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4226B -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4226B
CN106534226B CN201510570331.3A CN201510570331A CN106534226B CN 106534226 B CN106534226 B CN 106534226B CN 201510570331 A CN201510570331 A CN 201510570331A CN 106534226 B CN106534226 B CN 106534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base
data
address
domain name
op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0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4226A (zh
Inventor
王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703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4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4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4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4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4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可以在整个数据迁移的过程中保障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实现在系统服务不中断的状况下进行机房及域名切换,降低数据迁移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数据迁移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站服务器的访问量也随之剧增。为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服务器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安全、稳定、可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器存储的数据按照业务功能划分通常可以包括系统业务数据和业务服务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可以保存在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单元,例如数据库中。但随着业务的发展或者由于设计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当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单元发生结构改变、升级甚至合并等,常常需要数据迁移的处理过程。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如何有效保证业务系统使用到的新、旧地址的数据完整性和唯一性是极其重要的,而在实际的数据迁移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业务系统访问的新、旧地址的数据信息不一致等从而导致业务系统出错的问题。
具体的,例如网站服务商一侧通常设置有域名解析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DNS),主要用于存储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可以把利于用户记忆的域名转换成计算机方便理解的IP地址。这样,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网站时可以通过域名寻址访问域名服务商的DNS服务器,获得指定的网站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可以成功登陆网站。一般的,所述DNS可以为分布式数据库,网络服务器提供商可以在多个城市设置有DNS服务器。这样,可以在用户第一次访问网站A服务器时缓存域名指向的IP地址,在用户下次访问所述网站A时可以从本地城市DNS缓存的数据库中调出网站A域名指向的IP。若网站服务器数据库迁移,则网络服务提供商一般需要重新设置网站服务器的新IP地址。此时各个城市的DNS服务器通常会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在一段时间内重新定位寻址,更新域名指向的新IP地址。但由于各个城市甚至全球不同地区的DNS域名映射关系刷新的时间经常是不同步或者未知的,一般在6个小时甚至最长72个小时内域名映射关系才会全部生效。同时由于时差、路由、网关等多种原因,在网站服务器数据迁移而各地DNS服务器未全部更新的时间段内经常会出现有的用户访问到的是域名对应的新IP地址,有的访问到的是旧IP地址,从而导致部分用户打不开网站,无法正常使用网站业务。
现有技术亟需一种在数据迁移过程中能更加有效保持业务访问数据的完整、唯一的处理方法,降低业务系统中断、出错的机率和数据迁移风险,保障数据迁移顺利完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降低业务系统访问数据的出错率,降低数据迁移风险,提高数据迁移作业的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连接指向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同步复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连接指向切换模块,用于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将在数据迁移的新旧地址之间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链路。然后可以将新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旧地址的数据库。这样,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分布在各地的用户通过本区域的DNS服务器访问数据时,不管所述本区域DNS服务器是指向新地址的数据库还是指向旧地址的数据库,最终用户可以统一访问到旧地址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此期间,可以将旧地址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同步复制到新地址的数据库中。在数据迁移完成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再将新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新数据库。这样,在数据迁移未完成前,各地DNS服务器无论是否完成域名地址映射关系的更新,均可以全部指向旧地址的数据库,同时在数据迁移完成后,可以全部指向新地址的数据库,保障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具有完整性和唯一性。因此,本申请所述的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在整个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可以保障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同时可以实现在系统服务不中断的状况下进行机房及域名切换,大大降低用户对数据迁移过程的变化感知,降低对用户的业务使用影响。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大大降低业务系统中断的机率和数据迁移风险,有效保障数据迁移作业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一种应用场景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数据迁移处理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数据通信模块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连接指向切换模块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的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的方法的在实际中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或者装置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一般的可以包括需要进行数据迁移处理的旧机房位置的数据库。相应的所述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一般的可以包括所述旧机房位置的数据库需要迁移到的新机房位置的数据库。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应用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可以包括物理上为同一地址但逻辑上为不同存储地址的情况,如同一个机房或者同一个服务器中某个数据库到相同机房或者相同服务器的另一个数据库的数据迁移过程。