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4646A - 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4646A
CN106504646A CN201610929884.8A CN201610929884A CN106504646A CN 106504646 A CN106504646 A CN 106504646A CN 201610929884 A CN201610929884 A CN 201610929884A CN 106504646 A CN106504646 A CN 106504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housing
input block
display apparatus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98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04646B (zh
Inventor
袁世鹏
何永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298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4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4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4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04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4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柔性显示装置。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呈中空结构,用于为输入部件提供翻转空间;以及转轴,设在第二部分上,使得输入部件通过转轴在翻转空间进行翻转,其中,翻转部分的一端固定贴附在非输入面上;翻转部分能够随着输入部件在远离或朝向固定部分的方向进行翻转,实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间的切换;在第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展开,翻转部分通过转轴翻转至与固定部分位于同一平面,输入面位于壳体内;在第二状态时,柔性显示屏折叠,翻转部分折叠于壳体内,输入面翻转至面向固定部分。该实施方式实现了柔性显示屏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间的快速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多媒体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平板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体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电泳显示器(EPD,Electrophoretic Display)等在生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而在这些显示装置大量运用的基础上,类似于纸张的柔性显示装置,由于能够被弯曲,具备良好的便携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显示装置。
目前,在一些特殊行业,人机交互还需要键盘进行信号输入,但是,现有技术都是显示屏和键盘的组合来实现,由于键盘的加入,使得显示装置所占的面积更大,不够简便,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屏,包括固定部分及翻转部分;输入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面和非输入面;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固定贴附所述固定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中空结构,用于为所述输入部件提供翻转空间;以及转轴,设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使得所述输入部件通过所述转轴在所述翻转空间进行翻转,其中,所述翻转部分的一端固定贴附在所述非输入面上;所述翻转部分的固定贴附所述非输入面的一端能够随着所述输入部件在远离或朝向所述固定部分的方向进行翻转,实现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间的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所述翻转部分通过所述转轴翻转至与所述固定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输入面位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折叠,所述翻转部分折叠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入面翻转至面向所述固定部分。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柔性显示屏的固定部分贴附在壳体上,将翻转部分的一端贴附在输入部件上,并通过转轴将输入部件可翻转地与壳体连接,从而实现柔性显示装置在大画面、无输入装置与小画面、有输入装置两种功能状态之间的快速切换,满足了在柔性显示装置轮廓尺寸不改变的情况下,满足不同的显示需求,并且简化了状态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a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状态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过程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状态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时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过程中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状态时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状态时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转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转轴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转轴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转轴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壳体11、柔性显示屏12、输入部件13以及转轴14。
其中,壳体1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呈中空结构,用于为输入部件13提供翻转空间。
柔性显示屏12包括固定部分121和翻转部分122,其中翻转部分122可以折叠或弯曲;输入部件13包括输入面131和非输入面132,且输入面131和非输入面132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输入面131上可以设置按键,用于向柔性显示装置100输入信息。上述固定部分121固定贴附在壳体11上,翻转部分122的一端固定贴附在非输入面132上。
转轴14设在壳体11上,使得输入部件13通过转轴14在翻转空间进行翻转。转轴14的轴线与壳体11的相对位置固定,也就是说转轴14可以固定在壳体11上,也可以固定在输入部件13上,也可以独立于输入部件13和壳体11。并且,转轴14的轴线可以平行于固定部分121与翻转部分122的分界线。当输入部件13的输入面131或非输入面132为正方形时,转轴14的轴线也可以沿着输入部件13的斜对角线设置。
