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7341B -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7341B
CN106507341B CN201611048822.2A CN201611048822A CN106507341B CN 106507341 B CN106507341 B CN 106507341B CN 201611048822 A CN201611048822 A CN 201611048822A CN 106507341 B CN106507341 B CN 106507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grated circuit
circuit card
configuration file
configuration
universal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88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7341A (zh
Inventor
董志伟
张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88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7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7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及移动终端。本发明能提高加载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运营商采用不同的无线通讯制式建设无线网络,例如,中国移动3G网络采用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制式(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中国联通3G网络采用宽带码分多址制式(Wideband CDMA,WCDMA)、中国电信网络采用码分多址制式。
由于针对不同运营商的无线网络,所对应的通用集成电路卡的参数不同,则移动终端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也不相同。当需要加载某一通用集成电路卡对应的配置文件时,移动终端首先需要读取所有的配置文件,并根据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通用集成电路卡识别码找到并激活与该通用集成电路卡对应的配置文件。
然而,通过通用集成电路卡识别码进行识别配置文件时,会出现识别错误或识别不到配置文件的情况发生。例如,通用集成电路卡为电信卡,有可能识别的是联通卡的配置文件,从而激活联通的配置文件,导致无法正常通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能提高加载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有通用集成电路卡,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及
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的前六位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是通过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如果没有识别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如果识别到了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能提高加载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有通用集成电路卡,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及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的前六位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是所述第一获取模块通过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如果没有识别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如果识别到了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移动终端,能提高加载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通用集成电路卡、存储器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代码,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及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能解决仅通过通用集成电路卡识别码进行识别配置文件时出现的识别错误或识别不到配置文件,从而导致的无法正常通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先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的应用类型,再结合通用集成电路卡识别码共同识别出与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提高了加载运营商配置文件的正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正确加载配置文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正确加载配置文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现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的移动终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所述较佳实施例中的方法由移动终端所执行。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或者任何支持通讯功能的电子产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可以是高通公司推出的根据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网络或者特殊需求加载的集成包文件(modem software configuration,MBN)。
根据不同的需求,该流程图中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S11,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移动终端中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Circuit Card,UICC),根据不同的访问指令,可以分为不同的逻辑模块,例如,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全球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USIM)卡、用户识别模块(User Identity Model,UIM)卡、CDMA客户识别模块(CDM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CSIM)卡等等。不同的逻辑模块所采用的移动通讯标准协议不同,一般而言,SIM卡和USIM卡采用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协议,UIM卡和CSIM卡采用3GPP2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确定所采用的移动通讯标准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用集成电路卡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电源(Vcc),时钟(CLK),数据I/Q口(Data),复位(RST),接地端(GND)。当开启移动终端的电源时,通用集成电路卡的电气性能为:RST低电平状态;Vcc加电;I/O口处于接收状态;Vpp加电;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表明通用集成电路卡已上电,与移动终端正确连接。
用户将通用集成电路卡插入移动终端的卡槽中时,移动终端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已上电后,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移动终端获取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后,记录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通讯协议类型。
S12,移动终端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ICCID)固化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通用集成电路卡中,相当于通用集成电路卡的身份证,是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唯一识别码。所述ICCID共有20位数字组成,其编码格式为:XXXXXX0MFSS YYGXX XXXXX,其中,前六位为运营商代码。例如,中国移动(China MobileCommunication Company,CMCC)的为:898600;898602,中国联通(China Unicom,CU)的为:898601、898609,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munications,CT)的为:898603,898606。
以898600MFSSYYGXXXXXXP为例具体说明ICCID,其中,89代表国际编号;86代表国家编号(86代表中国);00代表运营商编号(00代表中国移动);M代表号段,对应用户号码前3位;F代表用户号码第4位;SS代表省编号(如:北京01,天津02,河北03等);YY代表编制ICCID时年号的后两位;G代表通用集成电路卡供应商代码(如:0代表雅斯拓,1代表GEMPLUS,2代表武汉天喻等),XXXXXX代表用户识别码;P代表校验位。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获取到的ICCID信息确定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对应的运营商。
所述ICCID编码的前六位为运营商代码,因而,移动终端可以获取所述ICCID编码的前六位即可确定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对应的运营商。例如,移动终端获取到的ICCID编码的前六位为898601,则确定运营商为中国联通,移动终端获取到的ICCID编码的前六位为898606,则确定运营商为中国电信。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已插入移动终端并被激活使用时,则所述移动终端中已存储有与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关的信息(例如,ICCID等)。如果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未曾插入移动终端时,则所述移动终端在开机之后立即获取与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关的信息(例如,ICCID等)。