本申请中,后续可以将所述需要进行数据迁移处理的数据库所在的旧机房或者逻辑存储位置统一称为第一地址,将所述第一地址的数据库需要迁移的目标位置如新机房统一称为第二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供的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中待迁移的数据在所述第一地址中可以包括多种存储方式,例如常见的SQLServer、Oracle、Access、DB2等数据库形式的存储方式。当然本申请中还可以包括以其他存储待迁移的数据的方式,例如基于磁带、光盘、硬盘等不同介质存储数据,或者以文本文件、缓存、信息流等形式存储数据。本申请中,后续可以将所述第一地址中包括数据库形式存储待迁移的数据的存储单元统一称为第一数据库。相应的,可以将所述第二地址包括以数据库形式存储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存储单元统一称为第二数据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链路。具体的所述数据通信链路的形式、专线类别、通信方式或者容量要求等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迁移需要进行选择、设定。一般的,本申请中所述的数据通信链路可以包括物理实体连接的通信线路,如可以为向网络服务器提供商申请安装或者租用的有线连接专线。另一种应用场景中,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也可以包括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链路,例如卫星、微波、蓝牙通信等。当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所述的数据通信链路也可以包括通过现有的通信网络建立的VPN虚拟链路(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虚拟专用网络)。因此,本申请所述的数据通信链路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物理实体连接的有线通信线路;
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链路;
VPN虚拟链路。
在多数发生数据迁移的应用场景中,为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的数据通信链路可以采用物理实体连接的有线通信线路。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WEB应用服务器数据迁移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采用在第一地址的旧机房与第二地址的新机房之间建立一条有线专用通信链路,所述有线专用通信链路可以仅用于所述第一地址与所述第二地址之间的通信,可以不对外开放,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的数据通信链路也可以包括有线和无线结合使用的方式。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地址和第二地址可以虽然物理上为异地,但在逻辑上可以等同于是在同一局域网络内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可在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建立数据迁移专用的数据通信链路。
S2: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本实施例在数据迁移过程中,第二地址的应用服务器可以承载第一地址应用服务器上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功能,或者所述第二地址的应用服务器也可以包括新增加的业务功能。在所述第二地址的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系统通常需要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执行相应地业务功能。采用本申请上述所述的建立数据通信链路并将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指向旧机房的数据库,即使存在DNS服务器域名解析未更新的情况导致部分用户访问所述新机房的应用系统、部分用户访问以前的旧机房的应用系统的情况,仍然可以保证用户最终访问到是所述旧机房的旧数据库,即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因此,在本申请中,所述数据迁移未完成前,可以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中需要访问数据库的连接地址统一设置成指向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当然,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可以基于前述所述的有线或者无线的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在所述第二地址业务系统的应用服务器中将业务系统访问数据库的地址设置为指向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的访问地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上述WEB应用服务器中,所述的数据迁移可以包括将旧机房数据库中的数据迁移到新机房的数据库。在所述数据迁移的处理时期内可以为所述新机房的WEB应用服务器设置一个互联网公网IP,同时设置将各个域名解析服务器中所述WEB应用服务器的域名地址指向所述新机房的互联网公网IP。这样,实施上述操作后,在域名解析服务器更新域名映射关系的周期内(例如72小时内),全世界各地的用户不管是通过域名解析指向所述新机房应用服务器的新IP地址还是通过域名解析指向旧机房的旧IP,最终用户的数据访问可以指向旧机房数据库,有效的保障了访问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对数据库的访问不限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库或者第二数据库中数据的读取操作。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所述的访问包括但不限于读取、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新的数据等操作,如所述第二地址的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新数据记录存储到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第二地址中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可以基于所述建立的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S3: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将所述第二地址应用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数据库连接地址指向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后,可以设置所述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与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的同步复制,实现所述第二数据库对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同步复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同步复制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使所述第二地址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成对所述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实时备份的操作。这样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保持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具体本实施例可以以SQLServer2008数据库为例机进行说明,第一地址的数据库A可以为实时数据库,可以设置为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同时设置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B为同步数据库,可以同步复制数据库A中所有的数据,实现两数据库A和B中的数据完全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具体的实现方式上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这样,前述所述建立的数据通信链路至少可以包括下述两种功能:
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第一数据库;
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当然,本申请并不排除在其他应用场景中采取其他的方式同步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库至所述第二数据库。例如可以不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而是采取其他的连接线路进行同步复制,例如专门设置的无线传输网络、VPN虚拟链路或者租用的其他第三方通信线路等。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实现所述第二数据库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数据库同步复制操作的时机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在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之后执行,具体的同步复制的时机可以根据实际数据迁移的现场情况或者处理需求选择执行。