输入部件13通过转轴14与壳体11连接,并可以绕转轴14翻转。在翻转时,翻转部分122的与非输入面132固定贴附的一端远离或朝向固定部分121翻转,从而实现柔性显示装置1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其中,第一状态为上述固定部分121与翻转部分122位于同一平面的状态,第二状态为上述固定部分121与输入面131位于同一平面的状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第一状态为大画面显示、无输入装置的状态,第二状态为小画面显示、有输入装置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壳体11与折叠的翻转部分122接触的位置,如图1a中111指示的圆覆盖的部分,可以设置倒角,以避免翻转部分122在折叠时的弯曲角度过于尖锐造成的易损坏现象。
具体来说,图1a示出了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在第一状态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状态时,如图1a所示,转轴14的轴线平行于固定部分121与翻转部分122的分界线。固定部分121与翻转部分122位于同一平面,柔性显示屏12呈展开状态,输入面131隐藏在壳体11内,以供用户使用较大画面的屏幕。用户可以在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常规待机等无需输入信息时,将柔性显示装置100设置在上述第一状态,以获得较佳观看效果或较好的维护柔性显示装置。
图1b示出了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在第二状态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状态时,如图1b所示,翻转部分122折叠在壳体11内,输入面131面向固定部分121,输入面131显露,非输入面132与固定部分121平行,以供用户通过输入面向柔性显示装置100输入信息。用户可以在发送信息、输入文字等需要输入信息时将柔性显示装置100设置在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输入面131和非输入面132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因此,在图1b所示的第二状态时,输入面131可以与固定部分121平行,也可以与固定部分121相交。
在图1a及图1b中,壳体11的靠近固定部分121与翻转部分122的交界线的位置处设置了圆弧倒角,这样在图1b中翻转部分122折叠时的弯折角度较平滑,可以延长柔性显示屏12的使用寿命。且在壳体11的四周设置了凸起,柔性显示屏12位于上述凸起形成的凹槽内,从而能够更好的固定和保护柔性显示屏12。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100,用户可以通过对翻转部分122的未与非输入面132固定贴附的一端施加压力或按压,来实现输入部件12的翻转。且输入部件12在绕转轴14翻转时,壳体11的与输入部件13相对的部分是空的,能够为输入部件12提供翻转空间。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柔性显示屏的固定部分贴附在壳体上,将翻转部分的一端贴附在输入部件上,并通过转轴将输入部件可翻转地与壳体连接,从而实现柔性显示装置在大画面、无输入装置与小画面、有输入装置两种功能状态之间的快速切换,满足了在柔性显示装置轮廓尺寸不改变的情况下,满足不同的显示需求,并且简化了状态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2a、图2b和图2c,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200包括:壳体21、柔性显示屏22、输入部件23、转轴24、平行导轨25、旋转手柄26以及限位孔。
其中,柔性显示屏22包括固定部分221和翻转部分222;输入部件23包括输入面231和非输入面232,且输入面231和非输入面232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输入面231上可以设置按键,用于向所述柔性显示装置200输入信息。上述固定部分221固定贴附在壳体21上,翻转部分222的一端固定贴附在非输入面232上。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的固定部分与翻转部分构成同一完整的柔性显示屏。
转轴24的轴线平行于固定部分221与翻转部分222的分界线,其可以设置在输入部件23上,也可以独立于输入部件23和壳体21。本实施例中,转轴24与输入部件23的未与翻转部分222固定贴附的一端连接。
平行导轨25设置在壳体21的侧壁上,且平行导轨25的两个导轨相对设置,其延伸方向与转轴24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转轴24的两端分别与平行导轨25的两个导轨接触,且转轴24的轴线与平行导轨25垂直,并可在平行导轨25上滑动。转轴24在平行导轨25上滑动时,输入部件23的未与翻转部分222固定贴附的一端沿转轴24滑动的方向滑动,实现柔性显示装置2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
平行导轨25可以是槽状导轨,也可以是脊状导轨。转轴24上可以有与平行导轨25上的槽或脊适配的滚轮,以使转轴24可以在平行导轨25上少摩擦的滑动。
旋转手柄26设置在输入部件23上,例如可以设置在与输入面231和非输入面232垂直的侧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输入部件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手柄26。上述旋转手柄26可以是垂直于上述侧面的圆柱体,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可以用于移动输入部件23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柔性显示装置200的美观与便携,可将旋转手柄26的尺寸控制在较小的尺寸。当输入部件23上设置有多个旋转手柄26时,可以将多个旋转手柄26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上,以方便翻转输入部件23。
相应的,在壳体21上设有与旋转手柄26适配的限位孔271及限位孔272。上述限位孔271及限位孔272的宽度可以略大于旋转手柄26与侧面接触处的尺寸,以使旋转手柄26可以进入限位孔。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限位孔271及限位孔272的数量应是旋转手柄26数量的2倍,以分别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固定旋转手柄26。
本实施例中,旋转手柄26可以设置在输入部件23的与翻转部分222固定贴附的一端,可为圆柱体形状。限位孔271及限位孔272设置在壳体21上,其位置分别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时旋转手柄26所处的位置相对应。
图2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200在第一状态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状态时,如图2a所示,转轴24位于平行导轨25的靠近固定部分221的一侧,旋转手柄26位于远离固定部分221的一侧,并位于限位孔271内。固定部分221与翻转部分222位于同一平面,柔性显示屏22呈展开状态,输入面231隐藏在壳体21内,以供用户使用较大画面的屏幕。
图2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2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过程中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切换过程中,转轴24在平行导轨25上滑动,旋转手柄26由一个限位孔271向另一个限位孔272移动。具体地,当柔性显示屏200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过程中,转轴24在平行导轨25上由靠近固定部分221的一端向远离固定部分221的一端滑动,旋转手柄26由远离固定部分221的一个限位孔271向靠近固定部分221的一个限位孔272移动,翻转部分222弯折程度逐渐增大,翻转部分222的未与非输入面232固定贴附的一端与非输入面232的距离逐渐增大,输入面231与导轨25所形成的夹角逐渐增大。
