来指示数据接收装置数据发送的起始时刻的信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还可以通过握手信号来传输上述的时间参数。
判断单元203,用于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
通过依次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上述对应关系中记录的一个时间间隔,直至第Y个信号判断结束为止,将符合上述要求的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而舍弃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信号,能够有效过滤掉信道中的噪声信号,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记录单元202接收到第一个有效信号以及判断单元203接收到Y个信号可以是检测到Y+1次低电平脉冲,也可以是检测到Y+1次高电平脉冲。该低电平脉冲/高电平脉冲可以采用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可区分高低电平脉冲的波形表示,在此不作限制。优选为检测到的低电平脉冲,即发送端可以在为数据接收装置提供高电平的情况下,产生低电平脉冲,采用这种方式,在发送端与数据接收装置通信时,数据接收装置可使用发送端提供的高电平作为电源,为数据接收装置的耗电器件提供电能,例如,数据接收装置可以利用发送端提供的高电平进行充电,或者数据接收装置内部不设置电源,而直接使用发送端的高电平作为电源,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在进行信息交互时,可使用同一根线同时完成供电和信息接收,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制造成本。
时间间隔确定单元204,用于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其中,X≤Y+1,且X为正整数;
数据获取单元205,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其中,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为所述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在S>1的情况下,所述S个时间间隔相同,S为正整数,且S≤X-1。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X-1=n*S,n≥1且n为整数,采用这种可选实施方式,X个信号刚好可以传输n*S个数据比特,而不会出现多余的信号导致无法解码的问题。
例如,当X=2,S=1时,只具有一个时间间隔,获取该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当X为3或者以上,S=1时,具有多个时间间隔,获取每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当X=3,S=2时,具有两个时间间隔,这两个时间间隔相同,且该时间间隔对应一个比特串,这两个时间间隔表示该一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当X=5,S=2时,具有四个时间间隔,前两个连续的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时间间隔对应一个比特串,后两个连续的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时间间隔对应另一个比特串,即前两个时间间隔表示一个比特串,后两个时间间隔表示另一个比特串。当然,以上举例只是示例性的,只要可以得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的方式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比特串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数据获取单元205得到的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进行拼接,得到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
例如,假设X=9,S=1,数据获取单元205得到8个时间间隔,各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依次为“01”、“00”、“01”、“10”、“11”、“10”、“00”和“01”,则最后得到该5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为“0100011011100001”。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解码单元,用于对得到的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解码,解码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在解码时,可以以8位比特为一组,组成一个字节,从而得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
进一步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序列还可以包括校验位,例如,最后一个字节为校验位,则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该校验位对校验位之前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数据完整性校验包括但不限于奇偶校验、CRC校验、数字签名、取和校验、MAC校验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值。可选地,在记录单元202完成接收第一个有效信号后,数据接收装置的硬件层会过滤掉当前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值的当前信号,数据接收装置的MCU不对此类信号作出任何响应,而只对当前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值的当前信号(即第Z个信号)作出响应,这样可以提高后续有效信号的检测效率,从而减少MCU的工作负荷。
进一步地,上述硬件层的过滤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数据接收装置的信号接收器从接收到的第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T开始计时,在T+预设值的时间范围内不接收任何信号,而自T+预设值这一时刻起再重新开始接收信号,直到接收到第Z个信号(Z=1),并以该第Z个信号(Z=1)的起始时刻作为新的T,重复执行上述操作,直至接收到第Y个信号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值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由于当前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该对应关系中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那么该当前信号一定不属于判断单元203判断得到的有效信号,因此可以不接收该当前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端向数据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的情况下,则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握手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在记录单元202开始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之前,接收到K个信号,检测K个信号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其中,K的取值可以是预设的。握手信号接收单元可通过判断K个信号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判断该K个信号是否为握手信号。若满足预设关系则执行接收Z个信号的步骤,即确定接收到的K个信号为握手信号,K个信号之后的信号为数据信号;若不满足预设关系则继续检测后续的K个信号,直至检测到符合预设关系的K个信号,即在没有检测到握手信号的情况下,握手信号接收单元持续检测握手信号,直到检测到握手信号之后才开始接收数据,即触发记录单元202将握手信号的最后一个信号记录为第一个有效信号,从而可以避免发送端的误操作或者噪声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向数据接收装置发送信号的情形,同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K个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可以是:检测K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K≥2且K为整数,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产生一个时间间隔,握手信号应当至少为两个),判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是否满足预设关系,其中,第一时间间隔为第i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与第i-1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为第i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与第i+1个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i=2,4,……,2j,j=(K-1)/2,K≥3且K为奇数。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之间满足的预设关系可以是任意发送端与数据接收装置预先约定的关系,如第二时间间隔是第一时间间隔的二倍,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关系,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发送端通过发送满足预设关系的握手信号,使得握手信号接收单元可通过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满足预设关系来判断接收到信号是否为握手信号。例如,当产生并发送5个握手信号时,包括4个时间间隔t0、t1、t2和t3,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可以包括t0和t2,第二时间间隔可以包括t1和t3,其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满足的预设关系可以为:t1=2t0,t3=2t2。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接收的K个信号携带时间参数,则时间间隔获取单元201可以根据K个信号确定时间参数,然后根据该时间参数来获取上述对应关系。可选地,可以先确定第一时间间隔组与第二时间间隔组,其中,第一时间间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间间隔,第二时间间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时间间隔,然后根据第一时间间隔组与第二时间间隔组确定时间参数。例如,如果发送端发送的5个握手信号,时间参数包括两个:etu和pdt,则第一时间间隔组包括:t0和t1,则可以为t0=etu,t1=etu+pdt,则数据接收装置根据t0和t1可以确定时间参数etu和pdt的取值;或者,也可以根据第二时间间隔组中的t2和t3确定,2t2=2etu,2t1=2(etu+pdt),数据接收装置根据t2和t3也可以确定时间参数etu和pdt的取值。或者,t0和t1也可以满足其它关系,只要通过t0和t1的取值可以得到时间参数etu和pdt的取值即可。另外,如果时间参数只有一个,则也可以直接通过K个信号中的一个时间间隔来确定该时间参数,或者,如果时间参数有三个,则可以通过K个信号之间的多个时间间隔满足的关系来确定这三个时间参数的取值,具体本实施例不再赘述。通过K个信号确定时间参数,可克服数据接收装置的理论时间参数与实际时间参数不一致的情况,保障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与传输数据的信号相似,握手信号接收单元可以在检测到K次低电平脉冲的情况下,确认接收到K个信号。或者,也可以是检测到K次高电平脉冲,该低电平/高电平脉冲可以采用方波、正弦波等方式实现。优选采用检测到低电平脉冲,即发送端向数据接收装置提供高电平,在需要发送K个信号时,产生K次低电平脉冲,这样,在发送端与数据接收装置通信时,数据接收装置可使用发送端提供的高电平作为电源,或者数据接收装置内部不设置电源,而直接使用发送端的高电平作为电源,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在进行信息交互时,可使用同一根线同时完成供电和信息接收,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X个信号还包括A个结束信号(A≥1且为整数),或者在接收第Y个信号之后再继续接收A个结束信号;结束信号可以与握手信号相同,也可以是其他特定格式的信号,通过该结束信号,数据接收装置可判断数据比特串是否接收结束。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N≥1;