S4: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一般的,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通常包括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各地DNS服务器还未全部更新域名映射关系的期间临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数据迁移时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降低业务系统访问数据出错的概率。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预置切换条件,在满足所述预置切换条件时,可以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所示的预置切换条件可以根据数据迁移的现场情况或设计需求进行自定义的设置。在本申请的一种WEB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迁移的应用场景中,为保障数据的无缝切换,所述的预置切换条件可以包括:
S401: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已同步复制完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S402:所述第一数据库无新数据流量进入;
S403:符合域名解析服务器中指向所述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的地址更新为指向所述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的域名更新要求。
一般的,不同的数据库中所包括的数据量不一样,有的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量非常巨大。此时将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地址第二数据库的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执行时间。多数实施过程中,所述的数据迁移通常需要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全部迁移到第二数据库。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置切换条件之一可以包括如S401所述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已同步复制完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已同步复制完到所述第二数据库,此时所述第二数据库已经可以实时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同步。但此时如果所述第一数据库仍然有新数据流量进入,可以表示当前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仍然在变动中,或者有未处理的新数据流量,在后续的时间内数据仍然可能发生变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的预置切换条件之一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库无新数据流量进入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满足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已迁移至第二数据库并且第一数据库已无新数据流量进入时,同时还可以设置满足预先设置的域名更新要求时才可以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所述的域名更新要求通常可以包括预先设置的可以表示地址指向所述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已经更新为指向所述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一般的,所述域名更新要求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到所有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域名映射关系更新完成的确认消息;
达到设置的域名解析更新时间。
一般的,可以基于查询或者DNS服务器反馈的域名映射关系更新的消息来确认是否数据迁移所涉及到的所有DNS服务器均完成了域名映射关系的更新,即DNS服务器中原来指向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的地址更新为指向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逐个查询DNS服务器的域名映射关系的更新状态来确认所有的DNS服务器更新完成。或者所述DNS设置有域名映射关系更新的消息,基于所述更新的消息确认是否整个域名解析变更完成。
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域名解析更新时间,在到达所述域名解析更新时间时可以认为符合所述域名更新要求,即所要求的DNS服务器已域名映射关系已更新完成。在该实施例中,一般的修改解析记录后域名映射关系的生效时间可以在6个小时以内,通常不超过12个小时。在世界范围内要求全部的DNS服务器解析更新生效的应用场景中生效时间可能会达到72小时。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现场需求可以将所述域名解析更新时间设置为6小时或者12小时或者72小时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分布在各地的用户通过本区域的DNS服务器访问数据时,不管所述本区域DNS服务器是指向新地址的数据库还是指向旧地址的数据库,最终用户可以统一访问到旧地址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有效保障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具有完整性和唯一性。同时可以实现在系统服务不中断的状况下进行机房及域名切换,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可以未感知到任何变化。本申请中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大大降低业务系统中断的机率和数据迁移风险,有效保障数据迁移作业顺利完成。
图2是利用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某WEB应用系统数据迁移的实施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数据迁移前可以在新机房中安装设置好WEB应用系统和相关的数据库结构。新机房WEB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专门设置的机房专线的数据通信链路将所述新机房WEB应用服务器中的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库指向旧机房的数据库。同时,另一方面可以设置新机房WEB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与旧机房WEB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同步复制。在所述数据库同步复制完成,并且所有涉及该WEB应用的DNS服务器中域名配置均更新完成指向新机房IP时,可以将新机房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切换至新机房数据库。在此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保障WEB应用服务器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有效解决因DNS服务器更新延迟导致访问WEB应用服务器出错的问题。同时良好的实现在系统服务不中断的状况下进行机房及域名切换,大大降低终端用户对域名变化感知,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本申请所述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本申请还可以提供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图3是本申请所述数据迁移处理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数据通信模块101,可以用于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连接指向设置模块102,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同步复制模块103,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连接指向切换模块104,可以用于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当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装置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的数据通信链路并且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后,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复制模块103可以设置所述第二数据库与所述第一数据库的同步复制。具体的,所述同步复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所述同步复制模块103可以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复制模块也可以自己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的链路,实现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同步复制。
