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6460B -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6460B
CN106506460B CN201610905809.8A CN201610905809A CN106506460B CN 106506460 B CN106506460 B CN 106506460B CN 201610905809 A CN201610905809 A CN 201610905809A CN 106506460 B CN106506460 B CN 106506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box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control program
numer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58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6460A (zh
Inventor
朱志浩
余涛
黄云鹰
张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igent Cloud Branch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lligent Cloud Branch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ligent Cloud Branch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Intelligent Cloud Branch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58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6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6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6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55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e execution, i.e. part programme or machine function execution, e.g. selection of a program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包括云端和至少一数控机床;云端包括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网盘;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将网盘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个人网盘区域和企业网盘区域;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机床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第二网盘区域;第二网盘区域包含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若干个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以及第二企业网盘区域;每个数控机床内部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机床网盘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可简化车间的配置,并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数控程序的管理是数字化车间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异地协同制造的开展,数控程序的编制和执行不再局限在一个车间、一个厂区内,而更多的是在地域上分布的不同地点,这样传统的通过DNC(直接数字控制)的方法进行数控程序的传递就成为一个局限。
同时,企业内部不同机床之间数控程序的共享和同步也是数控程序管理的一个难点,而操作人员自身的一些编程经验作为数控子程序也希望能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应用,这些都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技术人员采取的方式是每个人在计算机上建立不同的目录,随着人员的增加,程序量的膨胀,存在程序版本混乱、查找困难等问题,如果有人调动或跳槽,其程序能否安全地调用的确是个疑问,再者,程序的安全问题,自己已调好的程序有可能误操作,乃至别人无意更改了你的程序,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问题。
对比文件1,(申请号200810119753.9,用于数控车间的加工代码传输方法),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车间的加工代码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DNC通信服务器上各份PDM服务器中的加工代码;DNC通信服务器接收来自数控机床的关于下载加工代码的请求;DNC通信服务器将本地备份的加工代码发送给数控机床。本发明减轻了PDM服务器用于数控车间下载加工代码时的传输负荷,显著地提高了数控车间下载加工代码的速度。该方法采用车间放置DNC服务器的方法解决数控程序发送功能,不能提供远程的程序直接发送功能,可参阅图1所示。
对比文件2:(王海飞,网络化数控程序管理技术研究,机械工程师2013年第11期)数据库服务器存放数控加工程序的服务器,使用Oracle数据库系统,存储各种数据信息,包括人员信息、加工程序信息等;DNC服务器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与数控机床直接相连的服务器,安装有DNC程序传输系统和FTP服务器软件,实现与数控机床之间的通讯,按照用户的指令提供给操作者待加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客户端安装有数控程序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相连,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交互信息;数控机床发出程序传输指令,在DNC服务器相应后,实现程序的接收。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局域网内数控程序的发送方法,并且利用数据库来存放数控程序,不支持异地数控程序的传递和同步。
对比文件3:(葛光荣,范永正,数控机床的联网通讯与程序管理应用实例,《模具制造》2006年第5期),该方法采用CIMCO公司的DNC-Max,它实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通过RS232接口,DNC-Max最多可扩展至同时管理256个数控设备,在服务器上利用DNC-MaxClent可实现对多台机床状态的监控,数控编程人员将加工程序放置到指定的目录下,自动搜索并纳入数据库,对从机床上传的程序可按编号规则进行管理和维护。该方法利用RS232口和机床连接,进行程序管理和机床参数获取。
对比文件4(申请号201510478373.4,网盘系统的同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盘系统)、对比文件5(申请号201510015408.0,工业网盘与网页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对比文件6(申请号201110255373.X,客户端展示网盘文件状态的方法和客户端)为一般计算机网盘的相关专利技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涉及这些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技术背景作为参考。
现有的技术一般是建立DNC服务器,通过局域网或者RS232等通讯线路和数控机床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程序的下载。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存放数控程序。这些方法不能解决远程数控程序的下载,并且也不提供企业数控程序同步共享和个人数控程序调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可简化车间的配置,并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端和至少一数控机床;
