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9776A -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9776A
CN106549776A CN201510596028.0A CN201510596028A CN106549776A CN 106549776 A CN106549776 A CN 106549776A CN 201510596028 A CN201510596028 A CN 201510596028A CN 106549776 A CN106549776 A CN 106549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node
link
opposite end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60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耀华
孔晓龙
王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960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9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9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9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由于用户手动配置链路而导致配置错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Description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远程复制为生产站点提供了远程灾备功能,一般情况下,生产站点集群中的数据可以周期性地从生产站点集群复制到容灾备份站点集群,当生产站点集群发生火灾、水灾、或者地震等区域性灾难的时候,业务就可以从生产站点集群切换到容灾备份站点集群,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目前,远程复制是通过两个集群间的节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数据的,但现在需要用户手动逐条添加配置链路,显然的,由于是用户手动配置,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的几率就比较高,可能会导致系统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由于用户手动配置链路而导致配置错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
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得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所述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比较所述当前链路信息与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
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包括:
若M与N相等,则所述通信设备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所述通信设备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删除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端集群和/或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所述通信设备重新调整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创建模块,用于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得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所述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比较所述当前链路信息与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若M与N相等,则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
在所述创建模块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删除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创建模块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确定所述本端集群和/或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重新调整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及,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得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所述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比较所述当前链路信息与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M与N相等,则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删除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确定所述本端集群和/或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重新调整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自动获得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从而确定待创建的链路,并自动创建这些待创建的链路,即,创建链路的工作都由通信设备自动完成,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由于是设备自动完成,因此降低了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的几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并且,无需用户再手动操作,也减轻了用户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远程复制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创建链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当前链路视图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期望链路视图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待创建的链路视图的示意图;
图4A-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几种期望链路视图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A-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集群,可以是包括多个节点的系统,两个集群之间就通过链路进行通信。两个集群之间的链路,也就是两个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两个集群之间的链路的集合,可以称为两个集群之间的通道。一个集群中一般包括一个控制节点和多个工作节点,控制节点可以用于实现对集群的控制。一个集群中的每两个节点之间都可以实现通信。例如,一个集群中可以包括一个交换机,该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连接到该交换机,那么该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通过该交换机进行通信。或者,一个集群中的两个节点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链路进行通信,等等。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集群之间也可以设置一个交换机,两个集群之间的链路可以通过该交换机连接。例如,集群1中的节点1和集群2中的节点2之间要建立链路,那么建立的链路可以是:从节点1连接到集群1的交换机,从集群1的交换机连接到集群1和集群2之间的交换机,从集群1和集群2之间的交换机连接集群2的交换机,再从集群2的交换机连接节点2。
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中心集群可以认为是主集群,例如可以称为Master,灾备中心集群可以认为是从集群,例如可以称为Slave。
2)节点,例如可以是服务器。一个节点用于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网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发明不作限制。
首先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背景。
远程复制的一种应用场景可参考图1。图1中的生产中心即为生产中心站点集群,灾备中心即为容灾备份站点集群。图1中的主机与生产中心站点集群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通信,容灾备份站点集群与生产站点集群可通过LAN/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网络进行通信。
目前,远程复制是通过两个集群间的节点之间的链路传输数据的,目前的链路类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基于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协议的光纤链路,另一种是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的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链路。无论是哪种链路,都需要用户手动逐条添加配置链路。显然的,由于是用户手动配置,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的几率就比较高,可能会导致系统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故障。
