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8033A - 用户装置、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8033A
CN106538033A CN201480080631.7A CN201480080631A CN106538033A CN 106538033 A CN106538033 A CN 106538033A CN 201480080631 A CN201480080631 A CN 201480080631A CN 106538033 A CN106538033 A CN 106538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nti
user
network node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6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8033B (zh
Inventor
彼得里·克拉
亨里克·伦奎思
亨里克·奥鲁佛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38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8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8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8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用户装置(10)包括:收发器(11),配置用于接收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有效;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第二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和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20a、20b、...20n)的不同集合;使用第一RNTI或第二RNTI向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数据。网络节点包括:收发器(21)和处理器(22);其中处理器(22)配置用于:向用户装置(10)分配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有效,向用户装置(10)分配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第二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和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20a、20b、...20n)的不同集合;其中收发器(21)配置用于:将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将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未来通信网络将越发具有异构性,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蜂窝网络容量需求,将进行更密集的基站部署。
所以,在通信网络越发以用户为中心的未来,一个关键问题将是处理接入节点(Access Nodes,ANs)之间的无缝移动。
并且已直观展现出未来通信系统的不同类型的新数据传输方案。用户可以在例如无连接的情况下或以基于竞争的方式在空闲模式下发送少量数据。这些都需要新的用户标识方法。
当前,基于3GPP标准的通信网络使用蜂窝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对连接到小区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进行识别。当执行了切换过程或重建无线资源连接(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RRC)时,UE需进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过程以获得有效的C-RNTI。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也存在其他的RNTI类型。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UMTS)中也是同样的情况,存在针对不同目的的多种RNTI类型,且其中一些具有不同范围。例如,小区RNTI在小区内有效,S:RNTI在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的范围内有效,而用户RNTI(User-RNTI,U-RNTI)由用于UE的随机RNTI和服务RNC身份标识(Identity,ID)构成,因此在整个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中唯一。
当UE处于空闲模式时,UE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TMSI)识别,其在更大的区域内有效,但仅用于空闲模式过程,例如UE寻呼和服务请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用以缓解或解决存在于常规解决方案中的缺点和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上述目标及其他目标由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实现,所述用户装置包括:收发器,配置用于:
接收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
使用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效通信网络接收数据。
应理解,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意味着所述集合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集合。所述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必须至少有一个彼此不同的元素(即网络节点)。还应理解,术语“集合”是数学含义,意味着集合可仅具有一个元素,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集合均可分别只包括一个网络节点。
还需指出的是,所述用户装置可接收多于一个所述第二RNTI。每个第二RNTI均可与网络节点的不同的第二集合关联。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装置接收和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意味着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可控制使用哪个(些)RNTI,并因而有效指配可用的标识符以在有限的地址空间中容纳众多用户装置。从而可实现例如在大的覆盖范围内对RNTI地址空间的有效管理。
此外,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装置使得能够在无RNTI获取过程的情况下实现更加顺畅而快速的切换以及其他移动性问题。
而且,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装置,可实现用户装置为中心的移动性处理,意味着在未来及当前存在的诸如LTE和UMTS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节点间具有更顺畅的移动性。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本身,在用户装置的第一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一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有效的方式将所述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其中有时在同一个信号中以信令方式通知所述两个RNTI可更加有效,而有时分别以信令方式通知所述两个RNTI可更有效。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本身或第一方面的第一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第二RNTI是具有地址空间扩展的所述第一RNTI。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更容易为RNTI的分配而构建地址。所述第一RNTI比第二RNTI更短。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三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地址空间扩展是所述网络节点第二集合的公共标识。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由于无线通信网络可识别RNTI对其有效的网络节点集合,所以复用RNTI的这一方式对无线通信网络来说管理简单。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开始使用所述第一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以及