图2c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200在第二状态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状态时,如图2c所示,转轴24位于平行导轨25的远离固定部分221的一侧,旋转手柄26位于靠近固定部分221的一个限位孔内,翻转部分222折叠在壳体21内,输入面231显露,与固定部分221位于同一平面,以供用户通过输入面向柔性显示装置200输入信息。
在图2a、图2b和图2c中,壳体21内还设有凹槽,用于放置输入部件23以及折叠后的翻转部分222。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对向设置的平行导轨,并将转轴在平行导轨上滑动,实现翻转部分的翻转,从而能够使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间切换;并且通过在输入部件上设置旋转手柄,在壳体上设置限位孔,能够方便快速的移动输入部件的一端,并且保证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时的稳定。
结合图3a、图3b、图3c及图3d,继续说明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300包括:壳体31、柔性显示屏32、输入部件33、转轴34、限位卡35、旋转手柄36以及限位孔。
其中,柔性显示屏32包括翻转部分321和固定部分322,输入部件33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面331和非输入面332,翻转部分321的一端固定贴附在非输入面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输入部件33可以是平板结构并且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与固定部分321靠近的两个面均为圆弧面,也就是说,如图3a所示,输入部件33的截面是矩形和两个半圆形的组合图形。
在壳体31的远离固定部分321的一端设有限位卡35,限位卡35包括一内陷的圆弧面,此圆弧面与输入部件33两端的圆弧面咬合,以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时,固定输入部件33,使其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限位卡35可以与壳体31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制作后粘附在壳体31上。
与图2a、图2b及图2c示出的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300也包括旋转手柄36及与旋转手柄36适配的多个限位孔371及限位孔372,起到双重固定输入部件33的作用。
图3a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300在第一状态时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第一状态时,输入部件33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卡35的内陷的圆弧面中,旋转手柄36固定在限位孔371中,柔性显示屏32呈展开状态,输入面331隐藏在壳体31内。
图3b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过程中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切换过程中,输入部件33绕轴线位置固定的转轴34旋转,输入部件33的一端与限位卡35脱离,同时旋转手柄36从限位孔371或限位孔372中脱离,翻转部分322弯折,翻转部分322中未与非输入面332贴附的一部分与非输入面332的距离改变。具体地,在由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时,输入部件33的未与翻转部分322贴附的一端与限位卡35脱离,旋转手柄36脱离限位孔371,并向靠近另一个限位孔372的方向旋转,翻转部分322的弯折程度加大,输入面331逐渐显露。
图3c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状态时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c所示,在第二状态时,输入部件33的未与翻转部分322贴附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卡35中,旋转手柄36固定在限位孔372中,翻转部分322折叠在壳体31内,输入面331显露,以供用户通过输入面331上的按键输入信息。
对应于图3c所示的第二状态,图3d是其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d可以看出,壳体31将柔性显示屏32、输入部件33包含其中,转轴34贯穿输入部件33,并连接至壳体31,以供输入部件33绕转轴34翻转,旋转手柄36固定在限位孔中,输入部件33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卡35中,另一端靠近固定部分321。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输入部件的结构设置为平板结构,并将与固定部分靠近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圆弧面,同时在壳体上设置限位卡,可以更好的固定输入部件,提高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时的稳定性。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壳体41包括第一部分411和第二部分412。其中,第一部分411与柔性显示屏42的固定部分固定贴附,第二部分412为由三个侧壁及第一部分411的一个侧壁围城的环状结构,内部中空,用于放置输入部件43以及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状态时折叠的翻转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部分411的高度可以略低于壳体41的侧壁,以使柔性显示屏的固定部分在贴附在第一部分411后,不会突出壳体,从而能够起到保护柔性显示屏42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部分411与第二部分412接触的侧面上,可以设置倒角,以减小柔性显示屏42在折叠时的弯折角度,也能够起到保护柔性显示屏42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壳体41上还可以设置活动背板413,上述活动背板42在第二状态时可与柔性显示屏42相对设置,将壳体41封闭。在输入部件43翻转时,可以沿其它方向活动,为输入部件43提供翻转空间。由图4可知,活动背板413可以有多种活动方式,可以沿与柔性显示屏42平行的方向滑动至4131处,也可以一端固定在壳体41上,在输入部件43翻转时,未固定的一端可以绕固定在壳体41的一端旋转一定的角度,至4122或4132处,以远离壳体41,为输入部件43的翻转提供翻转空间。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壳体的形状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贴附柔性显示屏的固定部分,另一部分用于为输入部件的翻转提供翻转空间,同时对第一部分的高度进行限定,还可以起到保护柔性显示屏的作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活动背板,在柔性显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封闭壳体,在需要切换到第一状态时,活动活动背板,为输入部件翻转提供翻转空间,一方面可以保护输入部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对柔性显示装置的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中,转轴与壳体或输入部件可以具有多种连接方式。图5a、图5b、图5c及图5d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转轴的多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a中,转轴521独立于壳体51和输入部件53。并且在壳体51上设有通孔511,在输入部件53上设有通孔531,转轴521贯穿通孔511及通孔531,将壳体51与输入部件53连接,从而使得输入部件53可以绕转轴521翻转。
