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7450A -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7450A
CN106547450A CN201610951389.7A CN201610951389A CN106547450A CN 106547450 A CN106547450 A CN 106547450A CN 201610951389 A CN201610951389 A CN 201610951389A CN 106547450 A CN106547450 A CN 106547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ttern
touch
pressure value
durati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13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7450B (zh
Inventor
黄宏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513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7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7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对终端显示内容的控制,使终端仅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同时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快速地区分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出厂前会被预置一些应用程序,即系统应用程序(比如,相机、日历、计算器等);同时还会安装一些常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如QQ、微信等)。我们知道,系统应用程序在未root的情况下是无法卸载的,而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被卸载。
然而,对于非专业的普通用户来说,无法准确区分移动终端中的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当用户想要卸载某款应用程序时,如果该应用程序是系统应用程序,是无法被卸载的,导致用户的需求无法被满足,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帮助用户快速选中所需应用程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传感器和存储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电源电路,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传感器,用于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并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并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确定终端的显示模式,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由此,能够实现对终端显示内容的控制,使终端仅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同时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快速地区分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将终端显示屏划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终端中均设置有各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比如能够检测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触摸传感器等。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对终端的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时,终端可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从而利用终端中设置的传感器对该触摸操作进行检测。
S12: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对终端的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时,该触摸操作会对终端的触摸屏产生一定的压力,且触摸操作会持续一定的时间。此时,设置在终端中的压力传感器可检测该触摸操作所产生的压力值,触摸传感器可检测该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时长。同时,触摸传感器还能够识别用户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的位置,即触摸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值的获取可以由压力传感器完成,也可以利用其它压力元件,比如压电材料膜等来获取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可以由触摸传感器直接识别,也可以由检测到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所在的位置确定。触摸时长可以通过在终端中安装计时器来获取,也可以由触摸操作发生和结束的时间确定。本发明对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的获取方式均不作限制。
S13: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了用户对触摸屏进行触摸操作产生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之后,便可根据获取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确定终端的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终端显示的是系统应用程序;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终端显示的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在第三显示模式下,终端显示的是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具体地,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可以包括:当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一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另外两个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或者,当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两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剩余的一个确定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中,当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一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另外两个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示例一:当压力值保持不变时,根据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
当用户使用相同的力度在触摸屏的不同区域按压不同的时长,即压力值不变、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不同时,可以根据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触摸区域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触摸时长可以包括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可以由终端生产商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习惯和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以分别是显示屏的左边区域、中间区域和右边区域,也可以是显示屏的上方区域、中间区域和下方区域,还可以是显示屏中任意三个不同的空白区域。本发明对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压力值不变,指的是压力值的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压力值的变化范围控制在0~0.05牛顿。
利用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可以确定以第一区域和触摸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的组合方式有6种,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同理,以第二区域和触摸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与以第三区域和触摸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的组合方式也分别有6种,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区域为触摸屏的左边区域,第二区域为显示屏的右边区域,第三区域为显示屏的中间区域;第一时长为1秒,第二时长为2秒,第三时长为3秒;且每次触摸操作的压力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05牛顿时,认为压力值不变。以第一区域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为例。
当用户使用相同的力度按压终端的触摸屏时,若此时用户触摸的是触摸屏的左边区域,且触摸时长达到1秒但小于2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相应地,若用户触摸的是触摸屏的右边区域,且触摸时长达到2秒但小于3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若用户触摸的是触摸屏的中间区域,且触摸时长达到3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可选地,为了避免误触发,可以设置一个压力阈值,当压力值达到压力阈值时,认为该触摸操作为有效操作,进而根据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
示例二:当触摸区域保持不变时,根据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
当用户使用不同的力度对触摸屏的同一区域按压不同的时长,即触摸区域不变、压力值和触摸时长不同时,可以根据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压力值可以包括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触摸时长可以包括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区域可以是显示屏空白区域的任一区域,但每次触摸的位置相同。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第三压力值、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可以由终端生产商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习惯和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利用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可以确定以第一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的组合方式有6种,分别为:第一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同理,以第二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与以第三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的组合方式也分别有6种,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压力值为3牛顿、第二压力值为4牛顿、第三压力值为5牛顿;第一时长为1秒,第二时长为2秒,第三时长为3秒。以第一压力值和第一时长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压力值和第二时长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压力值和第三时长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为例。
当用户对终端的触摸屏的同一区域进行按压时,若此时的压力值达到3牛顿但小于4牛顿,且触摸时长达到1秒但小于2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相应地,若此时的压力值达到4牛顿但小于5牛顿,且触摸时长达到2秒但小于3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若此时的压力值达到5牛顿,且触摸时长达到3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示例三:当触摸时长保持不变时,根据触摸区域和压力值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
