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27301A -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27301A
CN106527301A CN201611259846.2A CN201611259846A CN106527301A CN 106527301 A CN106527301 A CN 106527301A CN 201611259846 A CN201611259846 A CN 201611259846A CN 106527301 A CN106527301 A CN 106527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foot
electric capacity
chip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9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来
张福东
任素龙
殷喆
袁晓磊
彭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12598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27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27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27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215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包括核心控制单元、开关量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通信单元、蓄电池供电单元以及笔记本电脑;开关量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的I/O端口分别和核心控制单元的相应端口双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的通信端口经通信单元连接笔记本电脑;蓄电池供电单元的供电端口分别连接核心控制单元、开关量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电源端。本发明中设有8通道开关量与8通道模拟量同步采集,能够满足各种试验需求,增加了试验灵活性,在保证数据采集精度的同时,降低对仪器设备的投入成本,增加了数据分析处理功能,为试验人员提供方便,无需外部电源供电,省去接引电源线的工作量,降低工作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测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等生产型企业中存在大量的生产设备,为了保证安全高效生产,对这些企业的生产系统需要进行定期进行性能试验测试,以确定系统性能,比如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的电源切换试验、阀门关闭时间试验等。性能试验需要实时采集过程变量参数,这就要用到数据采集仪器。试验人员利用数据采集仪器记录试验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系统性能,得出试验结论。传统的数据采集仪器价格昂贵,价格普遍在十几到几十万,投入成本非常大;体积大、重量大,由于试验接线往往在高层的设备电子间进行,搬运仪器十分费力费时;需提供220V交流电源才能工作,试验场所的电源插孔大多位于墙壁或电源柜,试验时需将220V电源引至仪器附近,导致试验人员工作难度增加,工作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试验通道多样、使用方便且精度高成本低的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包括核心控制单元、开关量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通信单元、蓄电池供电单元以及笔记本电脑;所述开关量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的I/O端口分别和核心控制单元的相应端口双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的通信端口经通信单元连接笔记本电脑;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的供电端口分别连接核心控制单元、开关量采集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芯片U7、晶振Y1、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引脚23与所述电容C9串联后接地;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引脚24与电容C10串联后接地;所述晶振Y1的输出端1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端24连接;所述晶振Y1的输出端2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端2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量采集单元包括光耦U3、光耦U4、电阻R1~电阻R17、总线收发器U5和接线端子J1;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分别与接线端子J1的端口1~端口4连接;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分别与电阻R1~电阻R4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光耦U3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分别与电阻R9~电阻R12对应串联后接+3.3V;所述光耦U3的端口9、端口11、端口13、端口15分别接地;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分别与接线端子J1的端口5 ~端口8连接;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分别与电阻R5~电阻R8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光耦U4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分别与电阻R13~电阻R16对应串联后接+3.3V;所述光耦U4的端口9、端口11、端口13、端口15分别接地;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输入端口2~端口9分别与光耦U3和光耦U4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对应连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输入端口1与所述电阻R17串联后接+3.3V;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电源端20接+3.3V;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接地端10接地;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片选端19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44连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数据端口11~端口1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的数据端口85、端口86、端口114、端口115、端口58、端口59、端口60、端口63对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20~端口39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9接+3.3V;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10接+5V。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量采集单元包括模数采样芯片U2和电容C5~电容C8;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输入端口49、端口51、端口53、端口55、端口57、端口59、端口61、端口63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口11~端口18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输入端口50、端口52、端口54、端口56、端口58、端口60、端口62、端口64、端口2、端口26、端口35、端口40、端口41、端口43、端口46、端口47接地;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电源端口1、端口38、端口48接+5V;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电源端口7、端口23、端口34接+3.3V;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数据端口16~端口22、端口24、端口25、端口27~端口3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数据端口85、端口86、端口114、端口115、端口58、端口59、端口60、端口63~端口68、端口77~端口79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8~端口1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口137、端口136、端口135、端口134、端口133、端口48、端口47、端口46、端口73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36、端口39、端口42分别与所述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44、端口45并联后与所述电容C8串联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单元包括以太网控制器U6、网络插座变压器J2、电阻R18、R19、R20、电容C11~电容C17和晶振Y2;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测试端41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23脚、30脚、42脚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接地端15脚、33脚、45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接收电源端2脚与内部发送电源端9脚并联后接+2.5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接地端5脚、6脚、47脚、48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入端44脚与电容C13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出端43脚与电容C14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能带隙端1脚与电阻R20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中断输出端34脚与电阻R19串联后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EEPROM时钟端20脚与电阻R18串联后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输入端口32脚、35脚、36脚、37脚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口142、端口141、端口140、端口139对应连接;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复位端40脚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复位端口25连接;