S13,移动终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是高通公司推出的根据UICC卡、网络或者特殊需求加载的集成包文件(modemsoftware configuration,MBN)。
所述MBN文件包含了各个运营商的嵌入式文件系统(Embedded File System,EFS)、各个运营商的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NV)参数、各个运营商的ICCID信息、各个运营商的网络配置参数和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等。其中,所述EFS文件是基于公钥策略进行加密的,用于存取UICC卡的身份证号码、无线网卡物理地址以及网络设置信息。所述NV参数保存了移动终端系统各个模块运行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一些配置参数值,NV参数是以单个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所述EFS文件中,用户无法随意访问。所述MBN文件中的ICCID信息与UICC卡中的ICCID信息相对应。所述MBN文件中的网络配置参数与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相对应。
例如,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一个或多个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一个或多个中国联通的MBN文件,一个或多个中国电信的MBN文件。其中,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中包括中国移动运营商的NV参数、EFS文件、ICCID信息以及网络配置参数,中国联通的MBN文件包括中国联通运营商的NV参数、EFS文件、ICCID信息以及网络配置参数,中国电信的MBN文件包括中国电信运营商的NV参数、EFS文件、ICCID信息以及网络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的多个MBN文件具有统一的命名,例如,CMCC.mbn、CT.mbn、CU.mbn分别代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配置文件。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具体可以包括:
1)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ICCID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移动终端主要是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
如果移动终端没有识别到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如果移动终端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也就是说移动终端没有识别到配置文件或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时,执行下述2)。
2)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移动终端主要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该网络配置参数包括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参数;根据该网络配置参数对移动终端进行网络配置。其中,APN参数用于配置移动终端接入的网络。
二者选其一的,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具体还可以包括:
1)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移动终端主要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该网络配置参数包括APN(Access PointName,接入点名称)参数;根据该网络配置参数对移动终端进行网络配置。其中,APN参数用于配置移动终端接入的网络。
如果移动终端识别到了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执行下述2)。
2)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移动终端主要是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
即,上述S13中,移动终端既可以先用所述通讯协议类型识别出多个配置文件,然后根据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加载;也可以先用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识别出一个配置文件,然后根据所述通讯协议类型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加载。
S14,移动终端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BN文件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可读取路径下,用于识别、加载和激活通用集成电路卡。移动终端只有识别到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才能加载所述MBN文件内包括的NV参数以及EFS文件,以此激活所述运营商的MBN文件并接入所述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和运用所述运营商提供的应用程序。
以下例举两个应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
应用场景一,移动终端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识别不到运营商的配置文件。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其中,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为CMCC:mcfg_sw_33630876.mbn,中国电信的MBN文件为CT:mcfg_sw_33624917.mbn,中国联通的MBN文件为CU:mcfg_sw_33625455.mbn。
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正确上电后,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ICCID的前六位为898530,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为MCFG_UIM_SLOT_TYPE_3GPP。
移动终端首先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行识别,然而识别不到与所述ICCID相对应的MBN文件。移动终端再根据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行识别,识别到的MBN文件为中国联通的MBN文件CU:mcfg_sw_33625455.mbn,则移动终端激活中国联通的MBN文件。
应用场景二,移动终端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和通用集成电路卡所述应用类型提高了识别到的运营商的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其中,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为CMCC:mcfg_sw_33630876.mbn,中国电信的MBN文件为CT:mcfg_sw_33624917.mbn,中国联通的MBN文件为CU:mcfg_sw_33625455.mbn。
移动终端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正确上电后,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ICCID的前六位为898607,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为MCFG_UIM_SLOT_TYPE_3GPP2。
移动终端首先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行识别,识别到与所述ICCID相对应的MBN文件为中国电信的MBN文件为CT:mcfg_sw_33624917.mbn。移动终端再根据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一步确认中国电信的MBN文件识别,则移动终端激活中国电信的MBN文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终端根据获取的ICCID前六位数值与各个MBN中的IIN_LIST进行对比,当所有的MBN都不识别后,根据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进行激活相应的MBN文件;当ICCID前六位与一个运营商的MBN识别时,如果该MBN文件所属运营商与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不一致时,根据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进行激活相应的MBN文件。本方案通过增加卡所属类型来进行激活对应的MBN,更加智能和完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图1-3详细介绍了本发明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下面结合第4~5图,分别对实现上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的硬件结构以及实现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介绍。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图4是本发明实现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的移动终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以及任何支持通讯功能的智能电子产品。所述移动终端1可以包括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且可以安装至少一个通用集成电路卡。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存储器11、至少一个处理器12、至少一条通讯总线13、输入装置14及输出装置1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图4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既可以是总线型结构,也可以是星形结构,所述移动终端1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其他硬件或者软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数字处理器、嵌入式设备等。