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8129B -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8129B
CN106488129B CN201610972178.1A CN201610972178A CN106488129B CN 106488129 B CN106488129 B CN 106488129B CN 201610972178 A CN201610972178 A CN 201610972178A CN 106488129 B CN106488129 B CN 106488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witching
user
fingerprint
camer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21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8129A (zh
Inventor
梁卉卉
郭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21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8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8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8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所述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请求,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其中,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以上,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摄像头;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上述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使摄像头的切换更为简单方便,并且避免了用户在单手操作时,因操作困难而导致拍摄模糊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今,手机正面或背面的摄像头个数已由一个发展到两个,这种技术被称为双摄技术,此技术中的两个摄像头可以是由窄视角摄像头和正常视角摄像头组成,以及由宽视角摄像头和正常视角摄像头组成等。
用户在使用这种技术时,在两个摄像头的切换过程中只能通过在拍照页面点击交互功能的按钮的方式来切换摄像头,用户初次使用时对摄像头切换的方式不够清楚,从而导致用户不能快速拍照,并且随着手机大屏的流行,用户在单手的情况下,难以平稳的点击两个摄像头的切换按钮,从而造成手机抖动,影响聚焦,导致所拍摄的照片清晰度较差。
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使切换摄像头的操作更为便利,方便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使切换摄像头的操作更为便利,避免用户在切换摄像头时因操作困难,而影响聚焦。
目前移动终端都逐步拥有指纹功能,而指纹识别功能的应用比较匮乏,只包括解锁功能以及定义打开应用功能等。发明人基于指纹识别功能对摄像头进行切换,既丰富了指纹识别功能的应用,又方便了摄像头的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用户请求,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其中,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以上,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摄像头;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的方法还包括:对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接触物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还包括:设定摄像头切换方案,所述摄像头切换方案为切换的摄像头与所对应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可选的,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匹配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根据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另一摄像头,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操作,所述按压操作的压力值大于摄像头切换的感应值;或者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操作,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大于摄像头切换的设定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其中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以上,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感应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用于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识别单元,用于对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接触物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模块,与所述切换模块相连,用于设定摄像头切换方案,所述摄像头切换方案为切换的摄像头与所对应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指示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匹配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单元,与所述指示单元相连,用于根据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另一摄像头,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操作,所述按压操作的压力值大于摄像头切换的感应值;或者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操作,所述滑动操作的滑动距离大于摄像头切换的设定值。
本发明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通过在指纹识别器上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对移动终端的同一侧的摄像头进行切换,以满足对于不同风景的拍摄需求,操作方式浅显易懂,丰富了指纹识别器的用途,具体操作行为简单方便,使摄像头的切换更加快速,并且用户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设置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使摄像头切换的形式更为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接收模块、设置模块、感应模块以及切换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户能够在指纹识别器上进行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来切换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的摄像头,使得摄像头的切换更为快速简洁,也丰富了指纹识别器的用处,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使用户设置更为贴近自己操作习惯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型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
所述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户请求,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根据用户的请求操作,进入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以上的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使用摄像头,拍摄预览界面可以预览由初始使用摄像头所拍摄的景物,其中摄像头可以是标准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以及黑白摄像头等,并且移动终端的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由不同的摄像头组成。例如当摄像头个数为2时,由标准摄像头和黑白摄像头组成;当摄像头个数为3时,由标准摄像头、广角摄像头、以及长焦摄像头组成,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摄像头数量不同,也可以具有其他组成方式。
步骤S102: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所进行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压力感应器和方向感应器等传感器,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下获取其特征信息,具体的,所述操作方式分为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当获取的操作方式为滑动操作时,通过方向感应器等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滑动方向、触摸面积以及滑动距离等数据信息;当获取的操作方式为按压操作时,通过压力传感器等传感器获取触摸操作的力度、按压次数等特征信息。
步骤S103: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通过分析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例如操作方式、操作方向以及操作力度等,返回正确的摄像头切换指令,将正在使用的摄像头由初始摄像头转换为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个摄像头。
例如某一移动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个数为2,一个为标准摄像头,一个为黑白摄像头,且初始使用摄像头为后置的标准摄像头。所述触摸操作可以为滑动操作,具体的,当用户在此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器向左滑动,并且滑动距离大于摄像头切换的设定值时,将后置的标准摄像头切换至后置的黑白摄像头,作为此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摄像头,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向右滑动切换两个摄像头。
为了防止因为用户的无意触动而切换摄像头,以及因设定值过大而导致指纹识别器无法正确识别指纹和用户操作上的困难,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器为圆形,所述切换值为指纹识别器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长度,所述切换值可以是指纹识别器直径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是指纹识别器直径的五分之三等,使用户在日常操作中更加便利。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操作还可以是按压操作,不同的按压次数对应不同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具体的,当用户在此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器上按压一次时,若按压的力度大于所设定的摄像头切换的感应值,则将后置的标准摄像头切换至后置的黑白摄像头,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指纹识别器上按压两次,或者其他的操作方案;若按压的力度小于所设定的摄像头切换值,则不对此操作进行响应,或者进行其他的响应,以避免用户的无意触动而切换摄像头。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具有多个摄像头时,所述摄像头切换方案为:将每个摄像头进行顺序编号,当用户的触摸操作为向左滑动时,依次对摄像头按照编号进行正序循环切换;向右滑动按照编号进行逆序循环切换。