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发射正极端1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发射正极端7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发射负极端2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发射负极端8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接收正极端3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接收正极端3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接收负极端6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接收负极端4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电源端4脚、5脚并联后接+2.5V;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电源端9脚、12脚接+3.3V;;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LED1端10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LED1输出端39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LED2端11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LED2输出端38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通过网线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网络端口连接;所述电容C11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23脚与接地端15脚之间;所述电容C15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30脚与接地端33脚之间;所述电容C17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42脚与接地端45脚之间;所述电容C12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接收电源端2脚与接地端5脚之间;所述电容C16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发送电源端9脚与接地端6脚之间;所述晶振Y2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入端44脚与晶振输出端43脚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BT1、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4和稳压芯片U1;所述蓄电池BT1的正极与二极管D1串联后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所述蓄电池BT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连接,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连接;所述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接+5V,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接+3.3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设有8通道开关量与8通道模拟量同步采集,能够满足各种试验需求,增加了试验灵活性;
(2)本发明在保证数据采集精度的同时,降低对仪器设备的投入成本;
(3)本发明增加了数据分析处理功能,为试验人员提供方便;
(4)本发明仪器小巧、便携,降低搬运设备的难度及人力成本;
(5)本发明无需外部电源供电,省去接引电源线的工作量,降低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蓄电池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包括核心控制单元1、开关量采集单元2、模拟量采集单元3、通信单元4、蓄电池供电单元5以及笔记本电脑6;所述开关量采集单元2、模拟量采集单元3的I/O端口分别和核心控制单元1的相应端口双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1的通信端口经通信单元4连接笔记本电脑6;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5的供电端口分别连接核心控制单元1、开关量采集单元2、模拟量采集单元3和通信单元4的电源端。
进一步的,所述核心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器芯片U7、晶振Y1、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引脚23与所述电容C9串联后接地;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引脚24与电容C10串联后接地;所述晶振Y1的输出端1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端24连接;所述晶振Y1的输出端2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端2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量采集单元2包括光耦U3、光耦U4、电阻R1~电阻R17、总线收发器U5和接线端子J1;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分别与接线端子J1的端口1~端口4连接;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分别与电阻R1~电阻R4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光耦U3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分别与电阻R9~电阻R12对应串联后接+3.3V;所述光耦U3的端口9、端口11、端口13、端口15分别接地;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分别与接线端子J1的端口5 ~端口8连接;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分别与电阻R5~电阻R8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光耦U4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分别与电阻R13~电阻R16对应串联后接+3.3V;所述光耦U4的端口9、端口11、端口13、端口15分别接地;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输入端口2~端口9分别与光耦U3和光耦U4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对应连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输入端口1与所述电阻R17串联后接+3.3V;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电源端20接+3.3V;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接地端10接地;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片选端19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44连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数据端口11~端口1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的数据端口85、端口86、端口114、端口115、端口58、端口59、端口60、端口63对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20~端口39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9接+3.3V;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10接+5V。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量采集单元3包括模数采样芯片U2和电容C5~电容C8;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输入端口49、端口51、端口53、端口55、端口57、端口59、端口61、端口63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口11~端口18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输入端口50、端口52、端口54、端口56、端口58、端口60、端口62、端口64、端口2、端口26、端口35、端口40、端口41、端口43、端口46、端口47接地;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电源端口1、端口38、端口48接+5V;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电源端口7、端口23、端口34接+3.3V;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数据端口16~端口22、端口24、端口25、端口27~端口3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数据端口85、端口86、端口114、端口115、端口58、端口59、端口60、端口63~端口68、端口77~端口79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8~端口1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口137、端口136、端口135、端口134、端口133、端口48、端口47、端口46、端口73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36、端口39、端口42分别与所述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44、端口45并联后与所述电容C8串联后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单元4包括以太网控制器U6、网络插座变压器J2、电阻R18、R19、R20、电容C11~电容C17和晶振Y2;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测试端41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23脚、30脚、42脚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接地端15脚、33脚、45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接收电源端2脚与内部发送电源端9脚并联后接+2.5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接地端5脚、6脚、47脚、48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入端44脚与电容C13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出端43脚与电容C14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能带隙端1脚与电阻R20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中断输出端34脚与电阻R19串联后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EEPROM时钟端20脚与电阻R18串联后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输入端口32脚、35脚、36脚、