所述移动终端1还可包括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式穿戴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动终端1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电子产品如可适应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各种数据,例如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1中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并在移动终端1的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所述存储器11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擦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可以是高通公司推出的根据SIM卡、网络或者特殊需求加载的集成包文件(modemsoftware configuration,MBN。所述MBN文件包含了特定运营商定制的一套EFS,NV文件,使用通用集成电路卡识别码进行编码。所述MBN文件可以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1所配置的调制解调器(modem)代码中,移动终端1可以使用高通公司的PDC工具将MBN文件从modem代码中加载或者下载到协议栈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单个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是所述移动终端1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1的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程序或者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数据,以执行移动终端1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通讯总线13被设置为实现所述存储器11、所述处理器12、所述输入装置14和所述输出装置15等之间的连接通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装置14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装置15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等。
图5是本发明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10运行于所述移动终端1中。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由程序代码段所组成的功能模块。各个程序段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2所执行,以执行对配置文件的正确加载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10根据其所执行的功能,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第二获取模块101、识别模块102及加载模块103。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第二获取模块101、识别模块102及加载模块103之间通过通讯总线13通讯连接。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一种能够被处理器12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存储器11中。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各模块的功能将在后续的实施例中详述。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移动终端1中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Circuit Card,UICC),根据不同的访问指令,可以分为不同的逻辑模块,例如,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全球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USIM)卡、用户识别模块(User Identity Model,UIM)卡、CDMA客户识别模块(CDM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CSIM)卡等等。不同的逻辑模块所采用的移动通讯标准协议不同,一般而言,SIM卡和USIM卡采用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协议,UIM卡和CSIM卡采用3GPP2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确定所采用的移动通讯标准协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用集成电路卡与移动终端1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电源(Vcc),时钟(CLK),数据I/Q口(Data),复位(RST),接地端(GND)。当开启移动终端1的电源时,通用集成电路卡的电气性能为:RST低电平状态;Vcc加电;I/O口处于接收状态;Vpp加电;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表明通用集成电路卡已上电,与移动终端1正确连接。
用户将通用集成电路卡插入移动终端1的卡槽中时,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已上电后,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后,记录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通讯协议类型。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ICCID)固化在所述移动终端1的通用集成电路卡中,相当于通用集成电路卡的身份证,是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唯一识别码。所述ICCID共有20位数字组成,其编码格式为:XXXXXX0MFSS YYGXX XXXXX,其中,前六位为运营商代码。例如,中国移动(China MobileCommunication Company,CMCC)的为:898600;898602,中国联通(China Unicom,CU)的为:898601、898609,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munications,CT)的为:898603,898606。
以898600MFSSYYGXXXXXXP为例具体说明ICCID,其中,89代表国际编号;86代表国家编号(86代表中国);00代表运营商编号(00代表中国移动);M代表号段,对应用户号码前3位;F代表用户号码第4位;SS代表省编号(如:北京01,天津02,河北03等);YY代表编制ICCID时年号的后两位;G代表通用集成电路卡供应商代码(如:0代表雅斯拓,1代表GEMPLUS,2代表武汉天喻等),XXXXXX代表用户识别码;P代表校验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可以根据获取到的ICCID信息确定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对应的运营商。
所述ICCID编码的前六位为运营商代码,因而,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可以获取所述ICCID编码的前六位即可确定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对应的运营商。例如,移动终端1获取到的ICCID编码的前六位为898601,则确定运营商为中国联通,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获取到的ICCID编码的前六位为898606,则确定运营商为中国电信。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已插入移动终端1并被激活使用时,则所述移动终端1中已存储有与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关的信息(例如,ICCID等)。如果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未曾插入移动终端1时,则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在所述移动终端1开机之后立即获取与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关的信息(例如,ICCID等)。
所述识别模块102,用于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是高通公司推出的根据UICC卡、网络或者特殊需求加载的集成包文件(modemsoftware configuration,MBN)。
所述MBN文件包含了各个运营商的嵌入式文件系统(Embedded File System,EFS)、各个运营商的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NV)参数、各个运营商的ICCID信息、各个运营商的网络配置参数和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等。其中,所述EFS文件是基于公钥策略进行加密的,用于存取UICC卡的身份证号码、无线网卡物理地址以及网络设置信息。所述NV参数保存了移动终端1系统各个模块运行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一些配置参数值,NV参数是以单个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所述EFS文件中,用户无法随意访问。所述MBN文件中的ICCID信息与UICC卡中的ICCID信息相对应。所述MBN文件中的网络配置参数与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相对应。
例如,所述移动终端1中预先存储有一个或多个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一个或多个中国联通的MBN文件,一个或多个中国电信的MBN文件。其中,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中包括中国移动运营商的NV参数、EFS文件、ICCID信息以及网络配置参数,中国联通的MBN文件包括中国联通运营商的NV参数、EFS文件、ICCID信息以及网络配置参数,中国电信的MBN文件包括中国电信运营商的NV参数、EFS文件、ICCID信息以及网络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中预先存储的多个MBN文件具有统一的命名,例如,CMCC.mbn、CT.mbn、CU.mbn分别代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配置文件。
所述识别模块102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具体可以包括:
1)所述识别模块102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ICCID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识别模块102主要是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
如果所述识别模块102没有识别到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如果所述识别模块102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也就是说所述识别模块102没有识别到配置文件或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时,执行下述2)。