如果使用所述第一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失败,则替换为使用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四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如果可能的话,第一RNTI总是用于数据传输。此外,由于第一RNTI可能比第二RNTI更短,所述用户装置可在正常通信过程中使用短RNTI进行数据传输,仅当需要的时候,例如如果用户装置不再处于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的范围之内,才使用长RNTI。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五可能的实现形式中,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第二RNTI由RNTI选择规则给定。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RNTI的使用可根据不同的选择标准在所述用户装置中进行优化。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五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六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用户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其配置用于提供所述RNTI选择规则,或者其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包括所述RNTI选择规则的RNTI控制消息;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根据所述RNTI选择规则,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六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所述RNTI选择规则可在用户装置中给出并用以进行快速RNTI选择,或者可由无线通信网络更新和控制。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五或第六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七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对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依赖于一组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组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装置的地理位置;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所述用户装置的移动性;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RNTI通信失败。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七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RNTI选择可与特定用户装置的要求相适应。例如,如果用户装置具有高移动性,或长睡眠周期,鉴于这会增加用户装置离开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的可能性而第一集合中可使用第一RNTI(是有效的),所以所述用户装置可使用第二RNTI。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用户装置的第八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是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八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无线通信网络更容易管理RNTI的使用和用户装置的移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上述目标及其他目标可由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来实现,所述网络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用于:
向用户装置分配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
向所述用户装置分配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配置用于:
将所述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
将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节点,向用户装置分配和以信令方式通知所述第一RNTI和第二RNTI意味着无线通信网络可控制使用哪个(些)RNTI,并因而有效指配可用的标识符(RNTIs)以在有限的地址空间中容纳众多用户装置。从而可实现例如在大的覆盖范围内对RNTI地址空间的有效管理。
此外,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节点使得能够在无RNTI获取过程的情况下实现更加顺畅而快速的切换。
而且,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节点可实现用户装置为中心的移动性处理,意味着在未来及当前存在的诸如LTE和UMTS等蜂窝系统中的网络节点间具有更顺畅的移动性。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本身,在网络节点的第一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识别所述用户装置,并向所述用户装置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数据。
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一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中均可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本身或其第一实现形式,在网络节点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将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
应注意到,所述第二RNTI可以是具有地址空间扩展的所述第一RNTI。此外,所述地址空间扩展可以是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的公共标识。
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有效的方式将所述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其中有时在同一个信号中以信令方式通知所述两个RNTI可更加有效,而有时分别以信令方式通知所述两个RNTI可更有效。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网络节点的第三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将RNTI控制消息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其中所述RNTI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装置应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所述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
根据第二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网络节点的第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对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依赖于一组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组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装置的地理位置;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所述用户装置的移动性;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RNTI通信失败。
所述网络节点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处理RNTI的中央控制器网络节点或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
所述第二方面的第三可能的实现形式的优势在于,RNTI选择规则可由无线通信网络控制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上述目标及其他目标由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中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
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本身的方法的第一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所述第一RNTI和第二RNTI。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本身或第三方面的第一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第二RNTI是具有地址空间扩展的所述第一RNTI。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方法的第二实现形式的第三可能实现形式中,所述地址空间扩展是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的公共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始使用所述第一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以及