如前述所述,所述数据通信模块101建立的数据通信链路同样可以包括多种形式的通信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数据通信模块101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通信模块101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有线通信模块1011,可以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物理实体连接的有线通信线路;
无线通信模块1012,可以用基于无线通信协议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
VPN虚拟链路模块1013,可以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的VPN通信链路。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数据通信模块101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101既可以包括有线专线通信的方式,也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当然,也可以包括上述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结合的通信方式,在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模块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所述连接指向切换模块104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指向切换模块104可以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1041,可以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同步复制状态,以及可以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数据库新数据流量进入的状态;
第二监测模块1042,可以监测域名解析服务器域名更新是否达到预设的域名更新要求;
切换模块1043,可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1041的数据同步复制完成并且所述第一数据库无新数据流量进入的监测结果,和所述第二监测模块1042的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域名更新达到所述域名更新要求的监测结果,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中可以设置新机房业务系统连接新机房新数据库的切换条件,可以实现新旧数据库的无缝切换,保障数据迁移过程中业务系统无中断。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指向切换条件中所述第二监测模块1042预设的域名更新要求具体的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到所有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域名映射关系更新完成的确认消息;
达到设置的域名解析更新时间。
具体的例如可以在实施数据切换的过程中,向互联网DNS服务器发出域名更新信息达到72小时后,可以将新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数据迁移后的新数据库。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在整个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的新旧数据库之间的专用通信链路实现新机房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库指向旧机房的数据,来保障业务系统访问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可以通过预置切换条件,实现系统服务不中断的状况下进行域名切换,降低用户对数据迁移过程的变化感知,降低数据迁移对用户的影响。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大大降低业务系统中断的机率和数据迁移风险,有效保障数据迁移作业顺利完成。
尽管本申请内容中提到数据存储、有线、无线通信以及VPN、数据库、域名解析服务器等的数据传输、交互、处理的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必须是完全标准或者所提及的方式的数据传交互、处理的情况。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上述描述仅是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应用,在某些标准、方法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实行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案。当然,在符合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的中所述的处理方法步骤的其他无创造性的变形,仍然可以实现相同的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如连接指向设置模块和连接指向切换模块在一个硬件模块中实现。当然,也可以将实现某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组合实现。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法、装置或模块可以以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所述装置中的部分模块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数据迁移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的全部或者部分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移动通信终端、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通信链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物理实体连接的有线通信线路;
基于无线通信协议的无线通信链路;
VPN虚拟链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置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已同步复制完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或,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已同步复制完到所述第二数据库,且所述第一数据库无新数据流量进入;
或,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已同步复制完到所述第二数据库,所述第一数据库无新数据流量进入,且符合域名解析服务器中指向所述第一地址第一数据库的地址更新为指向所述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的域名更新要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名更新要求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到所有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域名映射关系更新完成的确认消息;
达到设置的域名解析更新时间。
6.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建立第一地址的第一数据库与第二地址的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
连接指向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一数据库,使得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
同步复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连接指向切换模块,用于在满足预置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复制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包括:
所述同步复制模块通过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到所述第二数据库。
8.如权利要求6或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通信模块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有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物理实体连接的有线通信线路;