当用户使用不同的力度在触摸屏的不同区域按压相同的时长,即触摸时长不变、触摸区域和压力值不同时,可以根据触摸区域和压力值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触摸区域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压力值可以包括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可以由终端生产商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习惯和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以分别是显示屏的左边区域、中间区域和右边区域,也可以是显示屏的上方区域、中间区域和下方区域,还可以是显示屏中任意三个不同的空白区域。本发明对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触摸时长不变,指的是触摸时长的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触摸时长的变化范围控制在0~0.5秒。
利用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可以确定以第一区域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的组合方式有6种,分别为:第一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第一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同理,以第二区域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与以第三区域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的组合方式也分别有6种,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区域为触摸屏的左边区域,第二区域为显示屏的右边区域,第三区域为显示屏的中间区域;第一压力值为3牛顿、第二压力值为4牛顿、第三压力值为5牛顿。且每次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5秒时,认为触摸时长不变。以第一区域和第一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一显示模式,第二区域和第二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二显示模式,第三区域和第三压力值组合确定第三显示模式为例。
当用户对终端的触摸屏按压相同的时间时,若此时用户触摸的是触摸屏的左边区域,且压力值达到3牛顿但小于4牛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相应地,若用户触摸的是触摸屏的右边区域,且压力值达到4牛顿但小于5牛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若用户触摸的是触摸屏的中间区域,且压力值达到5牛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可选地,为了避免误触发,可以设置一个时间阈值,当触摸时长达到时间阈值时,认为该触摸操作为有效操作,进而根据触摸区域和压力值的组合确定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中,当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两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剩余的一个确定显示模式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示例一:当压力值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根据触摸时长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
当用户使用相同的力度对触摸屏的同一区域进行按压,即压力值和触摸区域均不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触摸时长来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如果触摸时长为第一时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如果触摸时长为第二时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如果触摸时长为第三时长,则确定此时的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三时长可以由终端生产商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习惯和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压力值不变,指的是压力值的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压力值的变化范围控制在0~0.05牛顿。触摸区域可以是显示屏空白区域的任一区域,但每次触摸的位置相同。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时长为1秒、第二时长为2秒、第三时长为3秒,且每次触摸操作的压力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05牛顿时,认为压力值不变。
当用户使用相同的力度对触摸屏的同一区域进行按压时,若此时的触摸时长达到2秒但小于3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相应地,若触摸时长达到1秒但小于2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若触摸时长达到3秒,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可选地,为了避免误触发,可以设置一个压力阈值和时间阈值,当压力值达到压力阈值且触摸时长达到时间阈值时,认为该触摸操作为有效操作,进而根据触摸时长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
示例二:当触摸时长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根据压力值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
当用户对触摸屏的同一区域按压相同的时间,即触摸时长和触摸区域均相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值来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如果压力值为第一压力值,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如果压力值为第二压力值,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如果压力值为第三压力值,则确定此时的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力值、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可以由终端生产商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习惯和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触摸时长不变,指的是触摸时长的变化幅度很小,变化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触摸时长的变化范围控制在0~0.5秒。触摸区域可以是显示屏空白区域的任一区域,但每次触摸的位置相同。
举例而言,假设第一压力值为3牛顿、第二压力值为4牛顿、第三压力值为5牛顿,且每次触摸操作的触摸时长的变化范围不超过0.5秒时,认为触摸时长不变。
当用户对触摸屏的同一区域按压相同的时间时,若此时的压力值达到3牛顿但小于4牛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相应地,若压力值达到4牛顿但小于5牛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若压力值达到5牛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可选地,为了避免误触发,可以设置一个压力阈值和时间阈值,当压力值达到压力阈值且触摸时长达到时间阈值时,认为该触摸操作为有效操作,进而根据压力值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
示例三:当压力值和触摸时长不变时,根据触摸区域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
当用户使用相同的力度在显示屏的不同位置按压相同的时间,即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相同时,可以根据触摸区域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如果触摸区域为第一区域,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如果触摸区域为第二区域,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如果触摸区域为第三区域,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具体位置可以由终端生产商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的操作习惯和需求设置。例如: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以分别是显示屏的左边区域、中间区域和右边区域,也可以是显示屏的上方区域、中间区域和下方区域,还可以是显示屏中任意三个不同的空白区域。本发明对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具体位置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压力值和触摸时长不变,指的是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的变化幅度都很小,压力值和触摸时长的变化值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压力值的变化范围控制在0~0.05牛顿,触摸时长的变化范围控制在0~0.5秒。
参见图2,图2是将终端显示屏划分为左、中、右三部分的示意图,终端以智能手机为例。
如图2所示,左边区域21表示的是第一区域,中间区域22表示第三区域,右边区域23表示第二区域。当用户使用相同的力度在显示屏的不同位置按压相同的时间时,若触摸的是左边区域21,当触摸时长达到一定时长且触摸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可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相应地,若触摸的是右边区域23,当触摸时长达到一定时长且触摸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可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若触摸的是中间区域22,当触摸时长达到一定时长且触摸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则可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可选地,为了避免误触发,可以设置一个压力阈值和时间阈值,当压力值达到压力阈值且触摸时长达到时间阈值时,认为该触摸操作为有效操作,进而根据触摸区域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显示模式。
S14: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终端的显示模式之后,即可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以向用户显示该显示模式下显示的应用程序。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终端中的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将应用程序分类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需要先获取终端中的应用程序。
S32:将应用程序分类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终端中的应用程序之后,即可按照预设的分类方式将应用程序分类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具体地,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首先获取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在获取标识信息之后,对获取的标识信息和系统应用标识信息进行与运算,如果运算结果大于零,即与运算的结果为真,表示获取的标识信息与系统应用标识信息相同,可确定获取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程序;否则,可确定获取的标识信息与系统应用标识信息不同,获取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将应用程序进行分类的分类方式可以有多种,并不局限于上述分类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分类方式,比如:
方法一:根据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名称分类。