如果使用所述第一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失败,则替换为使用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五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RNTI选择规则来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
根据第三方面的所述方法的第五实现形式的第六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包括所述RNTI选择规则的RNTI控制消息,其中所述收发器还配置用于:
根据所述RNTI选择规则,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数据。
根据第三方面的所述方法的第五或第六实现形式,在第七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对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依赖于一组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组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装置的地理位置;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所述用户装置的移动性;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RNTI通信失败。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八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是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的子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上述目标及其他目标由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装置分配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
向所述用户装置分配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
将所述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
将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本身的方法的第一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识别所述用户装置,并向所述用户装置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数据。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本身或其第一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二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将所述第一RNTI和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
应注意到,所述第二RNTI可以是具有地址空间扩展的所述第一RNTI。此外,所述地址空间扩展可以是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的公共标识。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三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RNTI控制消息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其中所述RNTI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装置应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所述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
根据第四方面本身或其任何实现形式,在所述方法的第四可能的实现形式中,对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依赖于一组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组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装置的地理位置;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所述用户装置的移动性;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RNTI通信失败。
所述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优势与其相应的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的优势相同。
应进一步指出,本发明也涉及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装置和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网络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相应方法包括:所述用户装置的本方法和所述网络节点的本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具有程序代码,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于计算机上时执行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任何方法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所述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包括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EEPROM(Electrically EPROM,电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和硬盘驱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文详述将清晰展现本发明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势。
附图说明
附图旨在阐明和解释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节点;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单个集中式RNTI控制器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个集中式RNTI控制器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RNTI消息信令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集中式RNTI控制器和分布式RNTI控制器的协作运转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集中式RNTI控制器和分布式RNTI控制器之间的RNTI消息信令的示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的示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的另一示例;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用户装置中处理RNTI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无线网络/网络节点中处理RNTI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用户装置(User Devices,UDs),例如LTE术语中的UE,仅在一个小区中识别,进而在用户装置从一个小区移动至另一个小区时,总是需要切换过程和随机接入。然而,切换可更具有预测性,且在切换之前就能以预测的方式识别用户装置。
例如,在5G中有支持基于竞争的数据传输和更为密集的小小区部署的计划。从而,具有使得用户装置在空闲模式期间也能保持其网络身份(Identities,IDs)的临时用户装置标识,以及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为移动用户装置更动态地处理ID,将是有益处的。这会实现无连接和基于竞争的数据传输以及更好的用户装置移动性。无连接和基于竞争的传输模式可定义为对等实体间有关联但无任何数据传输上下文设置且无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保证的模式。
此外,在密集无线通信网络中,蜂窝系统里的小区变得更小并从而要求对用户装置更快的移动处理。这反过来可以要求用户装置更频繁的测量,及要求用户装置更频繁地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无线通信网络。需要越多的相邻小区和越高准确度的测量,用户装置在接收链中利用资源就越长,这会消耗更多功率。从而,移动性处理和功耗之间存在关系。