所述系统支持个人终端、企业终端的接入,以进行数控程序的添加、修改、删除工作;本系统提供接口,个人终端和企业终端能通过这个接口管理中的数控程序;
所述云端包括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网盘;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对网盘进行管理;
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将网盘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个人网盘区域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在云端有一个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每个机床账号分配一个机床网盘区域;当数控机床通过互联网与云端联接时会自动登录;
每个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拥有一个个人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每个个人账号在云端分配一个个人网盘区域;
每个企业拥有一个企业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对应企业账号在云端分配一个企业网盘;
数控机床属于某个企业,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由企业网盘区域复制到机床网盘区域上,反之也可以;一个数控机床同时只能属于一个企业;
机床操作人员属于某个企业,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能由个人网盘区域复制到企业网盘区域上,但是,数控程序不能由企业网盘区域复制到个人网盘区域上;一个操作人员能同时从属于多个企业;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机床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第二网盘区域;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对第二网盘区域进行管理;
第二网盘区域包含一个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若干个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以及一个第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机床网盘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把变化发送到另外一端;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床的时候需要进行登录,这样利用该操作人员的身份在数控机床上面访问云端其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机床操作人员对应一个个人网盘区域,当他在数控机床上登录后,能访问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把数控程序下载到数控机床中的第二个人网盘区域;或者,该机床操作人员能在数控机床上面把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上传到个人网盘区域中;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不是自动同步;也就是说,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一定全部同步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机床操作人员能选择性地选择下载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
不同机床操作人员的数控程序不能互相访问;访问是指读取、修改操作;一个数控机床有多个个人网盘区域;
由于一台机床属于一个企业拥有,因此在这个机床上面有一个唯一的企业网盘区域;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也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工进行下载或上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程序管理系统还包括数控程序下发模块,用以将数控程序下发至指定的数控机床;
企业把数控程序存放在自己的企业网盘区域中;
明确需要下发的程序和对应的机床,通过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把数控程序复制到对应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中;
数控机床连入互联网,和云端网盘实现通讯;
利用网盘的同步机制,数控机床上的同步模块自动把云端网盘的变化,即添加的新程序同步到本地的机床网盘区域;
操作人员在数控机床上看到新同步到的数控程序,完成程序接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数控机床上通过机床网盘管理模块访问自己在云端的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并且具有下载到数控机床进行使用的权限;
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下载后,只能存放在数控机床的个人网盘区域,该区域的数控程序能上传到云端网盘;数控机床中第二机床网盘区域和第二企业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能上传到云端个人网盘区域,这样能保证企业的数控程序不能被窃取到个人网盘;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不同机床上进行登录,以存取存放在他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
机床操作人员还能通过个人终端连接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来进行个人网盘中数控程序的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对于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操作者在数控机床上通过机床网盘管理模块访问企业在云端的企业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下载到对应数控机床进行使用;
企业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下载后,只能存放在对应数控机床的第二企业网盘区域,该区域的数控程序只能上传到云端对应的企业网盘区域,不能上传到云端的机床网盘区域和个人网盘区域中;
机床操作人员在机床上对从企业网盘下载的数控程序进行调试;调试后再上传回云端企业网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机床网盘管理模块有身份认证模块,提供登录界面鉴别个人用户和所属企业用户的身份;在访问个人网盘和企业网盘前,都需要进行登录以鉴别身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网盘系统采用Seafile系统构建,数控机床采用i5数控系统。
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端和至少一数控机床;
所述云端包括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网盘;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对网盘进行管理;
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将网盘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个人网盘区域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机床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第二网盘区域;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对第二网盘区域进行管理;