采用该方法对应用程序分类时,首先获取终端中所有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即系统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和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包,再根据程序“android.content.pm.PackageInfo”获取安装包名称packageName,进而根据获取的安装包名称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
方法二:根据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进行分类。
采用该方法对应用程序分类时,首先获取终端中所以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进而根据安装目录对应用程序分类。当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为system/app或者system/priv-app时,则该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程序;否则,该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其中,system/app为所有系统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system/priv-app为系统核心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
方法三:根据用户身份证明(User Identification,UID)进行分类。
就像用户注册会员后,系统会自动为用户分配唯一的UID一样,终端系统也会为安装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分配唯一的UID。以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编号为1000~9999的UID是为系统应用程序保留的,10000及之后的UID是分配给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因此,可以根据UID来判断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程序还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当应用程序的UID在1000~9999范围内时,可确定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程序;若应用程序的UID大于或等于10000,则确定该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对终端中的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处理的步骤S31和S32并不一定在步骤S13之后,还可以在S11之前,也就是说,步骤S31和S32可以在步骤S14之前的任一时刻进行,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在对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分类完成后,即可根据确定的显示模式控制终端显示该显示模式下应当显示的应用程序。
具体地,当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终端进入第一显示模式,以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当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终端进入第二显示模式,以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当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终端进入第三显示模式,以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可选地,在终端重启后,控制终端进入第三显示模式,即向用户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为了方便用户查看应用程序,每次重新启动之后,操作系统默认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均显示。
此外,还可在终端中设置一功能开关。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开启或关闭控制终端进入不同显示模式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并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确定终端的显示模式,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由此,能够实现对终端显示内容的控制,使终端仅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同时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快速地区分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10、检测模块420、确定模块430和控制模块440。其中,
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检测模块420,用于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
确定模块430,用于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具体地,确定模块430用于:
当压力值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如果触摸时长为第一时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
当压力值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如果触摸时长为第二时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
当压力值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如果触摸时长为第三时长,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或者,
当触摸时长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如果压力值为第一压力值,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
当触摸时长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如果压力值为第二压力值,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
当触摸时长不变,且触摸区域相同时,如果压力值为第三压力值,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又或者,
当压力值和触摸时长不变时,如果触摸区域为第一区域,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
当压力值和触摸时长不变时,如果触摸区域为第二区域,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
当压力值和触摸时长不变时,如果触摸区域为第三区域,则确定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控制模块440,用于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具体地,控制模块440用于:
当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终端进入第一显示模式,以显示系统应用程序;
当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终端进入第二显示模式,以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
当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终端进入第三显示模式,以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可选地,在终端重启后,控制终端进入第三显示模式,即向用户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为了方便用户查看应用程序,每次重新启动之后,操作系统默认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均显示。
此外,还可在终端中设置一功能开关。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开启或关闭控制终端进入不同显示模式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450和分类模块460。其中,
获取模块450,用于获取终端中的应用程序。
分类模块460,用于将应用程序分类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具体地,分类模块460用于:
获取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对标识信息和系统应用标识信息进行与运算,如果运算结果大于零,则确定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程序;
否则,确定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对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通过检测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并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确定终端的显示模式,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由此,能够实现对终端显示内容的控制,使终端仅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同时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快速地区分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移动终端50可以包括:壳体510、处理器520、存储器530、传感器540、电路板550和电源电路560。其中,
电路板550安置在壳体510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520、传感器540和存储器530设置在电路板550上;电源电路560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传感器540用于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并检测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存储器530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520通过读取存储器53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值、触摸区域、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第三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检测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并根据压力值、触摸区域和触摸时长确定终端的显示模式,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由此,能够实现对终端显示内容的控制,使终端仅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或同时显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快速地区分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方便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检测所述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
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系统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包括:
当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一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另外两个的组合确定所述显示模式;或者
当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两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剩余的一个确定所述显示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中的任意两个保持不变时,根据剩余的一个确定所述显示模式,包括:
当所述压力值不变,且所述触摸区域相同时,根据所述触摸时长确定所述显示模式;或者
当所述触摸时长不变,且所述触摸区域相同时,根据所述压力值确定所述显示模式;或者
当所述压力值和所述触摸时长不变时,根据所述触摸区域确定所述显示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值不变,且所述触摸区域相同时,根据所述触摸时长确定所述显示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触摸时长为第一时长,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
如果所述触摸时长为第二时长,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