37脚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口142、端口141、端口140、端口139对应连接;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复位端40脚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复位端口25连接;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发射正极端1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发射正极端7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发射负极端2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发射负极端8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接收正极端3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接收正极端3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接收负极端6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接收负极端4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电源端4脚、5脚并联后接+2.5V;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电源端9脚、12脚接+3.3V;;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LED1端10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LED1输出端39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LED2端11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LED2输出端38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通过网线与所述笔记本电脑6的网络端口连接;所述电容C11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23脚与接地端15脚之间;所述电容C15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30脚与接地端33脚之间;所述电容C17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42脚与接地端45脚之间;所述电容C12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接收电源端2脚与接地端5脚之间;所述电容C16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发送电源端9脚与接地端6脚之间;所述晶振Y2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入端44脚与晶振输出端43脚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5包括蓄电池BT1、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4和稳压芯片U1;所述蓄电池BT1的正极与二极管D1串联后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所述蓄电池BT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连接,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连接;所述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接+5V,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接+3.3V。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芯片U7型号为STM32F103ZET6;所述网络控制器芯片U6的型号为DM9000A;所述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LM1117-3.3;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型号为SN74HC245DW;所述光耦U3~光耦U4的型号为TLP521;所述晶振Y1的型号为11.0592MHz;所述晶振Y2的型号为25MHz;所述网络变压器J2的型号为HR911105A;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型号为AD760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启动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后,控制器芯片U7进行初始化并启动以太网控制器U6;控制器芯片U7循环等待来自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通信数据,当收到数据包时,所述控制器芯片U7判断该数据包为设置命令或启动命令;若收到设置命令,则所述控制器芯片U7进行通道设置、量程设置、采样时间设置;若收到启动命令,则控制器芯片U7开始实时读取来自开关量采集单元2以及模拟量采集单元3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采样时间结束后,控制器芯片U7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经所述通信单元4发送至笔记本电脑6进行曲线显示、分析及处理。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核心控制单元(1)、开关量采集单元(2)、模拟量采集单元(3)、通信单元(4)、蓄电池供电单元(5)以及笔记本电脑(6);所述开关量采集单元(2)、模拟量采集单元(3)的I/O端口分别和核心控制单元(1)的相应端口双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1)的通信端口经通信单元(4)连接笔记本电脑(6);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5)的供电端口分别连接核心控制单元(1)、开关量采集单元(2)、模拟量采集单元(3)和通信单元(4)的电源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单元(1)包括控制器芯片U7、晶振Y1、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引脚23与所述电容C9串联后接地;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引脚24与电容C10串联后接地;所述晶振Y1的输出端1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端24连接;所述晶振Y1的输出端2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晶振输入端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量采集单元(2)包括光耦U3、光耦U4、电阻R1~电阻R17、总线收发器U5和接线端子J1;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分别与接线端子J1的端口1~端口4连接;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分别与电阻R1~电阻R4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光耦U3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分别与电阻R9~电阻R12对应串联后接+3.3V;所述光耦U3的端口9、端口11、端口13、端口15分别接地;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口1、端口3、端口5、端口7分别与接线端子J1的端口5 ~端口8连接;所述光耦U4的输入端口2、端口4、端口6、端口8分别与电阻R5~电阻R8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光耦U4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分别与电阻R13~电阻R16对应串联后接+3.3V;所述光耦U4的端口9、端口11、端口13、端口15分别接地;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输入端口2~端口9分别与光耦U3和光耦U4的输出端口10、端口12、端口14、端口16对应连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输入端口1与所述电阻R17串联后接+3.3V;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电源端20接+3.3V;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接地端10接地;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片选端19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44连接;所述总线收发器U5的数据端口11~端口1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的数据端口85、端口86、端口114、端口115、端口58、端口59、端口60、端口63对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20~端口39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9接+3.3V;所述接线端子J1的端口10接+5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量采集单元(3)包括模数采样芯片U2和电容C5~电容C8;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输入端口49、端口51、端口53、端口55、端口57、端口59、端口61、端口63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口11~端口18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输入端口50、端口52、端口54、端口56、端口58、端口60、端口62、端口64、端口2、端口26、端口35、端口40、端口41、端口43、端口46、端口47接地;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电源端口1、端口38、端口48接+5V;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电源端口7、端口23、端口34接+3.3V;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数据端口16~端口22、端口24、端口25、端口27~端口3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数据端口85、端口86、端口114、端口115、端口58、端口59、端口60、端口63~端口68、端口77~端口79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8~端口1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口137、端口136、端口135、端口134、端口133、端口48、端口47、端口46、端口73对应连接;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36、端口39、端口42分别与所述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对应串联后接地;所述模数采样芯片U2的端口44、端口45并联后与所述电容C8串联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4)包括以太网控制器U6、网络插座变压器J2、电阻R18、R19、R20、电容C11~电容C17和晶振Y2;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测