第二网盘区域包含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若干个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以及第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机床网盘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把变化发送到另外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床的时候需要进行登录,这样利用该操作人员的身份在数控机床上面访问云端其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机床操作人员对应一个个人网盘区域,当他在数控机床上登录后,能访问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把数控程序下载到数控机床中的第二个人网盘区域;或者,该机床操作人员能在数控机床上面把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上传到个人网盘区域中;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不是自动同步;也就是说,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一定全部同步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机床操作人员能选择性地选择下载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可简化车间的配置,并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计算机网盘同步技术来解决数控机床程序异地同步、下载的管理技术。本发明的要点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程序异地同步技术。数控机床上的程序可以同步到云端网盘;云端网盘的数控程序可以同步到数控机床;在云端和数控机床端都建立有管理系统,控制数控程序的同步方式。
本发明利用个人账户、企业账户、机床账户等不同网盘身份来进行数控程序的管理;每种账户的权限不同。利用网盘可以实现同时向多个数控机床进行数控程序的分发(分散发布,即同时把一个数控程序复制到多个数控机床中);数控机床可以随时监控云端机床网盘中对应账户中是否有新的数控程序,进行同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管理系统企业数控程序发布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包括云端C和数控机床M(可以支持多台,图2中用M1,M2,…,Mn表示)另外,系统支持个人终端、企业终端的接入,以进行数控程序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工作。个人终端、企业终端指一般的个人电脑,不包括在本系统中。本系统只是提供接口,个人终端和企业终端可以通过这个接口管理Y中的数控程序。
相比对比文件1,本系统方案取消了车间现场的DNC服务器,简化了车间的配置。数控机床Mi(i表示1,2,…,n,下同)只要通过某种方式接入到Internet,能访问云端C即可。
对于云端部分和数控机床部分,详细结构见图3。相比图2,图3对云端C和数控机床M进行了细化说明。
(1)云端说明
云端包括了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U,以及网盘Y。进一步,网盘Y被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YMi、个人网盘区域YPi和企业网盘区域YEi(其中,i表示1,2,…,n,下同)。
每个数控机床在云端有一个账号,每个机床账号对应一个机床网盘区域YMi,例如,YM1对应机床M1,YM2对应机床M2,依次类推。当数控机床通过互联网与云端联接时会自动登录。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拥有一个个人账号,这样在云端每个个人账号对应一个个人网盘区域YPi,例如,YP1对应个人账号1,YP2对应个人账号2,依次类推。
每个企业拥有一个企业账号,对应云端有一个企业网盘YEi,例如,YE1对应企业1,YE2对应企业2,依次类推。
数控机床Mi可以属于某个企业Ej,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可以由企业网盘区域YEj复制到机床网盘区域YMi上,反之也可以。一个数控机床同时只能属于一个企业。
机床操作人员Pi可以属于某个企业Ej,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可以由个人网盘区域YPi复制到企业网盘区域YEj上,但是,数控程序不能由YEj复制到YPi上。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同时从属于多个企业(允许兼职)。
(2)机床网盘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了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以及网盘区域。网盘区域包含一个机床网盘区域MMi,若干个个人网盘区域MiPj((其中,j表示1,2,…,n,下同)),以及一个企业网盘区域MEi。每个机床内部的机床网盘区域MMi,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网盘YMi的数控程序同步。例如,数控机床M1的MM1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YM1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UM1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U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把变化发送到另外一端。图3中用实线双向箭头表示自动同步关系。
(3)个人网盘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床的时候需要进行登录,这样利用该操作人员的身份可以在数控机床上面访问云端其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例如,机床操作人员1对应的个人网盘区域为YP1,当他在机床M1上登录后,就可以访问YP1中的数控程序,并且可以把数控程序下载到M1中的M1P1区域。或者,他可以在数控机床上面把M1P1中的数控程序上传到YP1中。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不是自动同步。也就是说,YP1中的数控程序不一定全部同步到M1P1中。机床操作人员1可以选择性地选择下载到M1P1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图3中用虚线双向箭头表示可以手动上传或下载的关系。
同样,如果机床操作人员2在机床1中登录,那么他对应的在机床上个人网盘区域为M1P2,他下载的数控程序存放到M1P2中,对应云端网盘为YP2区域。
不同机床操作人员的数控程序不能互相访问。也就是说机床操作人员1登录M1后,不能访问(访问是指读取、修改操作)M1P2中的数控程序,机床操作人员2登录M1后,不能访问M1P1中的数控程序。
一个数控机床上面可能会有多个个人网盘区域。
(4)企业网盘
由于一台机床属于一个企业拥有,因此在这个机床上面有一个唯一的企业网盘区域MEi。图3中,数控机床M1属于企业1所有,因此它有一个企业网盘区域M1E1,数控机床M2属于企业2所有,因此它有一个企业网盘区域M2E2。
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也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工进行下载或上传。图3中用虚线箭头表示。
(5)网盘之间的关系
下面表格表示不同网盘区域之间,以及云端和数控机床上的网盘区域之间数控程序的相互访问关系:
表1网盘之间数控程序相互访问的关系
备注:
①i,j表示为1,2,…,n
2、程序发布流程
如果企业需要把数控程序下发到指定的机床,流程如图4所示。相应地,所述程序管理系统还包括数控程序下发模块,用以将数控程序下发至指定的数控机床;下方流程可以参照图4所示,包括:
(1)企业把数控程序存放在自己的企业网盘区域中;
(2)明确需要下发的程序和对应的机床,通过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把数控程序复制到对应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中;