如果所述触摸时长为第三时长,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摸时长不变,且所述触摸区域相同时,根据所述压力值确定所述显示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压力值为第一压力值,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
如果所述压力值为第二压力值,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
如果所述压力值为第三压力值,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力值和所述触摸时长不变时,根据所述触摸区域确定所述显示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触摸区域为第一区域,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
如果所述触摸区域为第二区域,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
如果所述触摸区域为第三区域,则确定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包括:
当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以显示所述系统应用程序;
当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以显示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当所述显示模式为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所述第三显示模式,以显示所述系统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中的应用程序;
将所述应用程序分类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应用程序分类为系统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对所述标识信息和系统应用标识信息进行与运算,如果运算结果大于零,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程序;
否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为第三方应用程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重启后,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所述第三显示模式。
11.一种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系统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电路板和电源电路,其中,所述电路板安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所述处理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存储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移动终端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所述传感器,用于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并检测所述触摸操作的压力值、触摸区域以及触摸时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压力值、所述触摸区域、所述触摸时长确定显示模式,其中,所述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以及第三显示模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显示系统应用程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显示第三方应用程序,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系统应用程序和所述第三方应用程序;
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显示模式。
CN201610951389.7A 2016-11-02 2016-11-02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47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1389.7A CN106547450B (zh) 2016-11-02 2016-11-02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51389.7A CN106547450B (zh) 2016-11-02 2016-11-02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450A true CN106547450A (zh) 2017-03-29
CN106547450B CN106547450B (zh) 2020-02-11

Family

ID=5839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1389.7A Active CN106547450B (zh) 2016-11-02 2016-11-02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745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892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89798A (zh) * 2017-11-30 2018-05-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显示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7282A (zh) * 2017-12-28 2019-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73721A (ja) * 2010-09-28 2012-04-12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2609165A (zh) * 2011-01-24 2012-07-25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模式控制方法
CN103164057A (zh) * 2011-12-09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2785A (zh) * 2014-07-08 2014-11-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桌面的管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159587A (zh) * 2015-08-27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应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87797A (zh) * 2015-11-25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511784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信息输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73721A (ja) * 2010-09-28 2012-04-12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2609165A (zh) * 2011-01-24 2012-07-25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模式控制方法
CN103164057A (zh) * 2011-12-09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2785A (zh) * 2014-07-08 2014-11-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桌面的管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159587A (zh) * 2015-08-27 2015-12-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应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87797A (zh) * 2015-11-25 2016-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511784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信息输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892A (zh) * 2017-09-30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82892B (zh) * 2017-09-30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89798A (zh) * 2017-11-30 2018-05-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显示控制方法、柔性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37282A (zh) * 2017-12-28 2019-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EP3709145A4 (en) * 2017-12-28 2020-1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OUCH AND TERMINAL PROCESS
US11256408B2 (en) 2017-12-28 2022-0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ouch method and terminal having dynamically adjustable time threshold for touch gesture recogn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450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680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13855B1 (ko) 멀티스마트카드
CN106547450A (zh)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38730B (zh) 触感提供装置和用于触感提供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4961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feedback
JP5792558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US9619676B2 (en) Touch sensor an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870692A (zh) 触摸驱动电路、触摸显示设备和驱动触摸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6648113A (zh) 一种消息震动提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4129447U (zh) 电子装置
US91583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o maintain contact position during haptic feedback
US20220291814A1 (en) Input device
CN101626633A (zh) 一种自动更新主题模式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6325699A (zh) 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6681628A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和终端
CN105549851A (zh) 一种压力等级的设定方法及模块
CN105869552A (zh) 一种显示屏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以及终端
JP5792553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9070762A (ja)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519849B (zh) 触控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1105061A1 (ja) 携帯端末、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入力制御方法
CN106095164B (zh) 一种感应屏幕污渍的方法及终端
CN108652564B (zh) 洗碗机自动唤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75670A (zh) 电子装置及界面操作方法
CN103631505B (zh)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字符输入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