另外,采用当前的RNTI,用户装置不能用同样的临时标识符(RNTI)连接至若干网络节点上。如果那是可能的话,用户装置能更顺畅地进行切换;或者要发往用户装置的数据包能更好地通过若干网络节点进行路由。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用以缓解或解决存在于常规解决方案中的缺点和问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用户装置10包括:收发器11,配置用于接收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收发器11进一步配置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收发器11仍进一步配置用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向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或从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数据(图1中用两个箭头示出)。在该具体示例中,用户装置10也包括:与收发器21可通信地耦合的处理器2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中的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接收110第一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120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向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130数据或从其接收140数据。
用户装置10的相关问题是何时及如何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第二RNTI以向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和/或从其接收数据。有利的是,提出使用RNTI选择规则来决定何时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
因此,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户装置10的处理器12配置用于提供所述RNTI选择规则,例如控制算法。这意味着RNTI选择规则在内部给出,也可例如由诸如3GPP标准等无线通信标准给出。由于RNTI选择规则在内部给出,该选择规则可迅速提供并且无需外部信令。
作为替代,用户装置10的收发器11可进一步配置用于从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包括所述RNTI选择规则的RNTI控制消息。所述RNTI控制消息可以信令方式从无线通信网络30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通知给用户装置10。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30能够控制和更所使用的RNTI。
采用RNTI选择规则,用户装置10的收发器11进一步配置用于根据所述RNTI选择规则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向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或从其接收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RNTI选择规则可以依赖于一组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该组参数包括:用户装置10的地理位置;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用户装置10的移动性;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RNTI通信失败。
应设计所述RNTI选择规则以确保正确的RNTI用于正确的网络节点集合中或用于与网络节点集合相对应的小区中。在典型示例中,所述第一RNTI在比所述第二RNTI更小的小区(或网络节点)集合中有效,应避免所述第一RNTI用于所述第二小区集合中。
所述RNTI选择规则基于用户装置10的地理位置,在用户装置10靠近第一小区集合的边缘时或在其很可能不再处于第一小区集合的覆盖范围内时使用所述第二RNTI。
基于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和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的所述RNTI选择规则也允许依照用户装置10的近似位置选出最合适的RNTI。
基于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的所述RNTI选择规则允许无线通信网络30使用对于RNTI具有不同地理复用模式(reuse pattern)的信道。
基于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或基于用户装置10的移动性的所述RNTI选择规则通常会在用户很可能移至所述第一RNTI的覆盖范围之外时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快速移动过程中或具有长睡眠周期时所述可能性增加,因为用户装置10的位置在下一个传输时刻更加不确定。
基于协议消息类型或传输类型的所述RNTI选择规则允许一些很可能在第一小区集合的覆盖范围之外被发送的消息使用所述第二RNTI进行发送。这可以是诸如与切换相关的消息,故障恢复消息或连接建立消息。
当已检测到所述第一RNTI不工作(无效)时,用于选择RNTI的基于RNTI通信失败的所述RNTI选择规则将反应性地改变RNTI。当第一RNTI在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之外被使用时这就会发生,并且该规则可以是:当这样的失败发生时,用户装置将选择第二RNTI作为替代。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节点20。网络节点20包括在网络节点20中可通信地彼此耦合的收发器21和处理器22。处理器22配置用于向用户装置10分配第一RNTI。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处理器22进一步配置用于向用户装置10分配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收发器21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以及将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这在图3中用两个箭头示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中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向用户装置10分配210第一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有效;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用户装置10分配220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的不同集合。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230给用户装置10,以及将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240)给用户装置1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网络节点20的收发器21进一步配置用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第二RNTI识别用户装置10,向用户装置10发送数据或从其接收数据。根据本实施例,同一个网络节点向用户装置10分配所述第一和第二RNTI,并与用户装置10进行数据通信。然而这并不是必需的,因为本发明还涵盖如下实施例:其中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执行所述第一和第二RNTI的分配和传输,且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节点分别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RNTI与用户装置10进行通信。
此外,不是根据常规解决方案让用户装置10测量和报告下行信道,而是换成另一个可能性即让用户装置10广播信标信号并让无线通信网络30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识别该信标信号,从而确定用户装置10的位置(即移动性处理)。当用户装置10移动穿过无线通信系统时,无线通信网络30能用此来分配用于与用户装置10进行通信的资源。然而这需要在网络节点集合(或集群)中有效的临时身份标识(即RNTI)。在用户装置10移动进入第一RNTI已经被使用的区域的情况下,必须重新配置第一RNTI以确保RNTI是有效的。因此,为了避免该信令,如果一个或第一或第二RNTI可以在尽可能大的区域内有效的话,即与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一或第二集合关联的区域尽可能大,那么将是有益的。
进一步地,来自用户装置10的RNTI传输将消耗功率。RNTI越长,就需要越多的能量来发送所述RNTI。但是,RNTI越长,地址空间就越大。因此在使用长RNTI和短RNTI(也称作第一和第二RNTI)之间存在权衡问题,且高效处理无线通信网络30中寻址的方法将非常重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处理第一和第二RNTI的可能的方式将是,引入单个中央控制器网络节点,其可控制网络中的RNTI地址空间并且可建议在哪个(些)网络节点中应使用哪个新RNTI。在图5中对此进行了描述,图5中的中央网络节点(Network Node,NN)20a控制网络中的其他网络节点20b、20c、...20n并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分配第一和第二RNTI。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可以是网络的专用网络节点,或者是位于网络节点中的功能,或者甚至在网络控制节点中(例如在操作和管理(Operations andManagement,OAM)设备中)。基本的功能将保证没有网络节点从两个不同的用户装置10接收相同的RNTI。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可以使用来自所有相连的网络节点的信息来对此进行保证。由于这需要网络和用户装置10之间的额外信令,因而把对RNTI过于频繁地进行改变的需求减至最小也很重要。