(3)数控机床连入互联网,和云端网盘实现通讯;
(4)利用网盘的同步机制,数控机床上的同步模块自动把云端网盘的变化,即添加的新程序同步到本地的机床网盘区域;
(5)操作人员在数控机床上看到新同步到的数控程序,完成程序接收。
3、个人访问自己网盘流程
每个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可以在数控机床上通过“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i”访问自己在云端的“个人网盘YPi”中的数控程序,并且可以下载到数控机床进行使用。
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下载后,只能存放在数控机床的“个人网盘区域MiPj”,该区域的数控程序可以上传到云端网盘。数控机床中“机床网盘区域MMi”和“企业网盘区域MiEj”中的数控程序不能上传到云端个人网盘YPi,这样能保证企业的数控程序不能被窃取到个人网盘。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可以在不同机床上进行登录,以存取(下载和上传)存放在他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
在图2中,个人还可以通过个人终端连接“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U”,来进行个人网盘中数控程序的管理(增加,删除,修改)
企业网盘数控程序调试流程如下:对于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操作者可以在数控机床上通过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i访问企业在云端的企业网盘YEj中的数控程序,并且可以下载到数控机床Mi进行使用。企业网盘YEj中的数控程序下载后,只能存放在数控机床Mi的企业网盘区域MiEj,该区域的数控程序只能上传到云端对应的企业网盘YEj,不能上传到云端的机床网盘YMi和个人网盘YPx中(x表示为1,2,…,n)。机床操作人员可以在机床上对从企业网盘下载的数控程序进行调试。调试后再上传回云端企业网盘。
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i有身份认证模块,提供登录界面可以鉴别个人用户和所属企业用户的身份。在访问个人网盘和企业网盘前,都需要进行登录以鉴别身份。
所述网盘系统采用Seafile系统构建,数控机床采用i5数控系统。
实施例二
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端和至少一数控机床;所述系统支持个人终端、企业终端的接入,以进行数控程序的添加、修改、删除工作;本系统提供接口,个人终端和企业终端能通过这个接口管理中的数控程序;
所述云端包括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网盘;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对网盘Y进行管理;
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将网盘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个人网盘区域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在云端有一个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每个机床账号分配一个机床网盘区域;当数控机床通过互联网与云端联接时会自动登录;
每个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拥有一个个人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每个个人账号在云端分配一个个人网盘区域;
每个企业拥有一个企业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对应企业账号在云端分配一个企业网盘;
数控机床属于某个企业,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由企业网盘区域复制到机床网盘区域上,反之也可以;一个数控机床同时只能属于一个企业;
机床操作人员属于某个企业,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能由个人网盘区域复制到企业网盘区域上,但是,数控程序不能由企业网盘区域复制到个人网盘区域上;一个操作人员能同时从属于多个企业;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机床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第二网盘区域;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对第二网盘区域进行管理;
第二网盘区域包含一个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若干个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以及一个第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机床网盘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把变化发送到另外一端;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床的时候需要进行登录,这样利用该操作人员的身份在数控机床上面访问云端其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机床操作人员对应一个个人网盘区域,当他在数控机床上登录后,能访问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把数控程序下载到数控机床中的第二个人网盘区域;或者,该机床操作人员能在数控机床上面把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上传到个人网盘区域中;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不是自动同步;也就是说,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一定全部同步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机床操作人员能选择性地选择下载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
不同机床操作人员的数控程序不能互相访问;访问是指读取、修改操作;一个数控机床有多个个人网盘区域;
由于一台机床属于一个企业拥有,因此在这个机床上面有一个唯一的企业网盘区域;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也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工进行下载或上传。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可简化车间的配置,并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利用计算机网盘同步技术来解决数控机床程序异地同步、下载的管理技术。本发明的要点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程序异地同步技术。数控机床上的程序可以同步到云端网盘;云端网盘的数控程序可以同步到数控机床;在云端和数控机床端都建立有管理系统,控制数控程序的同步方式。
本发明利用个人账户、企业账户、机床账户等不同网盘身份来进行数控程序的管理;每种账户的权限不同。利用网盘可以实现同时向多个数控机床进行数控程序的分发(分散发布,即同时把一个数控程序复制到多个数控机床中);数控机床可以随时监控云端机床网盘中对应账户中是否有新的数控程序,进行同步。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9)

1.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云端和至少一数控机床;
所述系统支持个人终端、企业终端的接入,以进行数控程序的添加、修改、删除工作;本系统提供接口,个人终端和企业终端能通过这个接口管理数控程序;
所述云端包括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网盘;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对网盘进行管理;