例如,当某一移动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的个数为3,一个为标准摄像头、一个为长焦摄像头、一个为广角摄像头,其中标准摄像头为1号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为2号摄像头、广角摄像头为3号摄像头,且标准摄像头为初始使用摄像头。当用户在此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器上连续向左滑动,则以1号摄像头、2号摄像头、3号摄像头再到1号摄像头的顺序进行切换,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3,并以此类推;当用户在此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器上拍摄预览界面连续向右滑动时,则以3号摄像头、2号摄像头、1号摄像头再到3号摄像头的顺序进行切换,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并以此类推。
这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无需去寻找以及费力点击摄像头切换功能的按钮,而是在指纹识别器上进行操作,使用户在单手的状态下也能轻松平稳的操作,并且丰富了指纹识别器的用途,使摄像头切换的方法更为简单轻松,并且更为智能,避免了许多非人为的误操作。
请参考图2,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
所述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户请求,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
步骤S201:设定摄像头切换方案。设定摄像头之间切换的方案,该方案包括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与切换的摄像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当摄像头个数为2,触摸操作为滑动操作,向右滑动并且滑动值大于摄像头转换的设定值时,将初始使用摄像头切换成同一侧的另一个摄像头,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当摄像头个数为3个以上时,对摄像头进行顺序编号,当用户的触摸操作为向右滑动时,依次对摄像头按照编号进行正序循环切换;向左滑动时,按照编号进行逆序循环切换,使得摄像头切换的方法符合用户的喜好。
步骤S102: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步骤S202:对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接触物进行指纹识别。识别与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若为用户通过指纹直接接触,则对此进行下一步响应,若用户不是通过指纹接触,则不对此进行响应,或进行其他步骤,此分析步骤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意外触碰到其他物体,例如桌面、书本、以及钱包等物体,或者用户在拍摄照片时手掌意外触碰到指纹识别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误操作。
步骤S203:获取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获取用户已经设定好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与切换的摄像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与用户的触摸操作的对比数据。
步骤S204: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匹配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根据获取的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数据,从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中,其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与切换的摄像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搜索,查找出匹配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以作为摄像头切换的指令依据。
例如,当用户的操作为在指纹识别器向右滑动2厘米时,则先判断用户的操作是否能定义为滑动操作,即其操作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摄像头切换的设定值,若用户的操作为滑动操作,再根据滑动操作的方向、触摸面积等特征信息数据,与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中的对应数据进行匹配,若能从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中匹配到相应的数据,即用户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满足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的特征信息限定,则进行下一项步骤,若无法从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中匹配到相应的数据,则保持原有状态不变,或者提示正确操作,以及进行其他响应等等。
步骤S205:根据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另一摄像头,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根据以上述匹配到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将正在使用的摄像头由初始摄像头转换为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个摄像头,使用户的操作更为简便。
本发明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通过在指纹识别器上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对移动终端的同一侧的摄像头进行切换,以满足对于不同风景的拍摄需求,丰富了指纹识别器的用途,操作方式浅显易懂,具体操作行为简单方便,使摄像头的切换更加快速,并且用户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设置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使摄像头切换的形式更为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其中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以上,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感应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用于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请求操作,进入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以上的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使用摄像头,拍摄预览界面可以预览由初始使用摄像头所拍摄的景物,其中摄像头可以是标准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以及黑白摄像头等,并且移动终端的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由不同的摄像头组成。
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用于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所进行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所述操作方式分为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当获取的操作方式为滑动操作时,通过方向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滑动方向、触摸面积以及滑动距离等数据信息;当获取的操作方式为按压操作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触摸操作的力度、按压次数等特征信息。
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通过分析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例如操作方式、操作方向以及操作力度等,返回正确的摄像头切换指令,将正在使用的摄像头由初始摄像头转换为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个摄像头。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包括设置模块304,与所述切换模块303相连,用于设定摄像头之间切换的方案,该方案包括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与切换的摄像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摄像头切换的方法符合用户的喜好。
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取得单元309,与所述接收模块301相连,用于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所进行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识别单元308,与所述取得单元309相连,用于识别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接触物,若为用户通过指纹直接接触,则对此进行下一步响应,若非用户通过指纹接触,则不对此进行响应,或进行其他步骤,此分析步骤能够避免移动终端意外触碰到其他物体,例如桌面、书本、以及钱包等物体,或者用户在拍摄照片时手掌意外触碰到指纹识别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误操作。
所述切换模块303包括获取单元305,与所述设置模块304相连,用于获取用户已经设定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与切换的摄像头之间的对应关系;指示单元306,与所述获取单元305和所述感应模块302相连,用于根据获取的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数据,从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中,其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与切换的摄像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搜索,查找出匹配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以作为摄像头切换的指令依据;切换单元307,与所述指示单元306相连,用于根据以上述匹配到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将正在使用的摄像头由初始摄像头转换为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个摄像头,使用户的操作更为简便。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通过接收模块301、设置模块304、感应模块302以及切换模块303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户能够在指纹识别器上进行滑动操作和按压操作,来切换所述移动终端的同一侧的摄像头,使得摄像头的切换更为快速简洁,也丰富了指纹识别器的用处,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使用户设置更为贴近自己操作习惯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提升移动终端的智能型和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请求,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其中,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以上,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摄像头;