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案来实现这一点。以下是控制器网络节点在这一方面可使用的可能方案的非详尽列表:
·静态的,将RNTI的地址空间分成不同集合,其中将这些集合静态地分配给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并以最小化两个RNTI在彼此邻近度中被使用的风险这一模式进行分配。
·动态的,使用用户装置10的位置信息来分配RNTI,其最大化相同RNTI的使用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可以是,例如基于用户装置位置的地理距离,或者基于网络节点位置或距离的地理距离。从无线电干扰的视角来看,也可考虑相对距离,而非地理距离。除了位置之外,用户装置10的其他消息,例如速度、使用模式等也可被使用。
·上述静态和动态方法的结合,其中RNTI的部分地址空间以静态方式处理,部分以动态方式处理。
在上述解决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会监视RNTI的使用和用户装置的移动性,并且在出现同样的RNTI由另一个与其很靠近的用户装置使用的风险时,即出现所述RNTI不再有效的风险时,发起对RNTI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可以在其他网络节点的帮助下请求用户装置中的一个改变RNTI。
然而,在最实际的网络场景下,使用集中式中央控制器网络节点(或者协调器)可能并不可行。其原因包括,例如,如果网络节点数量增加的话,缺乏可扩展性。因此,将控制器网络节点的任务分到无线通信网络中单独的区域中是可行的。如图6所示,可通过在这些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之间引入端对端功能来实现。在该例子中示出了两个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20a和20b。网络节点20a控制网络节点的第一集合20c、20d和20e而网络节点20b控制网络节点的第二集合20f、20g和20h。控制器网络节点20a和20b配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30中交换与RNTI处理相关的信息。进一步地,控制器网络节点20a和20b负责在其各自的网络节点集合中分配RNTI。
对于所述集中式控制器网络节点所描述的功能也可用于所描述的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但由于所述功能性现已划分到单独的实体中,因而需要在控制器网络节点之间增加如图6中箭头所示的信息交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每个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中优化所述RNTI的使用,且当用户装置10接近由一个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所控制的区域边界时,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与相邻区域的控制器网络节点交换信息,如图6中所示。例如,所述服务控制器网络节点可通过例如RNTI请求消息来检查所述RNTI是否被允许在离目标控制器网络节点的边界最近的区域内使用。所述目标控制器网络节点可对其确认,或者如果该RNTI不可使用的话,选择性地建议使用一个或多个其他可用的RNTI。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服务控制器网络节点20a向目标控制器网络节点20b发送RNTI请求消息,目标控制器网络节点20b处理该RNTI请求消息并用RNTI请求确认消息向控制器网络节点20a进行回复。
为了促进该过程,服务控制器网络节点20a可在RNTI请求消息中包括当前的RNTI和用户装置10的位置。用户装置10的位置可以不同方式表示,例如,用户装置10或服务网络节点的地理位置,或者采用关于服务网络节点或由目标控制器控制的最为邻近的网络节点的身份标识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目标控制器可以使用数据库(或类似)来估测该RNTI的使用与在其控制下的网络节点中RNTI的使用之间的距离。除了位置之外,用户装置10的其他信息,例如速度、使用模式等也可被使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持续地交换与RNTI的使用相关的信息。但不是只为边界附近的用户装置与其他控制器网络节点交换消息,所述控制器网络节点为其控制之下的所有RNTI交换其使用和位置。这样,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将充分了解所有相邻控制器中的RNTI使用。这也可扩展为不仅在相邻控制器网络节点间交换该信息,也向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有控制器网络节点交换该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引入中央协调控制器网络节点,其在图8中示出。所述中央协调控制器20a控制两个分布式控制器20b和20c。每个分布式控制器20b和20c都分别控制三个网络节点20d、20e、20f和20g、20h、20i。与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20b和20c相比,中央协调控制器网络节点20a能在更慢的时标下运行。作为一个例子,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20b和20c可告知中央控制器网络节点20a当前不使用的RNTI,从而使其可以在另一个控制器网络节点中使用。这可以用于例如快速移动的用户装置,其在由不同控制器网络节点控制的区域间运动的风险更大。中央协调控制器20a可告知分布式控制器20b和20c相邻控制器网络节点中RNTI当前的使用,或者甚至是所有分布式控制器网络节点中的使用情况。
图9示出了图8所示实施例的不同控制器网络节点间的消息交换。图9显示了分布式控制器20b和20c如何向中央协调控制器20a发送RNTI使用消息。中央控制器20a其后向分布式控制器20b和20c发送关于相邻控制器网络节点中的RNTI使用情况的信息,分布式控制器20b和20c可使用该信息在其控制下的各个网络节点集合里分配RNTI。
其他进一步加强向用户装置分配RNTI的可能性可以是考虑用户装置的略微不同的RNTI使用。例如可以向每个用户装置分配“短”RNTI,在当前LTE中也被称为第一RNTI,以及一个或多个附加的RNTI,也被称为“长”RNTI或第二RNTI,以及关于何时和如何使用这些不同的RNTI的RNTI选择规则。如前所述,所述RNTI选择规则可以在标准中定义并例如在用户装置10中实施,或者可将其可能连同RNTI一起用RNTI控制消息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从网络30以信令方式通知给用户装置10。该RNTI选择规则的示例可包含,例如,关于于何时使用不同的RNTI的RNTI选择规则,其取决于:
·用户装置10的地理位置;
·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
·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
·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
·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
·用户装置10的移动性;
·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
·RNTI通信失败。
所述附加的RNTIs可用作短RNTI的扩展(即他们一起形成RNTI),或者限定为完全单独的RNTI。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附加的(或长)RNTI是具有地址空间扩展的所述短RNTI。进一步地,所述地址空间扩展可以是所述附加(长)RNTI对其有效的网络节点集合的公共标识。
假设RNTI集合里唯一且有效的短RNTI分配到每个用户装置,且仅在用户装置10不确定其RNTI是否有效的特殊情况下,例如,如果用户装置10不在RNTI被分配的同一个集合中,或如果其已经有段时间未被连接,将特定于所述网络节点集合的附加位(例如,3位)包括于RNTI中。在上述的情况下,用于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传输的所述附加(长)RNTI可以形成为例如以下的形式:
·RNTI:16位,小区ID:4位,集群ID 4位,等(即多等级);
·RNTI:16位,小区ID 128位(例如,唯一的小区ID);
·RNTI:32位,集群ID 128位(无小区ID);
·并且,当用户装置10不清楚其是否能在网络中被识别出时,使用完全不同的长RNTI而非具有扩展的短RNTI是有可能的。
所述扩展的地址空间也可在用户装置10接近相关联的网络节点集合的区域边缘时使用,用于与移动性相关的信令,其可使这样的信息更具鲁棒性,即他们可由目标网络节点接收。不管具有扩展的RNTI的消息由源网络节点集合中的网络节点还是目标网络节点集合中的网络节点接收,都需要评估所述RNTI是否需要改变,例如,因为(具有不同的扩展位的)所述短RNTI用于目标网络节点集合中。当新的网络节点从不同的网络节点接收包含扩展位的消息时,其能使用所述扩展位来识别所述源网络节点,因而一旦用户装置10被分配了新RNTI,新网络节点可向源网络节点发送消息并通知可释放RNTI。图10示出了如果RNTI较短的部分已保留在目标网络节点中,如何在切换过程中处理RNTI改变的可能性示例。
图10中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也可以是例如调度请求和对于那些能够例如有效UL许可的确认。所述新RNTI可以在一些自己的消息里分配,或者例如利用DL控制信令。图10中的信令如下:
·F1,UD10只使用短RNTI;
·F2,UDI0从服务NN20a接收使用扩展的(长)RNTI的命令;
·F3,UD10切换或者网络将UD UD上下文目标移动到目标NN20b;
·F4,UD10使用扩展的RNTI向目标NN20b发送数据;
·F5,目标NN20b向UD10发送确认;