无线通信模块,用基于无线通信协议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
VPN虚拟链路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之间的VPN通信链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指向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同步复制状态,以及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数据库新数据流量进入的状态;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域名解析服务器域名更新是否达到预设的域名更新要求;
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的数据同步复制完成并且所述第一数据库无新数据流量进入的监测结果,和所述第二监测模块的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域名更新达到所述域名更新要求的监测结果,将所述第二地址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连接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数据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监测模块预设的域名更新要求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到所有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域名映射关系更新完成的确认消息;
达到设置的域名解析更新时间。
CN201510570331.3A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34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0331.3A CN106534226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0331.3A CN106534226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4226A CN106534226A (zh) 2017-03-22
CN106534226B true CN106534226B (zh) 2019-11-08

Family

ID=5834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0331.3A Active CN106534226B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4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1539B (zh) * 2017-04-28 2020-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事务处理方法、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033124A (zh) * 2018-05-31 2018-12-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6955B (zh) * 2018-11-15 2022-02-25 广东微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终端的个性化配置备份和恢复方法及其系统
CN110245125A (zh) * 2019-05-20 2019-09-1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4077A (zh) * 2019-06-11 2019-10-15 无线生活(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跨机房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09062A (zh) * 2019-11-29 2020-03-2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9440A (zh) * 2020-08-31 2021-0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库控制方法、系统、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561A (zh) * 2013-11-28 2014-02-26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集群系统及其在线迁移物理服务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44513B2 (en) * 2008-05-16 2014-02-0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atabase processing on externally encrypted data
CN102103629B (zh) * 2010-12-14 2012-09-26 西北工业大学 在线数据迁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5561A (zh) * 2013-11-28 2014-02-26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集群系统及其在线迁移物理服务器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XML的数据迁移技术在信息系统升级中的研究与实现;赵艳妮 等;《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12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4226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4226B (zh) 一种数据迁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70777B (zh) 降低基于块的存储的数据卷耐久性状态的方法
US10824372B2 (en) Data recovery method and device, and cloud storage system
TWI724095B (zh) 實體機資料遷移至雲端的方法、裝置和系統
CN111277432B (zh) 配置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08452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 highly available managed failover service
CN108964948A (zh) 主从服务系统、主节点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TWI734744B (zh) 路由表的同步方法、裝置及系統
CN106993064A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云平台实现海量数据可伸缩性存储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TW201724809A (zh) 全域資訊獲取及處理的方法、裝置和更新系統
TW201434300A (zh) 跨越叢集邊界的服務遷移
CN104090992A (zh) 一种集群存储系统中转换节点间高可用配置方法
TW201724825A (zh) 全域資訊獲取、處理及更新、方法、裝置和系統
CN106713391A (zh) 一种session信息的共享方法和共享系统
CN107153560A (zh) 版本升级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5956207A (zh) 一种基于binlog的可配置的mysql数据库实时同步方法
US9485308B2 (en) Zero copy volume reconstruction
US11979307B2 (en)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28399B2 (en) Storing data in a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with consistency
CN107590032A (zh) 存储集群故障转移的方法及存储集群系统
CN106649141A (zh) 一种基于ceph的存储交互装置及存储系统
CN113419676A (zh) 一种数据远程复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266795A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平台控制方法
CN112311904A (zh) 更新域名记录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域名管理系统
TW202025691A (zh) 分散式儲存系統之同步刪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reater Cayman,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3

Address after: Guohao Times City # 20-01, 128 Meizhi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