试端41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23脚、30脚、42脚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接地端15脚、33脚、45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接收电源端2脚与内部发送电源端9脚并联后接+2.5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接地端5脚、6脚、47脚、48脚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入端44脚与电容C13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出端43脚与电容C14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能带隙端1脚与电阻R20串联后接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中断输出端34脚与电阻R19串联后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EEPROM时钟端20脚与电阻R18串联后接+3.3V;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输入端口32脚、35脚、36脚、37脚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输出端口142、端口141、端口140、端口139对应连接;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复位端40脚与所述控制器芯片U7的复位端口25连接;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发射正极端1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发射正极端7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发射负极端2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发射负极端8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接收正极端3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接收正极端3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差分接收负极端6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差分接收负极端4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电源端4脚、5脚并联后接+2.5V;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电源端9脚、12脚接+3.3V;;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LED1端10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LED1输出端39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的LED2端11脚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LED2输出端38脚相连;所述网络插座变压器J2通过网线与所述笔记本电脑(6)的网络端口连接;所述电容C11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23脚与接地端15脚之间;所述电容C15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30脚与接地端33脚之间;所述电容C17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电源端42脚与接地端45脚之间;所述电容C12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接收电源端2脚与接地端5脚之间;所述电容C16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内部发送电源端9脚与接地端6脚之间;所述晶振Y2并接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U6的晶振输入端44脚与晶振输出端43脚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供电单元(5)包括蓄电池BT1、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4和稳压芯片U1;所述蓄电池BT1的正极与二极管D1串联后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所述蓄电池BT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连接,所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连接;所述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3接+5V,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接+3.3V。
CN201611259846.2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Pending CN106527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9846.2A CN106527301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9846.2A CN106527301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27301A true CN106527301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3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9846.2A Pending CN106527301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273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8114A (zh) * 2022-07-11 2022-10-21 山东丰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碳纤维储氢瓶的压力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0871A (zh) * 2011-12-02 2012-04-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网络数据采集器
US8417856B1 (en) * 2008-07-03 2013-04-09 Streamline Automation, Llc High speed sensor data transfer interface
JP2013135605A (ja) * 2011-12-26 2013-07-08 Woojin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鉄道電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力品質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204967423U (zh) * 2015-09-05 2016-01-13 黄山派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配电终端的数据采集模块
CN105259841A (zh) * 2015-11-11 2016-01-20 天津市鑫鼎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多参量数据采集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7856B1 (en) * 2008-07-03 2013-04-09 Streamline Automation, Llc High speed sensor data transfer interface
CN102420871A (zh) * 2011-12-02 2012-04-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网络数据采集器
JP2013135605A (ja) * 2011-12-26 2013-07-08 Woojin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鉄道電力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力品質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204967423U (zh) * 2015-09-05 2016-01-13 黄山派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配电终端的数据采集模块
CN105259841A (zh) * 2015-11-11 2016-01-20 天津市鑫鼎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用多参量数据采集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8114A (zh) * 2022-07-11 2022-10-21 山东丰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碳纤维储氢瓶的压力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5218114B (zh) * 2022-07-11 2023-11-24 山东丰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碳纤维储氢瓶的压力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0681B (zh) 一种远程电能耗数据的监控方法
CN202057784U (zh) 一种电能表的在线检定与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
CN109256866A (zh) 提升台区拓扑识别效率及线损精度的检测终端
CN202443311U (zh) 油田注水井自动测调监控系统
CN206489236U (zh) 多功能对芯仪
CN103617720A (zh) 一种具备多路控制多功能表计装置
CN202837423U (zh) 一种基于dsp和arm的无线gprs风电电网电能质量检测装置
CN201583643U (zh) 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全自动检定、校准装置
CN106527301A (zh) 一种便携式数据采集分析仪器
CN202904325U (zh) 一种远程电能耗数据的监控配套装置
CN107452196A (zh) 一种多表合一的信息采集系统
CN204013610U (zh) 光伏电站数据处理传输系统
CN106249074A (zh) 对变电站智能组件电磁干扰的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CN203949971U (zh) 一种输电线路调试用无线测量系统
CN103592912B (zh) 一种应用于重型运载火箭的分布式动力测控系统
CN202033886U (zh) 数据采集传输仪
CN209265224U (zh) 一种智能监控器
CN209345178U (zh) 一种便携式tmr终端检测装置
CN202471944U (zh) 高压计量装置综合测试仪
CN211042673U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信号诊断仪
CN202748404U (zh) 一种基于dsp和arm的风电电网电压电流及其谐波检测装置
CN103630765A (zh) 一种数字化智能核相仪装置
CN105807130B (zh) 一种多相电表及实现其的方法
CN207866999U (zh) 蓄电池放电监测系统
CN208902255U (zh) 军用船舶的噪声或振动测量系统的振动信号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