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将网盘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个人网盘区域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在云端有一个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每个机床账号分配一个机床网盘区域;当数控机床通过互联网与云端联接时会自动登录;
每个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拥有一个个人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每个个人账号在云端分配一个个人网盘区域;
每个企业拥有一个企业账号,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为对应企业账号在云端分配一个企业网盘;
数控机床属于某个企业,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由企业网盘区域复制到机床网盘区域上,反之也可以;一个数控机床同时只能属于一个企业;
机床操作人员属于某个企业,如果这个关系成立,则数控程序能由个人网盘区域复制到企业网盘区域上,但是,数控程序不能由企业网盘区域复制到个人网盘区域上;一个操作人员能同时从属于多个企业;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机床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第二网盘区域;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对第二网盘区域进行管理;
第二网盘区域包含一个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若干个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以及一个第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机床网盘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把变化发送到另外一端;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床的时候需要进行登录,这样利用该操作人员的身份在数控机床上面访问云端其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机床操作人员对应一个个人网盘区域,当他在数控机床上登录后,能访问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把数控程序下载到数控机床中的第二个人网盘区域;或者,该机床操作人员能在数控机床上面把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上传到个人网盘区域中;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不是自动同步;也就是说,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一定全部同步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机床操作人员能选择性地选择下载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
不同机床操作人员的数控程序不能互相访问;访问是指读取、修改操作;一个数控机床有多个个人网盘区域;
由于一台机床属于一个企业拥有,因此在这个机床上面有一个唯一的企业网盘区域;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也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工进行下载或上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管理系统还包括数控程序下发模块,用以将数控程序下发至指定的数控机床;
企业把数控程序存放在自己的企业网盘区域中;
明确需要下发的程序和对应的机床,通过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把数控程序复制到对应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中;
数控机床连入互联网,和云端网盘实现通讯;
利用网盘的同步机制,数控机床上的同步模块自动把云端网盘的变化,即添加的新程序同步到本地的机床网盘区域;
操作人员在数控机床上看到新同步到的数控程序,完成程序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数控机床上通过机床网盘管理模块访问自己在云端的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并且具有下载到数控机床进行使用的权限;
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下载后,只能存放在数控机床的个人网盘区域,该区域的数控程序能上传到云端网盘;数控机床中第二机床网盘区域和第二企业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能上传到云端个人网盘区域,这样能保证企业的数控程序不能被窃取到个人网盘;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不同机床上进行登录,以存取存放在他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
机床操作人员还能通过个人终端连接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来进行个人网盘中数控程序的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企业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操作者在数控机床上通过机床网盘管理模块访问企业在云端的企业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下载到对应数控机床进行使用;
企业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下载后,只能存放在对应数控机床的第二企业网盘区域,该区域的数控程序只能上传到云端对应的企业网盘区域,不能上传到云端的机床网盘区域和个人网盘区域中;
机床操作人员在机床上对从企业网盘下载的数控程序进行调试;调试后再上传回云端企业网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床网盘管理模块有身份认证模块,提供登录界面鉴别个人用户和所属企业用户的身份;在访问个人网盘和企业网盘前,都需要进行登录以鉴别身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网盘系统采用Seafile系统构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控机床采用i5数控系统。
8.一种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云端和至少一数控机床;
所述云端包括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网盘;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对网盘进行管理;
所述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将网盘划分成机床网盘区域、个人网盘区域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包含机床网盘管理模块以及第二网盘区域;机床网盘管理模块UM对第二网盘区域进行管理;
第二网盘区域包含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若干个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以及第二企业网盘区域;
每个数控机床内部的第二机床网盘区域,这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和云端的机床网盘的数控程序同步;只要一个区域的数控程序发生变化,网盘管理模块以及数控程序网盘管理模块会启动,进行数控程序同步,把变化发送到另外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机床操作人员在使用机床的时候需要进行登录,这样利用该操作人员的身份在数控机床上面访问云端其个人网盘中的数控程序;机床操作人员对应一个个人网盘区域,当他在数控机床上登录后,能访问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并且能把数控程序下载到数控机床中的第二个人网盘区域;或者,该机床操作人员能在数控机床上面把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上传到个人网盘区域中;这个过程需要手工操作,不是自动同步;也就是说,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不一定全部同步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机床操作人员能选择性地选择下载到第二个人网盘区域中的数控程序。