·然而如果所述短RNTI已在监听UD10的传输的NN中使用:
·F6,目标NN20b使用所述扩展的RNTI分配新的短RNTI;
·F7,UD10确认所述新的短RNTI;
·F8,UD10开始使用所述新的短RNTI来与目标NN20b通信;
·F9,目标NN20b向UD10发送确认。
在图11中示出了另一个示例。用户装置10的上下文在源网络节点和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移动。图11中的信令如下:
·F1,UD10已完成切换或者所述网络已将UD上下文从服务NN20a改到目标NN20b;
·F2,如果UD的短RNTI已经在目标NN20b中使用,为UD10分配新的短RNTI或两个RNTI。
·然而如果所述短RNTI已在监听UD10的传输的NN中使用:
·F3,目标NN20b可使用UD10已知的扩展的RNTI向UD10发送;
·F4,目标NN20b通过使用UD10已知的扩展的RNTI来分配新的短RNTI(或者短RNTI和长RNTI);
·F5,UD10开始使用新的短RNTI来与目标NN20b通信;
·F6,目标NN20b开始使用新的短RNTI来与UD10通信。
遗留系统例如LTE也可使用本RNTI扩展方法。例如,用户装置(即LTE中的UE)可以通过发送用其长RNTI加扰的或包括其长RNTI的前导码对等消息开始建立从空闲模式向连接模式的连接。则随机接入响应(用用户装置长RNTI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位)可包含UL许可、时间提前量、RNTI的新小区/集群附加部分以及由于RNTI冲突而需要改变的情况下的可能的全新的短RNTI。
如果扩展的RNTI用于例如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中的重新建立,上述RNTI处理方案也可简化RAT间的移动性。从而,可将RNTI的扩展加到诸如LTE和UMTS等所有遗留系统以促进互用性。
有了对扩展的长RNTI的两个部分(短的和扩展的部分)的定义,是否可能在前缀和短RNTI部分之间重新分配位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重新分配会允许更适应性的分配,但其要求一些方式标记哪里是边界,其与IP地址掩码相似。由于短RNTI将包括在很多消息中,可通过广播信令来重新分配,所述广播信令指示在具体接入网络或区域中在前缀中应该有多少位、短RNTI中应该有多少位。这也会要求用户装置10和网络节点20重新配置协议头部的RNTI字段中使用的位数。由于消息元/协议字段具有固定长度,因此固定的限制更加容易实现,但其对适应集群大小和/或可以在通信量模式改变时的不同状态中容纳的用户装置的数量的可能性有限制。
对于用户装置10的移动性处理,简单的解决方案可例如:将区域编码添加到下行链路(Downlink,DL)控制消息中。该区域编码可以用作部分RNTI。例如,如果用户装置10进入了与网络节点集合关联的新区域,在完成首次成功传输之前,其可利用自先前区域用区域编码扩展的RNTI。如果网络注意到即将来临的RNTI冲突,所述RNTI将立即改变。
此外,提高用户装置10的移动性效率的可能方式是使切换更加具有预测性。例如,如果用户装置10接近小区边缘,源小区可以开始询问用户的RNTI在目标网络节点集合中是否可用。如果所述RNTI在目标控制器中可用,则RNTI可为可能的切换进行保留。如果所述RNTI不可用,所述目标网络节点集合和源网络节点集合可协商RNTI,该RNTI在两个集合中均自由且该RNTI可分配给用户装置10。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不能进行切换,源能够将RNTI从目标网络节点释放出来,或者作为替代,目标网络节点可具有关于该RNTI的释放定时器。
为了使用户装置10能够在空闲模式过程中发送偶然的无连接传输模式数据或基于竞争的数据,用户装置可以在空闲模式过程中一直保持其RNTI。如果用户装置20在某时间段中不发送任何数据或更新其RNTI,可以释放所述RNTI。
可替代地,对于用户装置不同的状态可引入不同类别的RNTI。例如,在空闲模式下用户装置能利用在整个寻呼区域中有效的较长RNTI值,从而释放短RNTI用于连接状态的用户装置。当用户装置建立RRC连接时,如果在空闲模式过程中短RNTI被分配给另一个用户装置,则可利用较长RNTI且网络节点可对短的部分进行改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来自无线通信网络30的所述第一RNTI和第二RNTI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被接收。从而,基于应用和通信要求,例如短RNTI和长RNTI可以在同一个信号或各自分开的信号中发送。
图12示出了用户装置10视角中的短RNTI和长RNTI的RNTI处理的流程图。S1)开始时用户装置10没有被分配任何RNTI。S2)用户装置10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获取第一和第二RNTI。这可以在例如连接建立过程中完成。S3)用户装置10使用所述短RNTI进行数据传输。S4)如果使用短RNTI传输失败,用户装置10改用长RNTI。如果无线网络以信令方式向用户装置10发送使用长RNTI的命令,以上步骤也可发生。在用长RNTI传输期间,用户装置10可以从无线网络接收新的RNTI,或者所述无线网络可以指示所述用户装置使用短RNTI作为替代。在这两种情况下,用户装置10将返回使用短RNTI。如果连接断开,即使使用长RNTI传输也不会成功,用户装置10必须返回到S1)中没有任何有效RNTI的起始状态。用户装置10也可长时间改变至睡眠模式。在睡眠模式期间,所述用户装置保持已经分配的所述第一和第二RNTI,在用户装置10醒来后,用户装置10使用长RNTI进行首次传输以提高鲁棒性。
图13示出了网络节点20视角中的短RNTI和长RNTI的RNTI处理的流程图。该过程示出了如何处理用于一个用户装置10的RNTI。S1)在起始状态,用户装置10还没有被网络节点分配第一和第二RNTI,但用户装置10可能已经由另外的网络节点分配了RNTI。S2)如果接收到用长RNTI进行的传输,所述网络节点检查所述短RNTI部分是否已被占用。S3)如果所述短RNTI未被占用,网络节点为用户装置10保留所述短RNTI。如果用户装置10处于小区边缘,可要求所述用户装置10继续使用所述长RNTI。S4)否则所述网络节点可以命令用户装置10使用短RNTI。S5)如果由用户装置10所使用的所述短RNTI被占用,所述网络节点将为用户装置10分配新的短RNTI作为替代。在许多实施例中,将同时分配新的长RNTI。如果所述网络节点从尚未连接的、因此也没有被分配任何RNTI的用户装置10接收到接入尝试,那么所述新RNTI分配过程也会发生。S6)当所述无线网络接收用短RNTI进行的传输,所述无线网络可能需要在S7)命令用户装置10使用长RNTI作为替代。对于处在小区边缘的用户装置通常是这样的情况,其中不能对用户装置保证短RNTI足以识别用户装置。如果网络节点出于某种其他的原因怀疑所述短RNTI在小区中不唯一且有效的话,所述网络节点也可命令用户装置10使用长RNTI。然后将使用长RNTI传输来确定是否需要新的RNTI。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任何方法都可在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中实现,当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装置运行时,引发所述处理装置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基本上任何存储器,例如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或者硬盘驱动器。
此外,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本用户装置和网络节点包括以例如功能、手段、单元、部件等形式的必要的通信能力从而执行本方案。其余的诸如此类的手段、单元、部件和功能的示例为:处理器、通信连接器、存储器、缓冲器、控制逻辑、编码器、解码器、速率匹配器、解速率匹配器、映射单元、乘法器、决策单元、选择单元、开关、交织器、解交织器、调制器、解调器、输入端、输出端、天线、放大器、接收单元、发送单元、DSP、MSD、TCM编码器、TCM解码器、电力供应单元、电源馈线、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等,其适当设置以执行本方案。
尤其,本发送装置的处理器可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示例、处理单元、处理电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处理器、处理装置或其他可以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处理逻辑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因此“处理器”这一表述可代表包括多个处理电路的处理线路,该处理电路可以是诸如任何、一些或所有的上文提到的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线路可进一步执行数据处理功能,用于输入、输出数据以及包含数据缓冲、设备控制功能的数据处理,比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接口控制或类似的。
最后,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也涉及并包含所附独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40)的用户装置(10),包括:收发器(11),配置用于:
接收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有效;
接收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20a、20b、...20n)的不同集合;
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收发器(11)还配置用于:
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第二RNTI是具有地址空间扩展的所述第一RNT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地址空间扩展是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的公共标识。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收发器(11)还配置用于:
开始使用所述第一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以及
如果使用所述第一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失败,则替换为使用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所述第二RNTI由RNTI选择规则给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用户装置(10)还包括处理器(12),其配置用于提供所述RNTI选择规则,或者其中所述收发器(11)还配置用于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包括所述RNTI选择规则的RNTI控制消息;并且其中所述收发器(11)还配置用于:
根据所述RNTI选择规则,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数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是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的子集。
9.一种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包括:收发器(21)和处理器(22);其中所述处理器(22)配置用于:
向用户装置(10)分配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有效;
向所述用户装置(10)分配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20a、20b、...20n)的不同集合;其中所述收发器(21)配置用于:
将所述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
将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述收发器(21)还配置用于:
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识别所述用户装置(10),并向所述用户装置(10)发送数据或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述收发器(21)还配置用于:
以单个无线信号或各自分开的无线信号将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述收发器(21)还配置用于:
将RNTI控制消息以信令方式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其中所述RNTI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用户装置(10)应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所述第二RNTI的RNTI选择规则。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12所述的用户装置或网络节点(20),其中对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还是所述第二RNTI的所述RNTI选择规则依赖于一组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一组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装置(10)的地理位置;服务网络节点身份标识;检测到的相邻网络节点;分配的无线通信信道类型;非连续接收的睡眠周期长度;所述用户装置(10)的移动性;协议消息类型、传输类型和RNTI通信失败。
1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40)的用户装置(10)中的方法,包括:
接收(110)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有效;
接收(120)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20a、20b、...20n)的不同集合;
使用所述第一RNTI或所述第二RNTI向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发送(130)数据或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接收(140)数据。
15.一种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中的方法,包括:
向用户装置(10)分配(210)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其中所述第一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一集合有效;
向所述用户装置(10)分配(220)至少一个第二RNTI,其中所述第二RNTI对所述无线通信网络(30)的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有效,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集合和所述网络节点(20a、20b、...20n)的第二集合是网络节点(20a、20b、...20n)的不同集合;
将所述第一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230)给所述用户装置(10);
将所述第二RNTI以信令方式通知(240)给所述用户装置(10)。
16.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具有程序代码,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于计算机上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
CN201480080631.7A 2014-07-18 2014-07-18 用户装置、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Active CN106538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65490 WO2016008538A1 (en) 2014-07-18 2014-07-18 Assigning multiple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 to a user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8033A true CN106538033A (zh) 2017-03-22
CN106538033B CN106538033B (zh) 2019-11-26

Family

ID=5122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631.7A Active CN106538033B (zh) 2014-07-18 2014-07-18 用户装置、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9241B2 (zh)
EP (2) EP3518566B1 (zh)
CN (1) CN106538033B (zh)
BR (1) BR112017000996A2 (zh)
RU (1) RU2672177C2 (zh)
WO (1) WO20160085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5013B (zh) * 2015-05-13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US11057947B2 (en) 2016-12-15 2021-07-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generation
US11659563B2 (en) * 2017-01-04 2023-05-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 configuration
US11271699B1 (en) 2017-11-09 2022-03-08 Verana Network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1838151B1 (en) 2017-11-09 2023-12-05 Verana Network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10062428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94733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ume identifier size adaptation in a notification area composed of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EP3628116B1 (en) * 2018-08-03 2021-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sidelink identification
WO2020176032A2 (en) * 2019-02-27 2020-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mobility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3661771A (zh) * 2019-04-11 2021-11-16 索尼集团公司 多用户标识无线通信设备的寻呼的通信间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60A (zh) * 2009-06-03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多载波调度指示方法及设备、多载波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2387593A (zh) * 2010-09-06 2012-03-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采用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通信方法及基站