另外,如果节点数量较少,配置的链路的数量有限,配置链路的工作量较小,用户可能还可以承担,但当节点数量较多时,比如一个集群中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上千个节点时,链路的配置过程就变得非常复杂,配置工作十分繁重,用户需要承担过大的工作量,而且因为工作量大,就更容易出现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令系统可以自动获得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从而确定待创建的链路,并自动创建这些待创建的链路,即,创建链路的工作都由系统自动完成,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由于是系统自动完成,因此降低了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的几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并且,无需用户再手动操作,也减轻了用户的工作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该方法例如可以由通信设备执行,该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本端集群中的控制节点,或者例如可以是本端集群中的其他任意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本端集群例如可以是主集群,那么对端集群就是从集群,或者本端集群例如可以是从集群,那么对端集群就是主集群。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201: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步骤202: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步骤203: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然后可以确定究竟需要创建哪些链路,之后可以自动创建这些链路。即本发明实施例中,创建链路的工作都由通信设备自动完成,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由于是设备自动完成,因此降低了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的几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特别是如果节点数量比较多的话,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减轻用户的负担,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系统配置不合理或配置错误的几率。
在下面的介绍过程中,都以配置基于IP的TCP链路为例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
在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还包括:
通信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
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包括:
通信设备根据IP地址,从第一节点中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如果两个集群之间已经创建了一些链路,那么,通信设备可以直接通过这些链路中的任意一条链路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如果两个集群之间还未创建任意一条链路,那么,用户可以先输入对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的IP地址,例如将该节点称为第一节点。通信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IP地址之后,就可以先跟第一节点建立连接,此时建立的连接例如可以是短连接。短连接可以是指建立连接后传输数据,数据传输完毕后即断开连接,例如,通信双方有数据交互时,就建立一个TCP连接,在数据发送完成后,则断开此TCP连接,这种TCP连接就可以称为短连接。
在跟第一节点建立连接后,通信设备可以向第一节点请求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第一节点接收该请求后,则可以向通信设备传输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那么通信设备就可以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或者,在跟第一节点建立连接后,第一节点也可以主动向通信设备发送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其中,第一节点可以是对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那么,第一节点中可能存储有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或者也可能没有存储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若第一节点中存储有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那么第一节点可以直接向通信设备发送这些信息,而如果第一节点中没有存储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集群内部的节点之间是可以互相通信的,第一节点可以向对端集群中存储有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的节点请求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在获得之后第一节点可以向通信设备发送这些信息。或者,如果第一节点中没有存储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对端集群中也没有任一节点存储有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则第一节点可以自行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例如第一节点可以对每个节点进行访问,从而获得每个节点的信息,然后再向通信设备发送获得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后,可以先创建第一条链路,这条链路可以是本端集群的控制节点到对端集群的控制节点之间的链路。因为一般来说控制节点可以用于控制集群中的其他节点,那么首先建立控制节点之间的链路,便于后期建立其他节点之间的链路。
如果通信设备在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后先创建本端集群的控制节点到对端集群的控制节点之间的链路,那么在这条链路创建完毕之后通信设备可以继续执行步骤202。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
通信设备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通信设备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通信设备比较当前链路信息与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在该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和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经创建的链路信息,即可以获知本端集群与对端集群之间已经创建的链路,以及,可以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和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即可以获知本端集群与对端集群之间希望创建的链路。其中,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就是通信设备根据两个集群之间的节点数量,或根据两个集群之间的节点数量以及两个节点之间已经创建的链路的情况自行确定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当前链路信息可以包括当前链路视图,期望链路信息可以包括期望链路视图,即通过视图的方式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现两个集群之间的节点数量及链路情况,甚至还可以展现出节点的具体位置分布等情况,便于通信设备确定如何创建链路。
在确定当前链路信息和期望链路信息后,可以将二者进行比较,例如,如果期望链路信息中指示的链路1已经存在于当前链路信息中,说明链路1已经创建,则无需创建了。或者例如,如果期望链路信息中指示的链路2没有存在于当前链路信息中,说明需要创建链路2,则可以确定链路2为待创建的链路。总之,通过将当前链路信息和期望链路信息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究竟需要创建哪些链路。
比如,当前链路信息为当前链路视图,期望链路信息为期望链路视图,那么,通过将这两个视图进行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确定待创建的链路分别是哪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那么,通过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可以获知相应的节点的信息,从而可以自动创建这些待创建的链路。
例如,本端集群包括4个节点,对端集群包括5个节点,请参见图3A-图3C,图3A为当前链路视图,图3B为期望链路视图。那么,通过当前链路视图和期望链路视图,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待创建的链路,为了介绍的更为清楚,这里将待创建的链路也用视图表示,表示为图3C。图3B表示的期望链路视图中,期望为本端集群的节点1到对端集群的节点2之间创建链路,而图3A表示的当前链路视图中,本端集群的节点1到对端集群的节点2之间已有链路,因此在图3C表示的待创建的链路视图中,本端集群的节点1到对端集群的节点2之间就没有连线,即没有待创建的链路信息,因为这条链路已经有了,无需再次创建。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
通信设备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包括:
若M与N相等,则通信设备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共可以创建至少2M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通信设备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创建链路时可遵循一条原则,即为每个节点最好创建至少两条链路,至少两条链路可以同时工作,或者也可以互为备份,使得链路可靠性更高。以下举例介绍,均以优先为每个节点创建两条链路为例。
例如,如果本端集群包括四个节点,对端集群也包括四个节点,那么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共创建42条链路,其中每个节点都有两条链路。则,一种可能的期望链路视图可参见图4A,从图4A中可知,两个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两条链路。
例如,如果本端集群包括两个节点,对端集群包括3个节点,那么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共创建2×2条链路,其中本端集群中的每个节点有两条链路,对端集群中有一个节点有两条链路,其余两个节点有一条链路。一种可能的期望链路视图可参见图4B,从图4B中可知,对端集群中的节点2有两条链路,节点1和节点3有一条链路。