设定摄像头切换方案,所述摄像头切换方案为切换的摄像头与所对应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获取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
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匹配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
根据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另一摄像头,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若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操作,当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向一方向滑动,并且滑动距离大于摄像头设定的切换值时,切换位于初始使用摄像头同一侧的摄像头,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所述指纹识别器为圆形,所述切换值为指纹识别器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长度;若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操作,当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按压若干次,若按压的力度大于摄像头设定的切换值时,切换位于初始使用摄像头同一侧的摄像头,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若按压的力度小于摄像头设定的切换值时,则此操作不进行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的方法还包括:对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接触物进行指纹识别。
3.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器,其中位于同一侧的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以上,其中一个摄像头为初始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打开移动终端的拍摄预览界面;感应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用于获取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切换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切换与初始摄像头位于同一侧的另一摄像头,并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所述切换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定的摄像头切换方案;指示单元,与所述获取单元相连,用于根据用户在指纹识别器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匹配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单元,与所述指示单元相连,用于根据对应的摄像头切换方案切换另一摄像头,作为当前使用的摄像头;
设置模块,与所述切换模块相连,用于设定摄像头切换方案,所述摄像头切换方案为切换的摄像头与所对应的触摸操作的特征信息;
若所述触摸操作为滑动操作,当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向一方向滑动,并且滑动距离大于摄像头设定的切换值时,切换位于初始使用摄像头同一侧的摄像头,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所述指纹识别器为圆形,所述切换值为指纹识别器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长度;若所述触摸操作为按压操作,当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按压若干次,若按压的力度大于摄像头设定的切换值时,切换位于初始使用摄像头同一侧的摄像头,作为正在使用的摄像头,若按压的力度小于摄像头设定的切换值时,则此操作不进行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识别单元,用于对用户在指纹识别器上的触摸操作的接触物进行指纹识别。
CN201610972178.1A 2016-11-04 2016-11-04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488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2178.1A CN106488129B (zh) 2016-11-04 2016-11-04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2178.1A CN106488129B (zh) 2016-11-04 2016-11-04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129A CN106488129A (zh) 2017-03-08
CN106488129B true CN106488129B (zh) 2019-12-13

Family

ID=5827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2178.1A Active CN106488129B (zh) 2016-11-04 2016-11-04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8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3018A (zh) * 2017-06-20 2017-10-20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摄像头的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7315644A (zh) * 2017-06-28 2017-11-03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系统清理功能的移动终端和系统清理方法
CN108881715B (zh) * 2018-05-25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模式的启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48317A (zh) * 2018-09-25 2018-11-2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拍照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929566B (zh) * 2021-01-22 2022-09-1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353A (zh) * 2012-08-17 2013-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照相设备的切换方法
CN10418217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10785A (zh) * 2014-11-17 2015-03-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545654U (zh) * 2016-01-26 2016-08-31 北京数字家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装置及其应用的终端设备
CN105959553A (zh) * 2016-05-30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2353A (zh) * 2012-08-17 2013-0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照相设备的切换方法
CN104182173A (zh) * 2014-08-15 2014-12-0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10785A (zh) * 2014-11-17 2015-03-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5545654U (zh) * 2016-01-26 2016-08-31 北京数字家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装置及其应用的终端设备
CN105959553A (zh) * 2016-05-30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129A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8129B (zh) 指纹识别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JP7110412B2 (ja) 生体検出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並びに記憶媒体
KR101836340B1 (ko) 터치 버튼 및 지문 인식을 실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그리고 터미널 디바이스
CN105335712A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JP6196398B2 (ja) タッチボタン及び指紋認証を実現する装置、方法、端末機器、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4615769A (zh) 图片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5425941A (zh) 一种防止误启动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2173A (zh) 一种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0721A (zh) 终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89986B (zh)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3150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调焦拍照方法及调焦拍照的移动终端
CN104615663B (zh) 文件排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89113B (zh) 基于手势的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50029463A (ko) 입력 영상을 이용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CN106534679B (zh) 摄像头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406535B (zh) 一种移动设备操作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6843592A (zh) 触控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68877A (zh) 进入单手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JP6609266B2 (ja) 指紋の識別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1003773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8924416A (zh) 基于多种拍摄方式的视频拍摄方法、客户端、终端及介质
CN105487799A (zh) 内容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6547467A (zh) 切换前后摄像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205101A (zh) 网络信息的评价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607850A (zh) 持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