在图5b中,转轴522独立于壳体51和输入部件53。壳体51上设有盲孔512,输入部件53上设有通孔531,转轴522贯穿通孔531,并插入盲孔512中,将输入部件53与壳体5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转轴52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转轴522内可以存在弹性部件,以使转轴522的长度可变,使得转轴522可以插入盲孔512中。
在图5c中,转轴532设置于输入部件53上,在壳体51上设置有与转轴523适配的通孔,转轴523插入上述通孔523中,将壳体51和输入部件53连接,使得输入部件53可以绕转轴532翻转。可以理解的是,壳体51上也可以设置盲孔,将转轴插入盲孔中,实现壳体51和输入部件53的连接。
在图5d中,转轴513设置于壳体51上,输入部件53上设置有盲孔533,转轴513插入上述盲孔533中,这样,输入部件53可绕转轴513翻转。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转轴的形状可有多种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工艺的需求。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基板61、形成于柔性基板61一侧并依次排列的驱动电路层62、发光元件层63以及薄膜封装层64。其中,发光元件层63包括阳极层631、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材料层632以及阴极层633。其中,阳极层631位于驱动电路层62和OLED有机发光材料层632之间,阴极层633位于OLED有机发光材料层632和薄膜封装层64之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屏,包括固定部分及翻转部分;
输入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输入面和非输入面;
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固定贴附所述固定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中空结构,用于为所述输入部件提供翻转空间;以及
转轴,设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使得所述输入部件通过所述转轴在所述翻转空间进行翻转,
其中,所述翻转部分的一端固定贴附在所述非输入面上;
所述翻转部分的固定贴附所述非输入面的一端能够随着所述输入部件在远离或朝向所述固定部分的方向进行翻转,实现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间的切换;
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所述翻转部分通过所述转轴翻转至与所述固定部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输入面位于所述壳体内;
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折叠,所述翻转部分折叠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入面翻转至面向所述固定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旋转手柄;
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手柄适配的限位槽,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及所述第二状态时固定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凹槽;
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输入部件及折叠后的所述翻转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行导轨;
所述平行导轨垂直于所述转轴;
所述转轴与所述平行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输入部件翻转时所述转轴沿所述平行导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卡;
所述限位卡包括一内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输入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适配;
所述限位卡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及所述第二状态时,固定所述输入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且平行于所述固定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活动背板,所述活动背板与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设置;
在所述第一状态及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活动背板与所述输入部件相对,以封闭所述壳体;
在所述输入部件翻转时,所述活动背板活动,为所述输入部件提供翻转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背板与所述壳体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输入部件翻转时,所述活动背板由与所述输入部件相对的位置滑动至与远离所述输入部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背板在其一端位置处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输入部件翻转时,所述活动背板的活动端远离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或第一盲孔;
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或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输入部件上,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或第二盲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三通孔或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壳体连接;或
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部件上设有第四通孔或第三盲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四通孔或所述第三盲孔与所述输入部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基板、设置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层远离所述柔性基板一侧的薄膜封装层。
CN201610929884.8A 2016-10-31 2016-10-31 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504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9884.8A CN106504646B (zh) 2016-10-31 2016-10-31 柔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9884.8A CN106504646B (zh) 2016-10-31 2016-10-31 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4646A true CN106504646A (zh) 2017-03-15