例如,如果本端集群包括两个节点,对端集群包括4个节点,那么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共创建2×2条链路,其中本端集群中的每个节点有两条链路,对端集群中每个节点有一条链路。一种可能的期望链路视图可参见图4C,从图4C中可知,对端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条链路。
例如,如果本端集群包括两个节点,对端集群包括5个节点,那么通信设备可以确定共创建2×2条链路,其中本端集群中有四个节点有两条链路,剩余一个节点没有链路。一种可能的期望链路视图可参见图4D,从图4D中可知,对端集群中的节点1、节点2、节点3和节点4都各有一条链路,节点5没有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3A-图3C以及图4A-图4D所示的链路视图中,都没有示出集群内部的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但在前面已经介绍了,集群内部的每两个节点之间在理想情况下都是能够通信的,只是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图中没画出。
可见,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链路时,尽量让两个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有至少一条链路,这样可以让集群中尽量多的节点参与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负载分担。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还包括:
通信设备删除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在该实施例中,无效链路可以是指断开的链路,或者也可以是指配置错误的链路,可以认为,无效链路是无法正常工作的链路。
那么,通信设备在创建链路完毕后,可以自动将这些无效链路删除,以简化链路结构,也避免因无效链路的存在而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其中,在创建链路之前,或在创建链路完毕后,通信设备可以周期性检测是否存在无效链路,如果存在,则在创建链路完毕后可将其删除。
之所以要在创建链路完毕后删除无效链路,是尽量避免删除工作影响到正常链路的创建。且,先执行链路创建再执行链路删除,保证了在链路的调整过程中尽量有链路是可用的,保证两个集群之间的正常通信。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还包括:
通信设备确定本端集群和/或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通信设备重新调整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集群可能会有一些动态变化,比如,有时候集群中可能会有新的节点加入,或可能会有节点退出,比如节点故障或节点被关闭等情况,或者可能有新增的无效链路,等等,因此,在创建链路完毕之后,系统可以对本端集群和对端集群进行周期性检测,以确定是否要对链路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通过检测发现本端集群和/或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了变化,那么可以重新调整两个集群之间的链路,调整过程可继续参考如前介绍的创建链路的过程,即可继续采用图2流程所介绍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自行确定链路策略,及自动创建链路,无需用户过多的参与就可以完成集群间的链路创建,极大的简化了链路的配置过程,且因为是设备自动操作,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其次,当有节点加入或退出时,即当集群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时,通信设备通过链路巡检能够及时对链路进行调整,也无需用户参与。
总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化的链路配置,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
请参见图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设备例如可以是如前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本端集群中的控制节点,或者该设备例如可以是如前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本端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该设备可以包括获取模块501、第一确定模块502和创建模块503。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创建模块503,用于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在获取模块501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
获取模块501用于:根据接收的IP地址,从第一节点中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
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比较当前链路信息与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
若M与N相等,则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
在创建模块503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删除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创建模块503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确定本端集群和/或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调整模块用于:重新调整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请参见图6A,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及上述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与图5所示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同一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
处理器602具体可以是CPU(中央处理器)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使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开发的硬件电路,可以是基带芯片。存储器6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601可以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磁盘存储器。
这些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602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602连接。
通过对处理器602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所示的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所示的方法。如何对处理器602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
存储器601,用于存储处理器602执行任务所需的指令;
处理器602,用于执行存储器601存储的指令,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及,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可选的,请参见图6B,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器603;其中,接收器603可以属于射频系统,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网络通信,具体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等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器603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602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602连接;
接收器603用于:在处理器602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IP地址;
处理器602用于:根据接收的IP地址,从第一节点中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用于:
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获得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比较当前链路信息与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处理器602用于:
若M与N相等,则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还用于:
在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删除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可选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还用于:
在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确定本端集群和/或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重新调整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自动获得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从而确定待创建的链路,并自动创建这些待创建的链路,即,创建链路的工作都由通信设备自动完成,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由于是设备自动完成,因此降低了配置错误或配置不合理的几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并且,无需用户再手动操作,也减轻了用户的工作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网际协议IP地址;