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
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
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其中,X≤Y+1,且X为正整数;
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其中,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为所述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在S>1的情况下,所述S个时间间隔相同,S为正整数,且S≤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为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数据信号或接收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包括:确定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并按照所述时间参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得到的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并对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
7.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间间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其中,2N个所述比特串互不相同,且不同所述比特串对应的时间间隔不同,N≥1;
记录单元,用于接收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确定所述信号为第一个有效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继续接收信号,判断接收到第Z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与前一个有效信号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中的一个时间间隔,若是,则将所述第Z个信号记录为有效信号,其中,Z=1,2,3,4,……,Y,Y为继续接收的信号的数量,Y为正整数;
时间间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得到的X个有效信号中每相邻两个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X-1个时间间隔,其中,X≤Y+1,且X为正整数;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中每连续S个时间间隔中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得到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其中,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为所述单个时间间隔对应的比特串,在S>1的情况下,所述S个时间间隔相同,S为正整数,且S≤X-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开始的信号为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数据信号或接收的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间隔获取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当前数据传输的时间参数,并按照所述时间参数获取2N个长度为N的比特串中各个比特串与时间间隔的所述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得到的所述S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比特串,获取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并对所述X-1个时间间隔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完整性校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4975.XA CN106549890B (zh) | 2015-09-21 | 2015-09-21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4975.XA CN106549890B (zh) | 2015-09-21 | 2015-09-21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49890A true CN106549890A (zh) | 2017-03-29 |
CN106549890B CN106549890B (zh) | 2020-10-23 |
Family
ID=5836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04975.XA Active CN106549890B (zh) | 2015-09-21 | 2015-09-21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4989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85720A1 (en) * | 2004-02-24 | 2005-08-25 | Kwok Chung Y. | Pseudo-synchronous one wire bidirectional bus interface |
CN102244682A (zh) * | 2011-07-19 | 2011-11-16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隐蔽通信方法 |
CN102333054A (zh) * | 2011-09-26 | 2012-01-25 | 北京天地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3716270A (zh) * | 2011-09-26 | 2014-04-09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WO2014196646A1 (en) * | 2013-06-03 | 2014-12-11 | Ricoh Company, Ltd. |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method determination circui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ic card |
-
2015
- 2015-09-21 CN CN201510604975.XA patent/CN1065498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85720A1 (en) * | 2004-02-24 | 2005-08-25 | Kwok Chung Y. | Pseudo-synchronous one wire bidirectional bus interface |
CN102244682A (zh) * | 2011-07-19 | 2011-11-16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隐蔽通信方法 |
CN102333054A (zh) * | 2011-09-26 | 2012-01-25 | 北京天地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03716270A (zh) * | 2011-09-26 | 2014-04-09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WO2014196646A1 (en) * | 2013-06-03 | 2014-12-11 | Ricoh Company, Ltd. |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method determination circui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ic car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49890B (zh) | 2020-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5741A (zh) | 蓝牙低功耗通信的方法、蓝牙设备和系统 | |
CN106170781A (zh) | 用于在集成电路间(i2c)总线上带内发送额外信息的方法 | |
CN107346997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终端 | |
CN104714920A (zh) | 一种自适应波特率的信号接收方法 | |
WO2017050234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处理设备 | |
CN103684678A (zh) | 一种用于uart的波特率自适应方法、装置及uart | |
CN103957073B (zh) |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 |
WO2018095181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493540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8095179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 |
KR102189511B1 (ko) | 데이터 송신 방법과 장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과 장치 | |
CN106549728A (zh)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8712236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6549921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6549890A (zh)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602719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3811022B (zh) | 一种解析波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337672B (zh) | 声波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系统 | |
CN107423248B (zh) | 数据帧头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 |
CN102693623B (zh) | 基于Android系统实现红外遥控的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6549727A (zh) | 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734700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6547711A (zh) |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
CN107359963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735996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