2)所述识别模块102进一步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识别模块102主要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该网络配置参数包括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参数;根据该网络配置参数对移动终端1进行网络配置。其中,APN参数用于配置移动终端1接入的网络。
二者选其一的,所述识别模块102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具体还可以包括:
1)所述识别模块102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识别模块102主要是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预先存储的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该网络配置参数包括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参数;根据该网络配置参数对移动终端1进行网络配置。其中,APN参数用于配置移动终端1接入的网络。
如果所述识别模块102识别到了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执行下述2)。
2)所述识别模块102进一步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识别模块102主要是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
即,所述识别模块102既可以先用所述通讯协议类型识别出多个配置文件,然后根据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加载;也可以先用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ICCID信息的前六位数值识别出一个配置文件,然后根据所述通讯协议类型进一步确定相对应的配置文件进行加载。
所述加载模块103,用于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BN文件存储在移动终端1的可读取路径下,用于识别、加载和激活通用集成电路卡。移动终端1只有识别到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才能加载所述MBN文件内包括的NV参数以及EFS文件,以此激活所述运营商的MBN文件并接入所述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和运用所述运营商提供的应用程序。
以下例举两个应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
应用场景一,所述识别模块102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识别不到运营商的配置文件。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移动终端1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其中,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为CMCC:mcfg_sw_33630876.mbn,中国电信的MBN文件为CT:mcfg_sw_33624917.mbn,中国联通的MBN文件为CU:mcfg_sw_33625455.mbn。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正确上电后,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ICCID的前六位为898530,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为MCFG_UIM_SLOT_TYPE_3GPP。
所述识别模块102首先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行识别,然而识别不到与所述ICCID相对应的MBN文件。所述识别模块102再根据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行识别,识别到的MBN文件为中国联通的MBN文件CU:mcfg_sw_33625455.mbn,则所述加载模块103激活中国联通的MBN文件。
应用场景二,所述识别模块102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和通用集成电路卡所述应用类型提高了识别到的运营商的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1中预先存储有各个运营商的配置文件,其中,中国移动的MBN文件为CMCC:mcfg_sw_33630876.mbn,中国电信的MBN文件为CT:mcfg_sw_33624917.mbn,中国联通的MBN文件为CU:mcfg_sw_33625455.mbn。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01在检测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正确上电后,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ICCID的前六位为898607,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获取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为MCFG_UIM_SLOT_TYPE_3GPP2。
所述识别模块102首先利用ICCID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行识别,识别到与所述ICCID相对应的MBN文件为中国电信的MBN文件为CT:mcfg_sw_33624917.mbn。所述识别模块102再根据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预先存储的配置文件中的IIN_LIST进一步确认中国电信的MBN文件识别,则所述加载模块103激活中国电信的MBN文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10,根据获取的ICCID前六位数值与各个MBN中的IIN_LIST进行对比,当所有的MBN都不识别后,根据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进行激活相应的MBN文件;当ICCID前六位与一个运营商的MBN识别时,如果该MBN文件所属运营商与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不一致时,根据UICC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进行激活相应的MBN文件。本方案通过增加卡所属类型来进行激活对应的MBN,更加智能和完善。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通讯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处理器12可执行所述移动终端1的操作系统以及安装的各类应用程序(如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10)、程序代码等,例如,上述的各个模块,包括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00、第二获取模块101、识别模块102及加载模块103等。
所述存储器11中存储有程序代码,且所述处理器12可调用所述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相关的功能。例如,图5中所述的各个模块(例如,第一获取模块100、第二获取模块101、识别模块102及加载模块103等)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中的程序代码,并由所述处理器12所执行,从而实现所述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对配置文件正确加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存储多个指令,所述多个指令被所述处理器12所执行以实现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具体而言,所述处理器12对所述多个指令的执行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及
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的前六位数值。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是通过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确定。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如果没有识别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及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如果识别到了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2对上述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图1对应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有通用集成电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如果没有识别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及
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的前六位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是通过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确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如果识别到了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5.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中安装有通用集成电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如果没有识别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及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的前六位数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是所述第一获取模块通过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标识码中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确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所述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
如果识别到了相对应的两个配置文件时,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所述两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相对应的配置文件。