CN106504646B CN106504646B (zh) 2019-02-15

Family

ID=5831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9884.8A Active CN106504646B (zh) 2016-10-31 2016-10-31 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46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746A (zh) * 2020-05-27 2021-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翻折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4121Y (zh) * 2002-09-17 2003-09-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364523Y (zh) * 2009-03-11 2009-1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
CN10298489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3294109A (zh) * 2012-02-27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EP2690521A1 (en) * 2012-07-25 2014-01-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ase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3945032A (zh) * 2013-01-18 2014-07-23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
CN104460961A (zh) * 2013-09-22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00156A (zh) * 2015-06-16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160103602A (ko) * 2015-02-24 2016-09-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283833B (zh) * 2013-06-20 2018-06-05 Lg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4121Y (zh) * 2002-09-17 2003-09-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364523Y (zh) * 2009-03-11 2009-1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
CN10298489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3294109A (zh) * 2012-02-27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EP2690521A1 (en) * 2012-07-25 2014-01-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ase an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3945032A (zh) * 2013-01-18 2014-07-23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
CN105283833B (zh) * 2013-06-20 2018-06-05 Lg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60961A (zh) * 2013-09-22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60103602A (ko) * 2015-02-24 2016-09-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900156A (zh) * 2015-06-16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746A (zh) * 2020-05-27 2021-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翻折装置
US11926499B2 (en) 2020-05-27 2024-03-1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ol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4646B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3066B1 (ko) 휴대용 표시 장치
US81706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20322553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2609502B1 (ko) 표시 장치
KR200493314Y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pc 장치용 스탠드
CN111637147B (zh) 一种可折叠机构及其显示装置
TWM556348U (zh) 可撓式顯示器及具有可撓式顯示器的裝置
JP2007102075A (ja) 電子機器
KR20150011103A (ko) 이미지 레이어를 제공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174736B (zh) 双轴式枢转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EP1569082A3 (en) Multi-modal navigation 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omputing system
KR2005002002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1025522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40413B (zh) 电子设备
CN103309400A (zh) 具有隐藏式铰链的电子设备
US97203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5947778B2 (ja) 電子機器用スタンド及びスタンド付き電子機器
CN102448270B (zh) 手持电子装置
JP498031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20140370982A1 (en) Game inputting device and game controlling method
CN106504646A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102423118B1 (ko) 가변 강성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12347B1 (ko)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KR102487920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12701B1 (ko)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