CN201610905809.8A 2016-10-18 2016-10-18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Active CN106506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5809.8A CN106506460B (zh) 2016-10-18 2016-10-18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5809.8A CN106506460B (zh) 2016-10-18 2016-10-18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6460A CN106506460A (zh) 2017-03-15
CN106506460B true CN106506460B (zh) 2019-07-09

Family

ID=5829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5809.8A Active CN106506460B (zh) 2016-10-18 2016-10-18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64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7615A (zh) * 2017-10-26 2018-03-16 东莞市乔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中心用综合控制系统
CN109991922B (zh) * 2019-05-07 2021-12-28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数控生产系统、数控生产方法及监控单元
CN110549021B (zh) * 2019-08-19 2020-06-12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和云服务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553A (zh) * 2012-06-20 2012-10-17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机床模型的云端数控系统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898573A (zh) * 2015-04-06 2015-09-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控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WO2016149903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ng Kong Limited High bit rate covert channel in cloud storage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64962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the Impact of Noisy Neighbors via Pro-Active Log Offloading in Shared Storage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553A (zh) * 2012-06-20 2012-10-17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机床模型的云端数控系统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6149903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ng Kong Limited High bit rate covert channel in cloud storage systems
CN104898573A (zh) * 2015-04-06 2015-09-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控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6460A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6460B (zh) 基于网盘的数控机床程序管理系统
CN109995594A (zh) 区块链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系统
CN105721576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安装
CN104202236A (zh) 建立协作群组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相应的即时通信方法
US11126460B2 (en) Limiting folder and link sharing
CN102880715A (zh)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池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235558A (zh) 数控机床智能通讯终端
CN110474897A (zh) 一种档案使用权限管理系统
CN108366085A (zh) 支持桌面文件同步协同共享的云系统
CN104852965A (zh) 一种用户账号项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132651A (zh) 分布式数控机床联网管理系统
CN11306787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档案管理方法
CN100442711C (zh) 一种数字家庭网络中的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A2547324A1 (en) Distribu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N109033775A (zh) 一种访问权限的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45114A (zh) 一种电子政务服务系统
CN109725930A (zh) 基于web平台的SVN权限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7147531B (zh) Cdm集群网站管理系统
US200300144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ircraft and aircraft engine information
KR20030078436A (ko) 인터넷 기반의 실시간 도면 공동 작업 및 커뮤니케이션시스템의 운용 방법
CN107609128A (zh) 一种基于目录服务器的企业管理系统
CN116260732A (zh) 一种多云统管的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06131224A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CN101719893A (zh) 采集规则共享系统
CN112448972A (zh) 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NC Machine Tool Program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Disk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Jinshan Branch

Pledgor: ISES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