WO2013102489A1 (en) * 2012-01-03 2013-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ssigning a short-lived c-rnti
US20130195030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88963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站点和用户设备
CN10390604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rnti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6309464B2 (en) * 2005-10-31 2009-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19247B1 (ko) * 2005-11-02 2012-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송수신기에서 수행되는 단말기와 네트워크 노드간의 초기 액세스 방법
PT1974476T (pt) * 2006-01-17 2017-03-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Método e disposição para redução do consumo de energia numa rede de comunicações móvel
US9161212B2 (en) * 2006-10-03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ynchronizing of temporary UE I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48373B1 (en) 2008-02-04 2019-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498313B2 (en) 2008-10-23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E-DCH enhanced random access without a UE specific E-RNTI
US9537613B2 (en) 2008-10-24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ment based on short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KR101578934B1 (ko) * 2009-03-23 2015-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임시 식별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JP5672046B2 (ja) * 2011-02-16 2015-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062687B2 (ja) * 2012-08-29 2017-01-1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9078241B2 (en) * 2013-03-22 2015-07-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multiple radio connections
US20160302124A1 (en) * 2013-11-26 2016-10-13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60A (zh) * 2009-06-03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多载波调度指示方法及设备、多载波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2387593A (zh) * 2010-09-06 2012-03-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采用空分复用接入sdma的通信方法及基站
WO2013102489A1 (en) * 2012-01-03 2013-07-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ssigning a short-lived c-rnti
US20130195030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88963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站点和用户设备
CN103906043A (zh) * 2012-12-28 2014-07-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rnti分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05121A (ru) 2018-08-22
RU2017105121A3 (zh) 2018-08-22
EP3155861A1 (en) 2017-04-19
RU2672177C2 (ru) 2018-11-12
EP3155861B1 (en) 2018-10-31
WO2016008538A8 (en) 2016-04-07
US20170127272A1 (en) 2017-05-04
EP3518566B1 (en) 2020-09-09
EP3518566A1 (en) 2019-07-31
US10499241B2 (en) 2019-12-03
BR112017000996A2 (pt) 2018-07-24
CN106538033B (zh) 2019-11-26
WO2016008538A1 (en)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8033B (zh) 用户装置、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KR102019716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간 직접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TW502544B (en) System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ference of cell handover information
RU2699233C2 (ru) Узел радиосвяз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ими способы
CN104066194B (zh) 数据传输调度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292985A (zh) 用于在传输时间区间内复用或级联控制信息和数据的技术
CN104285457A (zh) 网络协助的设备至设备(d2d)通信的信标管理
CN104919876A (zh) 基于ue的d2d发现
CN103430617A (zh) 通讯系统中传输和接收控制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86273A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
CN102652455B (zh) 用于处理s1应用协议信令连接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63440A (zh) 移动通信网络和方法
CN105359606A (zh) Lte网络中用于邻近服务和d2d发现的信令
CN103686740B (zh) 一种用户设备标识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83199B (zh) 一种分配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7275A (zh) 在移动宽带网络环境中信号通知并处理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20210168066A1 (en) Independent Redundant Path Discovery for Bluetooth Mesh
CN107454645A (zh) 基于波束的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JP6795511B2 (ja) ユーザ機器のモビリティ追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476473A (zh) 具有上行信标传输的无线系统
CN106797605A (zh)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和其方法
CN103686893B (zh)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68847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m2m测距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28690A (zh) 在分段网络中分配网络地址以用于通信的方法
CN107079330A (zh) 用于关键任务机器类型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及演进型节点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