通信设备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IP地址,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得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所述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比较所述当前链路信息与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
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包括:
若M与N相等,则所述通信设备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所述通信设备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删除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本端集群和/或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所述通信设备重新调整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本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以及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创建模块,用于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得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对端集群中的第一节点的网际协议IP地址;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从所述第一节点中获得所述对端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当前链路信息;所述当前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已创建的链路信息;以及
获得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的期望链路信息;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应创建的链路信息;
比较所述当前链路信息与所述期望链路信息,确定待创建的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或,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N,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为M,M、N均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若M与N相等,则确定为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或
若M小于N,则确定共创建至少2M条链路;其中,确定为节点数量为M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两条链路,且: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若N>2M,则确定为节点数量为N的集群中的2M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创建至少一条链路。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
在所述创建模块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删除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无效链路。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创建模块分别创建确定的链路之后,确定所述本端集群和/或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发生变化;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重新调整所述本端集群中的节点与所述对端集群中的节点之间的链路。
CN201510596028.0A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Pending CN106549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6028.0A CN106549776A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96028.0A CN106549776A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9776A true CN106549776A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61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6028.0A Pending CN106549776A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977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496A (zh) * 2007-01-26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系统、方法和网络设备
US7680839B1 (en) * 2004-09-30 2010-03-16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ynchronizing mirrored volumes
CN101827455A (zh) * 2010-05-19 2010-09-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链路连接的方法、装置及一种基站
CN102984174A (zh) * 2012-12-21 2013-03-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布订阅系统中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3840961A (zh) * 2012-11-23 2014-06-04 景幂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双机热备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0839B1 (en) * 2004-09-30 2010-03-16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ynchronizing mirrored volumes
CN101026496A (zh) * 2007-01-26 200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容灾系统、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827455A (zh) * 2010-05-19 2010-09-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链路连接的方法、装置及一种基站
CN103840961A (zh) * 2012-11-23 2014-06-04 景幂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双机热备份系统
CN102984174A (zh) * 2012-12-21 2013-03-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布订阅系统中可靠性保障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8178B (zh) 网络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05260337B (zh) 一种单片机的自动编址方法及系统
US8401026B2 (en) Achieving about an equal number of active links across chassis in a virtual port-channel environment
CN102395144B (zh) 无线接入点升级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109271A (zh) 一种平台间迁移应用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826769A (zh) 虚拟网络设备
CN102664750A (zh) 多机热备份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506595A (zh) 基于点对点的物联网智能社区设备的升级方法
CN109582335A (zh) 一种无中断存储集群节点在线升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503801B (zh) 软件升级指令分发方法、通信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6982222A (zh) 一种工业4.0环境下可配置的多协议数据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3139018B (zh) 一种调变一体化系统下的网卡状态监测与tcp通信方法
CN1973282A (zh) 用于管理针对集群配置的改变的系统和方法
CN109041140A (zh) 快速切换无线网络方法、智能硬件及终端设备
CN104243259B (zh) 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系统中协作方法和系统
CN102754390B (zh) 以太网环保护倒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US201401882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rogramming
CN107534576B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4767664B (zh) 一种环形通信网络增减从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3962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operation node
CN103634277B (zh) 一种共享内存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9861872B (zh) 一种提升业务质量的配电通信网架构
CN106549776A (zh) 一种创建链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067865A (zh) 建立存储系统伙伴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06504A (zh) 一种智能规约转换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