9.一种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通用集成电路卡、存储器及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代码,用于在检测到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上电后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所采用的通讯协议类型;获取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的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将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的前六位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配置文件的IIN_LIST字段进行比较,识别出与所述集成电路卡识别码信息相对应的配置文件;如果没有识别到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识别到配置文件但所述配置文件与所述通用集成电路卡不相对应时,将所述通讯协议类型与多个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或者与所述识别到错误的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相对应的配置文件,所述网络配置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参数;及加载所识别出的配置文件。
CN201611048822.2A 2016-11-25 2016-11-25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507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8822.2A CN106507341B (zh) 2016-11-25 2016-11-25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8822.2A CN106507341B (zh) 2016-11-25 2016-11-25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341A CN106507341A (zh) 2017-03-15
CN106507341B true CN106507341B (zh) 2019-11-12

Family

ID=5832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8822.2A Active CN106507341B (zh) 2016-11-25 2016-11-25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7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4799B (zh) * 2017-03-31 2023-03-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应用的权限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7148010B (zh) * 2017-04-20 2020-08-2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多运营商实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7172610B (zh) * 2017-05-25 2020-08-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Gsm网络自适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352421A1 (en) * 2017-06-02 2018-12-06 Mediatek Inc. Mobile Dev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50059B (zh) * 2017-12-05 2021-02-2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频段搜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02291A (zh) * 2018-10-26 2019-02-01 江苏恒宝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证书系统及确定所需证书体系的方法
CN111831341A (zh) * 2019-03-29 2020-10-27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加载方法、装置及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53676B (zh) * 2020-09-03 2023-07-21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56176B (zh) * 2022-08-08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apn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561A (zh) * 2009-02-10 2012-01-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过uicc进行的me网络参数配置
CN10450707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加载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61207A (zh) * 2015-03-10 2015-05-27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协议类型的设置方法、设置装置和终端
CN104968033A (zh) * 2015-05-26 2015-10-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01162A (zh) * 2015-07-13 2015-1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自动加载mbn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4726A (zh) * 2015-08-11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的加载方法及用户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561A (zh) * 2009-02-10 2012-01-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过uicc进行的me网络参数配置
CN10450707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加载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61207A (zh) * 2015-03-10 2015-05-27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协议类型的设置方法、设置装置和终端
CN104968033A (zh) * 2015-05-26 2015-10-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01162A (zh) * 2015-07-13 2015-11-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自动加载mbn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4726A (zh) * 2015-08-11 2016-05-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文件的加载方法及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7341A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7341B (zh) 智能识别配置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339972B (zh) 用于在包括在相同的物理uicc中的第一和第二逻辑uicc之间切换的方法
CN105165069B (zh) 接入Wi-Fi热点设备的方法、Wi-Fi热点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1753682A (zh) 用户识别卡权限管理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900104A (zh) 安全元件中的小应用程序迁移
CN103942898A (zh) 实现近场通信中选择安全单元的方法、移动终端与pos机
CN101599832A (zh) 一种实现网络系统登录的个人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1479259A (zh) Sim卡配置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9800029A (zh) 批量设定服务器bios参数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583204B (zh) 一种实现通用联合电路卡多应用文件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57871A (zh) 一种基于jsr303的前后端同步正则校验方法
CN104796967B (zh) 无线网络数据还原方法及装置
CN105635312A (zh) 基于WinCE系统单网卡实现多局域网络通信的方法
CN106375999A (zh) 一种WiFi快速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17767B (zh) 一种集成有sim卡的通信芯片
CN106445479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KR102037556B1 (ko) 무선 단말의 네트워크 업그레이드에 자가적응한 전화번호 업그레이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68049B (zh) 主机与无线上网模块的通信方法和主机通信模块
CN103902298B (zh) 一种指令集固件刷写状态信息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7291637A (zh) 在安卓系统中兼容多型号移动通信模块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1537A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写入imei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57902B (zh) 使用中国移动手机识别uim卡的方法
CN103077078A (zh) 定义在软件及应用控制管理对象中状态转换的方法
CN102752753B (zh) 一种控制ZigBee网络的方法及无线移动终端
CN101533372B (zh) 数据存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